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巨大成就+導學案 高一上學期統(tǒng)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_第1頁
第28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巨大成就+導學案 高一上學期統(tǒng)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_第2頁
第28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巨大成就+導學案 高一上學期統(tǒng)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_第3頁
第28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巨大成就+導學案 高一上學期統(tǒng)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_第4頁
第28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巨大成就+導學案 高一上學期統(tǒng)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28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巨大成就課標解讀時空架構教材研透·探究情境化學習任務一綜合國力不斷提升【必備知識·導學】1.國民經濟快速增長(1)1990年,“七五”計劃所規(guī)定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各項指標絕大部分完成或超額完成,提前實現了第一步戰(zhàn)略目標。人民生活水平進一步提高,全國絕大多數地區(qū)解決了溫飽問題,開始向小康社會邁進。(2)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比1980年翻兩番的目標在1997年提前3年完成;我國實現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第二步戰(zhàn)略目標,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3)2010年經濟總量躍升至世界第二位;人民生活明顯改善,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快速增長。2.科技事業(yè)成就顯著(1)1983年,我國研制成功第一臺億次巨型計算機——“銀河-Ⅰ”。1988年,我國第一座高能加速器——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對撞成功。1991年,我國自行設計、自行建造的核電站——秦山核電站并網發(fā)電。(2)1999年,第一艘無人實驗飛船“神舟一號”的成功發(fā)射,標志著我國在載人航天飛行技術上獲得重大突破。1999年“神威”計算機的問世,打破了西方國家在高性能計算機技術方面的封鎖。長江三峽水利樞紐、西電東送、青藏鐵路、西氣東輸等一批重大工程捷報頻傳。(3)“神舟五號”飛船首次實現載人航天飛行,“神舟七號”飛船航天員成功進行中國人的第一次太空漫步,“嫦娥一號”首次完成繞月探測。(4)到2011年,我國已成為世界第一電子信息產品制造大國,計算機等電子產品產量居世界第一位,互聯(lián)網網民數量居世界第一位。3.農業(yè)建設持續(xù)加強2006年,國家取消農業(yè)稅并出臺了一系列強農惠農富農政策,糧食產量自2004年起實現8年連續(xù)增長。4.人民生活明顯改善(1)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長期增長。(2)全民醫(yī)療保障體系初步形成,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實現全覆蓋,城鄉(xiāng)社會救助體系基本建立。(3)中共十六大以后,國家大幅度增加財政性教育經費,建立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新機制,全面免除農村義務教育學雜費,在西部農村地區(qū)實施“兩免一補”政策。到2008年,城鄉(xiāng)義務教育實現全部免除學雜費,確保了所有義務教育適齡兒童都能“不花錢,有學上”。【名師點撥】綜合國力綜合國力的內涵非常豐富,它的構成要素中既包含自然的,也包含社會的;既包含物質的,也包含精神的;既包含實力,也包含潛力以及由潛力轉化為實力的機制,是一個國家的政治、經濟、科技、文化教育、國防、外交資源、民族意志、凝聚力等要素有機關聯(lián)、相互作用的綜合體。