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部分地區(qū) 下學期高一語文期末試題匯編:文言文閱讀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1/38/2C/wKhkFmaeXw6ASMQiAAMhrH23LEc383.jpg)
![浙江省部分地區(qū) 下學期高一語文期末試題匯編:文言文閱讀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1/38/2C/wKhkFmaeXw6ASMQiAAMhrH23LEc3832.jpg)
![浙江省部分地區(qū) 下學期高一語文期末試題匯編:文言文閱讀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1/38/2C/wKhkFmaeXw6ASMQiAAMhrH23LEc3833.jpg)
![浙江省部分地區(qū) 下學期高一語文期末試題匯編:文言文閱讀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1/38/2C/wKhkFmaeXw6ASMQiAAMhrH23LEc3834.jpg)
![浙江省部分地區(qū) 下學期高一語文期末試題匯編:文言文閱讀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1/38/2C/wKhkFmaeXw6ASMQiAAMhrH23LEc383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文言文閱讀浙江省臺州市2023-2024學年高一下學期期末考試語文試題(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齊宣王)王曰:“吾惛,不能進于是矣!愿夫子輔吾志,明以教我。我雖不敏,請嘗試之。”(孟子)曰:“無恒產而有恒心者,惟士為能。若民,則無恒產,因無恒心。茍無恒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已。及陷于罪,然后從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產,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飽,兇年免于死亡;然后驅而之善,故民之從之也輕。今也制民之產,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苦,兇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贍,奚暇治禮義哉?王欲行之,則盍反其本矣: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八口之家,可以無饑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節(jié)選自《齊桓晉文之事》)材料二:齊宣王謂尹文曰:“人君之事何如?”尹文對曰:“人君之事無為而能容下夫事寡易從法省易因故民不以政獲罪也。大道容眾,大德容下,圣人寡為而天下理矣?!稌吩唬骸W魇ァ!毙踉唬骸吧疲 敝芄`天子之位,布德施惠,遠而逾明。十二牧,方三人,出舉遠方之民。有饑寒而不得衣食者,有獄訟而失職者,有賢才而不舉者,以入告乎天子。天子于其君之朝也,揖而進之,曰:“意朕之政教有不得者與?何其所臨之民,有饑寒不得衣食者,有獄訟而失職者,有賢才而不舉者也?”其君歸也,乃召其國大夫告用天子之言。百姓聞之,皆喜曰:“此誠天子也,何居之深遠,而見我之明也?豈可欺哉?”故牧者,所以辟四門、明四目、達四聰也。是以近者親之,遠者安之。成王與唐叔虞燕居,剪梧桐葉以為珪而投唐叔虞,曰:“余以此封汝?!碧剖逵菹玻愿嬷芄?。周公以請,曰:“天子封虞耶?”成王曰:“余一與虞戲也?!敝芄珜υ唬骸俺悸勚?,天子無戲言,言則史書之,工誦之,士稱之。”于是遂封唐叔虞于晉。王者何以選賢?夫王者得賢才以自輔,然后治也。雖有堯、舜之明,而股肱不備,則主恩不流,化澤不行。故明君在上,慎于擇士,務于求賢,設四佐以自輔,有英俊以治官。尊其爵,重其祿,賢者進以顯榮,罷者退而勞力。是以主無遺憂,下無邪懇,百官能治,臣下樂職,恩流群生,潤澤草木。昔者虞舜左禹右皋陶,不下堂而天下治,此使能之效也。(節(jié)選自《說苑·君道》)10.材料二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人君之事無為A而能容下B夫事C寡易D從E法省易F因G故民不以政H獲罪也。11.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庠序,古代的地方學校,與帝王的辟雍、諸侯的泮宮相對,后也泛指學校或教育事業(yè)。B.孝悌,孝順父母,友愛兄長。其中善事父母為“孝”,敬愛兄長為“悌”。C.明,明察,與《答司馬諫議書》中“名實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中的“明”意思不同。D.治,社會安定,與《諫逐客書》中的“至今治強”中的“治”意思不同。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孟子認為百姓如果沒有長久不變的善心,就不會遵守禮義法度,等到犯了罪,然后對他們進行處罰,這樣做是陷害百姓。B.材料一思路清晰,說理透徹,氣勢磅礴?!皠t盍反其本矣”是孟子對齊宣王的呼告,讀之如見其色,如聞其聲,富有感染力。C.成王把梧桐葉剪成玉珪的形狀,開玩笑說要用它分封唐叔虞,唐叔虞怕他反悔,就請求周公旦幫忙,最終得到了封地晉國。D.即使是堯那樣的明君,也不可能僅僅依靠自身來傳布恩德、施行教化,更遑論使天下奸邪盡除,百官能理事,臣下樂于職守。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是故明君制民之產,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2)天子于其君之朝也,揖而進之。14.材料一和材料二中孟子和尹文都在齊宣王面前談到了治國的方法,請概括二人治國方法的不同之處?!敬鸢浮?0.BEG11.D12.C13.(1)因此圣明的國君規(guī)定民眾的產業(yè),一定要使百姓向上足以贍養(yǎng)父母,向下足以養(yǎng)活妻子孩子。(2)天子在那些諸侯國君朝覲時,拱手行禮并使他們上前。14.①孟子重在強調治國要先解決人民的生存問題,再進行禮義教化;②尹文重在強調治國要無為而治,順其自然;也要寬容通達、真誠待下?!窘馕觥俊?0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句意:國君的政事就是清靜無為又能夠寬容臣民。政事減少了(百姓)就容易順從;法令簡省了(百姓)就容易沿襲,所以百姓便不會因為政事而犯罪?!胺颉笔前l(fā)語詞,用于句首,其前B處斷開;“事寡易從”和“法省易因”結構一致,單獨成句,EG處斷開。故選BEG。【11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掌握古代文化常識,理解文言一詞多義現(xiàn)象的能力。