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秋季學期新人教版地理七年級上冊課件 第三章 陸地和海洋 3.3 海陸的變遷_第1頁
2024年秋季學期新人教版地理七年級上冊課件 第三章 陸地和海洋 3.3 海陸的變遷_第2頁
2024年秋季學期新人教版地理七年級上冊課件 第三章 陸地和海洋 3.3 海陸的變遷_第3頁
2024年秋季學期新人教版地理七年級上冊課件 第三章 陸地和海洋 3.3 海陸的變遷_第4頁
2024年秋季學期新人教版地理七年級上冊課件 第三章 陸地和海洋 3.3 海陸的變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電影《攀登者》中有這樣一個鏡頭:吳京飾演的方五洲在給學生上課時,拿出了一塊三葉蟲的化石,告訴學生們,這塊化石是1960年中國登山隊第一次攀登珠穆朗瑪峰時在山頂找到的。三葉蟲是遠古時期的一種海洋生物,誕生于寒武紀,消亡于二疊紀末期,在地球上生活了超過3億年。而電影中的“化石”準確來說應該叫作“海洋生物化石”。這些化石是由海洋生物的遺體沉積到海底,然后被后續(xù)的沉積物覆蓋保存才形成的。那這些海底的化石是怎么出現(xiàn)在珠穆朗瑪峰的呢?01滄海桑田滄海桑田,原意就是指海陸變遷。簡稱滄桑,出自我國古書《神仙傳·麻姑》。傳說古代有個叫麻姑的仙女,自稱曾經(jīng)三次看到東海變成桑田。后人以滄海桑田比喻世事變化很大。2024/9/22我國科學工作者在喜馬拉雅山考察時,發(fā)現(xiàn)巖石中含有魚、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的化石。想想這是為什么呢?地殼的變動古河道我國東部海底發(fā)現(xiàn)古河道及水井等人類活動的遺跡,說明了該海域過去是什么狀況?海平面的升降歐洲的荷蘭是世界上著名的“低地國”,全國約有1/4的陸地低于海平面。據(jù)統(tǒng)計,荷蘭約有17%的國土面積(約7000平方千米)都是從大海里填出來的。人類活動香港國際機場填海造陸香港國際機場是全球有數(shù)最繁忙的機場,國際客運量位列世界第五,國際貨運量更稱冠全球。從香港國際機場出發(fā),可于五小時內(nèi)飛抵全球半數(shù)人口居住地。辯證地認識圍海造陸利圍海造陸,用于城市建設和工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有效緩解了經(jīng)濟發(fā)展與建設用地不足的矛盾。弊圍海造陸的后遺癥:破壞了地下水位;許多自然植物和動物劇減。歸納:海陸變遷的原因地殼運動海平面升降人類活動人為原因自然原因(主)02大陸漂移學說地球海陸輪廓如何形成的?觀點1我們腳下的大地在運動,七大洲、四大洋是不斷運動的。觀點2大地多么堅固、穩(wěn)定。海陸輪廓自古就是這樣的。

1910年的一天,年輕的氣象學家魏格納因病躺在床上,目光正好落在墻上的一幅世界地圖上?!捌婀?!大西洋兩岸大陸輪廓的凹凸,為什么竟如此吻合?”他的腦海里再也平靜不下來:“非洲大陸和南美洲大陸以前會不會是連在一起的?是不是后來因為受到某種力的作用才破裂分離的?大陸會不會是漂移的?這一發(fā)現(xiàn),促使魏格納開始研究大陸漂移。通過收集資料和實地考察,魏格納從古生物化石、地層構造等方面,找到了大西洋兩岸相同或相吻合的一些證據(jù)。魏格納依據(jù)前人的研究和相關資料,結合自己的考察,提出了“大陸漂移說”。但是,他的假說在當時被認為是荒謬的。為了進一步尋找大陸漂移的證據(jù),魏格納前往北極地區(qū)的格陵蘭島探險考察,在他50歲生日那天不幸遇難。值得欣慰的是,他的大陸漂移說,現(xiàn)在已經(jīng)被大多數(shù)人所接受。這一偉大的科學假說,以及后來發(fā)展起來的板塊構造學說,使人類重新認識了地球。從地圖上得到的啟示顯然,在大西洋版世界地圖的視角下,更容易發(fā)現(xiàn)非洲和南美洲邊緣的相似性國際上通行的兩種世界地圖找證據(jù)證據(jù)一海牛生活在熱帶淺海環(huán)境中,鴕鳥生活在陸地上,而且不會飛,按理它們都沒有遠涉大洋的能力,但卻分布在兩塊大陸上,說明非洲大陸和南美洲大陸曾是緊密相連的整體。找證據(jù)證據(jù)二地層就像記錄地球歷史的無聲書,該圖展示的是南美洲和非洲拼合后,古老地層存在相似性,說明南美洲大陸和非洲大陸曾是相連的整體。大陸漂移假說的內(nèi)容大約兩億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連接的一塊大陸,周圍是一片汪洋。后來,原始大陸才分裂成幾塊,緩慢地漂移分離,逐漸形成了今天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狀況。03板塊構造學說20世紀60年代,在大陸漂移說的基礎上,科學家提出了板塊構造學說。認識全球六大板塊亞歐板塊非洲板塊印度洋板塊太平洋板塊南極洲板塊美洲板塊幾乎是海洋屬于印度洋板塊ABCDEF同桌兩一組用地理課本,模擬板塊的水平運動張裂碰撞使地表發(fā)生斷裂使地表隆起抬升活動:讀圖,對下列現(xiàn)象作出合理解釋。1.紅海為什么在不斷擴張?2.地中海為什么在不斷縮???3.喜馬拉雅山脈是怎樣形成的?紅海非洲板塊與印度洋板塊不斷張裂亞歐板塊與非洲板塊相互碰撞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相互碰撞珠穆朗瑪峰預測:珠峰的海拔在不斷上升還是下降?經(jīng)測量,珠峰在2010年的海拔為8844.43米,直至如今,喜馬拉雅山區(qū)仍處在不斷上升之中,每100年上升7厘米。珠峰新高度

