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心理健康調查報告_第1頁
教師心理健康調查報告_第2頁
教師心理健康調查報告_第3頁
教師心理健康調查報告_第4頁
教師心理健康調查報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教師心理健康調查報告教師心理健康調查報告1通過對我校26名教師進行的心理健康狀況調查。其中22人完成了問卷,22份為有效問卷。調查具有較高的可信度。調查結果表明有12%的教師存在心理問題,73%的教師感到職業(yè)壓力很大,其中班主任壓力大于非班主任教師,考試期間壓力大于平時。22名有效問卷調查問卷中,出現職業(yè)倦怠的16人,占73%。近一半受訪教師認為工作很勞累,出現明顯疲勞、記憶力下降、頭疼、身體痛、失眠多夢等癥狀。其中,大部分教師認為影響個人健康狀況的最主要因素是工作壓力,排在第一位的是來自日常教育教學工作的壓力,其次,來自學校管理的壓力等。而這種種心理壓力進一步加重了教師的身體亞健康的狀態(tài)。調查顯示,上班時間越早,壓力越大,亞健康水平越高。下班時間越晚,壓力越大,亞健康水平越高。而且,班主任的心理壓力明顯大于科任教師;美術、音樂、體育這類老師課余時間相對輕松,其他科任老師都比較忙,這說明應試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教師心理壓力大,心理健康情況不佳,具體體現為以下幾個方面:1、30%的被調查教師反映壓力非常大,有42%的被調查教師反映壓力比較大,兩者加起來說明絕大部分教師都感覺壓力比較大,教師的壓力已經成為我校教育改革必須關注的問題之一。2、73%的被調查教師存在嚴重的工作倦怠,也就是每10個被調查教師基本上有7個出現了比較嚴重的工作倦怠。雖然我們對教師的工作倦怠還沒有高度重視,但實際上某些教師的工作倦怠情況已經非常明顯,學校很有必要馬上采取措施來幫助教師治療與預防工作倦怠,以進一步提高教學的質量與水平。3、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學生的心理健康,而從調查結果來看,有36%的被調查教師自身的心理健康狀況不佳。心理健康狀況不佳的教師如何去培養(yǎng)心理健康的學生?我們又如何能保證這批教師的教學質量與效果?因此,在我們推行教育與教學改革的同時,必須高度關注教師的心理狀況。4、雖然有62%的被調查教師的生理狀況比較好,是一件值得欣慰的事情。但是,我們也要看到,還有38%的`被調查教師的生理狀況不是很理想,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情況在我校還很嚴重。學校有必要進一步加大力度,采取措施來確保教師的生理健康,平時注重組織教師參加體育活動等。是什么影響著教師的心理健康呢?通過問卷反映了產生的原因:一、難釋的教育教學重負1、教師的日平均工作時間長。在升學壓力越來越大的今天,對于大多數教師來說,日平均工作時間越來越長,隱形勞動付出越來越多。2、小學教師不僅要向學生傳授科學文化知識,發(fā)展學生的智力,還要承擔起培養(yǎng)學生優(yōu)良品德和良好個性、促進學生心理健康成長等重任。而要完成這一重任,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特別是現在的小學生,很大一部分是獨生子女,他們身上存在著許多個性方面上的缺陷,如自我為中心、依賴、孤僻、集體意識和勞動觀念淡薄、意志薄弱等。另一方面,當前應試教育依然存在,“以分數論學生,以升學率論教師”的現象還相當普遍。家長在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上重點中學、考上大學乃至名牌大學的動機驅動下,更是把學生的未來完全寄托在教師身上,希望教師對自己的孩子加大投入,給自己的孩子“開小灶”,無形之中增加了教師的心理壓力。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追求升學率的大背景下,學校也以學生成績的好壞來評估教師,并與職稱評定、年終考核等直接掛鉤,因而,迫使教師不得不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精心備課,精心設計教學。3、教師的工作項目繁多。各任課教師除正常的教學工作外,還有一部分教師承擔其它工作項目。如指導課外活動、興趣小組活動及各類競賽活動、上公開課或參加聽課、說課等教研活動。很多教師還擔任了班主任工作,僅此一項便又增加了許多連帶性工作,如班級紀律、衛(wèi)生工作;組織出黑板報、班隊活動、社會實踐等工作;學生的思想工作,如個別教育、培養(yǎng)班干部、與家長交流聯系(家訪、家長會等);其它,如寫品德評估、指導學生寫成長記錄冊等。教師的工作可謂名目繁多!這無疑給教師帶來了心理上的緊張感和壓力感。二、難卸的多重角色如上所述,教師在學校里扮演著多重角色,肩負著多方面的重任。教師不僅僅為學生而存在,作為社會個體,她們分散和生活在其他社會群體中,無疑扮演著其他各種社會角色。一般說來,教師是重要的家庭成員,這便決定了他們對家庭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和義務,諸如瑣碎繁重的家務勞動、家庭的管理和家庭的發(fā)展目標、家庭成員關系的協調、子女的就業(yè)安排及與社會關系的聯系等等,無一不在他們的考慮之中,成為他們精神負擔的一部分。尤其是在作為尚不富裕的“工薪”族,面對購買住房、積累子女教育基金等等大宗開支,他們不得不承受著日益沉重的經濟壓力。另外,由于多重角色與角色間的沖突,更導致她們心理沖突的加劇和心理壓力的加重。出于知識分子的良知和責任感,教師們常常是全力顧及工作而放棄家庭,顧及學生的前途而犧牲子女的未來。社會對于教師的高期望值和高標準要求,也給教師帶來一定的心理壓力。教師同什么人交往,怎樣交往及交往過程中的行為,時時刻刻處在周圍人的有形和無形的監(jiān)視之中。因此,教師總是努力成為模范公民,自覺遵守社會公德和法律法規(guī),文明禮貌,為人表率。盡管這也是社會對普遍公民的行為要求,而且作為教師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之一,這些文明行為也應該成為教師的自覺行為,但與普通公民一樣,教師并非圣賢,也有犯錯誤的時候,教師一時的行為閃失會遭到社會輿論的強烈譴責,社會道德要求對于教師的雙重標準致使教師必須處處留心,盡是做得盡善盡美,從而加重了教師的心理壓力。三、難圓的職稱夢教師具有強烈的精神需要,他們熱愛知識,有強烈的求知欲,追求事業(yè)的成功,渴望得到同事同行的尊重和學生的尊敬,在工作上作出較大成績,學術上保持自己的優(yōu)勢地位。晉升高一級職稱能夠滿足教師豐富強烈的精神需要和價值認定。再說,因為職稱與教師工資聯系在一起,因此,晉升高一級職稱就成了教師一定時期內的第一需要,成為教師職業(yè)過程中的第一追求。因為指標有限,接踵而來的是職稱評定過程中人為造成的教師心理不平衡,并因此所引起的心理壓力。醫(yī)學專家認為,過重的心理壓力會加重亞健康身體狀況,亞健康主要表現在儀器無法檢測,但是又出現失眠、心悸、腰酸背痛、反復感冒等癥狀。有人把亞健康稱為“慢性疲勞綜合癥”。亞健康人群如果不注意調整,就會進入10%的生病人群,但是,如果阻斷其發(fā)展,就會回復為15%的健康人群。所以要關注教師的心理健康、從多渠道來阻斷病因,關注教師的身心健康。教師是一種神圣而又特殊的職業(yè),是一種用生命感動生命、用心靈澆灌心靈的職業(yè)。要關注學生的心靈成長,我們不能忘卻呵護教師的心理健康。全社會要共同營造有利于教師心理健康的氛圍,要從社會、學校管理等各方面盡可能地為教師創(chuàng)造寬松、愉快的工作環(huán)境,不斷提高教師待遇和社會地位,切實減輕教師負擔,努力為教師創(chuàng)造一個相對寬松的環(huán)境。關心教師生活,促進教師的心理健康。心理健康問題是環(huán)境和個體共同作用的結果,面對環(huán)境的變化和外在的壓力,教師應及時轉變觀念、調整心態(tài)、悅納自我,做一個快樂的自己。教師心理健康調查報告2中共十六屆六中提出“構建和諧社會”的新時期奮斗目標,其中會議精神還強調:注意促進人的心理和諧,他人和社會,正確對待困難、挫折和榮譽。和諧社會體現在人與人之間的和諧,人與自然的和諧,個體身體與心理的和諧,國家與國家之間的和諧,民族與民族之間的和諧。綜上可知“心理和諧是和諧社會至關重要的一個方面。而中學生作為建設的后備,除了要學習好過硬的專業(yè)知識之外,培養(yǎng)良好的心理素質,具有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也顯得猶為重要。因此,我利用寒假期間到原初中就讀的廣東惠州市第七中學開展對中學生心理健康以及戀愛觀的問卷調查,旨在由此窺探出在校中學生的壓力承受能力以及心理健康狀況。