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語學校高一下學期4月月考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1頁
外國語學校高一下學期4月月考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2頁
外國語學校高一下學期4月月考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3頁
外國語學校高一下學期4月月考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4頁
外國語學校高一下學期4月月考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外國語學校高一下學期4月月考語文試題(含答案)馬鞍山市外國語學校2023-2024學年高一下學期4月月考

語文試題

注意事項:

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

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

(一)現(xiàn)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1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

材料一:

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xiāng)土性的;那些被稱土頭土腦的鄉(xiāng)下人才是中國社會的基層。土字的基本意義是指泥土,鄉(xiāng)下人離不了泥土,因為在鄉(xiāng)下住,種地是最普通的謀生辦法??糠N地謀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貴。農業(yè)直接取資于土地,種地的人搬不動地,長在土里的莊稼行動不得,土氣是因為不流動而發(fā)生的。

不流動是從人和空間的關系上說的,從人和人在空間的排列關系上說就是孤立和隔膜。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個人為單位的,而是以住在一處的集團為單位的。中國鄉(xiāng)土社區(qū)的單位是村落,從三家村起可以到幾千戶的大村。孤立、隔膜是就村和村之間的關系而說的。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絕對的,但是人口的流動率小,社區(qū)間的往來也必然疏少。我想我們很可以說,鄉(xiāng)土社會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們活動范圍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區(qū)域間接觸少,生活隔離,各自保持著孤立的社會圈子。

鄉(xiāng)土社會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會。常態(tài)的生活是終老是鄉(xiāng)。假如在一個村子里的人都是這樣的話,在人和人的關系上也就發(fā)生了一種特色,每個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著長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圍的人也是從小就看慣的。這是一個“熟悉"的社會,沒有陌生人的社會。

在社會學里,我們常分出兩種不同性質的社會:一種并沒有具體目的,只是因為在一起生長而發(fā)生的社會;一種是為了要完成一件任務而結合的社會。用一位外國學者的話說,前者是“有機的團結”,后者是“機械的團結"。用我們自己的話說,前者是禮俗社會,后者是法理社會。

現(xiàn)代社會是個陌生人組成的社會,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細,所以得講個明白;還要怕口說無憑,畫個押,簽個字,這樣才發(fā)生法律效力。在鄉(xiāng)土社會中法律是無從發(fā)生的。“這不是見外了么?”鄉(xiāng)土社會里從熟悉得到信任,鄉(xiāng)土社會的信用并不是對契約的重視,而是發(fā)生于對一種行為的規(guī)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時的可靠性。

在我們社會的急速變遷中,從鄉(xiāng)土社會進入現(xiàn)代社會的過程中,我們在鄉(xiāng)土社會中所養(yǎng)成的生活方式處處產生了流弊,陌生人所組成的現(xiàn)代社會是無法用鄉(xiāng)土社會的習俗來應付的。于是,“土氣"成了罵人的詞匯,“鄉(xiāng)”也不再是衣錦榮歸的去處了。

(摘編自費孝通《鄉(xiāng)土中國·鄉(xiāng)土本色》)

材料二:

社會結構影響著文化存在的表達形態(tài),社會結構轉變了,其外在的文化形態(tài)自然也會隨之改變。隨著技術對人們生活空間的不斷介入,人們的整體行為模式也會隨之發(fā)生相應的改變,由此而來的必然會是基于價值觀念的文化向度的改變。

費孝通先生曾極為形象地將其比喻為鄉(xiāng)村發(fā)展的“三級兩跳":從農業(yè)化到工業(yè)化,從工業(yè)化到信息化或者后工業(yè)化。第一跳的轉型還沒有真正完全實現(xiàn),作為第二跳的由工業(yè)化向信息化的轉變就緊隨其后發(fā)生了,并疊加在了原有的鄉(xiāng)村工業(yè)化的基礎上,以極為迅捷的發(fā)展步伐改變著人們原有的生活模態(tài)。

從鄉(xiāng)土中國到工業(yè)化中國的轉變,根本上還屬于物質層面的工業(yè)下鄉(xiāng),是實際生活的物質改變;而到了第二跳,便更多的是觀念性或精神性的文化下鄉(xiāng)了,即從曾經的物質性的“實”的層面轉換到了精神性、文化性的“虛"的層面上來,這對人自身的存在而言顯然意味著一種根本性的轉變。這一轉變可以說構成了理解中國當下文化轉型的一個新的維度,也意味著在鄉(xiāng)村生活中要有更多價值和觀念層面的新變化。

