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6講近代中國的動蕩與轉折 ——北洋軍閥統(tǒng)治時期通史知識·重組核心考向·突破壓軸大題·突破/////////////////////課時集訓///////考向1革命新時代的到來——從五四運動到國民大革命視角1從民族覺醒角度考查五四運動的歷史影響【要點闡釋】
平民教育運動,中國五四運動時期的新教育思潮和實踐活動。民主思潮在教育上的反映。由提出“平民政治”、“平民文學”口號,逐步形成平民教育的思潮和平民教育運動。試圖通過提高平民,主要是城市小資產階級和其他市民的文化知識水平,來消滅不合理的社會現(xiàn)象。其代表是以鄧中夏為首的北京大學平民教育講演團,它“以增進平民知識,喚起平民之自覺心為宗旨”。【考題典例1】(2020·山東省普通高中學業(yè)水平等級考試,7)五四時期,中國知識界掀起了“平民教育運動”。下圖為1919年4月北京大學“平民教育講演團”成員許德珩對一群小商人、人力車夫和店員演說的內容摘錄。這反映出知識界已初步認識到(
)CA.平民階層貧困落后的根源
B.新文化傳播必須與勞工運動相結合C.覺醒民眾對社會進步的重要性
D.團結工農是革命的當務之急【要點闡釋】
20世紀20年代初,國民黨大體上是代表民族資產階級和城市小資產階級的政黨。它幾經挫折但有幾個不容忽視的優(yōu)勢:一是孫中山和他所領導的國民黨在社會上是有威信的。二是在中國南方建起了一塊能夠容納各種革命力量進行活動的根據(jù)地,擁有一支革命的軍隊。三是孫中山真誠地歡迎共產黨員同他合作,歡迎蘇聯(lián)援助中國革命。因此,中國共產黨首選國民黨合作建立統(tǒng)一戰(zhàn)線。視角2運用階級分析法考查中國共產黨的革命策略【考題典例2】(2021·廣東省普通高中學業(yè)水平選擇性考試,8)在廣州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指出,當前中國“資產階級不能充分發(fā)展,因之無產階級也自然不能充分發(fā)展,階級分化不充分的全國人民,皆受制在帝國主義及本國軍閥之下,不能不要求經濟發(fā)展而行向國民革命”。這說明中國共產黨(
) A.適應國情調整革命策略 B.總結經驗教訓開展武裝斗爭 C.統(tǒng)一認識促進經濟發(fā)展 D.根據(jù)矛盾變化擴大階級基礎A【要點闡釋】
大革命時期湖南農民運動的迅起有著深刻的社會根源。它是近代湖南民主革命精神的傳承
,是共產國際的指示,湖南國共兩黨的合力以及北伐時期湖南軍民的互動等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大革命后期,毛澤東親自領導和參加了農民運動,相繼寫出了《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國民革命與農民運動》《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等一系列重要文章。視角3從“時空觀念”角度考查近代農民運動的蓬勃發(fā)展【考題典例3】(2020·山東省普通高中學業(yè)水平等級考試,9)下圖為中國近代某一歷史時期農民運動發(fā)展形勢示意圖。圖中形勢形成的原因是(
)BA.辛亥革命得到各地響應
B.國民革命運動的發(fā)展C.農村革命根據(jù)地的開辟 D.人民解放軍展開戰(zhàn)略反攻一、北洋軍閥時期的政治1.袁世凱復辟帝制 (1)過程:解散國民黨,公布《中華民國約法》,改責任內閣制為總統(tǒng)制,與日本簽訂不平等的“中日民四條約”。 (2)稱帝:1915年10月,參政院召開“國民代表大會”。袁世凱稱帝。1916年3月,袁世凱被迫取消帝制,恢復中華民國紀年。2.軍閥割據(jù)(1)背景:袁世凱死后,北洋軍閥內部派系紛爭。帝國主義的支持。(2)概況:直皖、直奉軍閥混戰(zhàn),1917年5月“府院之爭”,張勛復辟。3.維護民主與共和的斗爭(1)護國運動①背景:袁世凱倒行逆施,孫中山組織中華革命黨,武力討伐袁世凱。②概況:1915年底。云南宣布獨立,唐繼堯、蔡鍔、李烈鈞組織護國軍。③結果:1916年3月,袁世凱被迫取消帝制,恢復中華民國紀年。(2)護法運動①原因:段祺瑞公然破壞《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拒絕恢復國會。②開始:1917年8月,
