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聲現(xiàn)象問題求解(大題培優(yōu)-易錯-難題)含答案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0/06/1E/wKhkGWcGkLGAEiy2AAI9G-bdHCs936.jpg)
![中考物理聲現(xiàn)象問題求解(大題培優(yōu)-易錯-難題)含答案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0/06/1E/wKhkGWcGkLGAEiy2AAI9G-bdHCs9362.jpg)
![中考物理聲現(xiàn)象問題求解(大題培優(yōu)-易錯-難題)含答案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0/06/1E/wKhkGWcGkLGAEiy2AAI9G-bdHCs9363.jpg)
![中考物理聲現(xiàn)象問題求解(大題培優(yōu)-易錯-難題)含答案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0/06/1E/wKhkGWcGkLGAEiy2AAI9G-bdHCs9364.jpg)
![中考物理聲現(xiàn)象問題求解(大題培優(yōu)-易錯-難題)含答案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0/06/1E/wKhkGWcGkLGAEiy2AAI9G-bdHCs936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一、初中物理聲現(xiàn)象問題求解方法1.下列關于聲現(xiàn)象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我們聽到的上課鈴聲是由鈴的振動產生的B.太空行走的宇航員之間可以直接對話C.噪聲監(jiān)測裝置可以防止噪聲的產生D.工人師傅們通過聽機器產生的次聲波來判斷其工作狀況【答案】BCD【解析】【分析】【詳解】A.鈴的振動發(fā)出聲音,所以我們聽到的上課鈴聲是由鈴的振動產生的,故A正確;A不符合題意;B.太空行走的宇航員之間不可以直接對話,因為聲音傳播需要介質,太空中沒有空氣,聲音不能傳播,故B錯誤;B符合題意;C.噪聲監(jiān)測裝置不可以防止噪聲的產生,只能測量出噪聲的等級,故C錯誤;C符合題意;D.工人師傅們通過聽機器產生的聲波來判斷其工作狀況,不是次聲波,次聲波是聽不到的,故D錯誤;D符合題意。故選BCD。2.下面是一組有關聲的實驗,請正確作答.(1)如圖甲,用發(fā)聲的音叉接觸水面時,水花四濺,此實驗是用來探究_______(選填字母代號);A.聲音產生的原因B.決定音調的因素C.聲音能否在空氣中傳播D.聲音傳播是否需要時間(2)如圖乙,將正在發(fā)聲的手機懸掛在廣口瓶內,再把瓶內的空氣逐漸的抽出,聲音逐_____,若瓶內已抽成真空,將聽不到聲音,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圖丙,小明有節(jié)奏地敲擊鼓面,鼓面發(fā)出低沉的咚咚聲.用更大的力敲擊鼓面,聽到的聲音變大,同時看到小紙片跳動的幅度_____(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表明鼓面振動的_____越大,聲音的響度越大.(4)如圖丁,將一把鋼尺緊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適當?shù)拈L度,撥動鋼尺,就可聽到鋼尺振動發(fā)出的聲音.