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秋季七年級語文輔導講義第02講:文言文(二)翻譯-講義(學生版)_第1頁
2024年秋季七年級語文輔導講義第02講:文言文(二)翻譯-講義(學生版)_第2頁
2024年秋季七年級語文輔導講義第02講:文言文(二)翻譯-講義(學生版)_第3頁
2024年秋季七年級語文輔導講義第02講:文言文(二)翻譯-講義(學生版)_第4頁
2024年秋季七年級語文輔導講義第02講:文言文(二)翻譯-講義(學生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初一秋季班教案第頁課題文言文(二)翻譯教學目標1.掌握文言文翻譯的原則。2.熟練掌握翻譯的方法。3.能準確翻譯句子含義授課內(nèi)容概要※知識精講(一)翻譯原則翻譯原則:信·達·雅“信”指意義不悖原文,即是譯文要準確,不偏離,不遺漏,也不要隨意增減意思;“達”指不拘泥于原文形式,譯文通順明白;“雅”則指譯文時選用的詞語要得體,追求文章本身的古雅,簡明優(yōu)雅。翻譯文言文,有兩種方法,即直譯和意譯。所謂直譯,就是按照文言文的詞語和語法結(jié)構(gòu),用現(xiàn)代漢語一一對應(yīng)地翻譯出來。不便于直譯的,可以聯(lián)系上下文,根據(jù)需要,輔之以意譯。也就是說,在翻譯時,要“直譯為主,意譯為輔”。(二)翻譯“六字法”1.留“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義相同的詞,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等,翻譯時可保留不變。年號、人名、地名、官名、物名、書名、國名、器物名、度量衡單位等專有名詞保留原樣,不用翻譯。2.刪“刪”,就是刪除。刪掉無須譯出的文言虛詞。比如有的文章在句子的結(jié)尾會有一些語氣詞,它的作用是增強語氣,這樣的詞語我們就可以不翻譯。句子中沒有實際意義的詞還包括:發(fā)語詞、湊足音節(jié)的助詞、結(jié)構(gòu)倒裝的標志性詞語、句中表停頓的詞、個別連詞等。3.補“補”,就是增補。(1)加字組詞法解詞①變單音詞為雙音詞例如:“有一牧童見之”中,“一”為“一個”,“見”為看見,解釋為“有一個牧童看見了戴嵩畫的?!?。②數(shù)詞后面增加量詞例如“撤屏視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如故?!保?)補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或語句。(注意:補出省略的成分或語句要加括號)例:以為世無足復(fù)為鼓琴者。4.換“換”,即換字法解詞。用現(xiàn)代漢語詞匯替代文言詞匯、術(shù)語、慣用語等;詞類活用詞換成活用后的詞;通假字換成本字等。例如“吾、余、予”等換成“我”;“爾、汝”等換成“你”。5.調(diào)“調(diào)”就是調(diào)整。把古漢語倒裝句調(diào)整為現(xiàn)代漢語句式。主謂倒裝句、賓語前置句、介賓后置句、定語后置句等翻譯時一般應(yīng)調(diào)整語序,以便符合現(xiàn)代漢語表達習慣。惟弈秋之為聽:全句翻譯:只聽弈秋的話(完全按照弈秋說的去做),正常語序“惟聽弈秋”。6.變(貫)“變”就是變通,“貫”指根據(jù)上下文語境,靈活貫通地翻譯。在忠實于原文的基礎(chǔ)上,活澤有關(guān)文字,這就是所謂的“意譯”。例如:“無絲竹之亂耳?!崩纾骸氨锓遣粓岳??!保ㄈ┳⒁馐马?.通讀全文,找準譯句的關(guān)鍵詞(得分點,動詞居多)。2.將要求翻譯的句子中的每個字都落實為現(xiàn)代漢語的解釋。(“信”)就是把古文中常用的單音節(jié)詞換成現(xiàn)代漢語中常見的雙音節(jié)詞。人名地名等專用名詞不要翻譯,無須自作聰明。3.再將這些字詞連成句,要求符合現(xiàn)代人說話習慣。(“達”)4.連字成句時注意盡量多就少改,該補的一定要補出來(主語、賓語省略較多),該調(diào)整順序的也要落實,要使一句話完整通順。5.個別字詞實在無法說通,試試看是否是通假或者活用?!}解析諸葛恪字元遜,諸葛亮兄瑾之長子也②。恪父瑾面長似驢。一日,孫權(quán)大會群臣,使人牽一驢入,長檢其面②,題曰:諸葛子瑜。恪跪曰:“乞請筆益兩字③。”因聽與筆。恪續(xù)其下曰:“之驢?!迸e坐歡笑。