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七下科學第二單元對環(huán)境的察覺練習一、單選題1.下列關于圖中所示光學現(xiàn)象的描述或解釋正確的是()A.圖甲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虛像B.圖乙中,人配戴的凹透鏡可以矯正近視眼C.圖丙中,白光通過三棱鏡要分解成紅、橙、黃、綠、藍、灰、紫七色光D.圖丁中,漫反射的光線雜亂無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2.詩詞俗語話科學——對下列現(xiàn)象的結論,你認為不正確的是()A.“月落烏啼霜滿天”——其中“霜”的形成屬于升華現(xiàn)象B.“山頭開花山腳香,橋下流水橋上涼”——分子擴散運動C.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壁”——靜影沉壁是反射形成的虛像D.“孤掌難鳴”——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3.如圖所示,小聞自制了一個簡易投影儀,在暗室中將印有奧運五環(huán)(紅、黃、藍、綠、黑五色環(huán))標志的透明膠片,貼在發(fā)白光的手電筒上,并正對著焦距為10cm的凸透鏡,調整手電筒、凸透鏡、白色墻壁之間的位置,在墻上得到了一個清晰、放大的像。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A.能從不同角度看到墻上五環(huán)標志的像,是因為光在墻面上發(fā)生的是漫反射B.手電筒與凸透鏡的距離應大于10cm小于20cm,且膠片應正立放置C.若要使像變得更大,可以把凸透鏡適當靠近膠片D.將白色墻上蒙一層紅布,可以看到像中五環(huán)的顏色只有紅色和黑色4.手指不小心被刀片劃破后感到疼痛,其感覺器官和痛覺形成的部位()A.均在手指受傷處B.分別在手指受傷處和傷處附近C.分別在手指受傷處的真皮和表皮D.分別在手指受傷處和大腦皮層5.描繪純美青春的《再別康橋》詩句中蘊含了豐富的光學知識。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中的新娘”,金柳在河水中的倒影是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B.“撐一支長篙向青草更青處漫溯”,長篙在水中的倒影是等大的實像C.“波光里的艷影在我的心頭蕩漾”,湖面波光粼粼是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D.“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云彩”,看到天上的云彩是由于云彩反射了太陽光6.如圖所示為盲人智能手機,整部手機只有一個按鍵,使用時,只要按下按鍵,手機就會發(fā)出語音提示:您需要進入電話模式還是短信模式。若進入電話模式,盲人通過念號碼手機就自動撥號完成打電話的全部過程。下列有關盲人使用手機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盲人接受手機語音提示信號的感受器是鼓膜B.耳蝸是中耳的一部分C.失去視覺功能的原因均是因為視神經損傷造成的D.所有感覺是在大腦形成的7.同學們在班會課上一起玩激光擊目標游戲,小明的激光筆發(fā)出的激光如圖所示,請幫小明合理操作以擊中目標(墻壁上的黑點)()A.平面鏡豎直向上移動B.平面鏡水平向左移動C.在不改變入射角的情況下,激光筆向左移動D.在不改變入射角的情況下,激光筆向右移動8.下列對各實驗的相應描述或解釋不正確的是()A.繞ON向后轉動板F,反射光線OB的傳播方向將會隨之改變B.移動蠟燭a,發(fā)現(xiàn)其在平面鏡中所成像的大小不變C.從S點發(fā)出的一束光斜射到水面,其傳播方向正確的是①D.在光屏上可以得到倒立、縮小的實像,這與人眼球的成像特點相同9.如圖甲所示,蠟燭a在豎直放置的平面鏡MN中所成像為a',現(xiàn)將該平面鏡豎直向下移動一段距離至如圖乙所示位置,則蠟燭a在平面鏡中()A.不成像B.仍成像,但像下移距離與平面鏡下移距離相同C.仍成像,但像下移距離是平面鏡下移距離的兩倍D.仍成像,且像還在原來位置10.小剛是近視眼,爺爺是遠視眼,如圖所示為小剛家書桌上的兩副眼鏡,則()A.甲眼鏡是小剛的,乙眼鏡是爺爺?shù)腂.乙眼鏡是小剛的,甲眼鏡是爺爺?shù)腃.兩副眼鏡都是小剛的D.兩副眼鏡都是爺爺?shù)?1.如圖所示,有一個圓柱體PQ,放在凸透鏡前圖示位置,它所成的像的形狀是()A.B.C. D.12.小明站在平面鏡前,能看到鏡內他自己的全身像和周圍景物的像,當他逐漸向后退時()A.在平面鏡中的視野變小,他的像也變小B.在平面鏡中觀察到的景物增多,視野范圍變大,他的像也變大C.在平面鏡中的視野變大,像的大小保持不變D.在平面鏡中的視野變小,觀察到的景物減少,他在鏡中所成的像大小保持不變13.用自制針孔照相機觀察燭焰,有以下四種說法:a.