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吉林省長春市博碩學校中考模擬歷史試題_第1頁
2024年吉林省長春市博碩學校中考模擬歷史試題_第2頁
2024年吉林省長春市博碩學校中考模擬歷史試題_第3頁
2024年吉林省長春市博碩學校中考模擬歷史試題_第4頁
2024年吉林省長春市博碩學校中考模擬歷史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長春博碩學校2023-2024學年度下學期九年級第五次模擬一、選擇題(每小題1分,共25分,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選項)1.考古發(fā)現是了解史前社會歷史的重要依據,以下三個從河姆渡遺址出土的文物共同反映了()A.人類的起源B.原始農耕生活C.遠古的傳說D.早期國家產生2.有人稱他為“千古一帝”有人稱他為“暴君”。在西方人看來他是東方世界的凱撒大帝,開創(chuàng)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八钡闹饕暙I是()-A.統(tǒng)一中國B.焚書坑儒C.輕徭薄賦D.重文輕武3.西漢時,中原地區(qū)出現了良種馬、葡萄、首蓿、胡桃、蠶豆、石榴等外來物產.這一時期,絲綢在西域各國受到廣泛歡迎,西域人學會了打井和煉鐵等技術。這些現象的出現主要得益于()A.漢朝科技的進步B.西域人對絲織品的追捧C.絲綢之路的開辟D.中外農業(yè)生產水平提升4.北魏孝文帝改革后,漢語成為北方主要的通用語言,各民族間思想感情日益溝通,以往的“胡”“漢”觀念逐漸淡薄。由此可知,孝文帝改革()A.完成了國家統(tǒng)一B.加強了君主專制C.促進了民族交融D.增強了北魏實力5.文化發(fā)展與生產力水平密切相關.右圖中南北方人才比重發(fā)生變化的根本原因是().A.明清社會文化繁榮B.科舉考試快速發(fā)展C.南方政局更加穩(wěn)定D.經濟重心逐漸南移6.下列有關中國古代科技發(fā)展狀況的說法,錯誤的是()A.東漢蔡倫改進造紙術,使紙張價格便宜B.南宋時期匠人畢昇發(fā)明了活字印刷術C.宋代指南針的運用促進世界航海技術發(fā)展D明朝出現“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7.歷史課上,老師在黑板上寫下“分封制、郡縣制、三省六部制、行省制、內閣制、軍機處”等關鍵詞,由此判斷這節(jié)課的學習主題是()A.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演變B.中國古代經濟的發(fā)展C.中國古代法制建設的進程D.中國古代民族關系的發(fā)展8.1684年清朝設置臺灣府,隸屬福建省;1689年中俄雙方簽訂《尼布楚條約》,通過談判解決兩國東段邊界問題:1727年清朝在西藏設置駐藏大臣,監(jiān)督西藏的地方政務;1762年清朝設立伊犁將軍,管轄整個新疆地區(qū)。清朝的這些措施()。A.導致了國家官僚機構的臃腫B.強化了君主專制制度C.鞏固了統(tǒng)一多民族封建國家D.規(guī)范了地方行政體制9.史學界將1840-1949年中國近代史定義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鴉片戰(zhàn)爭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使中國面臨“數千年未有之大變局”.“大變局”的含義指()A.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B.半殖民地化程度進一步加深C.把中國推向半殖民地化的深淵D.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10.1912年2月12日,在頒發(fā)的《清帝退位詔書》中寫道:“前因民軍起事,各省響應,九夏沸騰,生靈涂炭?!ぁぁぁぁぁそ袢珖嗣裥睦恚鄡A向共和.”詔書中提到的“民軍起事”產生的重大意義在于()A.中國兩千多年君主專制制度終結B.清政府完全成為了列強統(tǒng)治中國的工具C.使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D.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11.《吳玉章回憶錄》提到:“以往搞革命的人,眼睛總是看著上層的軍官、政客、議員······如今在五四群眾運動的對比下,上層的社會力量顯得何等的微不足道。在人民群眾中所蘊藏的力量一旦得到解放,那才真正是驚天動地、無堅不摧的.”他認為()A.革命對象是帝國主義和封建軍閥B.人民群眾是推動歷史前進的動力C.革命主力是知識分子和青年學生D.革命需要團結一切可能的同盟者12.“這是中華民族歷史上空前的勝利,它把中國歷史劃開了兩個時代,在今天以前,是我們屈辱悲苦的黑暗時代,自今天起,將是我們富強康樂自由平等的光明時代.······中國五十年及東北十四年的大恥,今日得以昭雪,”文中“空前的勝利”、“中國五十年”及“東北十四年的大恥°分別是指()A.南京解放、《南京條約》、九一八事變B.南京解放、《辛丑條約》、七七事變C.抗戰(zhàn)勝利、《馬關條約》、九一八事變D.抗戰(zhàn)勝利、《馬關條約》、七七事變13.從晚清到民國,伴隨著外來文化的沖擊和社會政局的更替,中國的經濟、社會生活、教育文化事業(yè)等各個方面都發(fā)生了巨大變化.