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深圳市2024屆高三二模考試化學試題(解析版)_第1頁
廣東省深圳市2024屆高三二??荚嚮瘜W試題(解析版)_第2頁
廣東省深圳市2024屆高三二??荚嚮瘜W試題(解析版)_第3頁
廣東省深圳市2024屆高三二??荚嚮瘜W試題(解析版)_第4頁
廣東省深圳市2024屆高三二模考試化學試題(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年深圳市高三年級第二次調研考試

化學

本試卷共10頁,20小題,滿分100分,考試用時75分鐘

注意事項:

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用2B鉛筆將試卷類型0)填

涂在答題卡相應位置上。將條形碼橫貼在答題卡右上角“條形碼粘貼處”。

2.作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在答題卡上對應題目選項的答案信息點涂黑。

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試卷上。

3.非選擇題必須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作答,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卡各題目指定區(qū)域內相應

位置上;如需改動,先劃掉原來的答案,然后再寫上新答案;不準使用鉛筆和涂改液。不按

上述要求作答無效。

4.考生必須保證答題卡的整潔。考試結束后,將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lC-12N-140-16Na-23Si-28Ge-73

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共44分。第1~10小題,每小題2分;第11~16小題,每小題

4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龍”承載著美好寓意。下列與“龍”相關的文物中,主要由合金材料制成的是

A.紅山玉龍B.龍虎紋青銅尊

C.青龍瓦當D.龍?zhí)悠び邦^茬

A.AB.BC.CD.D

【答案】B

【解析】

【詳解】A.紅山玉龍是玉石器,玉的主要成分是硅酸鹽和二氧化硅,故玉石屬于無機非金屬材料,A不合

題意;

B.青銅是銅錫合金,金屬合金屬于金屬材料,B符合題意;

C.瓦屬于陶瓷,是硅酸鹽材料,屬于傳統(tǒng)無機非金屬材料,C不合題意;

D.龍?zhí)悠び邦^茬為孔獸皮,其主要成分是蛋白質,屬于有機高分子材料,D不合題意;

故答案為:Bo

2.科技是國家強盛之基,創(chuàng)新是民族進步之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長江2000”突破新技術,其燃料煤油屬于可再生能源

B.“九章三號”跑出新速度,其芯片材料的主要成分為SiO2

C.“奮斗者號”下潛新深度,其鈦合金材料中的Ti位于元素周期表ds區(qū)

D.“祝融號”探尋新發(fā)現(xiàn),其保溫材料納米氣凝膠能產(chǎn)生丁達爾效應

【答案】D

【解析】

【詳解】A.煤油是從石油分儲得到,應屬于不可再生能源,A不正確;

B.芯片材料的主要成分為Si,SiCh是光導纖維的主要成分,B不正確;

C.鈦合金材料中的Ti是22號元素,價電子排布式為3d24s2,位于元素周期表d區(qū),C不正確;

D.納米氣凝膠屬于膠體,膠體粒子對光能產(chǎn)生散射作用,則納米氣凝膠能產(chǎn)生丁達爾效應,D正確;

故選D。

3.探秘美麗廣東,傳承嶺南文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粵劇戲服華麗多彩,絲綢面料的主要成分是纖維素

B.廣式糕點制作精良,包裝袋內置鐵粉作抗氧化劑

C.客家娘酒香飄萬家,釀酒原料中的淀粉屬于多糖

D.潮州木雕源遠流長,其雕刻過程不涉及化學變化

【答案】A

【解析】

【詳解】A.絲綢制品由蠶絲制取,主要成分為蛋白質,A錯誤;

B.鐵是活潑金屬,廣式糕點制作精良,包裝袋內置鐵粉作抗氧化劑,B正確;

C.客家娘酒香飄萬家,釀酒原料中的淀粉屬于多糖,C正確;

D.潮州木雕源遠流長,其雕刻過程中某一產(chǎn)生新物質,不涉及化學變化,D正確;

答案選A。

4.利用如圖所示裝置進行SO?的相關實驗,其中能達到預期目的的是

A.AB.BC.CD.D

【答案】A

【解析】

【詳解】A.亞硫酸鈉和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鈉和二氧化硫氣體,故A正確;

B.二氧化硫密度大于空氣的,應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二氧化硫短進長出,故B錯誤;

C.二氧化硫和氫硫酸反應,體現(xiàn)的是二氧化硫的氧化性,故C錯誤;

D.試管內水面上升,可以驗證SO2溶于水,要驗證SO2與水反應還需進一步測定溶液的pH,故D錯誤;

故選A?

