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診斷學 第二單元 望診【中醫(yī)助理】_第1頁
中醫(yī)診斷學 第二單元 望診【中醫(yī)助理】_第2頁
中醫(yī)診斷學 第二單元 望診【中醫(yī)助理】_第3頁
中醫(yī)診斷學 第二單元 望診【中醫(yī)助理】_第4頁
中醫(yī)診斷學 第二單元 望診【中醫(yī)助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1年中醫(yī)執(zhí)業(yè)助理醫(yī)師

《中醫(yī)診斷學》

第二單元望診

望神

得神、失神、少神、假神的常見表現及臨床意義

得神即有神,是精充氣足神旺的表現。

1.臨床表現神志清楚,語言清晰;

目光明亮,精彩內含;

面色榮潤含蓄,表情豐富自然;

反應靈敏,動作靈活,體態(tài)自如;

呼吸平穩(wěn),肌肉不削。

2.臨床意義提示精氣充盛,體健神旺。為

健康的表現,或雖病而精氣未衰,病輕易治,

預后良好。

少神

少神即神氣不足,是精氣不足、神氣不旺的表現。介于得神與失神之間。

1.臨床表現精神不振,兩目乏神、面色少華,肌肉松軟,倦怠乏力,少氣懶言,動作遲緩等。

2.臨床意義提示正氣不足,精氣輕度損傷,臟腑功能減弱。常見于虛證患者,或病后恢復期病人。

失神

即無神,是精虧神衰或邪盛神亂的表現。

1.精虧神衰

臨床表現:精神萎靡,意識模糊,反應遲鈍,面色無華,晦暗暴露,目無光彩,眼球呆滯,呼吸微

弱,或喘促無力,肉削著骨,動作艱難等。

臨床意義:提示臟腑精氣虧虛已極,正氣大傷,功能活動衰竭。多見于慢性久病重病之人,預后不

良。

2.邪盛神亂

臨床表現:神昏澹語,躁擾不寧,循衣摸床,撮空理線:或猝然昏倒,雙手握固,牙關緊閉等。提

示邪氣亢盛,熱擾神明,邪陷心包;或肝風夾痰,蒙蔽清竅;阻閉經絡。

臨床意義:提示氣血功能嚴重障礙,氣血津液失調,多見于急性病人,亦屬病重。

假神

假神是指久病、重病患者,精氣本已極度衰竭,突然出現某些癥狀暫時“好轉”的現象。是臟腑精

氣衰竭的表現。

臨床表現如久病、重病患者,本已神昏或精神極度萎靡,突然神識清楚,想見親人,言語不休,

但精神煩躁不安;或原本目無光彩,突然目光轉亮,但卻浮光外露,目睛直視;或久病面色晦暗無華,

突然兩顫汗紅如狀等:或原本身體沉重難移,忽思起床活動,但并不能自己轉動:或久病本無食欲,而

突然欲進飲食等。

臨床意義提示臟腑精氣耗竭殆盡,正氣將絕,陰不斂陽,虛陽外越,陰陽即將離決,屬病危。常見

于臨終之前,為死亡的預兆。故古人比喻為回光返照、殘燈復明。

神亂的常見表現及臨床意義

神亂是指神志錯亂失常。臨床上多表現為焦慮恐懼、狂躁不安、淡漠癡呆和猝然昏倒等,常見于臟

躁、掇、狂、癡、癇等病人。

1.焦慮恐懼焦慮恐懼是指病人時時恐懼,焦慮不安,心悸氣促,不敢犯處的癥狀。多由心膽氣虛,

心祖失養(yǎng)所致,常見于卑怪、臟躁等病人。

2.狂躁不安狂躁不安是指患者毫無理智,狂躁不安,胡言亂語,少寐多夢,甚者打人毀物,不避

親疏的癥狀。多由痰火擾亂心神所致,常見于狂病等。

3.淡漠癡呆淡漠癡呆是指病人表情淡漠,神識癡呆,喃喃自語,哭笑無常,悲觀失望的癥狀。多

由痰濁蒙蔽心神,或先天稟賦不足所致,常見于癲病、癡呆等。

4.猝然昏倒猝然昏倒是指病人突然昏倒,口吐白沫,目睛上視,四肢抽搐,移時蘇醒,醒后如常

的癥狀。多由于臟氣失調,肝風夾痰上逆,蒙蔽清竅所致,屬癇病。

下列除哪項外,都是得神的表現

A.語言清晰

B.目暗睛迷

C.反應靈敏

D.呼吸平穩(wěn)

