綱要(上)第13課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與危機學案含解析_第1頁
綱要(上)第13課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與危機學案含解析_第2頁
綱要(上)第13課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與危機學案含解析_第3頁
綱要(上)第13課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與危機學案含解析_第4頁
綱要(上)第13課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與危機學案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3課清朝前中期的鼎盛與危機學案【學習目標】1.掌握康乾雍時期君主專制高度發(fā)展的表現(xiàn)及影響。2.掌握清朝經(jīng)略邊疆的具體措施、國家疆域的范圍及國家疆域奠定的重要歷史意義。3.了解康乾盛世后期清朝危機的表現(xiàn)及影響。4.總結并梳理中國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與發(fā)展演變?!緦W習重難點】重點:1.康乾雍時期君主專制新發(fā)展的表現(xiàn)(奏折制度的形成、軍機處)。2.清朝鞏固疆域的舉措。3.康乾盛世后期統(tǒng)治危機初顯。難點:1.康雍乾時期君主專制新發(fā)展的影響。2.清朝統(tǒng)治危機初顯的原因?!绢A習新知】康雍乾時期的君主專制(一)名詞解釋:康乾盛世

(二)君主專制加強的表現(xiàn):1.奏折制度①含義:部分官員向皇帝

呈送密封報告,皇帝親手批閱后返回,不經(jīng)過其他環(huán)節(jié),形成奏折制度。②特點:簡單、

、

③作用:使皇帝能夠更直接、廣泛的獲取信息,提高了決策效率,強化了對官僚機構的控制。2.軍機處①雍正帝設立

,軍機大臣由被指派的朝臣兼職充任。②軍機處官員在皇帝的監(jiān)督下工作,商議軍情,起草或者處理機要文書。③

只負責處理一般文書。3.文字獄:清朝統(tǒng)治者嚴密控制思想,頻繁制造

,對文化造成了嚴重的摧殘。疆域的奠定1.開拓鞏固邊疆

民族/國家措施東南地區(qū)

1662年,__________驅逐荷蘭殖民者,收復臺灣。1684年,清朝設________,隸屬福建省。東北地區(qū)

康熙前期,清軍圍攻侵占__________的俄軍。1689年,兩國簽訂《

______________》。北部、西北地區(qū)

17世紀后期,漠西蒙古____________的首領_______發(fā)生叛亂,在1757年被清軍擊敗。天山南路維吾爾貴族___________兄弟起兵反清,很快也被平定。1762年,清朝在新疆設立_________,總領軍政事務。

西南地區(qū)

清政府冊封“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尊號。派遣___________治理西藏,頒布法律文件《__________________》。2.

邊疆統(tǒng)治的特點(1)設置機構:專設________掌管蒙古族、藏族等民族事務。(2)因地制宜的政策:尊重各民族的_________和_________,優(yōu)待各族上層分子。3.

清朝的疆域與區(qū)劃(1)清朝的疆域:現(xiàn)代中國的版圖至此基本奠定。(2)地方制度:內(nèi)地分立18省,分設_______、_________治理。在東北、北部和西部邊疆,分設若干______轄區(qū)和_________轄區(qū)。統(tǒng)治危機的初顯(一)時間:康乾盛世后期,清朝初顯由盛轉衰的跡象。19世紀前期,

