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3課清朝前中期的鼎盛與危機目標導航目標導航課程標準課標解讀了解明清時期統(tǒng)一全國和經略邊疆的相關舉措,認識這一時期統(tǒng)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版圖奠定的重要意義認識明清時期封建專制發(fā)展和世界形勢變化對中國的影響,以及中國社會面臨的危機1.結合教材、利用史料,了解清朝君主專制發(fā)展到頂峰的表現(xiàn);運用地圖等形式明確清朝版圖的奠定。運用唯物史觀對中國古代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做客觀評價。2.運用教材相關史料,在了解清朝危機表現(xiàn)的基礎上,深刻理解這些危機對中國造成的深刻影響。課前預習課前預習一、鼎盛局面——康乾盛世康乾盛世時間清朝皇帝、、在位期間。表現(xiàn),,。盛世之因康雍乾三位皇帝的傳統(tǒng)。盛世之因—君主專制的加強制度內容特點意義清朝高級官員向皇帝單獨呈送密封報告,皇帝親手批閱后返回,不經過其他中轉、收發(fā)環(huán)節(jié)。雍正時,在寢宮旁邊設立,軍機大臣受皇帝召見,跪受筆錄,商議軍情,起草或處理機要文件加強思想控制盛世之因——疆域的奠定開拓鞏固邊疆方位舉措內容東南邊疆統(tǒng)一臺灣⑴收復臺灣:⑵臺灣設府:東北邊疆抗擊沙俄⑴:17世紀中葉,沙俄勢力侵入我國黑龍江流域??滴跚捌冢遘妵パ趴怂_的俄軍迫使沙俄同意談判。⑵:1689年簽訂,確定黑龍江、烏蘇里江流域包括庫頁島在內的廣大地區(qū)都是中國領土?!赌岵汲l約》是中俄雙方在平等的基礎上簽訂的,它遏制了沙俄向黑龍江流域的擴張,保障了東北地區(qū)的安定。北部及西北邊疆平定叛亂⑴1757年,平定漠西蒙古。⑵平定叛亂。加強管理⑴在新疆:設立,總領軍政事務。⑵在蒙古:設立、兩級單位進行統(tǒng)治。西南邊疆管轄西藏⑴確立制度:冊封達賴和班禪,此后歷世達賴和班禪都經由中央政府冊封。⑵制度。⑶設置:1727年設置,代表朝廷與達賴、班禪共同治理西藏。⑷頒布:1793年頒布《欽定藏內善后章程》,以法律的形式明確和落實了中央政府對西藏地方的管轄權。因地制宜內地:督撫制度:督,總督,主管軍事;撫,巡撫,主管行政邊疆(東北、北部和西部):將軍和辦事大臣蒙古族、藏族等民族事務:理藩院意義①現(xiàn)代中國的版圖:②鞏固了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加強了二、統(tǒng)治危機的初顯出現(xiàn)康乾盛世后期,清朝統(tǒng)治已出現(xiàn)由盛轉衰的跡象,19世紀前期(嘉慶、道光時期),衰象更為明顯。表現(xiàn)⑴資源危機:,資源危機顯露。⑵政治危機:,積累,農民起義屢屢爆發(fā)。⑶對外關系:西方殖民勢力東來,清政府固守。知識講解知識講解一、康雍乾時期的君主專制1.康乾盛世:康熙、雍正、乾隆在位期間,出現(xiàn)了100多年的鼎盛局面。2.君主專制⑴密折制度:官員向皇帝呈送密封報告,不經中轉;強化皇帝對官僚機構的控制。⑵軍機處:A.設立:雍正年間設立,選親信大臣協(xié)辦軍務。B.地位:輔助皇帝處理政務的最重要的中樞機構。C.特點:“簡”:機構簡單,有官無吏;“勤”:地近宮廷,便于宣召;“速”:辦事速度快,效率高;“密”:地處內廷,外界干擾少D.影響:進一步加強了君主專制;提高了中央集權政府的行政效率。⑶文字獄:嚴密控制思想文化,頻繁制造文字獄,對文化造成嚴重的摧殘?!咎貏e注意】議政王大臣會議、南書房和“文字獄”議政王大臣會議:清初,軍國機要由議政王大臣會議定奪。議政王大臣會議的權力凌駕于內閣六部之上,皇權受到很大限制。南書房的設置:康熙親政后,為擴大皇權,在宮內設南書房,挑選翰林院學士入值。當值的翰林院學士實際上參與機密事務,替皇帝起草諭旨。中樞機構一分為三,內閣、議政王大臣會議與南書房三足鼎立,互相制約,最后集權于皇權。文字獄:清代統(tǒng)治者為防止和鎮(zhèn)壓知識分子和漢人的反抗,從其作品中摘取字句,羅織罪名,構成冤獄。文字獄嚴重禁錮了思想,阻礙了科學文化的發(fā)展,是封建專制主義日趨腐朽、沒落在思想文化領域內的反映。