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屆高三八校聯(lián)考第二次模擬考試語文試題(原卷版+解析版)_第1頁
2024屆高三八校聯(lián)考第二次模擬考試語文試題(原卷版+解析版)_第2頁
2024屆高三八校聯(lián)考第二次模擬考試語文試題(原卷版+解析版)_第3頁
2024屆高三八校聯(lián)考第二次模擬考試語文試題(原卷版+解析版)_第4頁
2024屆高三八校聯(lián)考第二次模擬考試語文試題(原卷版+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屆高三八校聯(lián)考第二次模擬考試語文試題(原卷

版+解析版)

2024屆廣東省揭陽市高三八校聯(lián)考第二次模擬考試語文試題

注意事項:

1.請將選擇題答案寫在答題卷內(nèi)或者學校提供的機讀卡上。每題

選出答案后,學??忌?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

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

2.非選擇題,必須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在答題卷上作答,

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卷各題目指定區(qū)域內(nèi)的相應位置上;如需改動,先

劃掉原來的答案,然后再寫上新的答案;不準使用鉛筆和涂改液。不

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無效。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

(一)現(xiàn)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18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

材料一:

批評家寫小說為什么就引人注目呢?細究起來,就是大眾普遍都

有這種擔憂和質疑:擅長“紙上談兵”的批評家能否經(jīng)得起實踐檢驗,

這種“跨界”的接受差異中隱含著一種“實踐”高于“理論”的邏輯。

從讀者的角度來說,對批評家寫小說的關注,除了包含著對批評

家能不能寫小說、能不能寫出好小說的質疑,也隱含著讀者對當代文

學的不滿足,他們實際上是期待批評家能夠寫出好小說的,隨著新媒

體和各種藝術形式的發(fā)展,讀者的審美水平和審美期待越來越高,小

說是越來越難寫了。評論家李云雷說:“評論家寫小說,可以讓評論

界與創(chuàng)作界更好地相互理解,更好地形成良性循環(huán),甚至有可能催生

出一種獨特的文體一一'批評家小說"他在無意中回應了讀者對批

評家寫小說的這種期待。

從文學社會學的角度來說,文學包括生產(chǎn)、傳播和消費三個環(huán)節(jié)。

批評家寫小說在文學生產(chǎn)上具有顯著優(yōu)勢。批評家有開闊的文學史視

野和高深的理論修養(yǎng),這些為他們文學創(chuàng)作的高度自覺提供了良好的

條件。作家路遙在準備寫《平凡的世界》時,曾列了古今中外近百部

長篇小說的閱讀計劃,后來完成了十之八九,其實他就是想獲得或強

化這種文學史視野。對批評家來說,這種視野在寫作之前基本上已經(jīng)

獲得了。當然,有些人擔心批評家寫小說可能會存在“掉書袋”和炫

技現(xiàn)象。雖然錢錘書的《圍城》也被有些人認為存在一定程度的“掉

書袋”現(xiàn)象,但是這并未影響普通讀者的閱讀與喜愛,張檸的《三城

記》也涉及了很多文學理論,但都像鹽入水中一樣,化入了文學形象

當中,不僅沒有給普通讀者造成閱讀障礙,反而增加了小說韻味。(張

檸很清楚批評家寫小說可能存在的陷阱:思想性大于形象性。因此他

是時時警惕的,他說自己的寫作就是“蹲下在下面,把我的人物舉起

來”。)可見,批評家深厚的理論素養(yǎng)有利于批評家在寫小說的時候自

覺選擇合適的寫作方法。

從文學傳播的角度來看,也要坦率地承認批評家寫小說在傳播環(huán)

節(jié)的優(yōu)勢。因為批評家自身對文學的鑒賞能力是得到認可的,而且他

們在文學界有一定的資源,所以有利于作品的傳播。不過,批評家寫

小說在消費環(huán)節(jié)不會有任何先天優(yōu)勢。出版家韓敬群說得好:“批評

家寫小說沒有豁免權,讀者不會對他們高看一眼或者低看一眼,無論

怎樣,還是要回到作品本身。"從根本上來說,批評家的合法性來源

于他是普通讀者的代表,一旦他脫離了這種合法性,他的批評也將失

去有效性,批評家的身份主要是在一個相對專業(yè)的文學圈子里為人所

知,相關的文學從業(yè)者對批評家身份是比較熟悉的,但是龐大的普通

讀者群體很少知道他們,且沒有必要知道。批評家寫出來的作品最終

還是要脫離批評家的身份,以普通作品的樸素形式進入普通讀者的視

野中接受檢驗。

批評家的小說能否經(jīng)得住時間的檢驗,不是由哪一個人說了算的,

批評界應該以平常心給這些作品以平常待遇,既無須違心溢美,也不

能視而不見,我們要相信,那些優(yōu)秀作品必將會在時間的放大器中發(fā)

酵出無盡的生命力,嵌入文學史的星空。

(摘編自朱永富《批評家寫小說,還是要讓作品說話》)

材料二:

李陀、吳亮、張檸、李云雷、於可訓等評論家好像都商量好了一

樣,近來紛紛發(fā)表了他們的小說新作。

“作為一個當代人,我們每個人生活在嚴密的社會分工體系中,

對個人專業(yè)領域之外的事物了解太少,這極大地限制了我們對社會運

轉體系的了解以及建立于其上的想象力的飛揚,也很難產(chǎn)生真正的大

師?!痹谠u論家李云雷看來,評論家跨界寫作小說,盡管仍局限于文

學內(nèi)部,盡管大家不敢奢望成為魯迅、托爾斯泰那樣百科全書式的作

家,但這是一個可貴的嘗試。

事實上,這群人寫小說有改變現(xiàn)有文學生態(tài)的雄心,他們認為大

部分作家都盯著日?,嵤?,寫家長里短,于是想另外做出一個“樣本

ir

O

力圖恢復現(xiàn)實主義傳統(tǒng),并非張檸一個人的選擇,評論家李陀寫

《無名指》要處處和現(xiàn)代主義的寫作習慣反著來。因為他想“回到十

九世紀“,像托爾斯泰那樣把現(xiàn)實生活寫得活靈活現(xiàn),讓日常生活充

滿可見、可聞、可以撫摸的質感,且恢復小說“寫人物”的傳統(tǒng)。

蘇州大學文學院教授、評論家房偉和出版社簽訂了一個長篇歷史

小說合同。房偉寫歷史小說,同樣有自己的明確訴求,他說正因為很

多作家放棄了歷史題材的雄心,所以大部分陣地都已讓位于網(wǎng)絡作家,

他想改變這個現(xiàn)狀。

此外,這些年,作家圈受新歷史書寫影響很深,很多作品大都靠

想象力,有的甚至是胡編亂造,遠離了歷史本身。房偉說:“我看中

國歷史小說越看越不滿意,而我自己因為研究工作,有機會接觸大量

史料,所以我動手一試?!?/p>

(摘編自《眾多批評家寫起了小說,是傳統(tǒng)的回歸,還是圖一時

熱鬧?》)

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讀者對批評家寫小說的關注,一定程度透露出當代文學與讀

者越來越高的審美水平和審美期待的不匹配。

B.批評界對待批評家小說的態(tài)度,要和對待非批評家的作品一

樣,既無須不切實際地贊美,也不能視而不見。

C.李云雷認為,評論家寫小說只是局限在文學內(nèi)部,所以成不

了魯迅、托爾斯泰那樣的百科全書式的作家。

D.很多評論家有改變現(xiàn)有文學生態(tài)的雄心,他們不寫日?,嵤?、

家長里短,他們想恢復現(xiàn)實主義的傳統(tǒng)。

2.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學寫作實際上要和文學史進行潛在對話,沒有文學史的參

照而在黑暗中摸索的文學創(chuàng)作,很難登上藝術高峰。

B.批評家小說如果脫離普通讀者,就可能造成尷尬;普通讀者

想讀讀不懂,專業(yè)讀者可以直接讀理論而沒必要讀作品。

C.批評家小說中對時代、人事的理解特別有思考深度,是源于

批評家具備了開闊的文學史視野和高深的理論修養(yǎng)。

D.文學史上評論寫得好、小說寫得也好的大有人在,比如魯迅、

錢錘書等,這可以作為新時代批評家寫小說是回歸傳統(tǒng)的依據(jù)。

3.下列各項中,不能支撐”批評家寫小說在文學生產(chǎn)上具有優(yōu)