兩位皇帝衰像更顯。(二)危機表現(xiàn)1.內(nèi)部危機:①人口膨脹,資源危機顯露。②政治腐敗,階級矛盾屢屢爆發(fā),例如

起義2.外部危機:①

要求擴大對華貿(mào)易,開拓中國市場。②清政府實行

政策。官府僅特許

商人代為管理對外貿(mào)易事務?!眷柟逃柧殹?.乾隆繼位之初,曾裁撤軍機處,但第二年又將其恢復。此后軍機處“軍國大計,罔不總攬”“內(nèi)閣宰輔名存而已”。這表明()A.內(nèi)閣宰輔權力得到加強 B.中央集權遭到削弱C.軍機大臣獲得宰相職位 D.君主專制達到頂峰2.1684年,清政府設立一地方行政機構,隸屬福建省,鞏固了祖國的東南海防。該機構是()A.遼東郡 B.伊犁將軍 C.軍機處 D.臺灣府3.乾隆時實施閉關政策,嚴格限制對外交往,規(guī)定外國商船只能??吭?)A.泉州 B.廣州 C.福州 D.明州4.鄭成功寫信給荷蘭殖民頭目揆一說:“此地必歸中國同一政府之管轄,事實證明隔海兩邊地區(qū)之居民皆系中國人”。鄭成功所說的“此地”是指()A.香港 B.臺灣 C.澳門 D.新疆5.清末御史張瑞蔭在總結清代政治時說:“內(nèi)閣之制,在前明有嚴嵩之好,張居正之專擅,周延儒、溫體仁之邪佞傾國。及至本朝自設軍機處后,名臣賢相,不勝指屈,類皆小心敬慎,奉公守法,其弊不過有雁臣,斷不至有權臣?!泵髑鍍沙枷碌牟町悾饕怯捎?)A.清朝革除了明朝政治的弊病 B.清朝君主專制進一步強化C.軍機處的設質削弱了內(nèi)閣職權 D.監(jiān)察制度得到進一步完善6.清代非常重視對全國性地圖、地志的纂修。從康熙到道光,清政府先后三次纂修《大清一統(tǒng)志》,并且對臺灣、西藏、新疆等邊疆地區(qū)進行了詳細的測量。這反映了清代()A.近代國家主權觀念已興起 B.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到達頂峰C.具有強烈的邊疆危機意識 D.政府致力于鞏固大一統(tǒng)局面7.自康熙時準噶爾叛亂以來,持續(xù)七十余年的西北邊患暫告終結。此后至道光初的六十年間,新疆、蒙古沒有發(fā)生大的變亂。這主要得益于()A.清朝強大的武力鎮(zhèn)壓 B.外部勢力不再支持西北叛亂C.西北人民擁護中央政府 D.清政府合理的民族政策8.清代從廣州出口的瓷器中、除了江西、浙江的名窯產(chǎn)品外,還有廣東、福建專門燒制的貿(mào)易瓷。廣州等地有的瓷窯還聘請來自歐洲的畫師,負責在瓷坯上繪制歐風圖像。這種現(xiàn)象反映當時()A.廣州處于中外交流的前沿 B.出口瓷器產(chǎn)自官營手工作坊C.西方藝術在中國頗受歡迎 D.重農(nóng)抑商政策受到明顯削弱9.1861年,奕?主持總理衙門事務,由于“事事皆以誠相待”,被英國駐華公使普魯斯稱為“不株守中國政治歷史典籍上的教條”的新人物。普魯斯在給英國政府的報告中說:“我們應以溫和協(xié)調的態(tài)度獲致恭親王及其同僚的信任?!睋?jù)此可推知()A.中國國際形象得到較大提升 B.清政府已淪為洋人的朝廷C.農(nóng)民運動將面臨嚴峻的形勢 D.清政府已放棄了傳統(tǒng)外交10.電視劇《宰相劉羅鍋》里有個軍機大臣和珅,號稱“貪污之王”,他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清朝設置軍機處的最初目的是()A.削弱宰相權力 B.加強君主專制 C.處理國家政務 D.適應西北軍務的需要

參考答案1.答案:D解析:雍正時,在皇帝寢宮旁邊設立軍機處,軍機大臣由被指派的朝臣兼職充任,跪受筆錄,上傳下達,軍國大事的決策和軍機大臣的升降完全取決于皇帝者,君主專制發(fā)展到頂峰。乾隆從裁撤軍機處到恢復軍機處,關鍵在于軍機處有利于皇權加強,D項正確;根據(jù)材料“內(nèi)閣輔名在面已”,并結合所學可知.軍機處處理機要文書。內(nèi)閣只負責處理一般文書,內(nèi)閣權力被削弱,排除A項;軍機處的設置使得全國的軍政大權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專制加強,中央集權進一步得到強固,排除B項;明朝初期已經(jīng)廢除宰相制度,軍機大臣無法定決策權,不能等同于宰相,排除C項。故造D項。2.答案:D解析:本題主要考查清朝設置臺灣府。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1684年,清朝設置臺灣府,隸屬福建省,臺灣府的設立加強了中央政府對臺灣的管轄,鞏固了祖國的東南海防,故D項正確;遼東郡在東北,伊犁將軍設在新疆,故A,B兩項錯誤;軍機處是中央機構,故C項錯誤。3.答案:B解析:結合所學知識,我們可知乾隆時期對外實行閉關鎖國政策,只允許廣州進行對外貿(mào)易,因此B正確,ACD排除。故選B。4.答案:B解析:5.答案:B解析:A項錯誤,D項不能由材料得出,C項屬于表面信息而非實質。清朝軍機處的設置,標志著君主專制空前強化,君主大權獨攬,臣下唯君是聽。6.答案:D解析:根據(jù)材料可知,清代時期重視全國性地圖的纂修,并對邊疆地區(qū)進行測量,反映了清代政府致力于鞏固國家統(tǒng)一的訴求,D項正確;根據(jù)史實可知,主權觀念強調的是處理國際關系時表現(xiàn)出來的觀念,材料描述的是對中國領土的測繪,排除A項;材料沒有涉及君主專制制度,排除B項;材料描述的是全國性地圖的繪制不是處理邊患問題,排除C項。故選D項。7.答案:D解析:平定準噶爾及大、小和卓叛亂后,西北再無邊患,這固然和武力有直接關系,但長達多年沒有發(fā)生大的變亂,是合理的民族政策所致,由此排除A項,選D項。B項和C項均不是主要原因。8.答案:A解析:根據(jù)材料“江西、浙江的名窯產(chǎn)品外,還有廣東、福建專門燒制的貿(mào)易瓷”可知,江西、浙江產(chǎn)品要到廣州再進行出口,而廣州為了對外貿(mào)易也專門燒制貿(mào)易瓷,為了使產(chǎn)品在歐洲暢銷,還專門聘請來自歐洲的畫師,負責在瓷杯上繪制歐風圖像,以上均體現(xiàn)了廣州處于中外交流的前沿,A項正確;根據(jù)材料并不能看出其產(chǎn)品出自官營還是民營,排除B項;廣州聘請來自歐洲的畫師,在瓷杯上繪制歐風圖像,其目的是使產(chǎn)品適應歐洲人的審美,促進其產(chǎn)品在歐洲暢銷并不是中國歡迎西方藝術,C項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材料中并沒有體現(xiàn)政府對農(nóng)業(yè)、商業(yè)態(tài)度的變化,而且“明顯削弱”的說法也不符合史實,排除D項。故選:A。9.答案:C解析:從材料看,英國公使想要取得恭親王及其同僚的信任,從而使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