二、疆域的奠定1.東南⑴驅逐荷蘭:1662年,鄭成功驅逐荷蘭殖民者,收復臺灣。⑵統(tǒng)一臺灣:1683年,清朝統(tǒng)一臺灣;1684年,設臺灣府,隸屬福建省。2.東北⑴沙俄入侵:17世紀中葉,沙俄入侵黑龍江流域;康熙前期,雅克薩之戰(zhàn)。⑵《尼布楚條約》:1689年,確定黑龍江、烏蘇里江流域包括庫頁島,均為中國領土。3.西北⑴平叛:乾隆帝平定漠西蒙古準噶爾部噶爾丹叛亂、維吾爾貴族大、小和卓叛亂。⑵治理:在蒙古族地區(qū)設立盟、旗;1762年,在新疆設立伊犁將軍。4.西藏 ⑴冊封:清初先后冊封五世“達賴喇嘛”、“班禪額爾德尼”;確立中央冊封制度。⑵管轄:1727年起,派遣駐藏大臣,代表朝廷與達賴、班禪共同治理西藏。⑶立法:1793年,《欽定藏內善后章程》法定中央政府對西藏地方的管轄權。5.邊疆統(tǒng)治的特點⑴中央專設機構:中央設理藩院掌管蒙古族、藏族等民族事務。⑵因地制宜:尊重各民族的社會習俗和宗教信仰,優(yōu)待各族上層分子。6.清朝的版圖與治理⑴疆域:西跨蔥嶺,西北達巴勒喀什池,北接西伯利亞,東北至外興安嶺和庫頁島,東臨太平洋,東南到臺灣及其附屬島嶼釣魚島、赤尾嶼等,南至南海諸島,西南抵喜馬拉雅山脈。⑵治理:內地18省,設巡撫、總督;邊疆分設若干將軍轄區(qū)和辦事大臣轄區(qū)?!咎貏e注意】明清時期的基層治理明代戶籍制度嚴密,軍民人等出行超過百里,即要在官府辦理通行證,關津要隘,時刻盤查。里甲制度在明清兩代都十分嚴格,城市中以坊、街、胡同編排,縣以下鄉(xiāng)村設鄉(xiāng)、都、保、莊。各地名稱不同,但組織系統(tǒng)直達居民百姓。鄉(xiāng)村的家族也與政權遙相呼應。三、統(tǒng)治危機的初顯1.背景:清朝由盛轉衰(1)康乾盛世后期,清朝統(tǒng)治已出現(xiàn)由盛轉衰的跡象。(2)19世紀前期嘉慶、道光在位時,衰象更為明顯。2.政治危機(1)原因①清朝人口膨脹迅速。②人口急劇增長使得資源危機日益顯露。③政治腐敗:和貧富矛盾的積累。(2)表現(xiàn)①從乾隆后期起,農民起義屢屢爆發(fā),大部分是由民間秘密宗教白蓮教領導的。②四川、湖北、陜西等省的白蓮教大起義持續(xù)了十年。③嘉慶后期,白蓮教支派天理教發(fā)動的一次起義還攻入了北京皇宮。3.外部危機及其對策(1)表現(xiàn)以英國為首的西方列強在中國東南沿海頻繁活動,要求擴大對華貿易,開拓中國市場。(2)閉關自守①清朝起初指定四處對外通商口岸,后僅保留廣州一處,并規(guī)定由官府特許的“十三行”商人代為管理對外貿易事務。②外商在廣州的活動及其與中國商民的交往,都受到嚴格約束。③嚴厲禁止民間船只出海貿易。(3)影響這種閉關的政策,無法適應新的外部環(huán)境,中國逐漸落后于世界潮流。重難點總結重難點總結重難點01軍機處的特點及影響1、特點辦事效率高:軍機大臣“跪受筆錄”,直接交由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員去執(zhí)行,減少了中間環(huán)節(jié),大大提高了辦事效率。保密性好:受皇帝直接控制,限制與外官接觸,辦公地點地處皇宮內,不易受外界干擾。機構簡單:軍機處只設軍機大臣和軍機章京二職,整個軍機處至多三四十人。2、影響軍機處既繞過了內閣,又架空了議政王大臣會議,皇帝總攬了中央機構的大權。而軍機大臣只是承旨辦事,權力都集中到皇帝手中。軍機大臣的任命并無制度上的規(guī)定可供遵循,完全出于皇帝的個人意志,一切軍國大事最終只憑皇帝一人決斷,皇帝總攬了軍政大權,擁有絕對的權力。軍機處設立后,再也沒有出現(xiàn)過更進一步加強皇權的制度創(chuàng)新。因此,軍機處的設置標志著專制皇權發(fā)展到頂峰。重難點02中國古代統(tǒng)一國家長期發(fā)展的原因1、中央集權制度的建立和發(fā)展有效地鞏固了多民族國家的統(tǒng)一。2、中國獨特的相對獨立的自然地理條件造成了兩方面的影響:一是歷史上多數(shù)重大的政治活動都具有明顯的內向性,二是中國地理條件之整體的統(tǒng)一性具有促進和維護國家統(tǒng)一的作用。3、文化傳統(tǒng)。古老的中國文化,很早就產生了統(tǒng)一的思想,歷經儒家學派的繼承和發(fā)展成為中華民族具有強大凝聚力的思想淵源,這種思想一再轉化為巨大的物質力量,對維護和促進統(tǒng)一發(fā)揮了巨大作用。