在廣州召開非常會議,成立“中華民國軍政府”,舉孫中山為大元帥。③結果:西南軍閥排擠孫中山,護法運動失敗。4.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1)目的:爭取國際地位,抑制日本在華勢力的發(fā)展。(2)概況:1917年8月14日,中國向德、奧兩國宣戰(zhàn),加入協(xié)約國方面。(3)影響①中國收回德、奧在天津、漢口的租界,撤銷兩國領事裁判權。②中國勞工前往歐洲前線,為協(xié)約國取得勝利作出了貢獻。5.官員選拔:采用考試和甄別兩種方式。(1)考試:1913年初,頒布《文官考試法草案》等,這是文官考試制度建立的標志。女子不得參加,由政事堂銓敘局負責。(2)甄別:對已經在文官職位上工作的人,通過檢驗畢業(yè)文憑、調查經歷、檢查成績、考查學識等決定其能否留任。用意在于保持行政的連續(xù)性和穩(wěn)定性。二、五四運動1.導火線: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2.過程:前期以北京為中心,學生為主力,提出“外爭國權,內除國賊”;后期以上海為中心,工人為主力,工人罷工、商人罷市、學生罷課。3.結果:釋放了被捕學生,拒絕在和約上簽字。4.性質:是一場徹底反帝反封建的偉大愛國革命運動,是一場偉大社會革命運動,是一場偉大思想啟蒙運動。5.意義(1)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并與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2)為中國共產黨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準備。(3)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爭登上歷史舞臺創(chuàng)造了條件。(4)是中國由舊民主主義革命走向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轉折點。特別關注:家國情懷——五四精神的內涵和意義五四精神蘊含著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偉大精神;五四精神具有強烈的時代感和民族感,是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先進的思想意識相結合的精神。這種精神的內核是愛國主義,激勵無數(shù)進步青年投身于救亡圖存、民族復興的歷史進程中。愛國主義具有強大的感染力、凝聚力、號召力,在當代社會更有必要通過弘揚五四精神來強化愛國主義,彰顯家國情懷。讓五四精神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yè)的征程中綻放出更加絢麗的色彩。三、中國共產黨的誕生1.條件(1)思想基礎:馬克思主義的廣泛傳播。(2)階級基礎:中國工人運動的持續(xù)發(fā)展。(3)組織基礎:1920年初,陳獨秀和李大釗最早提出并推動在中國建立共產黨,各地共產黨早期組織先后建立。(4)外部條件:共產國際的幫助。2.誕生標志:1921年7月,中共“一大”的召開。3.主要內容:確定奮斗目標:推翻資產階級,建立無產階級專政,實現(xiàn)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4.影響 (1)是一個開天辟地的大事變,給中國人民帶來了光明和希望,給中國革命指明了方向。 (2)中國革命面貌煥然一新,使中國革命有了堅強的領導力量和正確的前進方向,中國人民有了強大的凝聚力量,中國命運有了光明的發(fā)展前景。四、國共合作與國民革命1.興起:第一次國共合作的實現(xiàn)。(1)條件:中國共產黨認識到:必須建立革命統(tǒng)一戰(zhàn)線。