勢”的觀點的一項是()

A.房偉的《血色莫扎特》充滿了理性的理解和判斷,既展現(xiàn)了

一代青年的成長史,也是幾十年來中國社會的發(fā)展史。

B.路遙在準備寫《平凡的世界》時,開列了古今中外近百部長

篇小說來閱讀,目的是獲得或強化自己的文學史視野。

C.張檸在《三城記》中用分類的方法,讓故事產(chǎn)生一種智性詼

諧的效果,將當代文學的智性審美風格推向了新的高度。

D.錢錘書《圍城》雖然也被有些人認為存在一定程度的“掉書

袋”現(xiàn)象,但是卻沒有給普通讀者閱讀造成障礙。

4.批評家張檸說自己的寫作就是“蹲下在下面,把我的人物舉

起來"。樹人中學文學社成員準備就這個話題對張檸進行采訪,下列

不適合作為采訪要點的一項是()

A.評論家要穿上隱身衣寫小說,降低讀者的閱讀障礙,不能有

意炫技。

B.評論家不能在讀者面前跑來跑去,不能有意識在作品中為人

物代言。

C.評論家要恢復小說“寫人物”的傳統(tǒng)需要借鑒小說現(xiàn)實主義

傳統(tǒng)。

D.評論家寫小說需要把自己強大的思想性帶給小說人物,以突

出理性。

5.批評家身份對小說創(chuàng)作是一種促進,還是一種桎梏?請結合

材料談談你的看法。

【答案】1.C2.C

3.B4.D

5.示例一:是促進。①批評家寫小說,可以讓評論界與創(chuàng)作界

更好地相互理解,更好地形成良性循環(huán)。②批評家具有高度的文學自

覺性,在小說的生產(chǎn)、傳播方面具有優(yōu)勢,有可能創(chuàng)作出優(yōu)秀的作品。

③當前小說創(chuàng)作現(xiàn)狀令人不滿,批評家有通過寫小說改變文學生態(tài)的

雄心,可能為文學帶來新風氣。示例二:是桎梏。①批評家缺乏實際

的創(chuàng)作經(jīng)驗,“紙上談兵”的現(xiàn)象很多。②批評家寫小說容易出現(xiàn)“掉

書袋”和炫技問題,可能會給讀者造成閱讀障礙。③批評家寫小說有

可能會陷入誤區(qū),使作品思想性大于形象性。

【解析】

【1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對材料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C.“評論家寫小說只是局限在文學內(nèi)部,所以成不了魯迅、托爾

斯泰那樣的百科全書式的作家"錯,材料二說“在評論家李云雷看來,

評論家跨界寫作小說,盡管仍局限于文學內(nèi)部,盡管大家不敢奢望成

為魯迅、托爾斯泰那樣百科全書式的作家,但這是一個可貴的嘗試

可見,原句中李云雷認為評論家不敢奢望成為魯迅、托爾斯泰那樣百

科全書式的作家,但仍可以做一種嘗試。選項的說法強加因果。

故選C。

【2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對材料相關內(nèi)容的概括分析和判斷的能力。

C.“是源于批評家具備了開闊的文學史視野和高深的理論修養(yǎng)"

強加因果,材料一說“批評家有開闊的文學史視野和高深的理論修養(yǎng),

這些為他們文學創(chuàng)作的高度自覺提供了良好的條件”??梢?,原文只

是說批評家開闊的文學史視野和高深的理論修養(yǎng)為他們文學創(chuàng)作的

高度自覺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并沒有說這是批評家小說中對時代、人

事的理解特別有思考深度的來源。

故選C。

【3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論點、論據(jù)和論證方法的能力。

B.路遙開列近百部長篇小說來閱讀,其目的是獲得或強化自己

的文學史視野,他的做法表明他文學批評理論方面比不上批評小說家,

也就是說,他不具有批評家寫小說在文學生產(chǎn)上具有的優(yōu)勢,所以不

能支撐“批評家寫小說在文學生產(chǎn)上具有優(yōu)勢”的觀點。

故選B。

【4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運用文中信息的能力。

D.“評論家寫小說需要把自己強大的思想性帶給小說人物,以突

出理性”錯。由材料一說“張檸很清楚批評家寫小說可能存在的陷阱:

思想性大于形象性。因此他是時時警惕的,他說自己的寫作就是‘蹲

下在下面,把我的人物舉起來'"分析,“蹲下在下面,把我的人物舉

起來”是說作為批評家的張檸寫小說時,他警惕小說思想性大于形象

性,時刻做到形象性大于思想性,所以,采訪中“思想性帶給小說人

物,以突出理性”的話題有悖于張檸的創(chuàng)作主張,所以不適合作為采

訪要點。

故選D。

【5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的能力。

這是一道開放性試題,考生可以認為“批評家身份對小說創(chuàng)作是

一種促進”,也可以認為“批評家身份對小說創(chuàng)作是一種桎梏“,只要

言之有理即可。

(1)如果認為是促進,理由如下:

由“評論家寫小說,可以讓評論界與創(chuàng)作界更好地相互理解,更

好地形成良性循環(huán),甚至有可能催生出一種獨特的文體一一'批評家

小說可知,批評家寫小說,可以讓評論界與創(chuàng)作界更好地相互理

解,更好地形成良性循環(huán)。

由“從文學社會學的角度來說,文學包括生產(chǎn)、傳播和消費三個

環(huán)節(jié)。批評家寫小說在文學生產(chǎn)上具有顯著優(yōu)勢。批評家有開闊的文

學史視野和高深的理論修養(yǎng),這些為他們文學創(chuàng)作的高度自覺提供了

良好的條件"可知,批評家具有高度的文學自覺性,在小說的生產(chǎn)、

傳播方面具有優(yōu)勢,有可能創(chuàng)作出優(yōu)秀的作品。

由“房偉寫歷史小說,同樣有自己的明確訴求,他說正因為很多

作家放棄了歷史題材的雄心,所以大部分陣地都已讓位于網(wǎng)絡作家,

他想改變這個現(xiàn)狀”“作家圈受新歷史書寫影響很深,很多作品大都

靠想象力,有的甚至是胡編亂造,遠離了歷史本身。房偉說:'我看

中國歷史小說越看越不滿意,而我自己因為研究工作,有機會接觸大

量史料,所以我動手一試'"可知,當前小說創(chuàng)作現(xiàn)狀令人不滿,批

評家有通過寫小說改變文學生態(tài)的雄心,可能為文學帶來新風氣。

(2)如果認為是桎梏,理由如下:

由“大眾普遍都有這種擔憂和質疑:擅長'紙上談兵’的批評家

能否經(jīng)得起實踐檢驗。這種‘跨界’的接受差異中隱含著一種‘實踐'

高于'理論'的邏輯”可知,批評家缺乏實際的創(chuàng)作經(jīng)驗,紙上談兵

的現(xiàn)象很多。

由“有些人擔心批評家寫小說可能會存在'掉書袋'和炫技現(xiàn)

象……。錢鋰書的《圍城》也被有些人認為存在一定程度的‘掉書袋'

現(xiàn)象,但是這并未影響普通讀者的閱讀與喜愛。張檸的《三城記》也

涉及了很多文學理論,但都像鹽入水中一樣,化入了文學形象當中,

不僅沒有給普通讀者造成閱讀障礙"可知,批評家寫小說容易出現(xiàn)“掉

書袋”和炫技問題,可能會給讀者造成閱讀障礙。

由“張檸很清楚批評家寫小說可能存在的陷阱:思想性大于形象

性"可知,批評家寫小說有可能會陷入誤區(qū),使作品思想性大于形象

性。

(二)現(xiàn)代文閱讀n(本題共4小題,17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春意掛上了樹梢

