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汕頭龍湖區(qū)七校聯(lián)考2025屆下學期初三化學試題第八次模擬考試試卷含解析_第1頁
廣東省汕頭龍湖區(qū)七校聯(lián)考2025屆下學期初三化學試題第八次模擬考試試卷含解析_第2頁
廣東省汕頭龍湖區(qū)七校聯(lián)考2025屆下學期初三化學試題第八次模擬考試試卷含解析_第3頁
廣東省汕頭龍湖區(qū)七校聯(lián)考2025屆下學期初三化學試題第八次模擬考試試卷含解析_第4頁
廣東省汕頭龍湖區(qū)七校聯(lián)考2025屆下學期初三化學試題第八次模擬考試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廣東省汕頭龍湖區(qū)七校聯(lián)考2025屆下學期初三化學試題第八次模擬考試試卷請考生注意:1.請用2B鉛筆將選擇題答案涂填在答題紙相應位置上,請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將主觀題的答案寫在答題紙相應的答題區(qū)內。寫在試題卷、草稿紙上均無效。2.答題前,認真閱讀答題紙上的《注意事項》,按規(guī)定答題。一、單選題(本大題共10小題,共20分)1.將化學知識用到生產(chǎn)生活中,是學習化學的目的之一.下列做法中正確的是()A.夜晚發(fā)覺液化氣泄漏,立即開燈檢查B.酒精在桌上著火時,用濕抹布蓋滅C.冬天在門窗緊閉的房間里用煤爐取暖D.廢舊電池扔入河里2.在一個密閉容器中,放入X、Y、Z、W四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化學反應,一段時間后,測的有關數(shù)據(jù)如下表,則關于此反應的認識不正確的是()物質XYZW反應前的質量(g)211616反應后質量(g)17m611A.物質Y可能是該反應的催化劑B.該反應為分解反應C.反應后Z和Y的質量比為6:1D.反應的Z和W的質量比為2:13.如圖是a、b、c三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P點表示t1℃時,a、c兩種物質的飽和溶液溶質質量分數(shù)相等B.t2℃時a、b、c三種物質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順序是a>b>cC.t2℃時,將30ga物質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攪拌,得到80ga的飽和溶液D.將接近飽和的c溶液變?yōu)轱柡腿芤?,除采用加溶質、蒸發(fā)溶劑外,還可采用升溫的方法4.下列各組微粒中,屬于同一種元素的是A.Na和Na+ B.Cu和Ca C.H和He D.和5.化學概念間有包含、并列、交叉等不同關系。下列選項符合如圖所示關系的是()ABCDX化合反應純凈物物理變化化學反應Y氧化反應混合物化學變化化合反應A.A B.B C.C D.D6.下列變化屬于化學變化的是()A.小麥磨面 B.水果榨汁 C.冰雪融化 D.煤氣中毒7.將鋁、鐵組成的混合物放入足量的稀硫酸中充分反應,生成氫氣0.1g,則混合物的質量可能是A.0.8g B.1.4g C.2.8g D.3.7g8.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A.點燃酒精燈B.讀取液體的體積C.過濾D.傾倒液體9.下列實驗中,對水的作用分析不正確的是A.圖中燒杯里的水用于倒吸進燒瓶內與生石灰反應B.圖中的水提供熱量并隔絕空氣C.圖集氣瓶中的水用于排盡空氣且便于觀察H2何時集滿D.圖中的水用于防止熔融物炸裂集氣瓶10.從水分子分解示意圖中我們能獲得許多信息,其中描述錯誤的是A.這是一個化合反應 B.水分解時元素的種類不變C.在化學變化中原子是最小的粒子 D.氫分子能保持氫氣的化學性質二、填空題(本大題共1小題,共4分)11.“低碳生活,綠色出行”。如圖為南京市公共自行車。請回答下列問題:自行車的閘線是由鋼條抽成的鋼絲,說明金屬鐵具有____________性。車架材料是鐵制品,容易生銹,其生銹的條件是_______________。用鹽酸除去鐵銹(主要成分是氧化鐵),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防止公共自行車鏈條生銹的有效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三、計算題(本大題共1小題,共5分)12.