E.肌肉不削

I■正確答案JB

I■答案解析JB選項為失神的表現,

假神的病機是

A.氣血不足,精神虧損

B.機體陰陽嚴重失調

C.臟腑虛衰,功能低下

I).精氣衰竭,虛陽外越

E.陰盛于內,格陽于外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假神提示臟腑精氣衰竭,正氣將絕,陰不斂陽,虛陽外越,陰陽即將離決,多見于臨

終之前。

下列除哪項外,均提示病情嚴重,預后不良

A.目暗睛迷

B.舌苔驟剝

C.脈微欲絕

D.抽搐吐沫

E.昏迷煩躁

『正確答案JD

I1答案解析』D選項為癇病的表現,不能提示病情嚴重。

本已神志不清、不得言語的病人突然神志清醒,語言不休者屬

A.神志異常

B.無神

C.假神

D.有神

E.神氣不足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假神是指久病、重病患者,精氣本已極度衰竭,突然出現某些癥狀暫時“好轉”的現

象。

望面色

常色與病色的分類、臨床表現及其意義

我國正常人的面色應是紅黃隱隱、明潤含蓄,是有胃氣和有神氣的表現。

主色主色是指人生來就有的基本面色,一生基本不變。

客色客色是指因外界因素(如季節(jié)、晝夜、陰晴氣候等)的不同,或生活條件的變化,人的面色

而有相應變化。如春季面色稍青,夏季面色稍赤,長夏面色梢黃,秋季面色稍白,冬季面色稍黑。

★病色是指人體在疾病狀態(tài)下面部表現的色澤。以晦暗或暴露

為特點。觀察病色的關鍵在于分辨面色的善、惡。

五色主病

青色主血瘀、氣滯、寒證、捕證、驚風。

(1)面色淡青或青黑者,屬寒盛、痛劇。

(2)突然面色青灰,口唇青紫,肢涼脈微,多為心陽暴脫,心血瘀阻之象。

(3)久病面色與口唇青紫,多屬心氣、心陽虛衰,血行瘀阻,或肺氣閉塞,呼吸不利。

(4)面色青黃(蒼黃),多見于肝脾不調。

(5)小兒眉間、鼻柱、唇周色青者,多屬驚風或驚風先兆。

赤色主熱證,亦見于戴陽證。

滿面通紅者,屬外感發(fā)熱,或臟腑火熱熾盛的實熱證。

兩顏潮紅者,多屬陰虛陽亢的虛熱證。

久病重病面色蒼白,卻額頰部嫩紅如妝,游移不定者,屬戴陽證。是臟腑精氣衰竭殆盡,陰陽虛極,

陰不斂陽,虛陽浮越所致,屬病重。

黃色主虛證、濕證。

面色淡黃,枯槁無華,稱“萎黃”。常見于脾胃氣虛,氣血不足者。

面黃虛浮,稱為“黃胖”。多是脾氣虛衰,濕邪內阻所致。

若面目一身俱黃,稱為“黃疸”。

黃而鮮明如橘子色者,屬“陽黃”,為濕熱熏蒸之故;