5.勞動鑄魂育人,公益繪就青春。下列社區(qū)公益勞動項目與所述的化學知識沒有關聯(lián)的是

選項社區(qū)公益勞動項目化學知識

A美化社區(qū)環(huán)境:回收廢棄塑料以減少“白色污染”大部分塑料在自然環(huán)境中難降解

B維護小區(qū)綠地:給植物噴灑波爾多液防治病害重金屬鹽可使蛋白質變性

C普及消防知識:宣傳油鍋起火不能用水去滅火油脂可發(fā)生水解反應

D守護公共環(huán)境:用漂粉精對小區(qū)泳池進行消毒次氯酸具有強氧化性

A.AB.BC.CD.D

【答案】C

【解析】

【詳解】A.塑料在自然界中難降解,則回收廢棄塑料,可以減少“白色污染”,故A正確;

B.C/+是重金屬離子,可使蛋白質變性,則波爾多液可用于防治植物病害,故B正確;

C.油脂難溶于水,不能用水去滅火,與水解反應無關,故C錯誤;

D.次氯酸具有強氧化性能殺菌消毒,漂粉精在水中能生成次氯酸,可用于游泳池消毒,故D正確;

故選:C?

6.如圖所示化合物的結構廣泛存在于毗喃酮類天然產(chǎn)物中。關于該化合物,說法正確的是

A.含有3種官能團B.不含有手性碳原子

C.最多能與等物質的量的NaOH反應D.能發(fā)生加成反應和氧化反應

【答案】BD

【解析】

【詳解】A.含有碳碳雙鍵、酯基2種官能團,A錯誤;

B.手性碳原子是連有四個不同基團的碳原子;分子中含無手性碳原子,B正確;

C.酯基能和氫氧化鈉反應,則Imol該物質最多能與2moiNaOH反應,C錯誤;

D.分子中含有碳碳雙鍵,能發(fā)生加成反應和氧化反應,D正確;

故選BD。

7.分別以ZrCh、石墨為電極,以熔融CaCL為電解質,采用熔鹽電脫氧法電解制備金屬Zr。下列說法不正

確的是

A.石墨電極接電源正極B.陰極有02生成

C.02-向石墨電極遷移D.Zr4+優(yōu)先于Ca2+在陰極被還原

【答案】B

【解析】

【分析】以ZrCh、石墨為電極,以熔融CaCL為電解質,采用熔鹽電脫氧法電解制備金屬Zr。則ZrCh為陰

2

極,石墨為陽極。在陰極:ZrO2+4e=Zr+2O-;在陽極:4Cl--4e-=2ChTo

【詳解】A.由分析可知,石墨電極為陽極,接電源正極,A正確;

2

B.在陰極,ZrO2+4e=Zr+2O-,沒有O2生成,B不正確;

C.電池工作時,陰離子向陽極移動,則。2-向石墨電極遷移,c正確;

D.ZK+的氧化性大于Ca2+,則Zr4+優(yōu)先于Ca2+在陰極被還原,D正確;

故選Bo

8.利用如圖所示裝置進行Cb的制備及性質檢驗實驗。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沾有無水CaCb

的脫脂棉

/

①干燥②濕潤③濕潤

濃鹽酸紅色紙條紅色紙條淀粉-KI

試紙

固體aNaOH溶液

A,固體a可為KMnO4

B.①處紙條無明顯現(xiàn)象且②處紙條褪色,說明CL具有漂白性

C.③處試紙變藍,說明氧化性:C12>I2

D.實驗結束后,打開止水夾K向裝置中鼓入空氣以促進尾氣吸收

【答案】B

【解析】

【詳解】A.已知反應KMnO4+16HCl(濃)=2KCl+2MnCb+5C12+8H2O,故固體a可為KM11O4,A正確;

B.①處紙條無明顯現(xiàn)象,說明C12本身不具有漂白性,②處紙條褪色,說明C12與水的產(chǎn)物具有漂白性,B

錯誤;

C.③處試紙變藍,說明有碘單質生成,即發(fā)生了反應:2KI+Cb=2KCl+l2,根據(jù)氧化劑的氧化性強于氧化

產(chǎn)物可知氧化性:C12>l2,C正確;

D.實驗結束后,裝置內還有大量的未參與反應的有毒氣體Cb,故需打開止水夾K向裝置中鼓入空氣以促

進尾氣吸收,防止污染環(huán)境,D正確;

故答案為:Bo

9.SiO2用途廣泛。利用HF溶液與玻璃中SiO2反應生產(chǎn)磨砂玻璃;利用反應

高溫

3SiO2+6C+2N2,^SisN4+GC。制備Si,N4陶瓷。設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