A.正確。B.正確。C.正確。明察;明確。句意:明察四方情況。/如果名實的關系明確了,那么天下的根本道理也就清楚了。D.錯誤。都是“社會安定”的意思。句意:這樣之后才能社會安定。/至今社會安定,國力強盛。故選D?!?2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的能力。C.“唐叔虞怕他反悔,就請求周公旦幫忙”錯誤,從原文“唐叔虞喜,以告周公”可知,唐叔虞聽了很高興,便把這件事告訴了周公旦,并非怕成王反悔而請求周公旦幫忙。故選C?!?3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制”,規(guī)定;“仰”,向上;“蓄”,養(yǎng)活。(2)“于”,在;“朝”,朝覲;“進”,使……上前?!?4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信息、歸納內容要點的能力。①由原文“無恒產而有恒心者,惟士為能。若民,則無恒產,因無恒心……王欲行之,則盍反其本矣: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八口之家,可以無饑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可知,孟子重在強調治國要先解決人民的生存問題,再進行禮義教化;②由原文“人君之事無為而能容下,夫事寡易從,法省易因,故民不以政獲罪也。大道容眾,大德容下,圣人寡為而天下理矣”可知,尹文重在強調治國要無為而治,順其自然;也要寬容通達、真誠待下。參考譯文:材料一:齊宣王說:“我糊涂,不能達到這一步。希望先生您幫助(實現(xiàn))我的志愿,明白地指教我。我雖然愚鈍,請讓我試一試?!?孟子)說:“沒有可以長久維持生活的固定財產卻有長久不變的善心,只有有道德操守的讀書人才能做到。至于普通百姓,沒有固定的產業(yè),因而就沒有長久不變的心。如果沒有長久不變的心,就會不遵守禮義法度,無所不為。等到犯了罪,然后接著就加以處罰,這樣做是陷害百姓。哪有仁愛的人在位,卻可以做這種陷害百姓的事呢?因此圣明的國君規(guī)定民眾的產業(yè),一定要使百姓向上足以贍養(yǎng)父母,向下足以養(yǎng)活妻子孩子,豐年能夠溫飽,荒年也不至于餓死;然后驅使他們向善,所以老百姓很容易地跟著國君走。如今,規(guī)定人民的產業(yè),上不足以贍養(yǎng)父母,下不能養(yǎng)活妻子兒女,豐年也總是生活在困苦之中,荒年免不了要餓死。這樣,只是使自己擺脫死亡還不足以做到,哪里還顧得上講求禮義呢?大王真想施行仁政,為什么不回到根本上來呢:(給每家)五畝地的住宅,種上桑樹,五十歲的人就可以穿絲織的衣服了;雞、小豬、狗、大豬這些家畜,不錯過(喂養(yǎng)繁殖的)時節(jié),七十歲的人就可以吃上肉了;一百畝的田地,不耽誤農時,八口人的家庭就可以不挨餓了;重視學校教育,反復地用孝順父母、尊重兄長的道理開導他們,頭發(fā)斑白的老人便不會再背著、頂著東西在路上走了。老年人能穿絲帛、吃上肉,老百姓不挨餓受凍,如果這樣還不能以王道統(tǒng)一天下,是沒有的事情?!辈牧隙糊R宣王對尹文說:“國君的政事應該怎么辦?”尹文回答說:“國君的政事就是清靜無為又能夠寬容臣民。政事減少了(百姓)就容易順從;法令簡省了(百姓)就容易沿襲,所以百姓便不會因為政事而犯罪。寬闊的大路可以容納眾多的人,博大的美德可以包容天下臣民,圣明的君王少做縱欲擾民的事,天下就能治理得很好?!渡袝飞险f:‘寬容通達就能成為圣人?!饼R宣王說:“好!”周公旦登上天子之位,頒布德政,施行恩惠,邊遠的地方更加昌明。他任命十二州牧,(分為四方,)每方委派三人,外出考察遠方的百姓。如有挨餓受凍而得不到衣食的人,有因打官司而失去常業(yè)的人,有賢才而不被舉薦的人,將這些情況入朝向天子稟告。天子在那些諸侯國君朝覲時,拱手行禮并使他們上前,說:“料想我的政令教化有不得當的地方吧?為什么你們治理下的百姓,有挨餓受凍而得不到衣食的,有因打官司而失去常業(yè)的,有賢才而不被舉薦的呢?”那些諸侯國君回去后,便召集本國的大夫并把天子的話告訴他們。百姓聽說這件事后,都高興地說:“這果真是天子?。〔蝗粸楹芜h居深宮中,卻能明察我們的情況?難道可以欺騙這樣的天子嗎?”因此所謂州牧,是用來打開四方之門、明察四方情況、通達四方意見的。這樣就能夠使鄰近的百姓親附,邊遠的百姓安樂。成王與弟弟唐叔虞在一起閑耍.成王把梧桐葉剪成玉珪形狀投給唐叔虞,說:“我用這個來分封你?!碧剖逵萋犃撕芨吲d,把這件事告訴了他們的叔父周公旦。周公旦因此請求拜見成王,他說:“天子您封了唐叔虞嗎?”成王說:“那是我偶爾與唐叔虞開的玩笑?!敝芄卮鹫f:“我聽說,天子沒有戲言,話說出來史官要記載它,樂工要唱誦它,士大夫要頌揚它?!庇谑浅赏蹙桶褧x國封給唐叔虞。做君王的為什么要選用賢才呢?君王只有得到賢才來輔佐自己,這樣之后才能社會安定。(不然的話,)即使有堯、舜那樣的英明,而不配備重臣,那么君王的恩德就不能傳布,教化惠澤就不能施行。所以英明的君王居于上位,應謹慎地挑選官吏,務必求得賢才,設置四位大臣來輔佐自己,有才智出眾的人才來管理百官。要使他們的爵位尊貴,給他們的俸祿優(yōu)厚,對賢才要進用并使他們顯赫榮耀,對行為不端的人要退并讓他們從事勞作。這樣,君王就不會留下憂患,臣民中就不會有奸邪之人,百官能理事,臣下樂于職守,恩澤遍布眾生,滋潤草木。從前虞舜左有禹,右有皋陶,不下殿堂而天下得到治理,這就是任用賢能的功效啊。浙江省紹興市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高中期末考試高一語文試題(四)閱讀下面文段,回答7-13題。(21分)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壓三百余里,隔離天日。驪山北構而西折,直走咸陽。二川溶溶,流入宮墻。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縵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勢,鉤心斗角。盤盤焉,困困焉,蜂房水渦,矗不知其幾千萬落。長橋臥波,未云何龍?復道行空、不霽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東。歌臺暖響,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風雨凄凄。一日之內,一宮之間,而氣候不齊。妃嬪媵嬙,王子皇孫,辭樓下殿,輦來于秦。朝歌夜弦,為秦宮人。明星熒熒,開妝鏡也;綠云擾擾,梳曉鬟也;渭流漲膩,棄脂水也;煙斜霧橫,焚椒蘭也。雷霆乍驚,宮車過也;轆轆遠聽,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盡態(tài)極妍,縵立遠視,而望幸焉。有不見者,三十六年。燕趙之收藏,韓魏之經營,齊楚之精英,幾世幾年,剽掠其人,倚疊如山。一旦不能有,輸來其間。鼎鐺玉石,金塊珠礫,棄擲邐迤,秦人視之,亦不甚惜。嗟乎!一人之心,千萬人之心也。