蕭紅

三月花還沒有開,人們嗅不到花香,只是馬路上融化了積雪的泥

濘干起來。天空打起朦朧的多有春意的云彩;暖風如輕紗一般浮動在

街道上,院子里。春末了,關外的人們才知道春來。春是來了,街頭

的白楊樹躥著芽,拖馬車的馬冒著氣,馬車夫們的大氈靴也不見了,

行人道上外國女人的腳又從長統(tǒng)套鞋里顯現(xiàn)出來。笑聲,見面打招呼

聲,又復活在行人道上。商店為著快快地傳播春天的感覺,櫥窗里的

花已經(jīng)開了,草也綠了,那是布置著公園的夏景。我看得很凝神的時

候,有人撞了我一下,是汪林,她也戴著那樣小沿的帽子。

“天真暖啦!走路都有點熱?!?/p>

看著她轉過“商市街”,我們才來到另一家店鋪,并不是買什么,

只是看看,同時曬曬太陽。這樣好的行人道,有樹,也有椅子,坐在

椅子上,把眼睛閉起,一切春的夢,春的謎,春的暖力這一切把

自己完全陷進去。聽著,聽著吧!春在歌唱……

“大爺,大奶奶……幫幫吧!……”這是什么歌呢,從背后來的?

這不是春天的歌吧!

那個叫化子嘴里吃著個爛梨,一條腿和一只腳腫得把另一只顯得

好像不存在似的?!拔业耐葍鰤睦玻〈鬆?,幫幫吧!唉唉……"

有誰還記得冬天?陽光這樣暖了!街樹躥著芽!

手風琴在隔道唱起來,這也不是春天的調,只要一看那個瞎人為

著拉琴而扭歪的頭,就覺得很殘忍。瞎人他摸不到春天,他沒有。壞

了腿的人,他走不到春天,他有腿也等于無腿。

世界上這一些不幸的人,存在著也等于不存在,倒不如趁早把他

們消滅掉,免得在春天他們會唱這樣難聽的歌。

汪林在院心吸著一支煙卷,她又換一套衣裳。那是淡綠色的,和

樹枝發(fā)出的芽一樣的顏色。她腋下夾著一封信,看見我們,趕忙把信

送進衣袋去。

“大概又是情書吧!”郎華隨便說著玩笑話。

她跑進屋去了。香煙的煙縷在門外打了一下旋卷才消滅。

夜,春夜,中央大街充滿了音樂的夜。流浪人的音樂,日本舞場

的音樂,外國飯店的音樂……七點鐘以后。中央大街的中段,在一條

橫口,那個很響的擴音機哇哇地叫起來,這歌聲差不多響徹全街。若

站在商店的玻璃窗前,會疑心是從玻璃發(fā)著震響。一條完全在風雪里

寂寞的大街,今天第一次又號叫起來。

外國人!紳士樣的,流氓樣的,老婆子,少女們,跑了滿街……

有的連起人排來封閉住商店的窗子,但這只限于年輕人。也有的同唱

機一樣唱起來,但這也只限于年輕人。這好像特有的年輕人的集會。

他們和姑娘們一道說笑,和姑娘們連起排來走。中國人混在這些鬟發(fā)

人中間,少得只有七分之一,或八分之一。但是汪林在其中,我們又

遇到她。她和另一個也和她同樣打扮漂亮的、白臉的女人同走……鬟

發(fā)的人用俄國話說她漂亮。她也用俄國話和他們笑了一陣。

中央大街的南端,人漸漸稀疏了。

墻根,轉角,都發(fā)現(xiàn)著哀哭,老頭子,孩子,母親們……哀哭著

的是永久被人間遺棄的人們!那邊,還望得見那邊快樂的人群。還聽

得見那邊快樂的聲音。

三月,花還沒有,人們嗅不到花香。

夜的街,樹枝上嫩綠的芽子看不見,是冬天吧?是秋天吧?但快

樂的人們,不問四季總是快樂;哀哭的人們,不問四季也總是哀哭!

1936年5月回憶哈爾濱生活

(選自《蕭紅散文集》)

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開頭段寫春意來到哈爾濱,營造了風暖人笑、花開草綠

的春天氛圍。既照應題目,又為下文人物活動提供了必要的生活場景。

B.“有誰還記得冬天?陽光這樣暖了!街樹躥著芽!”這幾句單

獨成段,不單純是對春天環(huán)境的描寫,而是充滿感情的文字。

C.看似繁華的中央大街竟有好些外國人,他們有別于眾多底層

的國人,可以在這里盡情地享受春天,這正反映了20世紀30年代哈

爾濱在日偽統(tǒng)治下的社會現(xiàn)狀,令人心酸。

D.倒數(shù)第二段的“三月,花還沒有開,人們嗅不到花香”與上

文呼應,形成反復,意在強調北方的春天花開得晚,人們還不能感受

到濃濃的春意。

7.下列對文本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用自然的春意帶動兩類人的活動:“快樂的人"逛街,說

笑,唱歌;“哀哭的人”乞討,哀哭。它把自然景物和社會現(xiàn)狀恰好

地融合在一起。

B.本文除了多用對比和描寫之外,在表達方式上還運用了夾敘

夾議的寫法,在展現(xiàn)幾個場景的同時,自然穿插議論,突出感情。

C.文章以時間為順序組織材料,思路清晰,結構謹嚴,展現(xiàn)了

哈爾濱的白天和黑夜的不同場景,但重點不同,白天著重描寫“面”,

黑夜則著重描寫“點

D.本文的語言很有韻味,質樸之中不乏清麗,如“暖風如輕紗

一般浮動在街道上,院子里”,運用通感,從視覺的角度寫觸覺感知

的暖風,使風的形象生動起來。

8.文章以“春意掛上了樹梢”為題,請談談這個題目的豐富意

韁O

9.對于蕭紅這篇散文所表達的情感態(tài)度,讀者們的看法各異,

有人感受到了作者對人生的樂觀和豁達,有人則認為作者過于消沉和

悲觀。請結合文中兩處劃線的句子談談你的理解。

【答案】6.D7.C

8.①展現(xiàn)了季節(jié)和自然景色的特點,富有生機和活力;②和文

中底層民眾的生活形成對比,反襯了大部分國人的悲慘生活境遇;③

富有象征意味,表達了作者對人間春意的時喚,點明了文章的主旨,

表達出作者對民眾的悲憫情懷。

9.

①前一句話看似冷酷無情,實則飽含對不幸者深切的同情,有憤

世嫉俗的味道;

②后一句看似對事實的認命,“快樂的人們"不分四季享受快樂,

“哀哭的人們”不論四季難逃苦難,實則寫出作者對世態(tài)人情的洞察

和對人們悲苦生活的感傷,心懷一種悲天憫人的善良;

③這兩句議論性的話語字面上的意思會讓人感到消極和悲傷,這

是作者分別針對白天和夜晚所見到的情景而抒發(fā)的感慨,觸景傷懷,

有意為之,能收到一種反諷的效果,同時通過描繪春天的生機和活力,

表達了對生命的贊美和對未來的希望。情感態(tài)度實則是積極樂觀的。

【解析】

【6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分析能力。

D.“意在強調北方的春天花開得晚,人們還不能感受到濃濃的春

意"錯,“三月,花還沒有,人們嗅不到花香”這段話的反復出現(xiàn)有更

深的意味,并非強調北方的春天花開得晚,而是暗示春天已到,但并

不是人人都能感受到春的氣息,喻指北方的人們依舊過著痛苦的生活。

故選D。

【7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能力。

C.“白天著重描寫'面',黑夜則著重描寫‘點'"錯,點面錯位

了,應該是白天著重描寫“點”,寫個體,如汪林;黑夜則著重描寫

“面”,寫群體,如年輕人。

故選C。

【8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分析標題含義和作用的能力。

①開頭和主體部分照應題目,點出春意,“陽光這樣暖了!街樹

躥著芽”,展現(xiàn)了季節(jié)和自然景色的特點,樹發(fā)芽,草綠了,富有生

機和活力;

