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單元地球上的大氣基礎夯實卷
一、單選題1.近地面空氣中的水汽遇冷,在樹葉、草等物體上凝結形成露水。露水大都出現(xiàn)在晴朗的夜間,是因為晴朗的夜間()A.地面輻射較弱,地表降溫慢 B.空氣中水汽增多,地表降溫快C.大氣逆輻射弱,地表降溫快 D.大氣保溫作用強,地表降溫慢2.下圖為南半球等壓線分布示意圖,風向正確的是()A.A B.B C.C D.D閱讀下列材料和圖示,據此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我國某特大城市2019年7月8日、7月9日天氣和空氣質量表。天氣狀況污染指數(shù)首要污染物空氣質量級別空氣質量狀況7月8號晴158NO2II輕度污染7月9號晴178NO2II輕度污染材料二我國某特大城市上空2019年7月8日、7月9日等溫面分布示意圖。3.該城市的首要污染物主要來自()①石油燃燒②汽車尾氣③煤炭燃燒④工廠廢氣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4.該城市上空()①盛行下沉氣流②污染物擴散條件變差③出現(xiàn)逆溫現(xiàn)象④空氣對流顯著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氣球作為探空的工具已被廣泛使用。下圖示意一探空氣球由地面上升至100km高空處,據此完成下面小題。5.該探空氣球記錄的隨高度升高氣溫變化的規(guī)律可能是()A.遞減→遞增 B.遞增→遞減C.遞增→遞減→遞增→遞減 D.遞減→遞增→遞減→遞增6.該探空氣球探測到水汽集中分布的層應是()A.對流層 B.平流層 C.高層大氣 D.電離層熱力環(huán)流是大氣運動的一種最簡單的形式。課堂上,同學們常常通過繪制示意圖來學習生活中的熱力環(huán)流。讀某同學繪制的熱力環(huán)流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7.該同學繪制的熱力環(huán)流示意圖中,正確的有()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8.能用熱力環(huán)流原理解釋的現(xiàn)象是()A.陰天時太陽輻射弱 B.近海地區(qū)的海陸風C.晴朗天空呈蔚藍色 D.雨后天空出現(xiàn)彩虹大氣邊界層是指直接受地面影響的對流層部分,是地球各個圈層相互作用的關鍵區(qū)域。下圖為云南省1980-2020年00:00、06:00、12:00、18:00四個時刻(北京時間)的大氣邊界層平均高度分布狀況(單位:m)。完成下面小題。9.大氣邊界層高度演變按0:00至18:00的時間排序,正確的是()A.乙丙丁甲 B.丙乙甲丁 C.丁甲乙丙 D.甲丁丙乙10.昆明市處于大氣邊界層高度高值中心區(qū)域附近,影響其自然因素包括()①太陽高度②海拔高度③天氣狀況④人口密度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地表冷熱不均會引起同一水平面上大氣密度的變化,下圖中點越密集大氣密度越大。據此完成以下各題。11.圖中四地氣壓由高到低的排序正確的是()A.PA>PD>PC>PB B.PB>PC>PD>PAC.PC>PB>PA>PD D.PA>PB>PC>PD12.圖中A、B兩地之間的風向是()A.東北風 B.西北風C.東南風或西南風 D.北風或東北風城市熱島效應是指由于城市建筑及人類活動引起熱量在城市空間范圍內積聚,導致市區(qū)溫度顯著高于郊區(qū)的現(xiàn)象。某市城區(qū)所在的平原與山地之間多山谷風,下圖為該市城區(qū)與山區(qū)分布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13.