最值得強調的是,工業(yè)或者機器、技術以及產業(yè)的下鄉(xiāng),更多還是屬于經濟或生計意義上的。此時,鄉(xiāng)村生活的基調或其基本結構仍舊還是以農業(yè)為主、輔之以工業(yè)的。只是先前的那種“工”的存在會更多地體現(xiàn)在農業(yè)以外的手工勞作上,而現(xiàn)在的“工"則更多是機器大生產的模式。鄉(xiāng)村中的家庭結構依舊是相對穩(wěn)固的,而鄉(xiāng)村的工業(yè)化生產則是離土不離鄉(xiāng)的模式,人們在農業(yè)的基底上借助鄉(xiāng)村工業(yè)化去實現(xiàn)物質生活面貌的根本改觀。

而一旦到了文化下鄉(xiāng)這一新的發(fā)展階段,那便無可避免地觸及到人們的觀念、價值、精神和意義諸層次。那些從城市落入鄉(xiāng)村的事物更多會屬于人的精神觀念或思想意識上的,因此它顯然更多地觸及到了人們對于新出現(xiàn)的生活方式的認同與選擇。一方面,留存在村里的人會因為更多精神性意義的觸動而嘗試生活樣式的改變;另一方面,外部世界的種種觀念或思考會對鄉(xiāng)村自身構造出來的新發(fā)展模式產生驅動和影響,使得鄉(xiāng)村從精神意義上被重新塑造,成為有似于陶淵明所描述的“桃花源”意義上的理想生活之地,甚至讓能夠在鄉(xiāng)村的環(huán)境中生活也成了人們在精神意義上追求的對象,這種不同于農工相輔的“牛郎織女"模式的新式鄉(xiāng)村發(fā)展模式、我們不妨稱之為“桃花源模式”。這種模式更注重于精神性意義的追求,這顯然也是在我們的文化觀念中所舊有的、從來都不缺乏的另一種對于鄉(xiāng)村生活的想象。它是富有藝術以及審美情趣的,同時也無形地跟更多人所選擇的閑暇生活的鄉(xiāng)村旅游密切地聯(lián)系在了一起,甚至更成為新時代里一種藝術以及藝術家的鄉(xiāng)村介入的意義引領。而所有這些從根本上而言,也是當下的人們在一種文化自覺意識的牽引之下的新鄉(xiāng)村發(fā)展道路的選擇。由此使得文化進入到了鄉(xiāng)村,附帶著城市人的休閑旅游進入到了鄉(xiāng)村,同時那些藝術家們也因此而介入到了鄉(xiāng)村的生活和建設之中來。

(摘編自趙旭東《從工業(yè)下鄉(xiāng)到文化下鄉(xiāng)》)

1.下列對材料一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不流動從人和人在空間的排列關系上說是孤立和隔膜,這種孤立和隔膜不是絕對的。

B.在鄉(xiāng)村每個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著長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圍的人也是從小就看慣的。

C.鄉(xiāng)土社會里的個體為了謀生這一具體的目標,人們分工協(xié)作,形成一種“熟悉"的社會。

D.我們說鄉(xiāng)下人土氣,這個“土”字雖然用得很好,但帶著對中國人的幾分藐視的意味。

2.下列對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社會結構與文化樣態(tài)互為影響,后者會隨著前者的改變而改變,前者會基于價值觀念的文化向度而做出相應改變。

B.“三級兩跳"是費孝通先生對我國鄉(xiāng)村社會發(fā)展觀察分析后做出的判斷,是對從農業(yè)化到工業(yè)化再到信息化的形象概括。

C.屬于觀念性或精神性的文化下鄉(xiāng)現(xiàn)象與屬于物質層面的工業(yè)下鄉(xiāng)現(xiàn)象有本質的區(qū)別,對人類的貢獻也有根本性的不同。

D.鄉(xiāng)土性中國體現(xiàn)的不流動是從人與空間的關系著眼,孤立隔膜是從社區(qū)之間的關系著眼,這兩個特點都是相對的。

3.下列描述,最符合材料所界定的“桃花源模式”生活的一項是(3分)()

A.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桃花源記》)

B.一輪滿月升起來,照亮了寂靜的山谷、秋日的敗草、一叢叢荊棘怪石,還有香雪手中那只發(fā)光的小盒子。(《哦,香雪》)

C.美國的鄉(xiāng)下大多是一戶人家自成一個單位,很少屋沿相接的鄰舍,保持著他們個別負責、獨來獨往的精神。(《鄉(xiāng)土中國》)

D.夜幕降下,燈光亮起,與空中的明月交相輝映。民宿中的人們三三兩兩,或坐或躺,或閑聊或賞景,愜意極了?。ā多l(xiāng)村月夜》)

4.臧克家的現(xiàn)代詩《三代》:“孩子,在土里洗澡;爸爸,在土里流汗;爺爺,在土里葬埋。"這首詩,短短幾行字,刻畫出了一部華夏民族的生存史。一代又一代,在土地上無休無止地循環(huán)上演著“同一個故事”。請結合材料一分析在鄉(xiāng)土社會中,為什么“同一個故事"的反復上演能成為常態(tài)。(4分)

