論駱駝祥子的悲劇命運_第1頁
論駱駝祥子的悲劇命運_第2頁
論駱駝祥子的悲劇命運_第3頁
論駱駝祥子的悲劇命運_第4頁
論駱駝祥子的悲劇命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論駱駝祥子的悲劇命運【摘要】本文從描述駱駝祥子的悲劇人生的悲劇性入手,分析了駱駝祥子悲劇的原因,最后闡述了駱駝祥子悲劇的意義?!娟P鍵詞】老舍駱駝祥子悲劇命運

托爾斯泰在《戰(zhàn)爭與和平》中這樣寫道:幸福的家庭擁有同樣的幸福,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戳恕恶橊勏樽印肺也鸥羁痰睦斫饬诉@句話。從祥子身上我看見了一個社會的不幸,而他身上的不幸來得那么的不可思議,似乎又那么理所當然。祥子的一生可以用“豐富多彩”來形容。駱駝祥子的一生,是肉體與精神被萬惡的舊社會咀嚼吞噬的一生。作家老舍從祥子的被毀滅,向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國社會發(fā)出了強烈的控訴。一、祥子的悲劇命運《駱駝祥子》真實地描繪了北京一個人力車夫的凄慘命運。一個來自農村的青年農民——祥子,拋開除了自己就空無一人的家,到城里來,省吃儉用,拼命拉車,為的只是能攢出錢來買上一輛自己的車。三年在祥子的努力中一晃而過,他有了自己的車,可以不再受車場主的氣,可痛快的日子沒有持續(xù)多久,戰(zhàn)亂中的北平危機四伏,祥子莫名其妙的就被軍閥的亂兵抓了回去打雜,這一切的困苦祥子都能忍受,但最讓他痛苦和憤怒的,是他這輩子唯一的寄托——用三年的心血與汗水換來的新車,被搶走了。祥子歷盡艱辛逃回了北平,在“仁和車廠”,壓抑著滿腔的悲愴和痛苦,繼續(xù)拉著租來的車。千辛萬苦,當他終于在一個平和善良的人家找到了一份相對穩(wěn)定的拉包月車的工作后,又因為雇主被特務盯上而被反動政府的偵探以“買命”的名義榨取了他僅有的一點點積蓄,同時也丟了那份安定的工作。面對這一個個接踵而至的沉重打擊,他依然驕傲的抬著頭,并沒有被困難打倒,他不肯屈服。他要用自己的力氣、血和汗來掙出他和妻子虎妞的飯錢!虎妞以低價為祥子買了一輛車,本以為又能回到從前,可因為虎妞的喪事,再一次把車賣掉了。祥子是個善良正直而又要強、肯奮斗的人,他不愿聽從高媽的話放高利貸,也不愿聽虎妞的話去做小買賣,因為他認為“有了自己的車就有了一切”。他所夢想的不過是以自己的勞動求得一種獨立自主的生活。他不喝酒,不吸煙,沒有沾染上一點點地惡習,可上天對這個可憐的老實人還是沒有半點的憐憫。無數的打擊、挫折,終于把祥子這個“鐵打的”人的“鐵打的”精神給碾壓得粉碎。他不再那么拼命的拉車,開始沾染上煙酒,以前善良正直的祥子不見了,只剩下學會了吃喝嫖賭,可以為金錢出賣朋友的行尸走肉。祥子的墮落不完全是他自己的錯,是整個社會中的烏煙瘴氣使原本善良正直的祥子變了質。這個悲劇有力地揭露了舊社會把人變成鬼的罪行。作家無疑是同情祥子的,也正因為如此,小說著力從祥子對待生活的復雜感受來寫這個人力車夫的精神世界。從小說對祥子言行的復雜性的反映,使我們更清楚地看到社會的烙印、人與人的互相制約所顯示的時代面貌和勞動人民的苦難。祥子的這件事令人深思:他曾拉過一次包月,有人勸他把工錢存入郵局,“他覺得這不是個騙局,也得是騙局”,“錢這個東西像戒指,總是在自己手上好”。