4、民族融合。中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民族關系與統(tǒng)一國家的發(fā)展至為密切。由于民族融合,民族間的關系越來越密切,民族間凝聚意識不斷增強,對歷史文化的認同不斷擴大和深化。正是因為有歷史文化的認同,才有中華民族的凝聚力;也正因為有了這種凝聚力,才有統(tǒng)一國家的鞏固和發(fā)展。5、中原漢族先進經濟、文化的強大吸引力。典型例題典型例題題型01中國古代皇權的發(fā)展趨勢圖梁啟超在論述中國古代專制政治發(fā)展時說:“專制權稍薄弱,則有分裂,有分裂則有力征,有力征則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則專制權高一度,愈積愈進。”從中國古代歷史整體來看,這一論述中可以確認的是()A.君主專制是維系統(tǒng)一的主要條件B.分裂動蕩是專制權力產生的前提C.專制程度隨歷史進程而不斷加強D.武力奪取政權是專制制度的基礎答案C解析:A、D兩項不符合先秦的史實;分裂動蕩未必引發(fā)專制,排除B項。從“兼并多一次,則專制權高一度,愈積愈進”可知專制程度隨歷史進程而不斷加強,故答案為C項。題型02清朝中期的時代特征乾隆年間設立三通館,其編修的地理志突破了之前以山川為綱要、以中原為核心的九州書寫體系,采用以當朝行政區(qū)劃為綱的疆域書寫體系,將邊疆地區(qū)與中原地區(qū)一視同仁。這種地理志書寫體系的變化A.服務于國家認同的需要 B.說明了中國版圖的奠定C.促進了邊疆地區(qū)的開發(fā) D.推動了地方制度的改革答案A【解析】乾隆年間即清朝前期,官修地理志不再采用以中原為核心的舊體系,改為以當朝行政區(qū)劃為綱的疆域書寫體系,將邊疆地區(qū)與中原地區(qū)一視同仁,是為了服務于國家認同的需要,A項正確;地理志書寫體系的變化不能說明中國版圖的奠定,排除B項;地理志編寫體系的變化與邊疆地區(qū)的開發(fā)無直接關系,排除C項;材料不能說明地理志書寫體系的發(fā)展推動了地方制度的改革,排除D項。故選A項。課后自測課后自測1.清初督撫的設置,基本上仍沿襲了明代的外差制度“因事而設”的特點,定鼎北京之后,督撫的設置由北而南向四周,進一步在控制的疆域內逐漸重建和擴廣,擁有了辦事機構和辦事人員,確立了對布政使、按察使兩司的統(tǒng)屬關系和對地方的職責。據(jù)此可知,清代督撫制度的確立(
)A.構建了地方權力制約機制 B.削弱了清國家政策的穩(wěn)定性C.導致了地方冗官現(xiàn)象加劇 D.適應了加強中央集權的需要2.1727年,清政府在西藏設駐藏大臣監(jiān)督西藏地方政務;1762年,清政府在新疆設伊犁將軍;1884年,在新疆建行省,最終確定了今天中國的版圖。這表明,清朝(
)A.行省制度開始在全國推行 B.君主專制統(tǒng)治空前強化C.中央政府與西藏開始交往 D.強化對邊疆地區(qū)的管轄3.軍機處自創(chuàng)設伊始就只有軍機大臣、軍機章京兩層,有官無吏;軍機大臣人數(shù)很少,只有3~5人,每天日夜值班,能夠迅速處理各地呈送的奏折文書。由此可見,軍機處的設置()A.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B.加強了中央集權C.完善了中樞機構 D.削弱了丞相權力4.康熙曾多次親臨曲阜拜謁孔廟,并親書“萬世師表”以示尊崇。他對佛道及其他民間宗教甚至迷信活動也都采取保護措施??滴蹙拍?,他頒布“上諭十六條”,規(guī)定地方官要選年老有德者講說,宣講時須言語明白痛切,使人感動??滴踹@些舉措意在(
)A.推行三教合一的思想 B.構建穩(wěn)固的社會秩序 C.完善基層的道德建設 D.確立理學的主導地位5.清代奏折制度誕生后,擁有具奏權的督撫,遇大事時往往先通過密折與皇帝商議。因此,在與中央部臣討論前,皇帝往往對事情已有定見,部臣的反對意見難以奏效。這反映出奏折制度(
)A.造成嚴重的任人唯親現(xiàn)象 B.強化了政務運行制度化C.提高了中樞機構決策效率 D.進一步加強了君主集權6.清朝雍正時期獲得密奏權的官員達l200人,密奏內容涉及范圍很寬泛,軍務、政務、官吏、民情、水旱、傳聞等等。雍正時期攤丁入畝、改土歸流等重要政策,都是臣下密奏先提出,雍正帝又與臣下反復討論后做出決策。據(jù)此可知,密折制(