逐漸增加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用同樣的力撥動鋼尺,發(fā)現(xiàn)鋼尺振動的頻率逐漸變_____(選填“大”或“小”),發(fā)出聲音的音調逐漸變低,這表明聲音的音調與發(fā)聲體振動的_____有關.【答案】A減小真空不能傳聲變大幅度小頻率【解析】【詳解】(1)[1]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用發(fā)聲的音叉接觸水面時,水花四濺,說明了發(fā)聲體在振動,故選A;(2)[2][3]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把瓶內的空氣逐漸的抽出,聲音逐減小,若瓶內抽成真空,將聽不到聲音,說明真空不能傳聲;(3)[4][5]用大小不同的力敲擊鼓面,鼓面振幅不同,響度不同,用更大的力敲擊鼓面,振幅大,小紙片跳動的幅度大,聲音的響度大;(4)[6][7]鋼尺伸出越長,振動越慢,頻率越低,音調越低,說明聲音的音調與發(fā)聲體振動的頻率有關.3.如圖所示的是探究聲現(xiàn)象的三個實驗情景,請回答下列問題:(1)如圖甲所示,用豎直懸掛的乒乓球接觸發(fā)聲的音叉時,乒乓球被彈起,這個現(xiàn)象說明_____;乒乓球在實驗中的作用是_____;如果加大力度敲擊音叉,發(fā)現(xiàn)乒乓球被彈得越遠,聽到的聲音的響度也越大,這個現(xiàn)象說明_____.(2)如圖乙所示,敲擊右邊的音叉,左邊完全相同的音叉把乒乓球彈起,這個現(xiàn)象說明_____;若把甲、乙兩個實驗移到月球上去做,不能看到泡沫塑料球被彈起的圖是_____(選填“甲”或“乙”).(3)如圖丙所示,將一把鋼尺緊按在桌面上,先讓一端伸出桌邊短一些,撥動鋼尺,聽它振動發(fā)出的聲音,然后一端伸出桌邊長一些,再撥動鋼尺,聽它振動發(fā)出的聲音,使鋼尺兩次振動幅度大致相同.比較兩種情況下,第_____次鋼尺振動得快,它的音調_____(填“高”或“低”),這說明音調與_____有關.【答案】發(fā)聲體在振動把音叉的振動放大振幅越大,響度越大空氣能傳聲乙一高頻率【解析】【分析】【詳解】(1)聲音由振動產生,為了表示發(fā)聲體的振動,采用放大法,所以如圖甲所示,用豎直懸掛的乒乓球接觸發(fā)聲的音叉時,乒乓球被彈起,這個現(xiàn)象就說明發(fā)聲體在振動;音叉的振動是不容易直接看到的,而乒乓球的跳動很容易看到,所以乒乓球在實驗中的作用就是將音叉的振動放大;如果加大力度敲擊音叉,發(fā)現(xiàn)乒乓球被彈得越遠,聽到的聲音的響度也越大,這個現(xiàn)象說明振幅越大,響度越大.(2)如圖乙所示,敲擊右邊的音叉,左邊完全相同的音叉把乒乓球彈起,這個現(xiàn)象說明右邊音叉的振動能通過空氣傳遞到左邊的音叉,即空氣能傳聲;因為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不能傳聲,所以把甲、乙兩個實驗移到月球上去做,不能看到泡沫塑料球被彈起的是乙圖,因為聲波不能從右邊傳遞到左邊,而敲擊甲圖的音叉是仍然能夠振動的,泡沫塑料球會被彈起.(3)使鋼尺兩次振動幅度大致相同,即保證振幅相同,而兩次伸出桌面的長度不同,振動的頻率不同,可以比較音調與頻率的關系.比較兩種情況,第一次鋼尺伸出短,振動得快,它的音調高,這說明音調與頻率有關.4.小夢在探究聲音高低與物體振動快慢的關系時,將鋼尺的一端伸出桌面,用手撥動使其上下振動發(fā)出聲音,如圖所示.改變_____________,用同樣大小的力再撥鋼尺,并仔細觀察____________,傾聽并辨別鋼尺振動時發(fā)出聲音的高低有無變化.【答案】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鋼尺振動的快慢【解析】【分析】【詳解】探究聲音的高低與振動快慢的關系時,應在控制其它的變量保持不變的前提下,只改變振動的快慢,從而研究聲音高低與振動快慢的關系;因此應改變尺伸出桌面的長度,用同樣大小的力拔動尺子,觀察尺子振動的快慢,同時辨別所發(fā)出聲音的高低.5.