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長春市吉林實驗中學新高考沖刺押題(最后一卷)歷史試卷及答案解析_第1頁
吉林省長春市吉林實驗中學新高考沖刺押題(最后一卷)歷史試卷及答案解析_第2頁
吉林省長春市吉林實驗中學新高考沖刺押題(最后一卷)歷史試卷及答案解析_第3頁
吉林省長春市吉林實驗中學新高考沖刺押題(最后一卷)歷史試卷及答案解析_第4頁
吉林省長春市吉林實驗中學新高考沖刺押題(最后一卷)歷史試卷及答案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吉林省長春市吉林實驗中學新高考沖刺押題(最后一卷)歷史試卷考生須知:1.全卷分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部分,全部在答題紙上作答。選擇題必須用2B鉛筆填涂;非選擇題的答案必須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答字筆寫在“答題紙”相應位置上。2.請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答字筆在“答題紙”上先填寫姓名和準考證號。3.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疊,不要弄破、弄皺,在草稿紙、試題卷上答題無效。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如圖為古希臘小亞細亞地區(qū)發(fā)行的銀幣。反面為摔跤手,側面為投擲手,生動的再現了古希臘體育運動競技場景。這反映了古希臘A.追求智慧勇敢的人文主義思想 B.民主政治下公民擁有自由C.商品經濟發(fā)達貨幣需求量較大 D.追求理性強調競爭的國民性2.宗教改革前,關于教皇和皇帝的權力,有這樣一種形象的比喻:教皇是太陽,皇帝是月亮;宗教改革后,人們換了一種說法:上帝的歸上帝,愷撒(泛指皇帝)的歸愷撒。這種認識的改變反映了A.教皇和皇帝的權力一直是平等的B.教皇的權力在上升,皇帝的權力在下降C.教皇的權力始終大于皇帝的權力D.皇帝的權力在上升,教皇的權力在下降3.如圖是民國十幾年上海永和實業(yè)“月里嫦娥”品牌化妝品商標注冊證,它可以用來佐證A.抗日救亡運動的興起 B.市場經濟法制化進程C.民族工業(yè)迎來“春天” D.社會生活水平顯著提高4.《明史》記載,“明太祖初一海內,仍元制,設中書省,綜理機務。其官有丞相、平章,左右丞、參政……行之一紀,革中書省,歸其政于六部,遂設四輔官。又仿宋制,置殿閣大學士,而其官不備,其人亦無所表見。至仁宗而后,……閣權之重偃然漢、唐宰輔,特不居丞相名耳?!睋丝芍狝.明朝初期,宰相參與國家機要事務B.太祖罷相,設內閣制協理國家政務C.政務繁忙,輔官與大學士堪當重任D.閣臣權重,設司禮監(jiān)太監(jiān)予以牽制5.古羅馬法規(guī)定:土地和動產都可以完全地為個人所有,個人對其所有物擁有最全面的支配權,包括占有使用、收益、處分、返還占有權。一個人不能在未經其同意的情況下被剝奪所有權,與此相聯系,一個人也不能轉讓他不擁有的權利。由此可見,古羅馬法A.強調所有權的絕對性 B.注重維護權貴利益C.借鑒雅典的人文思想 D.追求執(zhí)法公平公正6.辜鴻銘在北京大學任教時梳著小辮走進課堂曾引起學生哄堂大笑,辜平靜地說:“我頭上的辮子是有形的,你們心中的辮子卻是無形的?!惫鉴欍懰缘摹靶闹械霓p子”喻指A.孔孟之道B.程朱理學C.傳統(tǒng)觀念D.民主平等7.元末明初理學家、教育家汪克寬在其《環(huán)谷集·鄭長者傳》中這樣記載:“鄉(xiāng)邑訟理不決者,往往求直于長者,無不慚服而去?!币韵吕斫夂侠淼氖茿.反映了元末明初中央集權的弱化 B.長者積累了更多訴訟經驗C.基層自我管理是國家治理的補充 D.理學成為司法判決的依據8.國際軍事體育理事會第70屆代表大會決定,將2019年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承辦權授予中國的武漢市。武漢市獲得該運動會主辦權的理由,最有可能是A.中國洋務運動的重要中心之一B.武昌起義推動了中國社會轉型C.武漢是國民大革命的中心地區(qū)D.武漢會戰(zhàn)彰顯了反法西斯精神9.