某碳酸鈉樣品中混有少量氯化鈉,根據(jù)如圖所示信息計算該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shù)。(計算結果精確到0.1%)(反應的化學方程式:CaCl2+Na2CO3===CaCO3↓+2NaCl)四、簡答題(本大題共2小題,共8分)13.建立宏觀、微觀和符號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是化學學科的特點。圖1表示水、二氧化碳和氧氣的循環(huán)圖。①從宏觀角度看,圖1中三種物質的組成中都含有_____,從微觀角度看,圖1中三種物質都是由_____構成的(選填分子、原子、離子)。②試寫出圖1中實現(xiàn)b轉化的化學方程式______。圖2表示某反應的微觀示意圖,試寫出相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圖3表示氯和溴元素(Br)的原子結構示意圖,由圖可知,氯和溴具有相似化學性質的原因是_____,寫出溴單質(Br2)與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觀察圖4中微粒的變化,實際與Fe反應的粒子是____,反應中失去電子的粒子是___。14.2019年4月15日傍晚,巴黎圣母院失火,文化損失慘重令人痛心。救火難度大:①以橡木為主要材料的高聳屋頂框架為燃燒提供一個條件是:___,這是救火最大困難所在;②直升機無法在熱空氣中投水滅火。一般來說,熱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______21%(填“>”“=”或“<”)?;馂牡木荆何奈锉Wo意識應警鐘長鳴,并構建安全保護機制。機制內容之一可在可燃建筑材料中加入阻燃劑,而Mg(OH)2是一種常見的阻燃劑,在380℃時分解成水蒸氣和耐高溫的MgO,并吸收大量的熱。①寫出Mg(OH)2阻燃時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②寫出Mg(OH)2阻燃的一個原因:______。五、探究題(本大題共2小題,共13分)15.某化學小組用石灰石(含雜質SiO2、CaO,還可能含有少量的Fe2O3)與足量的稀鹽酸制備二氧化碳氣體,實驗結束后對廢液中的溶質成分進行探究(溶解于水中的氣體成分忽略不計)。廢液中的溶質含有哪些物質?①SiO2不溶于水,且不與稀鹽酸反應。②FeCl3溶液遇到硫氰化鉀(KSCN)溶液能夠很靈敏地顯現(xiàn)出紅色。③FeCl3只能在較強的酸性溶液中存在,若pH>3.8時,F(xiàn)eCl3會完全與水發(fā)生反應生成Fe(OH)3沉淀。④已知反應:CaCl2+Na2CO3═CaCO3↓+2NaCl。該小組同學一致認為廢液中一定含有CaCl2,任用一個化學方程式表示其原因:_____。結合以上資料,該小組同學做出以下三種合理的猜想。猜想1:溶質只有CaCl2。猜想2:_____。猜想3:溶質有CaCl2,HCl和FeCl3。請寫出猜想3中有HCl和FeCl3的依據(jù)分別是_____、_____。實驗操作實驗現(xiàn)象實驗結論步驟1:取少量過濾后的廢液于試管中,滴加①_____溶液溶液沒有變紅廢液的溶質中不含F(xiàn)eCl3步驟2:另取少量過濾后的廢液于試管中,加入過量的Na2CO3溶液先有氣泡冒出,然后②_____猜想2成立(反思評價)根據(jù)實驗結論,實驗結束后若要回收CaCl2溶液,正確的操作是向廢液中加入過量的_____,過濾。16.某同學發(fā)現(xiàn)許多的食品包裝袋中都有脫氧劑,他在老師的幫助下對某鐵系脫氧劑展開了探究:打開脫氧劑,將其倒在濾紙上,觀察到脫氧劑大部分為黑色粉末,還有少量紅色粉末和白色粉末。該脫氧劑中的黑色粉末、紅色粉末和白色粉末分別是什么?鐵系脫氧劑的主要成分是鐵粉,還含有活性炭及少量氯化鈉。鐵系脫氧劑的作用原理是鐵消耗包裝袋內的氧氣而變成鐵銹。氯化鈉與鐵粉不反應,但能夠加快反應速率。猜想一:黑色粉末是氧化銅,紅色粉末是銅,白色粉末是氯化鈉;猜想二:黑色粉末是鐵,紅色粉末是氧化鐵,白色粉末是氯化鈉。小明認為猜想一不正確,理由是_____。實驗編號實驗操作實驗現(xiàn)象結論①取脫氧劑粉末,用磁鐵吸引部分黑色粉末被磁鐵吸引說明該脫氧劑中含有鐵②?、僦形幢淮盆F吸引的粉末,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硫酸紅色固體消失,溶液變成_______色,黑色粉末未溶說明該脫氧劑中含有_____。寫出實驗②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猜想二正確。氯化鈉能夠加快鐵生銹,請設計實驗證明_____。

