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各地歷史高考題分類匯編(必修三)_第1頁
2017各地歷史高考題分類匯編(必修三)_第2頁
2017各地歷史高考題分類匯編(必修三)_第3頁
2017各地歷史高考題分類匯編(必修三)_第4頁
2017各地歷史高考題分類匯編(必修三)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17年全國歷史高考題分類匯編(必修三,以人教版為序)羅定中學城東學校周榮清整編第1課“百家爭鳴”和儒家思想的形成(2017上海等級)4.戰(zhàn)國時期,孟子將儒家“仁”的觀念升華為“仁政”學說,提出

A.重義輕利

B.民貴君輕

C.天人感應

D.正心誠意

【答案】B【考點】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百家爭鳴【解析】A項重義輕利是有關個人的品德修養(yǎng),D項正心誠意是一種道德修養(yǎng)境界,不符合題目“仁政”要求;民貴君輕是孟子的政治方面的主張,B項正確;天人感應是漢代董仲舒的主要觀點,C項錯誤。第2課“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第3課宋明理學(2017北京卷)14、唐代思想家、文學家柳宗元雖仕途失意,但在唐宋時期,他的思想和文學成就均得到極高評價。明代“唐宋八大家”提法出現(xiàn)后,世人則多將他視為文學家,對其思想成就關注較少。據此得出的認識,正確的是A.對其思想評價受明代通俗文學左右B.政治成敗決定了對其文學成就的評價C.對其成就評價受制于特定歷史條件D.明代對其成就的評價比唐宋更加全面【答案】C【考點】明清君主專制制度的加強?;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解析】明代對柳宗元的評價主要受到明朝君主專制加強,加強對思想的控制有關,夸大了通俗文學的影響力,A項表述不準確。以政治成敗決定文學成就的評價,是一種錯誤的觀點,也和材料意思不符,B項錯誤。明朝對柳宗元的評價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唐宋八大家這一說法的影響,可以看出,歷史評價是當時的社會現(xiàn)實密切相關,受到當時社會現(xiàn)實條件的制約,故C項正確。從材料明顯可以看出唐宋時期的評價,比較準確的反映了柳宗元在思想和文學上的成就,明朝則忽視了其思想成就的評價,D項錯誤。(2017江蘇卷)4、孔子主張“克己復禮”“為仁由己”。朱熹對“克己”作如下解釋:“克”意為“勝”,“己”指的是“身之私欲”。這種解釋A.將人性置于天理之上B.以滿足個人欲望為目標C.完全曲解孔子的本意D.與孔子本意不完全一致【答案】D【考點定位】儒家思想演變【解析】孔子提出的“仁”是“克己復禮”,而朱熹是從“存天理,滅人欲”的倫理角度闡述,顯然與孔子的原本思想相違背,故D項正確。朱熹是壓抑人性,故A項和B項錯誤;朱熹的思想是在孔子思想的發(fā)展,故C項錯誤。(2017海南卷2)“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毕铝懈黜椫校罱咏@一說法的是A.其身正,不令而行;其不正,雖令不從B.視天下猶一家,中國猶一人C.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D.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答案】A【考點】中國古代傳統(tǒng)主流思想的演變、宋明理學【解析】材料出自《禮記·大學》,強調德行的重要性,即從提高個人道德修養(yǎng)開始,管理好自己的家族和國家,最后達到天下太平的目的,強調個人修養(yǎng)的重要性。A項出自《論語》,強調了統(tǒng)治者身正的重要性,與題干意思合,故為正確選項。B項出自王陽明之口,意在實踐?仁?的思想,達到?天下一家?的境界,與題干之意不合。C項出自《三國志》劉備臨終對劉禪的囑托強調向善的思想,故排除;D項出自范仲淹《岳陽樓記》,強調的是個人的責任感,不合題意,故排除?!凹覈閼选被緝群覈瑯?、共同體意識和仁愛之情;其實現(xiàn)路徑強調個人修身、重視親情、心懷天下;既與行孝盡忠、民族精神、愛國主義、鄉(xiāng)土觀念、天下為公等傳統(tǒng)文化有重要聯(lián)系,又是對這些傳統(tǒng)文化的超越。第4課明清之際活躍的儒家思想(2017浙江選考)6、明清之際,黃宗羲提出振聾發(fā)聵的主張“天下為主,君為客”,顧炎武揭示了“私天下”的危害,王夫之則猛烈抨擊“孤秦”、“陋宋”。上述思想

A.是思想文化走向近代化的先聲

B.說明了儒家思想主流地位旁落

C.反映了君主專制制度不斷削弱

D.在批判融合中形成新理學思想體系【答案】

A

【考點】本題考查明清之際儒學思想的發(fā)展。

【解析】由材料信息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中國明清之際的儒學思想家猛烈抨擊君主專制,具有民主啟蒙意識,有利于中國思想的近代化,故A項符合題意;明末清初思想家的思想是儒家思想在新時期的發(fā)展,排除B項;盡管明清封建制度在走向衰落,但明清時期的君主專制制度卻在不斷被強化,排除C項;明末清初思想家的思想具有民主啟蒙性質,不屬于新的理學體系,排除D項。

