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上冊-全冊文言文比較閱讀(含答案)_第1頁
八年級上冊-全冊文言文比較閱讀(含答案)_第2頁
八年級上冊-全冊文言文比較閱讀(含答案)_第3頁
八年級上冊-全冊文言文比較閱讀(含答案)_第4頁
八年級上冊-全冊文言文比較閱讀(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fèi)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八年級上冊-全冊文言文比較閱讀(含答案)

(《三峽》《答謝中書書》《記承天寺夜游》《與朱元思書》共17組)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題。

[甲]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峰,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蛲趺毙?,有時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fēng),不

以疾也。

(節(jié)選自酈道元《三峽》)

[乙]

二十六日,發(fā)大溪口,入瞿塘峽。兩壁對聳上入霄漢其平如削成。仰視天如匹練然。水巴落,峽中平

如油盎①。過圣姥泉,蓋石上一罅②。人大呼于旁則泉出,屢呼則屢出。晚至瞿塘關(guān),唐故夔州,與白帝

城相連。關(guān)西門正對涌漱堆③。堆,碑石積成,出水?dāng)?shù)十丈。土人云:“方夏秋水漲時,水又高于堆數(shù)十

丈?!?/p>

(節(jié)選自陸游《入蜀記》)

【注】①油盎:油瓶。②罅:裂縫。③潮源堆:在瞿塘峽口,是江心突出的巨石。

1.請解釋下列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

(1)沿潮阻絕沿:______________

(2)不以疾也疾:____________

(3)發(fā)大溪口發(fā):

(4)仰視天如匹練然如...然:___________

2.請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2)人大呼于旁則泉出,屢呼則屢出。

3.[乙]文段寫出了江水相對于涌瀕堆在不同季節(jié)水位的高低變化:作者到瞿塘關(guān)時,;

等到夏秋水漲時,。

4.[甲][乙]兩個文段都描寫了三峽的山,畫線句子分別突出了山怎樣的特點?請簡要分析。

【答案】

1.(1)順流而下(2)迅速,快(3)出發(fā)(4)好像……的樣子

2.(1)如果不是在正午,就看不到太陽;如果不是在半夜,就看不到月亮。(2)有人在圣姥泉旁大

聲喊叫,就會有泉水流出,(人們)多次喊叫(泉水)就會多次流出。

3.(1)江水低于jffi瀕堆(數(shù)十丈)(2)江水高于潮潮堆(數(shù)十丈)

4.甲文畫線句子突出了山綿延的特點,從文中所描寫的兩岸群山連綿數(shù)百里、沒有缺口可以看出。乙

文畫線句子突出了山高峻的特點,從文中所描寫的兩岸懸崖峭壁聳人云霄可以看出。

【解析】

1.理解常見文言詞語在文中的含義。理解文言詞語的含義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詞類活用、

一詞多義和古今異義詞等;平時要多積累文言詞匯,要能結(jié)合具體語境,弄清句上的意思來辨析推斷,揣

摩其意思。比如本題中的“如……然”是“好像……的樣子”;“疾”是古今異義詞,“迅速,快”的意

思。

2.本題考查翻譯文言語句的能力。解答時一定要先回到語境中,根據(jù)語境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找出

關(guān)鍵實詞、虛詞,查看有無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詞、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現(xiàn)象,重

點實詞必須翻譯到位。翻譯時要做到“信、達(dá)、雅”。

(1)句中的“自(如果)、亭午夜分(正午和半夜)、曦(日光)”幾個詞是重點詞語。

(2)句中的“呼(呼喊)、于(在)、則(就)、屢(多次)”幾個詞是重點詞語。

3.老相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在整體感知文章內(nèi)容的基礎(chǔ)上,結(jié)合具體的語句概括填寫作答。本題可依

據(jù)“堆,碑石積成,出水?dāng)?shù)十丈”和“方夏秋水漲時,水又高于堆數(shù)十丈”來概括填寫作答。

4.考查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與概括。[甲]文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的意思是:兩岸都是連綿的高山,

完全沒有中斷的地方。采用正面描寫的方法,突出了三峽山高嶺連的特點。[乙]文畫線句子“兩壁對聳,

上入霄漢,其平如削成”的意思是:江水兩旁山崖對立,高的仿佛到達(dá)了云端,而表面的平滑又像是用利

刃切過。突出了三峽山勢高峻的特點。

【參考譯文】

[乙]二十六號,我從大溪口出發(fā),進(jìn)了瞿塘峽。江水兩旁山崖對立,高的仿佛到達(dá)了云端,而表面的

平滑又像是用利刃切過。我仰頭望蒼天,卻發(fā)現(xiàn)原本寬廣的蒼穹在山崖的夾縫里就像是一匹白練一般。再

向前走,水位已經(jīng)落下去了,看起來猶如油盎。經(jīng)過圣姥泉,發(fā)現(xiàn)大石上有一個豁口,只要有人在旁邊大

喊,就會有泉水從中流出,不停的喊就不停的流,真是奇怪啊。傍晚,到了瞿塘關(guān),這里在唐朝時也叫夔

州,與白帝城是相連的。杜甫有詩言道:“白帝城和夔州各有各的特點?!本褪钦f語言也難以表達(dá)。關(guān)口

的西門正對著石頭堆,是碎石累積的結(jié)果,其高出水面二十余丈。當(dāng)?shù)厝苏f:“到夏秋季水面暴漲之時,

水位又會高于石頭堆數(shù)十丈了?!?/p>

(二)

(一)閱讀下列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

【甲】三峽

酈道元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fēng),不以

疾也。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爆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zhuǎn)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

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乙】湖心亭看雪

張岱

崇禎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臭,余一小舟,擁羹衣爐火,獨(dú)

往湖心亭看雪。霧淞沆礪,天與云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

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兩人鋪氈對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見余大喜日:“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飲。余

強(qiáng)飲三大白而別。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p>

【丙】登泰山記(節(jié)選)

姚鼐

泰山之陽,汶水西流;其陰,濟(jì)水東流.陽谷皆入汶,陰谷皆入濟(jì)。當(dāng)其南北分者,古長城也,最高

日觀峰,在長城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師乘風(fēng)雪,歷齊河、長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長城之限,至于泰安。

