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駐馬店市道德與法治初三上學期試題及答案指導(2024年)_第1頁
河南省駐馬店市道德與法治初三上學期試題及答案指導(2024年)_第2頁
河南省駐馬店市道德與法治初三上學期試題及答案指導(2024年)_第3頁
河南省駐馬店市道德與法治初三上學期試題及答案指導(2024年)_第4頁
河南省駐馬店市道德與法治初三上學期試題及答案指導(2024年)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年河南省駐馬店市道德與法治初三上學期自測試題(答案在后面)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有12小題,每小題4分,共48分)1、以下關于道德與法治的認識,正確的是:A、道德與法治是相互獨立的,可以各自發(fā)展B、道德與法治是相輔相成的,共同維護社會秩序C、道德與法治之間沒有關系,是社會發(fā)展的兩個不同領域D、道德與法治是相互排斥的,不能同時存在2、以下關于法律的特征,描述錯誤的是:A、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B、法律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C、法律是對所有人都有約束力的D、法律是道德的體現(xiàn),道德是法律的補充3、下列行為中,不屬于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規(guī)定的情形是:A.未成年人沉迷網絡游戲,每日連續(xù)玩超過4小時B.未成年人參與打架斗毆,造成輕微傷害C.未成年人偷竊他人財物,金額較小D.未成年人無照駕駛電動自行車上街4、下列關于法律特征的描述,錯誤的是:A.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B.法律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C.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D.法律是道德的替代品5、以下關于法律的特征,表述不正確的是:A、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B、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C、法律以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D、法律以經濟利益為主要調整對象6、在日常生活中,以下哪種行為體現(xiàn)了道德與法治的結合:A、在公共場所大聲喧嘩B、遵守交通規(guī)則,文明駕駛C、在學??荚囍凶鞅譊、在家庭中隨意打罵家人7、下列關于法律的特征,描述錯誤的是:A、法律由國家制定或認可B、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C、法律是以道德規(guī)范為基礎D、法律以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8、以下行為中,不屬于犯罪行為的是:A、故意傷害他人身體,致人重傷B、偷竊他人財物,價值5000元C、在公共場所大聲喧嘩,擾亂公共秩序D、非法持有毒品,數(shù)量較大9、下列行為中,符合法律精神的是()A.小明在網絡上散布他人隱私信息B.小紅主動幫助老人過馬路C.小剛在考試中抄襲他人答案D.小李在學校里隨意損壞公共設施11、關于我國法律的特點,以下哪項表述是正確的?A.法律是由道德規(guī)范演變而來的B.法律具有普遍約束力和國家強制力C.法律是由全體公民共同制定的D.法律是由歷史傳統(tǒng)和社會習慣形成的二、非選擇題(本大題有5小題,第5小題12分,其他每題10分,共52分)第一題閱讀材料:近年來,我國政府高度重視法治教育,將其納入國民教育體系,旨在培養(yǎng)青少年成為具有道德素質和法治觀念的公民。以下是一篇關于道德與法治教育的文章: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道德與法治教育在青少年成長過程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道德教育有助于培養(yǎng)青少年的道德品質,使其成為具有良好道德素質的公民;法治教育則有助于提高青少年的法治觀念,使其自覺遵守法律法規(guī)。以下將從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兩個方面進行分析。一、道德教育1.培養(yǎng)青少年的道德品質,使其成為具有良好道德素質的公民。2.促進青少年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3.提高青少年的道德判斷能力,使其在面對道德困境時能夠做出正確的選擇。二、法治教育1.增強青少年的法治觀念,使其自覺遵守法律法規(guī)。2.提高青少年的法律意識,使其學會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合法權益。