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50329-2012 木結構試驗方法標準_第1頁
GBT 50329-2012 木結構試驗方法標準_第2頁
GBT 50329-2012 木結構試驗方法標準_第3頁
GBT 50329-2012 木結構試驗方法標準_第4頁
GBT 50329-2012 木結構試驗方法標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聯(lián)合發(fā)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3第1499號50329-2012,自2012年12月1日起實施。原《木結構試驗方2012年10月11日4根據原建設部《關于印發(fā)<2006年工程建設標準規(guī)范制訂、修訂計劃(第二批)>的通知》(建標[2006]136號)的要求,本標準修訂后共有14章9個附錄。主要修訂內容有以下幾2增加了“2術語和符號”一章;3調整了試驗設備的精度要求,增加了“試驗機數顯測力4根據編制組關于梁彎曲試驗的研究,參考ISO標準和ASTM標準的做法,對梁彎曲試驗、軸心壓桿試驗和偏心壓桿5根據編制組對齒板連接的理論和試驗研究結果,增加了“11齒板連接試驗方法”一章;型木桁架試驗方法的內容,并將其納入原標準“12屋架試驗方法”中;考慮到桁架不僅在屋蓋中,而且在樓蓋中的廣泛應用,將該章改為“14桁架試驗方法”;同時,根據各單位的反饋意7為避免規(guī)范之間重復,取消了附錄A(原附錄E)中關59按建標[2008]182號文《工程建設標準編寫規(guī)定》的土木工程學院《木結構試驗方法標準》管理組(地址:重慶市沙坪壩區(qū)沙北街83號,郵編:400045),或傳真本標準主編單位:重慶大學本標準參編單位:四川大學本標準主要起草人員:周淑容崔佳黃浩戴連雙何桂榮王永兵梁海濤本標準主要審查人員:王永維林文修·古天純陸偉東6 12術語和符號 2 2 3 63.1試驗設計 6 63.3試驗設備和條件 83.4試驗記錄和報告 8 4.1一般規(guī)定 4.2參數估計 4.3回歸分析 5梁彎曲試驗方法 5.1一般規(guī)定 5.2試件設計及制作 5.3試驗設備與裝置 5.4試驗步驟 5.5試驗結果及整理 6軸心壓桿試驗方法 226.1一般規(guī)定 226.2試件設計及制作 6.3試驗設備與裝置 6.4試驗步驟 6.5試驗結果及整理 77.1一般規(guī)定 287.2試件設計及制作 7.3試驗儀表和設備 7.4試驗步驟 7.5試驗結果及整理 8.1一般規(guī)定 8.2試件設計及制作 8.3試驗設備與裝置 8.4試驗步驟 8.5試驗結果及整理 369齒連接試驗方法 9.1一般規(guī)定 9.2試件設計及制作 9.3試驗設備與裝置 9.4試驗步驟 10圓鋼銷連接試驗方法 10.1一般規(guī)定 10.2試件設計及制作 10.3試驗設備與裝置 10.5試驗結果及整理 11齒板連接試驗方法 50 5011.2試件設計及制作 11.3試驗設備與裝置 11.4試驗步驟 5611.5試驗結果及整理 12膠粘能力檢驗方法 61 618 66 67 14桁架試驗方法 71 71 附錄B我國部分城市木材平衡含水率估計值 附錄C木基結構板材彎曲試驗方法之一集中靜載和沖擊荷載試 附錄D木基結構板材彎曲試驗方法之二均布荷載試驗 附錄E木材順紋受壓應力-應變曲線測定法 附錄F構件膠縫抗剪試驗方法 附錄G膠粘耐久性快速測定法 附錄H膠液工作活性測定法 附錄J構件膠縫脫膠試驗方法 引用標準目錄 9 1 2 2 33GeneralRequire 6 6 6 8 8 4.1GeneralRequirements 4.2ParametersEs 5StandardTestMethods 20 22 25 25 287.2DesignandFabrication 28 29 30 8StandardTestMethodsforunderCompressionPerpendicula 9StandardTestMethodConnectionofTimbe 38 38 39 10.2DesignandFa 46 ConnectionofTimberStruct 50 55 57StrengthofStruct 61 61 61 63 6412.5JudgmentofRes 64ofFingerJointofTimberStructures 66 6914StandardTestMeth 71 78AppendixAStandardTestMethodsfandRetentionofWoodPreservatives AppendixBEstimatedValuesofEquilibriumMoistureContentofsomeLocationsin BasedPanels-underConcentratedofWoodunderCompressionAppendixFofStructuralComponent…AppendixGAppendixJExplanationofWordinginThisSt 11.0.1為確保木結構試驗的質量,正確評價木結構、木構件及1.0.2本標準適用于房屋和一般構筑物中承重的木結構、木構1.0.3木結構的試驗方法除應符合本標準外,尚應符合國家現22.1.1靜力試驗statictest2.1.2平衡含水率equilibriummoisturecontent木材在一定空氣狀態(tài)(溫度、相對濕度)下最后達到的穩(wěn)定2.1.3破壞性試驗destructive2.1.4純彎曲彈性模量purebendingmodulusofelasticity2.1.5表觀彈性模量apparentmodulusofelasticity2.1.6等效彈性模量equivalentmodulusofelasticity2.1.7齒連接notchandtoothconnection2.1.8圓鋼銷連接rounddowelconnection將圓鋼銷插入木構件的開孔中連接多個木構件以傳遞拉(或壓)力的一種連接方式。2.1.9膠合指形連接(簡稱指接)fingerjoint32.1.10齒板連接trussplateconnection用齒板(經表面鍍鋅處理的鋼板沖壓而成的帶齒金屬板)連2.1.11齒板主軸principalaxisoftrussplate齒板單位寬度受拉承載力較高的方向,即齒板上沿齒槽的F——荷載;當鋼材達到屈服點時圓鋼銷連接試件所承受Fu——試件破壞時的荷載;齒連接破壞時齒槽承壓面上的F?