(2017上海等級)6.劉知幾認為史家著史必須不加隱諱,如是撰寫,意思就是

A.秉筆直書

B.知往鑒來

C.經世致用

D.詳今略古【答案】A【考點】史學素養(yǎng)【解析】這是一道比較簡單的文言文閱讀理解題,劉知幾認為史學家編寫歷史著作要“不掩惡、不虛美”,要真實地記錄事情的真相,也就是秉筆直書,故A正確。第5課西方人文主義思想的起源(2017全國卷I)32.在公元前9至前8世紀廣為流傳的希臘神話中,諸神的形象和性情與人相似,不僅具有人的七情六欲,而且還爭權奪利,沒有一個是全知全能和完美無缺的。這反映了在古代雅典A.宗教信仰意識淡薄

B.人文思想根植于傳統(tǒng)文化C.理性占據主導地位

D.神話的影響隨民主進程而削弱【答案】B【考點】西方人文主義思想的起源試題分析:題旨材料中,古代希臘神話中諸神形象和性情與人相似的表述,將人性與神性進行了結合,這帶有人文主義色彩,而又是神話傳說,故B項正確;材料主要是在談及神話傳說,并不是講宗教問題,神話與宗教不屬于同一概念,故A錯誤。C選項中的理性是以人為主體的,而材料主要談及神話、諸神,是以神為主體的,故C錯誤;D選項主要在講神話與民主政治的關系,這在材料中并沒有涉及,故D錯誤。第6課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2017全國卷Ⅱ)33.13世紀后半期,佛羅倫薩市政府決定擴建一座小而簡陋的教堂,并專門發(fā)布公告稱,教堂要與“佛羅倫薩的眾多市民的意志結合而成的高貴的心靈相一致”。這反映出,當時佛羅倫薩A.工商業(yè)階層成長壯大

B.人文主義廣泛傳播C.教會權威進一步提升

D.新教理論初步形成【答案】A【考點】文藝復興的背景【解析】本題實際考查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關系。資本主義的興起必然影響到社會文化,13世紀的佛羅倫薩位于歐洲傳統(tǒng)商路的中心位置,是著名的工商業(yè)城市。隨著工場手工業(yè)和商品經濟發(fā)展,工商業(yè)階層成長壯大,市民的公民意識、公民精神大為提高,所以政府擴建教堂要與“佛羅倫薩的眾多市民的意志結合而成的高貴的心靈相一致”,A項正確。人文主義廣泛傳播是在文藝復興之后,B項錯誤。隨著王權不斷加強,工商業(yè)階層成長壯大,教會權威受到削弱,C項錯誤。新教理論初步形成是在宗教改革時期,D項錯誤。(2017天津卷)3.馬丁?路德反對羅馬教廷,宣揚因信而得救。他倡導的改革運動得到農民、手工工匠、下層僧侶的支持,推動了宗教民族主義的發(fā)展。王公貴族為擴大自身政治權力,也紛紛建立其轄區(qū)官方教會。這主要說明宗教改革A.使社會各階層有了共同目標

B.擴大了世俗貴族權力C.有利于近代民族國家的形成

D.有著廣泛的社會基礎【答案】D【考點定位】西方人文精神的發(fā)展·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宗教改革運動【解析】本題考查學生閱讀文字史料,提煉有效信息的能力。據題干“馬丁?路德反對羅馬教廷,宣揚因信而得救?!痹俳Y合所學知識可知,馬丁路德本身是知識分子,其代表中世紀后期的知識分子階層;再結合材料中的“改革運動得到農民、手工工匠、下層僧侶的支持”,說明宗教改革運動得到了農民、手工工匠和下層僧侶的支持;“王公貴族為擴大自身政治權力,也紛紛建立其轄區(qū)官方教會”說明王公貴族也支持,同時也說明他們沒有共同額目標;排除A;擴大世俗貴族的權利只是某一個方面,排除B;題干為談到民族國家,排除C;故本題選D項?!久麕燑c睛】本題命題意圖是考查考生閱讀和獲取文字史料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以及邏輯思維能力的能力。本題西方宗教改革運動為切入點,深入考查考生的閱讀史料,提煉有效信息并進行解讀的能力,因此這啟示我們在備考中還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歷史解釋能力。(2017浙江選考)18、意大利人文主義者興辦的精英教育學校,女性數(shù)量很少,她們學習為教士所反對的“一文不值的事物——古典學”,也被鼓勵掌握歷史,學習騎馬、跳舞、唱歌以及詩歌鑒賞等,但是她們不能學習算術和修辭。這類學校興起于