如履薄冰的日子,逼得祥子只相信自己,他不思索自己為什么越來越窮,為什么由農村流落到城市中掙扎,而是擔驚受怕自己的現狀變得更壞。他把命運維系在車上,車比人貴重,錢又能買車,錢更成了命根子,人的價值,在祥子看來微不足道。在半殖民地的都市底層漂泊,祥子僅剩下雙手,但又未參加工業(yè)生產,對周圍的一切置若罔聞,正表明他用農村的閉鎖自守的生產和生活方式對待人與人的關系,即使“在新的環(huán)境里還能保持著舊的習慣”。這“舊的習慣”,不再是祥子在城里繼續(xù)保持著他那充滿泥土氣味的醇厚和質樸,而是越來越散發(fā)出一種小市民的氣息。當農民時,他把土地看得比命還貴重;做車夫,他把買上車作為“志愿,希望,甚至是宗教”。他認為,不拉上自己的車,“簡直是白活”?!跋樽硬幌雱e人,不管別人”,拉車的窮哥們悲慘境遇被他一心買車的愿望所遮掩。有時眼里看到了,但心上沒見。一個人的品質最能在逆境中顯現出來,固執(zhí)地遵循傳統的老例,使祥子在追求屢遭夭折之后,惡性地發(fā)展了自身的優(yōu)越條件。他認為“同是在地獄里,可是層次不同”,他開始排擠苦難的弟兄了。過去,他不肯搶別人的買賣,特別是對老弱殘兵,現在“他不管這個了,他只看見錢,多一個是一個”,他拼命顯示自己駱駝般的體魄,卻丟掉了駱駝的品質和心胸。保守的思想,驅使祥子“像一只餓瘋的野獸”一樣去個人奮斗;而個人奮斗,又使祥子“只想著自己的錢與將來的成功”。悲凄的破產農民的生活,他忘卻了;劉四之流對車夫們的壓榨,他視而不見;階級壓迫,社會的水深火熱,他更是木然置之。不僅沒有在坎坷中有所覺悟,而且使出渾身的解數在幻想脫生中走向死亡之路。祥子的悲劇就在于他自己加速著自己的消亡!這也正是當時社會的罪惡特征。作家不僅寫出祥子的悲劇,而且寫出了祥子的悲劇性格的發(fā)展。祥子一直在失敗中掙扎,但他的個人奮斗思想使他認不清周圍環(huán)境的嚴峻,至多是問個“憑什么”!當苦悶襲來,他想的是個人的“倒霉”,認為“整個的生命是一部委屈”。明明是社會泥潭把他淹沒,但祥子只恨嗆他的第一口濁水,把恩與仇全歸結在個別人的身上。所以他把殘酷的階級對立,看作是虛無飄緲的“鬼影”。追求個人的發(fā)財成功,卻愈來愈認不清社會對自己的榨取。面對人生的十字路口,幾經磨難后,祥子內心的善良正直、熱心向上的道德力量慢慢地減退,而自私保守這些小生產者固有的弊病卻在他身上增強。祥子在生活實踐中不是清醒了,而是更加糊涂和愚昧。所以當祥子駱駝般的體魄不得不服從自然規(guī)律而衰老,曾被他怨恨的車廠主女兒虎妞成了他的妻子,祥子的視野主要是家庭生活的沉浮,過一天算一天。買車,拉上自己的車的想法已成舊夢。此時他埋怨的只是自己了,歸罪自己曾有過善良的愿望:“當初咱倒是強過呢,有一丁點好處沒有?”他似乎問住了自己,仿佛他于水深火熱中的掙扎失敗,是自己觸的霉頭。其實祥子“要強”的本身并沒有錯,是以進取的態(tài)度踏上在城里謀生的征途。但殊不知,他的體質、他的勞動及拼死拼活掙來的血汗錢,全是黑暗社會覬覦鯨吞的對象。祥子囿于小生產者的意識,沒有也不會明白這一點,所以他對財神有朝一日會恩賜于他的渴求,使他趨向委瑣的意識。樸素的反抗不合理社會的斗志被污染了,不擇手段地過上像樣日子的思想滋生了。正如他搶別人的生意,而受同行嘲罵后的心理活動所表明的:“這樣的不要臉正是因為自己要強,想買上車,他可以原諒自己”。所謂的“原諒”,是從他原有的好品質上倒退,他拋棄了勞動者的階級同情心等品德,自愿沾染并增加著無業(yè)游民的于沉淪中的狡獪氣。