黃而晦暗如煙熏者,屬“陰黃”,為寒濕郁阻之故。

白色白色主虛證(包括血虛、氣虛、陽虛)、寒證、失血證。

(1)面色淡白無華,舌、唇色淡者,多屬血虛證或失血證。

(2)面色觥白者,多屬陽虛證;面色削白而虛浮者,多屬陽虛水泛。

(3)面色蒼白(白中透青)者,多屬陽氣暴脫之亡陽證:或陰寒凝滯,血行不暢之實寒證;或大

失血之人。

黑色主腎虛、寒證、水飲、瘀血、劇痛。

鮑黑眼眶周圍發(fā)黑

面黑暗淡者,多屬腎陽虛。

面黑干焦者,多屬腎陰虛。

眼眶周圍色黑者,多屬腎虛水飲或寒濕帶下。

面色釐黑、肌膚甲錯者,多由瘀血口久所致。

肌膚甲錯

以下不屬黑色主病的是

A.腎虛

B.水飲

C.瘀血

D.寒證

E.脾虛

I"正確答案JE

『答案解析』黑色主腎虛、寒證、水飲、瘀血、劇痛。

面色釐黑,肌膚甲錯的主病

A.腎虛

B.水飲

C.寒證

D.瘀血

E.痛證

『正確答案Jn

r答案解析」面色焦黑、肌膚甲錯者,多由瘀血日久所致。

患者面色蒼白,時而泛紅如妝,其證型是

A.實熱內熾

B.陰虛火旺

C.肝膽濕熱

D.真寒假熱

E.真熱假寒

『正確答案』D

r答案解析』久病重病面色蒼白,卻頷頰部嫩紅如妝,游移不定者,屬戴陽證。

下列各項,不屬面色青主病的是

A.寒證

B.驚風

C.濕證

D.氣滯

E.血瘀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J青色主寒證、氣滯、血瘀、疼痛和驚風。

望形態(tài)

形體強弱胖瘦的臨床表現及其意義

姿態(tài)異常(動靜姿態(tài)、異常動作)的臨床表現及其意義

【形體強弱】

色強壯(體強)表現為胸廓寬厚,骨骼粗大,肌肉結.

實,筋強力壯,皮膚光滑潤澤。表明內臟堅實,氣血叫

盛,抗病力強,易于治療,預后較好。

占羸弱(體弱)表現為胸廓狹窄,骨骼細小,肌肉瘦.

氣血不『

削,筋弱無力,皮膚干枯不澤。表明內臟虛衰,

足,抗病力弱,有病難治,預后較差。

1

【形體胖瘦】

£體胖(肥胖)體重超過正常標準20%者,一般可視為肥胖。

體胖能食,為形氣有余;

形體肥胖,肉松皮緩,食少懶動,動則乏力氣短,屬形盛氣虛。

方消瘦指體重明顯下降,較標準體重減少10%以上者。

體瘦食多,屬中焦有火;

體瘦食少,屬中氣虛弱;

體瘦頷紅,皮膚干枯,多屬陰血不足,內有虛火的表現,易患肺

痛等病。故有“瘦

人多火”之說。?一/

形盛氣虛者的表現為

A.肥而食少

B.胖而能食

C.形瘦食多

D.形瘦食少

E.骨瘦如柴

『正確答案』A

I1答案解析』若形體肥胖,肉松皮緩,食少懶動,動則乏力氣短,屬形盛氣虛。

“肥人多痰”是指

A.形體強壯

B.骨骼粗大

C.筋弱無力

D.肌肉充實

E.形盛氣虛

『正確答案』E

f答案解析J因形盛氣虛,水濕難以周流,則痰濕積聚,故有“肥人濕多”“肥人多痰”之說。

姿態(tài)異常(動靜姿態(tài)、異常動作)的臨床表現及其意義

1.坐形

(1)坐而喜仰,但坐不得臥,臥則氣逆,多為咳喘肺脹,或水飲停于胸腹等所致肺實氣逆。

2)坐而喜俯,少氣懶言,多屬體弱氣虛。

3)但臥不得坐,坐則神疲或昏眩,多為氣血俱虛,或奪氣脫血,或肝陽化風°

4)坐時常以手抱頭,頭傾不能昂,凝神熟視,為精神衰敗。

2.臥式

(1)臥時常向外,躁動不安,身輕能自轉側,多為陽證、熱證、實證。

(2)臥時喜向里,喜靜懶動,身重不能轉側,多為陰證、寒證、虛證。

(3)蜷臥縮足,喜加衣被者,多為虛寒證。

(4)仰臥伸足,掀去衣被,多屬實熱證。

(5)咳逆倚息不得臥,臥則氣逆,多為肺氣壅滯,或心陽不足,水氣凌心,或肺有伏飲。

3.立姿

(1)站立不穩(wěn).,伴見眩暈者,多屬肝風內動,或腦有病變。

(2)不耐久站,站立時常欲倚靠它物支撐,多屬氣虛血衰。

(3)若以兩手護腹,俯身前傾者,多為腹痛之征。

4.行態(tài)