A.MolSiO2中所含Si—O鍵數(shù)目為2N人

B.pH=2的HF溶液中所含H+數(shù)目為OOINA

C.2.8?2與CO混合氣體中所含質子數(shù)為L4NA

D.制備SisN4的反應中,生成H.2LCO時轉移電子數(shù)為NA

【答案】C

【解析】

【詳解】A.在SiCk晶體中,1個Si原子和4個。原子形成4個共價鍵,每個Si原子周圍結合4個O原子,

故ImolSiCh晶體中含有Si-O鍵數(shù)目為4NA,故A錯誤;

B.未知HF溶液的體積,無法計算物質的量,氫離子數(shù)目不確定,故B錯誤;

C.氮氣和CO的摩爾質量均為28g/mol,故2.8g混合物的物質的量為一,廣=0.1mol,且兩者均含14

28g/mol

個質子,故0」mol混合物中含L4NA個質子,故C正確;

D.未指明標準狀況,無法計算11.2LCO的物質的量,故D錯誤;

故選C。

10.基元反應過渡態(tài)理論認為,基元反應在從反應物到產(chǎn)物的變化過程中要經(jīng)歷一個中間狀態(tài),這個狀態(tài)稱

為過渡態(tài)(TS)。某反應在催化劑作用下的反應進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能八

量TSI

i

TS2

iv

v

->

反應進程

A.步驟ii—iii為決速步

B.使用催化劑降低了反應的熔變

C.基于上述理論,該反應進程中包含四步基元反應

D.升高溫度,反應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數(shù)不變

【答案】A

【解析】

【詳解】A.步驟ii-iii的活化能最大,反應速率最慢,所以步驟ii-iii為決速步,A正確;

B.使用催化劑降低了反應的活化能,不能改變反應的焰變,B錯誤;

C.基元反應在從反應物到產(chǎn)物的變化過程中要經(jīng)歷一個中間狀態(tài),這個狀態(tài)稱為過渡態(tài),該反應進程共有

2個過渡態(tài),所有有2個基元反應,C錯誤;

D.升高溫度,反應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數(shù)增加,D錯誤;

故選Ao

11.某粗苯甲酸樣品中含有少量NaQ和泥沙,某實驗小組提純苯甲酸的實驗流程如圖(己知:常溫下,苯甲

酸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25C和75c時苯甲酸在水中的溶解度分別為0.34g和2.2g)。下列說法不正確

的是

A.“過濾1”需趁熱,以減少苯甲酸的析出B.為除去NaCl,“結晶”時應采用蒸發(fā)結晶

C.“洗滌”時,不宜用乙醇作洗滌劑D.可通過酸堿中和滴定測定所得苯甲酸晶體的純度

【答案】B

【解析】

【分析】粗苯甲酸樣品中含有少量NaCl和泥沙,由于苯甲酸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增大,溶解、加熱后需

趁熱過濾,除掉泥沙;對熱的濾液進行冷卻結晶,再次過濾得到苯甲酸固體,洗滌、干燥后得到苯甲酸晶

體。

【詳解】A.由上述分析可知,由于苯甲酸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增大,“過濾1”需趁熱,以減少苯甲酸的

析出,故A正確;

B.NaCl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不大,為除去NaCl,“結晶”時應采用冷卻結晶,使NaCl留在濾液中,故B

錯誤;

C.常溫下,苯甲酸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洗滌時不宜用乙醇,應用冷水,故C正確;

D.苯甲酸可以與堿發(fā)生中和反應,可通過酸堿中和滴定測定所得苯甲酸晶體的純度,故D正確。

答案選B。

12.自然界中氮的循環(huán)意義重大。其中,部分含氮物質的轉化關系呈現(xiàn)在氮及其化合物的“價一類”二維圖中。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單質氧化物酸氫化物鹽物質類別

A.a-b的轉化是工業(yè)制硝酸的基礎

B.既屬于g又屬于f的鹽可用作氮肥

C.汽車中三元催化器可促進尾氣中的b、c向a轉化

D.實驗室中,常用f與強堿反應產(chǎn)生e來檢驗f中陽離子的存在

【答案】A

【解析】

【分析】由N元素的化合價及物質所屬類別,可確定a為N2、b為NO、c為N02、d為HNO3、e為NH3、

f為鏤鹽、g為硝酸鹽。

【詳解】A.工業(yè)制硝酸的基礎是氨的催化氧化,即NH3—NO,而a為N2,則Nz—NO的轉化不是工業(yè)制

硝酸的基礎,A不正確;

B.既屬于g(硝酸鹽)又屬于f(錢鹽)的鹽為NH4NO3,它含氮量較高,可用作氮肥,B正確;

C.NO、NO2是大氣污染物,利用汽車中的三元催化器,可促進尾氣中NO、NO2與CO作用,生成N2和

CO2,C正確;

D.實驗室中,檢驗NH;時,常用鏤鹽與強堿在加熱條件下反應,通過檢驗反應產(chǎn)生的NH3檢驗NH:的存

在,D正確;

故選A?