下列敘述能佐證這一觀點的是()A.甲午戰(zhàn)敗后,張春創(chuàng)辦大生紗廠,帶動了國人走上“實業(yè)救國”的道路B戊戌變法后,剪辮、易服和廢止纏足等革除社會陋俗的法令被陸續(xù)頒布C1872年在上海創(chuàng)辦的《大公報》,是近代中國存在時間最長的中文報紙D.1905年,清政府創(chuàng)辦京師大學堂,存在約1300年的科舉制至此壽終正寢14.據某年《人民日報》報道:“當國旗圖案在政協(xié)會議上通過后,許多機關、團體、學校、商號以至民宅,立即自發(fā)去訂新式國旗,光永茂實業(yè)公司一家,三天就做了四千多面。包攬做國旗的新建被服廠各單位,連明連夜地趕,也還是不能滿足顧客的要求。顧客們成排地擠在門前急著買,一定要想在十月一日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盛典時掛出來,或掛的更早一些?!辈牧戏从钞敃r()A.人民期盼新生政權B.土地改革已經完成C.祖國大陸實現統(tǒng)一D.社會主義制度建立15.1957年,我國的鋼產量為535萬噸,比1952年增長近3倍;原煤為1.31億噸,比1952年增長98.6%;發(fā)電量為193億度,比1952年增長164.4%;棉布為50.6億尺,比1952年增長3296%,這些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A.第一個五年計劃有序開展B.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正式確立C.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實施D.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確立16.在新民主主義革命年代,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探索了一條中國特色的革命道路;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時期,以鄧小平為首的中國共產黨人開創(chuàng)了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二者的共同點是()A.以武裝斗爭為主線B.實事求是,依據國情來選擇道路C.以經濟建設為中心D.百廢待興,建設社會主義共和國17.如表是《1978-2021年我國農業(yè)總產值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統(tǒng)計表》。表中數據的變化是因為我國實行了()年份農業(yè)總產值(億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1978年1397133.61990年7662.1686.32000年24915.82282.12017年109331.713432.42021年147013.418930.9A.土地改革B.三大改造C.人民公社化D.改革開放18.從遵循“習慣法”到創(chuàng)生一部新法律-“成文法”,使羅馬共和國的司法執(zhí)法“有明確的文件做依據”,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貴族的“武斷和專橫”.這部“成文法”是()A.《漢謨拉比法典》B.《十二銅表法》C.1787年美國憲法D.1791年憲法19.物理科代表巧用電路圖表示17世紀后期某國家最高權力的轉移(如圖:打開S1,閉合S、S2,L燈亮)其意指()A美國B.英國C.法國D.日本20.歷史學家帕爾默在《現代世界史》中指出“在1815年以前大約三十年的這一時期,發(fā)生的兩次“革命'-政治革命主要影響歐洲大陸,而經濟革命則在英國表現最為活躍.”這兩次革命分別是指()A.英國資產級革命和工業(yè)革命B.法國大革命和工業(yè)革命C拿破侖戰(zhàn)爭和工業(yè)革命D.美國獨立戰(zhàn)爭和工業(yè)革命21.19世紀中期,東西半球的俄國和美國分別頒布了廢除農奴制的法令和《解放黑人奴隸宣言》,勞動力都獲得了解放.這是()A.種植園經濟發(fā)展的需要B.世界殖民體系瓦解的產物C.克里木戰(zhàn)爭失敗的影響D.資本主義發(fā)展的必然結果22.第一次和第二次工業(yè)革命是銜接并交錯在一起的,19世紀70年代興起的第二次工業(yè)革命,企業(yè)加大資助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科學盈利的真正神秘性在工業(yè)中的成長孕育達到了一定程度.材料表明,第二次工業(yè)革命的顯著特點()A.范圍廣規(guī)模大進展快B.推動了人類歷史發(fā)展C.改變了人們生活方式D.科技與生產緊密結合23.1933年3月4日羅斯福就職之時,銀行擠兌現象依然嚴重,然而短短一周左右,如下圖漫畫《排隊存款(1933年3月13日之后)》所反映,情況迅速改觀,其直接原因是新政()A.緩解了民眾的恐慌情緒B.增強了政府的調控能力C.杜絕了銀行的破產現象D.開啟了美國經濟的繁榮24.下圖漫畫中,羅斯福和丘吉爾各手持一根魔術棒,慶祝新生兒的誕生。墻上畫像中的斯大林和蔣介石露出了滿意的笑容.該漫畫作為史料,可用于研究()A.薩拉熱窩事件的影響B(tài).