——齒板連接在連接處產生0.8mm滑移時板齒的承載力桁架節(jié)點荷載的最大破壞值;om——在桿端初始偏心彎矩作用下偏壓試件破壞時的彎曲4fe——木材標準小試件順紋抗壓強度;無柱效應試件的順紋fm——木材標準小試件抗彎強度;fm——梁的抗彎強度;ns,——齒板連接板齒的抗滑移極限強度試驗值;5l——試件的跨度(或長度);軸心壓桿試件的計算長度;ly——齒連接試件的剪切面長度;齒板連接y——修正系數63.1.1木結構試驗前,應先進行試驗設計。試驗設計應根據具體試驗目的和要求,對試材選擇、試件設計及制作、試件數量、3.1.2當需驗證某種計算方法或結構構造的正確性時,應根據3.1.3當需對成批構件進行檢驗驗收、對某些結構和構件的質1同批試驗用木材應采用同一樹種或同一樹種組合,并應2試驗用木材從林區(qū)采樣時,所有生材的端頭都應涂上可3當條件受限制時,試驗用木材可采用商品材,但每根試74試驗用木材必須在干燥的室內存放。試材應離地面30cm3.2.2檢驗性試驗所用試材、試件的選擇和存放應符合下列1當按送來的原件進行檢驗時,在存放期間應妥為保存,2當需在已有建筑物或某一結構中取樣進行檢驗時,應遵3.2.3除特定研究內容外,試驗用木材必須在室內自然風干至試材在風干存儲期間,可采用電測法檢查試材表面的含水率。但在制作試件前,必須抽取3根~5根試材,各在距端部400mm處,鋸一塊15mm厚的試片用烘干法測含水率,證實已3.2.4試驗用木材的材質等級應在試驗設計中事先明確,不得任意改變。木材材質等級應按現行國家標準《木結構設計規(guī)范》1對驗證性試驗所用試件,其制作質量和偏差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木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GB50206中的有關家標準《木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GB50206的規(guī)定2測量試件關鍵部位的設計尺寸不應少于三次,并取其平8樣,用烘干法測含水率。試樣的尺寸宜為20mm×20mm×20mm,數量不應少于3個,含水率取試驗平均值。若以15mm2變形測量儀表應在試驗前進行校正,其精度應小于1%65%±5%的環(huán)境中進行。不宜在露天情況下進行木結構試驗。92試件的缺陷(木節(jié)、斜紋、裂縫等)應在試驗前標繪在3試件的破壞情況應作詳細描述。對破壞類型(剪、拉、3試驗程序的情況,包括加載方式、加載速度、荷載分級4試驗所得的主要資料,包括經過計算所得的各種破壞強5若試驗過程中有更改或變動,應說明變更內容及其依據1當分組時,每組試件數目不宜少于5個,也不宜超過2當用成對試件確定換算系數時,其試件數目不宜少于4當進行回歸分析時,自變量(控制變量)的取值不宜少4.1.8在進行正態(tài)樣本的統(tǒng)計分析中,不應隨意剔除觀測值或修正觀測值。若發(fā)現有離群值時,允許離群值的個數大于1或等于1,并應按下列規(guī)定進行判斷和處理:1離群值的檢驗方法應按現行國家標準《數據的統(tǒng)計處理和解釋正態(tài)樣本離群值的判斷和處理》GB/T4883的規(guī)定2離群值的統(tǒng)計檢驗的顯著性水平(檢出水平)α應取0.05。4離群值表現為統(tǒng)計上離群時,允許剔除或進行修正;判斷離群值是否統(tǒng)計上離群的統(tǒng)計檢驗的顯著性水平(剔除水平)α*應取0.01。5歧離值、被剔除或修正的觀測值及其理由,應予記錄4.1.9試驗結果的數字修約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數值修約規(guī)4.2.1根據研究目的,參數估計應分別采用點估計和區(qū)間估計4.2.2均值的點估計,應在剔除離群值后,用包含n個觀測值x;(i=1,2,…,n)的數據的算術平均值x估計正態(tài)分布的均值μ。算術平均值x應按下式計算:4.2.3標準差的點估計,應用n個數據的標準差s估計正態(tài)分4.2.4變異系數可根據本標準公式(4.2.2)和公式(4.2.3)4.2.5均值的區(qū)間估計,置信水平應取0.95,并應根據研究目23456789n04.2.8當有特殊研究需要時,才確定總體方差的置信區(qū)間。該置信區(qū)間在n≥25時由下面的雙重不等式計算:4.3.1本標準的回歸分析應采用最小二乘法,在建立回歸公式的同時,應計算剩余標準差和相關系數(或4.3.2回歸公式僅適用于已經觀測到的自變量(控制變量)的4.3.3對建立的回歸公式能否滿足實際使用要求,應視研究目5梁彎曲試驗方法5.1.2梁的彎曲試驗應采用對稱兩點勻速加載的方法,觀測荷5.1.3梁的純彎曲彈性模量,應采用在規(guī)定的標距內測定的梁5.1.4梁的抗彎強度,應使梁的測定截面位于規(guī)定的標距內承5.2.1制作梁的彎曲試驗試件時,試材的來源、樹種、干燥處5.2.2梁試件的跨度與截面高度的比值宜取18,兩端支點處試5.2.3梁的截面尺寸應在規(guī)定的標距內測量,測量精度應為5.2.4當需確定梁的抗彎強度與標準小試件的抗彎強度(或木材的其他基本材性)之間的比值時,應在試驗之前,在該根梁的兩端試材中各切取受彎標準小試件不應少于5個,順紋受壓標準小試件不應少于3個。5.2.5當需確定梁的彎曲彈性模量與標準小試件的彎曲彈性模量(或木材的其他基本材性)之間的比值時,應在試驗之前,在小試件均不應少于5個。1有足夠的空間容納試件及有關裝置,且梁的撓曲變形不2測力系統(tǒng)應事先校正,并應符合本標準第3.3.1條的要求,荷載讀數盤的最小分格不應大于200N;當采用數顯測力系統(tǒng)時,其分辨率不應大于200N。3試驗機的支承臂長度應大于梁試件的長度。對跨度特別1梁試件的下表面應采用支座鋼墊板傳遞支座反力。支座2梁兩端的反力支座均應采用滾軸支座,滾軸應設置在支3當梁的截面高度和寬度的比值大于或等于3時,在反力2加載鋼墊板的上表面應與加載弧形鋼墊塊的弧面接觸。鋼墊塊的弧面曲率半徑應為梁截面高度的2倍~4倍,弧面的弦3在弧形鋼墊塊之上應設荷載分配梁。荷載分配梁可采用4在荷載分配梁的中央應設置球座,與試驗機上的上壓頭1測量梁在荷載作用下產生的撓度時,可采用U形撓度測量裝置(圖5.3.4-1、圖5.3.4-2)。此U形裝置應自重輕并具有足夠的剛度,可采用輕金屬(例如鋁)制作。U形裝置的兩端4——U形撓度測量裝置2當梁的跨度很大時,可采用撓度計直接測量梁兩端及跨的5倍(圖5.3.4-1),且不應小于400mm。