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山東省濟南市初二上學期歷史試題及解答參考_第1頁
2025年山東省濟南市初二上學期歷史試題及解答參考_第2頁
2025年山東省濟南市初二上學期歷史試題及解答參考_第3頁
2025年山東省濟南市初二上學期歷史試題及解答參考_第4頁
2025年山東省濟南市初二上學期歷史試題及解答參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年山東省濟南市歷史初二上學期復習試題及解答參考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有12小題,每小題4分,共48分)1、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后,采取了一系列鞏固統(tǒng)一的措施,其中不屬于這些措施的是:A.推行中央集權制度B.統(tǒng)一度量衡C.實行郡縣制D.修建長城答案:D解析: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后,為了鞏固統(tǒng)治,推行了一系列中央集權制度,如統(tǒng)一文字、貨幣、度量衡等,并實行郡縣制,加強對地方的控制。修建長城主要是為了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擾,并非鞏固統(tǒng)一的直接措施。因此,選項D不符合題意。2、以下關于東漢末年黃巾起義的描述,不正確的是:A.起義軍以農民為主力,以“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為口號B.起義軍攻占了多個州郡,對東漢政權造成了嚴重打擊C.起義軍最終被曹操鎮(zhèn)壓,曹操統(tǒng)一北方D.起義軍為東漢末年群雄割據的局面埋下了伏筆答案:C解析:黃巾起義是東漢末年一次規(guī)??涨暗霓r民起義,起義軍以農民為主力,口號為“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對東漢政權造成了嚴重打擊。起義軍攻占了多個州郡,為東漢末年群雄割據的局面埋下了伏筆。然而,起義軍并非被曹操鎮(zhèn)壓,而是最終被東漢末年的名將曹操的部將張角所鎮(zhèn)壓。因此,選項C描述不正確。3、以下哪個朝代結束了五代十國的分裂局面?A.唐朝B.宋朝C.遼朝D.金朝答案:B解析:宋朝在960年由趙匡胤建立,結束了五代十國的分裂局面,使得中國再次實現了政治上的統(tǒng)一。唐朝、遼朝和金朝都不是結束五代十國分裂局面的朝代。因此,正確答案是B.宋朝。4、以下哪一項不是宋代城市發(fā)展的特點?A.市坊界限被打破B.出現了瓦子等娛樂場所C.城市商業(yè)活動受到政府嚴格管理D.商品經濟迅速發(fā)展答案:C解析:宋代城市發(fā)展的特點包括市坊界限被打破、出現了瓦子等娛樂場所和商品經濟迅速發(fā)展。然而,城市商業(yè)活動在宋代并未受到政府嚴格管理,相反,政府采取了放松對商業(yè)活動的限制,以促進經濟發(fā)展。因此,C項“城市商業(yè)活動受到政府嚴格管理”不是宋代城市發(fā)展的特點,正確答案是C。5、下列哪一項不屬于中國古代的四大發(fā)明?A、造紙術B、火藥C、指南針D、印刷術答案:B解析:中國古代的四大發(fā)明分別是造紙術、火藥、印刷術和指南針,它們對世界歷史的發(fā)展產生了深遠影響?;鹚庪m然是中國古代的發(fā)明,但它通常不被歸類為四大發(fā)明之一,而是與火藥相關的應用,如火器等,才是被廣泛認可的發(fā)明。因此,正確答案是B、火藥。6、以下關于《史記》的描述,錯誤的是:A、《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B、《史記》由司馬遷撰寫C、《史記》共一百二十卷,分為本紀、表、書、世家、列傳五部分D、《史記》記載了從黃帝到漢武帝的歷史答案:C解析:《史記》是由司馬遷撰寫的一部紀傳體通史,共一百三十卷,分為本紀、表、書、世家、列傳五部分,詳細記載了從黃帝到漢武帝的歷史?!妒酚洝饭惨话偃淼恼f法是正確的,而不是一百二十卷,所以錯誤描述是C、《史記》共一百二十卷,分為本紀、表、書、世家、列傳五部分。7、以下哪個朝代結束了中國長達幾百年的分裂局面,實現了國家的統(tǒng)一?A、西晉B、北魏C、隋朝D、唐朝答案:C解析:隋朝由楊堅建立,結束了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分裂局面,實現了國家的統(tǒng)一。因此,正確答案是C、隋朝。8、下列哪位皇帝是唐朝的開國皇帝?A、唐太宗B、唐高祖C、唐玄宗D、唐肅宗答案:B解析:唐朝的開國皇帝是李淵,即唐高祖。他在618年建立了唐朝,結束了隋朝的統(tǒng)治。因此,正確答案是B、唐高祖。9、題干:以下哪個歷史事件標志著中國近代史的開端?A.鴉片戰(zhàn)爭B.洋務運動C.戊戌變法D.辛亥革命答案:A解析:鴉片戰(zhàn)爭(1840-1842年)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這場戰(zhàn)爭以中國的失敗告終,清政府被迫簽訂《南京條約》,導致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因此,A選項正確。10、題干:以下哪位思想家主張“中學為體,西學為用”?A.康有為B.梁啟超C.洪仁玕D.張之洞答案:D解析:“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是晚清時期洋務派代表人物張之洞提出的觀點。他認為,應該以中國傳統(tǒng)文化為基礎,吸收西方科學技術。因此,D選項正確。11、題干:下列哪個朝代的都城是長安?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答案:A解析:唐朝的都城是長安,又稱“京兆府”,位于今天的陜西省西安市。長安在唐朝時期是世界上最繁華的城市之一,也是當時的文化中心。12、題干:下列哪個事件標志著中國封建社會的開始?A、夏朝建立B、商朝建立C、西周建立D、秦朝建立答案:C解析:西周建立標志著中國封建社會的開始。