A.古羅馬時期

B.文藝復興時期

C.啟蒙運動時期

D.工業(yè)革命時期

【答案】

B

【考點】本題考查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思想。

【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當時的女性學習為教士所反對的“一文不值的事物一一古典學”,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文藝復興就是借助古典文化來宣揚資產階級的思想文化,故B項符合題意;A、B、D三項均與時代背景不符。(2017海南卷)15.達芬奇在繪畫時常思考,一個人哭時看起來是什么樣;笑的時候,身體內在的情形——肌肉、骨頭和筋——又是什么樣子。于是,他對人的遺體進行解剖和研究。這表明,達芬奇A.旨在進行實驗科學研究B.刻意表現(xiàn)奔放情感C.探求對人體的理性認識D.否定天主教神學理論【答案】C【考點】近代西方人文主義的發(fā)展??文藝復興【解析】題目說明達芬奇的解剖和研究是為繪畫服務的,并且近代實驗科學的開創(chuàng)者是伽利略,A項排除。B項材料沒有體現(xiàn),而且奔放情感是18世紀末以后浪漫主義繪畫的特點,B項排除。“達芬奇在繪畫時常思考”、“于是,他對人的遺體進行解剖和研究”,這說明達芬奇繪畫的理性精神,故C正確。D說法材料不能體現(xiàn),而且文藝復興時期并沒有反對和否定天主教,故排除。第7課啟蒙運動(2017上海等級)8.歷史學家使用“原始積累”“君主專制”“人文主義”等詞匯來描述

A.西歐社會的演變

B.早期資產階級革命的爆發(fā)C.工業(yè)社會的來臨

D.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形成

【答案】A【考點】西方近代史、歷史概念、對歷史片段的再現(xiàn)能力【解析】原始積累是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確立以前的歷史階段中,通過暴力等方式使土地、貨幣財富迅速集中于少數(shù)人手中的過程。西歐的原始積累開始于封建社會末期的15世紀,直到19世紀初。西歐君主專制的加強主要出現(xiàn)在封建社會后期,特別是宗教改革后。人文主義包括古希臘的智者學派和蘇格拉底、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啟蒙運動。這三個詞匯包含的內容涉及的時間從公元前5世紀到17、18世紀的啟蒙運動期間。所以A最符合題意。B項以偏概全,錯誤;C項是在工業(yè)革命以后,不合題意;D項發(fā)生在20世紀初,錯誤。(2017全國卷I)41.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在專制王權下的法國,國王曾自視為民族的代表,路易十四聲稱“朕即國家”“朕即民族”。啟蒙思想家主張人民主權,抨擊君主專制,闡述了與之相適應的民族思想:一個民族可以沒有國王而將國家治理得井井有條,相反,一個國王若無國民則不存在,更不必說治理國家了,甚至表示“專制之下無祖國”。在法國大革命中,人們認為法蘭西民族的成員不僅居住在同一地域、使用相同的語言,而且相互之間是平等的,全體法國人組成的法蘭西民族。一般認為,法國大革命是法蘭西民族誕生和民族主義形成的標志?!幾岳詈陥D《西歐近代民族主義思潮研究》(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法國大革命對近代民族主義形成的促進作用。(8分)【答案】(1)法國大革命推翻了法國專制王權,否定了“朕即國家”“朕即民族”,推動了民主、自由、平等思想的傳播,有利于法蘭西民族誕生和民族主義形成,也沖擊了歐洲大陸的封建統(tǒng)治秩序,有利于近代資本主義的發(fā)展和近代民族觀的形成。

【解析】試題分析:(1)根據題干信息后“啟蒙思想家主張人民主權,抨擊君主專制,闡述了與之相適應的民族思想”,“人們認為法蘭西民族的成員不僅居住在同一地域、使用相同的語言,而且相互之間是平等的”“法國大革命是法蘭西民族誕生和民族主義形成的標志”,再結合所學知識予以分析。(2017江蘇卷)23.(14分)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是歐洲近代史上兩次大的思想解放運動,它們提出并發(fā)展了人文主義。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作為對其所向往的人性的追求,摒棄了宗教教條,將價值取向由“神”轉向“人”,但它缺乏“科學”的基礎,仍然無法擺脫“神”的羈絆。18世紀的啟蒙運動,以對科學知識的張揚,對思想自由和個性解放的鼓吹,在日后轉化為一場旨在充分肯定人的根本價值、強調人的尊嚴的思想運動。材料二科學的人文主義是在保持和光大舊人文主義優(yōu)良傳統(tǒng)的基礎上,給它注入舊人文主義所匱乏的科學要素和科學精神。其新穎之處在于:明白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以此作為安身立命的根基之一;對激進的唯意志論和極端的浪漫主義適當加以節(jié)制;依靠科學自身的精神力量和科學衍生的物質力量,促進社會進步和人的自我完善;科學理應是而且必須是為人的和屬于人的,為的是人的最高和長遠的福祉。沒有人文情愫關懷的唯科學主義是盲目的和莽撞的。——以上材料摘編自馬龍閃《近現(xiàn)代科技與思想文化》完成下列要求:(1)據材料一,指出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時期人文主義的差異。結合所學知識,分析產生差異的原因。(7分)(2)據材料二,概括“科學的人文主義”的內容。(4分)(3)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評析“科學的人文主義”。(3分)【答案】(1)差異:文藝復興:強調人性;未擺脫神學觀。