如不能滿足以上條度的3倍。3應預先估計荷載F?值和F?值,荷載從F錄相應的撓度值,再卸載到F?,反復進行5F?——取小于比例極限的力(N);F?——取大于將試件和裝置壓密實的力(N)。5.4.3梁的彎曲彈性模量試驗應采用無沖擊影響的加載方l——試件的跨度(mm);5.4.4梁的抗彎強度試驗應采用無沖擊影響的加載方式,其加5.4.5當需測定梁的比例極限及繪制荷載-撓度的關系曲線時(圖5.4.5),試驗機壓頭的運行速度應按本標準第5.4.3條采式中:Em——梁在純彎矩區(qū)段內的純彎曲彈性模量(N/mm2),lo——測量撓度的U形裝置的標距,此處等于5h荷載增量(N),按本標準公式(5.4.2)計算;Lo——測量撓度的U形裝置的標距,此處等于梁的跨度l(mm);△w——在荷載增量△F作用下,在全跨度內梁所產生5.5.3當同時測得同一根梁試件在全跨度內和純彎矩區(qū)段內的兩種撓度值時,可根據本標準第5.5.1條和第5.5.2條的計算結式中:G—梁的剪切模量(N/m應記錄和計算到三位有應記錄和計算到三位有5.5.5梁彎曲試驗數據的整理匯總可按表5.5.5進行。bXhl點至點距離aLo內△w(N)強度純彎曲彈性模量EmG標準小試件抗彎強度fm(N/mm2)標準小試件彈性模量E(N/mm2)實驗室溫度空氣相對濕度試驗日期記錄人6.1.1軸心壓桿試驗方法適用于測定整截面的鋸材或膠合矩形6.1.2軸心壓桿試驗是在保證承重柱承受壓力的條件下,勻速1除有專門要求按物理軸線對中外,對驗證性、檢驗性和2采用幾何軸線對中時,應保證試件截面的幾何中心、雙3采用物理軸線對中時,應在加載后,觀察試件同一截面至測得的應變值與其平均值相差不超過5%。6.2.1軸心壓桿試驗的試件可采用正方形截面,試件的截面邊寬不宜小于100mm,長度不應小于截面邊寬的6倍。6.2.2制作軸心壓桿試件的木材的材質等級應符合本標準第3.2.4條的規(guī)定。木材的主要缺陷應位于試件長度中央1/4長度范圍內,靠近桿件端部1倍截面寬度范圍內不得有斜紋以外的其他任何缺陷,且斜紋率不應大于10%。6.2.3軸心受壓試件的制作、檢查、含水率測定等除應符合本標準第3章的規(guī)定外,試件應加工平直,四個側面應相互垂直,6.2.4在制作試件之前,應從靠近壓桿兩端面的試材中切取標不應少于3個。6.2.5軸心壓桿試件和標準小試件宜同時制作、同時試驗。若不能及時試驗,軸心壓桿試件和標準小試件應存放在同一環(huán)境3精度除應符合本標準第3.3.1條的要求外,液壓式萬能試驗機荷載讀數盤的最小分格不宜大于200N;液壓式長柱試驗機荷載盤讀數的最小分格不宜大于1000N;當采用數顯測力系統(tǒng)時,其分辨率不應大于200N。支承裝置可采用球鉸(或稱球座)或專門設計的雙向刀鉸。6.3.3當采用球鉸作為軸心壓桿試驗的支承裝置時,應符合下1球的半徑宜小,可為試件截面尺寸最大邊的1倍~2倍。2球座的上、下面應為正方形的平面并具有可與試件的承6.3.4當采用雙向刀鉸作為軸心壓桿試驗的支承裝置(圖6.3.4)時,應符合下列要求:1雙向刀鉸應保證可在試件截面的相互垂直的兩個軸線上3雙向刀鉸的上下表面應為正方形,并具有對準中心的十5柱頂部和底部的雙向刀鉸的刀口放置方向應保證在任何軸心壓桿的側向撓度宜采用行程為50mm、精度為0.01mm的位面的4個側面粘貼標距為100mm的電阻應變片各一片(圖計值的1/50。阻應變儀測應變值eo,再加荷載到F?后測相應的應變值e?,然后卸荷到F?,反復進行5次,隨即以均勻的速度逐級加載至試件破壞,每級荷△F的1倍~2倍。應在試驗柱長度中央截面的兩個方向各安設一個位移傳感器,測出各級荷載作用下的撓度值,并繪出荷載-撓度曲線。和轉向滑輪將位移傳遞到位移傳感器上。應使荷載從零開始約經5min~10min即達到最大荷載。6.5.1軸心壓桿試件的初始彈性模量和初始相對偏心率可分別式中:E?——試件的初始彈性模量(N/mm2),記錄和計算到三A——試件的截面面積(mm2);Eo和e?——按本標準第6.4.3條測得的,分別在荷載F。和F?作用下,4個側面平均應變值中相近三次應變值的D四個測點(圖6.4.1)的相近三次應6.5.2軸心壓桿試件失穩(wěn)破壞時的臨界應力及其與標準小試件式中:Ocri—軸心壓桿試件失穩(wěn)破壞時的臨界應力(N/mm2),6.5.3軸心壓桿試件失穩(wěn)破壞時的等效彈性模量及其與標準小式中:Equ——軸心壓桿試件失穩(wěn)破壞時的等效彈性模量(N/mm2),記錄和計算到三位有效數字;6.5.4軸心壓桿試驗的主要試驗數據可按表6.5.4填寫。表6.5.4軸心壓桿試驗主要試驗資料匯總表試件編號bXh臨界應力的端部截面(圖7.1.2)、試件兩端的偏心距e相等、單7.1.3偏心壓桿的試驗設圖7.1.2偏心受壓試件7.2.2偏心受壓試件兩端的偏心距e應相等(圖7.1.2),試件7.2.3制作偏心受壓試件的木材的材質等級應符合本標準第B圖7.2.2牛腿3.2.4條的規(guī)定,木材的主要缺陷應位于試件長度中央1/2長度標準第3章的要求。7.2.4偏心受壓試件的兩個端面應與試件的軸線垂直,試件的7.2.5在制作偏心受壓試件之前,應從靠近試件兩個端面的試受壓彈性模量小試件以及靜力彎曲小試件各3個。7.3.1用于偏心受壓試驗的機械裝置和儀表設備,均應符合本標準第3.3.1條的有關要求。7.3.2試驗設備的凈空尺寸應取試件長度及其有關支承和加載7.3.3必要時應在偏心受壓試件的彎矩作用平面外設置側向支撐,保證試件僅沿指定方向撓曲,且對撓曲方向的變形不產生7.3.4偏心受壓試驗可根據實際條件選用長柱試驗機或承力架3應在千斤頂液壓缸的外表面上標出用于試件對中的、互4千斤頂活塞的頂面應保持水平。安裝試件時,應用水準7.3.6當采用壓力傳感器測定荷載大小時,應選擇噸位約為該批試件最大荷載1.2倍的壓力傳感器。7.3.7測量偏心受壓試件的撓度,應采用量程不小于100mm7.3.8測量試件邊緣纖維的應變宜采用電阻應變儀,電阻應變片宜分別布置在試件長度中點處的彎曲凹側和凸側,標距宜7.4.1偏心受壓試件兩端應采用單向刀鉸支承(圖7.4.1)。在單向刀鉸的刀槽與試件的端面之間,應設置厚度不小于20mm7.4.2當采用承力架進行偏心受壓試驗時,試件上端單向刀鉸7.4.4偏心壓桿試驗的加載速度應使試件從荷載為零開始經7.5.1偏心壓桿試驗的主要試驗數據可按表7.5:1填寫;典型的荷載-撓度曲線以及其他有關細節(jié)應按本標準第3.4節(jié)的要求試件編號bXh心距e0實驗室溫度空氣相對濕度試驗日期記錄人e——初始偏心距,取荷載與試件軸線之間的距離h——試件的截面高度(mm);0c——在初始偏心距為e的條件下偏壓試件破壞時的壓應fm——木材標準小試件抗彎強度(N/mm2)。