②春天是美好的,給人融融暖意,但和文中底層民眾的生活形成

對比,化子吃著爛梨,一條腿和一只腳腫的,反襯了大部分國人的悲

慘生活境遇,瞎人摸不到春天,壞了腿的人走不到春天;

③春天具有象征比喻意味,作者希望人間如大自然的春意般掛上

樹梢,可是“三月,花還沒有,人們嗅不到花香”,委婉含蓄地表達

了情感,點明了主旨一一悲憫情懷。

【9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對作者情感態(tài)度的把握能力。

第①處是憤激而沉痛的反語,也隱含對造成這種不公的社會現(xiàn)實

的不滿、不平,看似冷酷無情,實則飽含對不幸者深切的同情,有憤

世嫉俗的味道;

結尾處與標題貌似相矛盾,卻能收到一種隱微的反諷效果,這正

是作家的高明之處,造成“期待落空”的效果,讓讀者深深思考,獲

得全新的審美體驗。作者以暖寫冷、先揚后抑,用飽含憂慮的筆觸書

寫了“春意”下的不平等,表現(xiàn)出自然的春意悄然而至,人間卻冰火

兩重天,呼吁真正的人間春意掛滿樹梢;

兩處畫線句表達方式為議論,表面看會讓人感到消極,其實這些

負面情緒也來自上文,作家給我們展現(xiàn)了一幅極不協(xié)調的哈爾濱春日

街景圖,將兩種很不協(xié)調的情景同時展現(xiàn),通過對比,寫出了社會的

冷酷,也反襯出了下層人民的辛酸和痛苦。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

材料一

先公太中①,諱瑜,字伯溫。前后五得任子,以均諸父子孫。所

得俸錢,分贍親戚之貧者。伯母劉氏寡居,公奉養(yǎng)甚至。其女之夫死

公迎從女兄以歸教養(yǎng)其子均于子侄。時小官祿薄,克己為義,人以為

難。公慈恕而剛斷。平居與幼賤處,惟恐有傷其意;至于犯義理,則

不假也。

娶侯氏。侯夫人事舅姑,以孝謹稱。與先公相待如賓客。先公賴

其內(nèi)助,禮敬尤至。而夫人謙順自牧,雖小事未嘗專,必稟而后行。

仁怒寬厚,撫愛諸庶,不異己出。從叔幼孤,夫人存視,常均己子。

治家有法,不嚴而整,不喜笞撲奴婢,視小臧獲如兒女。諸子或加呵

責,必戒之曰:“貴賤雖殊,人則一也。汝如是大時,能為此事否?”

先公凡有所怒,必為之寬解。唯諸兒有過,則不掩也。常日:“子之

所以不肖者,由母蔽其過,而父不知也。"夫人男子六人,所存惟二,

其愛慈可謂至矣,然于教之之道,不少假也。才數(shù)歲,行而或踣,家

人走前扶抱,恐其驚啼,夫人未嘗不呵責,曰:“汝若安徐,寧至踣

乎?”飲食常置之坐側。嘗食絮羹,即叱止之,曰:“幼求稱欲,長

當何如?"故頤兄弟平生于飲食、衣服無所擇,非性然也,教之使然

也。與人爭忿,雖直不右,曰:“患其不能屈,不患其不能伸?!奔吧?/p>

長,常使從善師友游。雖居貧,或欲延客,則喜而為之具。

——《伊川文集?卷八》(節(jié)選)

材料二:

吾見世間無教而有愛,每不能然。飲食運為,恣其所欲,宜誠翻

獎,應呵反笑,至有識知,謂法當爾。驕慢已習,方復制之,捶撻至

死而無威,忿怒日隆而增怨,逮于成長,終為敗德。孔子云:“少成

若天性,習慣如自然。"是也。俗諺曰:“教婦初來,教兒嬰孩?!闭\

哉斯語!

人之愛子,罕亦能均,自古及今,此弊多矣。賢俊者自可賞愛,

頑魯者亦當矜憐。有偏寵者,蚤欲以厚之,更所以之。共叔之死,母

實為之。越王之殘,父實使之。劉表之傾宗覆族,袁紹之地裂兵亡,

可為靈龜明鑒也。

——《顏氏家訓?卷一》(節(jié)選)

【注】①本文為程頤所述,程晌為程頤之父。太中:太中大夫的

官職。

10.材料一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

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

其女之夫死A公B迎從女C兄D以歸E教F養(yǎng)G其子H均于子侄

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

是()

A.至,周到,與《過秦論》”及至始皇,奮六世之余烈”和《與

妻書》“吾至愛汝”的“至"意義和用法均不相同。

B.從叔,即父親的堂弟,古代用“從”表示宗族中次于至親的

親屬關系,''薛蟠之從弟薛蝌"中的“從弟”即堂弟。

C.翻,用作副詞,反而,與《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中“到

鄉(xiāng)翻似爛柯人"的“翻”意義和用法相同。

D.矜,憐憫,同情,與《陳情表》中“本圖宦達,不矜名節(jié)"

矜憫愚誠,聽臣微志"“矜"意思相同。

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程晌當時官職較低,所得的俸祿并不多,卻能約束自己,幫

助他人,大家認為十分難得。

B.母親把年幼的奴仆當成兒女,反對呵斥奴仆,是因為她認為

人與人之間的地位是平等的。

C.程頤兄弟年幼時吃羹湯要加上鹽、梅等調料,母親嚴正地指

責他們過分耽于口腹之欲了。

D.顏之推列舉共叔段、劉表、袁紹等例子,都是為了說明偏愛

某一個孩子反而會害了孩子。

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平居與幼賤處,惟恐有傷其意;至于犯義理,則不假也。

(2)曰:“汝若安徐,寧至踣乎?"飲食常置之坐側。

14.選文中程母教育子女的理念方法和《顏氏家訓》所論及的有

何相似之處?請結合材料分析。

【答案】10.AEH

11.D12.B

13.(1)平常與年紀小或地位低賤的人相處,唯恐傷害他們的

自尊,可是對于他們違犯義理的行為則不輕易饒恕。

(2)母親說:“你如果慢慢走,怎么會跌倒?"用餐時,總把我

們倆放在自己的座位邊上。

14.①都主張對孩子們要一視同仁,不能有所偏寵;②都主張對

孩子的生活習慣要嚴格要求,如飲食有節(jié)制等;③都主張從小開始教

育孩子,不因孩子年紀小而有所溺愛;④都主張在孩子犯錯時應加以

訓誡教導。

【解析】

【10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

句意:伯母劉氏的女兒丈夫不幸過世,先父就把她接回娘家,并

教養(yǎng)她的子女,與自己的子侄一樣(對待她)。

“其女之夫死”主謂句,其后A處斷開;

“迎從女兄以歸"與“教養(yǎng)其子”是“公”的兩個行為做法,各自

后面EH處斷開。

故選AEH。

[11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對古代文化常識的掌握,理解文言實詞、虛詞意義、

用法的能力。

A.正確。形容詞,周到;介詞,到……時候;副詞,非常。句意:

先父奉養(yǎng)她無微不至。/到秦始皇的時候,他奮力發(fā)展六世遺留下來

的功業(yè)。/我非常喜歡你。

B.正確。

C.正確。句意:本該訓誡的,反而加以獎勵。/回來物是人非,

我反而像爛柯之人。

D.錯誤。憐憫,同情;看重、推崇;憐憫,同情。句意:頑劣愚

鈍的孩子也應該予以同情和憐惜。/本來就是為了仕途通達,看重個

人的名節(jié)。/希望陛下能憐憫我的愚昧誠心,允許我完成這個小小的

心愿。

故選D。

【12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

B.”她認為人與人之間的地位是平等的“錯誤,母親的原話是“貴

賤雖殊,人則一也”,可見,她認為人與人之間的地位是有貴賤之分

的。

故選B。

【13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幼賤”,年紀小或地位低賤的人;“至于”,對于;“假”,

