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課 古代西亞、非洲文化 課件高二下學期歷史統(tǒng)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3文化交流與傳播_第1頁
第3課 古代西亞、非洲文化 課件高二下學期歷史統(tǒng)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3文化交流與傳播_第2頁
第3課 古代西亞、非洲文化 課件高二下學期歷史統(tǒng)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3文化交流與傳播_第3頁
第3課 古代西亞、非洲文化 課件高二下學期歷史統(tǒng)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3文化交流與傳播_第4頁
第3課 古代西亞、非洲文化 課件高二下學期歷史統(tǒng)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3文化交流與傳播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選擇性必修3文化交流與傳播第二單元豐富多樣的世界文化第3課古代西亞、非洲文化課標:了解世界各主要區(qū)域文化,理解世界文化的多樣性。

認識世界各國、各地區(qū)、各民族對人類文化發(fā)展所作

出的貢獻。重點:古代西亞、古代埃及和阿拉伯等區(qū)域文化多樣性特征。難點:自然條件、地理環(huán)境及生產生活方式的差異是形成豐

富多彩的地域文化的重要原因。一、古代西亞文化1.概況:位置:地位:文明:主要包括兩河流域、伊朗高原及其周邊地區(qū)世界上最早進入文明的地區(qū)之一蘇美爾文明、古巴比倫文明、亞述帝國、波斯帝國2.文化成就:1)文字:楔形文字(世界最早的文字)主要與地理環(huán)境有關。兩河流域木材稀少,連石頭也很缺乏,但卻有得天獨厚的兩河沖積平原的泥土。結論:

早期各個文明都是在特定的時空條件下所孕育的。越是文明初期,受到自然條件的制約就越大。此外,歷史條件、社會環(huán)境、經濟狀況、文化傳統(tǒng)、民族特性以及宗教信仰等也會從各方面或多或少地對人類的文明產生影響。2)史詩:《吉爾伽美什》地位:內容:目前所知世界上最早的史詩。敘述蘇美爾地區(qū)烏魯克國王的活動,中間穿插大量神話故事,包括著名的洪水故事,反映兩河流域居民對生活和生命的態(tài)度。從《吉爾伽美什》的史詩部分和以上圖片,反映了兩河流域人民什么樣的生活觀和人生觀?你認為“史詩”作品對歷史研究有什么價值?生活觀:兩河流域人民的生活極端變化無常,

人們重視今世的生活,對死后的一切

幾乎不抱希望,死后的生活在他們看

來令人恐懼,不可能有美好的希望。價值:史詩等文學作品是研究古代歷史的重要

史料,一定程度上反映歷史事實,具有

重要史料價值,但其是研究二手資料,

要和考古及其他史料相互印證。史詩《吉爾伽美什》將城邦首領吉爾伽美什描繪成半人半神的英雄。他進行殘暴統(tǒng)治,致使民怨四起,人們便向神靈哭訴,于是神靈創(chuàng)造出巨人恩奇都去懲罰他,但兩人在決斗中成為好朋友,此后吉爾伽美什棄惡從善,為民除害,立下許多功績。材料可以用來反應()A、尼羅河流域文學發(fā)達 B、兩河流域的文明程度C、亞述帝國的王權崇拜 D、伊斯蘭教的重要影響B(tài)3)建筑和藝術成就:①蘇美爾人的泥偶雕像生動有趣,壁畫主題多樣.②亞述帝國修建了多座規(guī)模宏大的王宮.③波斯王宮裝飾豪華,體現(xiàn)專制帝國統(tǒng)治者的威嚴.體現(xiàn)怎樣的思想?專制統(tǒng)治,王權神圣不可侵犯。4)古巴比倫王國的《漢謨拉比法典》:內容:性質:意義:法典前言宣揚君權神授,炫耀國王的功德;正文詳細規(guī)定了臣民的義務以及違背法律后具體的懲罰措施;結語要求所有人必須遵守法典,違犯者將遭到嚴厲懲罰。一部維護奴隸主階級利益的法典。反映了古巴比倫王國政治、社會和經濟等多方面的情況,是研究古代兩河流域歷史的重要資料。

《漢謨拉比法典》中規(guī)定:凡拐帶奴隸、幫助奴隸逃跑、窩藏奴隸者,都處以死刑;竊賊應處死,或處以重罰;奴隸否認其主人,則割去該奴隸的耳朵。由此可見,法典(

)A、具有極端性和殘酷性B、內容全面而具操作性C、嚴厲鎮(zhèn)壓奴隸的反抗D、體現(xiàn)奴隸主階級意志D知識回顧:古巴比倫二、古代埃及文化

1.概況:北非的尼羅河流域。公元前3100年左右,埃及初步實現(xiàn)統(tǒng)一,古代埃及文明綿延約3000年。2.成果:1)文字:象形文字①來源于最初的象形字,由表音符號、表意符號和