7.5.3根據表7.5.1所列資料,對不同長細比的試件,應分別8.1.1橫紋承壓比例極限測定方法適用于測定木構件橫紋承壓8.1.2橫紋承壓比例極限測定是根據試驗測定的荷載-變形曲切值的1.5倍,以該點坐標對應的荷載值作為該試件橫紋承壓的1全表面橫紋承壓(圖8.1.3a)。2中間局部表面橫紋承壓(圖8.1.3b)。3盡端局部表面橫紋承壓(圖8.1.3c)。8.1.4按本方法測定的木構件橫紋承壓比例極限,不要求進行取0.9。8.2.3橫紋承壓試件加工時,其橫截面尺寸的允許偏差為應大于200N/mm,變形刻度間距不應大于0.01mm/mm。若不壓頭的直徑或最小邊尺寸不應小于60mm,且應采用淬火鋼材8.3.3在試驗機中安裝試件時,其上下均應設置厚度不小于20mm的鋼墊板(圖8.3.3),鋼墊板表面應光潔平整,與橫紋5(固定于獨立支點上);5、6—鋼墊板(厚度不小于20mm)8.4.1試驗前,應測量橫紋承壓試件的尺寸,測量值應讀到尚應有3級~4級荷載的讀數。荷載增量△F的確定,可在正式試驗前,用3個試件進行探索試驗,對針葉樹種木材,△F可試用4kN;對闊葉樹種木材,△F可試用8kN。時間荷載(kN)%寬度比例極限荷載比例極限應力8.4.4試驗完畢后,應立即從橫紋承壓試件中部鋸取厚度為變形曲線圖,按本標準第8.1.2條規(guī)定的方法從圖上確定比例極限荷載Fb。8.5.2當試驗機未配備精度符合要求的自動記錄裝置時,應根據測讀記錄繪制荷載-變形圖。繪制時,其荷載軸(縱坐標)刻度間距不應大于400N/mm,變形軸(橫坐標)刻度間距不應大式中:fe,90——試件橫紋承壓比例極限(N/mm2),試驗結果的記錄和計算應精確至0.1N/mm2;l?——試件承壓面長度(mm),見圖8.1.3。9.1.1齒連接試驗方法適用于測定木結構單齒連接或雙齒連接9.1.2齒連接試驗是利用專門設計的加載裝置,保證壓力與被1試件截面的寬度不應小于40mm,高度不應小于60mm,高度與寬度的比值不應大于1.5。1)單齒連接不應小于20mm;2)雙齒連接第一齒深度不宜小于10mm,第二齒深度應比第一齒深度大至少10mm;3)試件齒槽的最大深度不得大于試件全截面高度的1/3。1)單齒連接不宜小于齒槽深度的4倍;2)雙齒連接不宜小于齒槽深度的6倍。4齒連接的承壓面必須與壓力方向垂直,壓力與剪面之間5試件在剪面長度以外長度上的凈截面高度,應等于剪面1試件剪面附近不得有木節(jié)和水平裂縫,其他部位不得有3同一組中的7個試件應分別從不同的7根試條中各切取4試件截面的寬度宜取40mm,高度宜取60mm,試件的9.3.2齒連接試驗的加載裝置,對試件度為60mm的齒連接試件,宜采用專門設計的三角形支承架9.3.3齒連接試驗用的三角形支承架(圖9.3.2-1)應符合下圖9.3.2-1三角形支承架圖9.3.2-2三角形人字架2在試件的支座處,應設槽形鋼墊板和滾動軸承,并保證3在試件的承壓面上設豎向壓桿,壓桿的上端與試驗機的9.3.4齒連接試驗用的三角形人字架(圖9.3.2-2)應符合下1三角形人字架中的人字桿應采用鋼材制作,兩根人字桿2三角形人字架中下弦桿(即試件)的兩端應放在鋼墊板9.3.5安裝齒連接試件時,應在試件上標出試件齒槽下凈截面9.4.1齒連接試件的含水率應符合本標準第3.2.3條的規(guī)定,試驗室的溫度和濕度應符合本標準第3.3.2條的規(guī)定。9.4.2齒連接試驗的加載應勻速進行,并保證試件在3min~9.4.3齒連接試件破壞后,應在試件剪面下切取3個木塊以測9.4.5齒連接試件破壞后應描繪端部橫截面年輪方向及試件破9.5.1齒連接試驗記錄可按表9.5.1進行。試件類別剪面尺寸(mm)破壞壓力(N)剪應力(N/mm2)含水率w(%)實驗室溫度空氣相對濕度試驗日期記錄人式中:tm——齒連接試件沿剪面破壞的平均剪應力(N/mm2),9.5.3齒連接試件沿剪面破壞時平均剪應力的相對值應按下式9.5.4當齒連接試驗符合本標準第9.2.5條的規(guī)定時,齒連接試驗結果的回歸分析應符合本標準第4.3節(jié)的規(guī)定。10.2.1對稱雙剪圓鋼銷連接試件(圖10.2.1)的設計尺寸應1圓鋼銷直徑d宜取12mm~18mm。2試件中部木構件的厚度c應大于5d;邊部木構件的厚度a應大于2.5d。2每個木構件應四面刨光平整,端部的承壓面應與軸線10.3.1圓鋼銷連接試驗的加載設備宜采用1000kN萬能試驗10.3.2測量圓鋼銷連接的相對滑移宜采用量程不小于20mm41固定百分表的鐵制夾具應安設在試件的前后兩側,宜靠近邊部木構件上端,百分表的觸針應位于中部木構件的中心2圓鋼銷連接試件應平穩(wěn)安放在試驗機下壓頭的鋼板上,10.4.2圓鋼銷連接試驗的加載程序(圖10.4.2)應符合下列2加載到0.3F,持荷30s;3卸載到0.1F,再持荷30s;5加載到0.7F后,減慢加載速度,仍逐級加載至試件F=2×[0.3d2√nf.f,×1.7+0.09a2nfe√nf./(1.7f,)]14mm時取0.85。1圓鋼銷在試件的中部木構件中發(fā)生彎曲且在邊部木構件2圓鋼銷在試件的中部及邊部木構件中均發(fā)生彎曲,圓鋼銷的末端雖無明顯上翹現象,但試件的相對變形達到15mm以上。10.5試驗結果及整理10.5.1圓鋼銷連接試驗的記錄可按表10.5.1進行,并繪出荷載-變形曲線(圖10.5.1)。圓鋼銷連接試件相對變形(mm)標準小試件抗壓強度(N/mm2)百分表b00.1F圓鋼銷連接試件含水率w(%)標準小試件含水率w(%)小試件順紋抗壓強度fe(N/強度抗拉強度fus(N/F的變形下的為時荷載為時荷載aCd注:*設計荷載Fa按現行國家標準《木結構設計規(guī)范》GB50005計算。2垂直于荷載作用方向的齒板寬度不應小于40mm,齒板邊沿距木構件邊沿的距離不應小于10mm(圖11.2.1)。3沿荷載作用方向的齒板長度應根據試驗測試內容確定,并應符合本標準第11.2.2條的要求。4齒板連接試件的尺寸和形狀應根據齒板尺寸、夾具類型壓頭的距離y不應小于1.5h(圖11.2.1)。1對板齒極限承載力和抗滑移極限承載力試驗,齒板長度2對齒板連接受拉極限承載力試驗,齒板長度應取試驗時3對齒板連接受剪極限承載力試驗,齒板長度應取試驗時1試驗用齒板應與工程中實際使用的齒板一致,同一組齒板連接試件中齒板厚度誤差應控制在±5%內。2試驗用木材的材質等級應符合本標準第3.2.4條的規(guī)定,度相差不應超過0.5mm。3同一個齒板連接試件相連木構件應取自同一根木材的相5當確定板齒極限承載力和抗滑移極限承載力時,木材的含水率應為15%±5%,木材的年輪應與木材的寬面相正切。