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使負棟之柱,多于南畝之農夫;架梁之椽,多于機上之工女;釘頭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縫參差,多于周身之帛縷;直欄橫檻,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嘔啞,多于市人之言語。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獨夫之心,日益驕固。戍卒叫,函谷舉,楚人一炬,可憐焦土!嗚呼!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國各愛其人,則足以拒秦;使秦復愛六國之人,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誰得而族滅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后人而復哀后人也。(選自《阿房宮賦》)登臨送目,正故國晚秋,天氣初肅。千里澄江似練,翠峰如簇。歸帆去棹殘陽里,背西風,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鷺起,畫圖難足。念往昔,繁華競逐,嘆門外樓頭,悲恨相續(xù)。千古憑高對此,謾嗟榮辱。六朝舊事隨流水,但寒煙衰草凝綠。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后庭遺曲。(選自《桂枝香·金陵懷古》)7.下列句子中的“愛”字,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向使三國各愛其地愛惜B.愛其子,擇師而教之愛護C.百姓皆以王為愛也憐惜,同情D.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喜歡8,下面加點詞“之”的意義和用法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3分)例句;后人哀之而不鑒之A,杳不知其所之也B.提刀而立,為之四顧C.代百司之職役哉D.夫晉,何厭之有9、下面關于文學、文化常識的敘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妃嬪媵嬙,指六國王侯的宮妃。王子皇孫,指六國王侯的兒子、孫子。B、錙銖,古代較小的重量單位,一錙等于六銖,一銖約等于后來的一兩的二十四分之一。C.阿房宮,秦宮殿,始建于秦始皇三十五年,到秦二世時未完工,被譽為“天下第一宮”。D、賦,講究文采、韻律,兼具詩歌和散文的性質,有“鋪采擒文,體物寫志”特點。10、下面加點詞語古今詞義相同的一項是(3分)A、成不敢斂戶口B.韓魏之經營C.雷霆乍驚,宮車過也D.正故國晚秋11.下面句子的翻譯正確的一項是(3分)A.長橋臥波,未云何龍?復道行空,不霽何虹?——長橋臥在水上,沒有云怎么出現(xiàn)了龍?一條又一條的通道架在半空,并非雨過天晴,怎么出現(xiàn)了彩虹?B.明星熒熒,開妝鏡也;綠云擾擾,梳曉鬟也——明亮的星星晶瑩閃爍,這是宮妃們打開了梳妝的鏡子;綠色的云朵紛紛擾擾,這是宮妃們在梳理晨妝的發(fā)髻。C.直欄橫檻,.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嘔啞,多于市人之言語——直的欄桿,橫的門檻,比九州的城郭還要多;管弦的聲音嘈雜,比鬧市里人們的言語還要多。D.使秦復愛六國之人,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誰得而族滅也?——讓秦王朝又能愛護六國的百姓,那么可以傳遞三世乃至萬世而做皇帝,誰能夠消滅它呢?12.下面對兩則材料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阿房宮賦》開篇,用四個三字短句領起,既寫出了秦橫掃六國統(tǒng)一天下的氣勢,也體現(xiàn)了阿房宮工程的浩大。B.《阿房宮賦》中,對于秦的滅亡和阿房宮的被燒毀,作者用“可憐焦土”一語寄予了一定的同情。C.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懷古》中,開頭三句寥寥數語就交代清楚登臨的時間、地點、氣候,并定下了后面觀景的坐標位置。D.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懷古》中,“歸帆”“酒旗”“彩舟”“白鷺”既寫出了真實的生活情景,又有想象之景,展現(xiàn)了金陵的美麗、繁華。13.下面對兩則材料藝術特色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阿房宮賦》中,寫六國珍寶之多及其來源,是為了說明六國統(tǒng)治者不愛護其百姓,為下文的議論蓄勢。B.《阿房宮賦》中,無論描寫還是議論,都大量采用了鋪排的手法,敘事言情,極盡其致,氣勢奪人,令人耳目一新。C,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懷古》結句化用杜牧《泊秦淮》詩句,和杜牧一樣,責怪商女無知,至今還唱著亡國之音。D,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懷古》中,景物有實有虛,色彩有濃有淡,虛實結合,濃淡相宜,構成一幅巧奪天工的金陵風景圖?!痉治觥浚?)本題考查學生對一詞多義詞語含義的理解能力。答題時要結合詞語所在的句子進行解釋,作出正確的選擇。
(2)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虛詞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目,要求在理解整句話及其語境的基礎上,針對題干要求做具體分析。
(3)本題考查學生對相關文學文化常識敘述的判斷能力。答題時要有一定的知識積累,仔細比對各個選項,作出正確的選擇。
(4)本題考查學生對古今異義詞的掌握能力。答題時要讀懂題干中的各個句子,判斷各句相關詞語是否古今異義,然后作出正確的選擇。
(5)本題考查學生對相關文言句子翻譯的判斷能力。要結合原文的語境進行翻譯,注意關鍵詞語和句式的準確翻譯,作出正確的選擇。
(6)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能力。答題時要讀懂兩篇文本,仔細比對各個選項,作出正確的判斷和選擇。
(7)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能力。答題時要認真閱讀每一個選項,結合文本作出正確的判斷和選擇?!窘獯稹浚?)A.正確。句意:假使當初韓、魏、楚三國各自愛惜他們的土地。
B.正確。句意:愛護自己的孩子,選擇老師教育孩子。
C.錯誤。“愛”,吝惜,舍不得。句意:百姓都認為大王吝惜(一頭牛)。
D.正確。句意:秦始皇喜歡繁華奢侈,百姓也顧念自己的家。
故選C。
(2)例句:代詞,他們。句意:后人為他們悲哀卻不以他們?yōu)殍b。
A.動詞,到。句意:遙遙地不知它到什么地方。
B.代詞,此。句意:(我)提著刀站立起來,為此四處張望。
C.助詞,的。句意:代管百官的職事。
D.助詞,賓語前置的標志,不譯。句意:晉國,有什么滿足的呢?