13.下列陳述I和n均正確,且具有因果關系的是

陳述I陳述n

A從海水中提澳Br-具有氧化性

用KSCN溶液檢驗FeSO4溶液是否變

BFe3+與SCN-生成紅色沉淀

C在船體上鑲嵌鋅塊,避免船體遭受腐蝕在鋅、鋼鐵與海水構成的原電池中,鋼鐵作正極受到保護

D利用鋁熱反應焊接鐵軌AUO3是共價晶體

A.AB.BC.CD.D

【答案】C

【解析】

【詳解】A.該反應中,澳元素的化合價由-1價變?yōu)?價,所以澳離子失電子作還原劑,具有還原性,故A

錯誤;

B.KSCN溶液檢驗Fe3+,生成配合物,溶液為血紅色,不是生成沉淀,故B錯誤;

C.犧牲陽極法安裝活潑金屬做原電池負極,所以鑲嵌的鋅塊作原電池的負極,鋼鐵作正極受到保護,故C

正確;

D.利用鋁熱反應焊接鐵軌是鋁和氧化鐵高溫反應生成熔融鐵,與加2。3是共價晶體無關,故D錯誤;

故選:Co

14.丫4X9EZ2M4是一種常見的營養(yǎng)強化劑。其中,元素周期表中Z與丫、M相鄰,基態(tài)丫原子的價電子排

布式ns%pn,Z的第一電離能大于丫的,基態(tài)M原子與基態(tài)丫原子的未成對電子數(shù)相同;X為原子半徑最

小的元素;E的合金是目前用量最大的金屬材料。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電負性:Z<X<EB.非金屬性:M<Z<Y

C.簡單氫化物的沸點:M>Z>YD.高溫下,E的單質與X?M反應得到E2M3

【答案】C

【解析】

【分析】基態(tài)丫原子的價電子排布式為ns/pn,即2s22P2,所以丫是C元素,元素周期表中Z與丫、M相

鄰,Z的第一電離能大于丫的,則Z是N元素,基態(tài)M原子與基態(tài)丫原子的未成對電子數(shù)相同,則M為

O元素,X為原子半徑最小的元素,則X是H元素;E的合金是目前用量最大的金屬材料,則E是Fe元

素。

【詳解】A.同周期從左到右,元素的電負性逐漸增強,同主族從上到下,元素的電負性逐漸減小,通常非

金屬的電負性大于金屬,所以電負性:N>H>Fe,A錯誤;

B.同周期從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屬性逐漸增強,非金屬性:C<N<O,B錯誤;

C.氨氣形成分子間氫鍵的數(shù)目比H2O形成分子間氫鍵的數(shù)目少,甲烷不形成氫鍵,沸點:H2O>NH3>CH4,

C正確;

D.高溫下鐵與水蒸氣反應得到四氧化三鐵,D錯誤;

故選C。

15.我國科研工作者研發(fā)了一種光電催化系統(tǒng),其工作原理如圖所示。工作時,光催化FezCh電極產(chǎn)生電子

和空穴;出0在雙極膜界面處解離成H+和0H;有利于電極反應順利進行,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廢so

膜/

Fe

電20

/3

H2sO4、

NaOH

溶液HONa2sO4

22混合液

A,雙極膜中靠近FezCh電極的一側為陰膜

B.左室溶液pH逐漸增大

+

C.GDE電極發(fā)生的反應為O2+2H+2e=H2O2

D.空穴和電子的產(chǎn)生驅動了脫硫與H2O2制備反應的發(fā)生

【答案】B

【解析】

【分析】由題干圖示信息可知,電池工作時,光催化FezCh電極產(chǎn)生電子和空穴,故FezCh電極為負極,電

極反應為:SO"+2OH-2e=SO4+H20,GDE電極為正極,電極反應為:2H++O2+2e-=H2Ch,電解質溶液中

陰離子移向負極,陽離子移向正極,故雙極膜中靠近FezCh電極的一側為陰膜,0H-通過陰離子交換膜移向

負極室,H+通過陽離子交換膜進入正極室,據(jù)此分析解題。

【詳解】A.由分析可知,雙極膜中靠近Fe2O3電極的一側為陰膜,A正確;

B.已知左室發(fā)生反應為:SO2+2OH=SO;+H20,SO^+2OH-2e=S0;+H20,根據(jù)電荷守恒可知,每消

耗4moiOH-轉移2moi電子,則有2moiOH-進入左室,即左室溶液中0日濃度減小,故pH逐漸減小,B錯誤;