【關鍵能力·導思】·史學前沿——社會主義理論化建設的成就材料黨的十二大、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根據國際國內形勢發(fā)展變化,從我國發(fā)展新要求出發(fā),一以貫之對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出全面部署?!h加快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改善人民生活,取消農業(yè)稅,不斷推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yī)、老有所養(yǎng)、住有所居,促進社會和諧穩(wěn)定?!浴吨泄仓醒腙P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解讀】黨在農村工作中為改善民生所做的主要工作:①積極推動農村經濟體制改革,取消農業(yè)稅后,中央又出臺了對種糧農民實行直接補貼等一系列強農惠農富農政策。②建立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新機制,在西部農村地區(qū)實施“兩免一補”政策,建立全民醫(yī)療保障體系。③實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城鄉(xiāng)社會救助體系。·合作探究——社會主義建設的成就與失誤材料30多年來,對外經濟開放在坎坷中走向前進,取得了偉大的歷史成就。2009年,我國進出口總額為22073億美元,而1978年進出口總額為355億美元①。隨著我國技術進步和生產水平的不斷提高,出口商品中工業(yè)制成品比重超過90%,改變了用大量初級產品來換取工業(yè)品的不利貿易局面②。特別是2001年以來,對外貿易產品結構日趨合理,高新技術產品比重逐漸加大,高新技術產品在出口貿易中的比重從2002年的20.8%提高到2008年的29.1%③,這從一個側面印證了我國科技水平的提高?!幾圆芰钴姟督詠碇袊鴮ν饨洕_放史研究》思考:(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1978年以來中國對外貿易的發(fā)展?!酒品ā繌蘑佗冖壑刑崛£P鍵信息即可。提示:對外貿易額快速增長,由貿易逆差逐漸轉變?yōu)橘Q易順差;以工業(yè)制成品為主,高科技含量不斷增多。(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1978年以來我國對外貿易能夠取得偉大成就的原因。【破法】抓住材料關鍵信息“對外經濟開放”“科技水平的提高”,再結合經濟體制改革等相關知識進行概括。提示:城市經濟體制改革的推進;對外開放不斷擴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初步建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重要學科前沿和戰(zhàn)略必爭領域取得一批重大自主創(chuàng)新成果?!な氛撽U釋——現代中國綜合國力不斷提升的原因維度闡釋根本原因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促使生產力的進步國家政策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實行改革開放,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內部環(huán)境新中國成立、社會主義制度建立,社會秩序安定外部環(huán)境沒有爆發(fā)新的世界大戰(zhàn),世界局勢相對穩(wěn)定和諧,受第三次科技革命和經濟全球化的影響人民群眾人民群眾的辛勤勞動、思想觀念的變化、教育的發(fā)展原有經濟基礎新中國成立后幾十年經濟建設的成果奠基學習任務二“一國兩制”與祖國統(tǒng)一大業(yè)【必備知識·導學】1.確定方針20世紀80年代初,鄧小平提出“一個國家,兩種制度”的構想。2.走向統(tǒng)一(1)香港、澳門的回歸,標志著祖國統(tǒng)一大業(yè)向前邁出重要一步。①香港回歸:1984年12月,中英簽署聯(lián)合聲明;1997年7月1日,中國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②澳門回歸:1987年4月,中葡簽署聯(lián)合聲明;1999年12月20日,中國對澳門恢復行使主權。③港澳回歸后的發(fā)展:香港、澳門回歸祖國后,社會保持穩(wěn)定,經濟更加繁榮,顯示了“一國兩制”方針的強大生命力。(2)兩岸關系發(fā)展,統(tǒng)一前景顯現。①提出和平統(tǒng)一愿景。1979年元旦全國人大常委會發(fā)表《告臺灣同胞書》。②達成“九二共識”。1992年11月,大陸海峽兩岸關系協(xié)會與臺灣海峽交流基金會,達成“海峽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共同努力謀求國家統(tǒng)一”的共識。③立法遏制“臺獨”。2005年3月14日,十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通過《反分裂國家法》,表明全中國人民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共同意志和堅定決心。④兩岸的交流交往不斷深化。2005年4月,胡錦濤邀請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zhàn)訪問大陸,成功開啟兩岸政黨交流。