5.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黨中央為解決“三農”問題而作出的重大戰(zhàn)略部署。請依據(jù)材料觀點,為當前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出幾點建議。(6分)

(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

文本一:

外邊月亮很明,也比平日懸得高。前面又下來一個重傷員。屋里鋪位都滿了,我就把這位重傷員安排在屋檐下的那塊門板上。擔架員把傷員抬上門板,但還圍在床邊不肯走。一個上了年紀的擔架員,大概把我當作醫(yī)生了,一把抓住我的膀子說:“大夫,你可無論如何要想辦法治好這位同志呀!你治好他,我……我們全體擔架隊員給你掛匾!……"他說話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其他的幾個擔架員也都睜大了眼盯著我,似乎我點一點頭,這傷員就立即會好了似的。我心想給他們解釋一下,只見新媳婦端著水站在床前,短促地“啊”了一聲。我急撥開他們上前一看,我看見了一張十分年輕稚氣的圓臉,原來棕紅的臉色,現(xiàn)已變得灰黃。他安詳?shù)睾现?,軍裝的肩頭上露著那個大洞,一片布還掛在那里。

“這都是為了我們……"那個擔架員負罪地說道,“我們十多副擔架擠在一個小巷子里,準備往前運動,這位同志走在我們后面,可誰知道反動派不知從哪個屋頂上撂下顆手榴彈來,手榴彈就在我們人縫里冒著煙亂轉,這時這位同志叫我們快趴下,他自己就一下?lián)湓谀莻€東西上了……”

新媳婦又短促地“啊"了一聲。我強忍著眼淚,跟那些擔架員說了些話,打發(fā)他們走了。我回轉身看見新媳婦已輕輕移過一盞油燈,解開他的衣服,她剛才那種忸怩羞澀已經完全消失,只是莊嚴而虔誠地給他拭著身子,這位高大而又年輕的小通訊員無聲地躺在那里……我猛然醒悟地跳起身,磕磕絆絆地跑去找醫(yī)生,等我和醫(yī)生拿了針藥趕來,新媳婦正側著身子坐在他旁邊。

她低著頭,正一針一針地在縫他衣肩上那個破洞。醫(yī)生聽了聽通訊員的心臟,默默地站起身說:“不用打針了。”我過去一摸,果然手都冰冷了。新媳婦卻像什么也沒看見,什么也沒聽到,依然拿著針,細細地、密密地縫著那個破洞。我實在看不下去了,低聲地說:“不要縫了。"

她卻對我異樣地瞟了一眼,低下頭,還是一針一針地縫。我想拉開她,我想推開這沉重的氛圍,我想看見他坐起來,看見他羞澀地笑。但我無意中碰到了身邊一個什么東西,伸手一摸,是他給我開的飯,兩個干硬的饅頭……

衛(wèi)生員讓人抬了一口棺材來,動手揭掉他身上的被子,要把他放進棺材去。新媳婦這時臉發(fā)白,劈手奪過被子,狠狠地瞪了他們一眼。自己動手把半條被子平展展地鋪在棺材底,半條蓋在他身上。衛(wèi)生員為難地說:“被子……是借老百姓的?!?/p>

“是我的——"她氣洶洶地嚷了半句,就扭過臉去。在月光下,我看見她眼里晶瑩發(fā)亮,我也看見那條棗紅底色上撒滿白色百合花的被子,這象征純潔與感情的花,蓋上了這位平常的、拖毛竹的青年人的臉。

(節(jié)選自茹志鵑《百合花》)

文本二:

香雪在一張堆滿食品的小桌上,發(fā)現(xiàn)了渴望已久的東西。它的出現(xiàn),使她再也不想往前走了,她放下籃子,心跳著,雙手緊緊扒住窗框,認清了那真是一只鉛筆盒,一只裝有吸鐵石的自動鉛筆盒。它和她離得那樣近,如果不是隔著玻璃,她一伸手就可以摸到。

一位中年女乘務員走過來拉開了香雪。香雪挎起籃子站在遠處繼續(xù)觀察。當她斷定它屬于靠窗那位女學生模樣的姑娘時,就果斷地跑過去敲起了玻璃。女學生轉過臉來,看見香雪臂彎里的籃子,抱歉地沖她擺了擺手,并沒有打開車窗的意思。不知怎么的她朝車門跑去,當她在門口站定時,還一把扒住了扶手。如果說跑的時候她還有點兒猶豫,那么從車廂里送出來的一陣陣溫馨的、火車特有的氣息卻堅定了她的信心,她學著“北京話”的樣子,輕巧地躍上了踏板。她打算以最快的速度跑進車廂,以最快的速度用雞蛋換回鉛筆盒。也許,她所以能夠在幾秒鐘內就決定上車,正是因為她擁有那么多雞蛋吧,那是四十個。