啟蒙運動:強調理性;強調科學。原因:資本主義的發(fā)展;資產階級力量的壯大;自然科學的發(fā)展。(2)內容:樹立科學的自然觀(宇宙觀);尊重自然規(guī)律和科學法則(反對享樂主義和過分強調人的作用);堅持科學的發(fā)展理念;提倡科學的人性化。(3)評析:消除了科學主義和人文主義之間的對立;防止濫用科學;賦予科學主義以人文精神(情愫)?!究键c定位】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3)問依據材料二中“科學理應是而且必須是為人的和屬于人的,為的是人的最高和長遠的福祉。沒有人文情愫關懷的唯科學主義是盲目的和莽撞的”以及材料一中關于“科學人文主義”的內涵的信息從“科學主義和人文主義、對待科學態(tài)度以及科學情愫”等角度分析回答?!久麕燑c睛】比較型非選擇題答題技巧1.比較需明確宗旨。對歷史事件的比較決不是隨意的為比較而比較,而是有一定目的,通過比較異同,或闡明某一問題、觀點,或揭示歷史發(fā)展的某一規(guī)律。2.比較需求同存異。不同是絕對的,相同是相對的,絕對的相同是不存在的,相同只是從某種意義上說的。因此,比較時應做到求大同存小異,即要適當放寬比較的要求與條件。3.比較需分開層次。要全面回憶要求比較的內容,從基本內容入手找異同。第8課古代中國的發(fā)明和發(fā)現(xiàn)(2017浙江選考)3、中國古代典籍十分重視技術經驗的總結。下列項中,同時介紹指南魚和火藥配方的是

A.《抱樸子》

B.《武經總要》

C.《萍洲可談》

D.《夢溪筆談》

【答案】

B

【考點】本題考查古代中國科技的發(fā)展。

【解析】指南魚在北宋時開始出現(xiàn),其前身被稱為司南,能同時介紹這兩項成就的是《武經總要》,故B項符合題意;《抱樸子》是晉代葛洪所著,當時指南魚和火藥都還沒有出現(xiàn),排除A項;《萍洲可談》是記述有關典章制度、風土民俗及海上交通貿易的著作,故它不會同時記載相關配方,排除C項;《夢溪筆談》內容涉及天文、數(shù)學、物理、化學、生物等各個門類學科,然而并沒有介紹指南魚和火藥配方,故D項錯誤。

第9課輝煌燦爛的文學第10課充滿魅力的書畫和戲曲藝術(2017全國卷Ⅲ)24.圖4是西周與戰(zhàn)國兩個時期相同文字的不同寫法,反映出字形發(fā)生了變化,促成這一變化的主要因素是圖4A.文字的頻繁使用 B.書寫材料的不同C.各國變法的實施 D.“書同文”的推行【答案】A【考點】古代中國的科學技術與文學藝術·漢字的起源演變和書畫的發(fā)展·古代漢字的演變【解析】戰(zhàn)國時期,教育和學術更加普遍下移,私學廣泛興起,“士”的不斷崛起,百家爭鳴進入高潮,工商業(yè)發(fā)展迅速,這些因素導致了使用文字的人群擴大,使用文字的機會增多,而簡捷快速的書寫方式更有利于實現(xiàn)文字的頻繁、方便的使用,所以A正確。竹、木簡是商周時期的主要書寫材料,戰(zhàn)國時期出現(xiàn)帛書、帛畫,但帛產量少、價格高,難以普及,不可能成為主要書寫材料,所以,從書寫材料角度看,戰(zhàn)國與西周相比,沒有大的變化,B不正確。戰(zhàn)國時期,各國變法未見有簡化文字的措施,C項排除?!皶淖钤缤菩惺乔爻y(tǒng)一全國后,D項排除。(2017浙江選考)4、北宋畫家論及山水畫的創(chuàng)作,提出“春山煙云綿聯(lián),人欣欣;夏山嘉木繁陰,人坦坦;秋山明凈搖落,人肅肅;冬山昏霾翳塞,人寂寂?!痹撜J識反映的中國山水畫的特征是

A.注重對客觀自然景物的逼真摹寫

B.強調以花鳥為主要描繪內容

C.注重用畫面?zhèn)鬟_主觀情致與神韻

D.強調人物為核心的布局構圖

【答案】

C

【考點】本題考查古代中國山水繪畫的特征。

【解析】由材料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古代中國繪畫強調寫意傳神,材料中描述了繪畫中四季與人關系,故C項符合題意;材料中沒有體現(xiàn)出逼真摹寫之意,排除A項;材料中也沒有花鳥的相關信息,所以不能得出山水畫是否以花鳥為主要描繪內容,排除B項;繪畫中四季與人關系不能說明就是以人為核心,排除D項。