)A.體現(xiàn)古代官僚體制的完善 B.是君主專制制度的發(fā)展C.逐漸取代了軍機處的職能 D.是民意上達中央的途徑7.下表為清朝中期人口、耕地面積數(shù)據(jù)。對此解讀準確的是(
)時間人口數(shù)量(億)耕地面積(萬公頃)人均耕地面積(畝)1753年(乾隆十八年)1.84約49024.001784年(乾隆四十九年)2.86約50712.661812年(嘉慶十七年)3.34約52602.361851年(咸豐元年)4.32約50421.75A.開始突破傳統(tǒng)自然經濟的結構 B.邊疆國土的開發(fā)有效緩解人地矛盾C.高產作物傳入提高了糧食產量 D.人口急劇增長使資源危機日益顯露8.如表所示是某學校歷史研究性學習小組整理的材料,據(jù)此可以判斷他們的研究主題是(
)地區(qū)措施東南地區(qū)1684年設臺灣府。隸屬福建省東北地區(qū)1689年簽訂中俄《尼布楚條約》蒙古和新疆地區(qū)平定準噶爾部。大小和卓的叛亂西藏地區(qū)1727年派駐駐藏大臣A.清朝前期的民族關系 B.捍衛(wèi)國家統(tǒng)一的康熙帝C.中央集權的不斷加強 D.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9.從1730年到1911年,陸續(xù)有150人擔任軍機大臣之職,其中滿族70人,占總數(shù)的46.7%;漢族69人,占總數(shù)的46%;蒙古族10人,占總數(shù)的6.7%;族籍不明者1人,占總數(shù)的0.6%。據(jù)此可知,清代(
)A.籠絡各族精英參與統(tǒng)治 B.貫徹民族平等政策C.注重提高軍機處的效率 D.加強皇權專制統(tǒng)治10.1757年,乾隆在平定準噶爾部叛亂后,在承德普寧寺內立有平定準噶爾后勒銘伊犁之碑,并親撰碑文“伊犁既歸版章,久安善后之圖,要焉已定者,詎宜復失也”。碑文中“久安善后之圖”是指(
)A.派遣烏魯木齊都統(tǒng)管理新疆 B.將新疆改為行省派巡撫管轄C.設立伊犁將軍統(tǒng)轄新疆全境 D.派八旗綠營在全疆戍邊屯田11.康雍乾時期,清朝統(tǒng)治者為穩(wěn)定和鞏固國家疆域進行了不懈的努力,現(xiàn)代中國的版圖在這一階段完全奠定,下列不屬于清朝經略邊疆的措施是(
)A.設置臺灣府,隸屬于福建省 B.重修長城,防御瓦剌、韃靼南下C.派駐藏大臣,參與共治西藏 D.平定大小和卓叛亂,設伊犁將軍12.順治元年,清廷仿照明制設四譯館,負責少數(shù)民族和周邊屬國文書的翻譯事宜;康熙四十七年,清廷又在北京設立了內閣俄羅斯文館,來為清政府培養(yǎng)通曉俄語的翻譯人才;至雍正年間,負責培養(yǎng)拉丁文翻譯人才的西洋館正式成立。這些措施(
)A.促進中外文化之間的交流 B.源于對西學東漸的文化回應C.反映閉關鎖國政策的松動 D.體現(xiàn)天朝上國下的文化自守13.明朝末年,漠西蒙古土爾扈特部不堪準噶爾貴族的壓迫,西遷至伏爾加河下游。但他們不忘祖國,不顧路遙山阻,不斷派人向明、清朝廷奉表入貢。在噶爾丹叛亂時,出兵協(xié)助清軍阻擊叛軍,得到康熙帝獎賞。清朝也派官員長途跋涉探望土爾扈特部。這表明(
)①準噶爾貴族的分裂叛亂失道寡助
②土爾扈特部的國家認同堅定明確③伊犁將軍的設置加強了邊疆管轄
④中華民族具有強大的民族凝聚力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4.清朝將南海諸島列入水師的巡查范圍??滴跛氖拍曛廖迨荒辏?710—1712),廣東水師副將吳升率水師巡視西沙群島,“自瓊崖,歷銅鼓,經七洲洋、四更沙,周遭三千里,躬自巡視,地方寧謐”。清政府的行為(
)A.奠定了施瑯收復臺灣的堅實基礎 B.鞏固了東南亞國家與清朝的關系C.反映了政府大力扶持海上的貿易 D.表明了中國對南海諸島行使主權15.平定準噶爾叛亂后,清廷在蒙古族地區(qū)推行盟旗制度,盟長由理藩院委任蒙古王公貴族充任,監(jiān)督本盟各旗軍政事務。各旗首領履行中央委派的職責。參贊大臣、定邊將軍、辦事大臣等負責北邊防務。清朝前期推行的盟旗制度(
