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總復習歷史(人教版)課件單元提升課2西方的政治制度_第1頁
高考總復習歷史(人教版)課件單元提升課2西方的政治制度_第2頁
高考總復習歷史(人教版)課件單元提升課2西方的政治制度_第3頁
高考總復習歷史(人教版)課件單元提升課2西方的政治制度_第4頁
高考總復習歷史(人教版)課件單元提升課2西方的政治制度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政治文明歷程模塊一第二單元西方的政治制度單元提升課02整合通關03素能培優(yōu)欄目導航01網絡構建01網絡構建1.古雅典創(chuàng)立了直接民主制,古羅馬創(chuàng)立了較為完備的法律體系,這些政治制度的原則,被近代西方國家借鑒,為西方民主制的建立提供了條件。2.工業(yè)革命前,英國通過“光榮革命”,最早建立了君主立憲政體,成為近代民主政體的形式之一;美國在獨立戰(zhàn)爭后建立了三權分立的民主共和政體,開創(chuàng)了世界上聯邦共和制的首例。3.工業(yè)革命后,民主政體在歐洲大陸確立,法國經過反復斗爭,最終確立了共和制;德國1871年確立君主立憲政體,但是帶有濃厚的專制主義色彩。一、古希臘與古羅馬兩種文明的差異02整合通關項目古希臘古羅馬文明拓展方式古希臘通過對外擴張建立新的城邦,吸收外來文明并拓展希臘文明古羅馬通過戰(zhàn)爭擴張疆域,在繼承古希臘文明、吸收外來文明的同時拓展羅馬文明國家組織形式古希臘實行小國寡民的城邦制,各城邦長期獨立自治古羅馬實行統一的中央集權制,建立起統一的帝國政治體制古希臘實行主權在民和輪番而治的民主政治古羅馬初期實行貴族共和制,隨著對外擴張逐漸轉變?yōu)榈壑普挝拿髫暙I古希臘雅典民主政治為近現代西方代議制民主政治的發(fā)展積累了寶貴的經驗羅馬法是世界上體系最完備、對后世影響最廣泛的古代法律,是近代資產階級法學的淵源和現代法律的基礎1.(2017·北京卷·20)雅典和羅馬是西方古典文明的杰出代表,對后來西方的歷史和文化影響深遠。二者都有(

)A.皇帝制度

B.司法陪審制C.完備法典

D.陶片放逐法B

解析:B對:雅典的梭倫改革,建立了公民陪審法庭,而古羅馬是世界上最早采用陪審制度的國家,所以司法陪審制是二者的共同之處。A錯:雅典實行奴隸制民主政治,沒有皇帝。C錯:古羅馬有完備的法典《查士丁尼民法大全》,古代雅典沒有完備法典。D錯:雅典有陶片放逐法,古羅馬沒有。二、歸納比較近代英、德、美、法的代議制國家項目英國德國美國法國政體議會制君主立憲制二元制君主立憲制總統制共和制議會制民主共和制政體確立標志1689年《權利法案》1871年德意志帝國憲法1787年憲法1875年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國家元首國王皇帝總統總統元首權力虛位,無實權掌握最高權力總攬軍政大權權力受議會限制政府首腦首相皇帝和宰相總統總理權力中心議會皇帝總統議會立法權下議院議會與皇帝國會議會行政權首相和內閣皇帝和宰相總統總統2.(2018·無錫模擬)某學者認為,人們對王室的感情就像對待一座他們崇敬的歷史建筑,一旦坍塌必然感到無比惋惜?!瓕υS多加拿大、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的民眾來說,首相不過是……普通外國領導人,但國王和王子卻是屬于他們自己的“陛下”和“殿下”。該學者論述的國家是(

