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安全事故調查處理指導手冊參考范本_第1頁
生產安全事故調查處理指導手冊參考范本_第2頁
生產安全事故調查處理指導手冊參考范本_第3頁
生產安全事故調查處理指導手冊參考范本_第4頁
生產安全事故調查處理指導手冊參考范本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目錄

第一章生產安全事故概述..........................1

一、生產經營單位和生產經營活動的認定..........1

二、生產安全事故的認定原則.....................1

三、生產安全事故的認定........................2

四、生產安全事故的認定程序....................4

第二章事故信息接報與響應.......................6

一、一般規(guī)定..................................6

二、事故信息實行逐級報告制....................6

三、事故信息報告..............................6

四、報告的時限................................7

五、續(xù)報和補報................................9

六、應急響應及初期證據(jù)收集和固定..............10

七、指導救援..................................11

八、舉報信息的處置............................13

第三章事故掛牌督辦..............................14

一、省級掛牌督辦..............................14

二、一般事故掛牌督辦..........................17

第四章事故調查準備............................19

一、調查組組成................................19

二、調查組準備...............................20

三、調查組成立...............................25

四、調查工作基本要求.........................26

第五章調查取證................................37

一、現(xiàn)場勘查.................................37

二、物證收集.................................41

三、書證收集.................................41

四、技術鑒定或實驗...........................44

五、證人證言.................................45

六、視聽資料.................................53

七、不同類別及類型的事故調查取證重點........53

第六章事故分析與認定..........................64

一、一般規(guī)定.................................64

二、事故類別.................................67

第七章責任劃分和責任追究......................75

一、違法違規(guī)事實認定和責任劃分...............75

二、確定責任單位和責任人.....................80

三、責任追究形式.............................84

四、生產安全事故涉及的主要刑事罪名...........88

五、事故查處部分法律法規(guī)、標準規(guī)范...........89

第八章事故調查報告形成與報批..................93

一、報告內容和格式...........................93

二、報告形成.................................102

三、事故調查報告的批復結案..................108

第九章生產安全事故統(tǒng)計核銷....................111

一、生產安全事故統(tǒng)計核銷類型.................111

二、核銷事故提供的材料......................111

三、核銷事故的程序...........................112

四、其他有關要求.............................113

第十章事故處理意見落實與評估.................116

一、行政處罰的實施...........................116

二、事故處理意見落實情況評估.................120

第一章生產安全事故概述

一、生產經營單位和生產經營活動的認定

《安全生產法》所稱的生產經營單位,是指從事生產活

動或者經營活動的基本單元,既包括企業(yè)法人,也包括不具

有企業(yè)法人資格的經營單位、個人合伙組織、個體工商戶和

自然人等其他生產經營主體;既包括合法的基本單元,也包

括非法的基本單元。《安全生產法》和《生產安全事故報告

和調查處理條例》所稱的生產經營活動,是指在工作時間和

工作場所,為實現(xiàn)某種生產、建設或者經營目的而進行的活

動,包括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活動(依據(jù)原國家

安全監(jiān)管總局《關于生產安全事故調查處理中有關問題的規(guī)

定》);既包括合法的生產經營活動,也包括違法違規(guī)的生

產經營活動。

綜上,生產經營單位在生產經營活動中發(fā)生的造成人身

傷亡或者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屬于生產安全事故。

國家機關、事業(yè)單位、人民團體發(fā)生的事故的報告和調

查處理,參照《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的規(guī)定

執(zhí)行。

二、生產安全事故的認定原則

一是嚴格依法認定、適度從嚴的原則;二是從實際出發(fā),

適應我國當前安全管理的體制機制,事故認定范圍不宜作大

的調整;三是有利于保護事故傷亡人員及其親屬的合法權

益,維護社會穩(wěn)定;四是有利于加強安全生產監(jiān)管職責的落

實,消滅監(jiān)管“盲點”,促進安全生產形勢的穩(wěn)定好轉。

三、生產安全事故的認定

(一)關于非法生產經營造成事故的認定

1.無證照或者證照不全的生產經營單位擅自從事生產

經營活動,發(fā)生造成人身傷亡或者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屬

于生產安全事故。

2.個人私自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包括小作坊、小窩點、

小坑口等),發(fā)生造成人身傷亡或者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

屬于生產安全事故。

3.個人非法進入已經關閉、廢棄的礦井進行采挖或者盜

竊設備設施過程中發(fā)生造成人身傷亡或者直接經濟損失的

事故,應按生產安全事故進行報告。其中由公安機關作為刑

事或者治安管理案件處理的,偵查結案后須有同級公安機關

出具相關證明,可從生產安全事故中剔除。

(二)關于農村房屋建筑造成事故的認定

1.由建筑施工單位(包括無資質的施工隊)承包的農村

新建、改建以及修繕房屋過程中發(fā)生的造成人身傷亡或者直

接經濟損失的事故,屬于生產安全事故。

2.雖無建筑施工單位(包括無資質的施工隊)承包,但

是農民以支付勞動報酬(貨幣或者實物)或者相互之間以互

助的形式請人進行新建、改建以及修繕房屋過程中發(fā)生的造

成人身傷亡或者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屬于生產安全事故。

(三)關于自然災害引發(fā)事故的認定

1.由不能預見或者不能抗拒的自然災害(包括洪水、泥

石流、雷擊、地震、雪崩、臺風、海嘯和龍卷風等)直接造

成的事故,屬于自然災害。

2.在能夠預見或者能夠防范可能發(fā)生的自然災害的情

況下,因生產經營單位防范措施不落實、應急救援預案或者

防范救援措施不力,由自然災害引發(fā)造成人身傷亡或者直接

經濟損失的事故,屬于生產安全事故。

(四)關于公安機關立案偵查事故的認定

事故發(fā)生后,公安機關依照刑法和刑事訴訟法的規(guī)定,

對事故發(fā)生單位及其相關人員立案偵查的,其中:在結案后

認定事故性質屬于刑事案件或者治安管理案件的,應由公安

機關出具證明,按照公共安全事件處理;在結案后認定不屬

于刑事案件或者治安管理案件的,包括因事故,相關單位、

人員涉嫌構成犯罪或者治安管理違法行為,給予立案偵查或

者給予治安管理處罰的,均屬于生產安全事故。

(五)關于購買、儲藏炸藥、雷管等爆炸物品造成事故

的認定

1.礦山存放在地面用于生產所購買的炸藥、雷管等爆炸

物品,因違反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規(guī)定造成的人身傷亡或

者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屬于生產安全事故。

2.礦山存放在井下等生產場所的炸藥、雷管等爆炸物品

造成的人身傷亡或者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屬于生產安全事

故。

(六)農用船舶、車輛等非法載客造成事故的認定

1.農用船舶非法載客過程中發(fā)生的造成人身傷亡或者

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屬于生產安全事故。

2.農用車輛非法載客過程中發(fā)生的造成人身傷亡或者

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屬于生產安全事故。

(七)關于救援人員在事故救援中造成人身傷亡事故的

認定

專業(yè)救護隊救援人員、生產經營單位所屬非專業(yè)救援人

員或者其他公民參加事故搶險救災造成人身傷亡的事故,屬

于生產安全事故。

四、生產安全事故的認定程序

地方政府和部門對事故定性存在疑義的,參照《生產安

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XX省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