1荷載平行于木紋及齒板主軸(α=0°,β=0°)(圖2荷載平行于木紋但垂直于齒板主軸(α=0°,β=90°)(圖11.2.4b)。3荷載垂直于木紋但平行于齒板主軸(α=90°,β=0°)(圖11.2.4c)。4荷載垂直于木紋及齒板主軸(α=90°,β=90°)(圖0.7h(圖11.2.4c和圖11.2.4d)。注:α——荷載作用方向與木紋之間的夾角。(a)α=0°,β=0°(c)α=90°,β=0°圖11.2.4板齒極限承載力和抗滑移極限承載力試件況進行試驗:(圖11.2.6-1)或雙剪(圖11.2.6-2),并應根據齒板主軸與木表11.2.6齒板主軸與木紋之間的夾角θθ圖11.2.6-1單剪連接試件FF大聲F/211.2.7齒板連接試件的加工制作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試件的加工應采用平壓的方式進行,加工前應用清洗劑清洗齒板以去除油污。2木構件兩端端部應加工垂直、平整。3制作板齒極限承載力和抗滑移極限承載力試件時,應將齒板上位于木材端距a。及邊距e。內的齒去除,去齒時不應損傷齒板的基板(圖11.2.7)。4安裝齒板時,應將板齒全部壓入木材,齒板與木材間應無空隙,并且不得出現倒齒現象。5安裝齒板時,不應使用釘子等進行定位。11.2.8齒板連接試件制作完成后,應在溫度為20℃±2℃、相對濕度為65%±5%的實驗室放置至少7d后方可進行試驗。11.3試驗設備與裝置11.3.1齒板連接試件宜在萬能試驗機上進行試驗,并應符合本標準第3.3.1條的有關要求。11.3.2測量試件變形時宜采用量程不小于15mm的位移測量11.3.5安裝圖11.2.4c和圖11.2.4d中水平木構件上的夾具驗第1部分:室溫試驗方法》GB/T228.1進行材性試驗。11.4.5齒板連接試驗的加載應勻速進行,并在5min~20min為1.0mm/min±0.5mm/min,并記錄加齒板附近切取一塊厚度為15mm無缺陷的整截面木材,用于測11.5.1齒板連接試驗記錄可按表11.5.1-aXh齒板尺寸p時荷載左前左后右前右后前左前左后右前右后實驗室溫度空氣相對濕度加載速度試驗日期注:a、aj表示平行于齒板主軸方向的齒板長度;b、bi表示垂直于齒板主軸方向垂直于荷載方向的齒板寬度lw(mm)實驗室溫度空氣相對濕度加載速度試驗日期記錄人左右左右實驗室溫度空氣相對濕度加載速度試驗日期記錄人式中:nr,u——板齒的極限強度試驗值(N/mm2),計算結果保Fa.p——按本標準第11.2.4條的齒板連接試件進行試驗所A——齒板表面有效面積(mm2),取連接一側齒板覆蓋木構件的面積減去端距ao和邊距e。內的齒板面積(圖11.2.7)。式中:ns,u——板齒的抗滑移極限強度試驗值(N/mm2),計算F,——按本標準第11.2.4條的齒板連接試件進行試驗時,連接處產生0.8mm滑移時對應的承載力試驗式中:tr,u——齒板連接受拉極限強度試驗值(N/mm),計算結F.g——按本標準第11.2.5條的齒板連接試件進行試驗所γ——修正系數,按本標準第11.5.6條計算。Fv,——按本標準第11.2.6條的齒板連接試件進行試驗所得齒板連接受剪極限承載力試驗值(N);該值應件之間的相對滑移超過6mm或6倍齒板厚度的較l——齒板連接處平行于荷載方向的齒板剪切面長度fus——用于制作齒板的鋼板的極限抗拉強度實測值(N/mm2)。其值應取按本標準第11.4.2條測得的、扣除鍍鋅層厚度之后3個試件極限抗拉強度3齒板的特征,包括板齒的尺寸和間距、鋼板涂層厚度以及用于制作齒板的鋼板型號和力學性能(包括抗拉強度、屈服強6齒板連接試件的破壞荷載、破壞形態(tài)、極限承載力、荷2木材膠合時,在溫度為20℃±2℃、相對濕度為50%~70%的條件下,應控制木材的含水率在8%~10%。1試條膠合前,膠合面應重新細刨光達到保證潔凈和密合2膠面應在刨光后2h內涂膠,涂膠前,應清除膠合面上的3涂膠后應放置15min再疊合加壓,壓力可取0.4N/mm2~4在膠合過程中,室溫宜為20℃~25℃。5對于熱壓固化膠粘劑,應采用與工藝相同的熱壓時間、6試條應在室溫不低于16℃的加壓狀態(tài)下放置24h,卸壓后養(yǎng)護24h,方可加工膠粘試件。12.2.3加工膠粘試件時,應將試條截成四塊(圖12.2.1b),按圖12.2.3所示的形式和尺寸制成4個順紋剪切的膠粘試件。12.3.1膠粘試件應放置于專門的剪切裝置(圖12.3.1)中,1試驗前,應用游標卡尺測量試件剪切面尺寸,準確讀上沿木材剪壞的面積,且應精確至3%。式中:fgv——膠粘試件的剪切強度(N/mm2),計算準確到12.4.2膠粘試件剪切面沿木材部分破壞的百分率應按下式式中:py——剪切面沿木材部分破壞的百分率(%),計算準確12.5.1一批膠抽樣檢驗結果,應按下列規(guī)則進行判定:1若干態(tài)和濕態(tài)的試驗結果均符合表12.5.1的要求,則判2試驗中,如有一個膠粘試件不合格,則須以加倍數量的膠粘試件進行二次抽樣試驗,此時若仍有一個膠粘試件不合格,3若膠粘試件強度低于表12.5.1的規(guī)定值,但其沿木材部分破壞率不小于75%,仍可認為該批膠為合格品。表12.5.1承重膠合木結構用膠膠粘能力的最低要求膠縫順紋剪切強度值(N/mm2)12.5.2對常用的耐水性膠種,可僅做干態(tài)試驗,并應按本標準第12.5.1條的判定規(guī)則進行判別。13膠合指形連接試驗方法膠合指形連接和膠合木構件中單層木板的膠合指形連接(以下簡稱指接)的抗彎強度。合本標準第3章、第4章和第5章的有關規(guī)定。形成的指形接頭。指榫(圖13.1.3)的幾何關系應按下列公式13.2.1制作指接試件用的試材和膠合工藝,除應符合本標準13.2.2指接的指榫長度不應小于20mm。指接應位于指接試件長度的中央,在指接試件中央1/2長度范圍內不得有任何木節(jié)和于75mm,在截面的最小邊內不得少于3個指榫。試驗應取30個指接試件,其中15個試件在截面為立放條件下進行試驗(圖13.2.3-1);其余15個試件在截面為平放條件下進行試驗(圖13.2.3-2)。h13.2.4疊層膠合木構件中單層木板指接的試件應符合下列1試件的寬度(木板的寬度)宜采用100mm。驗(圖13.2.4)。高度的5倍(圖13.2.4)。13.4.1對指長不小于20mm的木材指接抗彎強度試驗,試件2沿指榫的膠合縫破壞,但沿木材部分破壞的百分率不小于75%。1當試件截面為立放位置時(圖13.2.3-1):2當試件截面為平放位置時(圖13.2.3-2):式中:fm——整截面膠合指形連接的抗彎強度(N/mm2),應式中:fm——單層木板膠合指形連接的抗彎強度(N/mm2),可按本標準中的公式(4.2.2)計算;s——15個膠合指形連接抗彎強度試驗值的標準差,其值可按本標準中的公式(4.2.3)計算。