故選B。
(3)A.“王子皇孫,指六國王侯的兒子、孫子”錯誤?!巴踝踊蕦O”指六國王侯的女兒、孫女。
故選A。
(4)A.古義:老百姓;今義:戶籍。句意:成名不敢勒索百姓。
B.古義:金玉珍寶等物;今義:籌劃、組織并管理。句意:韓魏聚斂的金玉珍寶。
C.“雷霆”,形容強大的力量或聲音,古今同義。句意:雷霆般的聲音突然響起,是宮車從這里馳過。
D.古義:故都,這里指金陵;今義:國家。句意:故都金陵正是深秋。
故選C。
(5)A.正確。
B.“綠色的云朵紛紛擾擾”錯誤?!熬G云”比喻女子濃密烏黑的頭發(fā)。句意:明亮的星星晶瑩閃爍,這是宮妃們打開了梳妝的鏡子;烏黑濃密的頭發(fā)紛紛擾擾,這是宮妃們在梳理晨妝的發(fā)髻。
C.“直的欄桿,橫的門檻”錯誤?!爸睓跈M檻”,或直或橫的欄桿。句意:或橫或直的欄桿,比九州的城郭還要多;管弦的聲音嘈雜,比鬧市里人們的言語還要多。
D.“讓秦王朝又能愛護六國的百姓”錯誤?!笆埂?,假使。句意:假使秦王朝又愛護六國的人民,那么可以傳遞三世乃至萬世而做皇帝,誰能夠族滅它呢。
故選A。
(6)D.“又有想象之景”錯誤。“歸帆”“酒旗”“彩舟”“白鷺”這些景物是作者看到的,為寫實之景。
故選D。
(7)C.“責怪商女無知,至今還唱著亡國之音”錯誤。這一句化用杜牧的詩句,諷喻統(tǒng)治者應以史為鑒,不要讓歷史的悲劇重演。
故選C。
答案:
(1)C
(2)B
(3)A
(4)C
(5)A
(6)D
(7)C
參考譯文:
六國統(tǒng)治結束,四海合而為一;蜀地的山變得光禿禿了,阿房宮建造出來了。覆蓋三百多里地面,遮天蔽日。沿驪山向北建筑再往西轉彎,直到咸陽。渭水、樊川浩浩蕩蕩,流進了宮墻。五步一座樓,十步一個閣,走廊如綢帶般縈回,飛檐像鳥嘴般高啄。各自依著地形,四方向核心輻輳,又互相爭雄斗勢。樓閣盤結交錯,曲折回旋,如密集的蜂房,如旋轉的水渦,高高地聳立著,不知道它有幾千萬座。長橋橫臥水波上,天空沒有起云,何處飛來了蒼龍?復道飛跨天空中,不是雨后剛晴,怎么出現(xiàn)了彩虹?房屋高高低低,幽深迷離,使人不能分辨東西。樓臺上由于歌聲響亮而充滿暖意,有如春光融和;舞殿上由于舞袖飄拂而充滿寒意,有如風雨凄冷。一天之中,一宮之內,而氣候不相同。
六國的妃嬪侍妾、王子皇孫,離開自己的宮殿,坐著輦車來到秦國,早上唱歌,晚上奏樂,成為秦國的宮人。明亮的星星晶瑩閃爍,那是宮女們打開了梳妝的鏡子;烏青的云朵紛紛擾擾,那是宮女們在梳理晨妝的發(fā)髻;渭水漲起一層油膩,那是宮女們潑棄了的胭脂水;煙靄斜升云霧橫繞,那是宮女們燃起了椒蘭在熏香;雷霆突然震響,那是皇帝乘坐的宮車駛過;轆轆的車聲越聽越遠,無影無蹤,也不知道要去什么地方。她們每一片肌膚,每一種容顏,都美麗嬌媚得無以復加,久久站立,倚門遠眺,盼望著皇帝來臨。有些人竟這樣等了三十六年,都沒能見到皇帝。
燕國趙國收藏的金銀,韓國魏國聚斂的珠玉,齊國楚國挑選的珍寶,是諸侯年深日久,從他們的老百姓那里掠奪來是,堆積如山。一旦國破家亡,這些再也不能占有了,都運送到阿房宮里來。寶鼎被當作鐵鍋,美玉被當作頑石,黃金被當作土塊,珍珠被當作砂礫,隨便丟棄,遍地都是,秦人看見這些,也并不覺得可惜。
唉,一個人的意愿,也就是千萬人的意愿啊。秦皇喜歡繁華奢侈,人民也顧念他們自己的家呀。為什么掠取珍寶時連一錙一銖都搜刮干凈,耗費起珍寶來竟像對待泥沙一樣?致使承擔棟梁的柱子,比田地里的農夫還多;架在梁上的椽子,比織機上的女工還多;梁柱上密集的釘頭,比糧倉里的粟粒還多;瓦楞長短不一,比全身的絲縷還多;或直或橫的欄桿,比全國的城郭還多;管弦奏出的嘈雜聲音,比集市上的人聲還多。看著這些天下的人民,口里不敢說,心里卻敢憤怒。可是獨夫民賊的思想,一天天更加驕橫頑固。結果戍卒大呼而起,函谷關被一舉攻下,楚兵一把大火,可惜阿房宮化為一片焦土。
啊,消滅六國的是六國自己啊,而不是秦國;消滅秦國的是秦王朝自己啊,不是天下的人??蓢@呀!要是六國都能愛護自己的人民,就完全能夠抵擋住秦國了。要是秦國能夠愛護六國的人民,那么皇位就可以傳到三世還可以傳到萬世做皇帝,誰能夠族滅它呢?秦人來不及哀悼自己,而后人替他們哀傷;如果后人哀悼他們卻不把他們作為鑒戒,只怕又會使更后的人又來哀悼這后人呢!