(1)以手護腰,彎腰曲背,行動艱難,多為腰腿疼。

(2)行走之際,突然止步不前,以手護心,多為腕腹痛或心痛。

(3)行走時身體震動不定,為肝風內動。

(二)異常動作

(1)病人瞼、面、唇、指(趾)不時顫動者,在外感熱病中,多是動風預兆,:在內傷雜病中,多

是氣血不足,筋脈失養(yǎng),虛風內動。

(2)四肢抽搐或拘攣,項背強直,角弓反張者,常見于小兒驚風、癇病、破傷風、子癇、馬錢子

中毒等。

(3)猝然昏倒,不省人事,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者,屬中風病。卒倒神昏,口吐涎沫,四肢抽搐,

醒后如常者,屬癇病。

(4)惡寒戰(zhàn)栗(寒戰(zhàn)),見于瘧疾發(fā)作,或傷寒、溫病邪正劇爭欲作戰(zhàn)汗之時。

(5)肢體軟弱無力,行動不靈而無痛,是痿病。關節(jié)拘攣,屈伸不利,多屬痹病。

(6)兒童手足伸曲扭轉,擠眉眨眼,啜嘴伸舌,狀似舞蹈,不能自制,多由氣血不足,風濕內侵

所致。

望頭面五官

內容

望頭發(fā)

面腫、腮腫及口眼喉斜

目的臟腑分屬,望目色、目形、目態(tài)

望口、唇、齒、齦

望咽喉

望頭發(fā)的主要內容及其臨床意義

發(fā)黃

指發(fā)黃干枯,稀疏易落。多屬精血不足,可見于慢性虛損病人或大病之后精血未復者。

小兒頭發(fā)稀疏黃軟,生長遲緩,甚至久不生發(fā),或枕后發(fā)稀者,多因先天不足,腎精虧損而致。

小兒發(fā)結如穗,枯黃無澤,伴有面黃肌瘦,多見于疳積,由于后天失養(yǎng),以致脾胃虛損所致。

發(fā)白

指青少年白發(fā)。

發(fā)白伴有耳鳴、腰酸等癥屬腎虛;

伴有失眠健忘等癥為勞神傷血所致。

脫發(fā)

突然片狀脫發(fā)(斑禿)一血虛受風。

青壯年頭發(fā)稀疏易落,有眩暈、健忘、腰膝酸軟一一腎虛。

頭發(fā)已脫,頭皮瘙癢、多屑多脂者一一血熱化燥。

面腫、腮腫及口眼喉斜的臨床表現及其意義

面腫

面部浮腫,多見于水腫病,常是全身水腫的一部分。

顏面浮腫,發(fā)病迅速者,為陽水,多為外感風邪,肺失宣降所致。

顏面浮腫,兼見面色觥白,發(fā)病緩慢者屬陰水,多由脾腎陽虛,水濕泛濫所致。

顏面浮腫,兼見面唇青紫,心悸氣喘,

不能平臥者,多屬心腎陽虛,血行瘀滯,水氣凌心所致。

面腫

腮腫

癢腮指一側或兩側腮部以耳垂為中心腫起,邊緣不清,皮色不紅,局部灼熱疼痛或觸痛者。因外

感溫毒所致。多見于兒童,屬傳染病。

發(fā)頤指顫骨之下,腮頜之上,耳前一寸三分,發(fā)紅腫起,伴有寒熱、疼痛的癥狀。因少陽、陽明

經熱毒上攻所致。

?腮

口眼口芮斜

(1)口僻單見口眼口吊斜,肌膚不仁,面部肌肉患側偏緩、健側緊急,患側目不能合,口不能閉,

不能皺眉鼓腮,飲食言語皆不利者,為風邪中絡所致。

(2)中風口角喉斜兼半身不遂者,則為中風病。

目的臟腑分屬,望目色、目形、目態(tài)的主要內容及其臨床意義

目部的臟腑歸屬瞳仁屬腎,稱為“水輪”:目內眥及外眥的血絡屬心,稱為“血輪”;黑睛屬肝,

稱為“風輪”;白睛屬肺,稱為“氣輪”;眼胞屬脾,稱為“肉輪”.