陳獨秀在總結辛亥革命失敗的教訓時,敏銳地意識到“當下的革命阻力已不再是表面上的制度與體制是否與現行的社會政治形勢相一致,而是體制層面的價值體系是否符合民眾之心理”。陳獨秀強調的是A.提高國民覺悟是政治變革的前提B.民主共和的觀念尚未深入人心C.辛亥革命完成了政治革命的任務D.辛亥革命后中國政治生態(tài)優(yōu)化10.1973年10月,石油輸出國組織宣布全球石油交易必須以美元結算。而在此之前,全球石油交易可以用各種國際流通貨幣結算。這一變化A.導致美國經濟出現滯脹危機B.說明美元仍舊維持霸權地位C.促進國際經濟新秩序的建立D.表明布雷頓森林體系得以維系11.1904年,陳獨秀在《安徽俗話報》刊文介紹了成湯滅夏萊,武王滅商封,周公、召公實行十四年共和制的故事,指出周召共和“仿佛和西洋人所說的貴族共和政體相同”,并把它描繪成一個“國內太平,家家富足,人人有道”“中國空前絕后的太平世界”陳獨秀此舉意在A.宣傳民主革命思想反對專制B.高舉科學大旗批判傳統(tǒng)文化C.提倡文學革命大力推廣白話文D.強調中國面臨列強瓜分的危機12.宋人趙抃任越州知州時,正遇天災,糧缺價高,他便“揭榜于通衢,令民有米增價以糶。于是米商輻輳,越之米價頓減,民無饑死”。這表明趙抃A.不再對商業(yè)實施行政管理 B.改革賦稅制度以發(fā)展商業(yè)C.利用市場規(guī)律來渡過危機 D.廢棄抑商政策以照顧民生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32分)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中,大約有140萬法國人死亡。在法國人看來,再重復這樣的人類災難實在是不可思議。因此法國采取的戰(zhàn)略是防守性的。20世紀30年代的法國在意識形態(tài)方面的分歧實在太大,以致無法制定任何堅定的外交方針,各派人士無不借那據說是堅不可摧的嚴密構筑的馬奇諾防線來聊以自慰罷了。在大不列顛和美國,人們對于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的損失與流血念念不忘。這個時期出現的典型事例,是1933年牛津大學學生通過一項決議,宣稱不論在什么情況之下,他們絕不為自己的國家拿起武器。在美國大學生中間也出現了和平運動。在英國,有些上層人物對法西斯獨裁者公開地表露同情,或者至少認為他們是反對共產主義的堡壘,政府也力圖采取模棱兩可、不表態(tài)的方針,認為或許可以找出某些方法,以滿足或撫慰獨裁者們的較為合理的要求。在美國,則通過了中立法案——摘編自(美)R.R.帕爾默等著《現代世界史》(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20世紀30年代英、法、美三國對外政策的相同之處,并分析其原因。(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述20世紀30年代英、法、美三國對外政策的影響。14.(20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1872年,李鴻章在一份奏折中指出,上海各工廠“日需外洋煤鐵”極多,“可憂孰甚”。他建議清政府“設法勸導官督商辦,但借用洋器洋法,而不準洋人代辦……于富國強兵之計殊有關系”。清政府采納李鴻章建議,決定先在部分地區(qū)試辦“開采煤鐵事宜”。——摘編自戴逸主編《簡明清史》等材料二新中國“一五”計劃指出:“礦產資源的勘探和它的勘探進度,資源供應的保證程度,是合理地分布生產力、建立新工業(yè)基地、正確地規(guī)定工業(yè)建設計劃的先決條件?!睘榇?,國家要求“有計劃地展開全國礦產的普查工作”,“加強對某些從前沒有發(fā)現或者很少發(fā)現的和目前特別缺乏的資源(例如石油)以及在地區(qū)上不平衡的資源的普查工作和勘探工作”。——據《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清政府在19世紀70年代的礦業(yè)政策及原因。(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與清代礦業(yè)政策相比,新中國“一五”計劃期間礦業(yè)政策的特點,并簡析其意義。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A【解析】