(選自《阿房宮賦》)
登山臨水,放眼遠眺,故都金陵正是深秋,天氣已變得肅爽清涼。奔騰千里的澄江好像一條白練,青翠的山峰俊偉峭拔猶如一束束的箭簇。帆船在夕陽往來穿梭,西風起處,斜插的酒旗在小街飄揚。華麗的畫船如同在淡云中浮游,江中洲上的白鷺時而停歇時而飛起,這清麗的景色就是丹青妙筆也難描畫。
遙想當年,達官貴人爭相追逐奢侈豪華的生活,可嘆在朱雀門外結綺閣樓,各個王朝接連覆亡。自古多少人在此登高懷古,枉自感嘆興亡的榮耀和恥辱。六朝的風云變化全都隨著流水消逝,剩下的只有慘淡的寒煙和衰敗的枯草。直到如今的商女,還不知亡國的悲恨,時時放聲歌唱《后庭花》遺曲。
(選自《桂枝香?金陵懷古》)【點評】文言翻譯的基本方法:
1.留: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義相同的詞,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書名、官名、國號、年號、度量衡單位、古代專有名詞等,翻譯時可保留不變。
2.補:補出省略成分。
3.刪:刪去不譯的詞語。文言中凡是無實在意義,只表語氣、停頓、補足音節(jié)和舒緩語氣等的虛詞,都可略去。
4.換:替換。用現(xiàn)代詞匯替換相應的古代詞匯。
5.調:調整倒裝句句序,按現(xiàn)代漢語習慣句式將其調整過來。浙江省麗水市2023-2024學年高一下學期期末考試語文試卷(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
材料一:
王曰:“吾,不能進于是矣。愿夫子輔吾志,明以教我。我雖不敏,請嘗試之。”曰:“無恒產而有恒心者,惟士為能。若民,則無恒產,因無恒心。茍無恒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已。及陷于罪,然后從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產,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飽,兇年免于死亡;然后驅而之善,故民之從之也輕。今也制民之產,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苦,兇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贍,奚暇治禮義哉?王欲行之,則盍反其本矣: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八口之家可以無饑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p>
(節(jié)選自《齊桓晉文之事》)材料二:
(滕文公)使畢戰(zhàn)問井地。
孟子曰:“子之君將行仁政,選擇而使子,子必勉之!夫仁政,必自經界始。經界不正井地不鈞谷祿不平是故暴君污吏必慢其經界。經界既正,分田制祿可坐而定也。
“夫滕,壤地褊小,將為君子焉,將為野人焉。無君子,莫治野人;無野人,莫養(yǎng)君子。請野九一而助,國中什一使自賦。卿以下必有圭田,圭田五十畝。余夫二十五畝。死徙無出鄉(xiāng),鄉(xiāng)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則百姓親睦。方里而井,井九百畝,其中為公田。八家皆私百畝,同養(yǎng)公田。公事畢,然后敢治私事,所以別野人也。此其大略也。若夫潤澤之,則在君與子矣?!?/p>
(節(jié)選自《孟子?滕文公上》)[注]①井地,即井田制。②野人,即百姓。
10.材料二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每涂對一處給1分,涂黑超過三處不給分。
經界A不正B井地C不鈞D谷祿E不平F是故G暴君污吏H必慢其經界
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刑,指處罰,與《齊桓晉文之事》中“刑于寡妻”中的“刑”詞義不相同。
B.事,指侍奉,與《答司馬諫議書》“如曰今日當一切不事事”中第一個“事”詞義相同。
C.治,指管理,與《齊桓晉文之事》中“奚暇治禮義哉”的“治”詞義不相同。
D.卿,古代爵位名,與《與妻書》中“意映卿卿如晤”中的“卿”詞義不相同。
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孟子認為,只有有道德操守的讀書人,才能在沒有固定財產的情況下依然保持善心,而普通百姓難以做到。
B.通過對豐、兇年百姓生活狀況的分析,孟子主張在畜養(yǎng)、種植、教育等方面施行仁政,最終能以王道統(tǒng)一天下。
C.孟子認為“君子”需要靠“野人”養(yǎng)活,建議在國都推行九分抽一的稅制,在郊野實施十分抽一的稅制。
D.齊宣王希望孟子幫助他實現(xiàn)自己的志愿,滕文公派畢戰(zhàn)來請教井地之事,孟子均借機闡發(fā)了自己的政治主張。
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
②公事畢,然后敢治私事,所以別野人也。
14.結合材料一,分析孟子建議實行井田制的原因?!痉治觥浚?)本題考查文言斷句的能力,解答該題可以根據文意、虛詞和結構判斷。
(2)本題考查學生對文中加點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能力。答題時要有一定的知識積累,結合語境進行理解,仔細比對各個選項的說法,作出正確的選擇。
(3)本題考查對原文的理解與分析能力,注意將選項與原文作細致比較。
(4)本題考查文言文翻譯的能力,解答時一定要先回到語境中,根據語境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然后思考命題者可能確定的賦分點,首先要找出關鍵實詞、虛詞,看有無特殊句式,詞類的活用,運用“留”“刪”“調”“換”“補”的方法,直譯為主,意譯為輔,并按現(xiàn)代漢語的規(guī)范,將翻譯出來的句子做適當調整,達到詞達句順。
(5)本題考查的是對文段內容的篩選和理解能力。找到相關內容,在仔細理解的基礎上,抓住關鍵信息,仔細概括?!窘獯稹浚?)句意:劃分田界如果不公正,井田就分得不均勻,作為俸祿的谷物田租也就收得不公平了,所以暴君污吏一定把劃分田界當兒戲?!敖浗绮徽敝髦^結構,意思完整,在B處斷開;“經界不正”和“井地不鈞”結構一致,意思完整,可在D處斷開;“是故”意思是“所以”,固定結構,是對上文的總結,一般在句首,在其前F處斷開。
故在BDF三處斷開。
(2)B.錯誤。詞義相同?!笆隆?,侍奉;辦事,做事。句意:一定要使他對上足夠侍奉父母;如果說現(xiàn)在應當什么事也不辦。
故選B。
(3)C.“建議在國都推行九分抽一稅制,在郊野實施十分抽一的稅制”錯誤,由原文“請野九一而助,國中什一使自賦”可知,孟子建議在國都推行十分抽一的賦稅,在郊野實施的九分抽一稅收。
故選C。