2020年12月8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同尼泊爾總統(tǒng)班達里互致信函,共同宣布珠穆朗瑪峰最新高程!8848.86米!東非大裂谷地球最大的“疤痕”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的張裂處在板塊交界處,或碰撞擠壓,或張裂拉伸,地殼比較活躍;想一想,我們是否能真實地看到板塊運動帶來的力量呢?歸納與總結在板塊內(nèi)部,地殼比較穩(wěn)定?;鹕絿姲l(fā)地震世界上的火山和地震,大多集中分布在地殼比較活躍的板塊交界地帶,如環(huán)太平洋地震帶和地中?!柴R拉雅地震帶。環(huán)太平洋火山地震帶地中?!柴R拉雅火山地震帶世界兩大火山地震帶讀六大板塊示意圖(下圖),完成下面小題。1.導致2022年3月16日日本東海岸發(fā)生6.0級地震的兩大板塊是(

)A.太平洋板塊與非洲板塊 B.太平洋板塊與歐亞板塊C.印度洋板塊與美洲板塊 D.印度洋板塊與歐亞板塊2.由印度洋板塊與歐亞板塊擠壓形成的地形是(

)A.喜馬拉雅山脈 B.安第斯山脈 C.阿爾卑斯山脈 D.落基山脈B

A

讀下圖,完成下面小題。3.根據(jù)大陸漂移說的內(nèi)容,乙大洋的面積在不斷(

)A.擴大 B.縮小 C.不變 D.先變大后變小4.下列事例不能證明地球表面海陸處在不斷運動和變化之中的是(

)A.青藏高原上發(fā)現(xiàn)海洋生物的化石 B.臺灣海峽海底發(fā)現(xiàn)森林遺跡和古河道C.日本沖繩島漲潮淹沒,退潮露出 D.冰雪覆蓋的南極洲發(fā)現(xiàn)了萬頃煤田A

C

謝謝大家愛心.誠心.細心.耐心,讓家長放心.孩子安心。樣,也可能因討厭一位老師而討厭學習。一個被學生喜歡的老師,其教育效果總是超出一般教師。無論中學生還是小學生,他們對自己喜歡的老師都會有一些普遍認同的標準,諸如尊重和理解學生,寬容、不傷害學生自尊心,平等待人、說話辦事公道、有耐心、不輕易發(fā)脾氣等。教師要放下架子,把學生放在心上?!岸紫律碜雍蛯W生說話,走下講臺給學生講課”;關心學生情感體驗,讓學生感受到被關懷的溫暖;自覺接受學生的評價,努力做學生喜歡的老師。教師要學會寬容,寬容學生的錯誤和過失,寬容學生一時沒有取得很大的進步。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有時寬容引起的道德震動,比懲罰更強烈。每當想起葉圣陶先生的話:你這糊涂的先生,在你教鞭下有瓦特,在你的冷眼里有牛頓,在你的譏笑里有愛迪生。身為教師,就更加感受到自己職責的神圣和一言一行的重要。善待每一個學生,做學生喜歡的老師,師生雙方才會有愉快的情感體驗。一個教師,只有當他受到學生喜愛時,才能真正實現(xiàn)自己的最大價值。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2022年版)簡介新課標的全名叫做《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2022年版)》,文件包括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16個課程標準(2022年版),不僅有語文數(shù)學等主要科目,連勞動、道德這些,也有非常詳細的課程標準?,F(xiàn)行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是2011年制定的,離現(xiàn)在已經(jīng)十多年了;而課程方案最早,要追溯到2001年,已經(jīng)二十多年沒更新過了,很多內(nèi)容,確實需要根據(jù)現(xiàn)實情況更新。所以這次新標準的實施,首先是對老課標的一次升級完善。另外,在雙減的大背景下頒布,也能體現(xiàn)出,國家對未來教育改革方向的規(guī)劃。課程方案課程標準是啥?課程方案是對某一學科課程的總體設計,或者說,是對教學過程的計劃安排。簡單說,每個年級上什么課,每周上幾節(jié),老師上課怎么講,課程方案就是依據(jù)。課程標準是規(guī)定某一學科的課程性質(zhì)、課程目標、內(nèi)容目標、實施建議的教學指導性文件,也就是說,它規(guī)定了,老師上課都要講什么內(nèi)容。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就像是一面旗幟,學校里所有具體的課程設計,都要朝它無限靠近。所以,這份文件的出臺,其實給學校教育定了一個總基調(diào),決定了我們孩子成長的走向。各門課程基于培養(yǎng)目標,將黨的教育方針具體化細化為學生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要求,明確本課程應著力培養(yǎng)的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進一步優(yōu)化了課程設置,九年一體化設計,注重幼小銜接、小學初中銜接,獨立設置勞動課程。與時俱進,更新課程內(nèi)容,改進課程內(nèi)容組織與呈現(xiàn)形式,注重學科內(nèi)知識關聯(lián)、學科間關聯(lián)。結合課程內(nèi)容,依據(jù)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水平,提出學業(yè)質(zhì)量標準,引導和幫助教師把握教學深度與廣度。通過增加學業(yè)要求、教學提示、評價案例等,增強了指導性。教育部將組織宣傳解讀、培訓等工作,指導地方和學校細化課程實施要求,部署教材修訂工作,啟動一批課程改革項目,推動新修訂的義務教育課程有效落實。

本課件是在Micorsoft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