因而當祥子奮斗失敗屢遭不幸后,也不能正視現實,反而自暴自棄,這就必然走上喪失人格以混溫飽的茍活之路。從祥子由“好強”到“茍活”的變化,即使有超乎尋常的體力和不輕易氣餒的個人奮斗精神,即使是在沒有土地羈絆而流入城市的情況下,依然走著悲劇的道路。祥子悲劇命運形成的原因(一)悲劇原因一:婚姻虎妞——潑辣而有心計的中年婦女,生就一副男兒性格,很會打理事物,將人和車場管理的井井有條。頗有心計的她安排好了一場騙局,卻沒料到早早的被父親——劉四爺——拆穿,但他還是騙取祥子和她結了婚,但卻沒料到父親會狠心拋下她不管,賣了廠子到外地去了。最終由于她的好吃懶做引起難產而死去了,她的一切結局都是又她自己一手造成的,算來算去結果把自己的命也算了進去。

祥子和老姑娘虎妞的婚姻對祥子來說更是一場難以忍受的災難?;㈡は霃南樽由砩险一厥サ那啻?。用計騙得了與祥子的婚姻,但祥子知道實情后,后悔卻又無可奈何。起先虎妞不肯讓祥子去拉車,嫌他臭,不原“一輩子做車夫的老婆,”但經不起祥子的一再請求才讓祥子拉車賺錢,卻把錢攥在自己的手里。祥子因為他的要強和倔強,不肯聽從虎妞的擺布,也不想當車主人去奴役別人,更不愿做籠中的鳥兒,吃人家食,給人養(yǎng)著。他只是一心想做個自食其力的車夫,不愿在那閑著,反映了勞動人民的美好品質。但他終于不能擺脫虎妞的控制,受著她的支配。因為他們的婚姻是帶有階級性質的婚姻,虎妞來自一個剝削階級,習慣了剝削壓榨別人,祥子來自于受剝削的階級,已經習慣了給人剝削。正是這場婚姻的嚴重腐蝕,才漸漸的摧毀了祥子的生活意志和奮斗精神?;㈡さ乃栏菍λ纳町a生重大的變化。賣車還錢。祥子不再想從拉車中得到光榮和稱贊,從此走上了自暴自棄的道路。他不僅吸煙,喝酒。而且更重要的是失掉了勞動者賴以生存的本錢,健康很純潔。祥子的人生理想除了買一輛洋車外,還希望憑自己的誠實勞動成家立業(yè),可是現實婚姻生活和樣子的愿望大相徑庭。車廠老板的女兒虎妞主動和祥子親近,后來還嫁給了他。這種強加于他的愛情和婚娶,非但沒有給他帶來絲毫幸福和喜悅,反而使他陷人了說不出的委屈和恥辱—粉碎了他憑自己誠實的勞動成家立業(yè)的生活藍圖。對于虎妞這種半是誘騙半是委身的糾纏,作家用這樣的“艷遇”突出了曾經潔身自好的祥子精神上已經墮落到了何等可怕的程度。另一方面,小說渲染了祥子在小福子純真愛情面前的猶豫。即使當他一度鼓起勇氣要與她結合時,盤算的也仍然是“她可以不管二強子(她的爸爸),也可以不管兩個弟弟,她必須來幫助祥子”。作家以真實到近乎殘酷的刻畫,撕開了生活的窘迫所造成的祥子品格上怯弱、低下、自私的一面,從更深的層次上寫出生活把他摧殘到何等可悲的地步。作者在刻畫這個普通人物時,以人物的平民性,事件的平凡性和內在的悲劇性構成對社會生活和生活中的悲劇具有普遍意義的藝術概括。這樣的悲劇作品,能夠深化讀者對生活的認識,而且由于使他們感到其中所描寫的既平淡無奇又感同身受,從而激起更多的醒悟和震驚,由此產生的悲劇效果也就特別強烈持久。(二)悲劇原因二:社會人是社會中的人,受社會的制約,他的人生道路,是由他所處的社會環(huán)境和社會地位,他與社會的各種聯系決定的。祥子是社會中的人,虎妞也是社會中的人,虎妞固然對祥子造成傷害,但是個人是“不能成為他人悲劇的原因的”。當我們看到虎妞對祥子傷害的偶然性時,也不難看到祥子的悲劇時他所生活的時代的產物。