香雪終于站在火車上了。她挽緊籃子,小心地朝車廂邁出了第一步。這時,車身忽然顫動了一下,接著,車門被人關上了。當她意識到眼前發(fā)生了什么事時,列車已經緩緩地向臺兒溝告別了。香雪撲在車門上,看見鳳嬌的臉在車下一晃??磥磉@不是夢,一切都是真的,她確實離開姐妹們,站在這既熟悉又陌生的火車上了。她拍打著玻璃,沖鳳嬌叫喊:“鳳嬌!我怎么辦呀,我可怎么辦呀!"

列車無情地載著香雪一路飛奔,臺兒溝剎那間就被拋在后面了。下一站叫西山口,西山口離臺兒溝三十里。

三十里,對于火車、汽車真的不算什么,西山口在旅客們閑聊之中就到了。這里上車的人不少,下車的只有一位旅客,那就是香雪。她胳膊上少了那只籃子,她把它塞到那個女學生座位下面了。

在車上,當她紅著臉告訴女學生,想用雞蛋和她換鉛筆盒時,女學生不知怎么的也紅了臉。她一定要把鉛筆盒送給香雪,還說她住在學校吃食堂,雞蛋帶回去也沒法吃。她怕香雪不信,又指了指胸前的?;?,上面果真有“礦冶學院”幾個字。香雪卻覺著她在哄她,難道除了學校她就沒家嗎?香雪一面擺弄著鉛筆盒,一面想著主意。臺兒溝再窮,她也從沒白拿過別人的東西。就在火車停頓前發(fā)出的幾秒鐘的震顫里,香雪還是猛然把籃子塞到女學生的座位下面,迅速離開了。

(節(jié)選自鐵凝《哦,香雪》)

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文本一中“那個擔架員負罪地說道”,“負罪”一詞,表現(xiàn)了擔架員悲痛、自責的心理,因為是他們的過失造成了戰(zhàn)友的犧牲。

B.百合花圖案的被子有烘托小說中人物形象的作用,白色百合花可以看作通訊員和新媳婦的化身,象征了他們美好的品質。

C.文本二刻畫的人物性格鮮明,如通過描寫香雪獨自上火車追求鉛筆盒,有月下步行30里回家,表現(xiàn)了香雪堅定的性格特征。

D.文本一和文本二有著相近的風格,即不以情節(jié)取勝,小說沒有什么激烈的矛盾沖突,但力求將人物形象塑造得清新美好。

7.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通訊員衣肩上的“破洞"、給“我”開飯的兩個“饅頭”,有著豐富的內涵,“破洞”主要表現(xiàn)他的節(jié)儉,“饅頭"主要表現(xiàn)他對“我”的關愛。

B.香雪用四十個雞蛋與礦冶學院的女生換鉛筆盒,表現(xiàn)出山里姑娘們對物質的向往與追求,也呈現(xiàn)了改革開放初期山村人的精神風貌。

C.文本一以“我"的視角敘事寫人,不僅巧妙地在通訊員和新媳婦之間穿針引線,而且將“犧牲”“獻被"等情節(jié)連接起來,結構嚴謹有序。

D.兩則文本表現(xiàn)了不同時代感人的青春情懷,前者側重寫戰(zhàn)爭年代的軍民深情,后者側重寫改革開放時期女學生和香雪之間的美好情感。

8.細節(jié)是作品的靈魂。請結合新媳婦為小通訊員“一針一針地在縫他衣肩上那個破洞”和香雪“猛然把籃子塞到女學生的座位下面"這兩處文本細節(jié),簡要分析它們的共同作用。(4分)

9.文本一結尾“這位平常的、拖毛竹的青年人的臉”中,用“青年人"比用“小通訊員”和“小同鄉(xiāng)"表達效果好,為什么?(6分)

二、古代詩文閱讀(37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4小題,20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0~14題。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

……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節(jié)選自荀子《勸學》)

材料二:

三代之衰,學廢而道不明,然后諸子出。自老子厭周之亂,用其小見,以為圣人之術止于此,始非仁義而詆圣智。諸子因之,益得肆其異說,至于戰(zhàn)國,蕩而不反。然后山淵、齊秦、堅白異同之論興,圣人之學,幾乎其息。最后茍卿子獨用《詩》《書》之言,貶異扶正,著書以非諸子,尤以勸學為急。荀卿,楚人,嘗以學干諸侯,不用,退老蘭陵,楚人尊之。及戰(zhàn)國平,三代《詩》《書》未盡出,漢諸大儒賈生、司馬遷之徒莫不盡用荀卿子,蓋其為說最近于圣人而然也。