(4)①“謹”,慎重辦理;“申”,告誡;“孝悌”,孝順父母、尊敬兄長;“頒”,通“斑”,斑白;“不負戴于道路”,狀語后置。譯文:慎重辦理學校教育,用孝順父母、尊敬兄長的道理告誡他們,頭發(fā)斑白的老人便不會在路上背著、頂著東西走了。
②“畢”,完成;“治”,做;“所以”,用來……的;“別”,區(qū)別。譯文:公田里的活干完了,這樣之后才敢干私田的活,這是用來區(qū)別官員和百姓的辦法。
(5)結合“無恒產而有恒心者,惟士為能。若民,則無恒產,因無恒心。茍無恒心……”“五畝之宅,樹之以?!薄叭欢煌跽撸粗幸病钡刃畔⒖芍?,實行井田制,可以讓百姓有恒定的產業(yè),百姓有恒產才能有向善的心,才不會犯罪,老百姓有吃有住,又受到一定的教育,這樣才能以王道統(tǒng)一天下。
答案:
(1)BDF
(2)B
(3)C
(4)①慎重辦理學校教育,用孝順父母、尊敬兄長的道理告誡他們,頭發(fā)斑白的老人便不會在路上背著、頂著東西走了。
②公田里的活干完了,這樣之后才敢干私田的活,這是用來區(qū)別官員和百姓的辦法。
(5)實行井田制,可以讓百姓有恒產,百姓有恒產才能有恒心;這樣才能以王道統(tǒng)一天下。
參考譯文:
材料一:
齊宣王說:“我糊涂,不懂得這個道理。希望先生幫助(實現(xiàn))我的志愿,明確地教導我。我雖然不聰明,請讓我試試看?!泵献诱f:“沒有固定的產業(yè),卻有穩(wěn)定不變的思想,只有士人能做到。至于百姓,沒有固定的產業(yè),隨之就沒有穩(wěn)定不變的思想。如果沒有穩(wěn)定不變的思想,就會胡作非為,壞事沒有不干的了。等到犯了罪,然后就用刑法處罰他們,這就像是安下羅網坑害百姓。哪有仁人做了君主可以用這種方法治理的呢?所以賢明的君主所規(guī)定的百姓的產業(yè),一定要使他對上足夠侍奉父母,對下足夠養(yǎng)活妻兒,好年成就終年能吃飽,壞年成也能免于餓死。這樣之后督促他們一心向善,百姓也就容易聽從了。而現(xiàn)在規(guī)定的百姓的產業(yè),上不夠奉養(yǎng)父母,下不夠養(yǎng)活妻兒,好年成也還是一年到頭受苦,壞年成還避免不了餓死。這樣,只把自己從死亡中救出來,恐怕還不夠,哪有空閑講求禮義呢?大王想行仁政,那么何不返回到根本上來呢?五畝的宅地,(房前屋后)栽上桑樹,五十歲的人就能穿上絲棉襖了;雞、豬、狗這一類的家禽家畜的畜養(yǎng),不要錯過它們生長繁衍的時節(jié),七十歲的人就能吃上肉了;一百畝的田,不要占奪農時,八口之家可以不挨餓了。慎重辦理學校教育,用孝順父母、尊敬兄長的道理告誡他們,頭發(fā)斑白的老人便不會在路上背著、頂著東西走了。老年人穿上絲棉吃上肉,一般百姓不挨餓受凍,這樣還不能稱王于天下的,是不曾有過這樣的事?!?/p>
材料二:
滕文公讓畢戰(zhàn)來問井田制。
孟子說:“你的君主要實行仁政,選派你來,你一定要盡力。仁政一定要從劃分田界做起。劃分田界如果不公正,井田就分得不均勻,作為俸祿的谷物田租也就收得不公平了,所以暴君污吏一定把劃分田界當兒戲。田界如果劃得公正,分發(fā)田地、訂立俸祿制度,就可以輕易辦妥了。
“滕國雖然土地狹小,但也有當官的,也有種田的。沒有當官的,就沒人管理種田的;沒有種田的,就沒人養(yǎng)活當官的。建議在郊野實行九分抽一的助法,在城市實行十分抽一的貢法。卿以下官吏都授給圭田,圭田的大小是五十畝。家里還有剩余勞力的,另授田二十五畝。老死或搬家,也不離開本鄉(xiāng),鄉(xiāng)里同一井田的人家,出入相伴,防盜御寇互相幫助,有病互相照料,于是老百姓就會彼此親愛,相處和睦??v橫方圓一里的地為一個井田,每個井田九百畝,當中一百畝是公田。八家都授給私田一百畝,共同耕種公田。公田里的活干完了,這樣之后才敢干私田的活,這是用來區(qū)別官員和百姓的辦法。這就是井田制的大概。至于調整潤飾,那就靠君王和你了?!薄军c評】在考試過程中,不少的同學在讀完一遍文言文后就開始作答,這種做法是很不正確的。解答文言文題目,應遵循三個步驟:
第一步:初讀全文,整體感知,把握大意。要求集中心思,穩(wěn)住神,快速地瀏覽一遍。初步明確“什么時間、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誰說了什么話”等等,讀懂個大概即可,因為高考作為選拔性的考試,要一遍把它全部讀懂,很少人能夠辦到。
第二步:細讀題目,認真研讀字、詞、句,在這一步閱讀中,要根據題干的要求,結合各選項的具體內容,一一落實,理解要求作答的字、詞、句、段在文段中的位置,運用課內所學的知識(實詞、虛詞、活用、句式等),解決完成較為容易的題目。
第三步:再讀全文,加深理解。這一步是要解決較難的題目,加深對文意的理解,又糾正前兩步中出現(xiàn)的偏差,是一個深入和復核的過程。浙江省湖州市2023-2024學年高一下學期期末考試語文試題(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材料一: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晉軍函陵,秦軍氾南。佚之狐言于鄭伯曰:“國危矣,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惫珡闹?。辭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惫唬骸拔岵荒茉缬米樱窦倍笞?,是寡人之過也。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痹S之。夜縋而出,見秦伯,曰:“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若亡鄭而有益于君,敢以煩執(zhí)事。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鼻夭f,與鄭人盟。使杞子、逢孫、楊孫戍之,乃還。子犯請擊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以亂易整,不武。吾其還也。”亦去之。(《燭之武退秦師》)材料二:四十三年,晉文公與秦穆公共圍鄭,討其助楚攻晉者,及文公過時之無禮也。初,鄭文公有三夫人,寵子五人,皆以罪蚤死。公怒,概逐群公子。子蘭①奔晉,從晉文公圍鄭。時蘭事晉文公甚謹愛幸之乃私于晉以求入鄭為太子。晉于是欲得叔詹為戮。詹聞,乃自殺。鄭人以詹尸與晉。晉文公曰:“必欲一見鄭君,辱之而去。”鄭人患之,乃使人私于秦曰:“破鄭益晉,非秦之利也?!鼻乇T。晉文公欲入蘭為太子,以告鄭。鄭大夫石癸曰:“吾聞姞姓乃后稷之元妃,其后當有興者。子蘭母,其后也。且夫人子盡已死,余庶子無如蘭賢。今圍急,晉以為請,利孰大焉!”遂許晉,與盟,而卒立子蘭為太子,晉兵乃罷去。(節(jié)選自《史記·鄭世家第三十》)注釋:①子蘭,即公子蘭,鄭文公的兒子,后成為鄭穆公。10.材料二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時蘭事晉A文公甚謹B愛C幸之D乃私E于晉F以求G入鄭H為太子。