是月丁未,與知府朱孝純子潁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為磴,其級七千有余。

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繞泰安城下,酈道元所謂環(huán)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嶺,復(fù)循西谷,

遂至其巔。古時登山,循東谷入,道有天門。東谷者,古謂之天門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經(jīng)中嶺及山巔

崖限當(dāng)?shù)勒?,世皆謂之天門云道中迷霧冰滑磴幾不可登及既上去蒼山負(fù)雪明燭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

水、彳來如畫,而半山居霧若帶然。

戊中晦,五鼓,與子穎坐日觀亭,待日出。大風(fēng)揚(yáng)積雪擊面。亭東自足下皆云漫。稍見云中白若數(shù)

十立者,山也。極天云一線異色,須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紅光,動搖承之?;蛟唬藮|海也。

回視日觀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畢皓駁色,而皆若僂。

1.下列對文中劃波浪線部分的斷句,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A.世皆謂之天門/云道中迷霧冰滑/磴幾不可登/及既上蒼山/負(fù)雪/明燭天南

B.世皆謂之天門/云道中迷霧冰滑磴幾/不可登及/既上蒼山/負(fù)雪/明燭天南

C.世皆謂之天門云/道中迷霧冰滑/磴幾不可登/及既上/蒼山負(fù)雪/明燭天南

D.世皆謂之天門云/道中迷霧冰滑磴幾/不可登及/既上/蒼山負(fù)雪/明燭天南

2.對下列句子中加粗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雖乘奔御風(fēng),不以疾也疾:快

B.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絕:消失

C.泰山之陽,水西流西:向西

D.越長城之限,至于泰安限:限制

3.下列對三篇選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A.甲文是一篇著名的山水散文,結(jié)構(gòu)嚴(yán)謹(jǐn),作者用凝練生動的筆墨描寫了長江三峽雄奇險拔、清幽

秀麗的特點。

B.乙文通過追憶在西湖乘舟看雪的一次經(jīng)歷,運(yùn)用敘述描寫等手法,寫出了雪后西湖清新雅致的

特點。

C.丙文敘述了作者和友人一起冬日登泰山觀日出的經(jīng)過,生動地描繪了泰山瑰麗的景色和日出時

的壯美景象。

D.三篇文章都通過寫景抒發(fā)了對祖國大好河山的贊美之情,不同的是甲乙兩文流露出了作者仕途

不順的惆悵之感。

4.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劃橫線的句子。

(1)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zhuǎn)久絕。

(2)回視日觀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絳皓駁色,而皆若僂。

【解析】

1.C

2.D

3.D

4.①常常有猿猴在高處拉長聲音鳴叫,聲音持續(xù)不斷,顯得非常凄慘悲涼,在空蕩的山谷里傳來猿叫

的回聲悲哀婉轉(zhuǎn),很久才消失。

②回頭看日觀峰以西的山峰,有的被日光照到,有的沒照到,或紅或白,顏色錯雜,都像彎腰曲背鞠

躬致敬的樣子。

【解析】

(1)本題考查學(xué)生的斷句能力。解答此類問題,首先要明確句意,然后結(jié)合句意分析。句意為:人們

都叫它天門。一路上大霧彌漫、冰凍溜滑,石階幾乎無法攀登。等到已經(jīng)登上山頂,只見青山上覆蓋著白

雪,(雪)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故斷為:世皆謂之天門云/道中迷霧冰滑/磴兒不可登/及既上/蒼山負(fù)雪/

明燭天南。

故選:Co

(2)本題考查學(xué)生對文言實詞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類題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礎(chǔ)上解釋詞語,尤其注

意通假字、古今異義、詞類活用等特殊情況。

ABC.正確;

D.有誤,句意:越過長城的城墻,到了泰安。限:界限,邊界。

故選:Do

(3)本題考查學(xué)生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能力。

ABC.正確;

D.有誤,甲文沒有流露出了作者仕途不順的惆悵之感。

故選:D.

(4)本題考查學(xué)生對句子翻譯能力。翻譯的要求是做到“信、達(dá)、雅”,翻譯的方法是“增、刪、調(diào)、

換、補(bǔ)、移”,我們在翻譯句子時要注意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特殊句式等情況,如遇倒裝句就

要按現(xiàn)代語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譯時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補(bǔ)充完整。

①重點詞:屬,連接。引,延長。絕,消失。句意:常常有猿猴在高處拉長聲音鳴叫,聲音持續(xù)不斷,

顯得非常凄慘悲涼,在空蕩的山谷里傳來猿叫的回聲悲哀婉轉(zhuǎn),很久才消失。

②重點詞:或,有的。皆,都。若,好像。句意:回頭看日觀峰以西的山峰,有的被日光照到,有的

沒照到,或紅或白,顏色錯雜,都像彎腰曲背鞠躬致敬的樣子。

【參考譯文】

【乙】崇禎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邊。大雪接連下了多日,湖中游人全無,連飛鳥的聲音都消失了。

這天初更時分,我撐著一葉小舟,裹著細(xì)毛皮衣,圍著火爐,獨(dú)自前往湖心亭看雪。湖面上冰花一片彌漫,

天與云與山與水,渾然一體,白茫茫一片。湖上的影子,只有一道長堤的痕跡,一點湖心亭的輪廓,和我

的一葉小舟,舟中的兩三粒人影罷了。到了湖心亭上,看見有兩人鋪好氈子,相對而坐,一個童子正把酒

爐里的酒燒得滾沸。他們看見我,非常高興地說:“想不到在湖中還會有您這樣有閑情逸致的人!”于是

拉著我一同飲酒。我盡力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們道別?問他們的姓氏,得知他們是金陵人,在此地客

居。等到了下船的時候,船夫喃喃地說:“不要說相公您癡,還有像相公您一樣癡的人??!”