當今中學生的早戀情況,以了解中學生的心理狀況,同時助其所在學校如何加強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學的依據。(一)調查方法問卷調查,問卷內容包括學習態(tài)度、學習壓力、緩解壓力的方法以及中學生對戀愛現象和戀愛觀教育的看法。座談會形式,以過來人的身份解答他們對學習以及生活上的疑難問題,發(fā)現部分對成績提高和開學后的生活很感興趣。旁聽課程,觀察中學生的上課情況,了解他們的學習狀況。(二)調查對象初三(九年級)即將參加中考的中學生。(三)調查結果在整理調查問卷的數據時發(fā)現的結果表明其中約69%的中學生認為自己的主要壓力來源是學習和考試,又以女生比例較;不容忽視的是有約28%認為壓力主要來源于親子之間的交往和家庭環(huán)境,此項以男生比例較。而其中約63%的中學生從不或很少與家長、老師溝通來緩解壓力,他們只選擇與同學或朋友溝通、傾訴。通過對他們學習、考試的態(tài)度調查結果表明,有約76%的被者認為學習有時候是一件很累很煩的事情,說明在讀中學生有很一部分不能真正感受到學習的樂趣,是導致學習沒有突破的重要原因。約76%的被者也承認自己在考試前感到過緊張焦慮以及很在意自己的學習成績,又以女生所占比例較。近80%的被學生知道家長對自己的`期望是進入高一級的重點學校和將來能找到好工作,其中約74%認為家長要求適中,23%認為要求過高,但這23%的被學生對自己的前景抱有信心,但其中54%認為信心不強。被者中約52%希望自己取得進步和好成績時能得到家長和老師的贊同與表揚,約41%同時希望得到物質的獎勵。對中學生戀愛觀的調查結果顯示,約70%的被中學生幾乎沒有接受過有關戀愛觀的家庭教育,只有27%曾經接過為數不多的練;愛觀教育;而65%的被者也認為學校基本上不進行戀愛觀教育,家庭與學校的教育缺失也使得戀愛在學生頭腦中存在無限的未知與好奇。54%的被者認為學校對中學生早戀現象應予以正確的引導而非盲目地一味對;約68%的受者認為戀愛對自身學習的影響不能確定,因人而異,此項以女生比例較。約48%的被中學生認為中學生戀愛是自己的事,是正?,F象;38%表示不清楚,沒有考慢。(四)調查總結學習和考試的壓力一直以來都是學生的主要壓力來源,這是不足為奇的,特別是受的面臨中考壓力、開學問題的初三(九年級)學生,在壓力的狀況下近90%的人經?;蚺紶栍性绯科饋磉€沒睡醒或白天眼睛易疲勞以及不能集中精神學習的情況;近70%的被者不順心時容易生氣,說明壓力給中學生的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都帶來了一定的傷害。其中值得注意的是親子間的交往以及家庭環(huán)境成為了當今中學生的第二壓力來源,少有的溝通交流使得中學生與家長不能夠相互理解,給中學生帶來不少的心理壓力,這種現象又以出現在男中學生為主。而這種學業(yè)壓力得不到排遣,又與父母關系不融洽,父母對其精神生活的不夠關心的情況又導致了中學生過早戀愛的出現,家庭與學校對中學生戀愛觀教育的缺失,使中學生對戀愛的好奇與向往度增高。中學生戀愛的動機其實十分單純,更多是感情上的依賴河慰藉。家庭是青少年成長的主要環(huán)境,正確的家庭教育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發(fā)展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而中學生處于長身體與成熟心志的重要階段,容易產生叛逆心理,父母的正確引導與溝通交流顯得猶為重要。父母應當哦引引導孩子多交朋友,使中學生的精神世界豐富,支持孩子的學習以及正確的選擇,對孩子取得的進步予以表揚,鼓勵孩子面對挫折與困難。另外,家長可以告訴孩子路有幾條,而該走哪條路由孩子自己選擇,把父母一代的符合傳統社會期望的判斷向孩子闡明,講清楚、到位,讓其理解,讓其找一個與自己相近的,正確的價值觀念,而不是將自己的價值觀念強加給孩子,否則會助長中學生的叛逆心理,結果只會適得其。學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延續(xù)和補充,學校是青少年成長的搖籃,學校不僅負有對學生進行科學文化知識教育的責任,還有責任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在應試教育的模式下,學生的負擔過重,師長期望過高,學生自己支配的時間過少,外部的評價過低使得許多在讀中學生對學習失去興趣,認為學習有時候是一件很累很煩的事情,完全為考試而學;師長對考試成績的過分重視,使中學生失去自主學習的動力,同時增加了學生的心理壓力。這一切既不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獲取,也不利于學生心理的健康發(fā)展;因此,為了減少學生對學習產生煩躁的情緒,老師不應該盲目地應用“題海戰(zhàn)術”,而應多加觀察學生,采用因人而異的方法,根據學生的自身情況和愛好培養(yǎng)起學生對學習的興趣,減少他們面對考試時焦急情緒。同時,學校應當開展一系列的心理健康教育,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發(fā)展,指導學生如何面對現實,如何調控情緒,如何從失敗與挫折中磨練意志,以此提高學生抗挫折的能力,心理調節(jié)能力與應急能力等。學校還沒設立固定的心理咨詢室或情感宣泄室,助學生解決心理問題,排遣壓抑情緒,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愉快和生動活潑的學習氛圍。此外,面對日益普遍的中學生早戀現象,學校不應該對此避而不談或一味對,而應該把早戀的利弊向學生闡述清楚并加以正確引導,否則只會更加引起學生們對早戀的好奇與嘗試;學校還應正確地教會學生區(qū)分戀人與伙伴地關系,因為一些心理學家發(fā)現早戀只是中學生尊尋求心靈慰藉地方式,“心向往之”的思慕之情。社會各界要高度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這已成為社會不可忽視的問題,心理學界稱中學階段為“心理危險期”,特別需要父母的理解,除了家庭、學校要積極予以正確教育外,社會各界廣泛借助于各種傳媒,宣傳一些積極、正確的知識,為學生的健康成長提供良好的土壤??偠灾?,在我國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歷史階段,心理和諧是社會和諧的基礎和前提,而廣中學生正處于心理發(fā)展的重要且特殊階段,迫切需要正確的教育和引導,社會各界都應重視且積極參與到中學生的健康心理教育上來,一起為構建和諧社會而努力奮斗!教師心理健康調查報告3希望了解某個事件或情況時,我們務必要去搞清背后真相,調查結束以后,還需要寫調查報告。現在你是否對調查報告一籌莫展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教師心理健康調查報告,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助到家。1、課題的背景及意義近年來,在筆者從事的心理咨詢工作中,發(fā)現師源性心理障礙的比例不斷上升。特別是教師不健康的心態(tài)所引起的學生不良的學習態(tài)度、師生敵對、甚至輟學事件時有發(fā)生。這不僅對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產生不良的影響,也給學校的聲譽帶來負面影響。在筆者接觸的中小學教師群體中也有因為心理健康問題停課甚至自殺的案例。這些現狀給我們敲起了警鐘,我們在關注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時,也應該關注教師自身的心理健康。有專家指出“一個人心理不健康影響的是他自己和家人,可一個老師心理不健康,禍及的是一批學生或許多批學生”。作為基礎教育的小學教師心理健康現狀如何?調查研究這個課題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它不僅關系到教師自身的生活質量、職業(yè)生涯發(fā)展,更關系到下一代的健康成長。筆者在仙游師范學校暑期舉辦的莆田市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師資培訓班這個平臺上,展開了莆田市小學教師心理健康現狀的調查。2、調查的目的與方法2.1調查的目的:一是了解本市小學教師心理健康的現狀;二是了解其心理問題的成因;三提出合理的建議與對策,為下一步培訓的內容與形式提供有建設性的.建議。2.2調查方法:采用SCL90量表作為測量工具。SCL90對心理癥狀(即有可能處于心理障礙或心理障礙邊緣的人)有良好的區(qū)分能力,適于測量某人群中哪些人可能有心理障礙?哪種心理障礙及其嚴重程度。其總分超過160提示陽性癥狀,其中因子分2-2.9為輕度;3-3.8為中度;3.9及以上為重度。2.3調查對象:莆田市80所小學,參與調查人數2人,其中女教師188人,男教師76人。