寬恕,饒恕。

(2)“徐”,慢慢走;“寧”,怎么,哪里,難道,表反問語氣;

“踣”,跌倒;“置之坐側”,省略句,置之(于)坐側。

【14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信息、歸納內(nèi)容要點的能力。

①由原文“撫愛諸庶,不異己出。從叔幼孤,夫人存視,常均己

子"人之愛子,罕亦能均,自古及今,此弊多矣”可知,都主張對孩

子們要一視同仁,不能有所偏寵;

②由原文“嘗食絮羹,即叱止之"飲食運為,恣其所欲,宜誠翻

獎,應呵反笑,至有識知,謂法當爾”可知,都主張對孩子的生活習

慣要嚴格要求,如飲食有節(jié)制等;

③由原文”才數(shù)歲,行而或踣,家人走前扶抱,恐其驚啼,夫人

未嘗不呵責"孔子云:'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是也。俗諺曰:

'教婦初來,教兒嬰孩。'誠哉斯語”可知,都主張從小開始教育孩

子,不因孩子年紀小而有所溺愛;

④由原文“唯諸兒有過,則不掩也"驕慢已習,方復制之,捶撻

至死而無威,忿怒日隆而增怨,逮于成長,終為敗德”可知,都主張

在孩子犯錯時應加以訓誡教導。

參考譯文:

材料一:

先父官拜太中大夫,名晌,字伯溫。曾因高祖父的蔭庇前后五次

得到官職,都分給了伯父、叔父的子孫。所得到的俸祿,都分給親族

中貧苦的人。伯母劉氏寡居,先父奉養(yǎng)她無微不至。伯母劉氏的女兒

丈夫不幸過世,先父就把她接回娘家,并教養(yǎng)她的子女,與自己的子

侄一樣(對待她)。此時他官職小俸祿少,能夠克己行義,人都認為

難能可貴。先父生性慈愛寬恕,但剛決果斷。平常與年紀小或地位低

賤的人相處,唯恐傷害他們的自尊,可是對于他們違犯義理的行為則

不輕易饒恕。

先父娶侯家女為妻。侯夫人事奉公婆,非常孝順,為人所稱道。

她與先父相敬如賓。先父也倚重她處理家內(nèi)事務,對她十分敬重有禮。

而夫人待人接物謙恭和順,就算小事也不曾專擅,一定稟告之后才做。

夫人性情仁恕寬厚,撫養(yǎng)小妾所生的子女就像親生一般。我的堂叔自

幼失去父母,夫人照顧他,就像照顧自己兒子一樣。夫人治家頗有法

度,不嚴厲而家道自然齊整,不喜歡鞭打奴仆,看待年輕的奴仆像自

己兒女一般。自己兒女如果怒聲責罵他們,她一定會告誡說:“地位

貴賤雖然有別,但同樣是人。你像他們這么大的時候,能做這些事嗎?

"每當先父生氣時,夫人一定從旁寬慰勸解。但當兒女犯了過錯,從

不加遮掩,她常說:“子女之所以不賢,大多因為做母親的掩飾過錯,

使父親不知道,(以致無法及時勸誡教導)夫人生了六個兒子,但

只活下我們兄弟倆,所以特別疼愛我倆,但對于我們的教育,沒有一

點點放松。我們小時候,走路跌倒,家人趕前扶抱,恐怕孩子受驚啼

哭,夫人未曾不怒聲責罵:“你如果慢慢走,怎會跌倒?"用餐時,總

把我倆放在自己的座位邊上,以便隨時教育。我們愛吃味道鮮美的羹

湯,就叱責禁止說:“小時候就老是要滿足欲望,長大了那還得了?”

所以我們兄弟一生對于飲食、衣服從不講求精美享受,并非天生如此,

而是夫人教育出來的。我們與人爭吵,縱然有理,夫人也不袒護,她

說:“我只擔心你們遇事不能遷就而已,從不擔心你們有理不得伸張。

"等我們長大了,常讓我們跟隨良善的師友交往學習。雖然家中貧窮,

如果需要請客,還是高興地幫我們準備。

材料二:

我看世上有些父母,對子女不加以教誨,而只是一味溺愛,常常

不以為然。他們對子女的飲食起居、言行舉止,任其為所欲為,本該

訓誡的,反而加以獎勵,本該呵責的,反而一笑了之,等到孩子懂事

以后,還以為按照道理本當如此。子女驕橫輕慢的習性已經(jīng)養(yǎng)成了,

這時才去管教、制止,即使將他們鞭抽棍打至死,也難以樹立父母的

威信;父母的火氣一天天增加,子女對父母的怨恨也越來越深。這樣

的子女長大成人以后,終將是道德敗壞??鬃诱f:“少成若天性,習

慣如自然?!边@是很對的。俗話說:“教育媳婦要從剛進門的時候開始,

教育孩子要從嬰兒的時候開始。"這話確實很有道理。

人們疼愛自己的孩子,很少能做到一視同仁,從古到今,這方面

的弊端太多了。賢能俊秀的孩子固然值得賞識和喜愛,頑劣愚鈍的孩

子也應該予以同情和憐惜。那些有偏寵之心的人,雖然本意是想厚待

自己偏愛的孩子,卻反而因此害了他。共叔段的死,實際上是他母親

造成的。而趙王如意的被殺,則是他的父皇促成的。劉表的宗族傾覆,

袁紹的兵敗地失,都可以作為靈應的龜兆和明亮的鏡子,為后人提供

借鑒。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

送賈校書東歸寄振上人①

李益

北風吹雁數(shù)聲悲,況指前林是別時。

秋草不堪頻送遠,白云何處更相期。

山隨匹馬行看暮,路入寒城獨去遲。

為向東州故人道,江淹②已擬惠休詩③。

[注]:①賈校書:即賈賓(yon),曾任校書郎。振上人:詩僧

法振,作者詩友,當時居于“東州②江淹:南朝梁詩人,曾模仿

惠休《怨詩行》而作《休上人怨別》?;菪荩耗铣?、齊間詩人,原

為僧。

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北風勁吹、大雁悲鳴,詩歌開篇便從觸覺與聽覺角度渲染出

送別時的傷感氛圍。

B.詩歌第三句與姜夔《揚州慢》中的“廢池喬木,猶厭言兵"

采用了相同的寫法。

C.詩人認為,分別之后友人會像浮云一樣行蹤不定,二人何處

再相見就難以預期。

D.頸聯(lián)描述詩人匹馬獨行返城時倍感寒冷的情景,烘托出與友

人別后的孤獨冷寂。

16.教材必修上冊第七單元的學習任務中有關于擬寫“短視頻拍

攝腳本”的要求,學校計劃將本詩拍攝成一個短視頻,請你擬寫第八

句的視頻拍攝腳本。根據(jù)詩歌內(nèi)容,展開合理想象,完成下面表格。

分鏡頭腳本(時長20秒)

場景靜夜擬詩

音樂特點__________

遠鏡頭__________

特寫鏡頭__________

視頻解說(可從內(nèi)容、情感角度解說;不超過60字)

【答案】15.D16.①.抒情低沉、略帶傷感(低沉、

傷感)②.暮色,前林送別(雁、山、馬)③.李益提筆伏

案寫詩(沉吟、嘆息)④.江淹曾模仿惠休作詩,此時李益以江

淹自比仿照振上人的詩創(chuàng)作,表現(xiàn)出對振上人詩作的贊賞與對他的思

念(寫詩背景及情感)。

【解析】

【15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綜合鑒賞詩歌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的能力。