C.由分析可知,GDE電極為正極,發(fā)生還原反應,其電極反應為O2+2H++2e-=H2C>2,C正確;

D.原電池能夠加快反應速率,空穴和電子的產(chǎn)生促使形成原電池反應,故可驅動了脫硫與H2O2制備反應

的發(fā)生,D正確;

故答案為:Bo

①②

16.一定溫度下,向恒容密閉容器中投入E和M發(fā)生如下反應:E(g)+M(g)=F(g)~-G(g)o已知反應

初始co(E)=co(M)=O.1Omol/L,部分物質的濃度(c)隨時間(t)的變化關系如圖所示,t2后反應體系達到平衡狀態(tài)。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T

q

-

O

U

I

)

/

。

(0.10-a)

A.X為c(F)隨t的變化曲線B.0-ti內,U(G)==mobL^s1

ti

C.反應的活化能:①〉②D.t2時,擴大容器的體積,n(F)減小

【答案】B

【解析】

①③

【分析】由題干反應E(g)+M(g)?F(g)0G(g)信息可知,達到平衡之前,F(xiàn)的濃度先增大后減小,G的濃

一②

度一直增大,E、M的濃度一直減小,故可知X為G,濃度一直減小的曲線為E或者M,濃度先增大后減

小的曲線為F,據(jù)此分析解題。

【詳解】A.由分析可知,X為c(G)隨t變化曲線,A錯誤;

B.由分析可知,X為c(G)隨t的變化曲線,根據(jù)圖像信息可知,0?hs內,G的濃度增大了(0.10-a)mol/L,

Ac(0.10-a)mol/L(0.10-a)

貝1]"(G)=—=-------------------=------------mobL^s-1,B正確;

Attst

C.由題干圖像信息可知,F(xiàn)的濃度先增大后減小,且F的濃度增大比X的增大的快,故反應①的速率大于

反應②的速率,活化能越大,反應速率越慢,故反應的活化能:①〈②,C錯誤;

_⑨_

D.由題干圖像信息可知,反應①即E(g)+M(g尸F(xiàn)(g)不可逆,反應②即F(g),~G(g)反應前后體積不變,

平衡不移動,故t2時,擴大容器的體積,n(F)不變,D錯誤;

故選B。

二、非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共56分。

17.NaHCOs用途廣泛。某實驗小組同學圍繞NaHCC>3開展如下實驗活動。

I.配制溶液

(1)配制500mLO.lOmoLlji的NaHCC>3溶液,需要稱量NaHCC^固體的質量為g。

(2)上述配制溶液的過程中,用到的玻璃儀器除玻璃棒、量筒、膠頭滴管外,還有(填標號)。

II.實驗探究

探究溫度對0.10mol-LTNaHCC)3溶液PH的影響,進行如下實驗(不考慮水的揮發(fā))。

測試溫度

實驗

操作(T)pH

序號

25CA、

采用水浴加熱,將0.10mol?LTNaHCO3溶液從25C持續(xù)升溫至65C,每

135CA?

隔10C測量并記錄溶液pH

45CA3

55CA4

65CA

(3)NaHCO3溶液顯堿性的原因是(用離子方程式表示)。

(4)實驗1中測得A1>A2>A3,可知當25C<T<45C時,O.lOmoLLTNaHCC^溶液的pH隨溫度

升高而減小,這主要是Kw改變與水解平衡移動共同作用的結果,其中發(fā)揮主導作用。實驗1

中測得A5〉A4〉A3,且當45C<T<65C時,實驗過程中觀察到有氣泡產(chǎn)生。

(5)針對(4)中實驗現(xiàn)象,小組同學繼續(xù)開展探究。

查閱資料:NaHCC>3溶液中存在平衡:2HCO;-CO2+H2O+CO^o

提出猜想:對于O.lOmoLLTNaHCC%溶液,當25CWTW45C時,該反應進行程度很??;當

45c<T<65C時,該反應進行程度明顯增大

實驗驗證:該小組同學設計如下方案進行實驗,進一步驗證猜想。補充表格內容。

實驗序測試溫

操作PH

號度

2采用水浴加熱,①___________,然后冷卻至25C,并記錄溶液pH25CBi

采用水浴加熱,將0.10mol?LTNaHC03溶液從25C升溫至65C,然后冷卻

325CB2

至25C,并記錄溶液pH

實驗結論:②根據(jù)實驗1?3的結果,小組同學認為猜想成立,其判斷依據(jù)是

拓展總結:③NaHCC>3溶液中存在HCO;的自偶電離平衡:2HCO;.H2cO3+COj;25c時,HCO;