2008年12月,兩岸海、空直航及直接通郵正式啟動,兩岸全面直接雙向通郵、通商、通航的“三通”邁開實質性步伐?!久麕燑c撥】港澳問題與臺灣問題的區(qū)別(1)港澳問題是國家與國家之間的歷史遺留問題,而臺灣問題屬于國家內部事務問題。(2)在港澳駐軍,表明中國對港澳恢復行使主權,具有象征意義。臺灣和大陸同屬中國的一部分,臺灣可以保留軍隊,但不應對大陸形成威脅?!疽詧D解史】“一國兩制”構想【關鍵能力·導思】·合作探究——“一國兩制”與臺灣問題材料“和平統(tǒng)一,一國兩制”的方針充分地照顧到了臺灣同胞的最大利益。海峽兩岸山水相連、骨肉同胞血脈相通,兩岸統(tǒng)一后,臺灣同胞可以與大陸人民共享中華民族在國際上的尊嚴和榮譽。兩岸不僅在政治上可以共存,和平共處,而且在經濟上合作往來,互惠互補。將臺灣社會長治久安與中華大業(yè)統(tǒng)一在“一國兩制”的架構下,無一不符合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全體中國人民的最大利益。因此,以“一國兩制”解決臺灣問題,實現兩岸的和平統(tǒng)一是最佳的選擇。——摘編自《臺灣前途與“一國兩制”》思考:概括材料的基本主張,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其理由?!酒品ā孔プ£P鍵信息“充分地照顧到了臺灣同胞的最大利益”進行分析。提示:基本主張:“一國兩制”是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統(tǒng)一的最佳方案。理由:兩岸人民同根同源;“一國兩制”有利于保障臺灣同胞的切身利益;“一國兩制”是針對臺灣問題而提出的,更適用于解決臺灣問題,符合兩岸人民共同的政治經濟利益。·史論闡釋——全面認識“一國兩制”的特點與意義維度闡釋特點(1)創(chuàng)新性:允許與國家主體不同的、對立的社會制度同時存在。(2)科學性:是有強大生命力的科學理論,成功解決了港澳問題。(3)原則性:堅持維護國家主權、統(tǒng)一和領土完整的原則。(4)策略性:照顧實際情況和各方面利益,符合包括港、澳、臺地區(qū)人民在內的全體中國人民的根本利益。(5)包容性:把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兩種制度包容于一個統(tǒng)一國家之內意義(1)根據我國國情實事求是、科學地以和平方式解決國家統(tǒng)一問題的成功嘗試。(2)符合包括臺灣、香港、澳門地區(qū)人民在內的全體中國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3)這一構想提供了解決國際爭端的新思路,為人類歷史和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貢獻學習任務三國際影響力不斷擴大【必備知識·導學】1.外交特點:始終不渝走和平發(fā)展道路,致力于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各國共同發(fā)展。2.總體布局:提出“大國是關鍵、周邊是首要、發(fā)展中國家是基礎、多邊是重要舞臺”的外交總體布局。3.主要成就(1)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我國的外交政策朝著為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服務的方向進行戰(zhàn)略性調整。1978年8月,中國同日本簽訂《中日和平友好條約》。1979年1月,中美兩國正式建交。1989年,中蘇兩國實現關系正?;?2)20世紀90年代,我國積極發(fā)展新型大國關系,分別同俄羅斯、美國、法國、英國、日本及歐盟等建立了發(fā)展面向21世紀雙邊關系的基本框架。(3)進入21世紀,中美關系總體穩(wěn)定,中俄關系高水平發(fā)展,周邊關系取得突破。2002年11月,中國同東盟國家簽署《南海各方行為宣言》。2003年,中國與歐盟確定建立全球戰(zhàn)略伙伴關系。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fā)后,中國致力于推動全球經濟治理體系改革。從2009年開始,中國和其他金磚國家領導人建立定期會晤機制,增強了新興市場國家和發(fā)展中國家在全球治理中的代表性和發(fā)言權。中國還積極參與安全與反恐等全球性問題的國際合作,充分展示負責任大國的形象?!久麕燑c撥】新型國際關系(1)中國推動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2)新型國際關系即以合作取代對抗,以共贏取代獨占,不再搞零和博弈與贏者通吃,得道才能多助,合作才能共贏。(3)它是對聯(lián)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的繼承與發(fā)展,也是對傳統(tǒng)國際關系的超越和創(chuàng)新。【關鍵能力·導思】·史學前沿——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外交事業(yè)的發(fā)展材料鄧小平在《目前的形勢和任務》中說:“我們有信心,如果反霸權主義斗爭搞得好,可以延緩戰(zhàn)爭的爆發(fā),爭取更長一點時間的和平。