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 第9課 六國論試題 蘇教版必修2_第1頁
高中語文 第9課 六國論試題 蘇教版必修2_第2頁
高中語文 第9課 六國論試題 蘇教版必修2_第3頁
高中語文 第9課 六國論試題 蘇教版必修2_第4頁
高中語文 第9課 六國論試題 蘇教版必修2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創(chuàng)新設(shè)計】-學年高中語文第9課六國論試題蘇教版必修2(時間:45分鐘分值:60分)一、基礎(chǔ)知識(每題4分,共20分)1.下列句子中加點字的讀音相同的一組是 ()A.eq\b\lc\{\rc\(\a\vs4\al\co1(①則勝負之數(shù),存亡之理,②數(shù)見不鮮))B.eq\b\lc\{\rc\(\a\vs4\al\co1(①暴霜露,斬荊棘,以有尺寸之地,②暴秦之欲無厭))C.eq\b\lc\{\rc\(\a\vs4\al\co1(①六國互喪,率賂秦耶,②不賂者以賂者喪))D.eq\b\lc\{\rc\(\a\vs4\al\co1(①則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②謹食之,時而獻焉))解析A項,①讀“shù”,②讀“shuò”;B項,①讀“pù”,②讀“bào”;C項,①②都讀“sànɡ”;D項,①讀“shí”,②讀“sì”。答案C2.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項是 ()A.暴霜露,斬荊棘,以有尺寸之地B.故不戰(zhàn)而強弱勝負已判矣C.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無厭D.當與秦相較,或未易量解析A項,“暴”同“曝”;C項,“厭”同“饜”;D項,“當”同“倘”。答案B3.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戰(zhàn)矣患:憂患。B.向使三國各愛其地向使:以前假使。C.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速:加速。D.洎牧以讒誅,邯鄲為郡洎:及,等到。解析C項,速:招致。答案C4.下面句中加點的“于”的用法與“其勢弱于秦”的“于”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齊人勿附于秦 B.至于顛覆,理固宜然C.吾祖死于是 D.師不必賢于弟子解析題干和D項的“于”都表示比較,可譯為“比”。A項,引出對象,不譯;B項,到;C項,在。答案D5.下列加點的詞語和“理固宜然”中的“理”字活用情況相同的一項是()A.日削月割 B.會盟而謀弱秦C.蓋失強援,不能獨完 D.始速禍焉解析A項,名詞作狀語,“日”,一天天地;“月”,一月月地。B項,使動用法,使……弱。C項,形容詞活用為動詞,完整地存在。D項,形容詞活用為動詞,招致。答案A二、閱讀精練(32分)(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①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斬荊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孫視之不甚惜,舉以予人,如棄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寢。起視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則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無厭,奉之彌繁,侵之愈急。故不戰(zhàn)而強弱勝負已判矣。至于顛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贝搜缘弥?。②齊人未嘗賂秦,終繼五國遷滅,何哉?與嬴而不助五國也。五國既喪,齊亦不免矣。燕、趙之君,始有遠略,能守其土,義不賂秦。是故燕雖小國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趙嘗五戰(zhàn)于秦,二敗而三勝。后秦擊趙者再,李牧連卻之。洎牧以讒誅,邯鄲為郡,惜其用武而不終也。且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可謂智力孤危,戰(zhàn)敗而亡,誠不得已。向使三國各愛其地,齊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將猶在,則勝負之數(shù),存亡之理,當與秦相較,或未易量。③嗚呼!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則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趨于亡。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芊蛄鶉c秦皆諸侯,其勢弱于秦,而猶有可以不賂而勝之之勢。茍以天下之大,下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下矣。6.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齊人未嘗賂秦 未嘗:不曾。