中共三大通過了關于國共合作問題的決議。(2)標志:1924年1月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2.高潮:北伐戰(zhàn)爭(1)條件:以國共兩黨合作為特征的革命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建立,兩次東征廣東革命根據(jù)地得到鞏固和統(tǒng)一。(2)對象:吳佩孚、孫傳芳、張作霖三派勢力。(3)過程:1926年國共兩黨合作開始北伐,革命勢力從珠江流域發(fā)展到長江流域。(4)影響:基本推翻了北洋軍閥的反動統(tǒng)治。3.結果:國民革命的失敗。(1)原因:國民黨右派篡奪領導權的活動日益猖獗。(2)標志: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和七一五反革命政變。(3)影響:第一次國共合作全面破裂,由國共合作發(fā)動的國民革命宣告失敗。1.北洋軍閥時期的現(xiàn)代化轉型2.五四運動對中國近代化變革的影響(1)新式知識精英群體走上中國社會舞臺。通過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新式知識群體精英整體地、主動地出現(xiàn)在中國社會現(xiàn)代化的舞臺上,成為一支無法忽視的巨大的力量,這充分展現(xiàn)了他們改造中國的主動意識、集體意識。(2)近代民族國家意識逐漸覺醒。巴黎和會上列強對于日本侵略中國的要求予以滿足的做法使接受近代民族國家意識的知識群體終于忍無可忍,最終以火山爆發(fā)的方式表現(xiàn)出來。這種意識的形成對于后來中國的民族獨立起到了巨大的保障作用。(3)對現(xiàn)代化的探索不斷深入。五四運動從根本上說是一場思想文化運動,其政治運動也是在近代思想文化的長期熏陶下自然發(fā)酵出來的。五四新文化運動無論是提倡文學革命,還是提倡思想啟蒙,無論是提倡社會風俗變革,還是主張個性自由,都觸及了西學東漸下的中國文化改造命題。3.中國共產黨在國民革命時期的領導作用(1)政治:中共二大制定了反帝反封建的綱領,孫中山接受了中國共產黨的這一政治主張,提出了新三民主義,成為國共合作的政治基礎。(2)組織:積極幫助和促成建立革命統(tǒng)一戰(zhàn)線,把國民黨改組為各革命階級的聯(lián)盟,并通過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組織形式,宣傳中國共產黨的綱領,開展工農運動,推動了全國革命形勢的發(fā)展。(3)群眾運動:國民革命的特點之一就是群眾運動,中國共產黨積極領導和發(fā)動工農運動,沉重地打擊了帝國主義和封建軍閥的統(tǒng)治基礎,支持和配合了北伐戰(zhàn)爭。(4)軍事:在中國共產黨的推動下,建立了革命武裝,創(chuàng)辦了黃埔軍校,培養(yǎng)了大批軍事人才,在國共合作北伐中,共產黨員發(fā)揮了先鋒模范作用。角度1依據(jù)史料考查民國時期的政黨政治1.(2021·湖北部分重點中學高三期末)1912年,同盟會吸收了四個小黨派,組建了由宋教仁有效地領導的國民黨,在隨后的大選中占據(jù)了下議院總席位596席中的269席,上議院274席中的123席,比其他三個支持袁世凱的黨派票數(shù)的總和還多,這表明(
) A.北洋政府切實踐行民主制度 B.民生主義的實施提高了國民黨的支持率 C.國民黨具有廣泛的社會基礎 D.國民黨維護共和的努力得到較大的認同D解析由題干中的“比其他三個支持袁世凱的黨派票數(shù)的總和還多”說明在同盟會基礎上新組建的國民黨維護共和的努力得到了較大認同,故選D項;題干僅提到了國民黨獲得了國會大選的多數(shù)票,國民黨是否成為執(zhí)政黨題干并沒有提到,所以并不能說明北洋政府切實踐行民主制度,排除A項;國民黨并沒有實施民生主義,排除B項;國民黨代表的是民族資產階級中的革命派,中國近代的民族資產階級本身是缺乏廣泛的社會基礎的,排除C項。角度2從“家國情懷”角度考查五四運動的意義2.(2020·山東威海二模)五四運動的爆發(fā)給列強尤其是日本極大的震撼?!?月5日的《大阪朝日新聞》發(fā)表了《排日學生暴動》等文章;6月7日的報道,更是將中國學生運動稱為‘學生義和團’”。這表明五四運動(