薄膜上出現(xiàn)的燭焰的像是倒立的;b.薄膜上燭焰的像可能是縮小的也可能是放大的;c.保持小孔和燭焰的距離不變,向后拉動內筒,增加筒長,燭焰的像變大;d.保持小孔和燭焰的距離不變,向前推動內筒,燭焰的像更明亮。對于這四句說法,其中正確的是()A.abd B.abcd C.ab D.cd14.把兩塊厚度不計且足夠大的平面鏡OM、ON垂直粘合在一起,并豎立在地面上,俯視圖如圖所示。當小科站立在某個位置時,他通過平面鏡所成像的個數(shù)為m,看到自己完整像的個數(shù)為n,下列對小科在不同位置時,m、n值的分析,不符合實際的是()A.在a點或e點時,m=1,n=0 B.在b點或d點時,m=1,n=1C.在c點時,m=2,n=2 D.在f點時,m=0,n=015.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凸透鏡的焦距是15cm.當把凸透鏡固定在50cm刻度線處,蠟燭固定在15cm刻度線處時()
A.光屏在“Ⅰ”區(qū)域內移動,才能得到清晰的像B.光屏在“Ⅱ”區(qū)域內移動,才能得到清晰的像C.在光屏上得到的是放大、倒立的像D.在光屏上得到的是縮小、正立的像16.類比是通過兩個對象的某些相同或相似的性質,推斷它們在其他性質上也有可能相同或相似的一種推理方法。但下列推理的結論不正確的是()A.大熊貓為哺乳動物是胎生的,蝙蝠是哺乳動物,蝙蝠也是胎生的B.固體有重力而對底面產生壓強,液體有重力,液體對底面也有壓強C.聲音以聲波傳播需要依賴物質,光以光波傳播,光的傳播也需要物質了D.地球傾斜著身子繞日公轉產生四季,火星也傾斜著身子繞日公轉,火星也有四季17.如圖所示的四種現(xiàn)象中,屬于光的直線傳播的是()A.鏡中花B.鏡中人C.水中月D.月全食18.下列表示平面鏡和凸透鏡成像情況的圖中,正確的是()A.B.C. D.19.下圖是一束光從水中射入空氣,一部分光折射,一部分光反射光路圖,其中正確的是()A.B.C. D.20.當一束激光AO由空氣斜射入平行玻璃磚的上表面,經兩次折射后從玻璃磚的下表面射出。下列所作的四個折射光路圖中可能正確的是()A.B.C. D.二、填空題21.感覺味道的感受器是,它位于人體的表面。當食物進入口腔時,食物中的一些化學物質溶于中,刺激,使其產生信息,再通過傳到腦部,經過腦部分析,我們感知到食物的味道。22.如圖所示,將一只通電的小電鈴放在連通于抽氣機的玻璃罩內,請回答下列問題:(1)用抽氣機把玻璃罩內的空氣逐漸抽出,將會發(fā)現(xiàn);(2)如果把空氣又逐漸地通人玻璃罩內,將會發(fā)現(xiàn);(3)此實驗說明了。23.風吹樹葉“沙沙”響,是由樹葉而發(fā)出的聲音,人們能夠分別出樹上小鳥與知了的叫聲,是因為它們的不同,能夠從不同方向看到美麗的小鳥是因為太陽光在小鳥身上發(fā)生(選填“鏡面反射”,“漫反射”)。24.某興趣小組在空易拉罐的底部中央戳個小圓孔,將頂部剪去后,蒙上一層塑料薄膜,制作成一個簡易針孔照相機。如圖所示,將其水平放置,在左側固定一只與小孔等高的蠟燭,蠟燭發(fā)光時,可在塑料薄膜上看到燭焰(選填“倒立”或“正立”)的像(選填“實”或“虛”)。若只將小圓孔改為三角形小孔,則像的形狀(選填“改變”或“不變”)。25.為了探究太陽光的顏色,小明同學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1)按圖甲所示進行實驗,在光屏上形成一條彩色的光帶,顏色依次是。這個現(xiàn)象說明:。(2)在上述實驗過程中發(fā)現(xiàn),若在三棱鏡與光屏之間插入一塊紅玻璃,發(fā)現(xiàn)光屏上只有紅色光,其他地方是暗的,如圖乙所示。這一現(xiàn)象說明:。(3)在圖甲實驗的基礎上,在光屏上蒙一張綠紙,發(fā)現(xiàn)屏上只有被綠光照射的地方是亮的,其他地方是暗的,如圖丙所示。這一現(xiàn)象又可以說明:。26.完成下面的小題:(1)學習科學要學會利用書籍的信息進行反思,并從中獲取新的信息.如關于聲音的速度,課本上是這樣描述的:“15℃時空氣中的是340m/s.”從描述中我們可以得到:聲音的傳播速度與和有關.(2)當音調或響度改變時,示波器上所顯示的也會改變.如圖中給出了相同時間內兩個不同音調或響度的發(fā)聲體A和B振動的.其中的音調高.(3)如圖所示為水位測量儀的示意圖。A點與光屏PQ在同一水平面上,從A點發(fā)出的一束與水平面成45°角,方向不變的激光,經水面反射后,在光屏上的B點處形成一個光斑,光斑位置隨水位變化而發(fā)生變化。若光斑B向右移動,說明水(填“上升”或“下降”)了。27.如圖,小明在水槽右側豎直放置一個光屏,用激光筆照射水面,在水槽底部出現(xiàn)一個亮點A,同時在光屏上出現(xiàn)了一個亮點P1。(1)欲使亮點P1下移至P2處,應使入射光線繞著入射點O沿(選填“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轉動;(2)若保持入射光線不變,欲使亮點A左移至B點,應使水面填(選填“上升”或“下降”),在水面變化過程中,折射角(選填“增大”、“不變”或“減小”)。28.