望目色

特征臨床意義

白睛發(fā)紅肺火或外感風熱

兩眥赤痛心火上炎

目赤腫痛實熱證

瞼緣赤爛脾有濕熱

全目赤腫肝經風熱上攻(考點)

白睛發(fā)黃黃疸

目眥淡白血虛、失血

目胞色黑晦暗腎虛

黑睛灰白混濁目翳

目赤腫痛多屬實熱證。

眼瞼淡白多屬血虛、失血證。

目形主病

1.目胞浮腫為水腫的常見表現。

目窠腫

眼窠凹陷多為傷津耗液或氣血不足,可見于吐瀉傷津或氣血虛衰的病人;若久病重病眼球深陷,

伴形瘦如柴,則為臟腑精氣竭絕,屬病危。

目窠陷

眼球突出

眼球突出兼喘滿上氣者,屬肺脹,為痰濁阻肺、肺氣失宣、呼吸不利所致。

若眼球突出兼頸前微腫,急躁易怒者,稱為瘦病,因肝郁化火、痰氣壅結所致。

胞瞼紅腫胞瞼邊緣腫起結節(jié)如麥粒,紅腫較輕者,稱為針眼:胞瞼漫腫,紅腫較重者,稱為眼丹。

皆因風熱邪毒或脾胃蘊熱上攻于目所致。

望目態(tài)

瞳孔縮小可見于川烏、草烏、毒草、有機磷類農藥及嗎啡、氯丙嗪等藥物中毒。

瞳孔散大可見于顱腦損傷、出血中風病等,提示病情危重;若兩側瞳孔完全散大,對光反射消失

則是臨床死亡的指征之一。

瞳孔散大顱腦損傷、出血中風病

瞳孔縮小中毒;也可見于出血性中風病

目睛凝視指病人兩眼固定,不能轉動。兩眼固定前視者,稱為瞪目直視;兩眼固定上視者,稱為

戴眼反折;目睛偏向一側為橫目斜視,多因肝風內動。

戴眼反折

睡眠露睛指病人昏昏欲睡,睡后胞瞼未閉而睛珠外露。多屬脾氣虛弱,氣血不足,胞瞼失養(yǎng)所致。

常見于吐瀉傷津和慢脾風的患兒。

昏睡露睛

胞瞼下垂又稱瞼廢,指胞瞼無力張開而上瞼下垂者。雙瞼下垂者,多為先天不足、脾腎虧虛;

單瞼下垂者,多因外傷所致。

A.戴眼反折

B.目睛微定

C.昏睡露睛

D.雙瞼下垂

E.橫目斜視

慢脾風的目態(tài)是

【正確答案JC

『答案解析』睡眠露睛指病人昏昏欲睡,睡后胞瞼未閉而睛珠外露。多屬脾氣虛弱,氣血不足,胞

瞼失養(yǎng)所致。常見于吐瀉傷津和慢睥風的患兒。

脾腎兩虧的目態(tài)是

I"正確答案JD

『答案解析』雙瞼下垂者,多為先天不足、脾腎虧虛;單瞼下垂者,多因外傷所致。

望口、唇、齒、齦的主要內容及其臨床意義

望口

口之形色

口角流涎小兒多屬脾氣虛弱,成人多為中風后遺癥。

口瘡唇內和口腔肌膜出現灰白色小潰瘍,周圍紅暈,局部疼痛。多由心脾二經積熱上熏所致。

口糜口腔肌膜糜爛成片,口氣臭穢。多由濕熱內蘊上蒸口腔所致。

口角流涎

口糜

鵝□瘡嬰兒口腔、舌上出現片狀白屑,狀如鵝口者.多因感受邪毒,心脾積熱,上熏口舌所致。

鵝口瘡

口之動態(tài)