B.五國既喪,齊亦不免矣 不免:免不了。C.是故燕雖小國而后亡 是故:因此。D.且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 革滅:割占。解析D項,“革滅”是“消滅”的意思。答案D7.下面句子中加點的詞語在用法上相同的兩項是 ()(3分)A.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B.日削月割,以趨于亡C.則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D.小則獲邑,大則得城解析“日”“月”“下”都是名詞作狀語,“禮”是名詞作動詞,“禮待”,“小”“大”是形容詞作名詞。答案BC8.對下面兩組加點字的意義和用法,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3分)eq\b\lc\{\rc\(\a\vs4\al\co1(能守其土,惜其用武而不終也))eq\b\lc\{\rc\(\a\vs4\al\co1(李牧連卻之,存亡之理))A.兩個“其”字相同,兩個“之”字不同B.兩個“其”字不同,兩個“之”字相同C.兩個“其”字不同,兩個“之”字也不同D.兩個“其”字相同,兩個“之”字也相同解析兩個“其”分別代“他們”和“趙國”;兩個“之”,第一個是代詞,代“秦軍”,第二個是助詞,可譯為“的”。答案C9.將文中加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7分)(1)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2分)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是故燕雖小國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2分)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洎牧以讒誅,邯鄲為郡,惜其用武而不終也。(3分)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用土地侍奉秦國,就好像抱柴救火,柴不燒完,火就不會滅。(2)因此燕雖然是個小國,卻后來才滅亡,這就是用兵抗秦的效果。(3)等到李牧因受誣陷而被殺死,(趙國都城)邯鄲變成(秦國的一個)郡,可惜趙國用武力抗秦而沒能堅持到底。(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題。六國論蘇轍愚讀六國世家,竊怪天下之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眾,發(fā)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滅亡,常為之深思遠慮,以為必有可以自安之計。蓋未嘗不咎其當時之士,慮患之疏,而見利之淺,且不知天下之勢也。夫秦之所與諸侯爭天下者,不在齊、楚、燕、趙也,而在韓、魏之郊;諸侯之所與秦爭天下者,不在齊、楚、燕、趙也,而在韓、魏之野;秦之有韓、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韓、魏塞秦之沖,而蔽山東之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韓、魏也。昔者范雎用于秦而收韓,商鞅用于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韓、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齊之剛、壽,而范雎以為憂,然則秦之所忌者,可以見矣。秦之用兵于燕、趙,秦之危事也。越韓過魏而攻人之國都,燕、趙拒之于前,而韓、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趙,未嘗有韓、魏之憂,則韓、魏之附秦故也。夫韓、魏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間,此豈知天下之勢邪?委區(qū)區(qū)之韓、魏,以當虎狼之強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韓、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東諸侯,而使天下遍受其禍。夫韓、魏不能獨當秦,而天下之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韓親魏以擯秦。秦人不敢逾韓、魏以窺齊、楚、燕、趙之國,而齊、楚、燕、趙之國,因得以自安于其間矣。以四無事之國,佐當寇之韓、魏,使韓、魏無東顧之憂,而為天下出身以當秦兵。以二國委秦,而四國休息于內(nèi),以陰助其急,若此可以應(yīng)夫無窮。彼秦者將何為哉?不知出此,而乃貪疆場尺寸之利,背盟敗約,以自相屠滅,秦兵未出,而天下諸侯已自困矣。至使秦人得間其隙以取其國,可不悲哉!10.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3分)A.而為天下出身以當秦兵 出身:挺身而出。B.韓、魏塞秦之沖 塞:沖鋒,攻擊。C.而四國休息于內(nèi),以陰助其急休息:休養(yǎng)生息。D.故莫如厚韓親魏以擯秦 擯:排斥,棄絕。