如圖所示,一束光在空氣和玻璃兩種介質的界面上發(fā)生了反射和折射,則折射角度數(shù)為,玻璃在(選填“MM′的左邊”、“MM′的右邊”、“NN′的上邊”或“NN′的下邊”)。29.聲和光與我們的生活關系密切,請根據(jù)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如圖是使用黑白矩形圖案表示二進制數(shù)據(jù)的二維碼,用手機等設備掃描后可獲取其中所包含的信息。當手機掃描照射它時,黑矩形將光(選填“吸收”或“反射”);若手機在掃描過程中,不能將二維碼全部置于掃描框內,則應將手機(選填“靠近”或“遠離”)二維碼,以解決問題。(2)醫(yī)生利用波掃描可以得到人體內部各器官的圖像,以獲得人體內部病變的準確信息,確診病情。(3)在飛機起飛和降落時,乘客應將口微微張開,目的是使內外的氣壓平衡,避免受損。(4)一處建筑工地,開工時聲音震耳欲聾,這里的“震耳欲聾”指的是聲音的很大。聲音是由物體的產生的,在15℃時,有一艘汽艇發(fā)出的汽笛聲,4.2秒后聽到經岸邊高山反射回來的回聲,則該汽艇離岸邊高山的距離是米。30.“小眼鏡”成為全社會的“大關切”,有人大代表建議要高度重視近視低齡化問題。(1)如圖甲所示,正常人眼看遠近不同物體時能實現(xiàn)自動變焦,使物體都成像在上,看清近處物體時的焦距(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看清遠處物體時的焦距。(2)如圖乙所示,現(xiàn)流行的全飛秒近視手術,在眼角膜上削去一部分并從切口取出,從而使角膜形成一個(選填“凸透鏡”或“凹透鏡”)的形狀,達到矯正近視的目的,但也有一定的后遺癥。三、實驗探究題31.在“研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1)某次實驗過程中,小敏移動光屏直到出現(xiàn)清晰的像,蠟燭、透鏡和光屏在光具座上位置如圖所示,此時所成的是倒立的實像。(2)若通過移動透鏡,使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透鏡應該移到厘米刻度處。(3)實驗一段時間后,由于蠟燭燃燒變短,原為成在光屏中央的像,“跑“到了光屏上方,如圖甲所示的位置。下列操作可以讓像重新回到光屏中央的有。①光屏上移一段距離②蠟燭下移一段距離③透鏡下移一段距離(4)研究好成像規(guī)律后,小敏模擬了近視和遠視的矯正,圖乙中,小敏給透鏡A戴上“眼鏡“(凸透鏡B),光屏上剛好出現(xiàn)清晰的像,摘下”眼鏡“后,光屏上的像變模糊,如圖丙所示,若要通過移動蠟燭使像再次清晰,應將蠟燭向(選填“靠近”或“遠離”)透鏡方向移動一段距離。32.如圖(甲)所示是小明利用透明玻璃板“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裝置。(1)實驗中選擇兩根完全一樣的蠟燭A和C,是為了比較像與物的關系。(2)實驗時,小明應在(填“A”或“B”)側觀察蠟燭A經玻璃板所成的像(填“實”或“虛”)。(3)圖(乙)是小明測蠟燭的像B離玻璃板最近處到玻璃板的距離為cm。(4)細心的小芳透過玻璃觀察蠟燭A的像時,看到在像B處的后面還有一個較模糊、與像B有部分重疊的像,出現(xiàn)兩個像的原因是。33.在進行“光的反射定律”的探究實驗中,小科設計了如圖甲所示的實驗,平面鏡M平放在水平桌面上,E、F是粘在一起的兩塊硬紙板,F(xiàn)可繞垂直于鏡面的接縫ON轉動。(1)如圖甲,當E、F在同平面上,小科讓入射光線AO沿紙板E射向鏡面,在紙板F上可看到反射光線OB,經過測量發(fā)現(xiàn),∠BON=45°、∠AON=45°,根據(jù)這一組數(shù)據(jù)小科得出“在光的反射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結論,你是否贊成并說出理由:。(2)小科利用裝置甲探究在光的反射中,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是否在同一平面內。在實驗過程中,當E、F在同平面上,讓入射光線AO沿紙板E射向鏡面,在紙板F上看到反射光線OB之后,他的下一步操作是。(3)為了讓學生直觀感受“三線共面”,老師進行了如圖乙裝置的演示:先用加濕器使裝置臺上方充滿霧氣,將平面鏡放在能轉動的水平圓臺上,打開固定在柱上的紅色激光筆,使紅色激光垂直射向平面鏡上的O點,模擬法線;再打開固定在柱上的綠色激光筆,使綠色激光射向點,顯示出入射光線和反射光線:最后老師水平方向緩慢轉動圓臺。水平轉動圓臺的目的是。四、解答題34.在汽車駕駛室內,駕駛員通過左右兩側后視鏡觀察,有看不到的區(qū)域(盲區(qū)),人或其他車輛應盡量避免進入盲區(qū)。如圖,S為駕駛員眼睛位置,MN為左側后視鏡左右兩邊界點,請作出反射光線NS的入射光線,并標出BM到車左側(虛線所示)之間的盲區(qū)。