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活動場所火災隱患及防治對策_第1頁
宗教活動場所火災隱患及防治對策_第2頁
宗教活動場所火災隱患及防治對策_第3頁
宗教活動場所火災隱患及防治對策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宗教活動場所火災隱患及防治對策宗教活動場所火災隱患及防治對策宗教活動場所歷來是消防安全工作的重點區(qū)域,及時消除宗教活動場所內的火災隱患,預防火災事故的發(fā)生,創(chuàng)造穩(wěn)定有序的宗教活動環(huán)境,是廣大人民群眾極為關心的一件大事,也是各級消防監(jiān)督機構、宗教工作部門的一項重要課題。

一、宗教活動場所火災隱患的特點1、宗教活動場所火災隱患多,火源難控制。因生產、生活用火不慎引起火災,如住在寺廟內的僧尼燒火做飯、取暖時不慎引起的火災;

因電線老化、設備陳舊造成電線短路,或負載過荷產生過熱或火花、電弧引發(fā)的火災;

有些寺觀教堂沒有安裝避雷設備,或雖安裝但沒有起到保護作用由此而引起雷擊火災;

因燒香、焚紙、點蠟等動用明火時引發(fā)的火災;

因對宗教活動場所或對信徒有矛盾而人為破壞,縱火引起的火災。此外,作為旅游景點的宗教活動場所,因游客吸煙常用的打火機、火柴,扔下的煙頭,從而增大了發(fā)生火災的幾率和危害。

2、可燃、易燃物多,火災荷載大。我國宗教文化源遠流長,寺觀教堂具有獨特的構造,建筑物多數為土木結構或磚木結構;

場所內的綢緞、經幡等易燃物品隨處可見,稍有疏忽,就會引起火災;

因生產、生活使用點燈照明的植物油,燒飯使用的液化氣,香客送來供奉的鞭炮、香、燭、紙等都屬于易燃物品;

場所內各種可燃裝修材料、纖維織品、電線電纜等,如遇火源極易引發(fā)火災。

3、建筑毗連,火災蔓延速度快。由于宗教活動場所的特殊性,在寺院內有天王殿、大雄寶殿、藏經閣、法堂等建筑物,且相互毗鄰;

有些清真寺、教堂地處鬧市區(qū),還有的毗連居民住宅區(qū);

既無防火墻,又無防火間距,一旦失火,火勢迅速蔓延;

因宗教活動的需要,一些教堂建筑布局大,建筑高,跨度大,易形成“煙囪效應”,造成大面積燃燒。

4、道路不暢通,消防救援困難。寺院、宮觀等宗教活動場所多數建筑在偏遠山區(qū),有的建在高山峻嶺,有的地處深山峽谷,俗語“深山藏古寺”就道出了場所所處的環(huán)境;

山區(qū)多為雷區(qū),容易引發(fā)雷擊起火,且道路崎嶇,一旦發(fā)生火災消防車輛難以及時趕到起火點,即使消防車輛到達但因缺乏消防給水,也難以有效撲滅火災。有些清真寺、教堂多數在人員相對集中的城鎮(zhèn),但道路擁擠,弄巷狹窄,人山人海,難于疏散,嚴重影響消防車的通行,也不利于撲救初起火災。

5、消防設施、器材、水源缺乏,難以及時有效撲救燃燒初起階段火災。由于歷史遺留的問題,一些宗教團體的房產長期得不到妥善解決,自給自養(yǎng)較困難,經濟拮據,因此,在消防設施方面投入少,重要活動場所沒有安裝自動報警、自動滅火、自動感煙、感溫等現代防火設施。有的寺觀地處懸崖峭壁,水位落差大,供水壓力不足,難以保障消防車用水;

在城鎮(zhèn)人員相對集中的一些清真寺、教堂,沒有按《建筑滅火器配置設計規(guī)范》要求配備必要的消防器材,沒有安裝室內消防栓、沒有連網消防給水系統(tǒng);

發(fā)生火災后,不能及時取用消防器村、消防水源,就難以將大火撲滅在初起階段,而將小火釀成大火。

宗教作為一種社會歷史文化現象,在我國延續(xù)了幾千年,宗教文化積淀博大、精深,場所內有的字、畫、經卷、雕塑已成為古董,有的場所被收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各宗教建筑構造風格獨具特色,造型精致,線條流暢,殿內雀替斗拱,精雕細琢堪稱國寶;

這些文化遺產是中華民族古代藝術中最具有獨特魅力的文化遺產之一,它既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民族文明進程標志的代表和見證,也是全世界人類共同的文化寶貴財富;

宗教文化獨特的內涵具有惟一性和不可替代性,失之不可再得,毀之不可重來;

一旦失火,不僅是中華民族的一大損,也是人類文明的一大損失,其文化價值損失和影響不可估量。因此,必須引起我們高度重視,認真對待。

二、宗教活動場所預防火災的對策1、認真開展消防安全宣傳、教育、培訓活動,提高對宗教活動場所預防火災重要性的認識。一些寺觀教堂存在諸多火災隱患,主要是因認識不足、消防安全意識不強所造成。因此,我們要加強《消防法》、《宗教活動場所管理條例》宣傳、教育,堅持“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方針,認真開展消防基本常識的宣傳,開展消防業(yè)務知識培訓,普及消防常識,提高自防自救的能力,增強防火、滅火意識;

要請當地公安消防大隊進行消防業(yè)務指導,制定滅火作戰(zhàn)計劃,進行滅火預演,從根本上消除火災隱患。要教育宗教工作干部、宗教教職人員及廣大信教群眾從維護社會穩(wěn)定的高度,正確認識抓好消防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切實把消防安全工作納入宗教活動場所管理重要內容;

要時刻牢記“隱患險于明火、防范勝于救災、責任重于泰山”的警示;

以對人民生命財產高度負責的精神,確保寺觀教堂的歷史文物和珍貴的宗教藝術品安全。對發(fā)展旅游事業(yè)促進經濟建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