) A.體現(xiàn)了盲目的排外意識
B.目標直指日本的侵略行徑 C.彰顯了空前的民族團結
D.具有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D解析日本稱五四運動為“《排日學生暴動》”“學生義和團”,這表明五四運動具有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給日本極大的震撼,故選D項;材料體現(xiàn)不出盲目排外,排除A項;材料不能明確說明五四運動的目標,排除B項;抗日戰(zhàn)爭彰顯了空前的民族團結,排除C項。角度3從“家國情懷”角度考查中國共產黨早期的工作重心3.(2020·山東濰坊二模)中國共產黨成立時制訂的實際工作計劃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把工人運動放在全部工作中的首要地位。中共“一大”后不久,1921年8月11日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成立,領導全國的工人運動。這一做法主要是基于(
) A.無產階級的歷史使命 B.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 C.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務 D.共產國際的指導和斗爭經驗
解析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中國共產黨成立時,其最高革命綱領是推翻資產階級,建立無產階級專政,據(jù)此可知,之所以出現(xiàn)題干中的做法,主要是基于無產階級在實現(xiàn)這一革命目標中所起到的巨大作用,故選A項。A角度4從“歷史解釋”角度考查國共合作的影響4.(2021·北京海淀區(qū)高三第二學期期中)黃埔軍校和國民革命軍設立政治部和黨代表,其職責為參與部隊管理、指導黨務和主持政治訓練,并保障戰(zhàn)斗任務的完成。軍事指揮官的命令,必須有黨代表的副署方能生效。北伐戰(zhàn)爭時,軍、師黨代表大多由兼有國民黨黨籍的共產黨員擔任。這一制度(
) A.奠定了國共合作的政治基礎 B.加速北洋軍閥反動統(tǒng)治的覆滅 C.標志著國民革命運動的興起 D.創(chuàng)建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軍隊
解析1926年,國民政府開始北伐,北伐軍勢如破竹,很快殲滅吳佩孚、孫傳芳部主力。革命勢力發(fā)展到長江流域,北伐軍的戰(zhàn)斗力與材料中“黃埔軍校和國民革命軍設立政治部和黨代表”“保障戰(zhàn)斗任務的完成”相關,故選B項。B考向2新氣象新曙光——北洋軍閥時期的經濟發(fā)展、社會變遷與思想文化視角1從“時空觀念”角度考查北洋軍閥時期的外國資本主義經濟【要點闡釋】
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日本乘其他列強在歐洲忙于戰(zhàn)爭的機會,大力向中國和太平洋地區(qū)擴張勢力,造成了日本在中國的獨占狀態(tài)。之后的巴黎和會又承認了日本在中國的特殊權利,鞏固了它在中國的地位。美、英為了改變日本獨霸中國的局面,華盛頓會議上支持中國收回山東主權的要求?!毒艊s》的簽訂,打破了日本在中國的獨占狀態(tài),又使中國回到了受列強共同支配、協(xié)同侵略的局面?!究碱}典例1】(2020·山東省普通高中學業(yè)水平等級考試,8)下圖為1906—1921年日、英、德、俄四國在華商號數(shù)量變化示意圖。其中①是(
)AA.日本
B.英國
C.德國
D.俄國【要點闡釋】