滎陽鄭昊,少為詩賦,舉進士已中第,遂棄之曰:“此不足學也。”始從先生長者學問,慨然有好古不及之意。鄭君年尚少,而性淳明,輔以強力之志,得其是者而師焉,無不至也。將更其名,數(shù)以請,予使之自擇,遂改曰荀。于是又見其志之果也夫荀卿者未嘗親見圣人徒讀其書而得之。然自子思、孟子已下,意皆輕之。使其與游、夏并進于孔子之門,吾不知其先后也。世之學者,茍如荀卿,可謂學矣,而又進焉,則孰能御哉!余既嘉君善自擇而慕焉,因為之字曰叔希,且以勖其成焉。

(選自歐陽修《鄭荀改名序》)

10.材料二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每涂對一處給1分,涂黑超過三處不給分。(3分)

于是又見A其志之果也B夫荀卿C者D未嘗E親見F圣人G徒H讀其書而得之

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學廢而道不明"與《勸學》“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中的“而"的用法不同。

B.徒,同類的人,與《師說》“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中的“徒"詞義相同。

C.及,趕得上,與《登泰山記》“僻不當?shù)勒?,皆不及往”中的“?詞義不同。

D.字,取字,與《赤壁賦》“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中“漁樵"的用法相同。

12.下列對材料二相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諸子百家遵循老子的理念,各自闡述奇談怪論,以致于圣人學說幾乎蕩然無存。

B.漢朝的大儒賈誼、司馬遷等人,受益于荀子,因為荀子的論說最接近圣人大道。

C.鄭昊年少學習詩賦,因想考中進士,開始追慕古人,跟從飽學的先生探究學問。

D.鄭昊性情淳厚聰明,有志于學,想更改名字,多次請求歐陽修,最終改名為荀。

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

(1)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

(2)最后荀卿子獨用《詩》《書》之言,貶異扶正,著書以非諸子,尤以勸學為急。

14.結合兩則材料,簡要概括鄭荀向荀子學習到了什么?(3分)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15~16題。

和陶歸園田居(其一)①

蘇軾

環(huán)州多白水,際海皆蒼山。以彼無盡景,寓我有限年。東家著孔丘,西家著顏淵。市為不二價,農為不爭田。周公與管蔡②,恨不茅三間。我飽一飯足,薇蕨補食前。門生饋薪米,救我廚無煙。斗酒與只雞,酣歌餞華顛③。禽魚豈知道,我適物自閑。悠悠未必爾,聊樂我所然。

[注]①本詩作于蘇軾被貶惠州時。②周公與管蔡:管叔鮮、蔡叔度曾發(fā)動叛亂,周公旦率軍平叛,殺死管叔鮮,囚禁蔡叔度。③華顛:頭發(fā)上黑白相間,指年老。

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三、四兩句與《赤壁賦》中的“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都包含風景無盡而人生短暫之意,所表達的情感頗為相似。

B.周公與管、蔡雖然是仇人,到了惠州后也恨不得搭建三間茅屋來做鄰居。此處用夸張與調侃的口吻,表現(xiàn)當?shù)氐拿耧L淳樸。

C.“薇蕨"是兩種野草,其嫩葉是貧苦者日常所食,“廚無煙”則指家里缺少糧食,揭不開鍋,這些細節(jié)寫出東坡生活十分清苦。

D.本詩有意使用陶淵明詩的韻腳原字,追求與陶詩相似的詩風,彰顯東坡的才華;在內容寫法上又翻出新意,體現(xiàn)東坡的個性。

16.陶淵明的“復得返自然"與本詩的“聊樂我所然”都表達詩人的愉悅之情,但是二者的原因并不相同。請結合詩歌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

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龍在我們的傳統(tǒng)中是祥瑞的象征,是農耕社會最主要的圖騰。古人寫作時常用龍的形象傳情達意,如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中的“______,______"。

(2)姚鼐《登泰山記》中,寫夜色已退,晨曦初現(xiàn),太陽的形體未現(xiàn),光芒已可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3)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借助月光側面烘托琵琶聲美妙的句子是“______”,蘇軾《赤壁賦》中借助人的反應側面描寫簫聲的句子是“______”。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一)語言文字運用I(本題共3小題,11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題。