關于該市熱力環(huán)流的描述正確的是()①城市風加強了山風②城市風削弱了山風③城市風加強了谷風④城市風削弱了谷風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14.緩解該市城市熱島效應的措施中不正確的是()A.增加城市綠地 B.規(guī)劃通風廊道 C.限制工業(yè)發(fā)展 D.降低能源消耗民航客機在飛過天空時,其身后經常拖著白色的尾巴,被稱為航跡云。當客機飛行在氣溫為-60℃~-40℃的大氣層且在空氣濕度較大的條件下,才容易產生航跡云。下面左圖為航跡云景觀,右圖為氣溫隨海拔高度的變化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15.當客機飛行時,更容易產生航跡云的是在()A.① B.② C.③ D.④16.關于圖中各層大氣的敘述正確的是()A.①所在大氣層水汽、雜質、臭氧含量多B.②所在大氣層大氣厚度在赤道附近最厚C.③所在大氣層的臭氧含量高,大氣上部冷下部熱D.④所在大氣層上冷下熱,大氣稀薄下圖為大氣垂直分層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7.圖中正確表示大氣層氣溫垂直變化的曲線是()A.① B.② C.③ D.④18.電閃雷鳴、刮風下雨等天氣現(xiàn)象發(fā)生在大氣垂直分層中的()A.I層 B.II層 C.III層 D.高層大氣19.對短波通信具有重要意義的電離層位于()A.Ⅱ層底部 B.Ⅰ層 C.Ⅱ層中部 D.Ⅲ層“穿堂風”是室外空氣從建筑物一側進入,貫穿內部,從另一側流出的自然通風。下圖示意我國南方某地區(qū)穿堂風的形成過程。據此完成下面小題。20.圖中形成的“穿堂風”()A.風向始終如圖所示 B.風力大小不會變化C.是白天形成的谷風 D.地表冷熱不均形成21.該房屋穿堂風的主要好處是()A.減輕大氣污染 B.增加生活用能 C.降低室內溫度 D.提高室內濕度地球上的大氣運動既復雜又有規(guī)律。下圖為熱力環(huán)流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22.圖中氣壓大小排序正確的是()A.a>b>c>d B.b>c>d>a C.a<b<d<c D.d<c<a<b23.若圖示區(qū)域氣溫垂直遞減率相同,則圖中氣溫高低排序正確的是()A.a>b>c>d B.a>c>d>b C.b>a>c>d D.b>a>d>c2019春節(jié)上映了一部中國科幻片《流浪地球》,下圖為該片劇照,講述科學家們發(fā)現(xiàn)太陽急速衰老膨脹,短時間內包括地球在內的整個太陽系都將被太陽所吞沒。為了自救,人類提出一個名為“流浪地球”的大膽計劃,即傾全球之力在地球表面建造上萬座發(fā)動機和轉向發(fā)動機,推動地球離開太陽系,人類暫時轉入地下城生活。用2500年的時間奔往另外一個棲息之地。但是把地球搬家的步驟也很繁瑣:第一步,用地球發(fā)動機使地球停止自轉;第五步,最近的適合居住的星系是4.2光年外的比鄰星,地球泊入比鄰星軌道,成為這顆恒星的行星。據此完成下面小題。24.如果地球搬家的第一步成功,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條件將被嚴重影響的是()A.安全的宇宙環(huán)境 B.適中的日地距離C.適宜生物呼吸的大氣 D.適宜的溫度范圍25.如果地球順利泊入比鄰星軌道,則地球所處的天體系統(tǒng)為()A.地月系 B.太陽系 C.銀河系 D.河外星系26.《流浪地球》中導致人類決定飛離太陽系自救的最主要因素是()A.地球表面溫度太低B.太陽急速衰老膨脹,將導致地球無法獲得穩(wěn)定的光照C.地球由于人類無節(jié)制排放溫室氣體發(fā)生了極端天氣,已不適應人類生存D.