除了婚姻,對于祥子的打擊,首先來自軍隊特務機構。第一輛車被北洋軍閥的逃兵奪走,準備買第二輛車的積蓄又被國民黨的特務孫偵探敲詐去。他順手牽樣敲詐了祥子買車的錢。祥子萬分憤怒,但是困惑的是祥子只是自己沒招誰惹誰,何以受人欺負?他思想上只知道不招惹人就不該受欺負,而不知道自己處在一個沒有公道的社會里。再那樣一個社會里,像他那樣既無權勢又無財勢,而且不能審時度勢,如莽牛亂撞的人,雖不傷害別人,也注定要遭殃的。決定了任何打擊都可能而且可以任意的落在他的頭上。這些事情突然發(fā)生,但是通過這些表現出來的,卻是事態(tài)發(fā)展的必然趨勢。

城外打仗的消息已經流傳了十來天,為了貪圖幾個錢,祥子大著膽子拉車去西郊,剛出城門,就被逃兵連人帶車都搶走了。作品寫出了那是一個軍閥混戰(zhàn)的年代,打仗不斷的騷擾著人們的生活,威脅著人們的安全。作品又提到逃兵如果被村中的人們捉住,至少是活埋,從人們對逃兵的深惡痛絕,透露出這些軍隊曾經如何殘酷的蹂躪過人民,在這樣動蕩不安,反動軍隊給人民帶來深重災難的年代里,祥子的這場厄運,不過連年戰(zhàn)亂給人造成的浩劫中的一個小小插曲而已。

本來,孫偵探跟蹤的是祥子的主人曹先生,與祥子毫無關系,敲詐祥子更不在他們的計劃之內,可是既然碰到了,“祥子時遇到了點上,活該!”祥子的社會地位,決定了任何打擊都可能而且可以任意的落到他的頭上,他們來的越是偶然,越能反映這樣打擊的必然。祥子個人的悲劇是社會的悲劇?!叭藙?chuàng)造了社會,創(chuàng)造了文明;而社會的文明又作踐著人、毀滅著人?!边@種二律背反的悲劇性矛盾使祥子的個人悲劇性蒙上異常悲涼的色彩。

(三)悲劇原因三:自身悲劇無國界,世界上每一塊土地都可能成為悲劇的舞臺,希臘有俄狄浦斯,英國有哈姆雷特,德國堂吉訶德,俄國有安娜卡列尼娜,中國有賈寶玉和林黛玉,這些悲劇德發(fā)生,僅僅歸咎于社會和文化顯然有失偏頗。在追責悲劇根源的時候,我們只將社會和文化當作擋箭牌,把悲劇的成因推卸給“人吃人”的社會和“國民性”,而忽視悲劇與人(人類)自身的密切聯系,許多悲劇與社會無關,與文化無關,完全是人(人類)“咎由自取”。這樣,“我么的話題必將從社會、民族轉移到人性”。內因是根本,外因是第二位,從這個意義上說,《駱駝祥子》的悲劇是性格悲劇。祥子的悲劇除了外在因素,更主要的是來自祥子自身的雙重性格。

1、盲目的個人奮斗主義

祥子從鄉(xiāng)間來到城市,對生活滿懷熱情和樂觀態(tài)度,即便車丟了、錢被劫,依然不懈努力,但是他無法認清災難的社會根源,不知道個人的努力比起社會沉重的壓迫是多么微不足道。即使是有了自己的車子并且始終保持者,又何嘗能夠擺脫那些壓制而真正成為獨立自主,幸福生活的勞動者?這種不切實際的打算,使他始終陷入盲目的黑暗,一切真正的努力化為毫無意義的泡沫,等待他的只能是失敗和悲劇。這種個人主義式的奮斗很難在一個腐朽、黑暗動蕩的社會中取得成功。正如中國幾千年來農民的理想就是為了擁有幾畝土地一樣,祥子的理想就是為了有自己的車”,他以為只要自己有了車,就可以“不再受拴車人的氣,也無須敷衍別人;有了自己的力氣與洋車,睜開眼就可以有飯吃”,就“可以使他自由、獨立”。想憑自己的個人奮斗去改變這個人剝削人,人壓迫人的社會,這種天真簡直到了荒唐的地步。因此,他的這種奮斗精神越強烈,他的行為就越可笑,他的結局也只能越可悲。這種個人主義式的奮斗還導致他“不想別人,不管別人”,“他只關心他的車”,表現出一個小生產者對社會政治的無知和漠然,為了多賺錢,他甚至不注意身邊發(fā)生的戰(zhàn)爭,不顧自己的安全,這種小農經濟式的狹隘,最后成了他悲劇產生的內在原因之一。