3.培養(yǎng)青少年的法治精神,使其成為遵紀守法的公民。根據以上材料,回答以下問題:1、請簡述道德教育對青少年成長的意義。2、請列舉法治教育對青少年成長的三個作用。3、結合實際,談談如何加強道德與法治教育。第二題在我國,道德與法治教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以下是一段關于道德與法治教育的材料:近年來,我國高度重視青少年道德與法治教育,將其納入國民教育體系。道德與法治教育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觀念、法治意識和公民素質,使他們成為具有社會責任感和法律意識的新一代公民。以下是一些具體的做法:1.開設道德與法治課程,將道德與法治教育貫穿于各個學段;2.開展豐富多彩的道德與法治教育活動,如主題班會、法治講座、辯論賽等;3.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高教師道德與法治教育水平;4.家校合作,共同營造良好的道德與法治教育環(huán)境。請根據以上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以下問題:1、道德與法治教育的目的是什么?2、我國在道德與法治教育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3、作為一名中學生,你應該如何積極參與道德與法治教育?第三題材料:某市為了提高市民的法律意識和道德素養(yǎng),決定在全市范圍內開展“法治與道德同行”主題活動?;顒觾热莅ǎ号e辦法律知識講座、道德模范事跡報告會、法治知識競賽等。以下為活動中的部分內容:(1)法律知識講座:邀請法官、檢察官、律師等專業(yè)人士,向市民普及法律知識,解答市民關心的法律問題。(2)道德模范事跡報告會:邀請道德模范分享自己的感人事跡,激勵市民向榜樣學習。(3)法治知識競賽:組織市民參加法治知識競賽,提高市民的法治素養(yǎng)。請根據以上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以下問題:1、請列舉出“法治與道德同行”主題活動中的兩種形式。2、結合所學知識,簡要說明開展“法治與道德同行”主題活動的重要意義。3、作為中學生,我們應該如何踐行“法治與道德同行”的理念?第四題材料一:某地政府在建設城市時,為了提高綠化率,決定在城市公園中種植大量樹木。然而,在種植過程中,一些市民認為樹木遮擋了陽光,影響了他們的日常生活。材料二:我國《民法典》規(guī)定,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權、名譽權、榮譽權、隱私權等權利。材料三:我國《憲法》規(guī)定,公民有參加國家政治生活的權利和義務。1、根據材料一,請列舉出市民對政府種植樹木的兩種不同觀點。2、結合材料二,請談談公民在行使權利時應遵循的原則。3、根據材料三,請列舉出公民參加國家政治生活的兩種途徑。第五題材料: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fā)展,人民群眾的法律意識和道德觀念不斷提高。某市為進一步加強青少年法治教育和道德建設,開展了一系列教育活動。以下是該市部分學校的活動記錄:(1)學校組織開展了“法律知識競賽”,通過競賽的形式,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法律知識,提高法律意識。(2)學校邀請法律專家進行講座,講解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引導學生學會依法維權。(3)學校組織學生觀看法治電影,讓學生通過觀看影片,了解法律在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中的作用。(4)學校開展了“誠信校園行”活動,通過開展誠信簽名、誠信故事分享等形式,培養(yǎng)學生的誠信品質。1、根據材料,請分析學校開展“法律知識競賽”這一活動的意義。(1)提高學生的法律意識,讓他們了解法律知識,學會依法行事。(2)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協(xié)作精神,增強集體榮譽感。(3)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積極性。(4)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促進身心健康發(fā)展。2、請結合材料,談談學校邀請法律專家進行講座對學生有哪些積極影響。(1)增強學生的法律意識,讓他們學會依法維權。(2)提高學生的法律素養(yǎng),為將來步入社會打下基礎。(3)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學會獨立思考。(4)激發(fā)學生對法律專業(yè)的興趣,為未來職業(yè)規(guī)劃提供參考。3、結合材料,請列舉學校開展“誠信校園行”活動對學生誠信品質的培養(yǎng)有哪些具體措施。(1)誠信簽名活動,讓學生在實際行動中踐行誠信。(2)誠信故事分享,讓學生從故事中學習誠信的重要性。