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B【解析】【分析】(1)小孔成像依據(jù)光的直線傳播原理,成倒立的實像,像可能放大可能縮??;(2)近視患者成像在視網膜前,利用凹透鏡發(fā)散作用可以使成像后移到視網膜上,遠視患者成像在視網膜后,利用凸透鏡的會聚作用可以使成像前移到視網膜上;(3)白光分解成七色光叫光的色散,是光的折射現(xiàn)象;(4)不論是鏡面反射還是漫反射,即使是看不見的光的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解答】解:A、小孔成的像是由實際光線形成的,可以用光屏接收到,符合實像的特征,不是虛像,此項錯誤;B、近視是因為晶狀體曲度過大,折光能力太強使像成在視網膜前面,用凹透鏡矯正,故正確;C、白光由七色光組成,白光通過三棱鏡要分解成紅、橙、黃、綠、藍、靛、紫七色光,故錯誤;D、只要是光的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鏡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此項錯誤.故選B.2.【答案】A【解析】【解答】A、“月落烏啼霜滿天”——其中“霜”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華而形成,A錯誤;B、“山頭開花山腳香,橋下流水橋上涼”——反映的是分子的熱運動,即分子擴散運動,B正確;C、“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壁”——靜影沉壁是球面鏡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虛像,C正確;D、“孤掌難鳴”——說明力不能脫離物體而單獨存在,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D正確;故選A【分析】本題考查物態(tài)變化和光的反射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關知識。3.【答案】B【解析】【分析】(1)光線射到凸凹不平的表面上時,反射光線射向四面八方,這就是漫反射,它可以幫助我們從不同角度看到物體;
(2)根據(jù)凸透鏡成放大實像的條件分析;
(3)根據(jù)“物近像遠大,物遠像近小”的規(guī)律判斷;
(4)不透明體的顏色由它反射的色光決定?!窘獯稹緼.能從不同角度看到墻上五環(huán)標志的像,是因為光在墻面上發(fā)生的是漫反射,故A正確不合題意;
B.當f<u<2f時,成倒立、放大的實像,因此手電筒與凸透鏡的距離應大于10cm小于20cm,且膠片應倒立放置,故B錯誤符合題意;
C.根據(jù)“物近像遠大”的規(guī)律可知,若要使像變得更大,必須減小物距,可以把凸透鏡適當靠近膠片,故C正確不合題意;
D.將白色墻上蒙一層紅布,紅布只能反射紅光,其它色光被吸收,則可以看到像中五環(huán)的顏色只有紅色和黑色,故D正確不合題意。
故選B。4.【答案】D【解析】【分析】人們用眼來感受光,用耳來感受聲音,用鼻來感受氣味......人的感覺器官和感受器感受到環(huán)境的刺激時會發(fā)出信息,信息沿著神經傳到大腦,大腦作出分析,在大腦皮層產生視覺、聽覺、味覺、嗅覺和皮膚感覺等相應的感覺?!窘獯稹渴种覆恍⌒谋坏镀瑒澠坪蟾械教弁?,其感覺器官是手指受傷處的皮膚感受器,痛覺在大腦皮層形成。故其感覺器官和痛覺形成的部位分別在手指受傷處和大腦皮層。D選項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5.【答案】D【解析】【分析】指光在傳播到不同物質時,在分界面上改變傳播方向又返回原來物質中的現(xiàn)象。光遇到水面、玻璃以及其他許多物體的表面都會發(fā)生反射。當光在兩種物質分界面上改變傳播方向又返回原來物質中的現(xiàn)象,叫做光的反射。
【解答】A、“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中的新娘”,金柳在河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錯誤;
B、“撐一支長篙向青草更青處漫溯”,長篙在水中的倒影是等大的虛像;故B錯誤;
C、“波光里的艷影在我的心頭蕩漾”,湖面波光粼粼是光的鏡面反射形成的;故C錯誤;
D、“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云彩”,看到天上的云彩是由于云彩反射了太陽光進入眼中形成的;故D正確;
故答案為:D。6.【答案】D【解析】【分析】耳位于眼睛后面,它具有辨別振動的功能,能將振動發(fā)出的聲音轉換成神經信號,然后傳給大腦。在腦中,這些信號又被翻譯成我們可以理解的詞語、音樂和其他聲音。
【解答】A、盲人接受手機語音提示信號的感受器是內耳的耳蝸;故A錯誤;
B、耳蝸是內耳的一部分;故B錯誤;
C、失去視覺功能的原因有多種,如神經損傷,視網膜損傷等等;故C錯誤;
D、感覺均是在神經中樞形成的,而神經中樞主要集中在大腦;故D正確;
故答案為:D。7.【答案】C【解析】【分析】根據(jù)光的反射定律分析判斷。