參考答案一、單選題(本大題共10小題,共20分)1、B【解析】

A、開燈時會產(chǎn)生電火花,會將液化石油氣引燃,甚至會發(fā)生爆炸,選項錯誤;B、實驗室酒精失火用濕抹布蓋滅,是利用了隔絕空氣達到滅火的目的,選項正確;C、用煤爐取暖時,門窗緊閉,產(chǎn)生的一氧化碳能使人中毒,選項錯誤;D、隨意拋扔廢舊電池,會造成重金屬污染環(huán)境,選項錯誤,故選B。2、B【解析】

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總質量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的總質量【詳解】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物質的總質量=2+1+16+16=35g=反應后物質的總質量=17+m+6+11,故m=1g。Y物質反應前后質量未發(fā)生改變,則可能為該反應的催化劑,選項正確。反應前后,X物質質量增多,Y質量不變,Z質量減少,W質量減少,兩種反應物參加反應生成一種物質,則該反應為化合反應,選項錯誤。反應后Z質量為6g,Y質量為1g,故反應后Z和Y的質量比為6:1,選項正確。反應后剩余6gZ,則消耗的質量為16-6=10g。反應后剩余的W為11g,消耗的W為16-11=5g,故反應的Z和W的質量比為2:1,選項正確。故答案選B。本題主要考查質量守恒定律,對于反應前后質量未發(fā)生改變的物質,可能作反應的催化劑,也可能完全與反應無關,所以首先需要通過密閉容積內質量守恒計算未知量的值。3、C【解析】試題分析:t2℃時,a物質的溶解度為50g,則50g水中最多能溶解25ga物質,將30ga物質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攪拌,得到75ga的飽和溶液,C說法錯誤??键c:物質溶解度曲線。4、A【解析】

A、鈉原子和鈉離子都是鈉元素;故選項正確;B、銅原子和鈣原子不屬于同種元素;故選項錯誤;C、氫原子和氦原子不屬于同種元素;故選項錯誤;D、氖原子與氬原子不屬于同種元素;故選項錯誤;故選:A。5、A【解析】

A、化合反應是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生成一種物質的化學反應,氧化反應是物質與氧發(fā)生的化學反應,因此化合反應和氧化反應是交叉關系,故選項正確;B、物質分為混合物和純凈物,混合物是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組成,純凈物是由一種物質組成,它們是并列關系,故選項錯誤;C、物理變化與化學變化的區(qū)別:是否有新物質生成,它們是并列關系,故選項錯誤;D、化學反應和化合反應是包含關系,故選項錯誤;故選:A。本考點考查了反應的類型、物質的分類等,要加強記憶有關的知識點,并能夠區(qū)分應用。本考點的基礎性比較強,主要出現(xiàn)在選擇題和填空題中。6、D【解析】

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叫化學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叫物理變化?!驹斀狻緼、小麥磨面只是形狀的改變,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A不正確;B、水果榨汁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B不正確;C、冰雪融化只是水的狀態(tài)改變,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C不正確;D、煤氣中毒是一氧化碳和血紅蛋白結合,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故D正確。故選D。7、B【解析】

解:設若固體中只含有鋁,則產(chǎn)生0.1g氫氣消耗鋁的值為x。x=0.9g,設若固體中只含有鐵,則產(chǎn)生0.1g氫氣消耗鋁的值為y。y=2.8g混合物的質量應該介于0.9g與2.8g之間;故選:B。8、B【解析】A、使用酒精燈時,禁止用酒精燈去引燃另一酒精燈,圖中操作錯誤;B、量筒讀數(shù)時視線要與量筒內液體的凹液面的最低處保持水平,圖中操作正確;C、過濾要用玻璃棒進行引流;圖中操作錯誤;D、取用液體藥品時,瓶塞要倒放,標簽要對準手心,瓶口緊挨,圖中操作錯誤。故選B。9、A【解析】

A、氧化鈣與水化合生成了氫氧化鈣放出了大量的熱,燒瓶內溫度升高壓強增大,導管口有氣泡生成,燒杯中的水便于觀察燒瓶內氣壓變化,錯誤;B、在探究燃燒的條件時,水的作用是能提供熱量和隔絕空氣的作用,正確;C、利用排水法收集氫氣時,排盡空氣且便于觀察H2何時集滿,正確;D、鐵絲在氧氣中燃燒時,集氣瓶中的水:冷卻濺落融熔物,防止集氣瓶炸裂,正確。10、A【解析】A、反應前的兩個分子構成相同屬于同一種分子,故反應物為一種物質;生成的三個分子中,其中有兩個分子構成相同為同種分子,而另一個分子的構成與這兩個分子不同,屬于另一種物質的分子,故生成物為兩種物質;該反應符合“一變多”的特征,屬于分解反應;故選項說法錯誤.B、反應前水分子由氫、氧原子構成;反應生成的氫分子、氧分子分別則氫原子和氧原子構成;反應前后原子種類沒變,可確定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故選項說法正確.C、由微觀示意圖可知,變化前后原子沒有改變,只是原子重新組合成新的分子,因此化學變化過中原子是最小的粒子;故選項說法正確.D、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氫氣由氫分子構成,氫分子能保持氫氣的化學性質,故選項說法正確.故選A.二、填空題(本大題共1小題,共4分)11、延展性與空氣(氧氣)和水(或水蒸氣)直接接觸Fe2O3+6HCl=2FeCl3+3H2O涂油【解析】(1)根據(jù)金屬的共性分析;(2)根據(jù)金屬銹蝕的條件及除銹原理分析;(3)根據(jù)防止金屬銹蝕的方法分析。解:(1)自行車的閘線是由鋼條抽成的鋼絲,說明金屬鐵具有良好的延展性;(2)車架材料是鐵制品,容易生銹,其生銹的條件是與空氣(氧氣)和水(或水蒸氣)直接接觸;用鹽酸除去鐵銹(主要成分是氧化鐵),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Fe2O3+6HCl=2FeCl3+3H2O;(3)防止公共自行車鏈條生銹的有效措施是涂油。點睛:金屬的物理性質及用途;金屬的銹蝕及防護。三、計算題(本大題共1小題,共5分)12、設該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為x。CaCl2+Na2CO3===CaCO3↓+2NaCl106100x5.0g=x=5.3g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shù)為×100%=70.7%答:該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shù)為70.7%?!窘馕觥吭囶}分析:解:設該樣品中碳酸鈉的質為xCaCl2+Na2CO3=CaCO3↓+2NaCl106100x5.0g列比例式得:106:X=100:5.0克x=5.3g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shù)=5.3克/7.5克×100%=70.7%考點:化學計算四、簡答題(本大題共2小題,共8分)13、氧元素分子2H2O2H2↑+O2↑Cl2+H2O=HCl+HClO最外層電子數(shù)相同Br2+H2O=HBr+HBrOH+Fe【解析】