(2017江蘇卷)5、中國畫注重寫意傳神,追求“得意忘形”,或者說注重用畫面?zhèn)鬟_主觀情致與神韻,并不拘泥于客觀景物和人物的逼真摹寫。這種特點可概括為A.天人合一B.詩畫合一C.情景合一D.知行合一【答案】C【考點定位】中國古代文學藝術【解析】文人畫最大特點是注重意境描述,材料“注重用畫面?zhèn)鬟_主觀情致與神韻”說明文人畫是人的主觀情感和繪畫的情境交融在一起,故C項正確。天人合一是董仲舒的思想,故A項錯誤;詩畫合一不是文人畫特點,故B項錯誤;知行合一是王陽明的思想,故D項錯誤?!久麕燑c睛】文人畫,兼詩、書、畫、印為一體,重表現(xiàn)、尚內美,講究“詩中有畫,畫中有詩”;通過其作品,托物言志,抒發(fā)情懷;在藝術上他們大都有自己的獨特追求,體現(xiàn)著自己的個性風格;文人畫的作者們大都是些超脫世外的高人雅士,他們游心翰墨、寄情山水,不貪戀金錢名利,不為權術降格。這種特殊的身份以及作畫的非職業(yè)性、非功利性特點,成為人們醉心于其中的主要原因。(2017海南卷)5.下圖是我國出土的古代雜劇磚雕圖案。據此可知,元雜劇A.已經有明確的角色分工B.演變?yōu)楹髞淼木﹦.以歌舞為主要藝術形式D.基本取材于宮廷生活【答案】A【考點】中國古代的戲曲?元雜劇【解析】從磚雕圖案來看,各角色有著明確的角色分工,有丑角、旦角等。A項正確地反映了磚雕圖案所表達的內容,也符合元雜劇發(fā)展的歷史現(xiàn)狀,故正確。B項在史實上出現(xiàn)錯誤,京劇的源頭為清乾隆時期的徽班進京。C項不符合元雜劇的藝術表現(xiàn)形式。元雜劇源于民眾的日常生活,故D項亦錯誤。第11課物理學的重大進展(2017浙江選考)22、20世紀上半期,有科學家認為:假如宇宙中所有的物質都消失了,時間和空間會與物質一同消失。支撐其觀點的科學理論是

A.自由落體定律

B.天演論

C.相對論

D.加速度定律

【答案】

C

【考點】本題考查相對論。

【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相對論認為:時間和空間是物質運動的屬性,時空不能脫離物質運動而存在,故C項符合題意;自由落體定律、天演論、加速度定律均沒有論及時空與物質運動的關系,故排除A、B、D三項。(2017江蘇卷)15、英國哲學家培根倡導一絲不茍地記錄經驗性的實驗,促進科學的發(fā)展;法國哲學家笛卡爾主張用數(shù)學法則作為表述人類理性的最高法則,從事科學研究。17世紀一位科學家承襲了他們的傳統(tǒng),他創(chuàng)立的理論體系A.揭示了基本的宇宙法則B.奠定了現(xiàn)代物理學理論基礎C.確立了太陽中心說理論D.闡明了時間空間的本質屬性【答案】A【考點】近現(xiàn)代物理學成就?牛頓經典力學的特點【解析】牛頓經典力學體系的特點是以數(shù)學為表達形式,材料中“17世紀一位科學家”說的就是牛頓,牛頓發(fā)現(xiàn)萬有引力定律,揭示了基本的宇宙法則,故A項正確。牛頓建立經典力學體系屬于近代物理學的成就,B項中的“現(xiàn)代”說法錯誤;太陽中心說是哥白尼的理論,C項錯誤;闡明了時間空間的本質屬性是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故D項錯誤。【名師點睛】牛頓力學與愛因斯坦相對論的關系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只否定了牛頓的絕對時空觀,沒有否定牛頓力學。相對論發(fā)展了牛頓經典力學,打破了傳統(tǒng)的時空觀。牛頓力學是相對論在低速狀態(tài)下的一個特例。牛頓力學是整個力學的基礎,牛頓所創(chuàng)造的概念,至今仍指導著我們的物理學思想。第12課探索生命起源之謎第13課從蒸汽機到互聯(lián)網(2017天津卷)6.1830年,英國正式啟用第一條商業(yè)鐵路,十年后公布火車時刻表。因為火車比馬車快太多,所以各地時間的微小差異就造成了巨大的困擾。1880年,英國首次立法規(guī)定全國的時刻表都必須以格林尼治時間為準,這就要求人們依據人工的時鐘而非依據當?shù)厝丈章渲芷趤磉^生活。這段材料重在說明A.工業(yè)革命帶來社會生活的變化

B.技術發(fā)展對人類生活有所制約C.時間的精確成為日常生活的必要

D.統(tǒng)一的時間有利于國家管理【答案】B【考點】工業(yè)革命·近代以來科技的發(fā)展【解析】材料表明,工業(yè)革命帶來的技術發(fā)展(火車產生)和商業(yè)鐵路的啟用推動了立法,而這種改變(全國的時刻表都須以格林尼治時間為準)在一定程度上對人類生活有所制約(依據人工時鐘而非當?shù)厝丈章渲芷趤磉^生活),故B項正確。選項A雖然符合工業(yè)革命的史實,但與題意信息強調的重點不符,故排除;C、D選項與材料信息強調的無關,故排除。(2017天津卷)10.對下圖信息的解讀,表述正確的是A.科技發(fā)展帶來生產方式變化

