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五年級上冊3.1.時間在流逝2_第1頁
科學五年級上冊3.1.時間在流逝2_第2頁
科學五年級上冊3.1.時間在流逝2_第3頁
科學五年級上冊3.1.時間在流逝2_第4頁
科學五年級上冊3.1.時間在流逝2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2024新教科版科學五年級上冊3.1時間在流逝第三單元計量時間導入

現(xiàn)在我們想要知道時間,只要看一下鐘表就知道了,可要是我們沒有鐘表呢。想象一下,如果有一天全世界的鐘表一下子全都壞了,世界會變成什么樣子?

鐘表是后來才發(fā)明的,在很久很久以前,我們?nèi)祟惔_實經(jīng)歷了一段沒有鐘表的時期。在那段時期里,人們又是怎樣來計量時間,安排生活和勞作的呢?聚焦活動一:我們能根據(jù)哪些自然現(xiàn)象去判斷時間探索

假如世界上沒有任何計時工具,我們能根據(jù)哪些自然現(xiàn)象去判斷時間呢?

在遠古時代,人類用天上的太陽來計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晝夜交替,太陽自然而然成了人類最早使用的時間單位?;顒佣航涣鞴湃死锰栠M行計時的方法和事例探

早期古人只能利用天上的太陽來計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人們不再滿足于現(xiàn)狀,而是利用太陽制造出了一些計時的工具。這些計時的工具又有哪些呢?

觀星臺位于河南省鄭州市登封市東南13千米告成鎮(zhèn)。由天文學家郭守敬于至元十三年至至元十七年(1276—1280年)主持建造。

觀星臺由盤旋踏道環(huán)繞的臺體和自臺北壁凹槽內(nèi)向北平鋪的石圭兩個部分組成,臺體呈方形覆斗狀,四壁用水磨磚砌成。北側(cè)的石圭用來度量日影長短,所以又稱“量天尺”。觀星臺

天體儀陳列在北京古觀象臺臺頂?shù)奈鱾?cè)正中制于公元1669-1673年(康熙八年至十二年),由來華的比利時傳教士南懷仁監(jiān)制。儀重3850千克,儀高2.735米。

該儀曾于1900年被德國侵略者掠至柏林,1921年才重新安放在北京古觀象臺上,侵略者留在擋風罩上的彈孔仍然清晰可見。古觀象臺

日晷,本義是指太陽的影子。

其原理就是利用太陽的投影方向來測定并劃分時刻,通常由晷針(表)和晷面(帶刻度的表座)組成。日晷

現(xiàn)代的“日晷”指的是人類古代利用日影測得時刻的一種計時儀器,又稱“日規(guī)”。

利用日晷計時的方法是人類在天文計時領(lǐng)域的重大發(fā)明,這項發(fā)明被人類沿用達幾千年之久。

圭表,是度量日影長度的一種天文儀器,由“圭”和“表”兩個部件組成。

圭表和日晷一樣,也是利用日影進行測量的古代天文儀器。圭表

垂直于地面的直桿叫“表”,水平放置于地面上刻有刻度以測量影長的標尺叫“圭”。

所謂高表測影法,通俗的說,就是垂直于地面立一根桿,通過觀察記錄它正午時影子的長短變化來確定季節(jié)的變化?;顒尤河^察研究一炷香的時間探

索實驗材料:一根香、插香的盤子、打火機、秒表等。①取一支香分別在香的1/4、1/2、3/4處做標記。②點燃這根香并記錄香燃燒到每個標記的時間。③填寫燃香時間記錄表。實驗要求以及方法:燃香時間記錄表①香點燃的時候讓其自然燃燒,不可加進外力因素。②做好標記,準確記錄香燃燒到每個標記的時間。③對記錄的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得出自己的結(jié)論。實驗注意:

一根香平均分成了4部分,每一部分燃燒所花的時間基本相同。實驗現(xiàn)象:

一炷香燃燒的時間為半個小時。通常情況下一炷香燃燒的時間都是均勻的,因此在古時候沒有鐘表的時代里,大多數(shù)時候人們都可以用香燃燒的時間長短來大概計量時間。蠟燭可以用來計時,因為蠟燭燃燒也是均勻的。一只大小、長短、粗細、材料相同的蠟燭燃燒的時間基本是相同的。

除了可以用香點燃的時間來記錄時間,我們還可以用其他的東西來記錄時間嗎?蠟燭可以嗎?

古人為了計量時間可謂是用盡了辦法,從天上的太陽到小小的一根香,一支蠟燭都是古人計量時間的工具,在這里我們不得不佩服古人的聰明才智。問題1:古人曾用過哪些方法計時?這些方法為什么能夠幫助古人計時?研討方法一,利用太陽計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因為太陽每天東升西落,時間變化是有規(guī)律的。方法二,利用太陽投射在地上的影子制作成日晷來計時。因為太陽投射在地上的影子也是有規(guī)律可循的,因此人們可以利用這一規(guī)律制作成可以計量時間的日晷。方法三,利用燃燒香來計時。因為燃燒相同長短、粗細的香所需的時間基本是相同的,因此可以用它來計量時間。問題2:蠟燭可以用來計時嗎?研討可以,因為蠟燭和香一樣,燃燒相同長短、粗細、等量的蠟燭所需的時間基本是相同的,因此可以大致的計量時間。

在沒有鐘表的年代里,古人曾經(jīng)利用太陽來計時,利用太陽投射在地上的影子制作成日晷來計時,還利用燃燒香來計時??茖W知識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大致了解了在沒有鐘表的時代里,古人是怎樣計量時間的。知道天上的太陽、線香蠟燭等都曾經(jīng)被用來計量時間,人們還根據(jù)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