口張口開而不閉,屬虛證。若狀如魚口,但出不入,則為肺氣將絕。

口噤口閉而難開,牙關緊急,屬實證。多因筋脈拘急所致,可見于癇病、中風、驚風、破傷風等。

口撮上下口唇緊聚,不能吸吮,可見于小兒臍風。

口喉又稱口僻,即口角向一側歪斜,見于風邪中絡,或中風病的中經絡。

口振戰(zhàn)栗鼓頜,口唇振搖,多為陽虛寒盛或邪正劇爭所致,可見于溫病、傷寒欲作戰(zhàn)汗,或瘧疾

發(fā)作。

口動口頻繁開合,不能自禁,是胃氣虛弱的表現:若口角掣動不止,則為熱極生風或脾虛生風之

象。

以下哪項為病人戰(zhàn)栗鼓頷,口唇振搖

A.口噤

B.口撮

C.口僻

D.口振

E.口動

『正確答案JD

r答案解析』口振:戰(zhàn)栗鼓頜,口唇振搖,多為陽虛寒盛或邪正劇爭所致,可見于溫病、傷寒欲作

戰(zhàn)汗,或瘧疾發(fā)作。

以下哪項為病人口角向??側斜

A.口噤

B.口撮

C.口僻

D.口振

E.口動

I"正確答案JC

『答案解析』口僻:單見口眼喉斜,肌膚不仁,面部肌肉患側偏緩、健側緊急,患側目不能合,口

不能閉,不能皺眉鼓腮,飲食言語皆不利者,為風邪中絡所致。

望唇

唇之色澤

唇色紅潤此為正常人的表現,說明胃氣充足,氣血調勻。

唇色淡白多屬血虛或失血。

唇色深紅多屬熱盛。

口唇赤腫而干多為熱極。

口唇櫻桃紅色多見于煤氣中毒。

口唇青紫多屬瘀血

口唇青黑多為寒極、痛極。

唇色淡白

青紫多屬瘀血

口唇青黑寒極、痛極

唇之形態(tài)

唇干而裂為津液損傷,多屬燥熱傷津或陰虛液虧。

口唇糜爛多為脾胃積熱上蒸所致。

唇內潰爛,其色淡紅多為虛火上炎。

唇邊生瘡,紅腫疼痛為心脾積熱所致。

唇角生疔,麻木癢痛多為鎖口疔;人中部生疔多為人中疔。

人中滿唇反久病而人中溝變平,口唇翻卷不能覆齒,稱“人中滿唇反”,為脾氣將絕,屬病危。

望齒

牙齒色澤

牙齒潔白潤澤是津液內充、腎氣充足的表現。

牙齒干燥為胃陰已傷。

牙齒光燥如石是陽明熱盛,津液大傷,

牙齒燥如枯骨是腎陰枯涸,精不上榮,見于溫熱病的晚期。

牙齒枯黃脫落見于久病者,多為骨絕。

齒焦有垢為胃腎熱盛,但氣液未竭;齒焦無垢為胃腎熱其,氣液已竭。

望齒

牙齒動態(tài)

牙關緊急多屬風痰阻絡或熱極生風。

咬牙嚙(nie)齒為熱盛動風。

睡中嚙(nie)齒多因胃熱或蟲積所致,也可見于正常人。

望牙齦

牙齦色澤

牙齦淡紅而潤澤是胃氣充足,氣血調勻。

牙齦淡白多是血虛或失血。

牙齦紅腫疼痛多是胃火亢盛。

牙齦紅腫疼痛胃火亢盛

牙齦形態(tài)