【丙】泰山的南面,汶水向西流;它的北面,濟(jì)水向東流。南面山谷的水都流入汶水,北面山谷的水

都流入濟(jì)水。在那南北山谷分界的地方,是古長城。最高處的日觀峰,在古長城南面十五里。

我在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從京城冒著風(fēng)雪啟程,經(jīng)過齊河、長清兩縣,穿過泰山西北面的山谷,越

過長城的城墻,到了泰安。這月丁未日,我同知府朱孝純字子潁的從南面的山腳上山。四十五里長的路上,

都是石頭砌的臺階,有七千多級。泰山正南面有三個山谷。(其中)中谷的水環(huán)繞泰安城,這就是酈道元

書中所說的環(huán)水。我起初沿著中間的山谷進(jìn)山,走了一小半段,越過中嶺,又沿著西面的山谷走,就到了

山頂。古時候登泰山,是沿著東面的山谷進(jìn)去,路上有個天門。這東邊的山谷,古時候稱它為“天門溪水”,

我沒有到過那里。現(xiàn)在(我)經(jīng)過的中嶺和山頂,有山崖像門檻一樣橫在路上的,人們都叫它天門。一路

上大霧彌漫、冰凍溜滑,石階幾乎無法攀登。等到已經(jīng)登上山頂,只見青山上覆蓋著白雪,(雪)光照亮

了南面的天空。遠(yuǎn)望夕陽映照著泰安城,汶水、徂彳來山就像是一幅美麗的山水畫,停留在半山腰處的云霧,

又像是一條舞動的飄帶似的。

戊申這一天是月底,五更的時候,我和子潁坐在口觀亭里,等待口出。這時大風(fēng)揚(yáng)起的積雪撲面打來。

口觀亭東面從腳底往下一片云霧彌漫,依稀可見云中幾十個白色的像骰子似的東西,那是山峰。天邊的云

彩形成一條線(呈現(xiàn)出)奇異的顏色,-會兒又變成五顏六色的。太陽升上來了,紅的像朱砂一樣,下面

有紅光晃動搖蕩著托著它。有人說,這是東海?;仡^看日觀峰以西的山峰,有的被日光照到,有的沒照到,

或紅或白,顏色錯雜,都像彎腰曲背鞠躬致敬的樣子。

(三)

【甲】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fēng),不

以疾也。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喊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zhuǎn)久絕。故漁者歌日:“巴東三

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選自酈道元《三峽》)

【乙】登山里許,飛流汩然下瀉。俯瞰其下,亦有危壁,泉從壁半突出,疏竹掩映,殊有佳致。然業(yè)

已上登,不及返顧,遂從三姑①又上半里,抵換骨巖,巖即幔亭峰②后崖也。巖前有庵。從巖后懸梯兩層

更登一巖巖不甚深而環(huán)繞山巔如疊嶂。土人新以木板循巖為室曲直高下隨巖宛轉(zhuǎn)。

(節(jié)選自《徐霞客游記》)

【注】①三姑:地名。②慢亭峰:山峰名。

1.解釋下列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

(1)沿溯阻絕—

(2)清榮峻茂—

(3)登山里許

(4)遂從三姑又上半里

2.斷句(限三處)。

從巖后懸梯兩層更登一巖巖不甚深而環(huán)繞山巔如疊嶂。

3.翻譯文中劃橫線的句子…

(1)雖乘奔御風(fēng),不以疾也。

(2)然業(yè)已上登,不及返顧。

4.甲乙兩文都寫“山水之景”,請結(jié)合文章簡要分析寫作順序有何不同?

【答案】

1.(1)順流而下(2)茂盛(3)表示約數(shù)(4)于是,就

2.從巖后懸梯兩層/更登一巖/巖不甚深/而環(huán)繞山巔如疊嶂。

3.(1)即使騎上飛奔的馬,駕著疾風(fēng),也不如它快。(2)然而已經(jīng)登上三姑峰,來不及返回光顧。

4.甲文先寫山,后寫水,重在寫“水”,寫水按夏、春冬、秋的時間順序。乙文先寫水,后寫山,

重在寫“山”,寫山按照空間順序。

【解析】

1.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常見文言詞語在文中的含義。文言詞語,包括實詞和虛詞兩類。文言詞語的考查

以實詞居多??疾榈脑~語,一般為通假字、多義詞、古今異義詞、詞性活用詞等。當(dāng)然仍以課文.下面的注

解為主。學(xué)習(xí)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記硬背,并做到重點突破,對于易錯、易混詞要加以積累。本題中注