自偶電離的平衡常數(shù)為[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已知:25c時,

11

足32co3)=4.2義10,(H2CO3)=5.6x10]o當溫度升高時,H2cO3更易分解,CO?從體系

逸出,促進了NaHCC)3在溶液中的分解。

(6)寫出NaHCC>3在生產(chǎn)或生活中的一種應用o

【答案】(1)4.2g

(2)BD

(3)HCO;+H2OH2co3+OH

(4)Kw改變

(5)①.將0.10mol-LTNaHCC)3溶液從25c升溫至45c②.BZAB^A](或

4

Bj?APB2>B1;或B產(chǎn)ApB2>Aj?.1,3xl0

(6)治療胃酸過多、用于制作膨松劑等

【解析】

【小問1詳解】

配制500mL0.10mol-Iji的NaHCX^溶液,需要稱量NaHCC)3固體的質量為

0.5Lx0.10mol/Lx84g/mol=4.2g;

【小問2詳解】

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溶液的一般步驟為:計算、稱量、溶解、移液、洗滌、定容、搖勻、裝瓶等,用到

的儀器:燒杯、玻璃棒、量筒、膠頭滴管、500mL容量瓶,缺少的玻璃儀器為:500mL容量瓶和燒杯,答

案為BD;

【小問3詳解】

碳酸氫根水解導致碳酸氫鈉溶液顯堿性,離子方程式為:HC0-+H.0H2CO3+OH;

小問4詳解】

當25CWTW45C時,O.lOmoLLTNaHCOs溶液的pH隨溫度升高而減??;而升高溫度,Kw增大,使

c(H+)增大,pH減??;溫度升高,水解平衡向右移動,使c(OH-)增大,pH增大,而溶液的pH隨溫度升高

而減小,說明Kw的改變發(fā)揮了主要作用;

【小問5詳解】

實驗2和實驗3要驗證提出的猜想,需要將O.lOmolL-'NaHCOj溶液升高到45C及以上,再降低到室溫,

比較pH的變化,如果pH升高說明發(fā)生了2HCO二,CO2+H2O+CO;-,根據(jù)實驗3的操作,實驗2的

操作為:采用水浴加熱,將0.10mol-LTNaHCC)3溶液從25C升溫至45C,然后冷卻至25C,記錄pH,

如果在45C<T<65C時,升高溫度反應2HCO];,CO?+H2O+CO;-的程度明顯增大,則實驗3的

pH會比實驗2大,而實驗2的pH與Ai接近,即B2〉BI^A];

C

根據(jù)碳酸氫根的自偶電離方程式:2HC0;H2CO3+CO!-,自偶電離平衡常數(shù)K=(C13)c(H2co3)

C2(HC0')

c(H+)c(HC0;)_c(H+)c(COj)JcCm)

Kal—,Ka2一=K,即自偶電離平衡常數(shù)K=

K-C2(HCO)

c(H2co3)C(HCO3)al3

65.6x1011

4.2x10-7=1.3x10^

【小問6詳解】

NaHCO3在生產(chǎn)或生活中可用于治療胃酸過多、制作膨松劑等;

18.一種從工業(yè)鋅置換渣(主要含ZnSOQZnFe2O4^PbSO4^GeO2>SiO2等)中回收錯、鉛的工藝流程

如圖:

NaOH溶液

鋅置

換渣

已知:Ge。?能溶于強酸的濃溶液或強堿溶液;PbCl2可溶于熱鹽酸中:PbCl2+2CF.-PbClt;常溫

85

下,Ksp(PbSO4)=1.6xW,Ksp(PbCl2)=1.2xl0-o

(1)“還原浸出"時,SO?的存在可促進ZnFe2。,浸出。

①SO?的空間結構為o

②該反應中氧化劑與還原劑的物質的量之比為

(2)“90C酸浸”所用鹽酸的濃度不宜過大或過小,濃度不宜過大的主要原因是

(3)“堿溶”時,Ge。?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4)“降溫析鉛”過程中,體系溫度冷卻至常溫,且c(Cr)=2.0mol-I7L為防止PbCl2中混有PbSC)4雜

質,應控制溶液中c(SOj)<molL-1(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5)“轉化”的意義在于可重復利用(填物質名稱)。

(6)通過摻雜硅可將楮單質轉化為不同摻雜比例的硅信合金,銘及硅信合金的立方晶胞如圖所示。

①錯晶體中一個Ge周圍與其最近的Ge的個數(shù)為

②若硅鑄合金i的晶胞邊長為apm,設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則硅褚合金i晶體的密度為

g4111-3(列計算式)。

③硅鑄合金ii沿晶胞對角面取得的截圖為(填標號)。

晶胞對角面C

【答案】(1)①.V形②.1:1

(2)防止Ge。2大量溶解,導致錯的產(chǎn)率下降

(3)GeO2+20H=GeO。+H2O(或GeO2+40H=GeOj+2H2O)

