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課《社戲》 教學設計 統(tǒng)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_第1頁
第1課《社戲》 教學設計 統(tǒng)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_第2頁
第1課《社戲》 教學設計 統(tǒng)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_第3頁
第1課《社戲》 教學設計 統(tǒng)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_第4頁
第1課《社戲》 教學設計 統(tǒng)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八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一課《社戲》教學設計課標分析:能熟練的使用朗讀、默讀、瀏覽等閱讀方法。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內容,體味和推敲重要詞句在語言環(huán)境中的意義和作用。口語交際中,能積極發(fā)表自己的看法,有中心、有根據、有條理。自主組織文學活動,在演出、討論等活動過程中體驗合作和成功的喜悅。【教學重點、難點】1.教材分析《社戲》是部編教材八年級下冊的一篇講讀課文,就體裁而言,屬于小說。以“社戲”這一江南水鄉(xiāng)文化活動為線索,表現(xiàn)了“我”的一段童年經歷。通過“我”和小伙伴們夏夜行船、船上看戲、月下歸航等情節(jié)的描寫,展現(xiàn)了“我的”一段天真爛漫、童趣盎然的生活經歷,表現(xiàn)了作者對童年生活的美好和眷戀之情。本單元主題是民俗。從內容角度講,要求教師依托文本引領學生賞析民俗風情畫卷,感受多樣的生活方式和多彩的地域文化,理解當地淳樸、和睦、善良的民風民俗;理解課文的兒童敘述視角,體會作者對早年鄉(xiāng)村生活的留戀之情;從語文素養(yǎng)角度講,理解文中多種表達方式的綜合運用,感受作者寄寓的情思,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現(xiàn)力的語言。2.教學重點感知舊時江南水鄉(xiāng)村民的生存狀態(tài),理解當地淳樸、和睦、善良的民風民俗。3.教學難點以分析人物形象為載體,品味語言,理解不同表達方式及表達效果。教學目標:通過速讀文本,梳理小說故事情節(jié),以社戲為中心,概括主要事件。通過朗讀、品味等活動,感知舊時江南水鄉(xiāng)村民的生存狀態(tài),理解當地淳樸、和睦、善良的民風民俗。通過小組合作交流,研讀片段,品味語言,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不同表達方式及藝術效果。教學過程:(一)建構動場:詩句導入,走近作者陸游的《游山西村》里有一句詩,“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所謂“社”,就是土地神。春社,在立春后第五個戊日,農家祭社祈年。所謂“社戲”,是指在紹興地區(qū)的農村,春秋兩季迎神賽會時所演的戲,用以酬神祈福,一般均在廟臺或野外設臺演出。魯迅的這篇《社戲》就是記錄“我”童年時看社戲的故事。介紹作者:魯迅,原名周樹人,浙江紹興人,偉大的無產階級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國現(xiàn)代文學的奠基人。代表作有小說集《吶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等?!秴群啊肥珍浟唆斞缸?9181922年創(chuàng)作的小說,包括《狂人日記》《故鄉(xiāng)》《孔乙己》《藥》等批判社會現(xiàn)實的名篇,《社戲》是最后一篇,卻一反辛辣諷刺之文風,代之以樸實自然的口吻講述童年鄉(xiāng)村生活。自主學習學生活動一:跳讀文本,直擊社戲,探兒童賞戲視角1.“我”那夜看了怎樣的好戲?預設:(1)黑的長胡子的背上插著四張旗,捏著長槍,和一群赤膊的人正打仗。(2) 小旦咿咿呀呀的唱。(3) 紅衫小丑被綁在臺柱子上,給一個花白胡子的用馬鞭打起來了。(4) 老旦踱來踱去的唱,坐著唱。2.這些戲精彩嗎?精讀文本,分析“我”內心的真實評價。預設:(1)能翻八十四個跟頭的鐵頭老生,卻并沒有翻。(2)小旦咿咿呀呀的唱但唱的什么,不知道。(3)最喜歡看的蛇精、老虎并沒有。(4) 最好的一折是花白胡子用馬鞭打綁在柱子上的小丑,但沒有情節(jié)。(5) 最怕老旦唱,結果老旦踱著唱、坐著唱,許多工夫抬手以為要站起來,結果還是坐著唱。(6) 社戲沒有看完小伙伴們就陪著“我”一起提前回去了。總結:這次趙莊看戲,演出的地點破敗破的石馬倒在地上,石羊蹲在草里;離看戲的戲臺很遠,只能遠遠地看;想看的精彩又沒有看到;看戲過程中,想喝的豆?jié){也沒有喝到;看客少,伙伴們都困得打呵欠……實在算不得精彩。