3、結果與分析3.1小學教師心理問題現狀SCL90調查數據顯示:莆田市小學教師心理健康現狀不容樂觀,其中表現出輕度心理癥狀的比例為20.2%;有3.4%的小學教師存在中度心理障礙。從以上數據還可以看出,在被調查的教師中很多項目出現陽性癥狀,其中強迫癥狀比較突出排在第一位,比例為26.8%,表現為腦子變空了,記憶力下降,明知道沒必要但又無法擺脫的無意義思想、沖動及行為表現。在談中一老師提到我現在一躺到床上,就開始想我的學生什么時候會打架,若打架會以哪種方式打?哪幾個學生可能參加?明知道沒必要想卻又控制不了,晚上睡不好,第二天沒精神,我真不知道這日子什么時候是個頭,我現在才32歲呢。其次是抑郁,比例為26.6%,表現在精神不振,沒有目標感,不想說話,不想上課,自責等。排在第三、第四位的分別是人際關系敏感(19.1%)和敵對(17%)。在談中教師提到人際關系的圈子小,沒有什么社會性的交往,同事的性別比例又是女性明顯多于男性,愛計較,喜歡咬舌頭,導致人際關系出現矛盾;加上目前評聘分開,競爭激烈從而引發(fā)人際關系緊張。同時有10.9%的老師出現軀體化癥狀,表現為呼吸系統的不適以及身體的不適感,如頭痛、頸背部及肌肉酸痛,有的出現胃口不好,入睡難,早醒多夢等癥狀。3.2小學教師心理健康問題在職稱、性別等方面不存在顯著差異對不同性別教師的心理健康進行T檢驗,結果顯示女教師除了人際關系敏感和軀體化癥狀較男教師高外,其它因子上都沒有顯著性的差異;對農村的教師與城里的教師進行T檢驗,結果顯示城里的教師與農村的教師在各個因子上都不存在顯著性的差異;對不同職稱的教師進行方差檢驗,結果顯示不同職稱的教師在心理健康方面不存在顯著性的差異。3.3不同年齡段教師心理健康狀況存在明顯差異對各年齡段的教師的心理健康進行方差檢驗,結果顯示在總均分上各年齡階段的教師心理健康水平存在顯著性的差異。進一步的事后檢驗顯示,25-30、31-35年齡段的老師與36-40年齡段的老師之間存在顯著性的差異,從平均數上可以顯示25-30歲(1.50±0.40)教師的心理健康情況不如36-40歲(1.31±0.28)教師,31-35歲(1.56±0.42)教師的心理健康情況不如36-40歲(1.31±0.28)教師。40歲以上(1.36±0.28)的教師的心理健康也與31-35(1.56±0.42)年齡段的老師之間存在顯著性的差異,40歲以上教師的心理健康情況比31-35歲教師好。從以上數據可以得出:36歲以上的教師心理健康狀況比25-35歲的教師相對較好。這與教師的角色適應,教學經驗,家庭情況有著密切的關系。剛畢業(yè)不久的教師沒有教學經驗,角色適應能力較差,難免出現緊張、焦慮、等消極情緒。等短暫適應后,對教師職業(yè)有了認同,也積累了一定的教學經驗,卻面臨戀愛、結婚、生子,繁重的教學任務和多重的社會角色,使得一些老師產生了消極的情緒,引發(fā)心理問題。36歲之后,生活多穩(wěn)定,孩子相對一些,教學經驗豐富,因此處于這個年齡段的教師心理健康狀況相對較好。4、結論莆田市的小學教師心理健康現狀不容樂觀。SCL90調查顯示莆田市小學教師輕度心理問題檢出率為20.2%;有3.4%的小學教師存在中度心理障礙。心理問題主要集中在強迫癥狀、抑郁、人際關系敏感、敵對、焦慮和軀體化等方面。調查還得出:小學教師心理健康問題在職稱、性別、區(qū)域等方面不存在顯著差異;但不同年齡段教師心理健康狀況存在明顯差異,35歲-45歲之間的教師心態(tài)相對較好。5、建議5.1加培訓力度,提高教師的自我調適能力教師心理問題的產生與較的職業(yè)壓力有關,但是與教師缺乏心理健康知識與自我調適能力有著密切的關系。從調查結果得出:有62%的被調查教師對心理健康知識不太了解,只有9.8%的教師認為自己比較了解心理健康知識。從心理健康知識獲取的途徑上看,通過培訓獲取的只占13.4%。當問到出現心理問題時如何調適?有36.8%老師回答不知道。不了解心理健康知識和自我調適的方法,使得很多教師對自己出現心理問題時,不知所措,沒有相應的防御和疏導機制,導致心理問題的產生和加重。莆田市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師資培訓每年200多人,這遠遠不能滿足教師對心理健康知識的需求。因此希望相關部門能給予高度重視,加培訓力度,增加培訓人數,盡可能做到全員接受心理健康專題培訓。授人以漁,終身受用,只有加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訓力度,讓教師通過正式的渠道獲得心理健康知識,習得心理調適方法,才能有效提升教師的心理健康水平。5.2增強管理者心理健康意識,優(yōu)化校園心理環(huán)境領導者對心理健康的重視程度,關系到整個教師隊伍的心理健康建設。筆者通過問卷調查了秀嶼區(qū)70所小學校長,您對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視程度?采取了哪些具體的方法措施?您知道什么是師源性心理障礙嗎?從調查中得出:對心理健康教育重視67%,只有7.8%校長回答不重視;但問到具體采取什么措施?79.8%沒有采取任何措施,11.6%回答偶爾開會有正面引導,主要靠教師自學吧;37.5%的校長不知道什么是師源性心理障礙。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學校領導并未真正重視教師的心理健康,如果說重視也只是表面文章,停留在口頭上。在談中一部分校長應自己對心理健康教育這一領域都十分陌生,更不用說去引導其他老師或開展相關活動;另有一部分暑期參加培訓的老師也應,學校并不重視,看誰方便就叫誰去。通過追,這些參加培訓的老師回去后多數都沒有開專題講座或為學校的心理健康建設做些什么。但從饋中了解到教師本人通過培訓后心理健康意識提高,并能習得一些方法進行自我調適。因此,希望負責各學校心理健康有關工作的校長、副校長或分管行政應先接受相關培訓,提高管理者心理健康意識,促進其從管理者角色出發(fā),構建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平臺,優(yōu)化校園心理環(huán)境,促進教師群體心理健康朝良性發(fā)展之路邁進。5.3改進心理健康培訓模式,增強培訓實效性仙游師范暑期小學心理健康師資培訓班,為期10天,從初期的以講座為主的模式逐漸向以講座、案例、討論、演練相結合的培訓模式,提高了實效性。但仍然存在培訓內容過多,專業(yè)性過強,教師自我調適內容較少,實例分析與操作層面的訓練也相對薄弱。因此,改進培訓的模式與內容,增加實例分析以及教師常見心理問題的調適方法與訓練,采用小班上課與輔導,增強培訓實效性,才能有效提高小學教師隊伍的心理健康水平。教師心理健康調查報告4一、調查目的為了解我區(qū)中小學教師的職業(yè)壓力與心理健康狀況,昌平區(qū)心理健康教育課題組參考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與人力資源研究所李超平博士設計的“20xx年中國教師職業(yè)壓力和心理健康調查”問卷,進行本次調查并分析撰寫調研報告。二、調查方式1、調查方法:采用問卷調查法、抽樣分析法。2、調查對象:我們對區(qū)60所學校的教師進行了《教師職業(yè)壓力與心理健康狀況的調查》。收回42所學校的有效問卷共計2151份,對收回有效問卷按照城鎮(zhèn)中小學、農村中小學的比例進行抽樣分析,3、調查步驟:統一下發(fā)試卷,各學校組織卷調查工作;統計上交調研結果和調研報告。統一對上交的調查結果進行合計并抽樣進行分析。三、當前昌平區(qū)教師職業(yè)壓力與心理健康狀況(一)教師的職業(yè)壓力過大,有78.2%的被調查教師反映職業(yè)壓力較大調查統計結果表明:有28.6%的被調查教師反映壓力非常大,有49.6%的被調查教師反映壓力比較大,兩者加起來占到了被調查教師的78.2%。說明絕大部分教師感覺壓力比較大,感覺沒有什么壓力的教師只占4%。教師的職業(yè)壓力成為教育改革的關注點之一。(二)教師職業(yè)倦怠現象嚴重,在影響教師身心健康發(fā)展的同時也影響著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職業(yè)倦怠是指個體無法應對外界超出個人能量和資源的過度要求而產生的身心耗竭狀態(tài)。教師的倦怠是指教師不能順利應對工作壓力的一種反應。一般表現為以下的三種行為反映。1、情緒耗竭。這個階段的教師表現為疲勞、煩躁、易怒、過敏、情緒緊張。情緒耗竭的教師常出現畏懼早晨去上班,形成對學生消極地、玩世不恭的態(tài)度。調查統計結果表明:有78.6%的被調查教師經?;蝾l繁出現早晨起床時,感覺非常累,可是又不得不去面對一天的工作;有65.2%的被調查教師在工作中整天與學生打交道,感覺確實壓力很大;有54.3%的被調查老師經?;蝾l繁有工作讓自己快要崩潰的感覺。2、性格解體。一般表現為通過減少和斷絕與學生的聯系來表現出來。調查統計結果表明:50%的被調查教師對學生越來越不像以前那么熱情了;39.7%的被調查教師擔心工作使自己變得越來越沒有同情心了;24.9%的被調查教師現在并不真正關心有些學生的狀況了。