解析B項,“塞”為“阻隔”。答案B11.下列句中加點詞語的意義相同的一組是 ()(3分)A.①以二國委秦②委區(qū)區(qū)之韓、魏,以當虎狼之強秦B.①則韓、魏之附秦故也②故莫如厚韓親魏以擯秦C.①而蔽山東之諸侯②而天下之諸侯,藉之以蔽其西D.①夫韓、魏不能獨當秦②而為天下出身以當秦兵解析A項,①應(yīng)付、對付;②拋棄。B項,①緣故;②所以。C項,①遮蔽、掩護;②阻擋。D項,都是“抵擋”的意思。答案D12.蘇氏父子二人同題作文,可謂千古佳話。同是分析戰(zhàn)國時六國被秦消滅的原因,但又觀點不一。(請用原文的話作答)(4分)(1)蘇洵的觀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蘇轍的觀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非兵不利,戰(zhàn)不善,弊在賂秦。(2)慮患之疏,而見利之淺,且不知天下之勢也。13.將文中加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6分)(1)蓋未嘗不咎其當時之士,慮患之疏,而見利之淺,且不知天下之勢也。(3分)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韓、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東諸侯,而使天下遍受其禍。(3分)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因此我總是怪罪那時候的一些謀臣,在考慮憂患時是這般的粗略,圖謀利益時又是那么的膚淺,而且不了解天下的情勢啊!(2)韓、魏一屈服而歸向秦國,從此以后秦國人就可以出動軍隊直達東邊各國,而且讓全天下到處都遭受到他的禍害。【參考譯文】我讀過《史記》中六國世家的故事,內(nèi)心感到奇怪:全天下的諸侯,憑著比秦國大五倍的土地,多十倍的軍隊,全心全力向西攻打崤山西邊面積千里的秦國,卻免不了滅亡,我常為這件事作深遠的思考,認為一定有能夠用來自求安定的計策。因此我總是責怪那時候的一些謀臣,在考慮憂患時是這般的粗略,圖謀利益時又是那么的膚淺,而且不了解天下的情勢?。∏貒椭T侯爭奪天下的目標,不是放在齊、楚、燕、趙等地區(qū),而是放在韓、魏的邊境上;諸侯要和秦國爭奪天下的目標,也不是放在齊、楚、燕、趙等地區(qū),而是放在韓、魏的邊境上;對秦國來說,韓、魏的存在,就好比人有心腹的疾病一樣。韓、魏兩國阻礙了秦國出入的要道,卻掩護著崤山東邊的所有國家,所以全天下特別看重的地區(qū),再也沒有比得上韓、魏兩國了。從前范雎被秦國重用,就征服了韓國;商鞅被秦國重用,就征服了魏國,秦昭王在還沒獲得韓、魏的歸心以前,卻出兵去攻打齊國的剛、壽一帶,范雎就認為是可憂的,既然這樣那么秦國忌憚的事情,就可以看得出來了。秦國要對燕、趙兩國動用兵力,這對秦國是危險的事情。越過韓、魏兩國去攻打人家的國都,燕、趙在前面抵擋它,韓、魏就從后面偷襲它,這是危險的途徑啊??墒钱斍貒スゴ蜓?、趙時,卻不曾有韓、魏的顧慮,就是因為韓、魏歸附了秦國的緣故啊。韓、魏是諸侯各國的屏障,卻讓秦國人能夠在他們的國境內(nèi)進出自如,這難道是了解天下的情勢嗎?任由小小的韓、魏兩國,去抵擋像虎狼一般強橫的秦國,他們怎能不屈服而歸向秦國呢?韓、魏一屈服而歸向秦國,從此以后秦國人就可以出動軍隊直達東邊各國,而且讓全天下到處都遭受到他的禍害。韓、魏是不能單獨抵擋秦國的,可是全天下的諸侯,卻必須靠著他們?nèi)ジ糸_西邊的秦國,所以不如親近韓、魏來抵御秦國。秦國人就不敢跨越韓、魏,來圖謀齊、楚、燕、趙四國,然后齊、楚、燕、趙四國,也就因此可以在他們的領(lǐng)域內(nèi)安定自己的國家了。憑著四個沒有戰(zhàn)事的國家,協(xié)助面臨敵寇威脅的韓、魏兩國,讓韓、魏沒有防備東邊各國的憂慮,替全天下挺身而出來抵擋秦國軍隊。用韓、魏兩國對付秦國,其余四國在后方休生養(yǎng)息,來暗中援助他們的急難,像這樣就可以源源不絕地應(yīng)付了。那秦國還能有什么作為呢?諸侯們不知道要采取這種策略,卻只貪圖邊境上些微土地的利益,違背盟誓、毀棄約定,來互相殘殺同陣營的人,秦國的軍隊還沒出動,天下的諸侯各國就已經(jīng)困住自己了。直到讓秦國人能夠趁虛而入來并吞了他們的國家,怎不令人悲哀?。∪?、語言表達(8分)14.下面是某班黑板報上的一段文字。請參考上下文,在橫線上仿寫出恰當?shù)木渥印?4分)我不想知道你的電腦多么高級,我只想知道它是不是你了解世界的窗口。我不想知道你的語言有多么華麗,①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不想知道你的理想多么遠大,我只想知道他是不是你學海航行的燈塔。解析本題采用仿寫的形式,考查考生語言表達連貫得體、把握語意以及恰當運用修辭手法的能力。能力層級為E級。答案①我只想知道它是不是你與人溝通的橋梁②我不想知道你的藏書有多么豐富③我只想知道它是不是你通向成功的階梯15.安晴同學一直想?yún)⒓訉W校青年志愿者協(xié)會。一天,安晴向協(xié)會組織委員李華同學詢問相關(guān)情況。下面是他們交談的部分內(nèi)容,請你補寫出其中的空缺部分。要求:符合情境,簡明得體,正確使用標點符號。(4分)安晴:(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華:當然可以,歡迎你加入!安晴:(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