意:榮:茂盛;許:表示約數(shù)。

2.本題考查句子停頓。作答時,一定要在正確理解句子意思的基礎(chǔ)上,根據(jù)前后詞語之間的語義聯(lián)系

來劃分停頓。有了一定的積累以后可以根據(jù)語感直接作答。這句話的意思是:從換骨巖后面架設(shè)的兩層.懸

梯,又登上另外一懸?guī)r。懸?guī)r不很深邃,環(huán)繞著山巔有如疊嶂。據(jù)此可斷句為:從巖后懸梯兩層/更登巖

/巖不甚深/而環(huán)繞山巔如疊嶂。

3.本題考查文言文翻譯能力。句子翻譯是文言文閱讀的一個常考題型,翻譯句子時,要注意抓住句中

的關(guān)鍵詞句,把關(guān)鍵詞句翻譯準(zhǔn)確,另外,還要注意對特殊句式的翻譯,盡量做到通順、流暢,表意清晰。

翻譯時必須注意重點字詞:雖:即使。奔:奔馳的快馬。御:駕著,駕駛。返:返回。

4.本題考查對文章內(nèi)容及寫作順序的理解。甲文中作者先寫山,后寫水,重點寫水,而三峽之水以夏

水為盛,所以先寫“夏水”.春冬兩季,江水寧靜秀麗,明凈輕快,水光變幻,構(gòu)成了春冬兩季江水的共

同特點,所以放一起寫。秋天三峽,水枯氣寒,猿鳴悲涼,充滿了凄清蕭條的氣氛,這是秋峽的特點。閱

讀乙文,先略寫水,然后是按照空間順序?qū)憽吧健保旱巧仙揭灰豢匆娚饺灰桓┥眸B瞰一一再上行半里路

一抵達(dá)換骨巖一一又登上另外一懸?guī)r。如“登上山走了一里多路,就看見山泉”“俯身鳥瞰下面,也有

高聳的巖壁”.“從三姑峰又再上行半里路,抵達(dá)換骨巖”“從換骨巖后面架設(shè)的兩層懸梯,乂登上另外一

懸?guī)r”。據(jù)此整理作答。

【參考譯文】

【乙】登上山走了一里多路,就看見山泉汨汨地往下流瀉。俯身鳥瞰下面,也有高聳的巖壁,清泉水

從巖壁的半腰處奔突流出,附近有稀疏的竹林相映,令人有非常好的興致。然而業(yè)已登上三姑峰,來不及

返回光顧,于是從三姑峰又再上行半里路,抵達(dá)換骨巖,換骨巖就是幔亭峰的后崖,換骨巖前面有座庵。

從換骨巖后面架設(shè)的兩層懸梯,又登上另外一懸?guī)r。懸?guī)r不很深邃,環(huán)繞著山巔有如疊嶂。當(dāng)?shù)厝擞媚景?/p>

沿巖壁修筑房屋,有的彎曲,有的筆直,有的高,有的低矮,都是順著宛轉(zhuǎn)的巖壁修筑。

(四)

【甲】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蛲趺毙?,有時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fēng),

不以疾也。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婚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節(jié)選自酈道元《三峽》)

【乙】

二十三日,過巫山凝真觀,謁妙用真人祠-。真人,即世所謂巫山神女也。祠正對巫山,峰巒上入

霄漢,山腳直插江中。議者謂太華、衡、廬②,皆無此奇。然十二峰者,不可歪見,見八九峰,惟神女

峰最為纖麗奇峭?!侨眨煊钋珈V,四顧無纖翳詡,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數(shù)片,如鸞鶴翔舞徘徊,久

之不散,亦可異也。

(節(jié)選自陸游《入蜀記》)

【注】①祠:供奉祖宗、鬼神或先賢的處所。②太華、衡、廬:西岳華山、衡山、廬山。③翳:遮蓋,

這里指云。

1.解釋下列劃線的詞。

①沿溯阻絕——

②或王命急宣________

③不以疙也

④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見

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①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②議者謂太華、衡、廬,皆無此奇。

3.兩個文段都寫到“山”,所寫的“山”各有怎樣的特點?

4.兩個文段所抒發(fā)的思想感情基本相同,這是一種怎樣的思想感情?

【答案】

L斷絕;有時;快;全,都

2.①水清樹榮,山高草盛,趣味無窮。②議論的人說西岳華山、衡山、廬山,都沒有這種奇異的景象。

3.【甲】文段寫群山具有連綿不斷、雄奇險峻、隱天蔽日的特點?!疽摇课亩蚊枥L的巫山及其神女峰

具有高、奇、秀等特點。

4.對祖國壯麗山川的熱愛與贊美之情。

【解析】

1.①句意為:順流而下和逆流而上的船只都被阻隔了。絕:斷,阻隔。

②句意為:如果有時皇上的命令要緊急傳達(dá)。或:有時。

③句意為:也不如船行的快啊。疾:快。

④句意為:但是巫山十二峰并不能全部看到。悉:都。

2.①句重點詞語有:蔽:遮蔽。自非,如果不是。句意為:重重的懸崖,層層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陽

都遮蔽了,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見太陽和月。

②句重點詞語有:者:…的人;皆:都。句意為:人們議論說泰山、華山、衡山、廬山,都沒有這里

奇妙。

3.【甲】文寫山“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不見曦月”是突出山的連

綿不斷及高聳峻拔;【乙】文''峰巒上入霄漢"''惟神女峰最為纖麗奇峭”是突出山的高和美。

?1.兩篇文章都描寫了壯麗的景色,文章的字里行間流露出對祖國山河的熱愛和贊美。

(五)

[甲]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逐至承天寺尋張懷民。

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薦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

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蘇軾《記承天寺夜游》

[乙]某①啟:仆四居?xùn)|坡③,作陂甲種稻。有田五十畝,身耕妻蠶,聊以卒歲。昨日一牛病幾死,牛醫(yī)

不識其狀,而老妻識之,曰:“此牛發(fā)豆斑瘡圍也法當(dāng)以青蒿粥啖之?!庇闷溲远АN鹬^仆謫居之后,一

向便作村舍翁,老妻猶解接黑牡丹⑥也。言此發(fā)公千里一笑。

蘇軾《與章子厚》

【注】①某:指章子厚,蘇軾友人,北宋大臣,博學(xué)善文,當(dāng)時在京謀官。②仆:對自己的謙稱。③東

坡:位于湖北黃岡赤壁之西。④陂(bei):梯田。⑤豆斑瘡:形如豆斑的用。⑥黑牡丹:牛的戲稱。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1)庭下如積水空叟()

(2)勿謂仆遹居之后()

2.文中劃波浪線處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此牛發(fā)豆斑瘡/也法當(dāng)以青蒿粥啖之

B.此牛發(fā)豆斑瘡/也法當(dāng)以青蒿粥啖之

C.此牛發(fā)豆斑瘡/也法當(dāng)以||j.蒿粥啖之

D.此牛發(fā)豆斑瘡/也法當(dāng)以青蒿粥啖之

3.翻譯文中劃橫線的句子。

(1)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

(2)有田五十畝,身耕妻蠶,聊以卒歲。

4.讀完[甲][乙]兩文,你認(rèn)為蘇軾是一個怎樣的人?請結(jié)合兩文內(nèi)容具體分析。

【解答】

1.①澄澈;②貶謫,流放。

2.B

3.①張懷民也沒有睡覺,(兩人)一起在院子里散步。

②(我)有五十畝田,自己耕田妻子養(yǎng)蠶,姑且以此來生活。

4.蘇軾是一個能在逆境中保持對自己精神世界的自得與堅守以及曠達(dá)樂觀的人。同是在貶官境遇中,

甲文中蘇軾能與同是貶官的張懷民悠閑漫步,沉醉于美景之中:乙文中蘇軾以過著男耕女織的村居生活為

樂,甚至把病牛戲稱為“黑牡丹”。

【解答】

1.本題考查學(xué)生對文言實詞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類題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礎(chǔ)上解釋詞語,尤其注意