調查處理辦法》有關規(guī)定,按照下列程序認定:

1.一般事故及死亡3人以上7人以下的道路交通事故,

死亡3人的水上交通事故、工礦商貿事故、建筑施工事故,

由縣級人民政府初步認定,報設區(qū)的市人民政府確認。

2.死亡7人以上10人以下的道路交通事故,死亡4人

以上10人以下的水上交通事故、工礦商貿事故、建筑施工

事故,由設區(qū)的市級人民政府初步認定,報省級人民政府確

認。

3.重大事故,由省級人民政府初步認定,報應急管理部

確認。

4.已由公安機關立案偵查的事故,按生產安全事故進行

報告。偵查結案后認定屬于刑事案件或者治安管理管理案件

的(屬于非生產安全事故類的),憑公安機關出具的結案證

明,按公共安全事件處理。

第二章事故信息接報與響應

依據(jù)《生產安全事故信息報告和處置辦法》《國務院安

委會關于進一步加強生產安全事故應急處置工作的通知》

《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規(guī)定》《XX省生產安全事

故報告和調查處理辦法》《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條例》等規(guī)定,

事故信息報告遵從以下要求。

一\一般規(guī)定

各地應急管理部門要建立健全安全調度值班制度,嚴格

實行24小時崗位值班,確保及時接報和處置全省生產安全

事故信息。

二、事故信息實行逐級報告制

各地應急管理部門接到事故報告后,應當及時報省應急

管理廳;省應急管理廳接到事故報告后,應當及時上報應急

管理部。

三'事故信息報告

(一)電話報告的內容

事故具體情況暫時不清楚的,可以先用電話快報以下情

況,隨后補報事故全面情況。

1.事故發(fā)生單位的名稱、地址、性質;

2.事故發(fā)生的時間、地點;

3.事故已經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傷亡人數(shù)(包括下落不

明、涉險的人數(shù))。

(二)書面報告的內容

1.事故發(fā)生單位的名稱、地址、性質、產能等基本情

況;

2.事故發(fā)生的時間、地點以及事故現(xiàn)場情況;

3.事故的簡要經過(包括應急救援情況);

4.事故已經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傷亡人數(shù)(包括下落

不明、涉險的人數(shù))和初步估計的直接經濟損失;

5.已經采取的措施;

6.其他應當報告的情況。

(三)續(xù)報及補報

初次報告由于情況不明暫未報告的,應當在查清后及時

續(xù)報、補報。

四、報告的時限

(一)生產安全事故發(fā)生后,事故現(xiàn)場有關人員應當立

即向本單位負責人報告;單位負責人接到報告后,應當于1

小時內向事故發(fā)生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急管理部門和負

有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職責的有關部門報告。

情況緊急時,事故現(xiàn)場有關人員可以直接向事故發(fā)生地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急管理部門和負有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

職責的有關部門報告。

中央駐皖企業(yè)、省屬企業(yè)及其所屬生產經營單位發(fā)生事

故,除按規(guī)定向事故發(fā)生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急管理部門

和負有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職責的有關部門報告外,還應當向

省人民政府應急管理部門和負有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職責的

有關部門報告。

(二)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急管理部門和負有安全

生產監(jiān)督管理職責的有關部門應當依照下列規(guī)定上報事故

情況,并通知公安機關、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主管部門、

工會和監(jiān)察機關。應當同時報告本級人民政府。

1.特別重大事故、重大事故逐級上報至國務院應急管理

部門和負有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職責的有關部門;

2.較大事故以及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3人以上10人

以下重傷,或者300萬元以上1000萬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

的一般事故,逐級上報至省人民政府應急管理部門和負有安

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職責的有關部門;

3.造成3人以下重傷,或者300萬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

的一般事故,上報至設區(qū)的市人民政府應急管理部門和負有

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職責的有關部門。

國務院應急管理部門和負有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職責的

有關部門以及省級人民政府接到發(fā)生特別重大事故、重大事

故的報告后,應當立即報告國務院。必要時,應急管理部門

和負有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職責的有關部門可以越級上報事

故情況。

應急管理部門和負有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職責的有關部

門逐級上報事故情況,每級上報的時間不得超過2小時。

五、續(xù)報和補報

(一)事故報告后新發(fā)現(xiàn)、新出現(xiàn)的情況,應當及時補

報或者續(xù)報。

(二)事故傷亡人數(shù)發(fā)生變化的,按照事故報告程序在

發(fā)生變化的當日內及時補報或者續(xù)報。

(三)事故救援工作未結束的,較大涉險事故、一般事

故、較大事故每日至少續(xù)報1次;重大事故、特別重大事故

每日至少續(xù)報2次。

較大涉險事故是指:

1.涉險10人以上的事故;

2.造成3人以上被困或下落不明的事故;

3.緊急疏散人員500人以上和住院觀察10人以上的事

故;

4.其他較大涉險事故。

(四)自事故發(fā)生之日起30日內,事故造成的傷亡人

數(shù)發(fā)生變化的,應當及時補報。道路交通事故、火災事故自

發(fā)生之日起7日內,事故造成的傷亡人數(shù)發(fā)生變化的,應當

及時補報。同時應當按照變化后的傷亡人數(shù)確定事故等級。

六、應急響應及初期證據(jù)收集和固定

(一)事故發(fā)生單位負責人接到事故報告后,應當立即

啟動事故相應應急預案,或者采取有效措施,組織搶救,防

止事故擴大,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事故發(fā)生地有關地

方人民政府應急管理部門和負有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職責的

有關部門接到事故報告后,其負責人應當立即趕赴事故現(xiàn)

場,組織事故救援。

(二)事故發(fā)生后,有關單位和人員應當妥善保護事故

現(xiàn)場以及相關證據(jù),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破壞事故現(xiàn)場、毀

滅相關證據(jù)。因搶救人員、防止事故擴大以及疏通交通等原

因,需要移動事故現(xiàn)場物件的,應當做出標志,繪制現(xiàn)場簡

圖并做出書面記錄,妥善保存現(xiàn)場重要痕跡、物證。搶險救

援結束后,現(xiàn)場搶險救援指揮部應當及時向事故調查組提交

搶險救援報告及有關圖紙、記錄等資料。

(三)事故發(fā)生地公安機關根據(jù)事故的情況,對涉嫌犯

罪的,應當依法立案偵查,采取強制措施和偵查措施。犯罪

嫌疑人逃匿的,公安機關應當迅速追捕歸案。應急管理部門

和負有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職責的有關部門應當建立值班制

度,并向社會公布值班電話,受理事故報告和舉報。

(四)派往事故現(xiàn)場人員應根據(jù)事故類別、初步原因等

基本情況,在不影響搶險救援的前提下,針對性的收集相關

證據(jù),并建立資料清單目錄,安排專人保管。

七、指導救援

(一)各地應急管理部門接到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后,應

當根據(jù)事故等級,啟動相應的應急救援預案,或者組織有關

應急救援隊伍協(xié)助地方人民政府開展應急救援工作。

(二)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按照下列規(guī)定派出工作組,趕

赴事故現(xiàn)場指導配合事故搶險救援工作。

1.發(fā)生一般事故的,縣級人民政府負責人立即趕赴事故

現(xiàn)場。

2.發(fā)生較大事故的,其中死亡7人以上10人以下的道

路交通事故,死亡4人以上10人以下的水上交通事故、工

礦商貿事故、建筑施工事故,省人民政府應急管理部門和其

他負有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職責的有關部門的負責人應當趕

赴事故現(xiàn)場;死亡3人以上7人以下的道路交通事故,死亡

3人的水上交通事故、工礦商貿事故、建筑施工事故,設區(qū)