為了探究聲音的反射與吸收特點,章杰同學進行了實驗研究:(1)在玻璃筒內墊上一層棉花,棉花上放一個小鬧鐘,耳朵靠近玻璃筒口正上方l0cm處,能清晰地聽見鬧鐘聲,鬧鐘聲是通過________傳播的。(2)當耳朵水平移動離開玻璃筒口一段距離后,如圖甲所示位置,恰好聽不見鬧鐘聲。(3)在玻璃筒口正上方10cm處安放一塊平面鏡,調整平面鏡的角度直到眼睛能從鏡面里看到小鬧鐘,如圖乙所示,此時耳朵又能清晰地聽見鬧鐘聲了,說明聲音________(選填“能”或“不能”)像光一樣反射。(4)用海綿板代替平面鏡,聽見的聲音明顯減弱,說明海綿板吸收聲音的能力________(選填“強”或“弱”)于玻璃板。【答案】空氣能強【解析】【詳解】(1)[1]耳朵在玻璃圓筒口上方清晰地聽到的聲音是通過空氣傳播的;(3)[2]人看見鬧鐘,是鬧鐘的光經平面鏡反射后進入眼睛形成的,參照光的反射規(guī)律可知聲音也可以發(fā)生反射;(4)[3]因為海綿板代替平面鏡后,聽見的聲音明顯減弱,所以海綿板吸收聲音的能力強于玻璃板。6.材料一:人耳朵能分辨兩次聲音的最短時間間隔是0.1s;材料二:一人在空心鋼管的一端敲擊一下,一個人在另一端聽到兩次聲音。一次是通過鋼管傳播的聲音,第二次是通過空氣傳播的聲音,因為聲音在不同介質中傳播速度不同;材料三:聲音在鐵(鋼管就是鐵)中的傳播速度為5200m/s;在空氣中聲音的傳播速度為340m/s。若敲打鋼管聽到兩次聲音的時間間隔為,求鋼管的長度?(保留一位小數(shù))【答案】?!窘馕觥俊驹斀狻柯曇粼诳諝庵袀鞑サ穆烦蹋海宦曇粼阡撝袀鞑ケ瓤諝庵袀鞑タ欤?;聲音在鋼中傳播的時間:;鋼管的長度:。答:鋼管的長度。7.一列動車長200m,以一定的速度沿直線勻速行駛,在進入七扇巖隧道前800m處鳴笛,司機在鳴笛4s后聽到隧道口處山崖反射的回聲已知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為340m/s.求:(1)當司機聽到反射的回聲時,動車行駛了多少米?(2)該動車行駛的速度是多少m/s?(3)若該列動車以這個速度勻速通過一個長820m的隧道,則動車完全穿過隧道的時間為多少?【答案】(1)240;(2)60(3)17s.【解析】【分析】【詳解】(1)根據(jù)v=得聲音傳播的距離:s聲=v聲t=340m/s×4s=1360m;動車和聲音的運動示意圖如下:由圖知,司機聽到反射的回聲時,他離隧道口的距離:s=s聲?s0=1360m?800m=560m;由題意知,動車行駛的距離為:s車=s0?s=800m?560m=240m;(2)動車的速度:v車===60m/s.(3)動車完全通過隧道的時間是:t'===17s.答:(1)當司機聽到反射的回聲時,他離隧道口的距離是240m;(2)動車行駛的速度是216km/h.(3)動車完全穿過隧道的時間為17s.8.閱讀《從傳聲筒到移動通信》,回答問題。從傳聲筒到移動通信我們每天都離不開電話,你知道科學家們發(fā)明它是受什么啟發(fā)嗎?是傳聲筒。讓我們去參觀中國科技館二層探索與發(fā)現(xiàn)主題展B廳——聲音之韻展,觀察、研究一下傳聲筒,直觀地去體驗傳聲筒傳遞聲音的過程吧。裝置簡介:兩個非常粗的傳輸聲音的金屬管在空中盤成螺旋狀,布置在展區(qū)的兩個不同位置,相距大約十幾米長,如圖1左上角就是其螺旋狀的管路之一。兩個傳輸聲音的金屬管分別為聽筒管路和話筒管路,兩個傳輸聲音的金屬管端口分別是聽筒和話筒,如圖2所示。就像人打電話一樣,用話筒說話,用聽筒聽聲音,如圖3所示。聲音是由物體振動所產生。在振動介質(空氣、液體或固體)中某一質點在平衡位置附近來回發(fā)生振動,并帶動周圍的質點也發(fā)生振動,逐漸向各方向擴展,這就是聲波。聲波前進的過程是相鄰空氣粒子之間的接力賽,它們把波動形式向前傳遞,它們自己仍舊在原地振蕩,也就是說空氣粒子并不跟著聲波前進!如圖4所示,連續(xù)振動的音叉,使周圍的空氣分子形成疏密相間的連續(xù)波形。