齒細齒縫出血,痛而紅腫,多為胃熱傷絡;若不痛不紅微腫者,多為氣虛,或腎火傷絡。

牙宣齦肉萎縮,牙根暴露,牙齒松動,多屬腎虛或胃陰不足。

牙疳牙齦潰爛,流腐臭血水,多因外感疫病之邪,積毒上攻所致。

齦肉萎縮,牙根暴露一一腎虛、胃陰不足

下列各項,與牙齒干燥如枯骨關系最密切的是

A.熱盛傷津

B.陽明熱盛

C.胃陰不足

。腎陰枯涸

E.肺陰虧虛

『正確答案』D

I■答案解析」牙齒燥如枯骨:是腎陰枯涸,精不上榮,見于溫熱病的晚期。

望咽喉的主要內容及其臨床意義

望咽喉色澤

咽部紅腫灼痛屬實熱證,多由肺胃熱毒壅盛所致。

咽部嫩紅,腫痛不顯屬虛熱證,多由腎陰虧虛、虛火上炎所致。

咽喉淡紅漫腫多屬痰濕凝聚所致。

望咽喉形態(tài)

乳蛾一側或兩側喉核紅腫疼痛,甚者潰爛或有黃臼色膿點者,為乳蛾。多因肺胃熱盛,火毒熏

蒸所致。

喉癰咽喉部紅腫高突,疼痛劇烈,吞咽困難。多因臟腑蘊熱,復感外邪,熱毒客于咽喉所致.

咽喉腐爛潰爛成片或凹陷者,為肺胃熱毒壅盛;

若腐爛分散淺表者,為肺胃之熱尚輕;

若潰腐日久,周圍淡紅或蒼白者,多屬虛證。

偽膜咽部潰爛處表面覆蓋一層白腐,形如白膜者。若偽膜松厚,容易拭去,去后不復生者,此屬

胃熱上壅于咽,病情較輕:若咽部有灰白色偽膜,堅韌不易剝離,重剝則出血,或剝去隨即復生?此屬

重證,多為白喉,因肺胃熱毒傷陰而致,屬烈性傳染病。

成膿咽喉局部紅腫高突,有波動感,壓之梁軟凹陷者,多已成膿;壓之堅硬則尚未成膿。

望咽喉小結

特征臨床意義

紅腫潰爛實熱證

咽喉色澤

鮮紅嬌嫩腫痛不超陰虛火旺(考點)一

紅腫疼痛,甚則潰爛或有黃、白色膿點乳蛾

咽喉形態(tài)

偽膜堅韌,不易拭去,重剝出血白喉

咽喉色鮮紅嬌嫩,腫痛不甚者的原因為

A.肺胃積熱

B.痰濕停滯

C.寒凝咽喉

D.陰虛火旺

E.胃中有熱

r正確答案JI)