(3)誠信教育講座,讓學生深入了解誠信的內涵和價值。(4)誠信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鍛煉誠信品質。2024年河南省駐馬店市道德與法治初三上學期自測試題及答案指導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有12小題,每小題4分,共48分)1、以下關于道德與法治的認識,正確的是:A、道德與法治是相互獨立的,可以各自發(fā)展B、道德與法治是相輔相成的,共同維護社會秩序C、道德與法治之間沒有關系,是社會發(fā)展的兩個不同領域D、道德與法治是相互排斥的,不能同時存在答案:B解析:道德與法治是相輔相成的,道德強調內心的修養(yǎng)和道德行為,而法治強調國家法律對社會行為的規(guī)范。二者共同維護社會秩序,促進社會和諧發(fā)展。因此,選項B正確。2、以下關于法律的特征,描述錯誤的是:A、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B、法律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C、法律是對所有人都有約束力的D、法律是道德的體現(xiàn),道德是法律的補充答案:D解析:法律和道德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并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規(guī)范性文件;而道德是人們內心的一種道德觀念,是對個人行為的一種道德約束。法律和道德雖然有聯(lián)系,但并不是道德的體現(xiàn),也不是道德的補充。因此,選項D描述錯誤。3、下列行為中,不屬于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規(guī)定的情形是:A.未成年人沉迷網絡游戲,每日連續(xù)玩超過4小時B.未成年人參與打架斗毆,造成輕微傷害C.未成年人偷竊他人財物,金額較小D.未成年人無照駕駛電動自行車上街答案:D解析: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沉迷網絡游戲、參與打架斗毆、偷竊他人財物均屬于違法行為,但本題中選項D“未成年人無照駕駛電動自行車上街”違反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不屬于《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調整范圍,因此正確答案是D。4、下列關于法律特征的描述,錯誤的是:A.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B.法律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C.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D.法律是道德的替代品答案:D解析:法律的特征包括: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選項A、B、C均正確描述了法律的特征。而選項D“法律是道德的替代品”是錯誤的,因為法律和道德是兩種不同的社會規(guī)范,法律不能完全替代道德,兩者在社會生活中各有其作用。因此,正確答案是D。5、以下關于法律的特征,表述不正確的是:A、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B、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C、法律以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D、法律以經濟利益為主要調整對象答案:D解析:法律的主要調整對象是社會關系,而不是單純的經濟利益。法律確實涉及到經濟關系,但它的調整范圍遠不止于此,還包括社會關系、道德關系等多個方面。因此,選項D的表述不正確。其他選項A、B、C都是法律的基本特征。6、在日常生活中,以下哪種行為體現(xiàn)了道德與法治的結合:A、在公共場所大聲喧嘩B、遵守交通規(guī)則,文明駕駛C、在學校考試中作弊D、在家庭中隨意打罵家人答案:B解析:選項B中的行為是遵守交通規(guī)則的,這不僅體現(xiàn)了法治精神,即遵守國家法律,也體現(xiàn)了道德精神,即尊重他人、維護社會公共秩序。選項A、C、D分別違反了公共秩序、誠信原則和家庭和諧,是不道德且不合法的行為。因此,選項B是正確答案。7、下列關于法律的特征,描述錯誤的是:A、法律由國家制定或認可B、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C、法律是以道德規(guī)范為基礎D、法律以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答案:C解析:法律的特征包括由國家制定或認可、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以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等。