聲波是一種振動的機械波,它的基本參數(shù)是頻率f、波長λ和波速v。通過示波器可觀測到可視化波形如圖5所示。頻率是聲源(或某一質點)1秒內來回振動的次數(shù)(單位為赫茲Hz),而聲源完成一次全振動經過的時間為一個周期T,其單位為秒。顯然,f=。頻率與人耳主觀感覺聲音的音調有關。頻率越高,音調也越高。振幅與聲音的強度有關。波長是聲波在一個周期內傳播的距離,也是波形圖中相鄰波峰(或波谷)的距離。這三者的關系是v=λf。人耳能感覺到的聲波頻率范圍在20~20000Hz,稱為音頻波。在這個頻率范圍以外的振動波,就其物理特性而言與聲波相似,但對人類不引起聲音感覺。聲速亦稱音速,是聲波通過介質傳播的速度,它和介質的性質與狀態(tài)(如溫度)等因素有關。當溫度為22℃時,空氣中聲速為334.8m/s,水中聲速為1440m/s,鋼鐵中聲速為5000m/s?,F(xiàn)實世界中充斥著各種各樣的聲波,但因為聲波的能量隨擴展的距離逐漸消耗,最后聲音消失,一旦聲源遠離接受者就無法準確獲得信息。早在十八世紀歐洲已有“電話”一詞,用來指用線串成的話筒(以線串起杯子)。電話的出現(xiàn)要歸功于貝爾,早期電話機的原理為:說話聲音為空氣里的復合振動,可傳輸?shù)焦腆w上,通過電脈沖于導電金屬上傳遞。隨著現(xiàn)代移動通信技術的快速發(fā)展,聲音信號的傳遞借助電磁波傳送。電磁波能夠在真空中傳播,不但傳播速度快,而且頻率范圍廣,但它在水中會被吸收而急劇衰減。和我們關系最密切的就是手機這種移動通信工具,它兼具發(fā)射和接收兩種功能,在同步地球衛(wèi)星的協(xié)助下能使通信范圍幾乎覆蓋地球上的每個角落。請根據(jù)上述材料和你學過的物理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傳聲筒”的展示項目,形象地向觀眾展示了:當一名觀眾在管路一側發(fā)聲,管路中的__________振蕩,另一側的觀眾能夠聽到傳輸?shù)穆曇簦瑑扇丝蛇M行對話。(2)以下的應用或工具利用“傳聲筒”原理的是(______)A.醫(yī)生給病人看病用的聽診器B.水杯琴C.天壇回音壁D.超聲波醫(yī)學檢查(3)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______)A.一切發(fā)聲的物體都在振動B.聲音的傳播速度一定是340m/sC.聲波和電磁波都能傳遞信息,且都可以在真空中傳播D.潛入水中的潛艇通信使用電磁波(4)一列聲波從空氣中傳入水中,以下說法正確的是(______)A.頻率增大,波速變大B.頻率不變,波速變小C.頻率不變,波長變長D.波速變小,波長變長【答案】空氣AADC【解析】【分析】【詳解】(1)[1]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空氣可以傳播聲音,當一名觀眾在管路一側發(fā)聲,管路中的空氣振蕩,另一側的觀眾能夠聽到傳輸?shù)穆曇?,兩人可進行對話;(2)[2]A.醫(yī)生給病人看病用的聽診器,其工作原理是利用聲音在管內空氣中集中傳播,減小聲音的分散,提高聲音的響度,然后能聽到更清晰的聲音,這與“傳聲筒”原理是相同的,選項A符合題意;B.水杯琴表明液體振動可以發(fā)出聲音,與“傳聲筒”原理是不同的,B項不合題意;C.天壇回音壁,是指回聲,利用了聲音的反射,與“傳聲筒”原理是不同的,C項不合題意;D.超聲波醫(yī)學檢查,是利用聲波傳遞信息,與“傳聲筒”原理是不同的,D項不合題意;(3)[3]A.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所以說一切發(fā)聲的物體都在振動,A正確;B.從材料中可以看到,當溫度為22℃時,空氣中聲速為334.8m/s,水中聲速為1440m/s,鋼鐵中聲速為5000m/s,所以說聲音的傳播速度不一定是340m/s,B錯誤;C.聲波和電磁波都能傳遞信息,但聲波不可以在真空中傳播,C錯誤;D.