地球大氣結構發(fā)生重大改變影響人類生存27.在電影里有這么一個情節(jié),地球大氣被木星吸走一部分,并有可能地球撞向木星,除了這些危險,在靠近木星時以下哪個也是地球可能面臨的()A.被小行星撞擊的幾率增大B.沒有大氣的削弱作用白天地表溫度越來越低C.遭遇更強的太陽輻射D.沒有大氣的保溫作用夜晚地表溫度越來越高28.如果用a線表示晨線,b線表示昏線,下列各圖表示正確的是()A.AB.BB.B C.C D.D我國部分氣候干旱區(qū)農民在耕作土壤表面鋪設10-15厘米厚的砂石覆蓋層,更有利于農作物的生長。下圖左為大氣受熱過程示意圖,下圖右為砂田西瓜景觀圖。完成下面小題。29.圖右中西瓜比較甜,與圖左中各環(huán)節(jié)描述對應正確的是()A.①較強,②較弱 B.①較弱,②較弱C.②較強,③較強 D.②較強,④較弱30.砂石覆蓋對當?shù)刈匀画h(huán)境的影響,敘述合理的是()A.阻礙地表水下滲 B.加強風力侵蝕C.減緩土地荒漠化 D.加劇水土流失二、材料分析題31.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山谷風包括沿山谷走向的上谷風、下谷風和垂直于山谷走向的上坡風、下坡風。我國華北山區(qū)某氣象站位于該山區(qū)中段的山谷谷口處,山谷風環(huán)流較為強盛。下圖示意2019年1月23日該氣象站記錄的上、下谷風風向變化與小時變溫分布。[注:風向可用風向方位角表示,風向方位角指以正北方向為起,點(0°),順時針方向轉動過的角度。](1)指出該氣象站所處山谷的大致走向,并說明判斷理由;(2)指出該氣象站17一18時氣溫的變化特點并從局地環(huán)流的角度說明原因;(3)研究發(fā)現(xiàn),該氣象站一日內下坡風轉上坡風的時間1月比7月晚。試分析主要原因。32.閱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城市熱島效應可能導致城市能耗加大、大氣污染加劇等問題。城市熱島強度指城區(qū)與郊區(qū)氣溫的差值。某中學地理興趣小組研究我國東部某濱海城市的熱島強度變化。下圖為同學們根據數(shù)據繪制的該城市多年平均和某次冬季強降雪后熱島強度變化圖。材料二:該城市同時受日周期海陸風的影響,且某時段的風向有助于降低城市熱島強度。(1)依據多年平均熱島強度變化曲線,描述該城市7時、17時城區(qū)與郊區(qū)之間風的異同。(2)冬季強降雪后城市熱島強度較多年平均整體加強,分析其可能原因。(3)在下圖中繪制材料二中“某時段”的海陸間熱力環(huán)流示意圖,并簡析其有助于降低城市熱島強度的原因。(4)從城市規(guī)劃的角度,提出緩解城市熱島效應的合理措施。33.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2023年7月29日,北京出現(xiàn)極端強降雨天氣。本次降雨過程極值已顯著超過北京地區(qū)記錄到的降雨極值,造成多地嚴重內澇和交通堵塞。下圖為水循環(huán)示意圖(圖中①-⑨表示水循環(huán)環(huán)節(jié))。材料二:隨著城市的快速發(fā)展,城市規(guī)??焖贁U張,人口不斷聚集,造成城市氣候呈現(xiàn)出多種“島效應”,如“熱島效應”“雨島效應”“干島效應”等。在大氣環(huán)流對區(qū)域影響較弱時,會出現(xiàn)一種城區(qū)降水多于郊區(qū)的現(xiàn)象,這種現(xiàn)象被稱為“城市雨島”,“城市雨島”集中出現(xiàn)在汛期和暴雨之時,這樣易形成大面積積水,甚至形成城市區(qū)域性內澇。相對濕度是指空氣中水汽含量與當前溫度下空氣所能容納的最大水汽含量的比值。城區(qū)的相對濕度往往小于郊區(qū),被稱為城市的“干島效應”。(1)運用大氣受熱過程原理,分析城市地表性質改變導致城市溫度升高的原因。(2)從水循環(huán)的角度,分析北京市主城區(qū)多地出現(xiàn)嚴重內澇與圖中哪些環(huán)節(jié)發(fā)生變化有關(寫出序號及其變化),并提出解決措施(至少三條)。