通假字、古今異義、詞類活用等特殊情況。

①句意:庭院中充滿著月光,像積水充滿院落,清澈透明??彰鳎撼纬?。

②句意:不要說我被貶謫之后的日子(過得不如意)。貶謫,流放。

2.本題考查學(xué)生的斷句能力。解答此類問題,首先要明確句意,然后根據(jù)句意進(jìn)行分析。句意:這頭

牛得的是豆斑瘡,按照方法應(yīng)當(dāng)用青蒿熬粥喂給它吃。故斷為:此牛發(fā)豆斑瘡也,法當(dāng)以青蒿粥啖之。

故選:Bo

3.本題考查學(xué)生對句子翻譯能力。翻譯的要求是做到“信、達(dá)、雅”,翻譯的方法是“增、刪、調(diào)、

換、補(bǔ)、移”,我們在翻譯句子時要注意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特殊句式等情況,如遇倒裝句就

要按現(xiàn)代語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譯時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補(bǔ)充完整.

①重點詞:寢,睡覺。相與,一起。于,在。句意:張懷民也沒有睡覺,(兩人)一起在院子里散步。

②重點詞:身,親自。蠶,養(yǎng)蠶。聊,姑且。句意:(我)有五十畝田,自己耕田妻子養(yǎng)蠶,姑且以

此來生活。

4.本題考查學(xué)生概括人物形象的能力。從【甲】文中“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

水中藻、存交橫,蓋竹柏影也”可知,雖然處在貶官境遇中,蘇軾能與同是貶官的張懷民悠閑漫步,沉醉

于美景之中。從【乙】文中“仆居?xùn)|坡,作陂種稻。有田五十畝,身耕妻蠶,聊以卒歲”“一向便作村舍

翁,老妻猶解接黑牡丹也。言此發(fā)公千里一笑”可知,蘇軾在被貶之后,過著男耕女織的村居生活為樂,

甚至把病牛戲稱為“黑牡丹”。所以,蘇軾是一個能在逆境中保持對自己精神世界的自得與堅守以及曠達(dá)

樂觀的人。

【參考譯文】

【乙】章惇公(指章r厚)親啟:我居住在東坡之上,開墾梯田種植稻了。有五十畝稻田,我親自耕

種,妻子養(yǎng)蠶,姑且以此來生活。昨日有一頭牛得了疾病幾乎死去,獸醫(yī)不了解癥狀,可是我的妻子了解,

說:“這頭牛得的是豆斑瘡,按照方法應(yīng)當(dāng)用青蒿熬粥喂給它吃。”采用她的方法非常見效。不要說我被

貶謫之后的日子(過得不如意),我總是把自己當(dāng)做田間老頭,我的妻子還能醫(yī)治“黑牡丹”的疾病。說

到這里,希望博得千里之外的你一笑。

(六)

【甲】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

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存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

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蘇軾《記承天寺夜游》)

【乙】

凡物皆有可觀。茍有可觀,皆有可樂,非必怪奇?zhèn)愓咭?。哺糟啜酶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p>

飽。推此類也,吾安往而不樂?

(節(jié)選自蘇軾《超然臺記》)

【注】①哺糟啜醯(chudII):吃酒糟,喝薄酒。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思。

(1)念無與為樂者()

(2)相與步于中庭()

(3)蓋竹柏影也()

(4)皆可以飽()

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1)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2)茍有可觀,皆有可樂。

3.請自選一個角度,對下面的句子進(jìn)行賞析。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花交橫,蓋竹柏影也。

4.乙文中說“凡物皆有可觀"''吾安往而不樂”。甲文中哪些內(nèi)容可以印證這兩句話?

【答案】

1.(1).念:考慮,想到(2).相與:共同,一起(3).蓋:大概是(4).飽:吃飽(使……

飽,讓飽)

2.(1)只是缺少像我倆這樣的閑人罷了。(2)如果有可以觀賞(觀看)的地方,都可以獲得快樂。

3.示例一:景物特點鮮明,“積水空明”等句傳神地寫出了月色的澄澈透明,表達(dá)作者對月色的喜愛

(表現(xiàn)出作者心境的寧靜、喜悅)。示例二:運(yùn)用側(cè)面描寫的手法,用竹柏的影子側(cè)面寫出月光的澄澈明

亮,表達(dá)作者對月色的喜愛(表現(xiàn)出作者心境的寧靜、喜悅)。示例三:運(yùn)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將月光比

作院中積水,將竹柏的影子比作水中的藻存,生動形象地寫出月色的澄澈明凈,表達(dá)作者對月色的喜愛(表

現(xiàn)出作者心境的寧靜、喜悅)。示例四:“交橫”(“空明”),生動形象地描繪出月光的皎潔明澈,表

達(dá)作者對月色的喜愛(表現(xiàn)出作者心境的寧靜、喜悅)。

4.①在蘇軾的眼中,月色(竹柏影)是可觀(美好)的。②蘇軾受到貶謫,(在承天寺中)與友人-

起漫步閑庭(欣賞月下美景),愁緒得到排遣(感受到快樂)

【解析】

1.本題考查對文言實詞的理解能力。注意對文言文中重點實詞、重點虛詞、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詞

類活用、通假字等現(xiàn)象的理解與識記。“念”,古今異義,考慮,想到;“飽”,形容詞作動詞,吃飽。

做題時要結(jié)合語境,認(rèn)真分析,確認(rèn)詞義。

2.本題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譯句子的能力。首先要找出關(guān)鍵實詞、虛詞,查看有無特殊句式,直譯為主,

意譯為輔。此句中重點的詞有:

(1)但,只是;閑人,清閑的人;耳,罷了;

(2)茍,如果;可,可以;皆,都。

3.本題考查賞析句子。解答這種問題,首先對句子進(jìn)行定性,看句子運(yùn)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是景物描