的市人民政府負責人應當趕赴事故現(xiàn)場;

3.發(fā)生特別重大事故、重大事故的,省人民政府負責人

立即趕赴事故現(xiàn)場。

4.發(fā)生社會影響大的典型事故,省人民政府負責人立即

趕赴事故現(xiàn)場。

上級人民政府認為必要時,可以派員趕赴事故現(xiàn)場。

(三)工作組的主要任務

1.了解掌握事故基本情況和初步原因;

2.督促地方人民政府和相關部門及企業(yè)核查核實并如

實上報事故遇險、遇難、受傷人員情況;

3.根據(jù)前期處置情況對救援方案提出建議,協(xié)調調動外

部應急資源,指導事故應對處置工作,但不替代地方指揮部

的指揮職責;

4.指導當?shù)刈龊幂浾撘龑Ш蜕坪筇幚砉ぷ鳎?/p>

5.起草事故情況報告,并及時向派出單位或上級單位報

告有關工作情況。

(四)工作組到達事故單位后,可根據(jù)前期處置情況對

救援方案提出建議,根據(jù)工作需要協(xié)調調動外部應急資源,

指導地方政府開展應急處置工作。

(五)工作組、事故調查組不能代替地方政府應急處置

職能??h級人民政府對本行政區(qū)域內突發(fā)事件的應對工作負

責??h級人民政府不能消除或者不能有效控制突發(fā)事件引起

的嚴重社會危害的,應當及時向上級人民政府報告。上級人

民政府應當及時采取措施,統(tǒng)一領導應急處置工作。

八、舉報信息的處置

(一)事故舉報信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采用

書信、電子郵件、傳真、電話、走訪等形式舉報生產安全事

故信息。

(二)分級處置原則。各地應急管理部門接報生產安全

事故舉報信息,要按照舉報事故的等級,及時函轉或報告當

地政府,由當?shù)卣M織公安、工會和有關安全監(jiān)管等相關

部門,并邀請監(jiān)察機關派員參加進行核查,核查結果要及時

向上級安委會報告;對核查難度大、本級政府難以推進的,

要及時向上一級政府匯報并提請組織核查。

(三)經核查事故屬實的,按照《XX省生產安全事故

報告和調查處理辦法》的相關規(guī)定,由相應的應急管理部門

依法組織調查。事故調查報告中,要有事故報告、舉報、核

查情況。

第三章事故掛牌督辦

一、省級掛牌督辦

(一)掛牌督辦范圍

1.由設區(qū)的市人民政府組織調查的較大事故;

2.社會舉報并經查實的、由設區(qū)的市人民政府組織查處

的瞞報或謊報事故;

3.因非法違法生產造成的事故或事故發(fā)生后責任人逃

逸等情節(jié)惡劣的事故;

4.同一縣(區(qū))在2個月之內重復發(fā)生的同一行業(yè)(領

域)一般事故;

5.其他需要掛牌督辦的事故。

(二)掛牌督辦的主體

1.省安委會辦公室對較大事故調查處理實行掛牌督辦,

省安委會辦公室具體承擔掛牌督辦事項。

2.各設區(qū)的市人民政府負責落實掛牌督辦事項,設區(qū)的

市安委會辦公室具體承擔本行政區(qū)域內較大事故掛牌督辦

事項的綜合工作。

3.設區(qū)的市人民政府對于轄區(qū)內案情復雜、危害嚴重、

遇到較大干擾和阻力的事故查處工作,可報請省安委會掛牌

督辦。

4.省安委會可以對下級安委會掛牌督辦而未按期依法

銷案的事故查處直接予以掛牌督辦。

5.設區(qū)的市安委會辦公室在較大事故查處督辦期間,應

當加強與省安委會辦公室的溝通,及時匯報有關情況。

(三)掛牌督辦程序

省安委會對較大事故查處掛牌督辦,按照以下程序辦

理:

1.事故統(tǒng)計部門及時將發(fā)生的較大生產安全事故通報

省安委會辦公室;

2.省安委會辦公室提出掛牌督辦建議,報省安委會辦公

室負責人審定同意后,以省安委會辦公室名義向事故發(fā)生地

的設區(qū)的市人民政府下達掛牌督辦通知書;

3.在省級主流媒體或省政府網站、省應急管理廳政府網

站上公布掛牌督辦信息。

(四)掛牌督辦通知書包括內容

1.事故名稱;

2.督辦事項;

3.辦理期限;

4.督辦解除方式、程序。

(五)掛牌督辦需落實事項

設區(qū)的市人民政府接到掛牌督辦通知后,應當依據(jù)有關

規(guī)定,組織和督促有關職能部門、縣(區(qū))人民政府按照督

辦通知要求辦理下列事項:

1.做好事故善后工作;

2.查清事故原因,認定事故性質;

3.分清事故責任,提出對責任人的處理意見,形成事故

調查報告;

4.依法實施經濟處罰;

5.依法追究事故責任單位和有關責任人員的行政責任;

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6.監(jiān)督落實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

(六)掛牌督辦的時限

設區(qū)的市人民政府應當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完成督辦事項。

特殊情況下,經報請省安委會辦公室批準同意后,掛牌

督辦期限可適當延長,但延長的期限最長不超過60日。

(七)掛牌督辦的解除

掛牌督辦的較大事故調查報告形成初稿后,設區(qū)的市安

委會應當及時向省安委會辦公室作出書面報告,經審核同意

后,由設區(qū)的市人民政府作出批復決定。

掛牌督辦事項完成后,設區(qū)的市安委會辦公室向省安委

會辦公室書面報送關于解除事故掛牌督辦的請示,省安委會

辦公室經審核同意后,批準解除督辦。

二、一般事故掛牌督辦

一般事故掛牌督辦根據(jù)由各設區(qū)的市安委會參照《XX

省較大事故查處掛牌督辦辦法》(皖安[2010)10號)的

規(guī)定制定的掛牌督辦辦法執(zhí)行。

附件:關于掛牌督辦xX事故的通知

附件3-1

關于掛牌督辦XX事故的通知

xx人民政府:

(描述事故發(fā)生時間、地點、事故簡況及傷亡情況),

根據(jù)XXXX(掛牌督辦文件依據(jù))有關規(guī)定,決定對你市(縣)

“20xx.xx.xx”XXXX事故查處實行掛牌督辦。

請你市(縣)依照有關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抓緊組織事故調

查,并盡快形成事故調查報告(初稿)。事故調查報告(初

稿)經你市(縣)安委會審查同意,并以市(縣)安委會文

件報?。ㄊ校┌参瘯k公室審核同意后,由你市(縣)政府負

責批復結案。事故結案后,事故調查報告和事故處理決定落實

情況要及時報?。ㄊ校┌参瘯k公室備案,并主動向社會公布

查處結果。

請你市(縣)于事故發(fā)生之日起XX日內,完成督辦事項,

并向?。ㄊ校┌参瘯k公室書面報告。

聯(lián)系人:XXX,聯(lián)系電話:XXXXXXo

XXX安委會辦公室

XX年XX月XX日

第四章事故調查準備

一、調查組組成

(一)分級調查規(guī)定

根據(jù)《安全生產法》《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

例》《XX省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辦法》的相關規(guī)

