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壓帶和風帶課件 2024-2025學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1_第1頁
氣壓帶和風帶課件 2024-2025學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1_第2頁
氣壓帶和風帶課件 2024-2025學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1_第3頁
氣壓帶和風帶課件 2024-2025學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1_第4頁
氣壓帶和風帶課件 2024-2025學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1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視頻導入:咆哮的西風帶

第二節(jié)

氣壓帶和風帶

1.綜合思維:結合圖文材料,從要素、時空綜合角度,分析氣壓帶和風帶的形成、分布、移動規(guī)律及對氣候形成的影響,分析海陸分布對大氣環(huán)流和季風形成的影響。2.地理實踐力:通過繪制全球氣壓帶、風帶示意圖,理解氣壓帶、風帶的形成。3.區(qū)域認知:結合自己生活的地區(qū),說明冬夏季風向、風力大小的差異。【學習要求】

一、氣壓帶和風帶的形成

冷卻冷卻受熱BAC高壓高壓高壓低壓低壓低壓NS高空復習:熱力環(huán)流

風向NS近地面水平氣壓梯度力風向氣壓中心(帶)的成因熱力動力單圈環(huán)流理想模式下的大氣環(huán)流地球表面什么地方受熱最多?什么地方受熱最少?赤道地區(qū)受熱多兩極地區(qū)受熱少①地球不自轉(不產生地轉偏向力)②太陽直射赤道(太陽直射點不移動)③地表均勻(無海陸之別、地勢高低之分)1.假設條件:赤道南極北極高壓低壓高壓高壓熱冷低壓低壓冷只考慮高低緯度間的受熱不均▋大氣環(huán)流--三圈環(huán)流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大氣環(huán)流--三圈環(huán)流--低緯環(huán)流赤道低氣壓帶南風300N高空300N赤道地區(qū)上升的暖空氣在高空向南北分流。受地轉偏向力影響,向北流的一支逐漸向右偏轉成西南風,到達北緯30°附近高空時偏轉成了西風。西南風西風近地面赤道長期受熱,空氣膨脹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壓0000高空▋大氣環(huán)流--三圈環(huán)流--低緯環(huán)流赤道低氣壓帶赤道上空被迫下沉300N高空300N西風無法繼續(xù)北上,來自赤道高空的氣流在這里不斷堆積下沉,使近地面氣壓升高,形成副熱帶高壓帶。副熱帶高氣壓帶(副高)00近地面西風00高空▋大氣環(huán)流--三圈環(huán)流--低緯環(huán)流赤道低氣壓帶偏轉成東北風赤道上空被迫下沉副熱帶高氣壓帶300N高空300N在近地面,從副熱帶高壓帶流出的氣流,一部分向南流向赤道低壓帶,逐漸向右偏轉成東北風,稱為東北信風。00近地面00高空▋大氣環(huán)流--三圈環(huán)流--低緯環(huán)流--課堂活動參照剛才我們所分析的北半球低緯環(huán)流圈,畫出南半球的低緯環(huán)流圈北風偏轉成東南風赤道上空被迫下沉300S高空赤道低氣壓帶副熱帶高氣壓氣壓帶300S高空南上氣流受地轉偏向力向左偏成西北風在近地面,從副熱帶高壓帶流出的氣流,一部分向北流向赤道低壓帶,逐漸向左偏轉成東南風,稱為東南信風。0000高空近地面北半球中高緯環(huán)流90°N60°N被迫下沉遇冷下沉30°N極地高氣壓帶副極地低氣壓氣壓帶副熱帶高氣壓帶被迫抬升三圈環(huán)流思考:冷暖兩個氣流相交匯,會發(fā)生什么情況?干冷的極地東風與較暖的盛行西風在北緯60°附近相遇,暖而輕的盛行西風氣流爬升到冷而重的極地東風氣流之上,在極地高壓帶和副熱帶高壓帶之間形成一個相對的低壓帶,稱為副極地低氣壓帶。30°S60°S思考:冷暖兩個氣流相交匯,會發(fā)生什么情況?90°S參照剛才我們所分析的北半球中高緯環(huán)流圈,畫出南半球的中高緯環(huán)流圈氣壓帶和風帶分布規(guī)律①高低氣壓帶相間分布;②氣壓帶、風帶以赤道為軸南北對稱,相間分布;③同一半球信風帶風向與極地東風帶一樣,與西風帶風向相反。全球共形成七個氣壓帶和六個風帶每個氣壓帶約占10個緯度,每個風帶約占20個緯度視頻:冬瓜上的三圈環(huán)流NS赤道低壓帶副熱帶高壓帶(副高)副熱帶高壓帶(副高)00300N300S東北信風帶東南信風帶東北信風帶副極地低壓帶副極地低壓帶盛行西風(西南)盛行西風(西北)600S600N極地東風帶極地東風帶極地高壓帶極地高壓帶▋大氣環(huán)流--氣壓帶與風帶A受熱膨脹上升熱力原因;濕熱特征(性質)重力下沉重力下沉動力原因;干熱特征(性質)動力原因;干熱特征(性質)被迫抬升被迫抬升動力原因;溫濕特征(性質)動力原因;溫濕特征(性質)冷卻下沉冷卻下沉熱力原因;干冷特征(性質)熱力原因;干冷特征(性質)干燥特征(性質)干燥特征(性質)溫濕特征(性質)溫濕特征(性質)干冷特征(性質)干冷特征(性質)視頻:嘻嘻哈哈三圈環(huán)流▋大氣環(huán)流--氣壓帶與風帶A受熱膨脹上升熱力原因;濕熱特征(性質)重力下沉重力下沉動力原因;干熱特征(性質)動力原因;干熱特征(性質)被迫抬升被迫抬升動力原因;溫濕特征(性質)動力原因;溫濕特征(性質)冷卻下沉冷卻下沉熱力原因;干冷特征(性質)熱力原因;干冷特征(性質)干燥特征(性質)干燥特征(性質)溫濕特征(性質)溫濕特征(性質)干冷特征(性質)干冷特征(性質)視頻:吟唱三圈環(huán)流▋大氣環(huán)流--氣壓帶與風帶00300N600N900N300S600S900S▋大氣環(huán)流--氣壓帶與風帶