19世紀末期以來,與快速擴大的貿易規(guī)模相伴隨的,是中國不斷增加的貿易逆差。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以后,世界貿易暫時陷入停頓,但中國對外貿易隨即以出口的快速增加和進口的緩慢恢復為特點,達到近代中國對外貿易史上的最高峰,貿易逆差大為縮小。而且當戰(zhàn)爭的因素消退以后,列強對中國的商品輸出卷土重來,貿易總額大幅增長。視角2從國際局勢角度考查民國初期中國海關稅征收額的變化【考題典例2】(2021·山東省普通高中學業(yè)水平等級考試,7)1913—1921年,中國海關稅征收額受國際局勢影響出現(xiàn)了一定變化。下列各項反映這一時期變化狀況的是(
)A【要點闡釋】
辛亥革命的成功,結束了君主專制制度,但沒有建立起行而有效的政府,文化思想體系遭到破壞,使國民思想認知產生了混亂?!拔逅倪\動”代表著以憲政思想和共和制思想之爭的結束,知識分子開始探索救國救民的新道路,馬克思主義以一種新的面貌屹立于世界。視角3從社會轉型角度考查五四運動后的思想潮流【考題典例3】(2021·湖南省普通高中學業(yè)水平選擇性考試,9)1919年11月,有人指出當時全國新出版物中普遍有“一個‘?’疑問符”,“這個‘疑’字不但把我國固有的思想信仰搖動了,而且把‘舶來品’的思想信仰也搖動起來”。思想界這一狀況(
) A.是基于對五四運動的反思 B.促進了新思想的進一步傳播 C.反映中西文化矛盾的激化 D.表明使用新式標點成為時尚B【要點闡釋】
在20世紀初新的歷史條件下,列寧繼承和發(fā)展了馬克思主義的科學世界觀,堅持從俄國的實際出發(fā),積極探索在經濟文化落后條件下社會主義的發(fā)展道路,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社會主義可能在一國或數(shù)國首先取得勝利等一系列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理論,為帝國主義時代的無產階級革命提供了強大的思想武器。建黨前的馬克思主義者蔡和森也積極研究國內外形勢,探討馬克思學說與中國無產階級的關系,尋求救亡救民之路。視角4從道路抉擇角度考查馬克思主義的傳播【考題典例4】(2021·全國甲卷,29)1921年2月,蔡和森寫信給陳獨秀,討論馬克思學說與中國無產階級的關系時稱:“西方大工業(yè)國的無產階級常常受其資本家的賄買、籠絡而不自覺……此所以社會革命不發(fā)生于資本集中、工業(yè)極盛、殖民地極富之英、美、法,而發(fā)生于殖民地極少、工業(yè)落后之農業(yè)國俄羅斯也?!彼庠趶娬{(
) A.社會革命不會發(fā)生在發(fā)達資本主義國家 B.無產階級受資本家籠絡而失去革命動力 C.中國已經具備了進行無產階級革命的客觀條件 D.俄國以城市為中心的革命道路不適合中國國情C一、新文化運動的開展1.原因:人們缺乏對舊思想、舊文化、舊禮教的徹底批判,大多數(shù)國民的頭腦仍被專制和愚昧束縛著。2.興起 (1)標志:1915年9月陳獨秀創(chuàng)辦《青年雜志》。 (2)思想陣地:北京大學和遷往北京的《新青年》雜志。 (3)代表人物:陳獨秀、胡適、李大釗、魯迅、錢玄同、劉半農等。3.內容(1)擁護“德先生”(民主),反對孔教、禮法、舊倫理、舊政治。(2)擁護“賽先生”(科學),反對舊藝術、舊宗教。(3)反對國粹和舊文學,主張以白話文作為新文學的語言。4.意義(1)推動了全國報刊業(yè)的發(fā)展。(2)推動了婦女解放、婚姻自由、家庭革命等。(3)高舉民主與科學的旗幟,推動思想文化革新,有著解放思想的重大意義。特別關注:有關新文化運動的幾點注意事項(1)五四運動前的新文化運動是舊資產階級民主主義的文化運動,五四運動后的新文化運動是新的資產階級民主主義的文化運動。(2)文藝復興借助古希臘羅馬文化宣傳資產階級文化,新文化運動則全盤否定傳統(tǒng)文化,批判儒家思想,宣傳西方資產階級文化。(3)康有為借用孔子的權威來宣傳變法,新文化運動則喊出“打倒孔家店”,但二者的本質都是在宣傳資產階級思想文化。二、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廣泛傳播(1)開始時間:俄國十月革命后。(2)宣傳中心:北京與上海。(3)概況①李大釗發(fā)表了《我的馬克思主義觀》,系統(tǒng)介紹了馬克思主義學說。