(4)5.3xlO-3

(73x7+28)(539)(539)

(5)鹽酸(6)①.4②./“302八或/3;八—30z(或/;z③.C

(a'xlO'UxNA)(^axlOxNAj(^axNAJ

【分析】工業(yè)鋅置換渣(主要含Z11SO4、ZnFe2O4>PbSO4>GeO2,SiO2等)通入SO2并加入硫酸還原浸

2+

出,生成Zn2+、Fe,濾渣1中有PbSO4、GeO2>SiO2,加入鹽酸90℃酸浸,浸渣2為GeCh、SiO2,加入

氫氧化鈉溶液堿溶,發(fā)生反應GeC)2+2OH-=GeOj+H2O^GeO2+4OH-=GeO;+2H2。),

SiO2+2OH-=SiO;-+H2O,經(jīng)過沉硅等一系列操作后得到硅,濾液中含有PbCl1,降溫

PbCl2+2CFPbClj平衡逆向移動,得至IJPbCh,濾液1中加入適量CaCb得至UCaSCU,過濾得濾液2,

濾液2主要含有H+、Clo

【小問1詳解】

①SO2中S的價層電子對數(shù)為:2+—X=3,有1個孤電子對,空間構型為V形;

2

②該反應化學方程式為:so2+ZnFe2O4+2H2SO4=ZnSO4+2FeSO4+2H2O,氧化劑為ZnFe2O4,還

原劑為SO2,氧化劑與還原劑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1;

【小問2詳解】

鹽酸濃度過大,會導致Ge。2大量溶解,錯的產(chǎn)率下降;

【小問3詳解】

“堿溶”時,GeCh與OH-發(fā)生反應,離子方程式為:GeC)2+2OH-=GeO:+H2O(或

GeO2+40H=GeO7+2H2O);

【小問4詳解】

12+2

c(cr)=2.0mol-U,Ksp(PbCl2)=c(Pb)c(CP)=1.2x103,即c(Pb?+)=3xlO^moVL,

-8-3

Ksp(PbSO4)=c(Pb2+)c(SOj)=3xlO^mol/Lxc(SOj)=1.6xl0,c(SOj)=5.3xl0moVL,

即為防止PbCU中混有PbSO4雜質,應控制溶液中c(SO:45.3x10-3mol/L;

【小問5詳解】

濾液1中加入適量CaCb得到CaSCU,過濾得濾液2,濾液2主要含有H+、CF,“轉化”的意義在于可重復利

用鹽酸;

【小問6詳解】

①由圖可知,楮晶體中一個Ge周圍與其最近的Ge的個數(shù)為4;

②由均攤法得,1個硅信合金i晶胞中含有Si原子個數(shù)為2x-=l,Ge原子的個數(shù)為4+8x-+4x-=7,

282

73x7+28

晶胞邊長為apm,則硅鑄合金i晶體的密度為三~示三——;

axiuxNA

③由硅鑄合金ii的晶胞結構圖可知,沿晶胞對角面取得的截圖為Co

19.實驗室模擬某含有機酸(HR)工業(yè)廢水的處理過程。

I.利用HR先與金屬陽離子絡合再被紫外光催化降解的方法去除HR,其機理如下:

(1)Fe3+和HR發(fā)生絡合反應生成有色物質:

Fe3+(aq)+HR(aq),[FeR「(aq)+H+(aq)AH<0

①基態(tài)Fe3+的價電子排布式為。

②下列有關上述絡合反應的說法中,正確的有(填標號)。

A.反應達平衡時,溶液的顏色不再變化

B.增大Fe3+濃度,逆反應速率減小

C.pH過低不利于[FeR廠的生成

D.升高溫度,該平衡正向移動

(2)紫外光催化[FeR「降解:

若有機酸為CH3co0H,則光催化降解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紫外光

)2+3+

[(CH3COOFe]+Fe+Fe2++

+

C02t+H

II.利用有機溶劑從廢水中萃取HR的方法去除HR。該過程涉及以下反應:

(i)HR(aq)R(aq)+H+(aq)AH]