D."詩人匹馬獨行返城時倍感寒冷"錯,頸聯(lián)意思是,眼看友人

遠去,山巒隨著馬匹行進,天色已晚,道路延伸進寒冷的城池,而我

還獨自一人遲遲沒有離去?!吧诫S匹馬”“路入寒城"寫的是友人行為。

故選D。

【16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詩歌內(nèi)容,合理想象的能力。

教材必修上冊第七單元的單元學習任務中有關于擬寫“短視頻拍

攝腳本”的要求,考生需要對腳本的寫作要求有所了解。填寫表格涉

及的能力要求有信息篩選和概括、文本內(nèi)容的理解與表達,意思相近

即可。

尾聯(lián)意思是,我已經(jīng)有了像謝惠休那樣的離別之情,我將告知東

州的故友,訴說我心中的感慨。

詩人要伏案寫詩抒發(fā)對振上人詩作的贊賞與對他的思念,故背景

音樂應該是低沉抒情的,滿含著思念之情、傷感之意;

遠鏡頭多為遠處、空間范圍大的場景,此處應該把離別的時間“暮

色"、地點“前林”作為背景,鏡頭包括雁、山、馬等場景。

特寫鏡頭應為某一細部的鏡頭,也就是語言上的細節(jié)描寫,此處

細節(jié)場景就是李益提筆伏案寫詩;

視頻解說,可以介紹李益寫詩的背景及李益內(nèi)心的情感,即江淹

曾模仿惠休作詩,此時李益以江淹自比仿照振上人的詩創(chuàng)作,表現(xiàn)出

對振上人詩作的贊賞與對他的思念。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

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桂枝香?金陵懷古》中,王安石以澄江翠峰、殘陽西

風展現(xiàn)金陵黃昏秋景,又以","兩句為畫面

增添明麗色彩。

(2)白居易《琵琶行》中“,”兩句寫

樂聲已停,聽眾卻仍久久沉浸在美妙的情境中,側面烘托了琵琶女演

奏技藝的高超。

(3)人們常用“青眼相加”表示對人喜歡或尊敬,“青眼”的故

事源自阮籍。古代文人也常常借用這個典故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如黃

庭堅《登快閣》",

【答案】①.彩舟云淡②.星河鷺起③.東船西舫

悄無言④.唯見江心秋月白⑤.朱弦已為佳人絕⑥.

青眼聊因美酒橫

【解析】

【詳解】本題考查學生默寫常見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錯字詞:彩、鷺、舫、唯、聊。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語言文字運用I(本題共3小題,n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

美在任何的地方,即使是古老的城外,一個輪船碼頭的上面。

等船,在劃子上,在暮秋夜里九點鐘的時候。有一點冷的風。天,

與江,都暗了;不過,仔細的看去,江水還(①)著黃色。中間所(②)

著的一條深黑,那是江的南岸。

岸上的房屋是一排黑的輪廓。

一條建船在四五丈以外的地點。模糊的電燈,平時令人不快的,

在這時候,在這條是船上,反而,不僅是悅目,簡直是美了。在它的

光圍下面,聚集著一些人形的輪廓。不過,并聽不見人聲,像這條劃

子上這樣。

忽然間,在前面江心里,有一些黝黯的帆船順流而下,沒有聲音,

像一些巨大的鳥。

一個商埠旁邊的清晨。

幾大片魚鱗般的云(③)在淺碧的天空里。山嶺(④)著古銅

色的衣,褶痕是大有畫意的。

水汽騰上有兩尺多高。有幾只肥大的鷗鳥,它們,在陽光之內(nèi),

暫時的閃白。

月亮是在左舷的這邊。

顏色十分清潤的,是遠洲上的列樹,水平線上的帆船。

江水由船邊的黃到中心的鐵青到岸邊的銀灰色。有幾只小輪在噴

吐著煤煙:在煙囪的端際,它是黑色;在船影里來,淡青,米色,蒼

白;在斜映著的陽光里,棕黃。

清晨時候的江行是色彩的。

18.依次填入文中括號內(nèi)的文字,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ǎ?/p>

A.①飄②橫③布④披B.①浮②橫③

粘④披

C.①飄②畫③布④裹D.①浮②畫③

粘④裹

19.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如果寫成''美在古老的城外,一個輪

船碼頭的上面,乃至任何的地方”,表達效果有什么不同

20.文中畫橫線的部分“黃"青”兩字后面都可以加逗號,作者

卻有意不加,為什么

【答案】18.B19.①原句更能突出觀察的立足點是“輪船

碼頭的上面"。②原句將鏡頭由遠逐漸拉近,更具有畫面感、空間感。

20.參考答案:這是因為:句子不加逗號,語氣更連貫、更順暢,

更能摹繪出江面上幾種色彩緊密相連的情景。

【解析】

【18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正確運用詞語的能力。

飄:隨風擺動或飛舞。?。浩谝后w表面。這里是說“江水”,

用“浮"合適;

橫:與水面平行的。畫:(用圖畫)裝飾。這里是說江岸與水面

平行,擋在江水中間,用“橫”合適。

粘:附著在別的東西上。布:陳設;設置。這里說的是云貼在天

空中的樣子,用“粘”合適;

披:蓋或搭在肩上。裹:包。這里是說古銅色附著在山嶺上,只

是在山嶺的表面,用“披”合適。

故選B。

【19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賞析句子效果的能力。

①原句用"即使”表明后面是列舉,把“一個輪船碼頭的上面”

后置,起到強調作用,更能突出觀察的立足點是“輪船碼頭的上面"。

②原句先說美在“任何的地方”,再列舉特殊,寫出“城外”,再

具體到“一個輪船碼頭的上面”,這樣將鏡頭由遠逐漸拉近,最后突

出重點,更具有畫面感、空間感。

【20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正確運用標點符號的能力。

逗號起到停頓作用,如果加上逗號,需要有兩處停頓,句子變成

三個短句;而不加逗號,不用停頓,語氣是連貫的,一氣呵成,更順

暢,句子寫的是江水由近到遠的色彩變化,實際上江水是一體的,色

彩也并不能截然分開,界限分明,不加逗號更能摹繪出江面上幾種色

彩緊密相連的情景。

(二)語言文字運用II(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

在“兩小兒辯日"的故事中,關于太陽是早晨更近還是中午更近,

兩小兒各執(zhí)一詞,使得孔子“不能決也今天我們從科學角度來分

析。

一小兒是①推斷太陽遠近,并不可靠。太陽升起時,

以樹木、房屋和一小角天空為背景,背景之小可襯托出太陽之大;加

上天空較暗,也使得太陽看上去要大一點。到了中午,太陽以遼闊的

天空為背景,就顯得小了。另一小兒則是根據(jù)體感的涼熱來推斷,同

樣不可靠。②,直射熱量比較高,所以人們覺得

熱,而早晨太陽斜射大地,加上夜里地面熱量已消散,所以人們覺得

涼快。

那么,太陽到底什么時候離觀測者更近?可以肯定的是,觀測者

在地球上的位置會影響測算結果;而地球自轉的同時也在公轉,會使

得觀測者與太陽的距離處于動態(tài)變化之中??茖W家經(jīng)過多次精確測算

最終得出的結論,可大致表述為:在同一觀測點,有些時期太陽早晨

比中午更近,③,情況不能一概而論。

21.下列句子中的“肯定”和文中加點的“肯定”,含義相同的一

項()

A.由于難以肯定,所以我較為相信,開始是六先令,后來是七

先令。

B.她猜測同桌的那只鉛筆盒來自遙遠的大城市,而價錢肯定非

同尋常。

C.衷心感謝評委會對我在發(fā)現(xiàn)青蒿素及其治療功效等方面貢獻

的肯定。

D.“修辭立其誠”,這句話雖是兩千年以前講的,現(xiàn)在仍應加以

肯定。

22.請在文中畫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

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0個字。

【答案】21.A22.①根據(jù)太陽的大小/根據(jù)視覺上的大小;

②中午太陽直射大地;③有些時期則相反/有些時期比中午更遠

【解析】

[21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不同語境中詞語含義的能力。

加點的“肯定”表示“確定"。

A表示“確定”;

B.一定,無疑問;

C.表示承認、認可;