B.科學發(fā)揮最重要的作用C.勞動者的勞動強度越來越大

D.信息化普及貫穿全過程【答案】A【考點】工業(yè)革命影響、近代以來科技的發(fā)展【解析】題干體現(xiàn)的是四次工業(yè)革命中分別是因為蒸汽機的發(fā)明與運用導致機械制造的發(fā)展、電力推動導致的大規(guī)模生產的實現(xiàn)、電子和IT導致的制造業(yè)進一步自動化和由于信息物理融合所導致的現(xiàn)在的生產模式,據此可知都是科技發(fā)展帶來的人們生產方式的變化,故選A。【名師點睛】本題命題意圖是考查考生閱讀和獲取圖片史料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以及邏輯思維能力的能力。本題四次工業(yè)革命為切入點,深入考查考生的閱讀史料,結合所學知識進行解讀的能力,學生可以運用排除法進行,因此在備考中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歷史解釋能力和學習和解題方法。第14課從“師夷長技”到維新變法(2017全國卷I)29.1904年,湖南、四川、江蘇、廣東、福建等長江流域與東南沿海9個省份留日學生共計1883人,占全國留日學生總數(shù)的78%,直隸亦有172人,山西、陜西等其他十幾個省區(qū)僅有351人。影響留日學生區(qū)域分布不平衡的主要因素是A.地區(qū)經濟文化水平與開放程度有別

B.革命運動在各地高漲程度存在差異C.清政府鼓勵留學的政策發(fā)生變化

D.西方列強在中國的勢力范圍不同【答案A】【考點】近代中國反侵略求民主歷程、近代中國的思想解放潮流試題分析:題旨材料主要強調1904年我國各地留學日本來源的差異性,一定時期社會意識的變化是當時的社會存在決定的,東南沿海及沿長江是中國近代被迫開放較早的區(qū)域受外來文化影響相對較大,而山西、陜西等內陸地區(qū)被迫開放時期較晚受外來文化影響較少,故A項正確;中國革命運動的高漲是在辛亥革命尤其是在國民大革命運動之后,與1904年的時期不符,故B項錯誤;1872年開始清政府對外派遣留學生,1901年清政府大力倡導留學生,材料中的數(shù)據是1904年的清政府的留學生人數(shù)統(tǒng)計,并沒有體現(xiàn)留學生政策方面的數(shù)據材料,故C錯誤;甲午戰(zhàn)后,列強華的勢力范圍:德國:山東、強租膠州灣;俄國:長城以北和新疆、強租旅順、大連;法國:廣東、廣西和云南、強租廣州灣;英國:長江流域、強租“新界”、威海;日本:福建割占臺灣和澎湖列島;與材料中所表述的分布并沒有直接聯(lián)系,故D錯誤。(2017天津卷)4.1821—1850年,清代史籍著述出現(xiàn)重大變化:由校勘古籍轉向研究本朝掌故,尋求經世之道;隨著邊患加劇,著意邊疆地理研究;伴隨西方殖民者東來,重視研究外國史地,譯介西方書刊。這種變化主要反映了人們A.關注社會現(xiàn)實及世界形勢

B.改變了傳統(tǒng)治史方法C.轉向對本朝邊疆史地研究

D.掙脫了文字獄的枷鎖【答案】A【考點】近代中國的思想解放潮流【解析】依據材料“尋求經世之道”、“著意邊疆地理研究”、“重視研究外國史地”可知變化主要反映清代史籍著述開始關注社會現(xiàn)實及世界形勢,故A正確。B材料無法體現(xiàn),故排除?!稗D向對本朝邊疆史地研究”只是一個方面,故排除C。D材料不能體現(xiàn),而且說法絕對,故排除。(2017海南卷)7.在中國歷史上,人們習慣以“夷”稱呼西方國家。然而,徐繼畬《瀛寰志略》(1848年)對西方各國的稱謂是“外國”“英吉利”“葡萄牙”等,很少稱“夷”。同治初年,清廷下旨不再以“夷”稱呼西方各國。這反映了A.中國半殖民地社會形成B.天朝觀念已被摒棄C.清朝政府接受國際慣例D.洋務運動成為共識【答案】C【考點】鴉片戰(zhàn)爭后中國思想觀念、外交觀念的變化【解析】中國半殖民地社會完全形成的標志是《辛丑條約》,不符合本題的時間信息,故A錯誤;中國摒棄天朝觀念是在甲午中日戰(zhàn)爭后,故B錯誤;洋務運動自始至終受到頑固派的阻撓和反對,故D錯誤;清代直至鴉片戰(zhàn)爭前中國都以天朝上國自居,這種觀念被鴉片戰(zhàn)爭中英國的堅船利炮所重創(chuàng)而逐漸破滅,于是清政府改變對西方國家?夷?的蔑稱,按國際慣例稱其國名,這是被迫的。C為正確項。(2017上海等級)12.“中學為體,西學為用”論中,“西學為用”意為采用西方軍事科技,“中學為體”是指