潛入水中的潛艇通信是用無線電進行的,即是使用電磁波來完成的,D正確;(4)[4]聲波從空氣進入水中,聲速變大,但是頻率是不變的,根據(jù)可知,波長是變大的,故選C。9.超聲清洗及超聲碎石是利用聲能_____的性質工作的,而回聲定位則利用了聲能_____的性質。【答案】傳遞能量傳遞信息【解析】【分析】【詳解】[1][2]聲既能傳遞信息,也能傳遞能量,超聲清洗是利用聲能傳遞能量的性質工作的,回聲定位是利用了聲能傳遞信息的性質?!军c睛】聲音可以傳遞信息,如:隆隆的雷聲預示著一場可能的大雨,“聲吶”的利用、醫(yī)用“B超”等;聲音能夠傳遞能量,如:利用聲波來清洗鐘表等精細的機械,“超聲波碎石”等。10.閱讀下面的短文潛艇的“耳目”——聲吶潛艇最大的特點是它的隱蔽性,作戰(zhàn)時需要長時間在水下潛航,這就決定它不能浮出水面使用雷達觀察,而只能依靠聲吶進行探測,所以聲吶在潛艇上的重要性更為突出,被稱為潛艇的“耳目”。聲吶是利用水中聲波對水下目標進行探測、定位和通信的電子設備,是水聲學中應用廣泛的一種重要裝置。聲吶能夠向水中發(fā)射聲波,聲波的頻率大多在10kHz~30kHz之間,由于這種聲波的頻率較高,可以形成較指向性。聲波在水中傳播時,如果遇到潛艇、水雷、魚群等目標,就會被反射回來,反射回來的聲波被聲吶接收,根據(jù)聲信號往返時間可以確定目標的距離。聲吶發(fā)出聲波碰到的目標如果是運動的,反射回來的聲波(下稱“回聲”)的音調就會有所變化,它的變化規(guī)律是:如果回聲的音調變高,說明目標正向聲吶靠攏;如果回聲的音調變低,說明目標遠離聲吶。請回答以下問題:(1)人耳能夠聽到聲吶發(fā)出的聲波的頻率范圍是______kHz到______kHz。(2)①如果停在海水中的潛艇A發(fā)出的聲波信號在10s內接收到經B潛艇反射回來的信號,且信號頻率不變,潛艇B與潛艇A的距離是__________。(設聲波在海水中傳播速度為1500m/s)②停在海水中的潛艇A繼續(xù)監(jiān)控潛艇B,突然接到潛艇B反射回來的聲波頻率是變低的,且測出潛艇B的速度是20m/s,方向始終在潛艇A、B的連線上,經一分鐘后潛艇B與潛艇A的距離為__________。(3)在月球上能否用聲吶技術來測量物體間的距離?_____為什么?_____【答案】0.02207500m8700m不能月球表面是真空的,而真空不能傳聲【解析】【分析】(1)超聲是指高于20000Hz的聲音,次聲是指低于20Hz的聲音,人耳無法聽到超聲和次聲。(2)先算出超聲波從潛艇A傳到潛艇B的時間,再根據(jù)速度公式求兩者的距離;首先算出1分鐘內潛艇B通過的距離,根據(jù)聲波頻率的變化分析出潛艇AB之間的距離變化,從而計算出二者之間的距離。(3)真空不能傳聲,所以無法使用聲吶。【詳解】(1)[1][2]人耳只能聽到20Hz到20000Hz,即0.02kHz到20kHz之間的聲音。(2)①[3]超聲波從潛艇A傳到潛艇B的時間潛艇B與潛艇A的距離②[4]1分鐘后,潛艇B行駛的路程因為聲波頻率變低,所以潛艇B是遠離聲吶,現(xiàn)在兩艘潛艇之間的距離(3)[5][6]地球和月球之間是真空,因為真空不能傳聲,所以用聲吶技術無法測量地球和月球之間的距離?!军c睛】本題綜合性很強,考查學生對聲音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在計算距離時,注意回聲測距需要計算單程的長度。11.下列關于聲音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隔墻有耳”說明固體也能傳聲B.“聞其聲而知其人”主要根據(jù)音色來判斷的C.“震耳欲聾”說明聲音的音調高D.引吭高歌說明聲音的響度大【答案】C【解析】【分析】本題考查聲音的有關知識。【詳解】A.聲音可以在固體、液體和氣體中傳播,“隔墻有耳說”明固體可以傳播聲音,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B.