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中葉的俄國》導學案2_第1頁
《19世紀中葉的俄國》導學案2_第2頁
《19世紀中葉的俄國》導學案2_第3頁
《19世紀中葉的俄國》導學案2_第4頁
《19世紀中葉的俄國》導學案2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1/5課題第七單元1861年俄國農奴制改革《19世紀中葉的俄國》導學案課標感悟1、了解農奴制阻礙俄國社會發(fā)展和農奴制面臨危機的表現(xiàn)。2、認識俄國進行農奴制改革的必要性。重點俄國的農奴制。難點俄國農奴制和沙皇專制制度的腐朽性。農奴制的存在嚴重阻礙了俄國社會經濟的發(fā)展。學習過程示標、鏈接、探究、展示、拓展提高、測標、小結等心得體會我有妙招鏈接統(tǒng)一的中央集權的俄羅斯封建國家的形成文獻記載中最早出現(xiàn)“莫斯科”這個詞是在1147年,當時它還是奧卡河的支流莫斯科河岸上的一個小村子。這里水陸交通方便,土地肥沃,森林茂密,并處于東北俄羅斯各公國的中央。這些情況為莫斯科公國的發(fā)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1237~1240年,蒙古人征服了大部分分裂的俄羅斯,把俄羅斯東北部并入金帳汗國。蒙古征服者保存各公國的封建政權,并冊封王公中的一人為“弗拉基米爾和全俄羅斯大公”,負責征收東北俄羅斯的貢賦。1328年,綽號“錢袋”的莫斯科王公伊凡一世(1325~1340年在位)從金帳汗那里取得這個稱號,獲得了征收東北俄羅斯對金帳汗國的貢賦的特權。伊凡一世利用金帳汗,打擊和削弱其他公國,并請大主教將駐節(jié)地從弗拉基米爾遷到莫斯科,提高了莫斯科在宗教和政治方面的地位。到伊凡一世死時,莫斯科公國已成為全俄羅斯最強的公國,為統(tǒng)一全國積蓄了政治和經濟力量。15世紀末和16世紀初,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1462~1505年在位)對內展開對封建主的長期斗爭,對外于1480年擺脫了蒙古金帳汗國的統(tǒng)治,不久又收復了被立陶宛人占領的失地,基本上完成了俄羅斯的統(tǒng)一,并在斗爭的過程中設置了中央管理機構。其后,莫斯科大公瓦西里三世(1505~1533年在位)最終完成了俄羅斯的統(tǒng)一,并掌握了全部的國家權力。統(tǒng)一的中央集權的俄羅斯封建國家終于形成。俄國農奴制是15世紀下半葉~19世紀上半葉,俄國在以勞役制為主要剝削形式的地主莊園經濟基礎上建立的經濟、法律制度。農民被束縛在地主的土地上,在土地、人身、司法上依附于地主,處于社會最低層,實際上是農奴。早在11世紀前后,在基輔羅斯時代,王公、大貴族擁有大量世襲領地,強迫窮人服勞役。14~15世紀,莫斯科公國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度發(fā)展起來,越來越多的農民陷于被奴役的地位。1649年,《法律大全》明確宣布地主有權以1626年編纂的土地財產登記簿或1646~1647年的人口調查表為依據(jù),無限期地追捕逃亡者,所有逃亡農民不論逃亡時間多久,都要連同他們的家庭、財產一起返回并定居在原來的地主領地里?!斗纱笕返念C布標志著俄國農奴制度最后確立。18世紀,農奴制進一步推廣到頓河和東烏克蘭地區(qū)。在彼得一世改革時期,農民狀況進一步惡化了。彼得一世不但從農民中抽丁當兵,而且還叫他們負擔人頭稅,這對于農民的地位發(fā)生很大影響,因為它擴大了地主對于農民的權力。而且,彼得一世在位時還開始了廣泛出賣農奴的做法。只用十個盧布就可以買到一名女農奴。彼得一世下詔對窩藏逃亡農民者處以死刑,沒收其莊園。國家還設有專門從事搜尋逃亡農民的偵察隊。1760年,沙皇還授予地主將農奴流放到西伯利亞的權利。到十八世紀下半期,俄國農民狀況更加惡化。葉卡捷琳娜二世統(tǒng)治時期,農奴制發(fā)展到頂峰。