②1920年3月,李大釗發(fā)起中國最早研究馬克思主義的團體——馬克思學說研究會,把一批經歷過五四運動洗禮的優(yōu)秀青年組織起來。③1920年5月,陳獨秀在上海組織了馬克思主義研究會。④從日本留學回國的李達、陳望道、李漢俊等人,投身于馬克思主義學說的翻譯和宣傳。特別關注:北洋政府采取了一些鼓勵民族工業(yè)發(fā)展的措施。例如,解除對民間興辦工商企業(yè)的限制;對工礦業(yè)者采取保護和獎勵政策;實行專利制度,獎勵植棉、制糖、牧羊;對新辦企業(yè)予以優(yōu)惠政策,實行保息制度,對民族工業(yè)品及其原料減免捐稅;設立各種示范場所,推廣技術,勸導人們創(chuàng)辦實業(yè);籌辦國貨展覽會,組織各地產品參加外國博覽會等。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民族工業(yè)的生存環(huán)境,推動了民族資本主義的發(fā)展。三、民國初年經濟、社會生活的新氣象1.民國初年經濟的發(fā)展(1)原因①內因:中華民國建立,掃除了政治上的一些束縛和障礙,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的發(fā)展提供了一定條件;南京臨時政府成立后,鼓勵民間興辦實業(yè);群眾性的反帝愛國斗爭的推動。②外因: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西方列強忙于歐戰(zhàn)。(2)概況①發(fā)展速度和規(guī)模超過以往半個世紀所取得的成績。②紡織、面粉等輕工業(yè)發(fā)展迅速。③以榮宗敬、榮德生兄弟開辦的面粉廠、紗廠等為代表的一批民族企業(yè)迅速壯大起來。(3)影響:隨著民族工業(yè)的迅速發(fā)展,中國產業(yè)工人的人數(shù)急劇增加,成為不可忽視的社會力量。2.社會生活的新氣象(1)原因:共和政體的建立和南京臨時政府的努力。(2)表現(xiàn)①歷法:改用陽歷。②社會風俗:頒布剪發(fā)辮、易服飾和廢止纏足的法律。③禮儀:革除“大人”“老爺”等清朝官場的稱呼。(3)意義: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過去的陳規(guī)陋習不符合時代潮流,應接受文明、開化的新習俗、新風尚。特別關注:19世紀末20世紀初,中國近代社會生活的變遷1.新文化運動的階段性成果2.新文化運動用“換人”來“換思想”(1)袁氏帝制運動是使新文化知識分子重新認識中國社會結構的一個決定性“事件”。他們開始擺脫對上層政治權力運作的期待和幻想,轉而另覓政治主體,漸漸開啟了中國革命的歷史道路。他們漸以“革命”的思想學說構建總體性的歷史視野和行動方案,一大批年輕人從“文藝青年”轉變?yōu)椤罢吻嗄辍?,并提出了“到民間去”。(2)新文化知識分子對民國初期共和政治的失望,對國家上層政治權力變更的冷眼,試圖用“文化”逆襲政治。正因為對民國初期政治的“失敗”和腐爛政制有痛徹的認知之后,才選擇了鍛造新的思想和行動主體來整合破裂的中國社會,有人稱之為用“換人”來“換思想”。3.五四運動升華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1)在五四運動之前的新文化運動中反映的是資產階級追求思想解放、反對封建主義的主張。而當五四運動過程中大量的工人、群眾都加入到運動中來,特別是工人在斗爭中發(fā)揮決定性作用的事實,給了知識分子以真切的教育,改變了他們的思想認識,從而也使得五四運動以后的馬克思主義傳播擁有了正確的政治方向和思想導向。(2)先進的知識分子開始與工人群眾相結合,也就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由此說,五四運動讓中國思想界得到洗禮,讓中國無產階級登上歷史舞臺,也讓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獲得了政治生命和組織力量,使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得到了積極、向上和務實的升華。角度1依據(jù)史料信息考查近代民族工業(yè)發(fā)展的原因1.(2021·遼寧錦州一模)下表為中國某一時期工業(yè)發(fā)展情況簡表。對表中數(shù)據(jù)變化原因理解正確的是(