權(quán)乃以驢賜恪。【注釋】①瑾:諸葛瑾,字子瑜,諸葛亮之兄,諸葛恪之父。②長檢其面:在驢臉上貼了張紙條。③益:增加。7.孫權(quán)“使人牽一驢入”并題字是為了____________________,而最終“以驢賜恪”則是因為____________。8.根據(jù)文意推斷,這次聚會中父親諸葛瑾的內(nèi)心感受經(jīng)歷了從________到________的變化。(每空兩字)※鞏固練習(一)閱讀下列文言短文,完成1—4題(10分)越人遇狗鄧牧①越人道上遇狗,狗下首搖尾人②言曰:“我善獵,與若中分③?!痹饺讼?,引而俱歸,食以梁肉④,待之以人禮。狗得盛禮,日益倨⑤,獵得獸,必盡啖乃已?;蜞驮饺嗽唬骸盃栵嬍持?,得獸,狗輒盡啖,將奚⑥以狗為?”越人悟,因與分肉,多自與。狗怒,嚙其首,斷領(lǐng)⑦足,走而去之。夫以家人豢⑧狗,而與狗爭食,幾何不敗也!【注釋】①鄧牧:宋元之際的學者。②人:像人一樣。③中分:平分。④梁肉:精美的食物。⑤倨:傲慢。⑥奚:何,什么。⑦領(lǐng):脖子。⑧豢:養(yǎng)。1.解釋文中的加點詞語。(4分,各2分)(1)我善獵()(2)引而俱歸()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2分)食以梁肉,待之以人禮3.有人譏笑越人“爾飲食之,得獸,狗輒盡啖,將奚以狗為”,他們這樣說,是因為(用自己的話回答)(2分)4.下列對這則故事寓意理解正確的一項是()(2分)A.人應(yīng)該和狗等動物和諧相處,不能虐待動物。B.對貪婪殘忍的壞人或惡勢力,不要姑息縱容。C.人和貪婪的動物勢不兩立,要堅決與之斗爭。D.越人不該與狗爭食,以至葬送自己的性命。(二)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題。陳元方年十一時,候①袁公。袁公問曰:“賢家君在太丘遠近稱之何所履行②”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強者綏③之以德,弱者撫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痹唬骸肮垄芡邍L為鄴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異世而出,周旋動靜,萬里如一,周公不師孔子,孔子亦不師周公?!薄咀⑨尅竣俸?,拜訪,問候。②履行,實踐,做。③綏,安,安撫。④孤,封建時代王侯對自己的謙稱。1.對文中加點的詞意義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弱者撫之以仁撫:安撫B.孤往者嘗為鄴令嘗:曾經(jīng)C.不知卿家君法孤法:法則D.周公不師孔子師:學習2.為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斷句,正確的一項是()賢家君在太丘遠近稱之何所履行A.賢家君/在太丘遠近稱之/何所履行B.賢家君在太丘/遠近稱之/何所履行C.賢家君在太丘/遠近稱之何/所履行D.賢家君/在太丘遠近稱之何/所履行3.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A.袁公問陳元方父親,在太丘做官時身邊的人是如何稱贊他。B.陳元方認為父親在太丘,用德行去安撫強者,用仁慈去安撫弱者,讓人們安心做事。C.陳元方借周公和孔子相互效法的例子,暗示袁公和自己父親是相互效法。D.文中陳元方聰明機智,對于袁公提出的問題,他能運用比喻的方法巧妙應(yīng)對。(三)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題。王育①少孤貧,為人傭,牧羊豕②,近學堂。育常有暇拾薪,以③雇書生抄書。后截蒲④以學書,日夜不止。亡失羊豕,其主笞之。育將鬻⑤己以償,于是郭子敬聞而嘉之,代育還羊豕,給其衣食令育與其子同學。育遂博通經(jīng)史,仕偽漢⑥,官至太傅?!短接[?學部》【注釋】①王育:東晉十六國時期的著名學者。②豕(shǐ):豬。③以:用來。④截斷水楊樹枝條。⑤鬻(yù):賣。⑥偽漢:指東晉十六國時期我國北方的一個政權(quán),與東晉對立。1.用“/”給下面的句子斷句,并翻譯。給其衣食令育與其子同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1)育常有暇拾薪暇:()(2)于是郭子敬聞而嘉之嘉:()3.