西周時期,周天子實行分封制,將土地和人民分封給諸侯,諸侯再分封給自己的親族,從而形成了一個以周天子為中心的封建國家體系。這一制度奠定了中國封建社會的基礎。二、非選擇題(本部分有4大題,每大題13分,共52分)第一題閱讀材料:甲午中日戰(zhàn)爭是中國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戰(zhàn)爭,它發(fā)生在1894年至1895年。這場戰(zhàn)爭不僅是中國與日本之間的沖突,也是東方與西方、封建主義與資本主義的對抗。戰(zhàn)爭的結果對中國歷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甲午中日戰(zhàn)爭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1.日本對中國的侵略野心:19世紀末,日本通過明治維新,迅速崛起為亞洲的強國。為了實現其對外擴張的目標,日本將侵略矛頭指向了中國。2.清政府的腐敗無能:當時,清政府內部腐敗嚴重,國力衰弱,無法有效抵御外敵入侵。3.國際形勢:當時,世界主要資本主義國家正處于向帝國主義過渡的階段,對中國的侵略加劇。戰(zhàn)爭過程:甲午中日戰(zhàn)爭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1894年7月至10月的北洋艦隊與日本聯合艦隊的對峙;第二階段是1895年1月至4月的威海衛(wèi)之戰(zhàn)。戰(zhàn)爭結果:1.北洋艦隊全軍覆沒:1895年,北洋艦隊在威海衛(wèi)之戰(zhàn)中全軍覆沒,標志著甲午中日戰(zhàn)爭的結束。2.清政府被迫簽訂《馬關條約》:1895年,清政府被迫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割讓臺灣、澎湖列島,賠償巨額賠款。3.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甲午中日戰(zhàn)爭后,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民族危機加劇。小題1、請簡述甲午中日戰(zhàn)爭的主要原因。答案:甲午中日戰(zhàn)爭的主要原因有:日本對中國的侵略野心;清政府的腐敗無能;國際形勢。小題2、請列舉甲午中日戰(zhàn)爭的兩個階段。答案:甲午中日戰(zhàn)爭的兩個階段分別是:第一階段是1894年7月至10月的北洋艦隊與日本聯合艦隊的對峙;第二階段是1895年1月至4月的威海衛(wèi)之戰(zhàn)。小題3、請簡述甲午中日戰(zhàn)爭對中國歷史產生的影響。答案:甲午中日戰(zhàn)爭對中國歷史產生的影響有:北洋艦隊全軍覆沒;清政府被迫簽訂《馬關條約》;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民族危機加劇。第二題材料一:北宋時期,畢昇發(fā)明了活字印刷術,使得書籍的印刷速度大大提高,促進了文化的傳播。材料二:明朝時期,鄭和下西洋七次,加強了我國與亞非各國的友好往來和經濟交流,推動了南洋地區(qū)社會經濟的發(fā)展。材料三:近代,洋務運動試圖通過引進西方先進技術來強兵富國,但由于種種原因,最終未能實現預期的目標。1、畢昇發(fā)明活字印刷術的歷史意義是什么?答案:畢昇發(fā)明活字印刷術的歷史意義在于:提高了書籍的印刷速度,降低了印刷成本,促進了文化的傳播,對世界文明的發(fā)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2、鄭和下西洋的主要歷史功績有哪些?答案:鄭和下西洋的主要歷史功績包括:加強了我國與亞非各國的友好往來,推動了南洋地區(qū)社會經濟的發(fā)展,展示了我國古代航海技術的先進。3、洋務運動未能實現預期目標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答案:洋務運動未能實現預期目標的主要原因包括:封建統(tǒng)治者的腐敗和保守,缺乏科學的管理和技術創(chuàng)新,沒有觸動封建專制制度,以及外國列強的干涉和阻撓。第三題材料:《三國演義》是我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描寫了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近一百年的歷史風云。作品以曹操、劉備、孫權三個勢力為中心,描繪了他們之間的政治和軍事斗爭。其中,諸葛亮是劉備的重要謀士,以其智慧和高尚的人格魅力深受讀者喜愛。(1)請簡要概述《三國演義》的主要故事情節(jié)。(2)諸葛亮在《三國演義》中扮演了什么角色?他的智慧和高尚品質表現在哪些方面?(3)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三國演義》對后世的影響。一、1、《三國演義》主要講述了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以曹操、劉備、孫權三個勢力為中心,展開的政治和軍事斗爭。二、2、諸葛亮在《三國演義》中扮演了劉備的重要謀士角色。他的智慧表現在草船借箭、借東風、空城計等事件中;高尚品質表現在忠誠、仁愛、謙虛等方面。三、3、《三國演義》對后世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豐富了我國古典文學寶庫,成為流傳千古的名著;二是弘揚了忠誠、智慧、仁愛等傳統(tǒng)美德;三是為后世提供了豐富的歷史素材,有助于人們了解三國時期的歷史。第四題隨著歷史的發(fā)展,人類對自然界的認識不斷深入,科學技術不斷進步。以下是一段關于人類對自然界認識的歷史材料:在古代,人們認為自然界的一切都是由神靈支配的。例如,古希臘哲學家泰勒斯認為萬物皆由水構成,而赫拉克利特則認為萬物皆由火構成。到了中世紀,基督教教義成為主流思想,人們普遍相信自然界的一切都是上帝創(chuàng)造的。直到16世紀,文藝復興運動的興起,人們開始用科學的方法研究自然界,這一時期被稱為“科學革命”。1、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