可作者在文章結尾寫道:“真的,一直到現(xiàn)在,我實在再沒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戲了?!蹦敲吹降资鞘裁醋尅拔摇备械竭@是記憶當中最好的戲呢?預設:社戲演出的情境美。指導學生朗讀第14、22自然段,從視覺角度,寫出曠野里搭臺唱戲的畫面感,在月夜的襯托下有一種曠渺、遠大,超出了"我”生活里常態(tài)的審美,也表現(xiàn)我心情的愉悅和愜意。自主學習學生活動二:整體感知,緣起社戲,說幾許童年趣事圍繞“社戲”,這篇小說記錄了哪些童年趣事?你認為哪些事物,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速讀文本,圍統(tǒng)“社戲”,梳理小說故事情節(jié),概括小說主要事件。預設:(1)看戲前:歸省平橋釣蝦放牛戲前風波(2)看戲中:夏夜行船船頭看戲(3)看戲后:歸航偷豆六一送豆懷念社戲2.在這些事件里,你認為給“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一件呢?結合文本,說說你的理由,小組簡單分析。預設:A.閑適自由的生活之美①釣蝦放牛,不用背書②民風淳樸,親情寬厚B.自由天性的旅途之美①遠離大人,夜行看戲②偷豆吃豆,嬉戲玩耍C.超越平常的社戲之美①曠野搭臺,船頭看戲D.江南景色的自然之美①遠離城市,夜景優(yōu)美交流探究學生活動三:研讀語段,分析人物,品一方淳樸民風小說里,魯迅塑造了雙喜、阿發(fā)、六一公公、八公公、外祖母、母親等人物形象,這些人物在“我”看社戲的事件里,都有著令人感動的地方。你在哪一位人物身上受到了感動,請依據課文片段說明理由,并能夠指出所選片段的表達方式。小組討論后,學生分享,以問題引領,感受表達方式及藝術效果。預設:1.兒童視角(1)雙喜機靈聰明、慮事周全的兒童文中說“最聰明的雙喜”,他的聰明表現(xiàn)在哪里?第7自然段,幫助迅哥兒說服外祖母和母親,允許一幫孩子去看戲。可見腦子靈活,伶俐懂事,說話有分寸,不啰嗦。第10自然段,雙喜拔前篙,說明雙喜是孩子王,可以掌控方向。第26、27、33自然段,雙喜讓眾人偷六一公公的豆,擔心用八公公的鹽被發(fā)現(xiàn),跟六一公公耍賴??梢钥闯鰜?,他自以為慮事周全。(2)阿發(fā)偷豆可愛、無私、嚴謹決策的兒童第26自然段,阿發(fā)摸豆,指揮伙伴偷自己家的豆,沒有自私自利的精細盤算,卻有兒童的炫耀心理。透過這樣的兒童視角,自然就能避免覆蓋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謊言和虛偽,呈現(xiàn)出生活的原生態(tài),讓讀者在童言童事童趣中發(fā)現(xiàn)生活的詩意。2.成人視角六一公公:篩選速讀六一公公的相關描寫。第32--39自然段,主要運用語言、動作描寫,六一公公并不是真正要追究雙喜這些小孩子的責任,只是責備“不好好摘,踏壞了不少”;聽說是請客,他說是應該的;聽到我說很好,他表揚我是大市鎮(zhèn)里的讀書人,識貨;晚上給家里送來羅漢豆,表揚“我”有見識,將來中狀元??梢钥闯鰜?,六一公公是一個老實厚道的農民。綜合建模學生活動四:主題閱讀,探究主題,繪一卷江南風情魯迅的筆下多次描寫過江南,他的江南里沒有蘇杭美景,也沒有水鄉(xiāng)柳韻;魯迅也寫過不少江南的人物,有善良粗魯的女工阿長、嚴厲方正的壽鏡吾先生,還有那個月光下戴著項圈刺猹的少年閏土、話語刻薄的“圓規(guī)”楊二嫂等等。在這篇《社戲》里,魯迅通過“我”的視角寫了哪些江南風情?1.平橋水鄉(xiāng)之美平橋名片:離海邊不遠、極偏僻、臨河、住戶不滿三十家、種田、打魚、只有一家雜貨店。釆用白描手法,寫平橋地處偏僻,遠離城市,生活閑適。夜里平橋:碧綠的豆麥田(視覺),豆麥、水草清香(嗅覺),月色朦朧,連山淡黑起伏(視覺),橫笛宛轉悠揚(聽覺)多感官綜合運用,描寫了夜里水鄉(xiāng)靜謐、清凈的景色。2.童稚友好之美(1)得到優(yōu)待,免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2)合村都是同姓、本家,一家的客,幾乎也是公共的客;小伙伴之間打架不惱,沒有嚴苛的輩分禮儀。(3)每天陪著“我”掘蚯蚓、釣蝦、放牛。(4)一起劃船,陪“我”去看社戲;一起偷豆,剝豆,吃豆;尤其是阿發(fā)帶著小伙伴偷自己家的豆;自作聰明的設計應對八公公指責的說辭。3.民風淳樸之美(1)大人間和睦相處,愿意自家孩子減少工作“伴我來游戲”。(2)外祖母關心我,氣惱怠慢遠客,在雙喜的“打包票”下,外祖母和母親微笑允許了。(3)借八公公的船看戲,用八公公的柴、鹽煮豆,八公公細心,發(fā)現(xiàn)也沒有“糾葛”。(4)偷六一公公的豆,并未被責罵,得知是請“我”吃豆,又送了一大豌。江南自古物華豐富,在“魯鎮(zhèn)”上,有咸亨酒店穿長衫,站著喝酒的孔乙己;有總是感嘆今不如昔的九斤老太,每個人物身上都承載著魯迅對現(xiàn)實的思考與批判。這篇《社戲》帶給我們的是怎樣的文化思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