選項C中的“法律是以道德規(guī)范為基礎”描述不準確,因為法律和道德規(guī)范雖然有時存在交叉,但法律并非完全基于道德規(guī)范,它還包括政策、技術標準等因素。因此,選項C是錯誤的。8、以下行為中,不屬于犯罪行為的是:A、故意傷害他人身體,致人重傷B、偷竊他人財物,價值5000元C、在公共場所大聲喧嘩,擾亂公共秩序D、非法持有毒品,數(shù)量較大答案:C解析:犯罪行為是指違反國家刑法規(guī)定,應當受到刑罰處罰的行為。選項A、B、D分別符合故意傷害罪、盜竊罪和非法持有毒品罪的構成要件。而選項C中在公共場所大聲喧嘩,擾亂公共秩序雖然是不良行為,但根據我國刑法,這不屬于犯罪行為,而是行政違法行為,應當由公安機關給予行政處罰。因此,選項C是不屬于犯罪行為的。9、下列行為中,符合法律精神的是()A.小明在網絡上散布他人隱私信息B.小紅主動幫助老人過馬路C.小剛在考試中抄襲他人答案D.小李在學校里隨意損壞公共設施答案:B解析:選項B中的小紅主動幫助老人過馬路是體現(xiàn)了法律精神中的社會責任和互助精神,符合法律對公民行為的正面要求。而選項A中小明的行為侵犯了他人的隱私權,選項C中小剛的行為違反了學術誠信,選項D中小李的行為損害了公共財產,這些行為都是不合法的。因此,正確答案是B。10、以下哪項不是我國憲法規(guī)定的基本權利?()A.人身自由權B.言論自由權C.受教育權D.財產繼承權答案:D解析:根據我國憲法規(guī)定,公民的基本權利包括人身自由權、言論自由權、受教育權等。財產繼承權雖然是公民的一項重要權利,但它屬于民事權利范疇,不是憲法規(guī)定的基本權利。因此,正確答案是D。11、關于我國法律的特點,以下哪項表述是正確的?A.法律是由道德規(guī)范演變而來的B.法律具有普遍約束力和國家強制力C.法律是由全體公民共同制定的D.法律是由歷史傳統(tǒng)和社會習慣形成的答案:B解析:法律是國家制定或認可,并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以規(guī)定當事人權利和義務為內容的具有普遍約束力的社會規(guī)范。因此,B選項正確。12、以下哪種行為屬于侵犯他人合法權益的行為?A.甲在公共場合大聲喧嘩B.乙在朋友圈轉發(fā)一篇新聞C.丙在朋友圈發(fā)表不當言論D.丁在朋友圈曬出自己的旅游照片答案:A解析:侵犯他人合法權益的行為是指違反法律規(guī)定,損害他人合法權益的行為。在四個選項中,甲在公共場合大聲喧嘩干擾了他人的正常生活,屬于侵犯他人合法權益的行為。因此,A選項正確。二、非選擇題(本大題有5小題,第5小題12分,其他每題10分,共52分)第一題閱讀材料:近年來,我國政府高度重視法治教育,將其納入國民教育體系,旨在培養(yǎng)青少年成為具有道德素質和法治觀念的公民。以下是一篇關于道德與法治教育的文章: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道德與法治教育在青少年成長過程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道德教育有助于培養(yǎng)青少年的道德品質,使其成為具有良好道德素質的公民;法治教育則有助于提高青少年的法治觀念,使其自覺遵守法律法規(guī)。以下將從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兩個方面進行分析。一、道德教育1.培養(yǎng)青少年的道德品質,使其成為具有良好道德素質的公民。2.促進青少年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3.提高青少年的道德判斷能力,使其在面對道德困境時能夠做出正確的選擇。二、法治教育1.增強青少年的法治觀念,使其自覺遵守法律法規(guī)。2.提高青少年的法律意識,使其學會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合法權益。3.培養(yǎng)青少年的法治精神,使其成為遵紀守法的公民。根據以上材料,回答以下問題:1、請簡述道德教育對青少年成長的意義。答案:道德教育對青少年成長的意義主要包括以下幾點:①培養(yǎng)青少年的道德品質,使其成為具有良好道德素質的公民;②促進青少年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③提高青少年的道德判斷能力,使其在面對道德困境時能夠做出正確的選擇。2、請列舉法治教育對青少年成長的三個作用。答案:法治教育對青少年成長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幾點:①增強青少年的法治觀念,使其自覺遵守法律法規(guī);②提高青少年的法律意識,使其學會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合法權益;③培養(yǎng)青少年的法治精神,使其成為遵紀守法的公民。3、結合實際,談談如何加強道德與法治教育。答案:加強道德與法治教育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①加強道德與法治教育課程設置,提高教育質量;②開展豐富多彩的道德與法治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的參與度;③加強家庭教育,引導家長關注孩子的道德與法治教育;④加強學校與社會的合作,共同營造良好的道德與法治教育環(huán)境。