二、氣壓帶和風帶的移動

▋大氣環(huán)流--氣壓帶和風帶的季節(jié)性移動▋大氣環(huán)流--氣壓帶和風帶的季節(jié)性移動A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選擇性必修1太陽直射點的季節(jié)性移動;氣壓帶、風帶會跟隨太陽直射點隨季節(jié)變化而南北移動。原因:規(guī)律:現象:在北半球,與二分日相比,氣壓帶和風帶的位置大致是:夏季偏北,冬季偏南氣壓帶、風帶移動幅度約10個緯度,小于太陽直射點的移動幅度赤道低壓帶副熱帶高壓帶副熱帶高壓帶副極地低壓帶副極地低壓帶極地高壓帶極地高壓帶東北信風中緯西風極地東北東南信風中緯西風極地東風讀“北半球大氣環(huán)流圖(圖中箭頭表示風向)”,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此時,北半球的季節(jié)可能是(

)A.冬季 B.秋季 C.夏季 D.春季2.此時圖中為高氣壓中心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DC北京時間2022年1月15日,位于南太平洋島國湯加王國境內洪阿哈阿怕伊島海底火山(175.38°W,20.57°S)發(fā)生猛烈噴發(fā),讀圖,完成下面小題。3.此區(qū)域附近地震多發(fā)的原因是其位于(

)A.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消亡邊界B.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生長邊界C.印度洋板塊與太平洋板塊消亡邊界D.印度洋板塊與太平洋板塊生長邊界4.由大氣運動推測,火山噴發(fā)后的火山灰大致擴散方向為(

)A.東或東南 B.南或西南 C.西或西北 D.北或東北CC黑炭粒子主要來源于化石能源和動植物體的不完全燃燒,通過煙塵形式飄動,研究發(fā)現,在全球變暖的大背景下,黑炭粒子增多,大量黑炭粒子不斷飄向北極,北極正在逐漸變黑。據此完成下面小題。5.下列屬于黑炭粒子來源的是(

)A.內陸荒漠 B.森林火災 C.光伏電站 D.礦山開采6.促使黑炭粒子涌向北極最主要的動力是(

)A.大氣環(huán)流 B.洋流 C.地表徑流 D.熱力環(huán)流7.黑炭沉降會使北極地區(qū)(

)A.冰川融化加快 B.地表降溫加快 C.地面輻射減弱 D.極夜天數增加ABA讀“物質運動模式圖”,完成下面小題8.若此圖表示局部熱力環(huán)流,那么(

)A.氣溫:B>A,D>CB.氣溫:A>B,C>DC.氣壓:A>B>C>DD.氣壓:A>C>B>D9.若此圖表示高緯大氣環(huán)流,那么(

)A.字母A附近氣流按順時針方向輻散 B.字母B附近氣流按逆時針方向輻合C.箭頭③表示盛行東北風,箭頭④表示盛行西風 D.字母A所對應的天氣系統(tǒng)是反氣旋DC三、海陸分布對氣壓帶和風帶的影響蒙古高壓阿留申低壓北半球:氣壓帶被分裂成一個個高低氣壓中心