D.承認事物的存在或事物的真實性。

故選Ao

【22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語言表達之情境補寫的能力。

①此處要寫一個小兒推斷的根據(jù),由“太陽升起時……背景之小

可襯托出太陽之大……到了中午……就顯得小了”,可見這是說看到

的太陽的大小并不準確,與背景等有關,可見一小兒是“根據(jù)太陽的

大小/根據(jù)視覺上的大小”來推斷的;

②此句與“早晨太陽斜射大地"相對,且要照應“直射”,可見是

中午的太陽,可填:中午太陽直射大地;

③由后文的“情況不能一概而論"可知,此句與“有些時期太陽

早晨比中午更近”意思相對,句式一致,可填:有些時期則相反/有

些時期比中午更遠。

四、寫作(60分)

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感性主義者說,擺脫思想去感受愛吧,人的幸福只來源于情感。

奧地利哲學家哈耶克說:“理性是一種力量,它超越了每一種感

情,使我們能夠把握自己,把握每一刻的價值。"

請結合以上材料寫一篇文章。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

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

800字。

【答案】例文:

感性為水,理性為山

感性主義者說:“擺脫思想去感受愛吧,人的幸福只來源于情感?!?/p>

而奧地利哲學家哈耶克卻說:“理性是一種力量,它超越了每一種感

情,使我們能夠把握自己,把握每一刻的價值。"人生莽莽,感性猶

如潺潺流水,理性猶如蓊郁青山,唯山水相依,方能不負所愛,把握

生命中的每一刻價值。

人們總是將感性與理性割裂開來,殊不知兩者是生命的雙生花,

唯有平衡感性與理性的關系,才能恰到好處地感受愛的溫度,在塵世

里獲得想要的幸福,恰如黎巴嫩詩人紀伯倫所說:“你們的理性與熱

情,是你航行的靈魂的舵和帆

靈魂的一半是感性。心懷對生活的熱情,才能在漫漫長夜里守候

希望的黎明。北宋名士蘇東坡一生中多次遭到貶黜,縱然在花甲之年

被放逐南荒,他依然保持著對生活最虔誠的熱愛,在天涯海角的荒涼

中盡情高唱“九死南荒吾不恨,茲游奇絕冠平生”,若非對生活極致

的熱忱,歷史上便不會有蘇東坡的傳世佳話。與其詛咒黑暗,不如自

己發(fā)光,唯有讓生命燃成希望的炬火,才能無懼暗夜漫長。

靈魂的另一半是理性。白巖松曾說:“這個時代,誤解傳遍天下,

理解寂靜無聲?!贝搜缘弥叛坌畔⒎彪s的時代,有多少人在娛樂

至死的信條中失卻了自我?從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留學歸來時,林徽

因曾因父親之死而拒絕前往東北大學任職,但經(jīng)過一番激烈的思想掙

扎,理性終究戰(zhàn)勝了感性,她最終放下心中的芥蒂,與梁思成一起前

往東北大學創(chuàng)建了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建筑系。因為心存理性,林徽因

才能在諸多磨礪中堅守最初的信念,以冷靜沉穩(wěn)之姿綻放了中國建筑

學中最美的四月天。

將欲望等同于理想,是當下的流行病。人們在焦慮、內(nèi)卷等復雜

的情緒中尋找著生活的本真,他們誤以為感性便是擺脫思想甚至道德

的束縛,在紙醉金迷的生活里為所欲為。有人自詡為“I人”,時刻

以理性克制心中的熱情;也有人自詡為“E人”,在感性的世界里縱

欲狂歡。面對紛繁龐雜的世界,我們需要以感性喚醒心中的炙熱的理

想,同時也要時刻保持理性,唯有清醒的認知方能抵御時代的紛亂與

龐雜。

感性是對生活至死不渝的熱情,感性的風箏需要以理性的絲線來

束縛,人生的長翩大翼方能自在舒展;理性是對生活的熱情恰到好處

的修飾,理性的沃土需要以感性的種子加以耕耘,生活才會花開阡陌,

讓愛與幸?;\罩生命的原野。

感性為水,渡我于枯燥繁冗的世界,心中有熱忱,才能感受到最

炙熱的愛與幸福;理性為山,讓人們在困惑中看到遠方,以理性的羅

盤指引前路,心中有方向,才不會誤入歧途。感性與理性從未彼此對

立,須知心有猛虎,也當細嗅薔薇。

【解析】

【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寫作的能力。

審題:

這是一道引語式材料作文題。

材料引用了兩種不同的觀點。第一種觀點認為“人的幸福只來源

于情感”,建議人們擺脫思想純粹去感受愛。這是一種感性主義,”感

性”一般被理解為憑借感官等認知、基本由個人的感情決定、并未深

入思考而基本以第一印象來做判斷。感性主義有其好處,可以讓人們

更細膩地感受天地萬物。但過度的感性也會讓人多愁善感甚至被情感

裹挾,危害身心。

第二種觀點認為“理性是一種力量,它超越了每一種感情”,肯

定了理性的意義與價值。這種觀點是一種理性主義,所謂“理性”,

是指處理問題按照事物發(fā)展的規(guī)律和自然進化原則來考慮的態(tài)度,考

慮問題、處理事情不沖動,不憑感覺做事情。理性主義也有其積極意

義,可以讓人審慎思考,周密安排,最大程度保證事情順利進行。但

極端理性也會讓人淪為機器,錯失人生中的美好。

兩種觀點圍繞著“理性”與“感性”展開,分別指出了“感性”

與“理性”的重要性,這兩種觀點均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又不免有些

絕對化。對此,考生應正確認識二者的關系,立意時,可認同其中任

意一種觀點,也可以二者兼顧,辯證看待。

寫作時,可采用遞進式論證結構,從感性與理性的內(nèi)涵與實質,

二者的辯證關系,各自的重要性,如何正確把握感性與理性的關系等

角度展開具體論證。在論說“感性與理性各自的重要性"時,可以從

個人成長、企業(yè)發(fā)展、國家富強等角度切入展開論證,使論證更深入。

在論述“如何正確把握感性與理性的關系”時,可以從不同角度切入

辯證分析。如感性為水,我們需要以感性喚醒心中的理想、發(fā)現(xiàn)生活

的美好,以感性滋潤心靈;理性如山,我們需要以理性抵御時代的紛

亂與龐雜,以理性審時度勢,助力成功。感性與理性對立統(tǒng)一,唯有

山水相依,方能不負所愛,把握生命中每一刻的價值。

立意:

1.理性為山,感性為水。

2.理性鑄就成功,感性支撐幸福。

3.感性之余勿忘理性。

4.把握理性與感性的天平,行穩(wěn)發(fā)展之路。2024屆廣東省揭陽

市高三八校聯(lián)考第二次模擬考試語文試題

注意事項:

1.請將選擇題答案寫在答題卷內(nèi)或者學校提供的機讀卡上。每題

選出答案后,學??忌?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

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

2.非選擇題,必須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在答題卷上作答,

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卷各題目指定區(qū)域內(nèi)的相應位置上;如需改動,先

劃掉原來的答案,然后再寫上新的答案;不準使用鉛筆和涂改液。不

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無效。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

(一)現(xiàn)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18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

材料一:

批評家寫小說為什么就引人注目呢?細究起來,就是大眾普遍都

有這種擔憂和質疑:擅長“紙上談兵”的批評家能否經(jīng)得起實踐檢驗,

這種“跨界”的接受差異中隱含著一種“實踐”高于“理論”的邏輯。

從讀者的角度來說,對批評家寫小說的關注,除了包含著對批評

家能不能寫小說、能不能寫出好小說的質疑,也隱含著讀者對當代文

學的不滿足,他們實際上是期待批評家能夠寫出好小說的,隨著新媒

體和各種藝術形式的發(fā)展,讀者的審美水平和審美期待越來越高,小

說是越來越難寫了。評論家李云雷說:“評論家寫小說,可以讓評論

界與創(chuàng)作界更好地相互理解,更好地形成良性循環(huán),甚至有可能催生

出一種獨特的文體一一'批評家小說"他在無意中回應了讀者對批

評家寫小說的這種期待。

從文學社會學的角度來說,文學包括生產(chǎn)、傳播和消費三個環(huán)節(jié)。

批評家寫小說在文學生產(chǎn)上具有顯著優(yōu)勢。批評家有開闊的文學史視

野和高深的理論修養(yǎng),這些為他們文學創(chuàng)作的高度自覺提供了良好的

條件。作家路遙在準備寫《平凡的世界》時,曾列了古今中外近百部

長篇小說的閱讀計劃,后來完成了十之八九,其實他就是想獲得或強

化這種文學史視野。對批評家來說,這種視野在寫作之前基本上已經(jīng)