(1)①元素是同類原子的總稱。從宏觀角度看,圖1中三種物質的組成中都含有氧元素;構成物質的微粒有分子、原子、離子,從微觀角度看,圖1中三種物質都是由分子構成的;②電解水生成氧氣和氫氣,圖1中實現(xiàn)b轉化的化學方程式為:2H2O2H2↑+O2↑;(2)圖2表示某反應的微觀示意圖,由圖中信息可知,反應為氯氣和水生成鹽酸和次氯酸,相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l2+H2O=HCl+HClO;(3)原子的化學性質由最外層電子數(shù)決定,圖3表示氯和溴元素(Br)的原子結構示意圖,由圖可知,氯和溴具有相似化學性質的原因是最外層電子數(shù)相同,由氯氣和水的反應方程式可推知溴單質(Br2)與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Br2+H2O=HBr+HBrO;(4)觀察圖4中微粒的變化,實際與Fe反應的粒子是氫離子,反應中失去電子的粒子是鐵原子。14、可燃物<Mg(OH)2MgO+H2O↑氫氧化鎂分解吸收熱量,使溫度降低至可燃物的著火點以下【解析】

(1)①橡木是可燃物,為燃燒提供了可燃物。②可燃物燃燒消耗了部分氧氣,熱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小于21%。(2)①Mg(OH)2,在380℃時分解成水蒸氣和耐高溫的MgO,反應的方程式為:Mg(OH)2MgO+H2O↑②氫氧化鎂分解吸收熱量,使溫度降低至可燃物的著火點以下。五、探究題(本大題共2小題,共13分)15、CaCO3+2HCl═CaCl2+H2O+CO2↑溶質有CaCl2、HCl鹽酸過量石灰石中含有氧化鐵硫氰化鉀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鈣【解析】

(1)該小組同學一致認為廢液中一定含有CaCl2,這是因為鹽酸和碳酸鈣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和氧化鈣反應生成氯化鈣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aCO3+2HCl═CaCl2+H2O+CO2↑,CaO+2HCl═CaCl2+H2O。

故填:CaCO3+2HCl═CaCl2+H2O+CO2↑。

(2)猜想1:碳酸鈣中不含有氧化鐵并且和稀鹽酸恰好完全反應時溶質只有CaCl2。

猜想2:碳酸鈣中不含有氧化鐵并且鹽酸過量時溶質是CaCl2、HCl。

猜想3:碳酸鈣中含有氧化鐵并且鹽酸過量時溶質有CaCl2,HCl和FeCl3。

故填:溶質有CaCl2、HCl。

(3)猜想3中有HCl和FeCl3的依據(jù)分別是鹽酸過量、石灰石中含有氧化鐵。

故填:鹽酸過量;石灰石中含有氧化鐵。

(4)步驟1:取少量過濾后的廢液于試管中,滴加硫氰化鉀溶液,溶液沒有變紅,廢液的溶質中不含F(xiàn)eCl3;故填硫氰化鉀;

步驟2:另取少量過濾后的廢液于試管中,加入過量的Na2CO3溶液,先有氣泡冒出,然后產(chǎn)生白色沉淀,是因為碳酸鈉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和氯化鈣反應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鈣和氯化鈉;故填生成白色沉淀;(5)實驗結束后若要回收CaCl2溶液,正確的操作是向廢液中加入過量的碳酸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