這是可能的,我們也正是這樣努力的。不僅世界人民,我們自己也確確實實需要一個和平的環(huán)境?!薄窘庾x】①新時期的國內形勢發(fā)生了變化→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后,全黨工作著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需要和平的環(huán)境。②鄧小平對世界形勢作出了客觀的判斷→實現更長時間的世界和平是有希望的,也是有必要的。③由此確立的新時期外交的目標→反對霸權主義,維護世界和平,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爭取和平穩(wěn)定的國際環(huán)境?!ず献魈骄俊獓H影響力不斷擴大材料一中國的對外政策是獨立自主的,是真正的不結盟①。中國不打美國牌,也不打蘇聯(lián)牌,中國也不允許別人打中國牌。中國對外政策的目標是爭取世界和平②。在爭取和平的前提下,一心一意搞現代化建設,發(fā)展自己的國家,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③?!囆∑剿伎?(1)根據材料一,指出鄧小平關于新時期外交政策的內容及主要目的?!酒品ā坑刹牧弦虎佗冖圻M行提煉信息。提示:我國新時期的主要外交政策是繼續(xù)在獨立自主的基礎上推行和平外交、不結盟政策;主要目的是維護世界和平,促進祖國統(tǒng)一,服務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材料二社會主義中國應該用實踐向世界表明,中國反對霸權主義、強權政治,永不稱霸。中國是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定力量④。——鄧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談話要點》思考:(2)材料二表明新時期我國外交的什么特點?【破法】由劃線④進行提煉即可。提示:反對霸權主義、強權政治,永不稱霸?!な氛撽U釋——新時期中國外交的特點維度闡釋原則(1)在新時期,中國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具體表現為不結盟政策。(2)中國之所以不結盟,一方面是總結經驗,感到結盟就會在某種程度上受制于人;另一方面也因為認識到,中國在國際舞臺上已經成為一支不容忽視的力量,如果同任何超級大國結盟,就可能影響世界戰(zhàn)略力量的平衡,不利于國際局勢的穩(wěn)定基礎加強同第三世界的團結與合作,這是中國對外政策的基本立足點穩(wěn)定積極發(fā)展睦鄰關系。建立和平的周邊環(huán)境對中國的國內建設、對亞太地區(qū)以至世界的和平與穩(wěn)定起了積極作用開放中國實行全方位的對外開放政策,愿在平等互利原則的基礎上,同世界各國和地區(qū)廣泛開展貿易往來、經濟技術合作和科學文化交流,促進共同繁榮教考銜接·知能融匯化(一)教材溯源·素養(yǎng)涵育:史料實證、家國情懷?教材P182“歷史縱橫”:“1998年抗洪搶險”,P182圖片。思考:結合?,據此指出偉大抗洪精神的內涵是什么。提示:內涵: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不怕困難、頑強拼搏,堅韌不拔、敢于勝利。?教材P183河北靈壽農民王三妮自鑄“告別田賦鼎”。思考:結合?闡述其對研究中國賦稅制度的價值。提示:價值:材料是實物史料,可用于研究現代中國農業(yè)稅的演變。?教材P184“1999年12月20日,中國對澳門恢復行使主權”。思考:結合?澳門回歸祖國有何歷史意義?提示:意義:澳門的順利回歸,標志著在中國的土地上徹底結束了外國的統(tǒng)治,祖國統(tǒng)一大業(yè)又向前邁進了一大步。?教材P187圖片“利比亞撤僑”。思考:結合?分析中國政府能夠將在利比亞僑民迅速全部安全撤回的原因。提示:原因:黨和政府以人為本,不遺余力地維護境內外中國公民安全與權益;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國力增強,國際地位和影響力大幅提升;和平友好的外交政策;周邊國家的配合。(二)命題探源·教考對接(2022·北京選擇考·T10)2004年7月,“為中國和非洲喝彩——中華文化非洲行”活動在南非開幕。在一個月的時間里,中國組派多個藝術團赴11個非洲國家訪問演出。這是中國在非洲大陸首次舉辦的大規(guī)模、綜合性中國文化活動,是中非合作論壇框架內的重要舉措。這一活動 ()A.是中國重視發(fā)展周邊關系的具體實踐B.掀起了中國與非洲國家的建交高潮C.是中國全方位對外開放戰(zhàn)略的一部分D.有利于“金磚國家”合作機制的深化【解析】選C。據材料可知,中非在文化藝術領域的友好互動,相互學習和借鑒,有利于推動中非友誼和友好合作關系的不斷發(fā)展,是中國全方位對外開放(對世界各類型國家的開放)戰(zhàn)略的一部分,故選C;南非等非洲國家不是中國的周邊國家,排除A;中國與非洲國家的建交高潮發(fā)生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與材料時間不符,排除B;“金磚國家”指五個主要的新興市場,分別為巴西、俄羅斯、印度、中華人民共和國、南非,與材料不符,排除D。