副極地低氣壓帶實際中的氣壓帶是不是也呈帶狀分布?一月1.北半球海陸氣壓中心的形成海陸熱力差異影響海陸的氣壓分布。北半球冬季(氣壓帶風帶南移)副極地低壓帶被大陸上的冷高壓所切斷,使副極地低壓保留在海洋上。冰島低壓勢力最強控制范圍最廣亞洲高壓(西伯利亞高壓)阿留申低壓副

帶被保留在海洋上的副極地低壓北半球:氣壓帶被分裂成一個個高低氣壓中心印度低壓夏威夷高壓副熱帶高氣壓帶

七月實際中的氣壓帶是不是也呈帶狀分布?1.北半球海陸氣壓中心的形成海陸熱力差異影響海陸的氣壓分布。北半球夏季(氣壓帶風帶北移)亞洲低壓(印度低壓)夏威夷高壓亞速爾高壓副熱帶高壓帶被大陸上的熱低壓所切斷,使副熱帶高壓只保留在海洋上。被保留在海洋上的副熱帶高壓副

帶▋大氣環(huán)流--海陸分布對氣壓帶和風帶的影響南半球的海洋面積占優(yōu)勢,緯向分布的氣壓帶比北半球明顯,特別是南緯30°以南的地區(qū),氣壓帶基本上呈帶狀分布。南半球有沒有形成明顯的氣壓中心四、季風環(huán)流▋海陸分布對氣壓帶和風帶的影響--季風環(huán)流A季風:海陸上氣壓中心的季節(jié)變化,引起一年中盛行風向隨季節(jié)有規(guī)律地變換,形成季風。其中以亞洲東部的季風最為典型成因:海陸熱力性質差異;氣壓帶、風帶的季節(jié)移動。海陸分布對氣壓帶和風帶的影響冬季風的形成全球1月海平面氣壓分布與季風亞洲(蒙古)高壓阿留申低壓氣壓梯度力風西北季風東北季風東北信風西北季風▋海陸分布對氣壓帶和風帶的影響--季風環(huán)流A東亞季風夏季北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勢力大增,亞洲大陸形成印度低壓,太平洋暖濕氣流沿著北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的西部邊緣,以東南風吹到亞洲東南岸,即東亞的夏季風為東南季風。海陸分布對氣壓帶和風帶的影響夏季風的形成氣壓梯度力風東南季風東南信風西南季風東南季風全球7月海平面氣壓分布與季風亞洲(印度)低壓夏威夷高壓▋海陸分布對氣壓帶和風帶的影響--季風環(huán)流A南亞季風夏季由于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和風帶氣壓帶的移動,來自于南半球的東南信風越過赤道向右偏轉為西南風,形成南亞夏季風濕熱的西南季風。▋海陸分布對氣壓帶和風帶的影響--季風環(huán)流A東亞季風與南亞季風的異同①冬季風的源地均來自于亞洲高壓,且冬季風形成原因均為海陸熱力性質差異②東亞季風冬季風強于夏季風,南亞季風夏季風強于冬季風③南亞季風與東亞季風在性質上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性④南亞季風與東亞季風的影響范圍不一樣下圖為南亞甲、乙兩國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0.甲、乙兩國降水量差異顯著,其主要影響因素是(

)A.洋流B.東北季風C.海陸位置 D.大氣環(huán)流11.甲國最大河流發(fā)源于(

)A.中國B.孟加拉國C.印度 D.巴基斯坦12.乙國種植的主要糧食作物是(

)A.土豆 B.玉米 C.水稻 D.小麥ADC讀北半球某地近地面氣壓分布(單位:百帕)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13.四地中風力最大的是(

)A.①B.② C.③ D.④14.④處的風向為(

)A.西北風 B.東北風C.西南風 D.東南風15.當北半球某緯度近地面大氣等壓面呈下圖中的狀態(tài)時(

)A.亞洲高壓勢力強盛B.我國東部南北溫差較大C.夏威夷高壓勢力強盛D.蘭州正午日影達一年中最短BCC2021年夏季我國北方地區(qū)降水異常偏多,多地出現澇災。7月20日,河南鄭州遭受特大暴雨侵襲,農作物受災嚴重。圖意河南省地形及鄭州市位置。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6.鄭州暴雨形成的洪水在河南省的大致流向是(

)A.向東北流入黃河 B.向東南流入淮河C.向西北流入黃河 D.向西南流入淮河17.2021年夏季北方地區(qū)降水異常偏多,可能是由于(

)A.西北太平洋副高勢力強 B.亞洲高壓勢力強C.阿留申低壓勢力強 D.亞洲低壓勢力強18.此次河南省洪澇災害中,受災最嚴重的農作物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