第二題在我國,道德與法治教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以下是一段關于道德與法治教育的材料:近年來,我國高度重視青少年道德與法治教育,將其納入國民教育體系。道德與法治教育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觀念、法治意識和公民素質,使他們成為具有社會責任感和法律意識的新一代公民。以下是一些具體的做法:1.開設道德與法治課程,將道德與法治教育貫穿于各個學段;2.開展豐富多彩的道德與法治教育活動,如主題班會、法治講座、辯論賽等;3.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高教師道德與法治教育水平;4.家校合作,共同營造良好的道德與法治教育環(huán)境。請根據以上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以下問題:1、道德與法治教育的目的是什么?2、我國在道德與法治教育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3、作為一名中學生,你應該如何積極參與道德與法治教育?答案:1、道德與法治教育的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觀念、法治意識和公民素質,使他們成為具有社會責任感和法律意識的新一代公民。2、我國在道德與法治教育方面采取了以下措施:(1)開設道德與法治課程,將道德與法治教育貫穿于各個學段;(2)開展豐富多彩的道德與法治教育活動,如主題班會、法治講座、辯論賽等;(3)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高教師道德與法治教育水平;(4)家校合作,共同營造良好的道德與法治教育環(huán)境。3、作為一名中學生,我應積極參與道德與法治教育:(1)認真學習道德與法治課程,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和法律意識;(2)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道德與法治教育活動,如主題班會、法治講座、辯論賽等;(3)自覺遵守法律法規(guī),做到誠實守信、遵紀守法;(4)關注社會熱點問題,學會運用道德與法治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第三題材料:某市為了提高市民的法律意識和道德素養(yǎng),決定在全市范圍內開展“法治與道德同行”主題活動?;顒觾热莅ǎ号e辦法律知識講座、道德模范事跡報告會、法治知識競賽等。以下為活動中的部分內容:(1)法律知識講座:邀請法官、檢察官、律師等專業(yè)人士,向市民普及法律知識,解答市民關心的法律問題。(2)道德模范事跡報告會:邀請道德模范分享自己的感人事跡,激勵市民向榜樣學習。(3)法治知識競賽:組織市民參加法治知識競賽,提高市民的法治素養(yǎng)。請根據以上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以下問題:1、請列舉出“法治與道德同行”主題活動中的兩種形式。答案:1、法律知識講座;2、道德模范事跡報告會;3、法治知識競賽。2、結合所學知識,簡要說明開展“法治與道德同行”主題活動的重要意義。答案:1、增強市民的法律意識和道德素養(yǎng);2、促進社會和諧穩(wěn)定;3、提高社會文明程度。3、作為中學生,我們應該如何踐行“法治與道德同行”的理念?答案:1、學習法律知識,提高自身法律素養(yǎng);2、遵守法律法規(guī),做到守法公民;3、弘揚道德風尚,傳承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4、關愛他人,助人為樂。第四題材料一:某地政府在建設城市時,為了提高綠化率,決定在城市公園中種植大量樹木。然而,在種植過程中,一些市民認為樹木遮擋了陽光,影響了他們的日常生活。材料二:我國《民法典》規(guī)定,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權、名譽權、榮譽權、隱私權等權利。材料三:我國《憲法》規(guī)定,公民有參加國家政治生活的權利和義務。1、根據材料一,請列舉出市民對政府種植樹木的兩種不同觀點。答案:1、觀點一:支持政府種植樹木,認為可以美化環(huán)境,提高綠化率。2、觀點二:反對政府種植樹木,認為樹木遮擋了陽光,影響了日常生活。2、結合材料二,請談談公民在行使權利時應遵循的原則。答案:2、公民在行使權利時應遵循以下原則:(1)尊重他人權利;(2)不得損害國家、社會、集體利益;(3)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行使權利;(4)以合法方式行使權利。3、根據材料三,請列舉出公民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