參考答案1.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大氣受熱過程的相關知識。C項,晴朗的夜間,大氣逆輻射弱,大氣的保溫作用弱,地面降溫快。故C項正確;A項,晴朗的夜間,地面降溫快。故A項錯誤;B項,晴朗的夜間,地面降溫快,水汽凝結形成露水,空氣中的水汽減少。故B項錯誤;D項,晴朗的夜間,大氣的保溫作用弱,地面降溫快。故D項錯誤。綜上所述,本題正確答案為C。2.答案:A解析:CD.根據水平氣壓梯度力始終是從高壓指向低壓,可以排除CD;A.再根據題目中的提示“南半球”可知地轉偏向力向左偏,可以判定只有A的風向是正確的。故選:A。3.答案:A解析:石油燃燒會排放二氧化氮,①正確;汽車尾氣會排放二氧化氮,②正確;煤炭燃燒主要排放的污染氣體是二氧化硫,③錯誤;工業(yè)廢氣中含二氧化氮的情況較少,④錯誤。因此,A正確,B、C、D錯誤。故選A。4.答案:B解析:受城市熱島影響,其空氣應上升,但因城市上空出現(xiàn)逆溫,空氣上升作用弱,也不會出現(xiàn)下沉氣流,故①錯。從圖中知,城市上空出現(xiàn)逆現(xiàn)象,大氣條件不利于污染物的擴散。故②③正確。出現(xiàn)逆溫,空氣不易對流,④錯。B對,ACD錯。故選B。5.答案:D解析:空氣球由地面上升至100km高空處,說明由對流層進入平流層再進入高層大氣。對流層的溫度隨高度逐漸降低,平流層由于存在臭氧溫度不斷升高,高層大氣溫度先降低再升高,因此正確選項為D。A、B、C錯誤。故選D。6.答案:A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水汽和雜質幾乎都分布在對流層,故正確選項為A。B、C、D錯誤。故選A。7.答案:D解析:熱力環(huán)流形成的原因是冷熱不均導致的。受冷,氣流下沉;受熱,氣流上升;①錯誤;白天,陸地升溫快,空氣膨脹上升,海洋升溫慢,氣流下沉;②正確;夜晚,陸地降溫快,溫度低,氣流下沉,海洋降溫慢,溫度高,氣流上升;③錯誤;市區(qū)人口建筑物密集,溫度高,氣流上升,郊區(qū)溫度低,氣流下沉,④正確;故選D。8.答案:B解析:陰天時太陽輻射弱,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強,到達的太陽輻射弱,不能用熱力環(huán)流原理解釋,A錯誤;近海地區(qū)的海陸風,白天,陸地溫度升溫快,氣流上升,形成低壓;海洋升溫慢,氣溫低,形成高壓;由高壓流向低壓,吹海風,與熱力環(huán)流有關,B正確;晴朗天空呈蔚藍色主要是因為藍光容易被散射,與熱力環(huán)流無關,C錯誤;雨后天空出現(xiàn)彩虹主要是太陽光照射到半空中的水滴,光線被折射而形成的,D錯誤;故選B。9.答案:D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當?shù)孛媸軣釟饬魃仙髿膺吔绺叨壬?,結合氣溫的變化情況分析,18時氣流上升時間最長,高度最高,大氣邊界符合乙圖,12時略低于18時,為丙圖,6時處在日出前后,氣溫最低,大氣邊界高度最低,大氣邊界符合丁圖,0時略高于6時,為甲圖;所以大氣邊界層高度演變按0:00至18:00的時間排序,正確的是甲丁丙乙,D正確,ABC錯誤。故選D。10.答案:C解析:昆明市處于大氣邊界層高度高值中心區(qū)域附近,說明氣流上升明顯,昆明太陽高度相對南部地區(qū)要低,太陽高度不是主要因素,①錯誤;昆明海拔高度較高,大氣稀薄,地面吸收太陽輻射,加之天氣晴好,氣流上升明顯,②③正確;人口密度不是自然因素,④錯誤,C正確,ABD錯誤。故選C。11.