由于農民狀況惡化,生產率普遍下降。18世紀末~19世紀上半期,許多地主為增加商品糧食的生產,加緊剝奪農民的份地,只付給農民口糧,破壞了勞役制的基礎。有些地主為增加收入,把勞役租改為代役租,農民為支付代役租而去城里謀生,農民在一定程度上脫離了對地主的依附關系。某些富裕農民還力圖用金錢贖取自由。封建農奴制危機行政重重。(2)農奴制的危機。地主對于農民的窮兇極惡的壓榨和奴役,引起農民不斷地騷動。國內各階級、階層都行動起來參加或支持農民的騷動。據(jù)統(tǒng)計,1801年至1810年的10年間,農民騷動83次;1811年至1820年的10年間,農民騷動124次;1821年到1830年的10年間,農民騷動則達到了156次;1831年到1840年的10年間,農民騷動143次,這較上個10年雖有所減少,但并不意味著矛盾的緩和,只不過是一種短暫的平靜。1841年到1850年的10年間,農民騷動達到351次,而在接下來的10年間,農民騷動則超過591次。農民騷動的增加,意味著社會的動蕩不安,嚴重威脅著農奴制度的政治、經濟基礎。了解俄國、農奴制的確立和發(fā)展整體結構(課題+子目標題)19世紀中葉的俄國俄國的農奴制步履艱難的俄國工業(yè)發(fā)展新思潮的涌動克里米亞戰(zhàn)爭思路:統(tǒng)治危機的表現(xiàn)——危機的根源——改革解題探究與展示第一目:俄國的農奴制探究1:“俄國農奴貧窮的生活”主要表現(xiàn)?——學生表演為農奴被農奴主束縛在土地上,過著貧困生活,沒有自由,隨時被打受虐,甚至降為奴隸。而農奴主卻過著奢侈的生活,為牟取暴利,他們將糧食、原料出口歐洲,導致俄國資本主義發(fā)展所需的勞動力、原料、市場和資金無法解決,遠遠落后于西歐。并舉例說明。教師引導學生分析農奴制這種落后的封建生產方式已成為俄國經濟發(fā)展的嚴重阻礙,并陷入了深刻的危機之中。第二目:步履艱難的俄國工業(yè)發(fā)展探究2:1)閱讀本目,標記19世紀中葉,在工業(yè)方面,俄國與英法等國差距表現(xiàn)?工場手工業(yè)、交通運輸、蒸汽動力、生鐵、鐵路。2)為什么俄國與西方資本主義的發(fā)展會有較大差距?解題關鍵:要能認識到是由于農奴制的存在,才導致了差距的存在。思路引領:政治上沙皇專制制度的落后。經濟上封建農奴制經濟的落后。答案提示:利用農奴勞動,發(fā)展了近代工業(yè),這種工業(yè)只是建立在手工工場的基礎上;19世紀以后,西方國家的工業(yè)革命發(fā)展迅速,工業(yè)革命以后的工業(yè)發(fā)展是建立在自由勞動力和廣闊的市場基礎上,俄國的農奴制不僅不能為工業(yè)發(fā)展提供必要的自由勞動力,還造成了國內市場的萎縮,這就使得俄國的經濟發(fā)展同西方國家的差距日益拉大,俄國日益落后。3)從勞動力、市場、資本等方面分析俄國農奴制如何阻礙資本主義發(fā)展。(注意利用教科書提供的文字表述以及圖片等材料來理解和認識。)回憶本目內容,想一想有沒有不理解第三目:新思潮的涌動探究3:1)19世紀初法國啟蒙思想家的主張以及對俄國貴族青年的影響。如伏爾泰的“希望通過‘開明’君主的改革過渡到君主立憲制”;孟德斯鳩的“三權分立”原則;盧梭的“社會契約論”和“人民主權說”。使他們對農奴制和封建專制不滿。并最終發(fā)動了武裝起義,即“十二月黨人起義”。2)19世紀四五十年代俄國知識分子對農奴制的不同認識。守舊派:自上而下通過地主和農民之間的自愿協(xié)調進行平緩的改革;改革派:解放農民,農民向地主贖買份地;激進派:無條件給農民自由和土地,代表人物:赫爾岑、車爾尼雪夫斯基。補充第四目:克里米亞戰(zhàn)爭探究4:從國際地位、國內矛盾方面分析克里米亞戰(zhàn)爭對俄國的影響?(引導學生認識“改革”的迫切性。)1、俄國的國際地位一落千丈2、國內矛盾進一步加劇,爆發(fā)了席卷全國的農民運動。3、推動了俄國在六十年代的改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