銀幣上鑄造體育運動的競技場景反映了古希臘人對智慧和勇敢的追求,體現了人文主義思想,故選A;材料無法反映當時是否是民主政治,也無法體現對貨幣的需求量,排除BC;追求理性是在啟蒙運動中,排除D。故選A。2、D【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西歐宗教改革的理解?!白诮谈母锴?,關于教皇和皇帝的權力,有這樣一種形象的比喻:教皇是太陽,皇帝是月亮;宗教改革后,人們換了一種說法:上帝的歸上帝,愷撒(泛指皇帝)的歸愷撒。”材料反映了皇帝的權力在上升,教皇的權力在下降。世俗的權力應該高于教權。所以選D。3、B【解析】

商標注冊證的出現以及注冊商標的法律依據說明當時對于商業(yè)活動的管理更加制度化法制化,B正確;九一八事變發(fā)生于1931年,是民國二十年,題干是民國十幾年,當時抗日救亡運動尚未興起,排除A;民國初年是民族資本主義發(fā)展的短暫春天,題干時間是民國十幾年,此時民族資本主義發(fā)展的春天已過,排除C;商標注冊是實業(yè)發(fā)展環(huán)境的優(yōu)化,不能直接體現社會生活的變化,排除D。4、A【解析】

根據“明太祖初一海內,仍元制,設中書省,綜理機務”可知,明朝初期,宰相參與國家機要事務,A符合題意;明成祖設內立閣,B錯誤,排除;材料信息不能體現“輔官與大學士堪當重任”,排除C;材料沒有涉及司禮監(jiān)太監(jiān)的信息,排除D。【點睛】解答本題的關鍵信息是“明太祖初一海內,仍元制,設中書省,綜理機務”,緊扣關鍵信息分析解答。5、A【解析】

材料中個人對所有物擁有最全面的支配權、所有權不能被剝奪等,這些足以表明古代羅馬法強調所有權的絕對性,A項正確;羅馬法保護個人所有權并非僅針對權貴階層,B項錯誤;僅憑材料難以得出羅馬借鑒雅典人文思想這個結論,C項錯誤;材料反映的是法律規(guī)定,不是執(zhí)法過程,D項錯誤。故選A6、C【解析】

辜鴻銘是新文化運動時期的人物,結合所學可知,新文化運動主要矛頭是批判中國傳統(tǒng)觀念,因此辜鴻銘發(fā)式被認為是傳統(tǒng)觀念的象征,被嘲笑。辜鴻銘認為學生有心中的辮子,即辜鴻銘認為這一心中的辮子是傳統(tǒng)觀念,選項C正確;孔孟之道和程朱理學是傳統(tǒng)觀念的具體構成部分,排除A、B;民主平等是西方思想,是新文化運動中提倡的主張,排除D。7、C【解析】

據材料“鄉(xiāng)邑訟理不決者,往往求直于長者,無不慚服而去?!辈⒔Y合所學可知可知,“里老文化”作為明初社會治理中一種特有的歷史現象淵源于里老制度產生和發(fā)展,材料中強調鄉(xiāng)村中有糾紛不能自己解決的,經常求助于德高望重的長者,最后都慚愧、信服而歸,這是地方自我管理而對國家治理的有益補充,C正確;材料體現的基層自我管理有利于社會穩(wěn)定,便于國家的管理和中央集權,A說法錯誤;據所學可知,“里老制”中的長者是村鄉(xiāng)德高望重的鄉(xiāng)紳、族長、耆老等擔當,而不是“積累了更多訴訟經驗”,B錯誤;材料體現的是鄉(xiāng)里糾紛的解決、調節(jié),而不是“司法判決”,D說法錯誤?!军c睛】“里老制”是鄉(xiāng)村治理和糾紛調處由村鄉(xiāng)德高望重的鄉(xiāng)紳、族長、耆老等擔當。8、D【解析】