王育是如何通過自己努力成為一位博通經(jīng)史的學者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題。處之不易①殷仲堪②既為荊州,值水儉③。食常五碗,盤外無余肴。飯粒脫落盤席間,輒拾以啖之。雖欲率物④亦緣其性真素。每語子弟云:“勿以我受任方州⑤,云我豁⑥平昔時意,今吾處之不易。貧者士之常⑦,焉得登枝而捐其本?爾曹其存之!”(選自劉義慶《世說新語》)注解:①處:居于高位。②殷仲堪:人名。③儉:荒年。④率物:為人表率。⑤受任方州:受命擔任大州刺史。⑥豁:拋棄。⑦常:本分。6.解釋下列加點詞的意思。(1)食常五碗食:____(2)輒拾以啖之拾:____7.下列對文中畫橫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雖欲/率物/亦緣/其性真素B.雖欲/率物/亦/緣其性真素C.雖/欲率物/亦緣其/性真素D.雖/欲率物/亦緣/其性真素8.對文中畫線句翻譯正確的一項是()A.你們要記住這個道理。 B.你們要記住這個讀書人。C.他們會記住這個道理。 D.他們會記住這個讀書人。9.文中的殷仲堪有哪些品質(zhì)值得我們學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閱讀下文,完成1—3題商鞅治秦公孫鞅①亡魏入秦,孝公②以為相,封之于商,號曰商君。商君治秦,法令至行③,公平無私,罰不諱④強大,賞不私親近,法及太子⑤,黥劓⑥其傅。期年⑦之后,道不拾遺,民不妄取,兵革大強,諸侯畏懼。然刻深寡恩⑧,特以強服之耳。(選自《戰(zhàn)國策》)【注釋】①公孫鞅:商鞅,公孫鞅,衛(wèi)鞅,都是一個人。姓姬,戰(zhàn)國時期衛(wèi)國人。②孝公:秦孝公。③至行:一到就要執(zhí)行。④諱:回避。⑤法及太子:太子犯了法。⑥黥(qíng)劓(yì):古代的酷刑。黥,在罪人臉上刺字;劓,割掉鼻子。⑦期年:周年。⑧刻深寡恩:(對百姓)刻薄少恩惠。1.解釋加點字(1)公孫鞅亡魏入秦:(2)道不拾遺2.翻譯句子(1)孝公以為相,封之于商,號曰商君(2)道不拾遺,民不妄取,兵革大強,諸侯畏懼3.史書記載商鞅最后的結(jié)局是“惠王車裂之,而秦人不憐?!蹦阌X得為什么商鞅遭受如此殘酷的刑罰卻得不到百姓的同情?(六)閱讀下文,完成1—4題居易,字樂天,太原下邽人。弱冠①名未振,觀光上國,謁②顧況。況,吳人,恃才,少所推可,因謔③之曰:“長安百物皆貴,居大不易!”及覽詩卷,至“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蹦藝@曰:“有句如此,居天下亦不難。老夫前言戲之爾?!保ㄟx自辛文房《唐才子傳》)【注釋】①弱冠:古時指男子二十歲。②謁:拜見。③謔:開玩笑。1.文中“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出自白居易的詩作《》。(1分)2.請根據(jù)后文推測文中加點詞“上國”的解釋,并說說依據(jù)。(3分) “上國”的解釋:依據(jù):3.“長安百物皆貴,居大不易!”,請結(jié)合句意分析一下顧況是如何巧妙地開了個玩笑。(3分)4.從“老夫前言戲之爾”中,可看出文中顧況最后對白居易所持態(tài)度是()(2分)A.對白居易持驕傲自大的態(tài)度。B.對白居易持輕視、瞧不起的態(tài)度。C.對白居易的態(tài)度有點不當回事。D.對白居易深表歉意并被其才情折服。(七)課外文言文閱讀拾樵司馬光余見童子拾樵于道,約曰:“見樵先呼者得之,后毋得爭也?!苯栽唬骸爸Z!”既而行,相與笑語戲狎,至歡也。瞲①然見橫芥②于道,其一先呼,而眾童子爭之,遂相撻③擊,有傷者。余惕④然,亟歸而嘆曰,“噫!夫天下之利大于橫芥者多矣,吾不知戒而日與人游,恃其歡而信其約。一旦有先呼而斗者,能無傷乎?”【注】①瞲:xuè,驚訝地看。②芥:小草。③撻:tà,用鞭子或棍子打。④惕:憂慮、恐懼。1.解釋下列句中的加點詞。(4分)(1)后毋得爭也( ) (2)恃其歡而信其約( )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3分)夫天下之利大于橫芥者多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吾不知戒而日與人游”這句話中,在作者看來與別人交往中應(yīng)該“戒”怎樣的人?