【解答】A.平面鏡豎直向上移動時,入射點上移,則激光在墻壁上的照射點也向上移動,故A錯誤;
B.平面鏡水平向左移動,則入射點不變,那么激光在墻壁上的照射點不變,故B錯誤;
C.在不改變入射角的情況下,激光筆向左移動,那么入射點左移,反射光線的傳播距離減小,因此激光在墻壁上的照射點會向下移動,故C正確;
D.在不改變入射角的情況下,激光筆向右移動,入射點右移,反射光線的傳播距離變長,因此激光在墻壁上的照射點會向上移動,故D錯誤。
故選C。8.【答案】A【解析】【分析】(1)根據(jù)光的反射定律分析;
(2)根據(jù)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判斷;
(3)根據(jù)光的折射規(guī)律判斷;
(4)根據(jù)凸透鏡成像的特點和應用判斷。
【解答】A.根據(jù)“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知,反射光線的方向只與入射光線的方向有關,與紙板是否存在無關,故A錯誤符合題意;
B.蠟燭a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的大小只與蠟燭a相等,與距離大小無關,故B正確不合題意;
C.光從空氣斜射入水中時,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故C正確不合題意;
D.此時像距小于物距,則成倒立縮小的實像,這與眼鏡的成像原理相同,故D正確不合題意。
故選A。9.【答案】D【解析】【分析】平面鏡中的像到鏡面的距離等于物體到鏡面的距離,物體和像的連線與鏡面垂直,將這兩點合在一起,其實就是物體和像關于平面鏡所在的直線對稱。如果物體和鏡面所在的直線位置不變,那么像的位置肯定不變。【解答】現(xiàn)將該平面鏡豎直向下移動一段距離,雖然平面鏡在豎直方向上改變了位置,但是它所在的那條直線沒有改變,即對稱軸沒有改變,所以蠟燭所成像的位置保持不變,故D正確,而A、B、C錯誤。
故選D。10.【答案】B【解析】【解答】近視眼需配戴用凹透鏡制成的眼鏡來矯正,而凹透鏡只能成正立縮小的虛像,所以乙是近視眼鏡,是小剛的;同樣遠視眼需配戴用凸透鏡制成的眼鏡來矯正,凸透鏡能成放大的虛像,所以甲是遠視眼鏡,是爺爺?shù)?;故選B?!痉治觥坷斫庹莆战曆?、遠視眼的矯正方法。11.【答案】B【解析】【分析】根據(jù)“物近像遠大,物遠像近小”判斷P、Q兩點成像的遠近和大小,然后進行選擇即可。
【解答】P比Q離凸透鏡遠,根據(jù)“物遠像近小”可知,P成的像比Q成的像小,且離凸透鏡近,故B正確,而A、C、D錯誤。
故選B。12.【答案】D【解析】【分析】(1)人看到物體的大小由視角大小決定,視角越大,看到的物體越大;
(2)物體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與物體大小相等。【解答】小明站在平面鏡前,能看到鏡內他自己的全身像和周圍景物的像,當他逐漸向后退時,由于鏡子的邊緣與它的眼睛的夾角(視角)不斷減小,所以平面鏡中的視野不斷減小,觀察到的景物逐漸減少,但是他在鏡中的像與它的大小相同,即保持不變,故D正確,而A、B、C錯誤。
故選D。13.【答案】B【解析】【分析】根據(jù)對小孔成像原理、成像特點和大小的認識分析判斷。
【解答】a.薄膜上出現(xiàn)的燭焰的像為小孔成像,是倒立的,故a正確;
b.薄膜上燭焰的像可能是縮小的也可能是放大的,這取決于像距和物距的大小,故b正確;
c.保持小孔和燭焰的距離不變,向后拉動內筒,增加筒長,此時物距不變,像距增大,那么像距和物距的比值變大,因此燭焰的像變大,故c正確;
d.保持小孔和燭焰的距離不變,向前推動內筒,此時物距不變,像距變小,則像距和物距的比值減小,此時成像變小,而燭焰的像更明亮,故d正確。
那么正確的是abcd。
故選B。14.【答案】C【解析】【分析】平面鏡成像時,像與物體關于鏡面對稱;只有像和物的連線經過鏡面時,人才能看到自己完整的虛像?!窘獯稹緼、人在a點或e點時,通過平面鏡各成一個像,像和物體的連線經過鏡面的延長線,人不能看到自己完整的虛像,故A符合實際;
B、人在b點或d點時,通過平面鏡各成一個像,像和物體的連線經過鏡面,人能看到自己完整的虛像,故B符合實際;
C、人在c點時,通過兩個平面鏡成兩個虛像,像和物體的連線經過鏡面的延長線,人不能看到自己完整的虛像,故C不符合實際;
D、人在f點時,即人在平面鏡的背面,不會成像,故D符合實際。