獲得了。當然,有些人擔心批評家寫小說可能會存在“掉書袋”和炫

技現(xiàn)象。雖然錢錘書的《圍城》也被有些人認為存在一定程度的“掉

書袋"現(xiàn)象,但是這并未影響普通讀者的閱讀與喜愛,張檸的《三城

記》也涉及了很多文學理論,但都像鹽入水中一樣,化入了文學形象

當中,不僅沒有給普通讀者造成閱讀障礙,反而增加了小說韻味。(張

檸很清楚批評家寫小說可能存在的陷阱:思想性大于形象性。因此他

是時時警惕的,他說自己的寫作就是“蹲下在下面,把我的人物舉起

來”。)可見,批評家深厚的理論素養(yǎng)有利于批評家在寫小說的時候自

覺選擇合適的寫作方法。

從文學傳播的角度來看,也要坦率地承認批評家寫小說在傳播環(huán)

節(jié)的優(yōu)勢。因為批評家自身對文學的鑒賞能力是得到認可的,而且他

們在文學界有一定的資源,所以有利于作品的傳播。不過,批評家寫

小說在消費環(huán)節(jié)不會有任何先天優(yōu)勢。出版家韓敬群說得好:”批評

家寫小說沒有豁免權,讀者不會對他們高看一眼或者低看一眼,無論

怎樣,還是要回到作品本身。"從根本上來說,批評家的合法性來源

于他是普通讀者的代表,一旦他脫離了這種合法性,他的批評也將失

去有效性,批評家的身份主要是在一個相對專業(yè)的文學圈子里為人所

知,相關的文學從業(yè)者對批評家身份是比較熟悉的,但是龐大的普通

讀者群體很少知道他們,且沒有必要知道。批評家寫出來的作品最終

還是要脫離批評家的身份,以普通作品的樸素形式進入普通讀者的視

野中接受檢驗。

批評家的小說能否經(jīng)得住時間的檢驗,不是由哪一個人說了算的,

批評界應該以平常心給這些作品以平常待遇,既無須違心溢美,也不

能視而不見,我們要相信,那些優(yōu)秀作品必將會在時間的放大器中發(fā)

酵出無盡的生命力,嵌入文學史的星空。

(摘編自朱永富《批評家寫小說,還是要讓作品說話》)

材料二:

李陀、吳亮、張檸、李云雷、於可訓等評論家好像都商量好了一

樣,近來紛紛發(fā)表了他們的小說新作。

“作為一個當代人,我們每個人生活在嚴密的社會分工體系中,

對個人專業(yè)領域之外的事物了解太少,這極大地限制了我們對社會運

轉體系的了解以及建立于其上的想象力的飛揚,也很難產(chǎn)生真正的大

師?!痹谠u論家李云雷看來,評論家跨界寫作小說,盡管仍局限于文

學內(nèi)部,盡管大家不敢奢望成為魯迅、托爾斯泰那樣百科全書式的作

家,但這是一個可貴的嘗試。

事實上,這群人寫小說有改變現(xiàn)有文學生態(tài)的雄心,他們認為大

部分作家都盯著日常瑣事,寫家長里短,于是想另外做出一個“樣本

IF

O

力圖恢復現(xiàn)實主義傳統(tǒng),并非張檸一個人的選擇,評論家李陀寫

《無名指》要處處和現(xiàn)代主義的寫作習慣反著來。因為他想“回到十

九世紀“,像托爾斯泰那樣把現(xiàn)實生活寫得活靈活現(xiàn),讓日常生活充

滿可見、可聞、可以撫摸的質感,且恢復小說“寫人物”的傳統(tǒng)。

蘇州大學文學院教授、評論家房偉和出版社簽訂了一個長篇歷史

小說合同。房偉寫歷史小說,同樣有自己的明確訴求,他說正因為很

多作家放棄了歷史題材的雄心,所以大部分陣地都已讓位于網(wǎng)絡作家,

他想改變這個現(xiàn)狀。

此外,這些年,作家圈受新歷史書寫影響很深,很多作品大都靠

想象力,有的甚至是胡編亂造,遠離了歷史本身。房偉說:“我看中

國歷史小說越看越不滿意,而我自己因為研究工作,有機會接觸大量

史料,所以我動手一試。”

(摘編自《眾多批評家寫起了小說,是傳統(tǒng)的回歸,還是圖一時

熱鬧?》)

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讀者對批評家寫小說關注,一定程度透露出當代文學與讀者

越來越高的審美水平和審美期待的不匹配。

B.批評界對待批評家小說的態(tài)度,要和對待非批評家的作品一

樣,既無須不切實際地贊美,也不能視而不見。

C.李云雷認為,評論家寫小說只是局限在文學內(nèi)部,所以成不

了魯迅、托爾斯泰那樣百科全書式的作家。

D.很多評論家有改變現(xiàn)有文學生杰的雄心,他們不寫日常瑣事、

家長里短,他們想恢復現(xiàn)實主義的傳統(tǒng)。

2.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學寫作實際上要和文學史進行潛在對話,沒有文學史的參

照而在黑暗中摸索的文學創(chuàng)作,很難登上藝術高峰。

B.批評家小說如果脫離普通讀者,就可能造成尷尬;普通讀者

想讀讀不懂,專業(yè)讀者可以直接讀理論而沒必要讀作品。

C.批評家小說中對時代、人事的理解特別有思考深度,是源于

批評家具備了開闊的文學史視野和高深的理論修養(yǎng)。

D.文學史上評論寫得好、小說寫得也好的大有人在,比如魯迅、

錢錘書等,這可以作為新時代批評家寫小說是回歸傳統(tǒng)的依據(jù)。

3.下列各項中,不能支撐“批評家寫小說在文學生產(chǎn)上具有優(yōu)

勢”的觀點的一項是()

A.房偉的《血色莫扎特》充滿了理性的理解和判斷,既展現(xiàn)了

一代青年的成長史,也是幾十年來中國社會的發(fā)展史。

B.路遙在準備寫《平凡的世界》時,開列了古今中外近百部長

篇小說來閱讀,目的是獲得或強化自己的文學史視野。

C.張檸在《三城記》中用分類的方法,讓故事產(chǎn)生一種智性詼

諧的效果,將當代文學的智性審美風格推向了新的高度。

D.錢錘書的《圍城》雖然也被有些人認為存在一定程度的“掉

書袋”現(xiàn)象,但是卻沒有給普通讀者閱讀造成障礙。

4.批評家張檸說自己的寫作就是“蹲下在下面,把我的人物舉

起來"。樹人中學文學社成員準備就這個話題對張檸進行采訪,下列

不適合作為采訪要點的一項是()

A.評論家要穿上隱身衣寫小說,降低讀者的閱讀障礙,不能有

意炫技。

B.評論家不能在讀者面前跑來跑去,不能有意識在作品中為人

物代言。

C.評論家要恢復小說“寫人物”的傳統(tǒng)需要借鑒小說現(xiàn)實主義

傳統(tǒng)。

D.評論家寫小說需要把自己強大的思想性帶給小說人物,以突

出理性。

5.批評家身份對小說創(chuàng)作是一種促進,還是一種桎梏?請結合

材料談談你的看法。

(二)現(xiàn)代文閱讀II(本題共4小題,17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