3、降低成就感。教師職業(yè)是使學生獲得知識,為社會培養(yǎng)有用的人。教師一旦發(fā)現他們的職業(yè)為他們提供較少的反饋時,他們就不再做出努力了。調查統計結果表明:63.9%的被調查者感覺工作缺乏成就感;33.4%的教師感覺自己的工作對學生的生活沒有什么積極的影響。(三)教師的工作滿意度比較低。教師是一種助人發(fā)展的職業(yè),是學校教育的關鍵所在。因此,教師的工作滿意度與教師工作積極性有密切關系,與教師本身的身心健康有很大關系。調查統計結果表明:有44%的教師對所在的工作單位不太滿意。有38%的教師擔心下崗;有33.3%的教師想離開所在的工作單位。(四)教師生理健康狀況不理想。調查統計結果表明:經常或頻繁的有57%的教師經常失眠。有54.4%的教師出現比較嚴重的消化不良或者食欲不振現象;有50.9%的教師經常出現呼吸困難或者頭暈現象。在壓力狀態(tài)下,機體必然伴有不同程度的生理反應,主要表現在中樞神經內分泌系統和免疫系統等方面。壓力過大就會引起身體不適,導致各種疾病。(五)教師的心理健康狀況不佳,應引起學校和社會的高度重視。調查統計結果表明:有57.6%的被調查教師因為工作上的事情,經?;蝾l繁的出現情緒低落;有54.1%的被調查教師因為工作上的事情,經?;蝾l繁的出現非常生氣;有62.1%的被調查教師因為工作上的事情,經?;蝾l繁的出現非常緊張。承受壓力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適當的壓力是健康所必須具備的條件。但是壓力過于強烈、持久,超過個人的耐受能力,會引起人煩躁、抑郁、焦慮、激動不安、憤怒、沮喪、失望、消沉、健忘等心理反應,會破壞人的心身平衡,影響人的學習與工作,損害心身健康。四、造成教師職業(yè)壓力過大與心理健康狀況不佳的原因分析(一)社會因素1、社會對教師的期望高讓教師感到有壓力感。教師承擔著培養(yǎng)下一代,承傳歷史文化的重任;但是,在今天這樣迅速變遷的社會里,價值觀念日趨多元化,社會各界對教師的期望值也越來越高,對于教師的要求過多過全。過高的要求和期望讓教師產生壓力感。調查統計結果表明:造成壓力的重要和關鍵原因,有50.8%的被調查教師認為社會對教師的基本道德要求過高;58%的被調查教師認為對教師業(yè)務能力要求越來越高;70.3%的被調查教師認為學校與家長過分關注學生的分數。2、工資待遇低、經濟負擔過重,社會地位不高等也是造成教師壓力過重的主要原因。調查統計結果表明:有58.9%的被調查教師認為經濟負擔較大。有63.1%的被調查教師認為教師的社會地位不高;有63.9%的被調查教師認為工作缺乏成就感是造成壓力的重要和關鍵原因。(二)學校因素1、教師工作量大,工作時間長是一個重要的因素長期超負荷工作,導致教師身體健康狀況下降并產生心理問題。調查統計結果表明:有61.7%的被調查教師工作時間在8小時-10小時,有30.9%的被調查教師工作時間超過10小時。教師即使下班后腦子還要想著工作,負擔過重成為一種普遍現象。有62%的'被調查教師認為負擔過重(比如,工作量大,經常需要加班等)是造成壓力的重要和關鍵原因。教師除正常的課堂教學外,還要在課堂外傾注更多的精力和時間備課、制作課件、對學生進行課后輔導和作業(yè)批改。在當今個性化的時代,教師還需要研究、落實適應不同學生的個性化教學、創(chuàng)新性教學以便適應新可改的需要。2、學校的考核評比制度也給教師工作帶來很大的壓力調查統計結果表明:有71.1%的被調查教師反映所做的工作不能得到客觀、公正的評價與回報;有68.2%的被調查教師反映考核與評比(比如,評比太多,考核內容與模式僵化等);有59.1%的被調查教師反映職稱評聘是造成壓力的重要和關鍵原因。有些學校無論是新教師還是有經驗的教師都用一把尺子衡量,忽視了教師之間的差異性;評價方法過于片面、簡單。學校簡單地用及格率、排名次、分數高低等指標來衡量教師業(yè)績,實行末位淘汰制。另外,職稱評聘、獎金分配、評優(yōu)、等競爭的方式不太公平,使得教師們感到自己被埋沒,產生煩悶和消極情緒,工作熱情降低。3、學校的教育管理體制對教師的影響很大,也是一個重要的壓力源。調查統計結果表明:有55.6%的被調查教師反映單位的規(guī)章、制度和各類要求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有61.6%的被調查教師反映被動地適應單位各種改革;有56%的被調查教師反映工作不能得到領導的理解與支持都是造成教師壓力的重要和關鍵原因。學校管理不科學,會造成教育教學工作效率低下,挫傷教師的積極性,嚴重影響教師的心理健康。有些學校教學管理制度落后,對教師的管理太機械、太死板,且不注重實效,要求搞得很煩瑣,應付檢查多,無實質性進展的重復工作多等,使教師疲于應付。4、另外,學校人際關系問題、學生出現的各類問題、子女教育或就業(yè)問題、家人對自己工作的態(tài)度問題也是教師壓力產生的原因。單位人際關系復雜,影響教師心態(tài),導致教師產生壓力。隨著學校內部各種競爭現象的加劇,如評優(yōu)、晉級,排序、競爭等等,進一步加劇了教師之間的緊張關系,使教師產生壓抑感,有些教師不能愉快的從事工作。學生出現的各類問題,影響教師的教學,給教師造成重大壓力。學生的品行、學生的紀律問題、學生的學習情況很多時候使教師們感到困惑、費解、寒心,認為是學生對自己辛苦付出的不尊重,師生間的心理距離與隔閡正逐日拉大。隨著社會變化,學生的問題行為更加突出,嚴重影響教師的教學,成為教師較大的工作壓力。(三)教師的個人心理因素調查結果表明,24.3%的被調查教師并不了解應該如何去應對壓力,有60.3%的被調查教師雖然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卻是通過非正式渠道了解到的,只有15.3%的被調查教師是通過正式渠道了解到的。調查結果還表明,有23%的被調查教師會去“積極解決問題”,而絕大部分被調查教師,不知如何正確地解決問題,要么是“向家人、同事、朋友傾訴,以緩解壓力占49%”,要么是“逃避17%”、“回避問題6%”或者“消極等待5%”,而這些方式并不一定是最有效的方式。針對這種情況,有56.7%的被調查教師反映學校并不重視,沒有考慮這方面問題;有43.3%的被調查教師反映學校比較重視并采取了相應措施。可以說,我們在這方面的工作還做得非常不夠,教育部門與學校很有必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來通過正規(guī)的渠道與方式為教師提供“如何應對壓力”、“壓力管理”等方面的培訓,以幫助教師去有效地應對壓力。分析可以看出,現在教師的生存狀況不佳,存在較大的職業(yè)壓力與一定的心理健康問題。但是他們對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識又缺乏了解;也不知道該如何應對壓力;很大一部分教師在遇到壓力的時候,都是采用“逃避”“回避問題”“消極等待”等策略,這就使得教師的生存狀況一步步在惡化,要改變中國教師的生存狀況,我們就必須去改變這一現狀,為他們提供更多的培訓與支持。五、緩解和克服中小學教師職業(yè)壓力的建議教師壓力產生的因素是多種多樣的,解決教師壓力問題必然也要求多方面的努力。(一)尋求社會的支持,社會應為教師“減壓”社會各界應充分認識教師工作的特殊性、艱巨性,不應求全責備;不應把培養(yǎng)下一代的責任全都壓在教師身上,教育是家長,社會和學校三者共同承擔的,作為教師不是所有教育工作的承擔者。家長和社會要承擔起自己的責任。1、對教師的期望和要求應合情合理。2、提高教師的社會和經濟地位。(二)學校及教育行政部門要為教師“減壓”學校和教育行政部門對教師的管理和要求應樹立“以人為本”,充滿人文關懷的管理理念,實行民主管理,使教師感受到組織的溫暖。1、改進學校的管理,建立良性支援機制2、營造寬松、和諧、民主的工作氛圍和人際關系3、改革評價制度,建立“發(fā)展性教師評價制度”(三)教師個人的主觀努力,自己給自己“減壓”來自社會與學校管理者的支持固然是重要的,這是外因,而外因畢竟通過內因才起作用,內因才是關鍵。因此,有效緩解教師壓力最重要的還是教師的自我調節(jié)和自我支持。1、應正確認識壓力。2、應要修正自己的認知觀念,堅定正確的職業(yè)理想和信念。3、要善于接納他人,學會欣賞別人。4、加強體育鍛煉??傊處煹男睦斫】祮栴}需要引起全社會的高度重視,更需要我們積極行動付予實施。只有通過社會各界的不懈努力,我們才會擁有一支具有“仁者不憂,智者不惑,勇者不懼,達者不戀”的情操高尚的教師隊伍;只有這樣一支身心健康、蓬勃向上的師資隊伍,才能真正肩負起社會、家長賦予教師的諸多角色和極高的期望,圓滿地完成教書育人的使命,成為合格的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心理健康調查報告5一、關注教師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北京師范大學許燕教授在一份調查報告中發(fā)現,警察、教師、醫(yī)生是當今社會的高風險職業(yè),因為他們面對的是各種特質的人,多扮演著助人的角色,被稱為助人群體,最容易出現心理問題,產生心理枯竭。