寫句還是人物描寫句,其次結(jié)合該手法的表達(dá)效果和句子的含意分析作用,即寫出了什么。這句話可以景

物描寫、修辭手法、用詞、側(cè)面描寫等角度進(jìn)行賞析。如,從比喻的修辭手法的角度賞析。作者用“積水

空明”四字來比喻庭院中月光的清澈透明,用“藻、暮交橫"四字來比喻月下美麗的竹柏倒影。以水喻月,

本來并不顯得新穎,新奇的是作者不用普通的明喻,而以隱喻先聲奪人,造成一種庭院積水的錯覺。進(jìn)而

寫清澄的水中交錯著藻芍的清影,觸類生發(fā),把隱喻又推進(jìn)一層,使人感到撲朔迷離,水月莫辨。表達(dá)了

作者心境的寧靜、喜悅,對月色的喜愛。

4.本題考查比較閱讀?!胺参锝杂锌捎^”意思是任何事物都有可觀賞的地方。甲文“庭下如積水空明,

水中藻、存交橫,蓋竹柏影也”,作者以比喻的手法寫出月光的澄澈明亮,月影的清麗淡雅,作者觀到其

美好,印證了“凡物皆有可觀”這句話?!拔岚餐粯贰币馑际俏业侥膬簳豢鞓纺??寫出了作者的隨

遇而安的達(dá)觀心境,甲文中,作者雖處被貶謫的境地,但是在“月色入戶”時依然“欣然起行”,依然“為

樂”,依然與摯友“相與步于中庭”,來欣賞月色的美好。這種曠達(dá)的心境驗證了“吾安往而不樂”這句

話。

【參考譯文】

乙:任何事物都有可觀賞的地方。如有可觀賞的地方,那么都可使人有快樂,不必一定要是怪異、新

奇、雄偉、瑰麗的景觀。吃酒糟、喝薄酒,都可以使人醉,水果蔬菜草木,都可以充饑。以此類推,我到

哪兒會不快樂呢?

(七)

[甲]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

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存交橫,蓋行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

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蘇軾《記承天寺夜游》)

[乙]東坡先生與黃門公?南遷相遇于梧、藤③間。道旁有鬻"湯餅者,共買食之。犒.惡不可食,黃門

置箸而嘆,東坡己盡之矣。徐謂黃門曰:“九三郎,爾尚欲咀嚼耶?”大笑而起。秦少游聞之,日:“此

先生'飲酒但飲濕?'而已?!?/p>

(選自陸游《老學(xué)庵筆記》

【注】①黃門公:指蘇轍,下文中的“九三郎”也是對蘇轍的稱謂。②南遷:貶謫到南方。③梧、藤:

梧州、藤州。④鬻(yii):賣。⑤犒(由):同“粗”。⑥飲濕:指潤濕嘴巴。

1.解釋加點的詞語。

①郵券起行②卷無與為樂者

③共買食之④飲酒但飲濕

2.翻譯句子

①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芍交橫。

②黃門置箸而嘆,東坡已盡之矣。

3.對[甲][乙]兩文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A.[甲]文中“亦”和“相與”點出兩人相似的遭遇和心境。

B.[乙]文描寫了被貶后的艱難生活?!按笮Α笨此茖憳?,實則寫人物的苦悶。

C.[甲]文以第一人稱寫尋友賞月的悠閑。[乙]文以第三人稱敘述故事,“徐”和“大笑”準(zhǔn)確傳神地

寫出了人物的風(fēng)采。

D.[甲][乙]兩文都采用記敘和描寫的方式來寫被貶后的生活,最后都以議論結(jié)尾。

4.如果你是東坡先生在[乙]文的情境中,會對九三郎說什么?

【答案】

1.①高興的樣子②考慮,想到③吃④只,僅

2.①庭院中(的月光)如積水般清明澄澈,(仿佛)有藻、存交錯其中。②蘇撤放下筷子嘆氣,蘇軾已經(jīng)

吃完湯餅了。

3.B

4.示例:弟弟,人生中的磨難再所難免。與其哀聲嘆氣,不如樂觀面對。只要體現(xiàn)出勸慰弟弟樂觀面

對挫折,符合語境,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1.本題考查理解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理解文言實詞的含義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詞類活

用、一詞多義和古今異義詞等;平時要多積累文言詞匯,要能結(jié)合具體語境弄清句子的意思來辨析推斷,

揣摩其意思。

①句意:于是高興地起身出門。欣然:高興的樣子。

②句意:考慮到?jīng)]有和我一起同樂的人。念:考慮,想到。

③句意:于是兄弟二人買了湯餅吃。食:吃。

④句意:喝酒只是潤濕嘴巴。但:只,僅。

2.本題考查學(xué)生對文言文句子的翻譯能力。文言文的翻譯一般有直譯和意譯兩種方法,具體到某一句

子時要注意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特殊句式等情況,如遇倒裝句就要按現(xiàn)代語序疏通,如遇省略

句翻譯時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補(bǔ)充完整。本題在翻譯時要注意以下詞語的意思:

(D庭:庭院;空明:清明澄澈;交橫:交錯縱橫;

(2)置:放下;箸:筷子;盡:吃完。

3.本題考查對內(nèi)容的分析與理解。

B.結(jié)合“犒惡不可食,黃門置箸而嘆,東坡己盡之矣。徐謂黃門曰:‘九三郎,爾尚欲咀嚼耶?'”

可知,蘇軾面對粗茶淡飯,坦然食之,是個樂觀豁達(dá)之人。所以B項分析“'大笑'看似寫樂,實則寫人

物的苦悶”錯誤。故選B。

4.本題考查對文章的理解和語言表達(dá)能力。通過分析甲乙兩文可知,蘇軾在被貶謫之后,仍然心胸開

闊,豁達(dá)樂觀。在乙文的情境中,面對遭受挫折的弟弟,蘇軾必然會勸慰蘇轍坦然面對,以積極的心態(tài)面

對困境。按此思路回答即可。

示例:弟弟,人生路上必然會遭遇逆境,與其自怨自艾,不如打起精神用積極的態(tài)度去戰(zhàn)勝磨難,走

出困境!