定,重大事故以及死亡7人以上10人以下的道路交通事故,

死亡4人以上10人以下的水上交通事故、工礦商貿事故、

建筑施工事故,由省人民政府授權省人民政府應急管理部門

組織調查;死亡3人以上7人以下的道路交通事故,死亡3

人的水上交通事故、工礦商貿事故、建筑施工事故,由設區(qū)

的市人民政府負責調查;一般事故由事故發(fā)生地縣級人民政

府負責調查,其中未造成人員傷亡的,縣級人民政府可以委

托事故發(fā)生單位組織事故調查。

較大事故、一般事故的發(fā)生地與事故發(fā)生單位不在同一

行政區(qū)域的,由事故發(fā)生地人民政府負責事故調查,事故發(fā)

生單位所在地人民政府應當派人參加。

法律、法規(guī)、行政規(guī)章對事故調查另有規(guī)定的,從其規(guī)

定。

(二)事故調查組組成要求

事故調查組的組成應當遵循精簡、效能的原則。

根據(jù)事故的具體情況,事故調查組由有關人民政府、應

急管理部門、負有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職責的有關部門、公安

機關以及工會派人組成,并視情邀請監(jiān)察機關派人參加。

事故調查組組長由負責事故調查的人民政府指定。事故

調查組組長主持事故調查組的工作。

按照《關于生產安全事故調查處理中有關問題的規(guī)定》

(安監(jiān)總政法(2013)115號)的相關規(guī)定,事故調查組組

長一般由應急管理部門的人員擔任;事故調查組應當聘請有

關專家參與事故調查。根據(jù)企業(yè)經濟類型、隸屬關系或安全

監(jiān)管權限等,可適當調整調查組組成單位。

(三)事故調查組成立請示

對事故調查組的組成,應急管理部門應當向同級政府提

出建議成立事故調查組的請示,提出參加事故調查的部門、

邀請同級監(jiān)察機關派員參加等事項(附:XX單位關于成立XX

事故調查組的請示)。(如政府已一次性授權由同級應急管

理部門牽頭組織事故調查工作,則無需向同級政府提出建議

成立事故調查組的請示)

二、調查組準備

(一)召開會議進行研究部署

事故調查組牽頭單位負責人組織有關人員召開會議,研

究部署下列工作:

向參加事故調查單位發(fā)出《關于成立XX事故調查組的

函》,函告事故基本情況、調查組牽頭單位、調查組組成單

位、邀請單位和其他有關事項。明確參加事故調查人員條件、

數(shù)量,報到時間、地點(不能確定的,另行通知)和聯(lián)系人。

通知事故所在地政府做好事故調查的配合工作。

(二)起草事故調查工作方案

1.一般規(guī)定

在召開事故調查預備會前,牽頭事故調查單位負責制定

出事故調查工作方案,明確調查組成員及職責、事故調查組

分工及職責、調查工作要求和日程安排。為便于各部門的協(xié)

調配合、完善事故調查取證工作,推薦將調查組分為技術組、

管理組、綜合組、應急處置評估組(根據(jù)實際情況可單設或

不設)和責任追究組。

2.專家組的成立

事故調查工作應當成立專家組。專家組可以在事故調查

開始時成立,也可在事故調查過程中成立。專家應符合下列

規(guī)定:

(1)應具有調查事故所需要的專業(yè)技術知識、特長;

(2)與事故單位存在利害關系的,以及有可能影響調

查公正的應當回避。

3.調查組分組工作職責

(1)技術組主要職責。負責查明事故發(fā)生的直接原因

和技術方面的間接原因,包括勘查事故現(xiàn)場,采取攝影、攝

像等取證手段提取和固定事故現(xiàn)場證據(jù),繪制事故現(xiàn)場示意

圖,提交現(xiàn)場勘查報告;確定事故類型,圍繞事故發(fā)生時間、

地點、類別、原因等開展資料收集、調查取證工作,查明事

故發(fā)生的經過;根據(jù)事故調查需要,查明生產經營單位相關

安全生產管理機構的建立和運行情況;查明相關的技術管理

制度和措施的制定和落實情況(包括技術設計、作業(yè)規(guī)程、

措施編制、審批及貫徹情況等),查明生產經營單位安全例

會、安全檢查、安全獎懲制度,安全設施“三同時”、安全教

育與培訓、應急管理、安全設備器材使用管理和事故隱患排

查、治理、報告等安全生產規(guī)章制度建立和執(zhí)行情況;查明

人員傷亡情況和直接經濟損失;結合技術鑒定(實驗)報告、

專家技術鑒定報告,分析認定事故發(fā)生的直接原因和技術方

面的間接原因;提出事故技術防范措施;提交事故調查報告

技術問題專篇。

(2)管理組可分為企業(yè)管理組(事故原因組)和政府

管理組(責任查證組)(根據(jù)實際情況可分設或合并)。

企業(yè)管理組(事故原因組)一般由應急管理部門、負有

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職責的有關部門、公安部門和工會組成。

主要負責事故原因調查、取證、分析工作。查明事故前狀態(tài)

狀況和事故發(fā)生過程;提出必要的檢測檢驗、技術鑒定需求;

組織檢測檢驗、技術鑒定單位或專家組完成技術鑒定所必需

的相關取證和原因分析工作。

對事故涉及相關生產經營單位(含技術服務機構)調

(偵)查取證。對事故單位生產經營活動中涉嫌刑事犯罪的,

依照《安全生產行政執(zhí)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工作辦法》有關規(guī)

定執(zhí)行。

對事故單位(或項目)在立項、規(guī)劃、土地、建設(勘

察、設計、施工、監(jiān)理)、運營、評價等環(huán)節(jié)的報批材料是

否存在違反法律、法規(guī)、標準、規(guī)程規(guī)范做出界定結論。具

體包括查明企業(yè)各類證照情況及建設的合法性等相關情況;

查明企業(yè)有無重大違法行為;查明企業(yè)有無不執(zhí)行監(jiān)管監(jiān)察

指令情況;查明企業(yè)安全生產管理機構設置、人員配備、人

員任職條件及培訓持證情況;查明企業(yè)安全生產職能部門、

人員的崗位責任制建立及落實情況;查明企業(yè)作業(yè)人員招

錄、隊伍建制、勞動組織、勞動合同、工傷保險等情況;查

明企業(yè)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特種作業(yè)人員配備和職工安全教

育培訓情況;對政府有關部門到事故單位履行日常監(jiān)督檢查

職責的情況進行調查,并收集相關證據(jù)。

查清事故發(fā)生的直接原因和間接原因,認定事故性質,

提出防范措施和整改建議,特別是針對事故調查反映出的法

律法規(guī)、技術標準規(guī)范的漏洞和缺陷,提出相應的補充完善

和修改建議;提交事故原因調查報告。

政府管理組(責任查證組)一般由事故調查牽頭部門、

負有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職責的有關部門組成。在事故原因組

查明事故原因的基礎上,查清事故涉及的政府及其部門的主

要職責分工,對其在行政審批、監(jiān)督管理和日常檢查等方面

的履職情況進行調查取證;查明有關地方人民政府及其監(jiān)管

部門貫徹落實法律法規(guī)和上級關于安全生產指示、部署、要

求及日常監(jiān)管情況;查明有關人員職責履行情況;隱瞞事故

的,查明隱瞞過程和事故真相;分析認定事故管理原因;對

事故單位及責任人進行管理原因責任分析并提出處理意見;