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軍,名詞活用為動詞,駐扎,與“沛公軍霸上”中的“軍”用法和意義相同。B.執(zhí)事,本意指辦事的官員,文中代指對方(秦穆公),在古代用以表示謙虛。C.行李,現(xiàn)在通常指行旅人出行時所帶的東西,本文指外交使者,是古今異義。D.與,意義是“結交、同盟”,和“與嬴而不助五國也”中的“與”意義相同。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秦、晉圍鄭,主要是由于晉國想要報復鄭國,與秦國自身關系不大。同時,晉秦兩國軍隊并未合兵一處,這為下文燭之武勸退秦軍創(chuàng)造了可能。B.燭之武先分析了存鄭對秦國的益處,再分析了亡鄭對秦國的不利,然后再用晉國歷史上背信棄義的史實來瓦解秦晉聯(lián)盟,成功說服秦穆公撤兵。C.鄭文公因怒而驅逐了鄭國的所有公子,子蘭逃奔到了晉國。后來在“晉侯、秦伯圍鄭”時,追隨晉文公,并借機成功回國,當上了鄭國的太子。D.材料一對燭之武的語言進行了詳細描寫,表現(xiàn)了燭之武長于辭令的形象,材料二則側重歷史事件過程的敘述,較全面地揭示了秦晉退兵的原因。13.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2)今圍急,晉以為請,利孰大焉!14.兩篇選文結尾都提及晉國退兵,原因有何不同?【答案】10.BDF11.B12.B13.(1)現(xiàn)在它已經在東邊使鄭國成為它的邊境,又想要向西擴大邊界。如果不使秦國土地虧損,它到哪里去奪取土地?(2)現(xiàn)在圍攻正急,晉國以此作請求,好處哪個更大??!14.①材料一晉國撤兵的原因主要是“不仁”“不知”“不武”;②材料二晉國撤兵的原因是:叔詹已死,無借口;秦晉聯(lián)盟已解,需面對;公子蘭已立,有好處。【解析】【10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句意:當時子蘭侍奉晉文公非常恭謹,受(晉文公)寵愛,于是私下請求晉國能幫助自己回國做太子。“事晉文公”是動賓結構,“甚謹”是補充說明程度的,不能斷開,B處斷句;“愛幸之”是動賓結構,D處斷句;“私于晉”是狀語后置句,F(xiàn)處斷句。故選BDF?!?1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了解并掌握常見的文學文化常識及文言一詞多義的能力。A.正確。句意:晉軍駐扎在函陵。/沛公駐扎在霸上。B.“在古代用以表示謙虛”錯,“執(zhí)事”在這里是敬稱。C.正確。句意:出使的人來來往往。D.正確。句意: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親附秦國而不幫助五國。故選B。【12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的能力。B.“先分析了存鄭對秦國的益處,再分析了亡鄭對秦國的不利”錯,應該是先說明亡鄭對秦國的不利,再說明存鄭對秦國的益處。故選B?!?3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第一個“封”,使動用法,使……成為邊境;“肆”,擴大;“闕”,使……虧損。(2)“以”,把……作為;“請”,請求;“孰”,哪一個?!?4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篩選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材料一,結合“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以亂易整,不武”可知,晉國撤兵的原因主要是“不仁”“不知”“不武”;材料二,結合“鄭文公恐,不敢謂叔詹言。詹聞,言于鄭君曰:‘臣謂君,君不聽臣,晉卒為患。然晉所以圍鄭,以詹,詹死而赦鄭國,詹之愿也?!俗詺ⅰ`嵢艘哉彩c晉”可知,叔詹已死,無借口;結合“鄭人患之,乃使人私于秦曰:‘破鄭益晉,非秦之利也?!乇T”可知,秦晉聯(lián)盟已解,需面對;結合“遂許晉,與盟,而卒立子蘭為太子,晉兵乃罷去”可知,公子蘭已立,有好處。參考譯文:材料一:僖公三十年晉文公和秦穆公聯(lián)合圍攻鄭國,因為鄭國曾對晉文公無禮,并且從屬于晉的同時又從屬于楚。晉軍駐扎在函陵,秦軍駐扎在氾水的南面。佚之狐對鄭文公說:“國家危險了,假如派燭之武去見秦穆公,秦國的軍隊一定會撤退。”鄭文公同意了。燭之武推辭說:“我壯年的時候,尚且不如別人;現(xiàn)在老了,也不能有什么作為了?!编嵨墓f:“我沒有及早重用您,現(xiàn)在由于情況危急因而求您,這是我的過錯。然而鄭國滅亡了,對您也不利??!”燭之武就答應了這件事。在夜晚有人用繩子將燭之武從城樓放下去,見到秦穆公,燭之武說:“秦、晉兩國圍攻鄭國,鄭國已經知道要滅亡了。假如滅掉鄭國對您有好處,怎敢冒昧地拿這件事情來麻煩您。然而越過別國把遠方的鄭國作為秦國的東部邊邑,您知道這是困難的,為什么要滅掉鄭國而給鄰國增加土地呢?鄰國的勢力雄厚了,您秦國的勢力也就相對削弱了。如果您放棄圍攻鄭國而把它當作東方道路上招待過客的主人,出使的人來來往往,鄭國可以隨時供給他們缺乏的東西,對您也沒有什么害處。而且您曾經給予晉惠公恩惠,惠公曾經答應給您焦、瑕二座城池。然而惠公早上渡過黃河回國,晚上就在那里筑城防御,這是您所知道的。晉國,怎么會有滿足的時候呢?現(xiàn)在它已經在東邊使鄭國成為它的邊境,又想要向西擴大邊界。如果不使秦國土地虧損,它到哪里去奪取土地?削弱秦國對晉國有利,希望您考慮一下!”秦伯非常高興,就與鄭國簽訂了盟約。派遣杞子、逢孫、楊孫戍守鄭國,秦伯就回國了。晉國大夫子犯請求出兵攻擊秦軍。晉文公說:“不行!如不是秦國國君的力量,就沒有我的今天。依靠別人的力量而又反過來損害他,這是不仁義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這是不明智的;用混亂相攻取代聯(lián)合一致,是不符合武德的。我們還是回去吧!”晉軍也就離開了鄭國。材料二:鄭文公四十三年,晉文公與秦穆公共同圍攻鄭國,討伐它幫助楚國攻打晉國,以及當年晉文公過鄭時沒有受到禮遇的罪過。起初,鄭文公有三位夫人,有五個愛子,但(五子)都因為犯罪而早死了。鄭文公很憤怒,驅逐所有的公子。公子子蘭逃跑到晉國,跟從晉文公圍攻鄭國。當時子蘭侍奉晉文公非常恭謹,受(晉文公)寵愛,于是私下請求晉國能幫助自己回國做太子。晉國于是想得到叔詹(鄭文公弟)并殺了他。叔詹聽說后,就自殺了。鄭國人就把叔詹的尸體給晉國。晉文公說:“(我)一定要見一見鄭國國君,羞辱他之后才退兵?!编崌藨n慮(晉文公欲羞辱他們的國君),就派人暗地里游說秦國:“攻下鄭國有益于晉國,秦國沒有好處?!鼻剀娡V惯M攻。晉文公想讓子蘭歸國做太子,把這意思告訴鄭國。鄭國大夫石癸說:“我聽說姞姓是后稷的嫡妻,他們的后代應當有興起的。子蘭的母親就是姞姓的后人啊。而且三位夫人的孩子都已死,其余庶出的公子不如子蘭賢能?,F(xiàn)在圍攻正急,晉國以此作請求,好處哪個更大??!”