故答案為:C。15.【答案】A【解析】【分析】結合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分析解答。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如下:(1)u>2f,成倒立、縮小的實像,2f>v>f,應用于照相機和攝像機。(2)u=2f,成倒立、等大的實像,v=2f,一般用來求凸透鏡的焦距。(3)2f>u>f,成倒立、放大的實像,v>2f,應用于幻燈機和投影儀。(4)u<f,成正立、放大的虛像,應用于放大鏡和老花鏡?!窘獯稹客雇哥R焦距是15cm,當把凸透鏡固定在50cm刻度線位置,蠟燭固定在15cm刻度線位置時,物距為50cm-15cm=35cm,即u>2f,所以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故C、D說法均錯誤;此時2f>v>f,即只有在光具座的65cm——80cm之間可以找到清晰的像,符合圖中“Ⅰ”區(qū)域所表示位置,故A說法正確,B說法錯誤。故選:A16.【答案】C【解析】【分析】類比是通過兩個對象的某些相同或相似的性質,推斷它們在其他性質上也有可能相同或相似的一種推理方法。
根據(jù)類比的定義分析解答。
【解答】A.大熊貓為哺乳動物是胎生的,蝙蝠是哺乳動物,蝙蝠也是胎生的。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
B.固體有重力而對底面產生壓強,液體有重力,液體對底面也有壓強。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
C.光的傳播不需要物質,故C錯誤,符合題意;
D.地球傾斜著繞日公轉產生四季,火星傾斜著繞日公轉,火星也有四季。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
故選C。17.【答案】D【解析】【分析】平面鏡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像小孔成像,影子,日食、月食等的原理是光的直線傳插原理。【解答】A、鏡中花,B、鏡中人,C、水中月,三者都是平面鏡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D月全食是月亮進入地球的影子中,是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D選項正確。故答案為:D18.【答案】B【解析】【分析】(1)平面鏡成像特點:像和物等大,像和物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像和物左右相反,像和物的對應點連線與鏡面垂直。像和物以平面鏡為軸對稱;(2)凸透鏡成縮小像的規(guī)律,當物距大于2倍焦距時,物體成縮小倒立的實像,像在1倍焦距與2倍焦距之間?!窘獯稹緼、圖中物與像大小相等,左右一致,即像和物關于平面鏡不對稱,A錯誤;B、圖中物與像大小相等,左右相反,即像和物關于平面鏡對稱,B正確;C、當物距大于2倍焦距時,物體成縮小倒立的實像,像在1倍焦距與2倍焦距之間。C選項中像正立了,所以C錯誤;D、物體在凸透鏡的二倍焦距以外,則物體通過凸透鏡所成的像應該在主光軸的下面,并且應該是倒立縮小的,而圖中是放大的,D錯誤。故答案為:B19.【答案】B【解析】【分析】根據(jù)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規(guī)律分析判斷?!窘獯稹緼.反射角不等于入射角,故A錯誤;
BD.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從水中斜射入空氣中時,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故B正確,D錯誤;
C.折射光線和入射光線應該分居在法線的兩側,故C錯誤。
???????故選B。20.【答案】A【解析】【分析】當光從空氣斜射入水(或玻璃)中時,即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當光從水(或玻璃)斜射入空氣中時,即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據(jù)此解答。
【解答】根據(jù)光的折射規(guī)律可知,當光從空氣斜射入玻璃時,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即折射光線射向法線偏折;當光從玻璃斜射入空氣中時,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線遠離法線,且空氣中的入射光線與透過玻璃后的折射光線平行,A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21.【答案】味蕾;舌;唾液;味覺細胞;味覺神經【解析】【分析】味覺是指食物在人的口腔內對味覺器官化學感受系統(tǒng)的刺激并產生的一種感覺。味覺感受器位于舌頭表面的味蕾。由溶解性化學物質刺激味覺感受器而引起的感覺。味蕾是味覺感受器,主要分布在舌背和舌緣的舌乳頭中。口咽部粘膜亦含有散在的味蕾?;瘜W物質作用于味蕾的味細胞,產生神經沖動,經各級味覺神經傳導,最后到達大腦皮層味覺中樞,形成味覺?!窘獯稹扛杏X味道的感受器是味蕾,它位于人體的舌表面。當食物進入口腔時,食物中的一些化學物質溶于唾液中,刺激味覺細胞,使其產生信息,再通過味覺神經傳到腦部,經過腦部分析,我們感知到食物的味道。故答案為:味蕾;舌;唾液;味覺細胞;味覺神經。