各類工作群、業(yè)務群、黨員群、政務App讓人眼花繚亂,各類“請上報"請回復”“請點擊"讓人______……“指尖上的形式主義”問題,引發(fā)公眾廣泛關注。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______,各類政務工作也駛上了信息化的高速公路。一些網(wǎng)絡群組、政務App的本意,旨在于及時工作部署、提升工作效率,但在實踐中,卻出現(xiàn)了變形走樣。隨著“微指令"不斷傳達,“微任務”不斷下達,基層的工作負擔不斷增加。糾正“指尖上的形式主義”,既要“立行立改”,又要“著眼長遠"。一方面,對于過多過濫的工作群組、政務App,需要______地整治,不斷完善長效管理機制。()。破除“指尖上的形式主義”,難在持續(xù)深入,貴在______。為基層干部群眾“指尖"減負松綁固然是好事,但是,減負不等于減責,松綁不等于松懈,大家指尖上的煩惱少了,心尖上應更有擔當。

18.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shù)某烧Z。(4分)

19.下列填入文中括號內的句子,銜接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分)()

A.另一方面,也要注意不應過于機械化,不能全部“一刀切”解散。

B.另一方面,也要注意不應過于機械化,不能“一刀切"全部解散。

C.其次,也要注意不應過于機械化,不能全部“一刀切”解散。

D.其次,也要注意不應過于機械化,不能“一刀切"全部解散。

20.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有兩處語病,請進行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邏輯嚴密,不得改變原意。(4分)

(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題。

又是一年槐花兒飄香的季節(jié),小伙伴們有沒有想起兒時那些帶有媽媽專屬味道的槐花美食?不過,槐花①。常見的槐花有三種:淡黃色的國槐花,夏末開花,可以入藥②;白色的刺槐花(也叫洋槐花),夏初開花,花香味甜,可食用但不可入藥;紅色的槐花(變種)僅供觀賞,既不能食用,也不能入藥。也就是說,我們吃的槐花美食來自白色刺槐。白色刺槐是我國重要的蜜源、食花和景觀植物,原產北美。而我國③,是國槐。國槐在我國不只是一種常見的良木,而且作為一種文化元素融入傳統(tǒng)文化之中。比如被奉為“神樹”,種植在敬神祭祖的社壇周圍;作為吉祥的象征,種在庭前屋后。古代社會,槐樹還是三公(太師、太傅、太保)宰輔之位的象征,并出現(xiàn)了一些由“槐"字構成的具有政治寓意的詞,如槐岳(朝廷高官)、槐蟬(高官顯貴)、槐第(三公的宅第)等,槐樹因此也受到讀書人的喜愛。

21.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8個字。(6分)

22.下列選項中,加點的詞語和文中“槐蟬”所用修辭手法不同的一項是(3分)()

A.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弦。

B.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

C.云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

D.六軍不發(fā)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

六、作文

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有人說,青春無非是兩個動作:一個是體能動作“引體向上”,一個是戰(zhàn)術動作“低姿匍匐”。青春本來的屬性是向上的,可以熱烈張揚,可以迎風飛翔,可以破障奔跑,這是引體向上的青春。但有時青春也可以不必那么張揚,可以是潛伏的,可以是韜光養(yǎng)晦的,可以是踽踽獨行的,這是低姿匍匐的青春。那么,什么樣的青春是值得過的?

對于“值得過的青春"這一話題,你有怎樣的思考和感悟?請聯(lián)系材料,結合自己對于社會人生的認知和理解,寫一篇作文。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得套作,不要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字數(shù)不少于800字。

馬鞍山市外國語學校2023-2024學年高一下學期4月月考

語文參考答案

1.C2.A3.D

【解析】

1.本題考查學生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A.“不流動從人和人在空間的排列關系上說是孤立和隔膜”錯誤,原文相關表達是“不流動是從人和空間的關系上說的,從人和人在空間的排列關系上說就是孤立和隔膜”,“不流動”和“孤立和隔膜"是兩種不同的狀態(tài),二者不等同。

B.“每個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著長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圍的人也是從小就看慣的”錯誤,這在原文是有前提條件的,文中說的是“假如在一個村子里的人都是這樣的話,在人和人的關系上也就發(fā)生了一種特色,每個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著長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圍的人也是從小就看慣的”,這只是一種假設推理,缺少真實性。

D.“帶著對中國人的幾分藐視的意味”錯誤,應該是“我們說鄉(xiāng)下人土氣,似乎帶著對鄉(xiāng)下人的幾分藐視的意味”,選項擴大了范圍。

故選C。

2.本題考查學生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A.“互相影響”錯誤,結合原文“社會結構影響著文化存在的表達形態(tài),社會結構轉變了,其外在的文化形態(tài)自然也會隨之改變"可知,只有文化樣態(tài)會受社會結構影響而改變,社會結構不會基于文化樣態(tài)而做出改變。選項“互相影響”曲解文意。

故選A。

3.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論點、論據(jù)和論證方法的能力。

結合材料二最后一段中“這種模式更注重于精神性意義的追求,這顯然也是在我們的文化觀念中所舊有的、從來都不缺乏的另一種對于鄉(xiāng)村生活的想象……甚至更成為新時代里一種藝術以及藝術家的鄉(xiāng)村介入的意義引領"可知,材料中界定的“桃花源模式”生活是文化下鄉(xiāng)這一新的發(fā)展階段的農村,強調的是精神意義上追求的對象。