也正因為這種局限性,才使他在遭受打擊后還對自己的遭遇迷惑不解,如孫偵探敲詐他后,他唯一的疑問是“我招誰惹誰了?”憑他這樣的社會經驗,怎能不在這個恃強凌弱的社會里碰了頭破血流呢?嚴重的個人主義傾向還導致祥子不正視現實,往往以麻木的心態(tài)達到自欺欺人的目的。如他就不能從老馬和二強子等人身上吸取教訓,以免重蹈覆轍,他也不會從自己的失敗中吸取教訓,而是只把自己的一切不幸簡單地歸結為“命”,認為“命”是不可抗拒的,他只有“認了命了”。最后,他只能用人家對他的方法去對待別人,實施所謂的“報復”。這種“報復”不僅使他徹底走向墮落,而且也使祥子完成了由一個受害者變成一個害人者的轉變。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祥子必須奮斗,也就是必須與他的同類車夫們展開競爭。我們不妨看看祥子在遭受打擊卻更加堅定了自己的奮斗目標后的所作所為:……他只看見錢,多一個是一個,不管買賣的苦甜,不管是和誰搶生意,他只管拉上買賣,不管別的,像一只餓瘋的野獸。拉上就跑,他心中舒服一些,覺得只有老不站住腳,才能有買上車的希望?!性S多次,他搶上買賣就跑,背后跟著一片罵聲。他不回口,低著頭飛跑,心里說:“我要不是為買車,決不能這樣不要臉!”看來祥子為理想而奮斗是以犧牲了和同伴的關系為代價的。正是這樣的個體職業(yè)活動,才使祥子和同伴多屬一幫互不相干的人。“他們想不到大家須立在一塊兒,而是各走各的路,個人的希望與努力蒙住了各個人的眼,每個人都覺得赤手空拳可以成家立業(yè),在黑暗中各自去摸索個人的路?!彪m然老馬最后對祥子說的一段話可以看出老舍先生對祥子們出路的模糊思考:“干苦活兒的打算獨自一個人混好,比登天還難”,而是應該像螞蚱一樣,“成了群,打成陣”才“誰也沒法治他們”,但是,作者對祥子的最后墮落,對美的最終被毀滅,終于無法使以幽默著稱的老舍先生在小說中再幽默一次,而且表現出對這個悲劇產生的主客觀原因的無限悲愴和無限憤懣,從而完成了對這一悲劇的清醒的現實意義的描寫。2、輕弱自私為了湊夠買車的錢,祥子勤快地奔跑,他第一次買的車是他“從風雨里咬牙,茶飯里自苦”的總報酬。但農民的狹益意識,使他為了錢冒險到戰(zhàn)火四起的西郊拉車,結果連人帶車被劫了。而為了再買新車,又不斷埋頭苦干,當錢攢得差不多的時候,又被特務敲詐了,假如祥子聽高媽的話,把錢存進銀行或者放高利貸,就不會遭此災禍。天天把錢放在手心才覺得舒坦,正是小農保守的典型心理和性格特征。三、駱駝祥子悲劇的意義《駱駝祥子》通過祥子的悲劇,警醒那些生活在下層的人們,希望他們能正確地認識自己,清醒地對待嚴酷的社會現實。對于文學作品,不論是在創(chuàng)作過程,還是在欣賞過程中,總是伴隨著人們的強烈感情。這樣才能“醒人并且擴大人心的領域”。同時,任何作品總要展現人的理想,特別是作者對生活的理解。老舍先生通過對市民生活的描繪,寫出了善良的小人物的悲劇,從祥子的厄運中,使讀者痛定思痛,探索人生的價值。當我們憎惡盤剝祥子的社會時,也震憾于祥子的不覺悟。作為一個沒有覺悟的個體勞動者,盡管他懷著改善自己生活地位的迫切要求,卻完全不懂得什么才是解放自己的正確道路。他從來沒有想到應該大家團結起來進行斗爭,而僅僅是執(zhí)拗地幻想憑借個人的要強和努力達到自己的人生目的。他的人生理想是狹小的,他的斗爭是錯誤的。結果使自己遠離了周圍的朋友,孤獨無援,更加無力地抗拒一次又一次打擊。