不同的人發(fā)出聲音的音色不同,“聞其聲而知其人”主要根據(jù)音色來判斷的,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C.“震耳欲聾”說明聲音的響度大,而不是音調高,故C錯誤,符合題意;D.“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聲音的響度大,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12.如圖所示聲波的波形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乙、丁的響度和音色相同 B.甲、丁的音調和響度相同C.甲、乙的音調和響度相同 D.丙、丁的音色和響度相同【答案】C【解析】【分析】音調跟物體的振動頻率有關,振動頻率越大,音調越高;響度跟物體的振幅有關,振幅越大,響度越大;音色跟發(fā)聲體的材料、品質有關?!驹斀狻緼.乙和丁的振動的頻率相同,音調相同,沒有指明是同一種樂器,音色不一定相同,故A錯誤;B.甲和丁的振動的頻率相同,音調相同;振幅不同,響度不同,故B錯誤;C.甲和乙振動的頻率相同,音調相同;振幅相同,響度相同,故C正確;D.丙和丁的振幅不相同,丙、丁響度不相同,音色也不一定相同,故D錯誤;故選C。13.中華古詩詞、俗語中蘊含著豐富的聲學知識,下列有關理解正確的是()A.“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說明聲音可傳遞信息B.“響鼓還需重錘敲”說明聲音的音調與振幅有關C.“誰家玉笛暗飛聲”中的笛聲由笛管的振動產生D.“聞其聲而知其人”是根據(jù)聲音的響度來辨別的【答案】A【解析】【分析】【詳解】A.詩人根據(jù)聽到的犬吠聲,猜想大概是芙蓉山主人披風戴雪歸來了,說明聲音可以傳遞信息,故A正確;B.重錘敲鼓時,鼓面振動幅度大,聲音的響度大,所以“響鼓還要重錘敲”說明聲音的響度與振幅有關,故B錯誤;C.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笛聲是由笛管內空氣柱振動產生的,故C錯誤;D.不同發(fā)聲體的材料、結構不同,發(fā)出聲音的音色不同,所以“聞其聲而知其人”是根據(jù)聲音的音色來辨別的,故D錯誤。故選A。14.關于聲現(xiàn)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詩句“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中“蟬聲、鳥聲”靠音調區(qū)分B.詩句“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中“為了不驚動魚”是在傳播途中控制噪音C.詩句“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中“鐘聲”是大鐘振動產生的D.詩句“入夜思歸切,笛聲清更哀”中“笛聲”是靠笛子傳播進入人耳的【答案】C【解析】【分析】【詳解】A.音色是發(fā)聲體特有的品質特征,可以區(qū)分聲源,故詩句中“蟬聲、鳥聲”靠音色區(qū)分,故A錯誤;B.詩句“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中“為了不驚動魚”是在聲源處控制噪音,故B錯誤;C.聲音由振動產生,詩句中“鐘聲”是大鐘振動產生的,故C正確;D.空氣可以傳播聲音,詩句中“笛聲”是靠空氣傳播進入人耳的,故D錯誤;故選C。【點睛】注意能正確區(qū)分聲音的三個特征,即音調、響度、音色,其中音色是發(fā)聲體特有的特征,由聲源振動的材料、方式等決定,可以用來區(qū)分聲源.15.聽到考試鈴聲,同學們立刻開始答卷,這個場景說明A.鈴聲以聲波的形式傳播 B.鈴聲能傳遞能量C.