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C.羅斯福新政扭轉危機D.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25.如表是某同學梳理知識時畫的一幅結構圖。下列最符合知識間聯(lián)系的主題是()A.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大危機的爆發(fā)B.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興起和發(fā)展C.歐洲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和擴展D.殖民地人民爭取民族解放的斗爭二、非選擇題。(共兩題,35分)26.西方人眼中的中國形象不斷變化,耐人思索。(20分)材料一從天可汗的圓度,到大中華帝國,中國的器物、制度、信仰都引發(fā)西方公眾的好奇和向往,對比同時代的歐洲,中華帝國連綿不絕的歷史,精美絕倫的藝術都顯得高不可攀,于是,中國形象被不斷美化甚至是神化,旅行家、傳教士在這種形象的形成和傳播過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先鋒國家歷史2009年7月設讀中國1000年(1)依據材料一指出西方人眼中的中國形象,結合所學寫出“引發(fā)西方公眾的好奇和向往”的器物、制度、信仰(思想)各一例。(4分)材料二但自工業(yè)革命之后,西方世界日益強大,中國卻停滯不前,來自西方世界的商人、水手、外交官們一次次地被這個高傲、封閉的帝國拒之門外,中國成為無理、野蠻的象征。但(中國)自己卻茫然無知,自認為是世界的中心?!ぁぁぁぁぁづc西方世界的理解不同,當時中國上層人士大多對西方沒有好感,認為他們不過是扶器物之利,行強益之實,這也使得中西方之間,對于中國形象的認知有著巨大的反差,而這種反差更是導致雙方一次次的沖突.-先鋒國家歷史2009年7月誤讀中國1000年(2)根據材料二對比中國人眼中的“中國形象”和西方人眼中的“中國形象”的不同。結合所學寫出當時西方被中國“拒之門外”的政策和“雙方一次次的沖突”。(2例即可)(5分)材料三20世紀40年代,美國將中國抗戰(zhàn)時期的形象描述為“崛起中的英雄”,書中寫道由于中國人民在團結抗日過程中所展示出來的英勇的勇毅和頑強,無論中國當時如何被看待,此時在眾多美國人心目中······的形象,上升到了無可匹敵的頂峰。-美國《時代》周刊記者哈羅德·伊薩克斯在《心影錄-美國的中國形象》(3)結合20世紀40年代的相關史實對材料四中劃線部分的觀點加以論證。(2分)材料四盡管“紅色中國”也曾隨著斯諾、史沫待菜等人的著述,讓一些西方民眾眼中的中國形象少了一些灰暗色調。但20世紀50年代的朝鮮戰(zhàn)爭和冷戰(zhàn)使中國的形象再次被推向了陰暗的極端,成為恐怖和邪惡的象征。(4)根據材料四指出五十年代中國形象發(fā)生變化的原因。結合所學知識推測西方人的上述認識最有可能于何時發(fā)生改變,并說明原因。(3分)料五:隨著中國的迅速發(fā)展,現代中國讓西方人產生了很多疑問:為什么中國經濟會突飛猛進?為什么中國會出現姚明那樣球打得像NBA球員一樣好的明星?中國會不會把全球的石油光?······這當中有好奇、羨慕,也夾雜著猜疑與不安,中國的形象正因此而變得更加復雜、多元、豐富,不像中有相似,相似中有不像,西方人再也無法用非好即壞的標尺或簡單的符號來看待中國了。-摘編自《歷史上西方看中國:從天堂到丑陋不堪》(5)根據材料五并結合所學分析四方看中國的眼光變得復雜、多元、而豐富的原因。(2分)(6)綜合以上材料歸納影響西方人眼中的中國形象演變的因素。(2分)材料六形象,對于一個國家而言,如同對一個人一樣,是很要愛的。良好的國家形象,有利于增強國家的吸引力,感召力和影響力,有利于增強國家的政治認同······作為一個新興發(fā)展中國家,我們要向世界展示一個新的中國形象.(7)你認為在未來的世界舞臺上,中國應以怎樣的新形象發(fā)揮作用。(2分)27.閱讀材料,完成要求。(15分)材料一中古世界的歷史(5-15世紀)是封建主義在各國各地區(qū)形成與發(fā)展的歷史?!ぁぁぁぁぁぴ谀媳背诤系倪^程中,游牧“胡人”從部落社會過渡到封建社會;東亞美他地區(qū)及東南亞也向封建社會發(fā)展,日本從部民社會發(fā)展到封建社會,-摘編自錢乘旦《新世界史綱要》(1)根據材料寫出中古世界的時代特征。結合所學知識寫出游牧“胡人”從部落社會過渡到封建社會、日本從部民社會發(fā)展到封建社會相關的重大歷史事件.(3分)材料二19世紀的世界是資本主義在世界范圍內的大發(fā)展時期,資產階級改革、革命和民族統(tǒng)一運動席卷歐洲和北美,并拓展至亞洲的日本,資產階級掌握政權,大大加速了這些國家的資本主義發(fā)展,資本主義制度得以確立;與此同時,作為資本主義掠奪對象、原料產地、銷售市場、投資場所的殖民地也掀起了反抗殖民統(tǒng)治的斗爭。這是19世紀正在形成中的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內部場景。-摘編自《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2022年版)解讀》(2)請?zhí)釤挷牧隙暮诵挠^點,并運用與材料相關的3例史實對觀點加以論述。(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