)A.實現(xiàn)了中央對蒙古族地區(qū)的直轄 B.促進了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發(fā)展C.開創(chuàng)了民族地區(qū)治理的新模式 D.開始建立蒙古族地區(qū)與中央的政治聯(lián)系16.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周朝已開始出現(xiàn)“小行人、象胥、掌客、懷方氏”等具有周邊民族事務管理性質的官職,秦朝正式在中央設置管理民族事務的“典客”。漢承秦制,漢武帝時期設置屬國都尉,具體管轄歸附及內屬的邊疆民族。唐朝邊疆民族的首領可管理府州的具體事務,但需向唐王朝繳納貢賦,統(tǒng)于唐王朝的中央政府。此外唐王朝還在邊陲地區(qū)發(fā)展屯田、開辟互市貿易、妥善安排邊疆民族子弟學習。元朝在吐蕃采取“政教合一”政策,在中央設置管理吐蕃事務的帝師和宣政院機構;在元朝興起之地漠北,設嶺北行省,基本行政單位仍是蒙古傳統(tǒng)建制,并部署軍隊,戍守的同時進行屯田。明朝靠近內地的少數(shù)民族統(tǒng)治區(qū)減少,明政府直接控制,委派流官的地區(qū)增加。清朝在邊疆全面推行郡縣制和修訂相關法規(guī),強化邊陲管理?!幾怨燃覙s、羅明軍《中國古代邊疆治理歷譜識認》根據(jù)材料一,歸納中國古代治理邊疆少數(shù)民族的主要措施,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其意義。17.秦漢時期建立了統(tǒng)一多民族封建國家,此后歷代都采取措施加強對邊境地區(qū)的管理。材料一
西漢初年以妥協(xié)為主的隱忍戰(zhàn)略,為政權的鞏固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2030年中國非標壓力容器行業(yè)發(fā)展狀況及營銷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表演服市場創(chuàng)新前景分析及投資預測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薺藍油市場競爭格局規(guī)劃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自助回單打印終端市場發(fā)展狀況及營銷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羽毛(絨)加工業(yè)市場規(guī)模分析及發(fā)展建議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粉末冶金模產業(yè)運行狀況及發(fā)展趨勢預測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空氣凈化系統(tǒng)工程行業(yè)發(fā)展規(guī)模規(guī)劃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電腦機箱市場現(xiàn)狀分析規(guī)劃研究報告
- 株洲師范高等??茖W校《車輛動力學與強度》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重慶青年職業(yè)技術學院《電力電子技術及應用課程設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拉線的制作詳細
- 律師報價函(訴訟)
- 新生兒沐浴評分標準
- 潛水作業(yè)指導書
- (完整版)設計管理
- 感謝對手閱讀附答案
- 材料性能學(第2版)付華課件0-緒論-材料性能學
- GB/T 8012-2000鑄造錫鉛焊料
- 第一課 第一章 AutoCAD 2012概述入門
- 2023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數(shù)學版含答案
- 超市店長考核方案(實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