鈴聲屬于噪聲 D.鈴聲能傳遞信息【答案】D【解析】【分析】【詳解】同學們開始答卷是因為聽到的鈴聲,在這里鈴聲就是一種信息,同學們接收到了這種信息,故本題中主要是說明鈴聲能傳遞信息,故應選D.16.下列有關聲現(xiàn)象的說法,正確的是()A.發(fā)聲體的振動停止,發(fā)聲也就停止B.禁鳴喇叭是在傳播過程中減噪聲C.聲波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約為3×108m/sD.“聞其聲便知其人”是根據(jù)聲音的響度來判斷的【答案】A【解析】【詳解】A.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振動停止,發(fā)聲也停止,故A正確;B.禁鳴喇叭是在聲源處減噪聲的,故B錯;C.聲波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約為340m/s,故C錯;D.“聞其聲便知其人”是根據(jù)聲音的音色來判斷的,故D錯。應選A。17.某校于2018年3月13日舉行了“誦讀經典致敬大師”為主題的誦讀比賽.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誦讀聲是空氣振動產生的B.誦讀聲一定不是噪音C.使用話筒可以提高聲音的音調D.誦讀聲是通過空氣傳進觀眾耳朵的【答案】D【解析】【分析】(1)一切正在發(fā)聲的物體都在振動.(2)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3)音調是指聲音的高低,由頻率決定;響度是指人耳感覺到的聲音的強弱或大小.(4)在日常生活中,凡是影響人們工作,生活休息及干擾需要聽到的聲音都是噪聲.【詳解】A.誦讀聲是由學生聲帶振動產生的,故A錯誤;B.誦讀聲是優(yōu)美動聽的,但對于需要休息的人來說是一種噪音,故B錯誤;C.使用話筒可以提高聲音的響度,故C錯誤;D.誦讀聲是通過空氣傳進觀眾耳朵的,故D正確.18.如圖所示,甲、乙、丙、丁是不同的聲音先后輸入到同一示波器上所顯示的波形圖.則下面說法中正確的是A.甲和乙聲音的音調不同B.乙和丙聲音的響度相同C.丙和丁聲音的音色相同D.丙聲音在真空中傳播速度最快【答案】B【解析】【詳解】A、從圖中可以看出,相同時間內,甲和乙振動的頻率相同,所以音調相同.故A錯誤;B、乙和丙聲音振動時偏離中間位置的幅度相同,說明振幅相同,則二者的響度相同,故B正確;C、丙和丁聲音的波形形狀相差較大,故它們的音色不同,故C錯誤;D、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故D錯誤.故選B.19.如圖所示,將一把鋼尺緊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邊。撥動鋼尺,聽它振動發(fā)出的聲音,同時注意鋼尺振動的快慢。改變鋼尺伸出桌邊的長度,用同樣的力再次撥動鋼尺,比較兩種情況下鋼尺振動的快慢和發(fā)出的音調。下列做法中所用到的科學探究方法與此相同的是A.地震、火山爆發(fā)、海嘯等自然災害發(fā)生時,都伴有次聲波產生,而人耳聽不到次聲波,不能準確預測災害的發(fā)生。使用靈敏的聲學儀器也能接收到它們產生的次聲波,處理這些信息,可以確定這些活動發(fā)生的方位和強度B.人們用噪聲監(jiān)測儀來監(jiān)測噪聲的強弱等級,以便及時采取措施,控制噪聲C.人們用光線來表示光的傳播徑跡和方向D.取材質相同但質量與體積均不相同的松木塊,用天平測出它們的質量,用量筒量出它們的體積。通過計算得出“同種物體質量與體積的比值,即密度相同”的結論【答案】D【解析】【詳解】題目正文中使用的探究方法是控制變量法;A.人耳聽不到次聲波,使用靈敏的聲學儀器也能接收到它們產生的次聲波,處理這些信息,可以確定這些活動發(fā)生的方位和強度,采用的是轉換法,故A不符合題意;B.