答案:D解析:近地面,A點大氣密度大,氣壓高,B點密度小,氣壓低。高考,C點大氣密度大,氣壓高,D點密度小,氣壓低。地面氣壓總是大于對應的高空氣壓。故四點氣壓大小排列是:PA>PB>PC>PD,D正確,ABC錯誤,故選D。12.答案:C解析:A、B兩地,風從高壓吹向低壓,從A吹往B,近地面受地轉偏向力影響,根據圖中的指向標,A、B兩地之間的風向是東南風或西南風,C正確,ABD錯誤,故選C。13.答案:A解析:山谷風方面,夜間山地降溫快,空氣下沉,吹山風,由山區(qū)吹向城區(qū),白天山地增溫快,空氣上升,吹谷風,由城區(qū)吹向山區(qū);城市風方面,由于熱島效應,城區(qū)氣溫高,空氣上升,空氣從四周流入城市,也由山區(qū)方向吹往城區(qū),因此城市風與山風方向一致,兩者相互疊加,使山風增強,①正確,②錯誤;城市風與谷風方向相反,兩者相互抵消,使谷風削弱,③錯誤、④正確,故選A。14.答案:C解析:熱島效應由兩區(qū)之間熱力性質差異引起的,緩解的措施要降低兩者的差異,如增加城市綠地和水域面積,提高城市比熱容,減緩城市升溫速度,降低城市溫度,A正確;規(guī)劃建設城市通風廊道,有利于降低城市溫度,B正確;限制工業(yè)發(fā)展,目前來說是不現(xiàn)實,C錯誤;人類活動方面如降低能源消費量,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降低城市與郊區(qū)的氣溫差,D正確。故選C。15.答案:B解析:根據材料客機飛行在氣溫為-60℃~-40℃的大氣層且在空氣濕度較大的條件下,才容易產生航跡云。根據示意圖,氣溫為-60℃~-40℃在②。所以B項正確;故選B。16.答案:B解析:根據海拔高度和氣溫變化。大氣的垂直分層可以分為對流層、平流層和高層大氣。對流層主要在海拔12千米附近,氣溫隨著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對流層對流運動顯著,水汽多。平流層在對流層之上,氣溫隨著海拔的升高而升高。臭氧層分布在平流層。高層大氣在平流層之上,氣溫隨著海拔的升高先降低后升高。①②位于對流層,對流層對流運動顯著,水汽多。但是臭氧層在平流層。所以A項錯誤;②地位于對流層,氣溫越高,對流運動越顯著,對流層越厚。赤道地區(qū),氣溫高,對流運動顯著,對流層厚。所以B項正確;③地位于平流層,氣溫隨著海拔的升高而升高,臭氧含量高,根據示意圖平流層下部冷,上部熱。所以C項錯誤;④地位于高層大氣,氣溫隨著海拔的升高先降低后升高。在海拔很高的地方不符合。所以D項錯誤;故選B。17.答案:B18.答案:C19.答案:B20.答案:D解析:讀圖分析可知,穿堂風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于山林和石質地面受熱不均而形成的熱力環(huán)流,D正確;白天風從山林吹向石質地面,夜晚風從石質地面吹向山林,A錯誤;石質地面面積越大,與山林的熱力差異越明顯,風力越大,B錯誤;圖中屬于白天形成的是山風,C錯誤。故選D。21.答案:C解析:“穿堂風”是室外空氣從建筑物一側進入,貫穿內部,從另一側流出的自然通風,白天風從山林(氣溫低)吹向石質地面,夜晚風從石質地面(氣溫低)吹向山林,加快了室內空氣流通,降低了室內溫度,節(jié)省了生活用能,對大氣污染影響不大,C正確,AB錯誤;濕度一般是從山林吹向石質地面可能導致濕度增加,夜晚風從石質地面吹向山林,濕度可能降低,D錯誤。故選C。22.答案:A解析:讀圖可知,處盛行下沉氣流,近地面應形成高氣壓,高空形成低氣壓,處盛行下升氣流,近地面應形成低氣壓,高空形成高氣壓,因此a處氣壓高于處,c處氣壓高于d處;由于海拔越高,氣壓越低,因此a處氣壓高于d處,b處氣壓高于c處,綜合起來,圖中各處氣壓從大到小依次為a、b、c、d,由此判斷,A正確,BCD錯誤。故選A。23.