)D①西方列強忙于一戰(zhàn)②南京臨時政府鼓勵民間興辦實業(yè)③反帝愛國運動蓬勃開展④民族資產階級興辦實業(yè)熱情提高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解析一戰(zhàn)的時間是1914—1918年,故①錯誤;南京臨時政府統(tǒng)治時間是1912年1月至1912年3月,故②錯誤;群眾性反帝愛國運動蓬勃開展,推動近代工業(yè)的發(fā)展,故③正確;南京國民政府一系列鼓勵經濟發(fā)展的政策提高了民族資產階級興辦實業(yè)的熱情,故④正確;選擇D項符合題意。角度2通過圖表信息解讀考查中國近代的關稅2.(2021·山東新高考質量測評聯(lián)盟高三聯(lián)考)下圖可以用來說明當時中國(
)AA.恢復了關稅自主權
B.扭轉了貿易逆差C.遏制了列強的侵略
D.掌握了海關行政管理權角度3從“家國情懷”角度考查陳獨秀的思想主張3.(2021·河北唐山二模)《新青年》雜志第一期第一號封面人物是美國鋼鐵大王安德魯·卡內基。陳獨秀撰文指出,中國國民“不能食力者,必食他人之食,不思創(chuàng)業(yè)者,自絕生利之途”,造成“民德由之墮落,國力由之衰微”。由此可見陳獨秀主張(
) A.建立美國式的民主共和政體 B.培養(yǎng)拼搏進取的新國民精神 C.走振興工業(yè)的實業(yè)救國道路 D.組織工人階級建立工人政黨B解析陳獨秀認為,中國國民需要“食力”、“思創(chuàng)業(yè)”,才能防止民德墮落、國力衰微,所以他是主張國民要有積極進取的拼搏精神,故選B項;陳獨秀創(chuàng)辦《新青年》是為了解決國民的思想問題,維護辛亥革命建立的民主共和政體,而不是建立民主共和政體,排除A項;實業(yè)救國的道路是民族工業(yè)的創(chuàng)辦者們主張的,陳獨秀是主張思想解放維護民主共和政體的,排除C項;《新青年》雜志創(chuàng)辦之初,陳獨秀還屬于資產階級激進派,中國還沒有人主張建立工人政黨,排除D項。角度4以思想論戰(zhàn)為切入點考查新文化運動4.(2021·山東濟寧高三一模)1919—1921年,中國思想界進行了一場關于無政府主義的論戰(zhàn)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堡坎承包工程合同
- 環(huán)保產業(yè)園區(qū)入駐企業(yè)合作協(xié)議
- 標準房屋買賣合同
- 項目解決方案實施與進度跟蹤報告
- 高級烹飪食材采購及供應責任免除協(xié)議書
- 北京液化石油氣鋼瓶租賃合同8篇
- 高中信息技術浙教版:4-3 以三維全景圖形式發(fā)布-教學設計
- 教學計劃(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外研版(三起)英語四年級上冊
- 電子證據(jù)存證保全協(xié)議
- 第4課 認識大數(shù)據(jù)(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六年級上冊信息技術浙江攝影版
- 寧德時代入職測評試題答案
- 口腔門診部設置可行性研究報告
- 人教版PEP六年級英語下冊課件unit1
- 新粵教版科學一年級下冊全冊優(yōu)質課件(全冊)
- 公司員工健康與安全手冊
- 干粉滅火器的使用方法課件
- (2024版)小學語文新課標解讀:更加注重閱讀與寫作
- 2024年廣東省2024屆高三高考模擬測試(一)一模 化學試卷(含答案)
- 半導體行業(yè)質量管理與質量控制
- 五年級上冊口算練習1000題及答案
- 五年級數(shù)學(小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計算題及答案匯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