A.該項是純粹的“桃花源"生活情形,據(jù)原文“……成為有似于陶淵明所描述的‘桃花源’意義上的理想生活之地……我們不妨稱之為‘桃花源模式’”可知,“桃花源模式"并不等于真實的“桃花源”,故該項不符合。

B.該項描寫香雪拿著換得的鉛筆盒走夜路回家的地方,顯然不是文化下鄉(xiāng)這一新的發(fā)展階段的農村。

C.說的是外國人的精神追求,更不能反映文化下鄉(xiāng)這一新的發(fā)展階段的農村。

D.人們選擇到鄉(xiāng)村住民宿,并在月色下享受生活,反映了新的發(fā)展階段的鄉(xiāng)村,其生活環(huán)境成了人們在精神意義上的追求對象,所以最符合材料所界定的“桃花源模式"生活。

故選D。

4.①中國社會是鄉(xiāng)土性的,農民離不開土地。

②鄉(xiāng)土社會有地方性的特點,孤立和隔膜是以家庭或住在一處的集團為單位的。

③鄉(xiāng)土社會有常態(tài)性,常態(tài)的生活是終老是鄉(xiāng)。

5.①新農村建設應以實現(xiàn)信息化為目標,注重思想觀念、精神價值等文化意義上的追求。

②新農村建設中,留存在村里的人應以精神性意義上的追求為指引,嘗試改變生活樣式。③要借鑒外來文化觀念,積極構造新式鄉(xiāng)村發(fā)展模式,使鄉(xiāng)村成為人們追求的理想生活之地。

④要吸引更多的藝術家介入農村建設,提升鄉(xiāng)村藝術和審美情趣,打造鄉(xiāng)村休閑旅游勝地。

6.A7.C

【解析】6.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以及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能力。

A.“因為是他和其他擔架員的過失,造成了戰(zhàn)友的犧牲”錯誤,原文的表述是“可誰知道反動派不知從哪個屋頂上撂下顆手榴彈來,手榴彈就在我們人縫里冒著煙亂轉,這時這位同志叫我們快趴下,他自己就一下?lián)湓谀莻€東西上了……”,小通訊員撲在手榴彈上,以自己的生命保護戰(zhàn)友,這并非是擔架員們的過失造成的,而是反動派造成的。

故選A。

7.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A.“‘破洞’主要表現(xiàn)他的節(jié)儉”錯誤。通訊員被門鉤撕破衣服,犧牲后新媳婦縫破洞一細節(jié)描寫,表現(xiàn)新媳婦對通訊員的關心、痛惜。

B.“表現(xiàn)出山里姑娘們對物質的向往與追求"錯誤?!斑@是一個寶盒子,誰用上它,就能一切順心如意,就能上大學、坐上火車到處跑,就能要什么有什么,就再也不會叫人瞧不”,據(jù)此看出,鉛筆盒在香雪的眼中是文化知識的象征,是現(xiàn)代文明的象征,所以是表現(xiàn)香雪對山外世界文明生活的向往。

D.“文本二側重寫改革開放時期女學生和香雪之間的美好情感"錯誤。應是寫改革開放初期山村少女對現(xiàn)代生活和文明的向往。

故選C。

8.①暗示人物心理,展現(xiàn)人物形象。新媳婦縫破洞細節(jié)既表現(xiàn)了新媳婦對小通訊員犧牲的痛惜、歉疚、悼念的復雜心理,又表現(xiàn)了她淳樸、善良的性格;香雪塞籃子的細節(jié),既突出香雪做人的尊嚴和原則,體現(xiàn)她自尊自愛的品格,也突出香雪為讓對方收下雞蛋的堅決、機智、靈活。②增強小說的真實性和生動性?!耙会樢会樀卦诳p”表現(xiàn)了新媳婦的認真,使情節(jié)更真實;“猛然把籃子塞到女學生的座位下面"體現(xiàn)出香雪在那種情況下的機智反應,具有畫面感。

9.①“小通訊員”只是單單地表現(xiàn)了文中革命戰(zhàn)士這一形象:“小同鄉(xiāng)"只是從“我”的角度表達對這個老鄉(xiāng)革命戰(zhàn)士純潔的愛。②小說用“青年人"這個詞,暗示像小通訊員這樣的青年革命戰(zhàn)士不是特殊、非凡的個體,而是任勞任怨的中國青年群體;刻畫并贊美了為祖國和人民奉獻青春和生命的中國革命青年群像,升華了小說的革命主題。