【參考譯文】

[乙]蘇軾與弟弟蘇轍貶謫到南方時曾經(jīng)在梧州、藤州之間相遇。路邊有賣湯餅的人,于是兄弟二人

買了湯餅吃。粗陋而難以下咽,蘇轍放下筷子嘆氣,蘇軾已經(jīng)吃完湯餅了。他慢悠悠地對蘇轍說:“九三

郎,你還想細(xì)細(xì)咀嚼嗎?”說完大笑著站起來。秦少游聽說這件事后,說:“這是東坡先生‘喝酒只是潤

濕嘴巴'罷了?!?/p>

(八)

[甲]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

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存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

人如吾兩人者耳。

(蘇軾《記承天寺夜游》)

[乙]得罪以來,深自閉塞,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間,與樵漁雜處,往往為醉人所推罵,輒自喜漸不為人識。

平生親友,無一字見及,有書與之亦不答,自幸庶幾?中免?矣。足下又復(fù)創(chuàng)相推與?,甚非所望。

(節(jié)選自蘇軾《答李端叔書》)

【注】①庶幾:表示差不多、近似。②免;免除;避免。③推與:推重并贊許。

1.解釋下列加點詞的意思。

⑴月色入E⑵令無與為樂者

(3)根自喜漸不為人識(4)有至與之亦不答

2.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

(2)平生親友,無一字見及。

3.這兩段文字均寫于蘇軾被貶黃州期間。如何理解乙文中作者此時的“自喜”?兩段文字都表達(dá)了作

者怎樣的人生態(tài)度?

【答案】

1.(DH(2)考慮,想到(3)就(4)書信(意思對即可)

2.(1)張懷民也還沒有睡覺,(于是)我們一起在院子中散步。(2)往口的親朋好友,沒有一個字的信寄給

我。(意思對即可)

3.蘇軾經(jīng)歷宦海沉浮,人世冷暖,“自喜”是他對自身境遇的自嘲和自我安慰。兩段文字都表達(dá)了蘇

軾樂觀、曠達(dá)的胸懷。(意思對即可)

【解析】

1.本題考查理解文言實詞含義的能力。理解詞語的含義時要注意文言詞語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詞

類活用、一詞多義和古今異義,能結(jié)合具體語境來準(zhǔn)確辨析即可。

(1)句譯為:月光照進(jìn)門里。戶:門;

(2)句譯為:想到?jīng)]有(可以與我)交談取樂的人。念:考慮,想到;

(3)句譯為:每當(dāng)此時我就暗自高興,自己漸漸不被別人所認(rèn)識了。輒:就;

(4)句譯為:即便我寫信給他們,他們也不回復(fù)。書:書信。

2.本題考查重點語句的翻譯。翻譯時注意重點的實詞、虛詞;還要注意句式變化,倒裝句要在翻譯時,

把語序調(diào)整過來;如果有省略句式,翻譯時,把省略的部分補(bǔ)出來。譯文要忠于原文,不遺漏、不隨意增

減內(nèi)容,語句通暢。以直譯為主,意譯為輔。

(1)重點詞語:亦,也;寢,睡覺;相與,共同,一起;步于中庭,就是“于中庭步”,于,介詞在,

中庭,院子里。整句譯為:張懷民也還沒有睡覺,(于是)我們一起在院子中散步;

(2)重點詞語:平生,往常;及,達(dá)到。整句譯為:往日的親朋好友,沒有一個字的信寄給我。

3.本題考查理解作者的情感。解答此題需在通曉全文大意的基礎(chǔ)上來分析。結(jié)合內(nèi)容可知,[甲]文中

“得罪以來至自幸庶幾免矣”,是說:自獲罪以來,自己處在一個極為閉塞的環(huán)境中。劃著一葉扁舟,穿

著一雙草鞋,形跡放浪于山水之間,與樵夫、漁夫雜居在一起。常常被醉酒之人推操辱罵,于是自己也為

漸漸地不被人所知感到高興。平生親友不給我寄信,我寄信給他們,他們也不作答,于是我自己也慶幸這

樣就差不多可以免于與世人交往紛爭了。蘇軾以飽含辛酸的自得其樂,反映了人情的冷漠,世態(tài)的炎涼。

“自喜”是他對自身境遇的自嘲和自我安慰。[甲]文"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點明全文主旨,其中“閑

人”一詞是文眼,包含著作者微妙而復(fù)雜的感情,有賞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閑,也有貶謫的悲涼,人生的

感慨,還有失意情懷自我排遣的曠達(dá)。總之,蘇軾經(jīng)歷宦海沉浮,兩段文字都表達(dá)了蘇軾樂觀、曠達(dá)的胸

懷.

【參考譯文】

乙:我自從得罪以來,深自閉門杜絕與外界的交往,常乘小船穿草鞋,縱情于山水之間,跟樵夫漁父

混雜相處,常常被醉漢所推操責(zé)罵,反倒常常暗自高興因為逐漸使人們不認(rèn)識自己了。平生的親朋友好,

也無有一個字的信寄來,即使個別的有信寄來也不回信,自己慶幸差不多可以避免與世人交往了。而您又

再稱揚(yáng)推重,這很不符合本人的愿望。

(九)

【甲】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

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于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

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蘇軾(記承天夜游》)

【乙】曾與印持?諸兄弟,醉后泛小艇,從西泠@而歸。時月初上,新堤柳枝皆倒影湖中??彰髂κ嶡,

如鏡中,復(fù)如畫中。

(節(jié)選自李流芳《題孤山夜月圖》)

【注】①印持:僧人名。②西泠:橋名。古時原是西湖從北山到孤山的渡口。③摩蕩:蕩漾。

1.下面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庭下如積水空明/晦明變化者(《醉翁亭記》)

B.相與步于中庭/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小石潭記》)

C.欣然起行/性行淑均(《出師表》)

D.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尋向所志(《桃花源記》)

2.把語段(一)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芍交橫,蓋竹柏影也。

3.語段(一)中作者稱自己為“閑人”請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及以下背景材料說說作者“閑”“在何處?