『答案解析』咽部嫩紅,腫痛不顯:屬虛熱證,多由腎陰虧虛、虛火上炎所致。

牙齦紅腫而痛者多屬

A.肝火上炎

B.脾經有熱

C,胃火上攻

1).胃陰虛火旺

E.腎陰虛火旺

『正確答案』C

I1答案解析』牙齦紅腫疼痛多是胃火亢盛。

望皮膚

望皮膚色澤

望斑疹

望水皰

望瘡瘍

望皮膚色澤的內容及其臨床意義

皮膚發(fā)赤

皮膚突然色紅成片,如染脂涂丹,順熱腫脹,邊界清楚為丹毒。

發(fā)于頭面者,為抱頭火丹。

發(fā)于小腿足部者,為流火。

發(fā)于全身,游走不定者,為赤游丹。

發(fā)于上部者多由風熱化火所致,發(fā)于下部者多因濕熱化火而成,亦有因外傷染毒而引起者。

抱頭火丹流火

皮膚發(fā)黃

面目、皮膚、爪甲俱黃者,為黃疸,多因外感濕熱、疫毒,內傷酒食,或脾虛濕困,血瘀氣滯等所

致。

1.黃色鮮明如橘皮色者,屬陽黃,因濕熱蘊蒸,膽汁外溢肌膚而成。

2.黃色晦喑如煙熏色者,屬陰黃,因寒濕阻遏,膽汁外溢肌膚所致。

皮膚紫黑

面、手、乳暈、腋窩、外生殖器、口腔黏膜等處呈彌漫性棕黑色改變者,多為黑疽,

由勞損傷腎所致;周身皮膚發(fā)黑亦可見于腎陽虛衰的病人。

皮膚白斑

指局部皮膚出現點、片狀白色改變,大小不等,邊界清楚,稱為白駁風。多因風濕侵襲,氣血不榮

所致。

望斑疹的內容及其臨床意義

斑指皮膚黏膜出現深紅色或青紫色片狀斑塊,平攤于皮膚,摸之不礙手,壓之不褪色的癥狀???/p>

由外感溫熱邪毒,熱毒竄絡,內迫營血,或脾虛血失統攝,或陽衰寒凝血瘀,或外傷血溢肌膚所致。

陽斑

疹指皮膚出現紅色或紫紅色、粟粒狀疹點,高出皮膚,撫之礙手,壓之褪色者。常見于麻疹、風

疹、癮疹等病,也可見于溫熱病中。多因外感風熱時邪,或過敏,或熱入營血所致。

麻疹色如桃紅,形似麻粒,先見于耳后發(fā)際,漸延及顏面、軀干和四肢,疹發(fā)透徹后按出疹順序

依次消退。因外感時邪疫毒所致,屬兒科常見傳染病。

風疹疹色淡紅,細小稀疏,瘙癢不已,時發(fā)時止。多為外感風熱時邪所致。

癮疹皮膚上出現淡紅色或淡白色斤.疹,大小形態(tài)各異,痛癢,搔之融合成片,高出皮膚,發(fā)無定

處,出沒迅速,時隱時現。多因外感風邪或過敏所致。

風疹

麻疹

疹的主要特點是

A.色深紅或青紫

B.平鋪于皮膚

C.撫之礙手

D.壓之不退色

E.點大成片

r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疹指皮膚出現紅色或紫紅色、粟粒狀疹點,高出皮膚,撫之礙手,壓之褪色者。

望排出物

觀察痰、涕

觀察嘔吐物

特征臨床意義

痰白清稀而量多寒痰一因寒傷陽氣,氣不化津,濕聚為痰之故。

望痰涕痰

痰黃黏稠熱痰一熱邪內盛,煉液為痰。

痰少而黏,難于咯出燥痰一燥邪犯肺,或肺陰虧虛。

痰白黏稠最多濕痰一脾失健運,水濕內停,聚而成痰

痰中帶血,色鮮紅熱傷肺絡一肺陰虧虛,或肝火犯肺,或痰熱壅肺

咯吐膿血痰,氣腥臭肺癰一熱毒壅肺,腐敗釀膿

新病鼻流清涕外感風寒

新病鼻流濁涕外感風熱。

望涕鼻流腥臭膿涕,日久不愈者,為鼻源濕熱蘊阻

陣發(fā)性清涕,量多如注,伴噴嚏頻作,多屬鼻肌,是風寒

是風寒束于肺衛(wèi)所致。

束于肺衛(wèi)所致。

A.黃而黏稠,堅而成塊

B.白而清稀

C.清稀而多泡沫

D.白滑而量多,易咳

E.少而黏,難咳

寒痰的特征是

f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痰白而清稀,或有灰黑點者,屬寒痰。因寒傷陽氣,氣不化津,濕聚為痰之故。

濕痰的特征是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痰白滑而量多,易咯出者,屬濕瘦。因脾虛不運,水濕不化,聚而成痰之故。

A.鼻孔咽喉干燥

B.鼻塞流濁涕

C.鼻流濁涕腥臭

I).鼻血鮮紅

E.鼻塞流清涕

外感風熱患者,可見的癥狀是

I1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鼻流濁涕,是外感風熱。

鼻淵患者,可見的癥狀是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J久流濁涕,質稠、量多、氣腥臭者,為鼻淵,是濕熱蘊阻所致。

望小兒食指絡脈

望小兒食指絡脈的方法及其正常表現

小兒食指絡脈病理變化的臨床表現及意義

望小兒食指絡脈的方法及其正常表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