限定符號組成。②時間:公元前4千紀末,一直使用到公元4世紀。猜一猜牛象月山羊龜魚鳥2)古代埃及創(chuàng)作出神話、詩歌、哲理故事和散文故事:3)古代埃及的建筑藝術受到宗教較大影響:①埃及人把大量精力和財富用在埋葬死者上,給統(tǒng)治者修建

豪華的陵墓,準備豐厚的隨葬品。②法老們修建眾多神廟,表達對神的敬畏。③宣揚法老是神的化身,法老則賜予神廟大量財富。4)科技:①世界上最早的太陽歷。是古代世界最精確的歷法

之一。古羅馬的凱撒在制定作為今天公歷重要基

礎的儒略歷時,吸收了埃及歷法的成就。②在數學、醫(yī)學等方面,埃及人也頗有建樹。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通過考察研究金字塔,我們可以了解到當時哪些方面的社會狀況()①建筑技術②宗教信仰③自然科學④專制王權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D古埃及人贊揚法老說:“威令在你的口中,認知在你的心中,而你的舌頭可以產生正義。”材料表明(

)A、古埃及人崇拜神靈B、法老崇尚理性C、法老具有至上權威D、法老以法治國C知識回顧:古埃及三、阿拉伯文化1.概況:時間:形成:

7世紀,阿拉伯帝國開始興起。

8世紀,征服了從利比里亞半島到印度北部的廣大地區(qū)。阿拉伯人繼承和融合上述地區(qū)文化遺產,結合阿拉伯人風格、語言和傳統(tǒng),創(chuàng)造了阿拉伯文化。2.文化成果:1)文學:①“懸詩”:把詩歌比賽獲勝的詩歌用金水書寫在布上,懸

掛在克爾白神廟的墻壁上。②《天方夜譚》:a.很多故事來源于古代埃及和西亞等地的民間傳說,通過王

后講故事的形式串連在一起。b.影響:在中國廣泛流傳;但丁的《神曲》、莎士比亞的《終成眷屬》等,都受《天方夜譚》影響2)科學:①伊本·穆薩《積分和方程計算法》把代數學發(fā)展為獨立學科。②白塔尼修正了計算太陽和部分行星軌道的方法,證明發(fā)生

日環(huán)食的可能性,他的《薩比天文歷表》對歐洲天文學影

響,曾被哥白尼等人多次引用。③伊本·西那的《醫(yī)典》是一部醫(yī)學百科全書,傳入歐洲后,

長期用作醫(yī)學的標準教科書。④印度的數學符號經阿拉伯人傳入歐洲,至今仍被稱為“阿

拉伯數字”。3.地位:阿拉伯文化在整個中世紀是一個強勢文化,對東西方都產生過深遠的影響。有人說“阿拉伯人點燃了文明之火,照亮了歐洲黑暗的走廊”。材料表明()A、歐洲文明源自阿拉伯及東方國家

B、阿拉伯文化對文藝復興有推動作用C、文化傳播實現(xiàn)與國家統(tǒng)治范圍內

D、阿拉伯人是東西方文化的傳播使者B以公元8世紀為界限,在此之前“阿拉伯人是以劍和舌為榮,而不是以筆為榮的”。在此之后,則變成了“他們把一切工作都歸納為劍和筆兩個方面”。導致這一變化的主要原因是()A、阿拉伯文化的發(fā)展 B、造紙術的傳播與普及C、西學東漸促進科技交流 D、印刷技術的推廣作用B知識回顧:阿拉伯帝國ABCD古代埃及約公元前3500年古代巴比倫約公元前3500年古代印度約公元前2500年古代中國約公元前2070年國家A.埃及

(約公元前3500年)B.巴比倫(約公元前3500年)C.印度

(約公元前2500年)D.中國

(約公元前2070年)發(fā)源地

文字王權代表建筑

尼羅河流域兩河流域印度河恒河流域長江黃河流域象形文字楔形文字梵文甲骨文法老(太陽神之子)國王(漢謨拉比)國王皇帝空中花園泰姬陵長城秦始皇兵馬俑金字塔獅身人面像問題探究:概括阿拉伯文化繁榮的原因及特點?1.原因:2.特點:①東西方傳統(tǒng)商路中心,中西方文化薈萃;②政局相對穩(wěn)定、發(fā)達的交通和經濟的繁榮;③統(tǒng)一的語言和意識形態(tài)推動;④當政者重視科技文化;

⑤中國四大發(fā)明的影響;⑥各族人民的積極參與。①繼承融合—吸收消化原埃及、兩河、波斯和古希羅文化②創(chuàng)新性——結合阿拉伯人風俗,語言傳統(tǒng),創(chuàng)造本身文化③先進性——許多成就世界上居于領先地位。課堂總結:西亞——兩河流域文化北非——古埃及文化阿拉伯文化楔形文字《吉爾伽美什》泥偶雕像、王宮、人首飛牛《漢謨拉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