對事故涉及的政府及其部門和相關責任人做出責任認定并

提出處理建議;對責任人員涉嫌職務犯罪的,建議監(jiān)委立案

調查。

從政府角度提出管理方面的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建議,

特別是針對事故調查反映出的法律法規(guī)、標準規(guī)范的漏洞和

缺陷,提出相應的補充完善和修改建議;提交事故調查報告

管理問題專篇。

(3)應急處置評估組主要職責(根據(jù)實際情況可單設

或不設)。對事故發(fā)生單位和事發(fā)地人民政府的事故應急處

置工作進行評估,提交事故應急處置評估報告。

(4)責任追究組主要職責。負責事故責任追究工作,

提出事故責任追究意見,報事故調查組審議。

(5)綜合組主要職責。綜合組負責事故調查工作的綜

合協(xié)調、后勤保障和資料證據(jù)管理等工作,負責起草事故調

查報告。包括對事故調查工作進行組織協(xié)調,做好后勤保障,

負責各種會議通知,參加各種會議并做好會議記錄;及時調

閱技術組、管理組調查取證相關材料,掌握工作進度;負責

事故有關情況的續(xù)報;及時掌握輿情,協(xié)助事故調查組組長

發(fā)布事故信息;收集、整理和保管所有調查取證材料;根據(jù)

需要編寫事故調查情況簡報,起草有關匯報材料;根據(jù)技術

組、管理組以及專家組的調查報告,綜合分析事故相關單位、

人員的責任,提出處理建議和事故防范措施;撰寫事故調查

報告。

三、調查組成立

通知參加事故調查人員、有關單位和事故單位負責人按

時到達指定地點,事故調查組組長主持召開事故調查組成立

會議,會議內容如下:

(一)宣布事故調查組組成單位及人員名單;

(二)介紹事故及搶險救援、善后處理情況(一般事故

可由事故企業(yè)負責人介紹,較大及以上事故應由地方政府負

責人介紹);

(三)事故調查副組長單位領導講話(視情況而定);

(四)調查組組長講話,主要內容包括:上級領導對此

次事故的指示批示精神;對開展事故調查工作提出明確要

求,要求事故單位及有關單位配合事故調查工作;對建立調

查組的相關工作制度提出要求(如會議制度、廉潔自律制度、

保密制度、資料保管借閱制度等);宣布舉報電話或郵箱等。

四、調查工作基本要求

(一)事故調查應當堅持科學嚴謹、依法依規(guī)、實事求

是、注重實效的原貝1]和“四不放過'’的要求。

(二)生產安全事故調查實行組長負責制,事故調查組

組長主持事故調查組的工作,事故調查工作由事故調查組統(tǒng)

一領導、組織協(xié)調。

(三)各調查小組要按調查組的統(tǒng)一安排和部署,制定

小組調查工作方案,明確人員分工、資料收集內容,確定調

查對象,擬定問話提綱等。

(四)調查期間,收集的資料、問話筆錄要及時交綜合

組登記、統(tǒng)一管理,執(zhí)行借閱制度。

(五)各調查小組要適時召開會議,及時掌握、分析調

查情況,通報工作進度,研究下一步的工作。

(六)調查組會議由組長或組長委托的副組長主持召

開,主要是聽取各調查小組的調查情況匯報,部署相關工作,

及時研究解決調查中遇到的困難、問題,由綜合組負責記錄。

根據(jù)需要,可以印發(fā)簡報。

(七)對重大問題的處理必須集體討論決定。

(八)調查組成員應當相對固定,并代表本部門(單位)

依法履行職責。特殊情況下需要換人的,所在單位應向派出

調查組的政府書面申請,經政府批準后,方可更換。調查組

工作人員需要更換的,經調查組組長同意后方可更換;

(九)調查處理實行回避制度。參與事故調查處理的人

員與當事人有直接利害關系的,應主動申請回避;當事人提

出申請要求回避的,由事故調查人員所在單位審查決定是否

回避;

(十)各工作組調查工作結束后,必須及時形成書面的

本工作組調查分報告,提交事故調查組討論通過后簽字確

認。

(十一)調查組紀律要求:事故調查組必須嚴格依照《安

全生產法》和《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等法律

法規(guī)的規(guī)定,認真嚴肅、深入細致地開展工作,圓滿完成事

故調查的各項任務。

1.實事求是,客觀公正。堅持重證據(jù)、重事實、重客觀

的原則,不憑主觀臆斷和想當然辦事,把握事物內在聯(lián)系和

事實的因果關系,還原問題本質真相。

2.堅持原則,高度負責。本著對社會負責、對死者家屬

負責的原則,嚴格公正調查、嚴格執(zhí)行政策、嚴格按程序辦

事,不徇私情,秉公辦事。

3.尊重科學,保證質量。各小組應認真制定工作方案,

細化工作措施,堅持用科學手段進行調查取證、檢測檢驗、

分析論證,確保各種證據(jù)科學可靠、原因定性準確,確保形

成高質量的調查報告。

4.工作有序,程序規(guī)范。資料管理要有專人負責,統(tǒng)一

保管,建立資料目錄,嚴格借閱登記手續(xù),按照時間要求歸

還,妥善保管所借和使用資料。詢問有關人員要有針對性地

擬好談話提綱,使用統(tǒng)一格式的談話記錄用紙,筆錄要規(guī)范。

5.提高效率,保證進度。應加強組織領導、落實責任、

合理安排、科學調度、積極推進、加快進度,嚴格按照《條

例》的規(guī)定期限盡早完成各項調查任務。

6.團結協(xié)作,統(tǒng)一行動。參加調查工作的各部門每一位

同志都要顧全大局、服從安排、相互配合、統(tǒng)一行動。各工

作小組需要地方提供的資料、證據(jù)、證明,需要詢問的人員,

均應經綜合組一致對外聯(lián)系。

7.嚴守紀律,保守秘密。調查組每位成員要嚴格遵守工

作紀律、組織紀律,并要嚴守秘密,未經調查組同意不得以

任何形式對外發(fā)布消息。

8.嚴格要求,廉潔自律。嚴格執(zhí)行中央八項規(guī)定,切實

做到廉潔自律,不接受與執(zhí)行調查任務有關的宴請,不參加

與執(zhí)行調查任務有關的娛樂活動,不收受禮品和錢物,不做

與調查工作不利的任何事情。

附件:1.XX單位關于成立XX事故調查組的請示

2.關于組織開展XX事故調查工作的函

3.關于開展XX事故調查工作的函

4.關于做好事故調查準備工作的函

5.事故調查流程圖

附件4-1

XX單位關于成立XX事故調查組的請示

XX政府:

XX年XX月XX日XX時XX分,XX企業(yè)(公司)發(fā)生XX事故,

造成XX人死亡,仍有XX被困。

事故發(fā)生后,XX領導作出重要指示,要求XX。XX單位XX

同志率員及時趕赴現(xiàn)場組織指導搶險救援工作,并成立搶險

救援指揮部,全力開展搶險救援各項工作。XX企業(yè)(公司)