[名師點評]試題以“新材料,新情境”考教材中的知識點,體現考查“時空觀念、家國情懷”等核心素養(yǎng)。[教材之源]進入21世紀,我國始終不渝走和平發(fā)展道路,致力于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各國共同發(fā)展,提出“大國是關鍵、周邊是首要、發(fā)展中國家是基礎、多邊是重要舞臺”的外交總體布局,積極開展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外交活動?!颈菊n小結】課堂·清體系·構課堂達標·效果測評化題組1綜合國力不斷提升及“一國兩制”與祖國統(tǒng)一大業(yè)1.1992年9月21日,中共中央正式批準按“三步走”發(fā)展戰(zhàn)略實施中國載人航天工程,代號“921工程”。從1999年實施第一次無人飛行試驗,到2003年首次載人航天飛行的成功,顯示出我國 ()A.已經獨步世界航空業(yè)領域B.國際空間合作能力不斷加強C.自主創(chuàng)新和制造實力增強D.基礎設施建設水平不斷提升【解析】選C。材料主要講述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載人航空事業(yè)的發(fā)展,從無人飛行到載人航天飛行的成功表明我國自主創(chuàng)新和制造實力的增強,C正確;中國載人航天飛行的成功并非世界首次,不能體現“獨步”,排除A;材料未涉及國際空間合作,排除B;中國載人航空事業(yè)不屬于基礎設施建設,排除D?!狙a償訓練】1.1978年,我國財政支出的85.6%用于國有部門并主要圍繞城市生產建設領域;2006年,社會保障等公共服務的財政支出高達33.52%。這反映出我國 ()A.市場經濟體制已經確立B.財政稅源和財政支出的多樣化C.公有制比重進一步下降D.注重協(xié)調經濟發(fā)展和改善民生【解析】選D。據材料可知,1978年,財政支出主要用于城市生產建設,到2006年,更加注重社會保障等公共服務,說明我國注重協(xié)調經濟發(fā)展和改善民生,D正確;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在21世紀初初步建立,排除A;材料未涉及財政稅源的信息,排除B;材料突出的是財政支出的變化,并未提及公有制比重的變化,排除C。2.自從1987年第一個TACS模擬蜂窩移動電話系統(tǒng)在廣東省建成并投入商用以來,從第一代“大哥大”,到2008年的3G移動多媒體手機,移動通信技術在我國一代又一代的“繁衍”,在移動通信標準方面,中國逐漸擁有自主研發(fā)的國際標準。這一變化 ()A.得益于工業(yè)革命的推動B.彰顯了改革開放的巨大成就C.展現了民營企業(yè)的活力D.有利于市場轉型和跨越式發(fā)展【解析】選B。材料反映了我國移動通信技術的發(fā)展,這得益于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科技的進步,B正確;工業(yè)革命開始于18世紀60年代,排除A;材料未涉及民營企業(yè),排除C;材料與市場轉型無關,排除D。2.(2024·寧波高一檢測)1978年12月16日,中美發(fā)表了《中美建交公報》,美國承認一個中國原則,中國將過去長期使用的“解放臺灣”的表述改為“回到祖國懷抱”。這可以用于說明 ()A.國家統(tǒng)一政策有所調整B.“一國兩制”構想得到了實踐C.美國放棄干涉臺灣問題D.海峽兩岸長期隔絕狀況被打破【解析】選A。從《中美建交公報》中表述的變化可知,我國對國家統(tǒng)一政策進行了調整,明確了和平統(tǒng)一的方針,A正確;1978年,“一國兩制”構想尚未提出,排除B;“美國放棄干涉臺灣問題”與事實不符,排除C;材料未提及兩岸的交流活動,排除D?!狙a償訓練】(2022·湖南合格考)1992年11月,大陸海峽兩岸關系協(xié)會與臺灣海峽交流基金會代表在香港會晤,達成了在處理兩岸事務交涉中的重要共識,后被稱為“九二共識”,其內涵是 ()A.海峽兩岸擴大交往,廣泛開展經貿合作B.國共兩黨對等談判,進行第三次合作C.雙方踐行“一個國家,兩種制度”的構想D.海峽兩岸同屬一個中國【解析】選D。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92年11月,大陸海峽兩岸關系協(xié)會與臺灣海峽交流基金會的代表在香港會晤,達成了各自口頭方式表述“海峽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共同努力謀求國家統(tǒng)一”的共識,后來被概括為“九二共識”,D正確;A、B、C不是“九二共識”的內容,排除。3.“憶往昔,求和割地華夏聲咽忍顧黎民血;看今朝,喜迎回歸舉國同慶再造中國魂。”下列各項中,符合這副對聯(lián)主題的是 ()A.開國大典 B.抗美援朝C.香港回歸 D.改革開放【解析】選C。本題考查“一國兩制”的實踐。中國人民洗雪“求和割地”恥辱,“喜迎回歸”的歷史事件是香港回歸,故選C;開國大典與“喜迎回歸”等內容不符,排除A;抗美援朝在對聯(lián)中沒有體現,排除B;改革開放與“喜迎回歸”不對應,排除D。題組2國際影響力不斷擴大4.(2024·南寧高一檢測)2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