關心和維護高中教師這一重要而特殊群體的心理健康無論是對教師自身、學生還是基礎教育的整體發(fā)展都有重要意義。教師的心理健康是影響學生身心發(fā)展的重要因素,這早已被以往研究所證實。我國大部分學者在確立教師心理健康的標準時主要是從認知、情緒、人際關系、意志品質、人格、自我意識和人生態(tài)度等方面來考慮。中國人民大學在20xx年在新浪網發(fā)放的一份問卷《中國教師職業(yè)壓力和心理健康問題》調查發(fā)現,從幼兒園到大學教師,在被調查的8699人中,80%壓力較大,30%存在嚴重的職業(yè)倦怠。20%的被調查教師生理健康狀況不佳,超過60%的被調查者對工作不滿意。中學教師心理問題的高發(fā)人群為(1)男老師(2)年輕教師(3)工作量大的教師。教師這個職業(yè)本身充滿光環(huán)的同時,也對教師自身的心理健康產生了負面影響。二、高中教師心理健康狀況調查1.研究對象本次調查以廣東省某一高中教師為研究對象,共發(fā)放問卷100份,回收75份。其中男老師29人,女老師44人,其中兩份未填寫性別。個別訪談的對象既包括非班主任、教學新秀,也包括富有經驗的優(yōu)秀班主任和專家型教師,以使我們的訪談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見表1)2.研究方法采用自編的《教師心理健康狀況調查》對高中教師進行問卷調查,以期了解高中教師的心理健康狀況。高一、高二老師問卷發(fā)放到各辦公室,請級長收取,高三老師在中考期間完成。同時,為了更深入了解教師的心理健康狀況,對部分教師進行了個別訪談,訪談內容主要涉及到選擇做教師的原因、從教以來心態(tài)的變化及變化原因、自己的職業(yè)理想及對幸福所下的定義。也對個別教師訪談了專業(yè)發(fā)展的歷程及對新教師的建議。3.調查結果分析3.1教師職業(yè)的滿意度調查調查主要針對教師職業(yè)的總體滿意感進行,結果發(fā)現,44%的教師對教師這一職業(yè)滿意,一般和不滿意的.教師分別占調查人數的52%和4%?!耙话恪笔且粋€帶有一些感情色彩的詞,不是很滿意但也不討厭。3.2教師工作量情況教師的工作量是影響教師心理健康的一個重要因素。問卷調查了教師的工作量情況,對班主任與非班主任、工作年限及年齡與工作量進行了一定的比較。結果發(fā)現:教齡在10年以上、年齡在40歲左右的教師工作量大,尤其是工作了16-20年、年齡在41-50歲的班主任、級長或行政人員感到工作量大,甚至是超負荷工作。此次調查共有三位50歲以上的教師參與,三人在工作量的選擇上從正常到超負荷都有,但因為人數較少,我們并不能確定這部分教師的工作量情況。3.3教師在工作中最開心的事情教師希望從職業(yè)中獲得什么呢?高收入?高認可度?還是其他什么?58.9%的教師希望能從教師這個職業(yè)中獲得自我實現,56.2%的教師希望獲得學生的尊敬和愛戴,希望從教師這個職業(yè)中獲得社會認可和高收入的比例分別為46.2%和34.2%。在日常的教學及管理工作中,教師最開心的事情是什么呢?調查表明在工作中開心的事情依次是學生考出好成績(62.2%)、放假(43.2%)和發(fā)獎金(40.5%),公開課的成功及成功地改變一個學生也是老師們感到開心的事情。3.4影響教師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在對教師心理健康的影響因素的調查中,發(fā)現對教師心理狀況影響最大的是考試和升學壓力(78.4%),半數以上的老師(52.7%)認為工作量對自己的心理健康狀況影響很大。領導評價(33.8%)和經濟狀況(25.3%)也是影響教師心理健康的因素之一。約1/3的教師認為領導評價影響著教師的心理狀況,領導評價是否公正客觀,是否給予了教師應有的尊重和鼓勵。領導處事不公或評價偏頗也是部分教師在工作中經受挫折的重要來源。3.5教師存在的心理問題我們對教師存在的心理問題進行整理,發(fā)現突出存在的問題主要有:(1)職業(yè)本身所帶來的心理壓力①升學考試帶來的巨大壓力②職業(yè)倦怠,沒有發(fā)展空間③擔心學生的紀律問題而引起的緊張和無力改變學生而帶來的焦慮④評價機制不科學(僅以學生成績作為評價標準)帶來的心理壓力(2)工作與家庭難以平衡(3)工作得不到認可和支持(包括領導的評價)(4)人格特點:追求完美或缺乏自信(5)找不到合理的宣泄途徑,無法解壓。3.6教師工作中遇到的挫折在工作中遇到的挫折和教師存在的心理問題之間存在一定的重合。教師工作中遇到的挫折主要有:(1)學生方面。學習態(tài)度差,缺乏學習動機,學習成績差。(2)師生關系不融洽,得不到學生的理解和尊重。(3)付出的努力得不到認可和收獲,甚至被家長和學校誤解。(4)欠缺公平的評價。(5)學生出現的任何問題全部由老師負責尤其是班主任。(6)同事競爭激烈?guī)淼娜穗H關系摩擦。3.7教師幸福感的來源調查表明,老師們認為教師這一職業(yè)的幸福感主要來源于以下幾個方面:(1)自己:①自我實現,自我成長。潛能得到發(fā)揮,需要得到滿足,自身力量得以增長。②有對教師這一職業(yè)的職業(yè)歸屬感。③生活有追求,有目標。(2)付出的努力有回報,收入體現付出的價值。獲得社會、學校、家長、學生的認可和尊重。(3)學校:寬松的工作環(huán)境,學校的人文關懷,領導和同事之間的相互信任,客觀公正的評價機制。(4)學生:學生取得成功,學有所成,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5)同事:相互之間關系融洽。三、討論1.收入是否會增加幸福感從調查中發(fā)現,約34.2%的教師希望能從這一職業(yè)中獲得高收入,40.5%的教師認為工作中最開心的事情是發(fā)獎金,25.3%的教師也認為經濟狀況是影響教師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那么金錢、收入與疼痛、幸福之間是什么關系呢?收入的增加是否會提升幸福指數呢?為了解決這一問題,20xx年6月正值金融大風暴期間,中山大學副教授周欣悅通過實驗證明了金錢對于生理性疼痛與社會性疼痛(即社會排斥)的抵御作用,即金錢有鎮(zhèn)痛的功能。但與此同時,大量的研究也表明,金錢的效用并不持久。社會支持抵御痛苦的能力比金錢更有效且更持久,即便是一句親切的問候都會有重要的“止痛”功能。2.建立和借用自己的社會支持系統社會支持系統指的是個人在自己的社會關系網絡中所能獲得的、來自他人的物質和精神上的幫助和支援。一個完備的社會支持系統包換親人、朋友、同學、同事、鄰里、老師、上下級、合作伙伴等等,當然,還包括由陌生人組成的各種社會服務機構。每一種系統都承擔著不同功能:親人給我們物質和精神上的幫助,朋友較多承擔著情感支持,同事及合作伙伴則與我們進行業(yè)務交流。3.創(chuàng)設學校良好的人文氛圍教師作為一個個體,有被尊重、被愛和自我實現等高級需要,教師在學校、社會中的主體地位得到認可,作為“人”的價值得以體現,情感、需要得到重視。教師有了這種自我實現的環(huán)境,其幸福感相應的也會得到提升。建立公正、公平、靈活的評價機制。教師職業(yè)幸福感并不是空泛的一個概念,而是立足于教師這一崗位,在教育教學中使教師擁有成功的體驗。學校主要是通過評價對教師職業(yè)的成果和價值進行衡量。學校評價也是教師獲得成就感的一個重要途徑。公正合理的評價有利于保護教師的自尊心,而不公正的評價則會傷害到教師的自尊心和積極性,從而也抑制了教師工作的熱情和主動性。因此,建立更為公正合理的評價標準,對教師從多方面進行發(fā)展性的評價,將會使得學校的評價機制更為人性化,符合教師的基本需要,讓老師們擁有更多的幸福感。教師心理健康調查報告61、調查目的隨著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普及和深入,教師的心理健康狀況日漸成為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核心問題。教師的心理健康不僅有利于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還有利于教師在職業(yè)生涯上的發(fā)展,使其更快地由新手型教師成為專家型教師,有利于教師的身體健康、生活幸福。教師心理健康的研究必將成為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一個重點,因此,本次調查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本次調查的目的:1.1了解百色市中小學教師心理健康狀況。1.2了解百色市中小學教師心理問題的集中、多發(fā)群體。1.3分析百色市中小學教師心理問題的成因。2、調查方法2.1調查對象調查的對象為廣西百色市的小學、初中、高中(包括重點高中和普通高中)的教師共280名。調查對象的選取采用整體抽樣法。參加統計的學校為四所。