簡況及事故簡況(也可省略)。

為盡快查明事故原因和性質,劃分事故責任,根據(jù)《安

全生產法》《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XX省

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辦法》的有關規(guī)定,建議成立

XX事故調查組。事故調查組組長由XX同志擔任,副組長及

成員由XX等部門和XX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負責同志組成

(建議名單附后),邀請XX監(jiān)委派員參加事故調查,并聘請

專家參與事故技術鑒定工作,協(xié)助查明事故原因。

妥否,請不。

附件:XX調查組建議名單

XX應急管理廳(局)(公章)

XX年XX月XX日

(聯(lián)系人:XX,電話:XX)

附件4-2

關于組織開展XX事故調查工作的函

XX單位(參與事故調查單位)、XX人民政府:

XX年XX月XX日XX時XX分,XX企業(yè)(地點)

發(fā)生XX事故,造成XX人死亡,XX人受傷。

根據(jù)《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國務院令

第493號)《XX省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辦法》(省

政府令第232號),經xX政府授權,由XX應急管理廳(局)

牽頭,會同有關部門和XX人民政府組成“XX事故調查

組”,請各單位選派1名人員參加事故調查組,同時邀請X

X監(jiān)察委派員組成事故責任追究組。請各單位于XX日XX

時前將人員名單(包括姓名、性別、職務、聯(lián)系方式等)報

XX部門。

事故調查組出發(fā)時間另行通知。

聯(lián)系人:XXX,聯(lián)系電話XXXX,傳真:XXXxo

附件:報名回執(zhí)

XX安全生產委員會辦公室

XX年XX月XX日

附件4-3

關于開展XX事故調查工作的函

xx人民政府:

根據(jù)《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國務院令

第493號)《XX省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辦法》(省

政府令第232號)規(guī)定,xx事故調查組業(yè)已成立,定于XX

月xx日赴你市(縣)開展事故調查工作,并于xx時XX分召

開事故調查組會議,請你市(縣)提前做好相關準備工作。

聯(lián)系人:XXX,聯(lián)系電話XXXX,傳真:XXXX。

附件:XX事故調查組成員名單

XX安全生產委員會辦公室

XX年XX月XX日

附件4-4

關于做好事故調查準備工作的函

(以事故調查組名義發(fā)函)

XX人民政府:

XX事故調查組將于XX月XX日赴XX開展事故調

查工作,請協(xié)調有關方面提前做好各項準備工作,具體如下:

一、事故調查組會議安排

(一)時間:XX年X義月XX日X義時XX分

(二)地點:XX

(三)主持人:XX(事故調查組長)

(四)參加人員:事故調查組全體人員;XXXX(事

故發(fā)生地有關政府、部門需參加人員)

(五)會議議程:

1.全體默哀(視情況列入會議議程)

2.事故調查組長宣布調查組成員名單;

3.XX政府(事故單位或企業(yè)上級主管單位)匯報事故

有關情況、前期調查及善后處理情況;

4.事故調查組組長講話。

二、涉及調閱的資料

(一)XX政府(部門)調閱資料

(1)機構編制方案;

(2)班子成員分工、內設機構及職責;

(3)……(事故有關工作部署落實材料)。

三、需要配合調查的有關部門'人員

四、有關要求

請你市(縣)有關地區(qū)和部門高度重視事故調查工作,

認真準備相關材料,提前通知有關單位和人員。請XX政府

(部門)安排專人負責,并做好相關材料的收集、匯總和整

理工作。

聯(lián)系人:XX,聯(lián)系電話:XX,郵箱:xx0

附件:關于資料提供有關要求的說明

XX事故調查組

XX年XX月XX日

附件

關于資料提供有關要求的說明

XX事故調查組根據(jù)事故調查工作需要,按照《生產安

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國務院令第493號)第二十

六條規(guī)定,請相關單位配合提供相關資料?,F(xiàn)對資料提供作

以下要求:

1.紙質材料需制作目錄整理成卷(標注整理人員姓名、聯(lián)

系方式),在首頁蓋資料提供單位公章并加蓋騎縫章。

2.提交材料復印件在復印件上蓋章。

3.調取資料如果存在重復調取無法再提供的,請?zhí)峁﹩?/p>

位注明重復資料的報送情況。

4.所需資料請XX政府(部門)安排專人負責,并做好

相關資料的收集、匯總和整理工作。

5.所需資料如果缺失,請書面說明情況;如不能及時提

供請向調取函上聯(lián)系人說明原因。

6.資料提供單位對資料的真實性、有效性負責。

7.所提交資料概不退還。

8.電子版材料需刻錄光盤并注明主要內容。

附件4-5事故調查流程圖

第五章調查取證

調查取證是指事故發(fā)生后,在進行事故調查的過程中,

調取和查證與事故有關的事實材料的過程。

基本證據(jù)資料包括事故現(xiàn)場勘查、物證收集、書證收集、

技術鑒定或實驗、有關人員證言、視聽資料等。

生產經營單位發(fā)生事故后,因現(xiàn)場搶險救援等因素造成

與事故發(fā)生相關的某些證據(jù)可能滅失或以后難以取得的情

況,在事故調查組成立前,應急管理部門依法對相關證據(jù)予

以固定、提取和保存。

一、現(xiàn)場勘查

(一)現(xiàn)場勘查目的

事故現(xiàn)場勘查主要目的是查明事故前物的不安全狀態(tài)

和人的不安全行為。包括事故現(xiàn)場環(huán)境及系統(tǒng)狀況、設備設

施狀況、當事人在事故之前和事發(fā)之時的情節(jié)、過程以及造

成的后果。

(二)現(xiàn)場勘查任務

收集事故現(xiàn)場存留的證據(jù),客觀記錄并核實事故造成的

結果,初步判定事故發(fā)生的技術管理方面的直接、間接原因。

(三)現(xiàn)場勘查人員

由調查組組織的相關人員、專家等進行現(xiàn)場勘查,必要

時救護隊現(xiàn)場監(jiān)護參與。

(四)現(xiàn)場勘查原則

1.及時

各地應急管理部門接到事故報告后,按照事故等級第一

時間趕到事故現(xiàn)場,具備條件的情況下進行初步勘查,以防

現(xiàn)場遭到不應有的破壞。

2.全面

對現(xiàn)場所有物證(致害物、殘留物、破損部件、危險物

品、有害氣體等)都要進行全面勘查和收集,防止遺漏。

3.細致

對現(xiàn)場各種物體發(fā)生的變化,都要進行認真仔細地勘

查,反復地研究,徹底弄清現(xiàn)場變動發(fā)生的原因。

4.客觀

在實施現(xiàn)場勘查時,應邀請專家和熟悉事故地點的企業(yè)

相關人員共同勘查。詳細記錄現(xiàn)場勘查過程中的每一環(huán)節(jié)情

況,切忌主觀臆造,憑空猜想。

5.安全

在實施現(xiàn)場勘查前,要認真分析事故現(xiàn)場相關情況,制

定現(xiàn)場勘查方案,確??辈槿藛T安全。

(五)現(xiàn)場勘查環(huán)節(jié)