答案:C解析:材料信息表明,圖示環(huán)流為熱力環(huán)流,則處下沉氣流應是氣溫低、空氣收縮所致,b處上升氣流應是氣溫高、空氣膨脹所致,因此處氣溫低于b處;圖中顯示,c、d兩處位于高空,氣溫隨海拔升高而降低,因此處氣溫高于d處,b處氣溫高于c處;圖中顯示,c、d兩處離地面的高度相同,如果氣溫垂直遞減率相似,由于處氣溫高于處,則c處氣溫高于d處,綜合起來,圖中各處氣溫從高到低依次為b、a、c、d。由此判斷,C正確,ABD錯誤。故選C。24.答案:D解析:據材料可知,地球搬家的第一步是用地球發(fā)動機使地球停止自轉,這樣會使晝夜更替的周期變?yōu)橐荒?,白天氣溫會非常高,夜晚氣溫會非常低,嚴重影響了適宜的溫度條件,故D正確。地球停止自轉,并沒有改變宇宙環(huán)境、日地距離,因此A、B錯。地球停止自轉,沒有改變地球的體積和質量,因此,對適宜生物呼吸的大氣影響不大,C錯。故選D。25.答案:C解析:因比鄰星是獨立于太陽之外的恒星,因此選項B不符合題意。由材料“最近的適合居住的星系是4.2光年外的比鄰星”可知,比鄰星位于銀河系,因此選項C符合題意。比鄰星不屬于河外星系,因此選項D不符合題意。轉移過程中,地月系不一定還會存在,因此選項A不符合題意。故選C。26.答案:B解析:材料中提到科學家們發(fā)現(xiàn)太陽急速衰老膨脹,短時間內包括地球在內的整個太陽系都將被太陽所吞沒。根據所學知識,這里包括兩個關鍵點,一是太陽急速衰老膨脹,會導致地球沒有穩(wěn)定的光照;二是整個太陽系都將被太陽所吞沒,會導致地球沒有安全的宇宙環(huán)境。所以,人類決定飛離太陽系自救,B正確,ACD錯誤。故選B。27.答案:A解析:沒有大氣的保護極易受小行星撞擊,A選項正確。沒有大氣的削弱作用白天地表溫度越來越高,B選項錯誤。地球靠近木星時距離太陽更遠,太陽輻射會減弱,C選項錯誤。沒有大氣的保溫作用夜晚地表溫度越來越低,D選項錯誤。故選A。28.答案:B解析:一般地,在地球側視圖上,晨昏線只表現(xiàn)為晨線或昏線;在俯視圖上,我們所看到的晨昏線是一半晨線和一半昏線。在春、秋分日時,晨昏線與經線重合,即晨昏線要過南北極點。其余任何時候,晨昏線都與經線斜交(即晨昏線不經過南北極點),其夾角范圍為0°~23°26'。在二至日時,其夾角最大,為23°26'。據圖可知:AB為俯視圖,A圖為太陽直射在赤道,晨昏線與經線重合且經過北極點,根據晨昏線的判定規(guī)則可知,a為昏線,b為晨線,A錯。B圖為太陽直射在赤道,晨昏線與經線重合且經過南極點,根據晨昏線的判定規(guī)則可知,a為晨線,b為線,B正確。CD為側視圖,晨昏線都與經線斜交,據光照圖,根據晨昏線的判定規(guī)則可知圖中b為晨線,C錯。D圖中a為昏線,D錯,故本題選B。29.答案:B解析:結合所學可知,①為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弱,到達地表的太陽輻射強,光照強,光合作用強烈,有利于糖分積累;②表示大氣逆輻射弱,夜間氣溫低,晝夜溫差大,有利于糖分的積累,西瓜甜,B正確ACD錯誤。故答案選B。30.答案:C解析:砂石覆蓋增加了地表粗糙度,減緩了地表徑流,增加下滲,緩解水土流失,AD錯誤;砂石覆蓋,對地表具有保護作用,減弱風力侵蝕,減緩土地荒漠化,C正確B錯誤。故答案選C。31.答案:(1)東西走向。理由:上、下谷風風向沿山谷走向發(fā)生日變化;白天上谷風從出口吹向山谷深處,為偏西風,夜間下谷風從山谷深處吹向出口處,為偏東風。(2)特點:驟降(或大幅度降溫)。原因:由上谷風轉為下谷風;下谷風來自海拔高處,溫度低。(3)與7月相比,1月太陽直射點位于南半球,當?shù)貢兌桃归L,日出時間較晚;山坡升溫時間推遲,升溫速度較慢。解析:(1)讀2019年1月23日該氣象站記錄的上、下谷風風向變化與小時變溫分布圖可知,其上下谷風方位主要是100°和260°這兩個方向角,結合方位角定義“風向方位角指以正北方向為起點(0°),順時針方向轉動過的角度”,其主要為東西走向。