A.以中國文化為本位

B.以中國文化為輔助C.以中國文化為手段

D.以中國文化為形式【答案】A【考點】洋務運動、“中體西用”概念【解析】"中學為體",是強調以中國的綱常名教作為決定國家社會命運的根本;"西學為用",是主張采用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近代科學技術來挽救統(tǒng)治危機;張之洞在《勸學篇·設學》中提出這一命題,他說:“舊學為體,新學為用,不使偏廢”;所謂舊學即中學,指中國傳統(tǒng)文化,特別是儒家的綱常名教。所以A正確。第15課新文化運動與馬克思主義的傳播(2017北京卷)40、博物館是一個城市乃至一個國家的文化符號,承載了豐富的文化內涵,聯(lián)合國規(guī)定每年的5月18日為國際博物館日。馬克思誕生于德國歷史文化名城特里爾。1947年,他的故居被辟為博物館,其中兩個展室的主題分別為“轉折點1848年”和“卡爾·馬克思思想的世界影響”。(2)在①和②兩個問題中任選其一作答。(8分)①為什么1848年是馬克思思想的“轉折點”?簡要說明理由。②簡述20世紀初馬克思主義理論在中國傳播的情況。【答案】:①轉折點及理由:1848年,馬克思與恩格斯發(fā)表了《共產黨宣言》。《共產黨宣言》的發(fā)表,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為無產階級革命運動提供了理論指導;指出了人類歷史的發(fā)展趨勢。②傳播:20世紀初,馬克思主義著作被譯成中文;出現(xiàn)了宣傳馬克思主義的文章和報刊;出現(xiàn)了早期的馬克思主義者。(2017浙江選考)10、《新青年》載文稱:“你要想有益于社會,最妙的法子莫如把你自己這塊材料鑄造成器”,須使各人自己充分發(fā)展——這是人類功業(yè)頂高的一層;這是我們大家都應該做的事。”這一觀點主要反映了新文化運動的發(fā)動者

A.倡導民主科學

B.希望新青年自主進步

C.反對愚昧迷信

D.追求新文學平易新鮮

【答案】

B

【考點】本題考查新文化運動的影響。

【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新文化運動的發(fā)起者希望青年鍛煉自己成長為社會的棟梁之才,故B項符合題意;A、B、D均沒有體現(xiàn)自主鍛煉成才之意。

(2017海南卷)9.清末舉行的一次科舉特科考試,論題為“《大戴禮》(即漢代戴德所編輯整理的《禮記》)‘保,保其身體;傅,傅其德義;師,導之教訓’與近世各國學校體育、德育、智育同義論”,要求論證中國傳統(tǒng)教育與西方教育同義。這反映了A.近代教育體制已經確立B.中體西用治國理念的推行C.朝廷借科舉倡導回歸國學D.西方教育思想成為主流【答案】B【考點】近代思想解放潮流、中體西用思想的影響【分析】近代教育體制在清末尚未確立,故A項錯誤;從題干來看,清末舉行的一次科舉特科考試,要求論證中國傳統(tǒng)教育與西方教育同義,說明西方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已被清朝統(tǒng)治者認可,這是對?中體西用?理念的實踐,故B為正確項;清朝政府一直沒有背離過儒學,也就不存在借科舉回歸儒學一事,故C項錯誤;科舉考試說明中國傳統(tǒng)教育居于主流地位,而西方教育居于次要地位,故可排除D項。第16課三民主義的形成和發(fā)展(2017全國卷I)41.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在專制王權下的法國,國王曾自視為民族的代表,路易十四聲稱“朕即國家”“朕即民族”。啟蒙思想家主張人民主權,抨擊君主專制,闡述了與之相適應的民族思想:一個民族可以沒有國王而將國家治理得井井有條,相反,一個國王若無國民則不存在,更不必說治理國家了,甚至表示“專制之下無祖國”。在法國大革命中,人們認為法蘭西民族的成員不僅居住在同一地域、使用相同的語言,而且相互之間是平等的,全體法國人組成的法蘭西民族。一般認為,法國大革命是法蘭西民族誕生和民族主義形成的標志。——摘編自李宏圖《西歐近代民族主義思潮研究》材料二