22.【答案】(1)聲音越來越小(2)聲音越來越大(3)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不能傳聲【解析】【解答】(1)用抽氣機把玻璃罩內的空氣逐漸抽出,空氣越來越稀薄,所以聲音越來越??;(2)如果把空氣又逐漸地通人玻璃罩內,空氣越來越稠密,所以聲音越來越大;(3)此實驗說明了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不能傳播聲音?!痉治觥繅騻鞑ヂ曇舻奈镔|叫做傳聲的介質,一切固體、液體、氣體都可以作為傳聲的介質.真空不能傳聲。23.【答案】振動;音色;漫反射【解析】【分析】(1)聲音由物體振動產生;發(fā)聲的物體都在振動;
(2)聲音的大小叫響度,聲音的高低叫音調,聲音的特色叫音色;
(3)光線在光滑平整的表面上發(fā)生鏡面反射,在凸凹不平的表面上發(fā)生漫反射?!窘獯稹匡L吹樹葉“沙沙”響,是由樹葉振動而發(fā)出的聲音,人們能夠分別出樹上小鳥與知了的叫聲,是因為它們的音色不同,能夠從不同方向看到美麗的小鳥是因為太陽光在小鳥身上發(fā)生漫反射。24.【答案】倒立;實;不變【解析】【分析】(1)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線傳播形成的,由于由實際光線形成,因此成的是倒立的實像;
(2)小孔成像的形狀與小孔的形狀無關,只與物體的形狀有關?!窘獯稹浚?)如圖所示,將其水平放置,在左側固定一只與小孔等高的蠟燭,蠟燭發(fā)光時,可在塑料薄膜上看到燭焰倒立實像。
(2)若只將小圓孔改為三角形小孔,則像的形狀不變。25.【答案】(1)紅、橙、黃、綠、藍、靛、紫;白光是由多種色光混合而成的(2)紅色透明物體只能透過紅色光(或透明物體只能透過與自身顏色相同的光)(3)綠色不透明物體只能反射綠色光(或不透明物體只能反射與自身顏色相同的光)【解析】【分析】(1)根據(jù)光的色散現(xiàn)象的定義和本質解答;
(2)根據(jù)現(xiàn)象分析透明體的顏色由什么因素決定;
(3)根據(jù)現(xiàn)象分析不透明體的顏色由什么因素決定。【解答】(1)按圖甲所示進行實驗,在光屏上形成一條彩色的光帶,顏色依次是紅、橙、黃、綠、藍、靛、紫。這個現(xiàn)象說明:白光是由多種色光混合而成的。
(2)在上述實驗過程中發(fā)現(xiàn),若在三棱鏡與光屏之間插入一塊紅玻璃,發(fā)現(xiàn)光屏上只有紅色光,其他地方是暗的,如圖乙所示。這一現(xiàn)象說明:紅色透明物體只能透過紅色光(或透明物體只能透過與自身顏色相同的光)。
(3)在圖甲實驗的基礎上,在光屏上蒙一張綠紙,發(fā)現(xiàn)屏上只有被綠光照射的地方是亮的,其他地方是暗的,如圖丙所示。這一現(xiàn)象又可以說明:綠色不透明物體只能反射綠色光(或不透明物體只能反射與自身顏色相同的光)。26.【答案】(1)介質;溫度(2)A(3)下降【解析】【分析】(1)根據(jù)課本上的描述分析聲速的影響因素;
(2)根據(jù)圖片可知,相同時間內波峰的個數(shù)越多,則振動頻率越多,音調越高;波峰到波谷的距離越大,則振幅越大,響度越大,據(jù)此分析判斷;
(3)根據(jù)光的反射定律分析解答?!窘獯稹浚?)根據(jù)“15℃時空氣中的是340m/s”可知,其中限制了溫度和介質的種類,因此聲音的傳播速度與介質和溫度有關。
(2)根據(jù)圖片可知,相同時間內,A有3個波峰,而B只有1個波峰,那么A的振動頻率大,音調高。
(3)先通過水面作出發(fā)光點A的對稱點A′,連接A′B交平面鏡于點O(O為入射點),連接AO,則AO為入射光線,OB為反射光線;如下圖所示:
無論水面上升還是下降,水面總是沿水平方向,因為入射光線的角度不變,所以入射角不變。根據(jù)“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知,反射角不變。根據(jù)“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可知,現(xiàn)在的反射光線與原來的反射光線是平行的,據(jù)此作出反射光線,從而找到入射點的位置,最后通過入射點做水平線得到水面的位置即可,如下圖所示:
可見,水面下降了。27.【答案】(1)逆時針(2)上升;不變【解析】【分析】(1)根據(jù)光的反射定律分析解答;
(2)根據(jù)光的折射規(guī)律分析解答?!窘獯稹浚?)根據(jù)圖片可知,亮點P1下移至P2處,則反射角增大了。根據(jù)“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知,此時入射角也增大,即入射光線繞入射點O逆時針方向轉動。
(2)若保持入射光線不變,欲使亮點A左移至B點,應使水面上升。在水面變化過程中,入射角不變,則折射角不變。28.【答案】40°;MM′的右邊【解析】【分析】根據(jù)光的折射規(guī)律和光的反射定律分析解答。