)A.美國

B.德國C.英國

D.法國C

解析:美國實行民主共和制,故A項錯誤;德國君主和王室非加、澳等國的精神領袖,故B項錯誤;現代英國英聯邦內加、澳等國曾是英國的殖民地,獨立后在政治上共同信奉英國國王為國家元首,故C項正確;近代法國政權更迭頻繁,且其君主非加、澳等國的元首,故D項錯誤。三、17、18世紀中西政治體制不同趨向及原因中國西方趨向君主專制空前強化代議制確立、發(fā)展原因經濟自然經濟占統治地位,資本主義萌芽發(fā)展緩慢,地主階級維護其利益需要資本主義發(fā)展較快,資產階級力量日益壯大,資產階級為發(fā)展資本主義經濟的需要政治中國地域遼闊,專制統治有利于國家統一西歐各國地小人少;為了緩和矛盾,鞏固統治思想傳統儒家思想占統治地位,忠君思想、八股取士束縛人們的頭腦文藝復興、啟蒙運動解放了人們的思想,人文思潮使人們追求自由、平等、民主歷史傳承大陸文明,專制日久海洋文明,古希臘、羅馬文化影響解析:唐朝是三省六部不是民主政體,故A項錯誤;體現分權:中國是對相權的分割,美國體現的是對政府權力的分割,唐朝的權力屬于君主,美國權力屬于人民,故B項正確;三省六部制不體現中央集權,故C項錯誤;美國的聯邦制度下的三權分立是民主制度,故D項錯誤。3.(2018·鄂東南省級示范高中聯考)有人把中國唐朝專制主義下的三省六部制與美國聯邦制度下的三權分立進行比較,對其異同分析最為準確的是(

)A.相同的是都是民主政體,不同的是首腦的稱號B.相同的是都體現了分權,不同的是權力的歸屬C.兩者都體現了中央集權,不同的是權力的分配D.兩者都體現了專制主義,不同的是元首的權力B

注:2017年全國卷Ⅰ、Ⅱ為42題?!绢}型特征】

全國課標卷第41題是高考改革創(chuàng)新的試驗田,命題求新求變、獨具匠心。其特點有:第一,重在創(chuàng)新,年年“變臉”。第二,歷史學科素養(yǎng)能力的集大成者。第三,命制多與史學前沿動態(tài)相聯系。

第四,開放性試題,答案多元化、難度系數大給定觀點類即歷史論證探討題,需要學生進行觀點判斷并論證評價。如

2011年全國新課標卷從兩種觀點中選其一;2012年全國新課標卷從贊成、反對、片面三種觀點中選其一;2015年全國卷Ⅰ給定公式觀點下多維闡釋。03素能培優(yōu)全國卷第41(42)題解題能力與答題規(guī)范指導——指定觀點類【破題密鑰】1.解題要點:(1)亮明觀點。用詞一定要確定。比如我認為……正確、我認為……錯誤等。正確、錯誤之后一定要用明確的語句把你的觀點表述清楚。要對材料進行提煉概括,盡量不要照抄材料原文。(關鍵詞可以抄下來)(2)用史實或理論來論證這個觀點,一般是分析原因和影響,即為什么和怎么樣。史實要注意多角度分析。思路一,政治、經濟、文化、思想、外交、社會生活等。思路二,內因、外因。思路三,國際因素、國內因素;或者從一國分析到多個國家。特別提示:論證中要有2個或2個以上從不同角度選取的史實,并對其中一個史實進行有理論聯系的論證。(3)用理論來論證這個觀點或寫總結性語或者在此基礎上提出獨立見解或歷史啟示、認識,即還有什么。另外,不同的問題適用不同的思路,在審題時一定要先整出思路再寫答案,千萬不能想一句寫一句。史實與觀點要緊密結合,要準確運用所學的知識,表述要準確,層次要清晰。2.牢記注意事項,規(guī)避風險,穩(wěn)答穩(wěn)扎(1)保持平常心態(tài),面對難題沉著自信。(2)就材料中自己掌握史實(史料)最充分、最熟悉的一個觀點進行論證。(3)盡量不論證逆向思維觀點或輕易否定材料中的觀點。(4)注意史論的時空限制,準確表述一個完整的歷史觀點。(5)多角度展開分析,是增分的有效手段。(6)分層論證,邏輯嚴密?!菊骖}示例】

(2015·全國卷Ⅰ·41)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有歷史學者為說明近代以來科學技術在生產力發(fā)展中的作用,引用了如下公式:生產力=科學技術×(勞動力+勞動工具+勞動對象+生產管理)這一公式表明,科學技術有乘法效應,它能放大生產力諸要素?!幾札R世榮總主編《世界史》運用世界近現代史的史實,對上述公式進行探討。(說明:可以就科學技術與公式中一個或多個要素之間的關系進行論證;也可以對公式進行修改、補充、否定或提出新公式,并加以論述,要求觀點明確、史論結合、史實準確。)【解題指導】