2.2調查工具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王極盛教授編制的《中國人心理健康量表》。量表由80項有關心理健康的問題組成,80項問題分出10個基本因子:(1)人際關系緊張與敏感;(2)心理承受力差;(3)適應差;(4)心理不平衡;(5)情緒失調;(6)焦慮;(7)抑郁;(8)敵對;(9)偏執(zhí);(10)軀體化。因子分=組成某一因子的各項總分/組成某一因子的項目數每個因子反映出被試者某一方面的癥狀,通過每一個因子的得分了解癥狀分布的特點。每個因子得分低于2分表明該因子健康狀況正常,得分在2~2.99分表明存在輕度心理健康問題,得分在3~3.99分表明存在中度心理健康問題,4~4.99分表明存在較嚴重的心理健康問題。2.3調查數據收集過程采用體施測法,由經培訓的教師擔任主試,由主試向被試說明測驗要求后,被試填寫問卷,當場回收。經持有心理測驗使用資格證的教師認真審閱,篩除無效問卷后,確定有效問卷268份。2.4調查數據的處理各校利用OFFICE系統的電子表格軟件將調查結果全部輸入,將結果拷貝在3.5英寸軟盤上,與調查表一起交由研究人員進行統計分析。3、調查結果3.1百色市中小學教師心理健康狀況的表現表2中的年齡分為4段,1代表20~29歲;2代表30~39歲;3代表40~49歲;4代表50歲以上。T12代表年齡1、2段,如果是正號,代表1年齡段比2年齡段得分高,如果是負號則相反。T13等依此類推。由表2可知,20~29歲和50歲以上年齡的教師與30~39歲年齡段的教師心理健康狀況有顯著的差異,30~39歲和40~49歲年齡段的教師的心理健康狀況沒有顯著差異。30~49歲以上的教師(尤其是40~49歲的教師)心理健康狀況較好,因為這一年齡段的教師生活相對穩(wěn)定,工作上也取得一定的成績,是學校的教育教學骨干力量;20~29歲的年輕教師由于工作經驗不足,心理尚未成熟,導致心理健康狀況相對較差。因此,低于30歲的教師心理健康問題顯著比年齡高于30歲的教師多。而50歲以上的教師中有一部分快到退休年齡,有“船到碼頭車到站”心理,面對教育改革中的現代化教育信息技術的應用以及教師角色的轉換,他們的心態(tài)不如30~39歲和40~49歲年齡段的中年教師那么積極,一些教師仍滿足于傳統的“粉筆加黑板、課本加筆記”的教學方式,而目前國家又正在實行新的課程改革,對教師提出全方位的要求,所以他們在新的教育改革形勢下,一時難以適應,心理承受力和適應性相對就比30~49歲年齡段的教師差。已婚教師在焦慮、抑郁方面比未婚教師好。4、分析和討論4.1本測驗結果的可信度4.1.1標準化的取樣保證了檢測結果的可信度。4.1.2本測驗采用的《中國人心理健康量表》經信度和效度檢驗都達到心理測驗的要求。4.1.3測試實施的時間是教師工作壓力最小的時期之一,施測過程嚴格按心理測驗要求去做。4.2中小學教師的心理健康狀況需要高度重視調查結果表明,在抽樣的中小學教師中有44%的教師有輕度的心理問題;4.48%有中度的心理問題;0.37%有較重的心理問題。教師的心理問題主要表現為:心理承受力差——遇到困難、挫折灰心,心理壓力大;適應性差——對環(huán)境及人際關系不適應;情緒失調——心情不愉快,情緒不穩(wěn)定,常??刂撇蛔∽约旱腵情緒;焦慮——心理煩躁,對許多事情感到心煩,無緣無故緊張;抑郁——情緒低落,感覺疲勞,對事情不感興趣,感到憂慮等;偏執(zhí)——對人不信任,固執(zhí)己見,總認為別人背后議論自己,和自己作對,不能接受別人的意見,我行我素等;軀體化——情緒緊張產生的軀體不適癥狀,如頭痛、睡不好覺、胃不舒服、心跳加快等。4.3百色市中小學教師心理問題高發(fā)群體以及產生心理問題的原因4.3.1女教師。女教師在調查的總人數中約占59%(在小學和初中教師中較多),與男教師相比,心理健康水平明顯要低。有些女教師依附心理較強,在日常工作、生活和社會交往中,他們缺乏主見,心理承受力相對較差。另外,女性特有的細膩感情,一方面有利于教育工作,另一方面也使女性多愁善感,情緒不穩(wěn)定,容易為小事心煩。4.3.2年輕教師(特別是未婚的、工作量較大的、有升學壓力的初、高中以及中級以下職稱的教師)。年輕教師心理問題較多的原因有:(1)年輕教師在學校里往往做班主任,承擔了比較繁重的教育教學任務;學校對年輕教師的要求高;當前基礎教育改革正在全面深入展開,教材的更新力度之大、速度之快,使年輕教師難以適應,感到心理壓力較大。(2)年輕教師參加工作時間短,面臨組建家庭、孩子小、老人需要照顧等生活問題。(3)年輕教師由于工作經驗不足,加上心理不夠成熟,面對教師的角色與自我沖突,教師的表率與常人的沖突,教師的創(chuàng)造性與常規(guī)性的沖突,教師的工作負荷與自身價值的沖突,教師的職業(yè)要求與個人能力的沖突等等,會出現煩悶、抑郁、心理承受力差和適應性等心理問題。5、建議5.1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領導要認真落實教育部關于“要重視教師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要求各級教育部門的領導要把教師的心理健康教育作為教師職業(yè)道德教育的一個方面,為教師學習心理健康教育知識提供必要的條件;要從實際出發(fā),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減輕教師的精神緊張和心理壓力,使他們學會心理調適,增強應對能力,有效地提高心理健康水平。5.2轉變教學效益觀,建立科學評價體系從新課程對教師自身素養(yǎng)和專業(yè)水平發(fā)展的要求出發(fā),提出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多元的、促進教師不斷提高,尤其是創(chuàng)新能力發(fā)展的評價體系,不但有利于教師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改善自己的不足,而且能將工作中的壓力變?yōu)椴粩嗤晟谱陨硭刭|的動力。5.3定時、定期測試分析,及時采取有效措施,以減少教師心理問題的發(fā)生學校要定時使用心理健康量表對全體教師進行心理健康測試,測試的結果分別報給每一個教師,使他們了解自己存在的問題。同時,把心理健康測試的結果作為檔案保存起來,定期分析本單位教師存在的心理問題,從學校的角度采取一些措施,減少教師的心理問題。5.4學校要為教師創(chuàng)造一種和諧的教育教學環(huán)境,減輕對教師的各種壓力教師的教育教學活動主要在學校中進行,學校環(huán)境不良最容易引起教師心理壓力。學校要為教師營造一種和諧、融洽、積極進取的工作環(huán)境,給教師更多的自主性;要根據教師的不同需要,采取不同的激勵方式,滿足教師的心理需要;要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增加教師交際的機會,減輕教師的心理壓力。另外,還要認真舉辦教師心理知識講座,為教師提供及時咨詢與合理宣泄的渠道。教師心理健康調查報告7摘要:目的本文旨在了解目前青少年學生的心理健康現狀及教師的干預現狀。方法通過Rutter兒童行為量表及SCL-90對小學生及中學生進行心理健康調查,另通過自編的教師干預問卷了解教師對學生心理健康的干預現狀。結果接受調查的826名小學生中,存在行為問題的兒童總數達73(8.8%)人;接受調查的初中生324人,心理不健康的人數為58(18%)人;接受調查的高中生的人數為284人,心理不健康的人數達到63(22.2%);教師干預調查中,接受調查的教師為387人,就“父母離異,學生情緒波動較大”這一問題,教師選擇“從來沒有關心過此類事情”的占87.9%,教師認為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沒有必要”的占79.1%。結論學生的心理健康需要加大關注的力度,教師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的干預的意識以及具體的行動落實均不令人滿意。一、研究的緣起近年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問題已引起了眾多專家學者的高度重視,國內已有大量研究成果問世??v觀此領域內近年來的研究成果大致有如下特點:一是,研究某一特定群體的多;二是,大樣本、多層面的研究偏少;三是,心理健康干預的定量研究不多。本文旨在通過對揚州地區(qū)中、小學生多個年齡階段群體大樣本的實證研究,確切地把握當前不同群體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現狀,及教師對青少年心理干預的狀況,最終達到調整和提高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的目的。二、研究對象和方法2.1研究對象本研究采用隨機抽樣的方法,以揚州市在校中、小學生為被試,采取隨機和整群抽樣相結合的方法。選取的小學、初中、高中各3所,分別為重點、普通和農村學校。