于是答應晉國請求,并和他結盟,并且最終立子蘭為太子,晉軍于是撤兵離去。浙江省杭州市2023-2024學年高一下學期期末考試語文試卷二、文言文閱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材料一:鄭伯曰:“誰可往說秦公者?”叔詹對曰:“佚之狐可?!编嵅:鼘υ唬骸俺疾豢耙?,臣愿舉一人以自代,此人乃口懸河漢、舌搖山岳之士,但其老不見用主公若加其官爵使之往說不患秦公不聽矣?!编嵅煺贍T武入朝,見其須眉盡白,傴僂其身,蹣跚其步,左右無不含笑。燭武拜,奏曰:“主公召老臣何事?”鄭伯曰:“佚之狐言子舌辯過人,欲煩子說退秦師,寡人將與子共國?!睜T武再拜辭曰:“臣學疏才拙,當少壯時尚不能建立尺寸之功,況今老耄。筋力既竭,語言發(fā)喘,安能犯顏進說,動千乘之聽乎?”鄭伯曰:“子事鄭三世,老不見用,孤之過也,今封子為亞卿,強為寡人一行?!保ㄟx自馮夢龍《東周列國志》,有刪節(jié))材料二: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晉軍函陵,秦軍氾南。佚之狐言于鄭伯曰:“國危矣,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惫珡闹?。辭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惫唬骸拔岵荒茉缬米?,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許之。夜而出,見秦伯,曰:“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若亡鄭而有益于君,敢以煩執(zhí)事。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朝濟而夕設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鼻夭f,與鄭人盟。使杞子、逢孫、楊孫戍之,乃還。子犯請擊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以亂易整,不武。吾其還也。”亦去之。(《燭之武退秦師》)10.材料一畫框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勾選相應位置。但其老A不見用B主公C若加D其官爵E使之F往說G不患H秦公不聽矣11.下列對材料加粗詞語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辭”意為“推脫”,與《鴻門宴》“何辭為”中的“辭”意思不同。B.“千乘”是諸侯國或諸侯的代稱,周制國家有事,諸侯要出車千乘。C.“執(zhí)事”指辦事官員,文中指左右侍從的官員,用以表示對對方的尊敬。D.“厭”意為“滿足”,與《短歌行》“山不厭高”的“厭”意思相同。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鄭伯尋求出使之人,叔詹推舉佚之狐,佚之狐又舉薦燭之武,側面突出燭之武的才華。B.近臣看到白發(fā)蒼蒼、走路蹣跚的燭之武入朝,想到有人出使為國解圍,都非常高興。C.“夜縫而出”暗示了兵臨城下的嚴峻,也刻畫了燭之武勇敢果斷、深明大義的形象。D.燭之武分析了存鄭與亡鄭的利弊,思路清晰,有理有據,最終說服秦穆公與鄭國結盟。13.將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臣學疏才拙,當少壯時尚不能建立尺寸之功,況今老耄。(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以亂易整,不武。14.從兩則選文看,鄭伯在遭到燭之武拒絕后所采用的游說策略有何異同?請簡要概括?!痉治觥浚?)本題考查斷句的能力,注意句意,抓好常見的文言虛詞這些斷句標志和主謂結構。
(2)本題考查對詞語和相關內容的理解能力,答題關鍵在于平時的積累與識記,聯(lián)系語境進行分析。
(3)本題考查考生對淺易文言文的理解和篩選文中的信息的能力,注意將題干與原文進行對比。
(4)本題考查句子翻譯的能力。翻譯句子要以直譯為主,意譯為輔,字字落實,達到“信、達、雅”的標準。同時要注意實詞:一詞多義、詞類活用、古今異義、通假字的翻譯;還要注意一些虛詞,一些虛詞也有實在意義;再就是注意一些特殊句式的翻譯也要到位。
(5)本題考查篩選并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作答時明確題目要求,篩選正確信息,用簡明的語言概括?!窘獯稹浚?)句意:只是他年紀大了一直不被任用。主公如果給他加官進爵,讓他前往勸說,不用擔心秦公不聽從。
“其老不見用”意思是“只是他年紀大了一直不被任用”,表意完整,應在B處斷開;“主公若加其官爵”,“主公”是主語,“若加其官爵”是謂語部分,主謂結構,應在E斷開;“使之往說”意思是“讓他前往勸說”,表意完整,應在G斷開。
故選:BEG。
(2)C.“文中指左右侍從的官員“錯誤,“執(zhí)事”則是對對方手下人的敬稱,意味著不敢直接與對方對等交談,只敢與對方的手下人商討。
故選:C。
(3)B.“想到有人出使為國解圍,都非常高興”理解錯誤。原文“鄭伯遂召燭武入朝,見其須眉盡白,傴僂其身,蹣跚其步,左右無不含笑”,可見大家笑的原因是看到燭之武的老邁形象而發(fā)笑。
故選:B。
(4)①重點詞語:學疏才拙,學識淺?。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產品試制協(xié)議樣本(2篇)
- 2025年九年級物理教學工作上半年總結(三篇)
- 2025年二年級體育教師工作總結(2篇)
- 城市廣場石材運輸合同樣本
- 服裝公司辦公樓裝修合同
- 健身房裝修工程合同-@-1
- 展覽館裝修委托合同
- 陽江金平路施工方案
- 2025年度化工安全工程師簡易勞動合同
- 油氣田廢渣運輸服務協(xié)議
- 課堂精練九年級全一冊數學北師大版2022
- 著衣母嬰臥像教學設計
- 【課件】DNA片段的擴增及電泳鑒定課件高二下學期生物人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3
- GB/T 6417.1-2005金屬熔化焊接頭缺欠分類及說明
- 2023年湖北成人學位英語考試真題及答案
-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第三版)》第七章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規(guī)則論
- 《腰椎間盤突出》課件
- 漢聲數學圖畫電子版4冊含媽媽手冊文本不加密可版本-29.統(tǒng)計2500g早教
- simotion輪切解決方案與應用手冊
- 柴油發(fā)電機運行檢查記錄表格
- DSC曲線反映PET得結晶度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