【背景材料】:蘇軾才華橫溢,有濟(jì)世之志,力主政治改革,但對王安石變法的激進(jìn)之處持有不問悲

見,后被貶為黃州因練副使,實際如同流放?!队洺刑焖乱褂巍芳磳懹诖藭r。

4.同樣是描繪月色之美,請結(jié)合具體內(nèi)容分析語段(一)(二)在表現(xiàn)手法上有何共同之處。(寫出一種即

可)

【答案】

1.D

213.月光照在院中,好像積水一般清明澄澈,水中水藻和存菜交織在一起,大概是竹廣和柏樹的影子。

3.①蘇軾滿腹才華卻被貶黃州,有職無權(quán),才能無以施展,可謂職閑;②他趁夜出行,庭中賞月,醉

心空明月色,可謂情閑;③作者以閑人自稱,既有被貶的惆悵苦悶,也有賞月中自我排遣的曠達(dá)樂觀,可

謂心閑。

4.示例一:都運(yùn)用了側(cè)面描寫。語段(一)(二)分別通過描寫竹柏的影子、堤上柳枝來表現(xiàn)月光的明亮。

示例二:都運(yùn)用了比喻的修辭方法。語段(一)將竹柏影子比作水中藻、存;語段(二)將湖面比作鏡子,將

美景比作畫。

【解析】

1.A透明/明朗。B散步/步。C出行/品德。D都是“尋找”。

2.本題考查學(xué)生對文言句子的翻譯能力。翻譯文言語句是文言文閱讀的必考題。直譯講究字字落實,

特別是關(guān)鍵詞語的意思必須要呈現(xiàn)出來。文盲語句的翻譯首先要知道文言詞語的意思、,把詞語放到語境中,

根據(jù)上下文推斷也不失是一種較好的方法。注意下列字詞的翻譯,空明:清澈透明。藻存:泛指生長在水

中的綠色植物。交橫:交錯縱橫。

3.本文寫于宋神宗元豐六年(1083年),當(dāng)時,作者被貶到黃州已經(jīng)有四年了。在黃州任團(tuán)練副使,

但不得“簽書公事”,也就是說做著有職無權(quán)的閑官。在這種情況下,作者寫了這篇短文,自比“閑人”,

則所有意味盡含其中。對澄澈透明的美妙的月色作了生動形象的描繪,透露出作者在貶低中雖感慨幽微,

而又隨緣自適,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表達(dá)了作者對月光的愛慕抒發(fā)了作者自解、自矜、自嘲,對自然生

活的向往與欣賞和用與“閑人”相對的“忙人”(朝廷官員小人)的鄙夷與諷刺。

4.考查對寫景手法的理解。“庭下如積水室明,水中蓮芍交橫,蓋竹柏影也?!币灾?、柏之影與月光

兩種事物互相映襯、比擬、比喻手法精當(dāng),新穎,恰如其分地渲染了景色的幽美肅穆。更體現(xiàn)出了月光清

涼明凈的特點?!睍r月初上,新堤柳枝皆倒影湖中??彰髂κ?,如鏡中,復(fù)如畫中。”同樣也運(yùn)用比喻修

辭手法,通過描寫堤上柳枝來表現(xiàn)月光的明亮。

【譯文參考】

【乙】文:曾經(jīng)和印持等諸位兄弟朋友在喝酒后乘小船游覽,從孤山回來.當(dāng)時是初月照耀的在新修的

堤上,柳樹枝都倒影在湖面上,很是空曠,好像鏡子一般,乂像是在畫中一般。

【甲】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峰入云,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曉

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fù)有能與其奇者。

(選自陶弘景《答謝中書書》)

【乙】天鏡園浴鳧堂少,高槐深竹,槌,暗千層,坐對蘭蕩?,一泓漾之,水木明瑟區(qū),魚鳥藻存,類若

乘空。余讀書其中,撲面臨頭,受用一綠,幽窗開卷,字俱碧鮮。

每歲春老,破塘購筍必道此,輕砌@飛出,牙人也擇頂大第一株擲水面,呼園人曰:“撈筍!”鼓枇冷飛

去。園丁劃小舟拾之,形如象牙,白如雪,嫩如花藕,甜如蔗霜。煮食之,無可名言,但有慚愧。

(選自張岱《天鏡園》)

【注】①浴鳧堂:天境園中的一個堂名。②梃:樹蔭。③蘭蕩:湖名。④明瑟:明鏡新鮮。⑤破塘:

紹興地名。⑥輕朋:小船。⑦牙人:商人。⑧桐:船槳。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①曉霧將歇______

②類若乘空______

③無可名言

2.下列各組中加點字的意義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項是()

A.雜然而前陳著蹴爾而與之

B.徒以有先生也以中有足樂者

C.山川之美園丁劃小舟拾之

D.未復(fù)有能與其奇者余讀書其中

3.選出下列對甲乙兩文的理解或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A.(甲)(乙)兩文分別用“清流見底”“水木明瑟”。突出水的清澈明凈。

B.(甲)(乙)兩文都選擇代表性的景物入文,都從遠(yuǎn)近、高低、動靜、色彩搭配入手,調(diào)動視覺、

聽覺、觸覺、味覺等器官進(jìn)行描繪。

C.(甲)(乙)兩文寫景,不僅僅停留在景物本身,而是抓住景物特征,營造優(yōu)美的意境,表達(dá)作者

獨(dú)特的情感。

I).(甲)文在寫景的基礎(chǔ)上進(jìn)行議論,表達(dá)情感。(乙)則先寫景,再描寫商人賣筍、仆人撈筍的場

面,富有生活情趣。

4.將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形如象牙,白如雪,嫩如花藕,甜如蔗霜。

5.古詩文很講究練字?!俺流[競躍”一句中的“競”字用得好,請說說好在哪里?

【答案】

1.①消散②好像③說出

2.C

3.B

4.形狀猶如象牙一樣,像雪一樣白,像花藕一樣嫩,像蔗糖一樣甜。

5.“競”字寫出了“躍”的狀態(tài),魚兒爭相跳出水面,靜中有動,渲染了熱鬧的氣氛,表達(dá)了作者沉

醉山水的愉悅之情。

【解析】

L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重點詞語意義的能力。文言詞語,包括實詞和虛詞兩類。文言詞語的考查以實詞

居多??疾榈脑~語,一般為通假字、多義詞、古今異義詞、詞性活用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