人的耳朵不能直接監(jiān)測噪聲的強弱等級,人們用噪聲監(jiān)測儀監(jiān)測噪聲的強弱等級,采取措施,控制噪聲,是轉換法的應用,故B不符合題意;C.用光線描繪光的傳播方向,光線實際并不存在,用光線描繪光的傳播方向采用是模型法;故C不符合題意;D.取材質相同但質量與體積均不相同的松木塊,用天平測出它們的質量,用量筒量出它們的體積,通過計算得出“同種物體質量與體積的比值,即密度相同”的結論,這種探究方法是控制變量法,故D符合題意。20.閱讀《“神秘而恐怖”的聲音----次聲波》回答問題“神秘而恐怖”的聲音---次聲波次聲波的特點是來源廣、傳播遠、能夠繞過障礙物傳得很遠.次聲的聲波頻率很低,在20Hz以下,波長卻很長,傳播距離也很遠.它比一般的聲波、光波和無線電波都要傳得遠.例如,頻率低于1Hz的次聲波,可以傳到幾千以至上萬千米以外的地方.次聲波具有極強的穿透力,不僅可以穿透大氣、海水、土壤,而且還能穿透堅固的鋼筋水泥構成的建筑物,甚至連坦克、軍艦、潛艇和飛機都不在話下.次聲波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也是340m/s,由于次聲波頻率很低,大氣對其吸收甚小,當次聲波傳播幾千千米時,其吸收還不到萬分之幾,所以它傳播的距離較遠,能傳到幾千米至十幾萬千米以外.1883年8月,南蘇門答臘島和爪哇島之間的克拉卡托火山爆發(fā),產生的次聲波在空氣中傳播,繞地球三圈.1961年,前蘇聯(lián)在北極圈內新地島進行核試驗激起的次聲波繞地球轉了5圈.7000Hz的聲波用一張紙即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度建筑企業(yè)內部承包合同爭議解決機制
- 2025年度個人信用貸款合同模板匯編
- 2025年度建筑抗震加固安裝工程承包合同(安全耐久)
- 鹽城江蘇鹽城市大豐區(qū)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局招聘勞務派遣工作人員4人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滁州2025年安徽滁州來安縣司法局招聘5名司法協(xié)理員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湖北2025年湖北理工學院專項招聘97人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浙江浙江省衛(wèi)生健康綜合保障中心招聘編外人員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洛陽2024年河南洛陽市孟津區(qū)引進研究生學歷人才50人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承德2025年河北承德市中心醫(yī)院招聘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中國五礦機械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數(shù)學-河南省三門峽市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1月期末調研考試試題和答案
- 2025年春新人教版數(shù)學七年級下冊教學課件
- 《心臟血管的解剖》課件
- 心肺復蘇課件2024
- 2024-2030年中國并購基金行業(yè)發(fā)展前景預測及投資策略研究報告
- 河道清淤安全培訓課件
- 2024各科普通高中課程標準
- 7.3.1印度(第1課時)七年級地理下冊(人教版)
- 教師培訓校園安全
- 北師大版語文四年級下冊全冊教案
- 《湖南師范大學》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