武漢市獲得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的承辦權,是基于其在世界軍事領域中的重大國際影響力,武漢會戰(zhàn)符合該條件,故D項正確;A強調在洋務運動中的作用,B強調武昌起義對中國社會轉型的作用,C強調在國民大革命中的影響,三者都不能體現武漢市在國際軍事領域的影響力,排除A、B、C。9、A【解析】材料“當下的革命阻力……而是體制層面的價值體系是否符合民眾之心理”反映了民眾之心理不符合革命的形勢,說明提高國民覺悟是政治變革的前提,故A正確;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的觀念已經深入人心,故B錯誤;辛亥革命并未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務,故C錯誤;辛亥革命后中國民主政治進程仍然曲折,故D錯誤。故選A。10、B【解析】

20世紀70年代布雷頓森林體系已經崩潰,但是石油輸出國組織宣布全球石油交易必須以美元結算,可知美元仍然在國際貨幣體系中處于霸主地位,不利于國際新秩序的建立,故B正確,CD錯。導致美國經濟出現滯脹是因為政府加大對經濟的干預,導致的貨幣供應量的增長超過國民經濟發(fā)展的需要與材料的表述無關,故A錯。11、A【解析】

依據材料中信息可知,陳獨秀將“周召共和”說成是貴族共和政體。結合所學可知,他把十四年共和稱為“太平世界”的主要意圖是論證封建貴族共和政治較封建專制政治要好,類似西方的共和政體在中國歷史上古已有之,而且成效顯著。所以陳獨秀此舉意在宣傳民主革命思想反對專制,因此A選項正確。B、C選項是1915年開始的新文化運動的內容,與材料信息不符;D選項錯誤,19世紀末的義和團運動粉碎了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狂妄計劃,此后列強改為保全清政府,實行“以華制華”政策,陳獨秀此舉并非是在瓜分危機的背景下提出的。故正確答案為A選項。12、C【解析】

據材料中的“令民有米增價以糶。于是米商輻輳,越之米價頓減,民無饑死”等信息可知,趙抃利用市場規(guī)律調控米價,解決糧食短缺問題,故選C項;僅憑材料不能得出A項結論,且A項表述與史實不符,故排除A項;材料中沒有涉及賦稅制度改革,故排除B項;宋代雖然商品經濟繁榮,但是政府并沒有廢除重農抑商政策,故排除D項。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1)相同之處:對法西斯國家采取縱容綏靖政策。原因:國內和平主義思潮的影響;忙于應付經濟危機;未認清法西斯的侵略野心;對社會主義國家蘇聯的仇恨。(2)影響:犧牲弱小國家和民族的利益,助長了法西斯的侵略氣焰;英法美最終也損害了自身利益,自食其果;加劇了蘇聯對英法的不信任,使其與德國簽訂了互不侵犯條約;嚴重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給世界帶來更大災難;加速了二戰(zhàn)的爆發(fā)【解析】

(1)本題考查20世紀30年代英、法、美三國對外政策的相同之處并分析其原因,要求具備解讀材料與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相同之處:根據材料“在法國人看來……因此法國采取的戰(zhàn)略是防守性的……各派人士無不借那據說是堅不可摧的嚴密構筑的馬奇諾防線來聊以自慰罷了”“在美國大學生中間也出現了和平運動。在英國……政府也力圖采取模棱兩可、不表態(tài)的方針,認為或許可以找出某些方法,以滿足或撫慰獨裁者們的較為合理的要求。在美國,則通過了中立法案”,可以看出20世紀30年代英、法、美三國對外政策的相同之處是:對法西斯國家采取縱容綏靖政策。原因:根據材料“再重復這樣的人類災難實在是不可思議”“人們對于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的損失與流血念念不忘……在美國大學生中間也出現了和平運動”可以得出,國內和平主義思潮的影響;再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忙于應付經濟危機;未認清法西斯的侵略野心;對社會主義國家蘇聯的仇恨。(2)本題考查20世紀30年代英、法、美三國對外政策的影響,要求具備解析材料獲取有效信息和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以從對弱小國家、對英法美、對蘇聯、法西斯國家以及二戰(zhàn)的進程等角度分析其影響14、(1)政策:允許開礦,官督商辦。原因:列強的經濟侵略;洋務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