指頂寬指頂隙縱向壓力固化和品種時間(s)截面(mm)截面(mm)點到支座(mm)彎曲強度14.1.2試驗的桁架應按下列要求進行驗算,并應核定其設計1對木構件及其連接,應按國家現行標準《木結構設計規(guī)范》GB50005或《輕型木桁架技術規(guī)范》JGJ/T265的有關要2除桁架的保險螺栓、系緊螺栓以及輕型木桁架的齒板連3對破壞性試驗的桁架,其加載點處木材的局部承壓應力應按能承受3倍以上設計荷載進行驗算。中的鋼拉桿及其連接應進行加強設計以保證能承受3倍以上設計荷載;加強設計的鋼拉桿及其連接,不應損傷節(jié)點部位的木材,1桁架中各類木構件的材質等級應符合國家現行標準《木行國家標準《木結構設計規(guī)范》GB50005的有關規(guī)定進行強度質量。大于5mm。14.5.3桁架試驗可采用分級加載制度(圖14.5.3a)或連續(xù)加載制度(圖14.5.3b),試驗的加載程序(圖14.5.3)應分為三14.5.4當采用分級加載制度(圖14.5.3a)時,加載階段T?1按照每級荷載0.2Pk加載至0.6Pk,每級加載的時間間隔宜為30min,加載至0.6Pk后持荷30min。圖14.5.3桁架試驗加載程序2分兩級卸載,每級卸載的時間間隔宜為30min,空載14.5.5當采用連續(xù)加載制度(圖14.5.3b)時,加載階段T?1采用恒定速率加載至0.6Pk,加載時間宜為60min,加載至0.6Pk后持荷30min。2按照恒定速率卸載,卸載時間宜為30min,空載30min14.5.6當采用分級加載制度(圖14.5.3a)時,加載階段T?1應在每級加載及每級卸載完成后每隔10min測讀一次30min,加載至Pk后持荷60min。4再次按每級荷載0.2Pk加載至Pk,每級加載的時間間隔宜為30min,加載至Pk后持荷24h,持荷期間每60min測讀一次數據。對變形收斂較慢的桁架,持荷時間應適當延5持荷完成后,分兩級卸載,時間間隔為30min,空載14.5.7當采用連續(xù)加載制度(圖14.5.3b)時,加載階段T?2采用恒定速率加載至Pk,加載時間宜為120min,加載至Pk后,持荷60min。4按照恒定速率加載至Pk,加載時間宜為120min,加載至Pk后持荷24h,持荷期間每60min測讀一次數據。對變形收5按照恒定速率卸載,卸載時間宜為30min,空載30min14.5.8當采用分級加載制度(圖14.5.3a)時,加載階段T?應按每級荷載0.2Pk加載至Pk,每級加載的時間間隔宜為1對桁架中鋼拉桿及其連接未按本標準第14.1.3條規(guī)定每級加載的時間間隔為10min,每級加載完成后應立即測讀數載的時間間隔為10min,然后按每級荷載0.1Pk加載至桁架破14.5.9當采用連續(xù)加載制度(圖14.5.3b)時,加載階段T?應采用恒定速率加載至Pk,加載時間宜為120min,加載至Pk行加強設計的桁架,應按0.020Px/min的加載速率加載至2.0Pk,然后按0.010Pk/min的加載速率加載至桁架破壞,每3對輕型木桁架,應按0.020Pk/min的加載速率加載,加者板齒拔出,應按0.010Pk/min的加載速率加載至桁架破壞,14.5.10對破壞性試驗的桁架,凡桁架出現下列破壞情況之一2桁架的撓度突然急劇增大,在圖14.5.10中其撓度差△w3桁架中任一節(jié)點連接處的木材發(fā)生劈裂或連接的變形超4對輕型木桁架,加載中出現齒板連接破壞或者荷載降至峰值荷載的80%以下。P0P14.5.11當桁架瀕臨破壞時,應以文字描述和繪圖或拍照等方式記錄其破壞全過程的實況;荷載超過2.0Pk后,嚴禁非指定14.5.12桁架破壞后,應立即在破壞處附近鋸取小試件,并應1木材含水率試件:沿構件長度方向取厚度15mm的整截1)若桁架為上弦壓彎破壞,取順紋受壓及抗彎強度試件各5個;2)若桁架為端部剪切破壞,取順紋受壓和順紋受剪試件各5個;3)在測定桿件應變附近部位取5個抗彎彈性模量試件,14.6試驗結果及整理2繪制主要連接節(jié)點的荷載-變形(結合縫或齒板連接節(jié)點的相對滑移)關系曲線。14.6.2在試驗數據整理的基礎上,應重點做好下列分析工作,1通過預加載后測得的殘余變形對桁架的制作質量作出2利用在標準荷載作用下測得的桿件應力或其他各種測讀4桁架在全跨荷載作用下的受力性能,其破壞荷載與該桁5桁架破壞的原因,尋求桁架的最薄弱環(huán)節(jié),評價桁架的1桁架在預加載時的初始撓度(圖14.6.3-1)或松弛變值;其他桁架在標準荷載作用下的相對撓度w/l(圖14.6.3-2)不3桁架在標準荷載下主要連接節(jié)點的變形(連接縫的相對滑移),不應大于下列數值:2)齒連接3)螺栓連接4桁架最大破壞荷載與標準荷載之比值k:對于一般木桁架,當木構件部分破壞時,不應小于2.5;對新結構,不應小于3.0。附錄A木材防護劑透入度和保持量的測定方法A.1.1本方法適用于測定木材防護劑中含銅、鋅、鉻、砷、五A.1.2當需測定木材防護劑的透入度作定性分析時,應采用化A.1.3當需測定木材防護劑的保持量作定量分析時,可采用化學滴定方法或X射線熒光分析儀的方法。當采用化學滴定法測A.2.1測定木材防護劑透入度和保持量的樣品選擇應具有代表性,取樣部位應避開裂紋、木節(jié)、刻痕孔和避免“端部浸透”的影響。用空心鉆鉆取木芯樣品的數量和長度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A.2.2當測定木材防護劑的保持量時,尚需將干狀木芯樣品用打擊器或錘磨機粉碎成可通過36號試驗篩測定木材防護劑透入度可采用表A.3.11)1號顯色劑:取3.5g鉬酸銨溶于90mL蒸餾水,再加2)2號顯色劑:取1g茴香胺(鄰氨基苯甲醚)溶于99g的濃度為1.7%的稀鹽酸中,儲存在棕色瓶備用,有效期7d;3)3號顯色劑:取30g氯化亞錫溶于100mL的1:1的鹽酸溶液中(1份濃鹽酸加1份水),儲存在棕色瓶備1測定含銅防護劑的透入度,應將它的顯色劑分裝于5測定含鋅防護劑的透入度,應將它的三種顯示劑各取許采用含有5%的紅染料(碳酸鈣)干粉噴刷顯色。