蓋民族主義,對于任何階級,其意義皆不外免除帝國主義之侵略。其在實業(yè)界,茍無民族主義,則列強之經濟的壓迫,致自國生產永無發(fā)展之可能。其在勞動界,茍無民族主義,則依附帝國主義而生存之軍閥及國內外之資本家,足以蝕其生命而有余。故民族解放之斗爭,對于多數(shù)之民眾,其目標皆不外反帝國主義而已。——《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1924年)(2)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國民黨“一大”《宣言》中的民族主義與近代法國民族主義內涵的相同之處,并說明不同之處及其產生的原因。(17分)(2)相同之處:反對國內封建勢力,爭取民眾的民主、自由、平等和民族解放。不同之處:近代法國民族主義維護本國資產階級的利益,國民黨“一大”《宣言》中的民族主義把斗爭矛頭還指向西方帝國主義及國內外之反動資本家。原因:近代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民族危機深重;國民黨“一大”《宣言》吸收了中國共產黨反帝反封建的主張?!窘馕觥吭囶}分析:(2)第一小問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從斗爭對象、革命目標、階級立場以及思想觀念等角度概括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第二小問結合近代中國國民革命的時代背景,分析不同之處產生的原因。第17課毛澤東思想(2017天津卷)9.毛澤東說:“我們的國家現(xiàn)在是空前統(tǒng)一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和社會革命的勝利,以及社會主義建設的成就,迅速地改變了舊中國的面貌。祖國的更加美好的將來,正擺在我們的面前?!边@段話出自A.《新民主主義論》

B.《論聯(lián)合政府》C.《論人民民主專政》

D.《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答案】D【考點定位】毛澤東思想的形成和發(fā)展【解析】本題考查學生閱讀文字史料,提煉有效信息并進行解釋的能力。據題干“我們的國家現(xiàn)在時空前統(tǒng)一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和社會革命的勝利,以及社會主義建設的成就,迅速地改變了舊中國的面貌。祖國的更加美好的將來,正擺在我們的面前?!闭f明新中國已經成立,和“三大改造”和第一個五年計劃已經完成;AB項是抗日戰(zhàn)爭時期,排除;C項是解放戰(zhàn)爭時期,排除;D項是1957年,故本題選D項。【名師點睛】本題命題意圖是考查考生閱讀和獲取文字史料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以及邏輯思維能力的能力。本題中共的建國后的經濟建設為切入點,深入考查考生的閱讀史料,結合所學知識進行解讀的能力,學生可以運用排除法進行,因此在備考中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歷史解釋能力和學習和解題方法。(2017海南卷)2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15分)材料

全面抗戰(zhàn)爆發(fā)后,毛澤東代表中國共產黨提出依據新三民主義的建國主張。他指出:共產黨決不拋棄其社會主義與共產主義理想,他們將經過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階段達到社會主義與共產主義階段。共產黨有自己的黨綱與政綱,其黨綱是社會主義與共產主義,這是與三民主義有區(qū)別的。但是,“共產主義是在革命發(fā)展的將來階段實行的,共產主義者在現(xiàn)在階段并不夢想實行共產主義,而是要實行歷史規(guī)定的民族革命主義和民主革命主義”。因此,在現(xiàn)階段共產主義與三民主義“是基本上沒有沖突的”,“現(xiàn)在的任務,是在全國范圍內恢復孫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的革命精神,據以定出一定的政綱和政策,并真正而不二心地、切實而不敷衍地、迅速而不推延地實行起來”。他呼吁國民黨“放棄個人和小集團的私見,改變過去的老一套,立即實行符合于三民主義的革命綱領,徹底地與民更始”。

——據《毛澤東選集》(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要說明毛澤東提出依據新三民主義建國主張的歷史背景。(7分)(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評析毛澤東依據新三民主義提出的建國主張。(8分)答案要點:(1)全面抗戰(zhàn)爆發(fā),民族危機嚴重;國共實現(xiàn)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形成;中國共產黨提出全面抗戰(zhàn)路線;國民黨和中國共產黨對孫中山三民主義有歧見。(7分)(2)豐富和發(fā)展了孫中山的三民主義;指出了三民主義與中國共產黨黨綱的異同,體現(xiàn)了政策的靈活性;維護了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擴大了中國共產黨的政治影響;有利于新民主主義理論的形成。(8分)第18課新時期的理論探索第19課建國以來的重大科技成就第20課“百花齊放”“百家爭鳴”(2017浙江選考)26、20世紀60代,有學者發(fā)表《由王謝墓志出土論到〈蘭亭序〉的真?zhèn)巍罚瑥奈恼潞蜁E兩個方面否定《蘭亭序》是王羲之所作。后有人發(fā)表《〈蘭亭序〉的真?zhèn)务g議》表示不同意見。對此,該學者又寫了《〈駁議〉的商討》以作回應。毛澤東當年對此形式頗表贊同。這種討論方式說明

A.對歷史真實性的追求重于對歷史的價值判斷是史學家的使命

B.學術爭論以澄清事實為鵠的,并不承載還原歷史真實的責任

C.歷史學家應像其它社會科學一樣提倡百家爭鳴,而非定于一論

D.歷史的價值判斷往往導致歷史學家對歷史事實的傾向性選擇

【答案】

C

【考點】本題考查學生的史學素養(yǎng)。

【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對于《蘭亭序》真?zhèn)涡越Y論,學術界展開了爭論,而這種爭論得到了毛澤東的認可,這說明歷史學界也應該百家爭鳴,故C項符合題意;材料沒有體現(xiàn)關于哪一個更重要的信息,排除A項;由材料信息可知,學術爭論顯然承載著還原歷史真實的責任,排除B項;材料沒有反映“傾向性選擇”的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