總體發(fā)放問卷1800份,回收1780份,回收率為98.89%,有效問卷1780份。教師問卷發(fā)放500份,回收387,回收率為:77.4%,有效問卷387份。2.2研究工具2.2.1Rutter兒童行為量表該問卷分為行為問題(A問題)和神經癥問題(N問題)。問卷評分為三級:“0”分:指從未有這種情況;“1”分:指有時有,或每周不到一次,或癥狀輕微;“2”分:癥狀嚴重或經常出現,或至少每周一次。Rutter兒童行為量表,教師問卷總分的最高分為52分。根據原量表及我國試測情況,教師問卷以9分為臨界值。凡等于或大于的被評為有行為問題。其中,如果“A行為”總分大于“N行為”總分,則歸為“A行為”;反之,為“N行為”;評分相等者則為“M行為”[1]。2.2.2癥狀自評量表SCL-90量表具有較高的信度和效度,在國內外的教育研究中被廣泛使用。該量表共有90個項目,由被試從1“無癥狀”到5“嚴重”在五點等級上進行評定。2.2.3教師問卷教師問卷總共15個項目,目的在于考察教師對心理危機干預的態(tài)度及對學生的心理危機的干預程度。每題4個選項,按照1-4等級反映教師干預的態(tài)度和行為,選1的干預最差,選4的干預最到位。2.2.4施測和資料處理以學校為單位,采用統一指導語施測。采用SPSS(11.0)進行數據的錄入、審核、管理,并運用描述性統計、單樣本t檢驗等統計方法。三、結果3.1心理健康問題檢出率3.2教師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干預狀況調查中,就“父母離異,學生情緒波動較大”這一問題,教師的做法中選擇“從來沒有關心過此類事情”的占87.9%,選擇“經常主動與該學生溝通交流并了解其心理需求”的占1.6%。當問及“學生有心理問題或遇到他們不能面對的壓力時,作為教師會鼓勵他去進行心理咨詢嗎”29.4%教師回答不會,4.7%教師會鼓勵學生去,僅僅有0.8%的教師回答“愿意陪同其接受咨詢”,另有64.9%回答“不一定”。教師認為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沒有必要”的占79.1%,認為“可有可無”的占18.2%,認為“比較有必要”的占2.1%,認為“非常有必要”的占0.0%。教師認為學校建立專門的心理咨詢室“沒有必要”的占78%,認為“可有可無”的占18.6%,認為“非常有必要”的占2.8%,認為非常有必要的占0.5%。77.5%教師認為學校配備心理健康教師沒有必要;21.0%的教師認為可有可無;有1.0%的人認為比較有必要;僅有0.5%非常有必要?!皩W生的親人不幸去世,學生的情緒非常低落,暫時無法專心學習”教師選擇的做法中:78.4%從未在意這類事情,13%不去主動干預,相信學生自己能適應和調整過來,7.5%認為如果學生有需要,自己會幫忙,1.0%表示會主動找學生談話,幫助其盡快走出失去親人的陰影。學生上課從不主動發(fā)言,平時很少與他人交流,77%的教師回答:不太關心這些事情,工作的重心放在教學上,19.9%的教師認為這個和各人的性格有關,教師不能做任何改變,2.1%的教師認為自己會與班主任交流,讓班主任與學生交流,1.0%的教師選擇主動與其他任課教師聯系,多方幫助他,鍛煉其的能力,使之漸漸學會與他人交往。當教師聽到學生說:“考砸了,我都不想活了?!敝惖脑捳Z,71.4%的教師認為,這種學生思想太消沉,經不住考驗,沒有必要在他身上浪費時間。26.4%的認為這屬正常現象,考不好都會出現的情緒,只是隨口的。2.1%的會鼓勵學生下次努力,爭取考好。0.3%的教師愿意傾聽對方的傾訴,接納而不做任何評判,鼓勵他尋求更多人的幫助和支持,對危險性很高的,立即采取措施,陪其去心理衛(wèi)生機構尋求專業(yè)幫助。四、討論4.1中小學學生的心理健康現狀經過調查8.8%的小學生存在心理健康問題,而初中生中18%的學生存在心理問題,22.2%的高中生存在心理健康問題。由此可見,當前揚州市中小學學生心理健康總體狀況不容樂觀。縱觀以往的研究,學者們認為雖然近年來國家在減負方面盡了很大的努力,但由于各種原因,學生的負擔和壓力仍然很大。分數大排隊、倒計時、限制一切與考試無關的活動,仍是一些學校提高升學率的法寶。結果來自社會、學校、老師和家長的全部壓力最后都壓到學生身上。在這樣的.重壓下,一些學生不可避免地出現了種種心理問題與障礙:如過度緊張、焦慮以及因過度焦慮引起的頭痛、失眠、食欲不振等生理上的不適反應,對考試的極度厭煩和對考試結果的過分擔憂,因過度緊張而導致的暫時性遺忘,因長時間的壓抑而產生的極度煩躁與沖動,也有因對考試缺乏信心而對考試產生強烈的恐懼感并因此表現出的逃避行為。其次,教師錯誤的教育方式與方法。比如部分教師不能用平等的態(tài)度對待學生,過分看重分數而忽略其他,與學生交往時居高臨下。還有一些教師存在著心理不夠健康的表現,如過于情緒化,對學生的態(tài)度極易受自己情緒的影響,缺乏應有的自制力,這種消極的和不穩(wěn)定的情緒常常是造成部分學生某些心理問題與心理障礙的原因。4.2針對教師的干預現狀,提出建議盡管國家出臺了相關政策規(guī)定必須加強學校學生心理的心理健康教育,各學校也有所行動,但總體情況不盡如人意。從調查的現狀來看,學校教師缺乏對學生心理健康的充分認識,沒有真正重視學生的心理問題,對心理教育缺乏正確的認識。調查中77.5%的教師認為學校配備心理健康教師沒有必要,79.1%的教師認為“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沒有必要的”。究其原因,我想不妨從以下幾方面進行解釋:一、非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對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認識不夠;二、教師缺乏對心理健康工作的了解;三、目前現有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員的素質存在一定的問題。為此我們建議:(1)加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組織和領導。將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納入學校衛(wèi)生工作管理,作為一項重點工作來抓。(2)開展專門的教師心理講座,加強學校教師對學生心理健康的認識,以提高他們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員以及對學生心理輔導工作的支持。(3)通過培訓,使從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師提高對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認識,掌握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所具備的知識和能力。教育部門加強對學校心理健康工作人員的業(yè)務培訓,使其在專業(yè)技術上能勝任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教師心理健康調查報告8良好的習慣和健康的心理事關少年兒童的成長,少年兒童的素質狀況又關乎國家和民族的未來。在力推進素質教育的今天,我們每個人都應帶著責任思考這一問題,立足實際為孩子們多做一些積極有益的工作。一、我市少年兒童行為習慣養(yǎng)成和心理素質現狀近年來,市、市政府高度重視少年兒童行為習慣養(yǎng)成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后頒布了《加強和改進中小學德育工作的意見》、《徐州市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綱》等政策文件,舉辦了“爭做文明人”主題教育活動、“中小學德育論壇”和“中小學心理行為健康教育宣傳月”等一系列活動,全市行為習慣養(yǎng)成和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了顯著進步,教育部門提供的數據表明,多教師和家長認為孩子們的綜合素質比以往明顯提高。但隨著生子女的增多和社會環(huán)境的變化,部分少年兒童在行為習慣養(yǎng)成和心理健康上產生了一些問題。通過對我市0余名6-12歲學生的調研結果看,有些問題比較突出。一是唯我尊,脆弱嬌氣,怕苦怕累,生活自理能力差;二舒矩意識欠缺,對長輩沒有禮貌,對父母缺少感恩,對他人不夠尊重;三是對家長依賴性強,遇到困難和矛盾不知如何處理;四是責任意識和結精神淡薄,不愿多做事情,不能與同學友好相處;還有極個別學生承受壓力和挫折的能力差,有自卑孤僻、煩躁焦慮、抑郁叛逆等傾向。二、問題產生的主要原因一是家庭教育存在偏差。調查中有82%的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認為學習是孩子最重要的.任務。