1.了解事故發(fā)生經過

首先向企業(yè)相關人員或目擊者了解事故發(fā)生的經過和

相關情況。詢問現(xiàn)場是否有變動,如有變動,首先要詳細記

載變動情況,其次要查清變動的原因和過程,必要時可根據(jù)

當事人和有關人員提供的事故發(fā)生時的情景,恢復現(xiàn)場原狀

以利實地勘查。

2.巡視事故現(xiàn)場

巡視一遍整個事故現(xiàn)場,對現(xiàn)場全貌有所了解后,確定

現(xiàn)場勘查的范圍和勘查順序。現(xiàn)場勘查根據(jù)具體情況要求,

按照環(huán)境勘查、初步勘查、細項勘查和專項勘查步驟進行。

3.提取相關物證

提取事故現(xiàn)場存留的有關痕跡和物證。提取時應當采用

錄像、照相、文字等多種形式記錄。物證應貼標簽,注明地

點、時間、管理者。物件應保持原樣,不準隨意沖洗擦拭和

拆卸,以利于技術檢測或鑒定。根據(jù)事故調查需要,提取相

關物證一般應包括以下主要內容:

(1)事故現(xiàn)場破壞情況。調查、測量并記錄生產系統(tǒng)、

設備設施的總體損壞情況,周圍建筑物及其他破壞情況與范

圍,以及可能被清除或者被損毀的痕跡,繪制事故現(xiàn)場示意

圖、傷亡者位置圖,對事故現(xiàn)場進行拍照攝像等取證工作,

必要時還應當繪制模擬工藝流程圖等。

(2)運載工具、設備設施本體失效及損壞情況(包括

設備整體、失效部位、殘骸)。檢查爆炸、燃燒、泄漏、斷

裂、損傷、碰撞、剪切、擠壓、故障等部位形狀、尺寸、內

外表面情況、故障代碼等,測量并記錄其位置、方向等數(shù)據(jù),

同時做好關鍵部位、故障代碼等保護和取證工作。

(3)安全設施、安全附件、安全保護裝置、附屬設備

失效或者損壞情況。測量并記錄其位置、方向和失效或者損

壞情況,同時做好重要部位的保護和拍照攝像等取證工作。

(4)事故發(fā)生現(xiàn)場情況。事故發(fā)生前設備、設施的性

能和合規(guī)狀況;事故現(xiàn)場氣候、照明、濕度、溫度、通風、

聲響、色彩度、道路、工作面狀況、有毒有害物質取樣分析

記錄及其他可能與事故致因有關的細節(jié)或因素;有關設計和

工藝方面的技術文件;規(guī)章制度、體系文件、操作規(guī)程、施

工方案、工作指令、作業(yè)許可、工藝卡片、應急預案等資料

及執(zhí)行情況;施工記錄、運行記錄、交接班記錄、巡檢記錄、

監(jiān)督監(jiān)理記錄、相關會議記錄等證實性材料;有關合同及其

他與事故相關的文件;調取的現(xiàn)場或附件監(jiān)控錄像原始數(shù)

據(jù);事故發(fā)生現(xiàn)場第一時間在場人員(包括附近居民、路人

等)的信息資料(包括照片、攝像、描述記錄等)。

4.繪制有關事故圖

事故圖應能涵蓋事故情況所必須的全部信息,一般包括

事故現(xiàn)場示意圖、剖面圖、工序(工藝)流程圖、受害者位

置圖等。

5.提交勘查報告

現(xiàn)場勘查完畢,提交《事故現(xiàn)場勘查報告》(格式見附

件)??辈閳蟾鎽斴d明事故現(xiàn)場勘查人員、勘查時間、勘

查路線,真實描述事故地點基本情況和與事故相關的情況,

認定事故類別,附有相應的事故圖紙、照片等。參與現(xiàn)場勘

查的人員在勘查報告上簽字認可。

二、物證收集

(一)取證范圍

包括與事故有關的物件和可提取的事故現(xiàn)場物體痕跡。

如事故現(xiàn)場存留的各種設備設施、工具用品、殘留物、破損

部件、致害物、危險物品、有害氣體等。

(二)取證要求

在事故現(xiàn)場存留的所有痕跡和物證,原則上都應該收集

提?。ù笮偷?、移動困難的應拍照留存),特別是一些重要

物證,更不要遺漏。收集提取時應當采用錄像、照相、文字

等多種形式記錄。調查進行當中也要隨時注意收集與事故有

關的物證。

(三)證物保存

收集提取的物件應保持原樣,不準隨意沖洗擦拭和拆

卸,貼上標簽,注明提取收集地點、時間;提取完成的物證

要指定專人保管,防止丟失。

三、書證收集

(一)提取范圍

1.相關證照。安全生產許可證(經營許可證)、營業(yè)執(zhí)

照、主要負責人、安全管理人員考核合格證等。

2.相關制度與會議記錄。安全例會、技術措施審批、安

全檢查、安全獎懲制度,事故隱患排查、整改、匯報制度(包

括隱蔽致災因素的排查),安全生產費用提取及使用管理制

度,工程質量驗收制度,安全教育與培訓制度,應急管理制

度,安全設備器材使用管理制度等。

3.事故企業(yè)的安全設施“三同時”材料,工程建設的合法

性。事故區(qū)域工作作業(yè)規(guī)程、安全技術措施、會議記錄等與

事故直接關聯(lián)的書證材料。

4.企業(yè)安全生產管理機構設置情況,人員配備、人員任

職條件及培訓考核情況的證明材料,職工安全教育及培訓情

況、特種作業(yè)人員持證上崗情況,勞動合同簽訂情況等。

5.事故單位及相關人員情況。事故發(fā)生的單位、地點、

時間;事故單位的合規(guī)性資料;事故現(xiàn)場人員的姓名、性別、

年齡、文化程度、健康狀況、崗位、技術等級、工齡、本工

種工齡、用工方式;事故相關人員崗位資質、接受教育培訓

情況、特種作業(yè)證(包括動火作業(yè)證、受限空間作業(yè)證、抽

堵盲板作業(yè)證等);事故當天,事故相關人員開始工作時間、

工作內容、工作量、作業(yè)程序、操作時的動作(或位置)、

個人防護狀況。

6.現(xiàn)場傷亡人員情況調查。死亡、受傷人員人數(shù),死亡

人員的姓名、性別、年齡,文化程度、工種、技術等級、技

術狀況、接受安全教育情況,傷亡狀況、醫(yī)院診斷報告,法

醫(yī)尸檢報告及其基本情況,受傷入院治療人員病情變化情

況,個人防護措施狀況,事故發(fā)生前受害人、肇事者的身體

狀況及職業(yè)健康監(jiān)護檔案等。

7.事故搶險救援報告、專家技術鑒定意見、中介機構技

術鑒定報告。

8.地方政府及負有安全監(jiān)管職責的部門和企業(yè)主管單

位安全檢查等情況。

9.其他需要收集的與事故有關的書證材料。按事故類別

需要收集的資料,在本章(七、不同類別事故調查取證重點)