1木材防護劑的透入度應以測定木芯顯色部分的長度高速強剪切電熱恒溫200系列實驗用具有自動1臺5個共70g(準確至0.001g),加蒸餾水30g按工藝要求在實驗用高強剪切混合乳化機內配制成有效濃度為70%的CCA木材防2應從有效濃度為70%的CCA木材防護劑中稱取0.45g、并分別稀釋為0.3%、0.5%、0.7%、0.9%、1.1%及1.3%不A.4.4結果計算1經防護劑處理的木材中含CCA的有效成分重量百分率(%)應按下式計算:式中:C——被測試的樣品中含各種氧化物量或干鹽量的總和2經防護劑處理的干燥木材中含CCA的保持量應按下式式中:D——CCA的保持量(有效成分氧化物或干鹽)(kg/3當需測定干燥木材的密度時,應在被測試木材中取75mm×50mm×25mm的木塊在105℃的恒溫干燥箱中烘至恒重本方法是將五氯酚燃燒,使其中的氯原子轉化為氯離子(釋出原子與氫氧化鈣),然后用銀定量法測氯,并換算成五氯酚含A.5.2儀器使用的儀器應包括:馬福爐(能恒溫在800℃~900℃之間)、瓷坩堝(帶蓋100mL)、酸滴定管、堿滴定管、燒杯、抽A.5.3試劑及試劑制備0.1N的AgNO?溶液:取16.9g分析純硝酸銀溶解于稀釋,滴入2滴~3滴熒光黃指示劑,以該硝酸銀溶液進行滴0.1N的NH?CNS溶液:稱量7.6g分析純硫氰酚銨,在鐵銨礬指示劑:10g硫酸鐵銨溶于10mL濃硝酸稀釋到100mL。2上述坩堝蓋好,放入調溫在800℃~900℃的式中:PCP——防護劑中五氯酚的含率(%);N?——AgNO?溶液的準確當量濃度;W?——被測樣品木芯粉末的重量(g)。表B我國部分城市木材平衡含水率估計值(%)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克山哈爾濱四平沈陽銀川蘭州西寧青島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徐州杭州溫州福州廈門鄭州洛陽宜昌衡陽南昌南寧廣州海口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昌都昆明貴陽C.1.1本方法適用于木基結構板材在集中靜載和沖擊荷載作用C.1.2試驗模擬木基結構板材用作樓面板或屋面板的使用2樓面板:應進行在干態(tài)和濕態(tài)重新干燥兩種條件下的注:根據房屋使用情況,也可只進行一種條件下的試驗或按房屋實際使用條件C.2.1模擬屋面板或樓面板實際受力情況,將板材試件平置在3根等距的支承構件上,形成雙跨連續(xù)板,根據板材兩端邊緣的支承情況分為3種受力狀態(tài),在最不利位置加載。1加載裝置——荷載應通過球座平穩(wěn)加載,可采用不同方式加壓至極限荷載,準確度應在士1%以內。2加載盤——需用兩個鋼盤,厚度至少13mm,直徑76mm的鋼盤除用于測定剛度外也用于測定集中荷載下的強度,直徑25mm的鋼盤只用于測定強度(表C.3.1)。加載盤與試件接觸的邊緣應制成半徑不超過1.5mm的圓形樓面板一3撓度計安裝在固定于支承構件的三腳架上(圖C.3.1),每格讀數為0.02mm,準確度應為±1%。C.3.2沖擊荷載:用專門皮袋(底部直徑230mm~265mm,高板材的試驗跨度S(mm)皮袋和鋼珠總重(kg)到干態(tài)和濕態(tài)兩種條件(見本條第1款和第2款);用于樓面板第3款),或按本條第2款試驗。3重新干燥試驗——將板材處于濕態(tài)3d后重新調節(jié)到2支承構件可為工程中使用的,密度在0.40g/cm3~2當板材試件四邊支承時,集中荷載應施加在寬552S5Lsz3圖C.5.1集中靜載試驗2如果需要測定樓面板二濕態(tài)的強度,則應采用直徑為76mm的加載盤。用5mm/min的加載速度從零加載至最大荷載。C.5.5沖擊荷載試驗(圖C.5.5)應符合下列要求:3當試件板邊未支承或不完全支承時(例如用企口連接),4當加載點相距不小于890mm,并處于不同的跨間,且其C.5.6在沖擊荷載試驗前,應用直徑為76mm的加載盤在沖擊荷載加載點(圖C.5.5)施加集中靜載890N,并量測相對于支座的板材撓度。圖C.5.5沖擊荷載試驗C.5.7卸去集中靜載試驗裝置,降落皮袋施加沖擊荷載,并應1皮袋應落在板材試件上表面的加載點,起始的降落高度為152mm,每次按152mm遞增,應在鄰近的支承構件上面的板2在每次落袋之后,應用直徑為76mm的加載盤施加890N3在沖擊荷載試驗的加載點上按5mm/min的加載速度增4重復第1款到第3款的程序繼續(xù)沖擊荷載試驗直至下列1)達到規(guī)定的降落高度;2)達到板材已不能再承受規(guī)定的保證荷載,即確定極限2沖擊荷載試驗前在集中荷載890N作用下的撓度和每次3當發(fā)生第一個顯著的損壞時的集中荷載和落袋高度、所3每次沖擊荷載增量后在890N集中荷載作用下的最小、附錄D木基結構板材彎曲試驗方法之二D.1.1本方法適用于木基結構板材在均布荷載作用下的彎曲D.1.2試驗模擬木基結構板材用作樓面板或屋面板的使用2樓面板:應進行在干態(tài)和濕態(tài)重新干燥兩種條件下的D.2.1模擬屋面板或樓面板實際受力情況,將板材試件平置在3根等距的支承構件上形成雙跨連續(xù)板,用真空艙內的負壓使板D.3.1均布荷載試驗裝置(圖D.3.1)應符合下列要求:1支承構件應平置在真空艙的底槽上,并與其牢固固定,2真空艙:由一個有足夠強度和剛度的底槽,以板材試件作蓋,用厚度為0.15mm的聚乙烯膜覆蓋后,周邊用膠帶封閉5撓度計應安裝在剛性的三腳架上,三腳架應固定在支承1—板材試件;2—支承構件(支承在真空艙上防止轉動或下?lián)?;3—封閉真空艙的聚乙烯膜;4—密D.4.1板材試件數量:每種試驗條件至少10個試件。2試件寬度不應小于595mm,當跨度大于610mm時,試件寬度不應小于1200mm。D.4.3板材試件的濕度調節(jié)應按本標準第C.4.3條規(guī)定的方法2用于樓面板的板材應進行干態(tài)和重新干燥兩種條件下的D.5.1啟動真空泵施加均勻荷載,應以2.4kPa/min的速度心線的交點處(圖D.5.2)。撓度計的量測精確度應達1—支承構件(用于支承板材試件,防止試件轉動和垂直移動);附錄E木材順紋受壓應力-應變曲線測定法E.1.1本方法適用于測定結構用木材的順紋受壓彈性模量和應力-應變曲線。結構用木材是指按目測分級的具有明確的材質等E.1.2本方法是對無柱效應的短構件進行順紋受壓試驗,試驗采用正方形截面,試件的截面邊寬不宜小于60mm,高度不應大于截面寬度的6倍。兩個端面必須平整、相互平行并垂直于縱E.2.2木材的主要缺陷應位于試件截面寬度和試件順紋長度的中央??拷嚰瞬?倍截面寬度的長度范圍內不得有斜紋以外的其他任何缺陷,且木紋傾斜率不應大于10%。E.2.3在進行短構件順紋受壓試驗之前,應在每一個試件兩端試材中分別切取順紋受壓強度和彈性模量標準小試件各3個。E.2.4試件的含水率和制作尺寸偏差應符合本標準第3章的有E.3.1所使用的加載設備應保證測讀荷載準確讀到所施加荷載的1%,當所施加的荷載低于最大荷載的10%時,應保證準確讀到最大荷載的0.1%。