(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這個小故事闡明的道理是(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閱讀下文,回答問題(12分)趙威后問齊使齊王使使者問趙威后,書未發(fā)①,威后問使者曰:“歲亦無恙②耶?民亦無恙耶?王亦無恙耶?”使者不說,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問王,而先問歲與民,豈先賤而后尊貴者乎?”威后曰:“不然。茍無歲,何以有民?茍無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問末者耶?【注釋】①發(fā):啟封。②恙:災(zāi)害,憂患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字。(4分)(1)齊王使使者問趙威后()(2)使者不說()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4分)茍無民,何以有君?3.“故有舍本而問末者耶?”中包含有成語,形容。(4分)(九)閱讀課外文言文楚莊王伐陳????楚莊活欲伐陳①,使人視之。使者曰:“陳不可伐。”莊王曰:何故?"對曰:“城郭高,溝洫②深,蓄積多也?!睂巼墼唬骸瓣惪煞ヒ?,夫陳,小國也,而蓄積多,賦斂重也,?則民怨上矣。城郭高,溝洫深,則民力疲矣。興兵伐之,陳可取也。”莊王聽之,遂取陳焉。注釋:①陳:國名。②洫:護城河③寧國:楚國大臣。1.解釋下列句中加粗的詞。①陳不可伐也(??????)?②何故(??????)2.對畫線句南理解,最恰當?shù)囊豁棧????)A.楚莊王釆納了寧國的建議,于是去攻打陳國。B.楚莊王釆納了使者的建議,于是攻下了陳國。C.楚莊王釆納了使者的建議,于是去攻打陳國。D.楚莊王釆納了使者的建議,于是去攻打陳國。3.寧國人認為“興兵伐之,陳可取也”的原因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陳國滅亡給人的啟發(fā)是_______________。(十)閱讀下面的短文,完成第13-15題(8分)孔子適①鄭與弟子相失獨立郭東門。鄭人或謂子貢曰:“東門有人,其頰似堯②,其項類皋陶,其肩類子產(chǎn),然自腰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③若喪家之狗。”子貢以實告孔子??鬃有廊恍υ唬骸靶螤?,末也。而謂似喪家之狗,然哉!然哉!”(《史記?孔子世家》)【注釋】①適:到。②堯:與下文皋陶、子產(chǎn)、禹等人都是古代賢者。③累累:憔悴頹喪的樣子。13.解釋下列加點字(4分)(1)鄭人或謂子貢或:(2)孔子欣然笑曰欣然: 14.用/給下面的句子斷句(斷兩處)。(2分)孔子適鄭與弟子相失獨立郭東門。15.文末孔子的表現(xiàn),用《論語十二章》中的一句話來說,即“”,堪稱“君子”。(2分)課后作業(yè)(一)課外文言文(8分)王華六歲,與群兒戲水濱,見一客來灌足,以大醉,去,遺所提囊。取視之,數(shù)十金也。公①度其醒必復(fù)來,恐人持去,以投水中,坐守之。少頃,其人果號而至,公迎謂曰:“求爾金耶?”為指其處。其人喜,以一鋌②為謝,卻不受?!x自《世說新語》[注釋]①公:這里指王華。②鋌:同“錠”,用以貨幣流通。11.解釋文中加點的詞語。(1)去:(2)取視之:12.對文中畫線句意思理解正確的一項是()A.那人果然吹著號子來到(這里)。B.那人果然大聲叫喊著來到(這里)。C.其中一人果然吹著號子來到(這里)。D.其中一人果然大聲叫喊著來到(這里)。13.王華把提囊扔到水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用原文語句回答)14.王華具有__________的品質(zhì)。(二)閱讀下文,完成下面小題遼陽婦拒賊遼陽東山,虜人剽掠至一家,男子俱不在,在者惟三四婦人耳。虜不知虛實,不敢入其室,於院中以弓矢恐之。室中兩婦引繩,一婦安矢于繩,自窗繃而射之。數(shù)矢,賊猶不退。矢竭矣,乃大聲詭呼曰:“取箭來!”自棚上以麻秸一束擲之地,作矢聲。賊驚曰:“彼失多如是,不易制也。”遂退去。8.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1)不敢入其室()(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