【解答】根據(jù)圖片可知,∠NOA=90°-20°=70°,則∠NOA=∠NOB。根據(jù)“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知,二者肯定為入射角和反射角,NN'為法線,MM'為分界面,而OC為折射光線,即折射角∠CON'=90°-50°=40°。由于此時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因此光從空氣斜射入玻璃,即MM'的左邊為空氣,右邊為玻璃。29.【答案】(1)吸收;遠離(2)超聲波(3)鼓膜(4)響度;振動;714【解析】【分析】(1)不透明物體的顏色由它反射的色光決定;白色物體反射所有色光,黑色物體吸收所有色光。根據(jù)凸透鏡成像“物近像遠大,物遠像近小”的規(guī)律解答。
(2)超聲波的頻率較高,能量較大,穿透能力較強;次聲波的頻率較低,能量較弱,但是傳播距離遠。
(3)飛機起飛和降落時,由于氣流速度較快,因此鼓膜外面的氣壓減小,而內部的氣壓較大,于是鼓膜會向外鼓,非常難受。張口后,內外氣壓一致,鼓膜的形狀基本不變,可以避免受損。
(4)聲音的大小叫響度,與振幅有關;聲音的高低叫音調,與頻率有關;聲音的特點叫音色,與發(fā)聲體的特點有關。根據(jù)聲音產生的知識解答。汽艇到高山的距離等于聲音傳播距離的一半,即s=1【解答】(1)當手機掃描照射它時,黑矩形將光吸收;若手機在掃描過程中,不能將二維碼全部置于掃描框內,即成像偏大,為了使二維碼成像變小,根據(jù)“物遠像近小”可知,應該增大物距,即應將手機遠離二維碼,以解決問題。
(2)醫(yī)生利用超聲波掃描可以得到人體內部各器官的圖像,以獲得人體內部病變的準確信息,確診病情。
(3)在飛機起飛和降落時,乘客應將口微微張開,目的是使鼓膜內外的氣壓平衡,避免受損。
(4)一處建筑工地,開工時聲音震耳欲聾,這里的“震耳欲聾”指的是聲音的響度很大。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
該汽艇離岸邊高山的距離是s=130.【答案】(1)視網膜;小于(2)凹透鏡【解析】【分析】1、正常人的眼鏡看遠近不同的物體時,由于晶狀體和眼球前后徑的調節(jié),物體都能成像在視網膜上,所以能看到清晰的像;
2、近視是由于眼球前后徑過長或晶狀體曲度過大,而使物體成像在視網膜的前方,而變模糊。一般可通過配戴凹透鏡進行矯正。【解答】(1)由分析可知,正常人眼看遠近不同的物體時能實現(xiàn)自動變焦,使物體都成像在視網膜上。要看清近處物體時晶狀體要變凸,焦距要變小,所以填小于;
(2)根據(jù)近視的原因“眼球前后徑過長或晶狀體曲度過大”和矯正方法“配戴凹透鏡”,可知,手術也是為了達到這種配戴凹透鏡的效果,所以通過削去一部分使角膜形成一個凹透鏡的形狀,達到矯正近視的目的。
故答案為:(1)視網膜;小于(2)凹透鏡31.【答案】(1)放大(2)45(3)①③(4)遠離【解析】【分析】(1)當凸透鏡成實像時,如果像距大于物距,那么成放大的實像;如果像距小于物距,那么成縮小的實像。
(2)根據(jù)光路的可逆性可知,當像距和物距交換數(shù)值時,光盤上仍然成清晰的實像,只是大小相反。
(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零二五版牛只運輸車輛駕駛人員培訓與考核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暖氣設備安裝工程安全生產管理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農業(yè)科技創(chuàng)新農副業(yè)承包合同書模板4篇
- 美容院與互聯(lián)網平臺合作開展直播帶貨合同4篇
- 公共管理導論知到智慧樹章節(jié)測試課后答案2024年秋西北大學
- 買賣雙方2024年蔬菜交易合同3篇
- 2025年度木門原材采購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寵物醫(yī)院獸醫(yī)職務聘任與培訓合同4篇
- 2025年度南京市二手房買賣合同電子版范本4篇
- 二零二五版農業(yè)綜合開發(fā)農資采購項目合同4篇
- 基因突變和基因重組(第1課時)高一下學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2
- 內科學(醫(yī)學高級):風濕性疾病試題及答案(強化練習)
- 音樂劇好看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2024年
- 辦公設備(電腦、一體機、投影機等)采購 投標方案(技術方案)
- 查干淖爾一號井環(huán)評
- 案卷評查培訓課件模板
- 2024年江蘇省樣卷五年級數(shù)學上冊期末試卷及答案
- 人教版初中英語七八九全部單詞(打印版)
- 波浪理論要點圖解完美版
- 金融交易數(shù)據(jù)分析與風險評估項目環(huán)境敏感性分析
- 牛頓環(huán)與劈尖實驗論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