既然“要買上自己的車”成為他奮斗向上的全部動力,以至于是他生活在世上的唯一目標。那么,在逐漸意識到自己根本無法實現這樣的要求后,他失去的就不單是一個理想,而是生活的全部意義,從而必然陷于精神崩潰的境地。盲目的個人奮斗,從一開始就注定了他的失敗命運,正像作品中所比喻的,“好像是拉洋車為了抄近道誤人了羅圈胡同,繞了個圈兒,又繞回到原處”。這就更加增添了他的不幸,并且給人以沉重的窒息之感。小說的末尾,明確指出祥子是“個人主義的末路鬼”,在深切的惋惜之中包含了尖銳的批判。作品在控訴舊社會吃人的同時,也宣布了企圖用個人奮斗來解放自己的道路的破產。這就比之一般的暴露黑暗現實的作品,具有更深一層的思想意義,社會意義和歷史意義。(一)思想意義城市底層社會是一個不為一些作者和論家所熟悉的世界,城市貧民也是常常為人們所忽視的社會階層。在《駱駝祥子》中,老舍先生通過描寫祥子的奮斗、失敗及最后走向墮落的軌跡,為我們塑造了一個活生生的舊北平的人力車夫形象,也為我們貢獻了現代文學史上難得一見的舊都市底層貧民的藝術典型。“悲劇就是將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小說一開始為我們展現的祥子是一個青春健康樂觀美好的形象。如小說描寫其外貌,描寫他拉車,無不光彩照人。但小說更多的是描寫祥子的美好心靈,如他在曹府拉車不小心翻了車,摔傷了主人,碰壞了車,他引咎辭工,還以退工錢作為賠償,表現出一個勞動者的責任心和榮譽感。又如在嚴冬夜晚的小茶館里,他給老馬祖孫倆買羊肉包子充饑,表現了對苦難同伴的真誠的關切和深深的同情。即使他和虎妞結婚以后,還堅決要以自己的勞動來謀生存,而不愿意過不勞而獲的生活。凡此種種,都顯示出一個正直、善良、熱愛生活的勞動者的美好品質。然而,這一切最后都徹底地喪失殆盡,祥子終于由一個青春、健康、正直、善良的勞動者,淪為墮落、自私、病態(tài)的“個人主義末路鬼”,一個“仿佛在地獄里也能作個好鬼”的祥子,在短短幾年間變成吃、喝、嫖、賭、懶、狡猾的行尸走肉般的無業(yè)游民。從祥子的悲劇中,我們看到了黑暗社會是如何將一個活生生的人吞噬的。祥子悲劇告訴人們一個真理:在黑暗的社會中,一個人想憑自己真誠的努力獲得生存的愿望是永遠不會實現的。這就是祥子形象所揭示的思想意義。(二)社會意義和歷史意義小說向我們展示的祥子的赤裸裸的毀滅過程,不僅讓我們看到了一個社會悲劇,而且讓我們通過故事表象,更深切地感受到祥子悲劇對人性和人格的毀滅。祥子是北京城里一個普普通通的車夫,他的理想和愿望也非常普通——他想擁有一輛自己的車??墒?,這個地獄般的社會不但吞噬了他的車,還剝奪了他作為一個車夫的基本的權利(他已失去了作為一個車夫的必要條件),甚至,他還被剝奪了作為一個人的生存權利。一個有鐵扇面似的胸和直硬的背的年輕人,卻只能被喝道:“哥兒們!我告訴你一句真的,干咱們這行的,別成家,真的!”“連它媽的小家雀兒都一對一對兒的,不許咱們成家!”居然連延續(xù)自然生命的起碼權利都沒有。更可悲的是,他又不得不淪為滿足虎妞性需求的工具。導致這一切的根本原因就是金錢。是金錢剝奪了他們延續(xù)生命的權利,是金錢使祥子淪為虎妞的工具,并奪走了他的健壯。祥子人格的墮落過程,也是一步步被金錢吞掉靈魂的過程,因此阮明最后被祥子以60元出賣,實在是在金錢法則下的合理結果。不僅是祥子,其他諸如二強子賣了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