E.3.2安裝試件時,應將一個球座放置在試件的上部端面上,試件的幾何軸線對準球座和試驗機的中心線,并應從兩個方向E.3.3測量應變值時,應在試件的4個面上的中心線上安設測應小于100mm,也不應大于試件截面寬度的4倍,計量器的讀E.4.1測定順紋受壓彈性模量,要預先估計荷載F?值(小于比例極限的力)和F。值(試件無松弛變形的力),使荷載從F?增加到F?,讀壓縮應變值,再卸荷到F?,反復進行5次,無異常時取相近3次讀數的平均值作為測定值,然后逐級勻速加載直E.4.2測定木材的應變值試驗,應采用連續(xù)勻速加載,試驗機w=5×10-5式中:E.——木材順紋受壓彈性模量(N/mm2),應記錄和計算△F——荷載增量(N),其值為△F=F?-F?;均值(mm)。圖F.3.2夾持試件的剪切裝置2當采用圖F.4.1-2鉆取的木芯試件時,為70mm~80mm,直徑d宜為35mm,側面寬度a宜為23mm,厚度t宜為26mm。注:木芯應沿長度方向切出兩個垂直于膠縫的相互平行的平面,使試件具有一2試驗條應盡可能包括層板膠合木構件的全截面寬度(圖F.4.2),需要測試的試驗條數目應滿足表F.4.2的規(guī)定。全截面寬度(mm)試驗條數目233如果兩個或更多的層板膠合木構件在一個裝置上夾緊加壓時,試驗條必須按照本條第2款所要求的數量,從每個構件中4當需要測試的膠縫位于層板膠合木構件的中部時,應進F.4.3標志:每個試驗條都應加永久性標志,標明該試驗條從層板膠合木構件截面的切出位置(圖F.4.3-1和圖F.4.3-2)。條應添加一個下標1,從上部構件中截取的試驗條應加一個下標2(圖F.5.1全部試件應在空氣溫度為20℃±2℃和相對濕度為F.5.2采用游標卡尺量測試件的尺寸和剪切面積,準確F.5.3將試件置于剪切試驗裝置中(圖F.3.2),應將膠縫準確定位,使膠縫與剪切面的距離不超過1mm。沿木紋方向施加F.5.6每個試驗過的試驗條,應留下不少于5條剩下的膠縫,用以標志有次序的數目、構件數量、膠合日期及按第F.4.3條式中:fv——試件膠縫的剪切強度(N/mm2),計算結果保留兩k——修正系數,當順木紋方向的試件厚度小于50mmAv——試件的剪切面積(對試驗條取A=bt,對鉆取木芯G.0.1本方法適用于評估新研制的耐水性膠粘劑的膠粘耐G.0.3用于耐久性測定的膠液,其質量應經本標準第12章規(guī)G.0.5一次耐久性測定,需以8對試條進行膠合,加工成32個膠縫順紋剪切試件(圖12.2.3),其加1)在20℃水中浸泡48h;2)在-20℃的冰箱中存放9h;3)在室溫為20℃±2℃、相對濕度為65%±3%的條件下存放15h;4)在+70℃烘箱中存放10h。H.0.2膠液工作活性可根據其黏度的測定結果確定,承重結構H.0.3膠液黏度可使用經過計量認證的黏度測定3次,以其平均值表示測定結果。在測定過程中,膠液的溫H.0.4膠液黏度測定完畢后,應立即用適當的清洗劑清洗黏度J.3.1壓力容器:壓力容器應能在至少600kPa(絕對壓力成至少600kPa(絕對壓力700kPa)的壓力,并能抽至少85kPa溫度(℃)相對濕度(%)ABCJ.4.1試件(圖J.4.1)應按能代表生產正常運轉的原則來選2試件順木紋方向長度應取(75±5)mm。4若截面寬度b大于300mm,可將試件切割為兩個或更多600mm,則可將其切割成兩個或更多個試件,其高度不小在干性循環(huán)的末尾,從試件端面量度膠縫開膠的長度(mm)。在木節(jié)處開膠應忽略不計,木材因開裂或其他原因引起破壞不應包括在脫膠之內。孤立的短于3mm的脫膠及與最近的A21B11C10J.5.2方法A的試驗周期:將試件置于壓力容器中,并將其壓下去,注入數量足夠的10℃~20℃的水,使試件沒入水中。用中。抽真空達到70kPa~85kPa(即相當于海平面15kPa~30kPa絕對壓力),并保持5min。然后釋放真空,加壓到500kPa~600kPa(絕對壓力600kPa~700kPa),保持1h。試件仍然完全要130min。在空氣溫度60℃~70℃和相對濕度不超過15%的環(huán)境中干燥試件21h~22h,空氣循環(huán)速度為2m/s~3m/s。在干燥期間,J.5.3方法B的試驗周期:對每個試件稱重,準確到5g的誤差范圍內,并記錄其結果。將試件置于壓力容器中,并將其壓下去,注入數量足夠的10℃~20℃的水,使試件沒入水中。用鋼空達到70kPa~85kPa(相當于海平面15kPa~30kPa的絕對壓力),保持30min,然后釋放真空,加壓到500kPa~600kPa(絕在空氣溫度65℃~75℃和相對濕度8%~10%的環(huán)境中干燥試件10h~15h,空氣循環(huán)速度為2m/s~3m/s。在干燥期間,試件應相互隔開至少50mm,試件的端面應與氣流方向平行。控制在干燥箱容積的15%以內時,才可觀測并記錄試件的脫膠。夠的10℃~20℃的水,使試件沒入水中。用鋼絲網等器具將試件分隔開,使全部端面自由地暴露在水中。抽真空達到70kPa~85kPa(相當于海平面15kPa~30kPa的絕對壓力),保持30min。然后釋放真空,加壓到500kPa~600kPa(絕對壓力600kPa~在空氣溫度25℃~30℃和相對濕度25%~35%的范圍內干燥試件約90h,空氣循環(huán)速度為2m/s~3m/s。在干燥期間,試件應式中:J——總脫膠百分率(%);J.6.3最大脫膠率:一個試件一條膠縫的最大脫膠率可按下式式中:Jmax——試件的最大脫膠率(%);5《數據的統(tǒng)計處理和解釋正態(tài)性檢驗》GB/T48826《數據的統(tǒng)計處理和解釋正態(tài)樣本離群值的判斷和處理》8《金屬材料拉伸試驗第1部分:室溫試驗方法》GB/T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建設部于2012年10月11日以第1499號公告批準、發(fā)布。 2術語和符號 3.1試驗設計 3.2試材及試件 3.3試驗設備和條件 3.4試驗記錄和報告 4試驗數據的統(tǒng)計方法 4.1一般規(guī)定 4.2參數估計 4.3回歸分析 5梁彎曲試驗方法 5.1一般規(guī)定 5.2試件設計及制作 5.3試驗設備與裝置 5.4試驗步驟 5.5試驗結果及整理 6軸心壓桿試驗方法 6.1一般規(guī)定 6.2試件設計及制作 6.3試驗設備與裝置 6.4試驗步驟 6.5試驗結果及整理 7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