中明確。

(二)提取要求

原則上提取的材料需要原件,如不能提供原件,提供復

制件的必須加蓋公章,并注明提交人姓名和日期。對提供的

書證,調查工作中要注意甄別其真實性。

(三)資料管理

資料要由專人統(tǒng)一集中保管、集中存放,并建立書證目

錄清單。同時,要加強書證的調查組內部共享,防止重復收

集和提取,以防丟失。

(四)幾個重要書證的提取要求

1.直接經濟損失統(tǒng)計資料

由本級人民政府按照《企業(yè)職工傷亡事故經濟損失統(tǒng)計

標準》(GB6721—86)計算(事故罰款不計)加蓋公章后

提供,應當注明統(tǒng)計的截止日期。

2.死亡人員尸體檢驗報告

由縣級以上公安部門或者司法鑒定機構按國家有關規(guī)

定檢驗并提供死亡鑒定書,其主要載明死亡人員的死亡原因

等相關內容。

3.事故搶險救援報告

由參加搶險救援的救護隊負責提供,對多支救護隊參加

救援的,由最先到達救援現(xiàn)場的救護隊牽頭組織,參與救護

的救護隊伍共同編制完成并加蓋公章提供。含進入第一現(xiàn)場

的真實狀況描述、監(jiān)測情況、原因初步判斷等相關內容。

4.人員核實報告

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或公安部門組織核實,填寫傷亡和

失蹤人員名單,加蓋公章后提供。

5.傷員傷情診斷書

由地方政府督促負責診治的醫(yī)院加蓋公章后提供,由多

家共同診治的,分別提供。

四、技術鑒定或實驗

(一)根據(jù)事故調查取證的需要,事故調查組可以對有

關設備、設施進行技術鑒定或實驗,了解事故發(fā)生前,現(xiàn)場

設備、設施等的性能和質量情況,對有關材料、介質進行物

理性能或化學性能實驗與分析等。

(二)技術鑒定或實驗要執(zhí)行相關行業(yè)鑒定規(guī)范,應委

托具備資質的中介機構進行,受委托的機構對鑒定或實驗結

果負責。

(三)技術鑒定或實驗要形成技術鑒定報告或實驗報

告,并附資質證書復印件,有技術鑒定或實驗人員、審核審

批人員及項目負責人簽名,并加蓋單位印章。

(四)技術鑒定或實驗形成的報告作為附件,與事故調

查材料一并存檔。

五、證人證言

事故調查組除了仔細勘查事故現(xiàn)場和認真閱讀有關資

料外,還應盡快對有關人員詢問取證。詢問有關人員前,要

列出被詢問的人員名單和詢問提綱,且根據(jù)調查進展情況適

時調整。

(一)詢問對象參考范圍

1.投資人、實際控制人、法定代表人、董事長;

2.廠長、黨委書記、總工程師、生產廠長、安全廠長、

當班帶班領導等;

3.事故當班相關的人員等;

4.安全科長、技術科長、安全監(jiān)控系統(tǒng)負責人及事故相

關的科室負責人等;

5.地方黨委、政府相關領導,涉及的負有監(jiān)管職責的部

門的相關人員。

6.有關技術服務機構人員。

7.其他相關人員(建筑施工事故要詢問監(jiān)理單位)。

按事故類別需要重點詢問的人員,在本章(七、不同類

別及類型的事故調查取證重點)中明確。

(二)詢問取證參考內容

1.對現(xiàn)場人員的詢問內容

(1)事故地點、時間;

(2)現(xiàn)場作業(yè)人員的基本情況、技能狀況和接受安全

教育的情況;

(3)事故前受害人的健康狀況;

(4)事故當班班前會情況,作業(yè)計劃,現(xiàn)場作業(yè)人員

的工作情況(過程),個人防護措施狀況;

(5)事故發(fā)生前設備、設施的性能和質量情況,工作

環(huán)境狀況;

(6)當班作業(yè)使用的材料;

(7)事故上一班的交班情況;

(8)事故前安全檢查與隱患排查整改情況;

(9)事故前規(guī)程措施的貫徹情況;

(10)其他可能與事故致因有關的細節(jié)和因素。

2.對當班負責人的詢問內容

(1)工作安排情況;

(2)規(guī)程措施以及相關管理制度的貫徹及執(zhí)行情況;

(3)現(xiàn)場管理情況;

(4)其他可能與事故致因有關的細節(jié)和因素。

3.對事故企業(yè)班組生產、安全負責人的詢問內容

(1)業(yè)務管理情況;

(2)各項制度制定及落實情況;

(3)人員配備及分工;

(4)規(guī)程措施的貫徹執(zhí)行情況;

(5)隱患排查及整改情況;

(6)事故現(xiàn)場的管理情況;

(7)有關設施設備、儀器儀表、材料的管理及使用情

況;

(8)當班負責人在崗情況;

(9)其他可能與事故致因有關的細節(jié)和因素。

4.對企業(yè)黨委書記的詢問內容

(1)對安全生產有關法律法規(guī)宣傳執(zhí)行情況;

(2)對職工的安全生產教育情況;

(3)“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失職追責”安

全生產責任體系的貫徹執(zhí)行情況;

(4)其他可能與事故致因有關的細節(jié)和因素。

5.對事故企業(yè)值班人員的詢問內容

(1)當班工作安排情況;

(2)生產任務及安全要求;

(3)事故報告及應急處置情況;

(4)其他可能與事故致因有關的細節(jié)和因素。

6.對有關工程技術人員的詢問內容

(1)技術管理體系及現(xiàn)狀;

(2)企業(yè)相關災害治理技術方案的確定、制定;

(3)規(guī)程措施的編制、審批、貫徹情況;

(4)現(xiàn)場作業(yè)技術管理的相關要求;

(5)對規(guī)程措施執(zhí)行情況的監(jiān)督情況;

(6)其他可能與事故致因有關的細節(jié)和因素。

7.對企業(yè)生產負責人的詢問內容

(1)生產計劃任務及完成情況;

(2)生產組織安排及要求;

(3)現(xiàn)場管理情況;

(4)隱患排查治理情況;

(5)其他可能與事故致因有關的細節(jié)和因素。

8.對企業(yè)安全負責人的詢問內容

(1)安全生產責任制的建立和落實情況、企業(yè)領導有

關安全生產制度執(zhí)行情況;

(2)隱患排查整改和匯報處理情況;

(3)安全檢查工作開展情況;

(4)對現(xiàn)場施工作業(yè)行為的監(jiān)督檢查情況;

(5)安全培訓制度的落實情況;

(6)其他可能與事故致因有關的細節(jié)和因素。

9.對企業(yè)負責人的詢問內容

(1)建立、健全本單位安全生產責任制情況;

(2)組織制定本單位安全生產規(guī)章制度和操作規(guī)程情

況;

(3)保證本單位安全生產投入的有效實施情況;

(4)督促、檢查本單位的安全生產工作,及時消除生

產安全事故隱患情況;

(5)組織制定并實施本單位的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

預案情況,參加應急演練情況,事故后啟動應急救援預案和

組織搶險救援情況;

(6)及時、如實報告生產安全事故情況;

(7)組織制定并實施本單位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計劃

情況;

(8)其他可能與事故致因有關的細節(jié)和因素。

10.詢問政府有關部門領導及有關人員

安全生產方針、政策執(zhí)行情況;行業(yè)安全管理情況(電

力供應、勞動用工等)管理情況;關于安全管理工作的會議

記錄、規(guī)定、批示、通知等;企業(yè)報批的文件、資料的審批

情況;定期召開安全生產工作會議的情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