本題是指定公式關系探討類試題。解題思路如下:第一步:看公式找關系。第二步:分析各個要素之間的關系。第三步:轉換關系確立觀點。第四步:史論結合分析觀點得出結論。【答案示例1】觀點:科學技術與勞動力、生產工具的有力結合,能極大地推動生產力的發(fā)展。工業(yè)革命是推動人類進程的重要動力,它促進了生產力的迅速發(fā)展。論證:17世紀牛頓經典力學體系的創(chuàng)立為工業(yè)革命奠定了基礎,圈地運動為英國工業(yè)革命提供了大量勞動力,科學技術(紡織業(yè))不斷更新,珍妮紡紗機、水力紡紗機、騾機、水力織布機的不斷涌現,共同促使工業(yè)革命首先在英國進行并促其成為世界工廠和世界強國,推動人類進入蒸汽時代。電磁感應理論為第二次工業(yè)革命奠定了科技基礎,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大量無產階級的涌現以及生產技術革新和生產工具發(fā)明(電力的廣泛應用、內燃機的創(chuàng)制),使美德領跑于世界,人類進入電氣時代??傊?,科學技術與勞動力、生產工具的有力結合,推動了生產力發(fā)展和人類進步,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敬鸢甘纠?】觀點:我認為科學技術在生產力發(fā)展中確實有乘法效應,能放大生產力諸要素。論證:工業(yè)革命中,蒸汽機的發(fā)明和普遍應用,從根本上改變了生產面貌,提高了勞動效率。蒸汽機作為一種動力機,不但在紡織、采礦業(yè)中得到廣泛應用,而且還被推廣應用到交通運輸、冶金、機械、化工等一系列工業(yè)部門,使社會生產力獲得前所未有的高速發(fā)展,推動人類進入蒸汽時代;1870年以后,所有的工業(yè)都受到科學的影響。電力一經產生,就引起一場新的工業(yè)和社會革命,電力不僅應用于各個行業(yè),而且促進了新的通訊工具的產生,同時引起一系列新興工業(yè)部門、電器產品和相關服務娛樂業(yè)的出現,人類由此正式進入電氣時代。內燃機的創(chuàng)制和使用,引起了以石油為主的新能源革命和以汽車、飛機為標志的新的交通領域的革命;科學技術也推動了化學工業(yè)、新興工業(yè)部門的興起及鋼鐵工業(yè)等傳統工業(yè)的進步。重工業(yè)成為整個工業(yè)的主導,現代工業(yè)崛起。由此可見,科學技術能放大生產力各要素,極大推動了生產力的發(fā)展。解析:本題是指定觀點類試題。首先要亮明觀點即進行觀點判斷或者提出其他新穎的觀點。其次結合中西交往的知識論證這個觀點,說明原因及其影響。最后進行總結,提出獨立見解或歷史啟示、認識。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西方文明發(fā)展歷史是幾個民族的接力長跑,一個民族創(chuàng)造了輝煌燦爛的文明后走向了衰老,一支年輕有活力的野蠻民族就接過了這個文化的接力棒,創(chuàng)造了又一個輝煌的文明…

…一棒一棒傳到今天,每次毀滅都是新的契機。中華民族則沒有這樣的接力,華夏族一直是主體,只是不斷的擴大容量。

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評析有關中西“文化接力”的觀點。(要求:觀點明確,贊成、反對材料中的觀點或另有觀點均可;史論結合,運用材料中和你所熟知的史實進行評析。)答案:示例一:看到了西方文明的發(fā)展是不同民族主體不斷傳承創(chuàng)新的結果;中華文明傳承的主體一直都是華夏族。贊成。西方文明經歷了克里特創(chuàng)造的米諾斯文明的興起衰落;古希臘人在米諾斯文明的基礎上創(chuàng)造的邁錫尼文明和古希臘文明的興起衰落;在希臘文明的基礎上羅馬人創(chuàng)造的羅馬文明興起;在羅馬文明的基礎上,中世紀基督教文明;在古代文明和中世紀文明的基礎上日耳曼人開創(chuàng)了西方現代資本主義文明。中華民族從來沒有經歷過西方文明的階段性毀滅和新生式的大起大落。商周文化、春秋戰(zhàn)國的百家爭鳴、漢代的獨尊儒學、中華傳統文化的主體民族——漢族,主體文化——儒家文化一直保持著連續(xù)性和擴展性;中華文明的主體一直都是華夏族為主干的中華民族,不斷吸收其他民族的文明,擴展著中華文明的容量。示例二:把大民族和小民族的概念相混淆;把歷史上的民族和現代的民族相混淆。反對。歷史上的歐洲各民族原來都是歐洲人,但是在近代民族國家的成長中強化了小民族的概念,才出現了古代希臘人、日耳曼人的概念;中華民族歷史上的各個小民族在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發(fā)展中,形成了統一的中華民族,所以就讓人感覺我們中華民族和中華文明是連續(xù)的、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