上、下谷風風向沿山谷走向發(fā)生日變化,明顯受到局部熱力環(huán)流的影響;白天上谷風從出口吹向山谷深處,為偏西風,夜間下谷風從山谷深處吹向出口處,為偏東風。(2)讀圖可以看出虛線小時變溫在17~18時大幅度下降,結合此時處于上下谷風轉換時段,故主要原因為山谷風由上谷風轉為下谷風,而下谷風來自海拔高處,溫度低,使得氣象站溫度驟減。(3)該氣象站一日內下坡風轉上坡風的時間1月比7月晚,差異為季節(jié)差異,可以從氣候、太陽輻射強度等有明顯的季節(jié)變化的因素角度入手,一月份北半球距離太陽直射點較遠,處于冬季,當?shù)貢兌桃归L,日出時間較晚,日照時間也短;山坡升溫時間推遲,升溫速度較慢,溫度變化幅度也較小,因此風向轉換時間推遲且風力強度適當減弱。32.答案:(1)相同點:風向都由郊區(qū)吹向城區(qū);不同點:7時的風速大于17時的風速。(2)強降雪后郊區(qū)地面多被積雪覆蓋,對太陽輻射的反射較強,積雪融化吸收熱量,氣溫降幅較大;城區(qū)積雪清理較及時,人工制熱較多,氣溫降幅較小;城區(qū)與郊區(qū)之間的氣溫差值加大。(3)原因:白天受海風影響,海風從氣溫較低的海洋吹來,對城區(qū)具有降溫作用,從而降低城市熱島強度。(4)增加綠地面積(綠化樓頂、植樹種草等);增加水域面積;建設通風廊道;合理規(guī)劃城市建筑物和道路;分散城市中心人口、產業(yè)等。解析:(1)由材料可知,熱島強度指城區(qū)與郊區(qū)氣溫的差值。從圖中多年平均熱島強度變化曲線可知,該城市7時和17時的熱島強度均為正值,說明城區(qū)氣溫高,氣壓低;郊區(qū)氣溫低,氣壓高;風向均表現(xiàn)為高壓區(qū)的郊區(qū)吹向低壓區(qū)的城市,方向相同;讀圖可知,該城市7時熱島效應強度較大,17時城市熱島強度較小,說明7時城區(qū)氣溫明顯高于郊區(qū),7時的風速大于17時的風速。(2)讀圖可知,冬季強降雪后,熱島強度變大,且整體變化幅度變大。原因可從積雪的特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解除bt合同范本
- 供熱管網及供熱設施提升改造項目實施方案
- 血液透析管和穿刺管行業(yè)深度研究報告
- 2021-2026年中國管材檢測行業(yè)發(fā)展前景及投資戰(zhàn)略規(guī)劃研究報告
- 一年級【部編語文】閱讀理解知識點總結經典
- 一元二次方程的知識點總結
- 中國垂盆草顆粒行業(yè)發(fā)展監(jiān)測及投資戰(zhàn)略咨詢報告
- 債券投資合同范本
- 2025年中國鉆攻中心行業(yè)市場深度評估及投資策略咨詢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去脂舒行業(yè)深度研究分析報告
- 2024年湖北省武漢市中考語文試卷
- 二零二五年度高品質小區(qū)瀝青路面翻新施工與道路綠化合同2篇
- 2022年北京市初三一模語文試題匯編:基礎知識綜合
- 2025年廣東食品藥品職業(yè)學院高職單招高職單招英語2016-2024年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工程項目部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實施方案
- 2024三農新政策解讀
- HGE系列電梯安裝調試手冊(ELS05系統(tǒng)SW00004269,A.4 )
- 酒店前臺績效考核表
- 水利工程水庫混凝土防滲墻施工方案
- 操作系統(tǒng)試題
- (完整word)外研版八年級下冊英語課文電子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