(ii)HR(aq)?HR(有機相)必

(iii)2HR(有機相)=(HR)2(有機相)AH3

(3)根據(jù)蓋斯定律,反應2R-(aq)+2H+(叫).?(HR%(有機相)的AH4=。

(4)水相的pH以及體系溫度(T)對HR的平衡分配比(D)有影響。

m知Dc(HR)有機相+2c[(HR)2】有機相

—c(HR)水相+c(R-)水相0

①常溫下,配制體積相同、pH不同、含R粒子總濃度相同的系列溶液,分別加入等量有機溶劑萃取。測

算并得到D隨pH變化的曲線如圖所示。分析D隨pH升高而降低的原因___________。

15

105

②當所配制的HR溶液pH=1時,IgD隨幽的變化曲線如圖所示。

a.萃取宜在___________溫度下進行(填“較高”或“較低”)。

b.經(jīng)測定,在圖中M點對應溫度下,反應(ii)平衡常數(shù)K=l,c(HR"=0.02mol-LT,忽略水相中HR

的電離,則有機相中c(HR)有機相mol-L1;計算該溫度下,反應(出)的平衡常數(shù)K

(寫出計算過程)o

【答案】(1)①.3d5②.AC

「/、儼紫外光不

3+2++

(2)[(CH3COO)Fe]+7Fe+2H2O8Fe+2CO2T+7H

(3)-2八旦+24凡+八凡

(4)①.pH升高,反應(i)平衡正移,導致反應(ii)平衡逆移,平衡分配比下降②.較低③.0.02

c(HR)有機相+2C[(HR)2〕

圖中M點,lgD=1.0,則囿幽=io.反應(ii)平衡常數(shù)

c(HR)水相+c(R)水相

K=l,c(HR)aq=Q02mol-L,則‘設R相=],。邰)有機相=c(HR)水相=0.02mo"T,忽略

水相中HR的電離則C(R-)+C(HR)水相=0.02mol-LT故

c(HR)有機相+2C[(HR"有機相Q02+2c[(HRh]有機相

=10,c[(HR"有機相=Q09m°l/L,反應(出)

c(HR)水相+。3)水相0.02

”(HR.有機相_0,09

的平衡常數(shù)K為=225

/(河)有機相0.0223

【解析】

【小問1詳解】

①鐵原子失去3個電子形成鐵離子,基態(tài)Fe3+的價電子排布式為3d5o

②A.反應達平衡時,各物質的濃度不再改變,溶液的顏色不再變化,正確;

B.增大Fe3+濃度,物質濃度增大,反應速率加快,則逆反應速率加快,錯誤;

C.pH過低,使得平衡逆向移動,不利于[FeR廣的生成,正確;

D.反應為放熱反應,升高溫度,該平衡逆向移動,錯誤;

故選AC;

【小問2詳解】

光催化降解反應中鐵離子化合價由+3變?yōu)?2、碳元素化合價由0變?yōu)?4,結合電子守恒可知,反應為:

「/、[2+3+紫外光小

3+2++

[(CH3COO)FeJ+7Fe+2H2O8Fe+2C02T+7H;

【小問3詳解】

由蓋斯定律可知,2x(ii)+(iii)-2x⑴得反應2R-(aq)+2H+(aq)「(HR"有機相),貝必也=

-2八旦+2八凡+八1i3;

【小問4詳解】

①pH升高,促使反應⑴平衡正移,導致反應(ii)平衡逆移,使得有機相中HR減小,平衡分配比下降;

②a.由圖可知,萃取宜在較低溫度下進行,此時IgD值較大,萃取效果較好。

c(HR)-+2c「(HR)J

b.圖中M點,lgD=L0,則」~——匕-」有機相=io;反應(ii)平衡常數(shù)

c(HR)水相+c(R)水相

K=l,c(HR)「0.02mol-LT,則:黑::二,或可)有機相=c(HR)水相=0.02mollT,忽略水

相中HR的電離,則c(R.)+c(HRLg=0.02mol-L,故

c(HR)有機相+2C[(HR)2]有機相Q02+2C[(HR)2]有機相

=10,c[(HR)1=0.09moVL,反應(出)

c(HR)水相+c(R)水相0.02

c[(HR)21有機相_0.09

的平衡常數(shù)K為=225o

c(HR)有機相0.022

20.采用“一鍋法”合成有機物,可有效避免中間產(chǎn)物的分離和純化處理等問題。一種從簡單原料出發(fā),最后

一步通過“一鍋法”高效合成抗帕金森藥物(Lazabemide)的路線如圖(加料順序、反應條件略):

co—

H

?HC1

O

Lazabemide

(1)化合物i的產(chǎn)量可以用來衡量一個國家石油化工的發(fā)展水平,其結構簡式為

(2)化合物v的含氧官能團名稱為

(3)根據(jù)化合物ii的結構特征,分析預測其可能的化學性質,完成下表。

序號反應試劑、條件反應形成的新結構反應類型

aNaOH溶液、加熱——

C1

b—=J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