10.BDG11.C12.C

【解析】

11.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一詞多義現(xiàn)象的能力。

A.正確。連詞,并列關系。/連詞,轉折關系。句意:學術廢棄,大道不明。/靛青是從藍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藍草的顏色更深。

B.正確。同類的人,一類人。句意:漢代各位大儒如賈誼、司馬遷這些人沒有不全采用荀子學說的。/郯子這些人,他們的賢能都比不上孔子。

C.“詞義不同”錯誤?!凹?都是“比得上”“趕得上"。句意:有喜好古代道義卻感慨比不上的情意。/那些偏僻不對著道路的石刻,都趕不上去看了。

D.正確。都是名詞做動詞,“取字”“捕魚、砍柴"。句意:所以給他取字為叔希。/何況我與你在江邊的水渚上捕魚砍柴。

故選C。

12.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的能力。

C.“因想考中進士,開始追慕古人,跟從……”錯誤,由“少為詩賦,舉進士已中第……始從先生長者學問,慨然有好古不及之意"可知,鄭昊考中進士后,才想跟從飽學的先生探究學問。

故選C。

13.(1)蚯蚓沒有鋒利的爪子和牙齒,強壯的筋骨,向上能吃到泥土,向下能喝到地下的泉水,這是因為它用心專一。

(2)最后只有荀子運用《詩經》《尚書》中的學說,貶斥異說扶持正道,著書來駁斥諸子,尤其以鼓勵人們學習為要務。

采分點:(1)“爪牙之利,筋骨之強”,定語后置,應為“利之爪牙,強之筋骨";“上”“下”,名詞做狀語,向上、向下:“用”,因為。

(2)“異"正”,形容詞做名詞,異說,正道:“非”,駁斥:“勸”,勉勵,鼓勵;“急”,形容詞做名詞,迫切即行的要事,要務。

14.鄭荀像荀子一樣,善于借助老師的教導及其著作來學習,用心專一,鍥而不舍,才有精進。

參考譯文:

材料一:(略)

材料二:

夏、商、周三代后的衰落之時,學術廢棄,大道不明,在這之后諸子出現(xiàn)。從老子厭惡周代的混亂,因為他的淺見,認為圣人的學術到就這里停止了,開始非議仁義,詆毀圣智。諸子沿襲這種做法,更加肆意闡述他們的異說,到了戰(zhàn)國,更是放縱而迷途不返。在這之后山淵、齊秦、堅白異同的學說產生,圣人的學說,差一點斷絕。最后只有荀子運用《詩經》《尚書》中的學說,貶斥異說扶持正道,著書來駁斥諸子,尤其以鼓勵人們學習為要務。荀子,是楚國人,曾經以學說干謁諸侯,不被采納,回蘭陵養(yǎng)老,楚國人尊崇他。等到戰(zhàn)國動亂平定,三代的《詩》《書》沒有全部重出世上,漢代各位大儒如賈誼、司馬遷這些人沒有不全采用荀子學說的,大概因為他的論說最接近圣人大道才這樣。

滎陽的鄭昊,年少寫詩賦,考取進士已經中第,于是放棄科考之學并說:“這不值得學習?!遍_始跟從飽學的前輩求學問疑,有喜好古代道義卻感慨比不上的情意。鄭君年齡還小,但是性情敦厚聰明,再加上勉力好學的意志,遇到他認為對的人就從師學習,求學時沒有不到之處。將給他個名字,多次來拜托我,我讓他自己選一個,他于是改名為荀。在這種情況下又看出他志氣的果敢。荀子,不曾親自見過圣人,只是讀了他們的書后有所得。然而從子思、孟子以來,態(tài)度上都輕視荀子學說。如果讓他與子游、子夏一起進入孔子門下學習,我不知道他們學識的高下了。世上的學者,如果像荀子,就可以說得上學習了,而且還精進了,那么誰能超越他呢!我既贊賞鄭昊善于自己擇師,敬仰自己的老師,所以給他取字為叔希,并來勉勵他的成就。

(選自歐陽修《鄭荀改名序》)

15.A

【解析】15.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詩歌思想內容的能力。

A.“所表達的情感頗為相似"錯誤?!冻啾谫x》中的“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表達的是對人生短暫的感嘆,而本詩中的“以彼無盡景,寓我有限年"則是表達對惠州風景的喜愛之情。故選A。

16.(1)陶淵明的愉悅,是因為他遠離官場,回歸田園,過上閑適自在的生活。

(2)蘇東坡的愉悅,是因為內心的超然(他對環(huán)境的適應/豪邁樂觀的性格),雖然一再被貶而生活困頓,他卻依然能從山水之美、民風之淳以及相處之融洽中找到快樂。

17.(1)熊咆龍吟殷巖泉,栗深林兮驚層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