這種認識不但影響了孩子的全面發(fā)展,也加了孩子心理負擔和精神壓力。還有不少家長缺乏科學的教育方法,對孩子學習過分干涉或遷就,對孩子能夠立完成的事情包辦代替,導致孩子自我管理能力弱化。也有一些家長不清楚文明行為要求,不遵守社會公德,和孩子相處不注重個人言行,對孩子形成負面影響。二是學校教育還有不足。傳統的應試教育模式主導了學校的教學活動,造成有的學校重智育輕德育、美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調研顯示,不少教師對《小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的具體內容不了解;社會不良風氣的誘惑也使部分教師不能堅守“才高為師,身正為范”的準則,對學生心理認知和行為養(yǎng)成帶來負影響;還有的學校對行為習慣養(yǎng)成和心理健康教育投入不夠,專業(yè)教師缺乏,教育活動的針對性和持續(xù)性有待提高。三是社會環(huán)境負面影響明顯。調研中把學習排在第一位的學生占比50.6%,而品德、心理僅占31.1%、18.3%,充分說明分數至上的社會評價標準對學生的思想認知已造成較沖擊。再加之現實生活中存在的道德失范、誠信缺少、漠視公德等不良現象,以及網吧、游戲廳泛濫、網絡和媒體信息龐雜等問題都不同程度地影響著孩子們的良好習慣和健康人格的形成。三、加強少年兒童良好行為習慣養(yǎng)成與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議一是著力提高家庭教育水平。要把對孩子的教育和對家長的引導有機結合,努力改變家庭文明習慣教育薄弱的現狀。市文明辦、教育局、共青、婦聯等單位應加強合作,聯手打造高水平的家長學校,邀請專家學者定期開設專題講座,讓家長深度了解孩子良好行為習慣和心理素質養(yǎng)成的意義與途徑,助家長提高教育素質、更新教育理念。加強家庭和學校的教育銜接,完善信息溝通平臺,共同培養(yǎng)孩子的良好習慣和健康人格。調研中部分學生認為父母的言傳身教對他們影響巨,不可替代。建議宣傳部門制作一些倡導家長講文明、重禮儀的公益廣告,對孩子進行正面的引導示范。家長要注重個人修養(yǎng),為孩子樹立好的榜樣。對孩子要學會理解和溝通,既關心學習,更重視品德和心理,創(chuàng)造包容、信任、幸福、溫馨的家庭環(huán)境。二是全力發(fā)揮教育主管部門和學校的重要作用。教育主管部門和學校在孩子的良好習慣養(yǎng)成和心理健康教育上承擔著重要責任,必須著眼未來,帶著感情做好工作。教育主管部門應立足徐州中小學生實際,組織編寫、推廣使用行為習慣養(yǎng)成通用讀本,努力解決現有教材說教色彩重,操作性不強的問題;擴傳統文化名篇誦讀活動范圍,從部分學校向更多學校拓展;推動各中小學開展“文明禮儀之星”、“孝敬父母之星”、“樂于助人之星”等評選活動,激勵孩子向榜樣學習,培養(yǎng)良好習慣;師德考核評價機制,對違師德標準的嚴肅處理,對德才兼?zhèn)洹槿藥煴淼睦蠋熡枰灾鬲?。各中小學要真正樹立“素質教育,德育首位”的理念,發(fā)揮教師的表率示范作用,加強對孩子的引導訓練,促進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要將心理健康教育納入學校課程計劃,開設心理健康校本課程,主動接受在徐高校的指導和培訓,提高心理健康課程的教學質量,疏導和解決學生心理問題。建議每所中小學校盡快配備專職心理教師或學校社會工作者。三是努力形成多方參與的社會合力。政府要發(fā)揮作用,整合在徐高校和地方教育研究機構力量,建立徐州青少年研究中心,適度進行投入,重點開展少年兒童行為習慣養(yǎng)成和心理健康的課題研究,形成符合本地幼兒園、小學、中學各階段要求的量化指標體系,為相關工作的開展提供科學依據。應更多關注學校心理教育的開展,加強隊伍建設,督促設立心理教師編制;構建醫(yī)教專業(yè)人員、社會工作者共同參與的平臺,搞好少年兒童心理健康知識普及,開展心理健康輔導和咨詢。進一步發(fā)揮少年宮、體育館、圖書館等文化設施的作用,節(jié)假日免費開放校內場地設施,增建校外活動場所,為少年兒童提供更多更好的校外活動陣地。加文化市場、網吧和游戲廳的管理力度,凈化孩子們的成長環(huán)境。電視媒體應多宣傳優(yōu)秀學生代表,多播出符合學生特點,主題鮮明的節(jié)目,對孩子形成良性引導和正面帶動。倡導型社區(qū)和本地名優(yōu)企業(yè)建立特色實踐教育基地,讓孩子們走進社會,在豐富多彩的實踐中學會生活,健康快樂地成長。教師心理健康調查報告9現在,人們對女性的關注不僅局限在婚姻、教育、就業(yè)等傳統領域,還逐步延伸到心理健康這類體現女性生活質量的方面。女性的健康問題特別是農村女性的心理健康問題越來越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一、農村婦女心理健康現狀在農村,女性同胞既要忙于農活,又要包攬家務;既要照顧老人,又要教育子女,不僅勞動強度,還要扮演社會與家庭的雙重角色。并且長期以來,農村婦女在家庭中的地位不高,她們整日為家人的起居飲食而忙碌,沉重的生活負擔使她們局限于夫妻關系、婆媳關系、妯娌關系和鄰里關系等小范圍的社交關系中。這種壓抑的環(huán)境很容易引起心理問題,并且很難找到合適的排解對象。再加上女性妊娠、生育、更年期等一系列特殊時期,讓她們承受著更重的心理負擔,久而久之,廣農村女性就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二、農村女性心理健康原因分析(一)農村婦女文化程度不高,法律意識薄弱。當農村女性的家庭、婚姻出現問題時,她們不知道用法律手段來保護自己,往往采取簡單直接甚至極端的方式解決問題,這種方法不僅解決不了矛盾,而且很容易讓婦女同胞產生抑郁、焦慮、狂燥等不良情緒,當這些不良情緒得不到及時緩解時,便容易引發(fā)心理問題或更加嚴重的'后果。(二)家庭關系不和諧,對農村婦女傷害。廣農村女性多以家庭成員為中心,認識不到自我的重要性,男權觀念在農村依然根深蒂固,家庭也時有發(fā)生,受害者免不了總是身為弱者的女性。加之婆媳關系緊張,妯娌關系不和等問題,愈發(fā)加重了女性的心理負擔。(三)家庭經濟壓力,負面情緒無法得到釋放。農村婦女常常被家里的經濟問題所困擾,日常開支、子女教育和結婚、照顧老人等,面對自己無力改變的家庭經濟現狀,壓力會愈積愈。三、農村女性心理健康問題對策廣農村婦女存在的心理問題,將會給個人、家庭和社會帶來消極影響。社會的和諧離不開家庭的和諧,而家庭和諧的前提是人的身心健康。要使農村婦女能夠真正健康地生活,必須全面提高她們的心理素質。首先,加強心理健康宣教。由于農村婦女心理健康意識薄弱,各級婦聯組織要有針對性地利用各種宣傳媒介,系統地廣泛地對農村婦女進行心理知識的教育宣傳和培訓。其次,引導婦女積極參加社會活動。通過宣傳教育讓農村婦女能夠主動積極地去學習新的職業(yè)技能,提高她們的謀生能力,降低她們對家庭及他人的依賴度,增強立性,減少來源于經濟問題的心理壓力再次,助婦女改變觀念,積極尋求外部助與支持。通過講座和培訓的形式加《婚姻法》、《婦女權益保障法》等一系列法律的宣傳教育力度,讓女性學會面對家庭,要學會善于避讓,如果避讓不了,要積極向親友、婦聯或者司法機關求助,取得法律的保護。最后,充分發(fā)揮婦聯組織作用,創(chuàng)造良好的外部環(huán)境?;鶎計D聯要經常組織農村婦女參加集體活動,與廣婦女建立有效的溝通,通過溝通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教師心理健康調查報告10為弄清楚一個事件或一個情況,務必需要展開調查,調查完畢后,通常還需要完成調查報告。調查報告怎么寫才能避免假空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教師心理健康狀況的調查報告,歡迎閱讀與收藏。幼兒教師心理健康問題是目前備受關注的一個問題,要促進幼兒教師心理健康首先需要對心理健康標準有充分的認識,并明確其影響因素。促進幼兒教師心理健康的有效措施包括:注重引導,變壓力為動力;給予機會,達到自我實現;優(yōu)化組合,提高工作效益;創(chuàng)造環(huán)境,給教師一分溫馨。一、對幼兒園教師進行健康調查及結果近些年來,幼兒教師心理健康問題一直備受關注。幼兒園進行的幼兒教師心理檢測結果為:52.1%的教師存在心理問題,其中33.24%的教師屬于輕度心理障礙,16.65%的教師屬于中度心理障礙,2.51%的教師已構成心理疾病。最近有調查結果表明,幼兒教師總體心理健康水平明顯好于常模,特別是敵對、抑郁兩項存在問題少于常模,但在強迫、偏執(zhí)、虐待、人際關系等方面,幼兒教師存在的問題比較嚴重。所以,關注幼兒教師的心理健康已成為不容忽視的問題。二、幼兒園教師心理健康的影響因素調查表明,很多幼兒園教師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問題,這些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