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01《聲現(xiàn)象》壓軸培優(yōu)題型訓練【十一大題型】TOC\o"13"\h\u【題型1聲音的產生】 1【題型2聲音的傳播條件】 3【題型3聲音在不同介質中的傳播速度】 4【題型4回聲測距離的應用】 6【題型5音調與頻率的關系】 12【題型6響度】 18【題型7響度與振幅的關系】 18【題型8音色】 19【題型9音調、響度、與音色的區(qū)分】 21【題型10噪聲及其來源】 23【題型11防治噪聲的途徑】 25【題型1聲音的產生】 1.以下活動中,用來探究聲音產生原因的是()A.將發(fā)聲的音叉觸及面頰 B.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鼓 C.將發(fā)聲置于密閉瓶內并抽氣 D.用硬卡片在梳齒上快劃、慢劃【答案】A【分析】(1)物體發(fā)聲時一定振動,振動停止,發(fā)聲停止;(2)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不能傳聲;(3)聲音三個特性:音調、響度、音色。音調跟頻率有關,頻率越大,音調越高。響度跟振幅有關。音色跟材料和結構有關?!窘獯稹拷猓篈、將發(fā)聲的音叉接觸及面頰,感覺音叉振動,說明聲音發(fā)聲時振動,故A符合題意;B、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鼓,鼓面振幅不同,響度不同,研究的是響度跟振幅的關系,故B不符合題意;C、罩內抽出空氣,鬧鈴鈴聲明顯減小,說明聲音傳播需要介質,故C不符合題意;D、用硬卡片在梳齒上快劃、慢劃時聽聲音的變化,由于梳齒振動頻率不同,頻率增大,音調變高,聲音變高,所以研究的是音調和頻率的關系,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A。2.制作一組長度不同的PVC管,用膠板拍擊管口就能演奏簡單的音樂。PVC管發(fā)出的聲音是由空氣振動產生的。拍擊不同長度的PVC管,發(fā)出聲音的音調不同。由于和其他樂器的材料、結構不同,PVC管發(fā)出聲音的音色不同。【答案】振動;音調;音色?!痉治觥柯曇羰怯晌矬w振動產生的;聲音的音調和物體振動頻率有關;音色反映的是聲音的品質與特色,它跟發(fā)聲體的材料和結構有關?!窘獯稹拷猓郝曇羰怯晌矬w振動產生的,故PVC管發(fā)出的聲音是由空氣振動產生的;拍擊不同長度的PVC管,管的長短不同,筒內空氣柱的長短就不同,振動時頻率就不同,所以發(fā)出聲音的音調就不同;音色反映的是聲音的品質與特色,它跟發(fā)聲體的材料和結構有關,PVC管和其他樂器的材料、結構不同,所以PVC管發(fā)出聲音的音色不同。故答案為:振動;音調;音色?!绢}型2聲音的傳播條件】 3.(多選)下列的實驗事例中,能說明聲音傳播條件的是()A.甲在鼓面上放一些碎紙屑,敲鼓時可觀察到紙屑在不停地跳動 B.乙汽車安裝倒車雷達,傳遞聲音的能量 C.丙讓空氣進入抽成真空的罩內 D.丁宇航員在飛船艙外工作時,他們之間的對話必須借助電子通信設備才能進行【答案】CD【分析】(1)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2)聲音可以傳遞能量,可以傳遞信息;(3)聲音的傳播是需要介質的,它可以在氣體中傳播,也可以在固體和液體中傳播,但不能在真空中傳播?!窘獯稹拷猓篈、在鼓面上放一些碎紙屑,敲鼓時可觀察到紙屑在不停地跳動,說明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故A不合題意;B、汽車安裝倒車雷達,說明聲音可以傳遞信息,故B不合題意;C、讓空氣進入抽成真空的罩內,振鈴的聲音越來越大,說明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所以可以說明聲音的傳播條件,故C符合題意。D、宇航員在飛船艙外工作時,他們之間的對話必須借助電子通訊設備才能進行。因為電磁波可以在真空中進行傳播,而聲音不能在真空中進行傳播,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所以可以說明聲音的傳播條件,故D符合題意。故選:CD。4.北宋詩人、詞人黃庭堅(江西詩派的開山鼻祖)的《牧童詩》中寫道:“騎牛遠遠過前村,短笛橫吹隔隴聞?!蹦镣牡崖暿怯傻阎械目諝庵駝赢a生的,再通過空氣傳播到詩人耳中?!敬鸢浮空駝樱豢諝??!痉治觥柯曇羰怯烧駝赢a生的;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窘獯稹拷猓耗镣牡崖暿怯傻阎械目諝庵駝赢a生的,發(fā)出聲音由空氣傳播到詩人耳中。故答案為:振動;空氣?!绢}型3聲音在不同介質中的傳播速度】 5.在盛有水的鐵質水管一端敲擊一下,另一端最多可以聽到幾次聲音?第一次聲音是通過什么介質傳播的()A.2次,空氣 B.3次,空氣 C.2次,鐵質水管 D.3次,鐵質水管【答案】D【分析】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聲音可以在氣體、液體和固體中傳播;聲音在固體中傳播最快,在液體中其次,在氣體中最慢?!窘獯稹拷猓郝曇艨梢栽诳諝?、水和鐵質水管中傳播,聲音在鐵質水管中傳播最快,在水中傳播速度其次,在空氣中傳播最慢,故可以聽到3次聲音,第一次聲音是通過鐵質水管傳播的。故答案為:D。6.如圖為聲速測量儀的實驗裝置圖,如表為使用說明書。閱讀使用說明書,然后回答下列問題:使用說明書(1)實驗裝置如圖所示,A、B是聲信號采集器,(2)復位后用棒錘敲打銅鈴,聲音被A、B接收。(3)液晶顯示屏顯示A、B接收到信號的時間差,單位是ms(1ms=10﹣3s)。(1)若把銅鈴放在A、B的中點,即s1=s2,敲打銅鈴后,液晶顯示屏的示數(shù)為0ms。(2)若小明將銅鈴放到B的右邊,并與A、B在一條直線上,讓銅鈴發(fā)聲,增大銅鈴到B的距離,液晶顯示屏的數(shù)值將不變(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3)為了測量某液體中的聲速,把聲速測量儀放置于該液體中,如圖將銅鈴移至A、B之間,且三者在同一直線上。敲打銅鈴,液晶顯示屏上顯示:0.200,已知s1=0.2m,s2=0.5m,則聲音在該液體中的傳播速度為1500m/s。若敲打銅鈴,保持聲速測量儀中銅鈴及A、B的位置不變,將聲速測量儀從液體中取出,放置于空氣中,則液晶顯示屏的數(shù)值變大(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答案】(1)0;(2)不變;(3)1500;變大?!痉治觥浚?)因為銅鈴在A、B中點,則銅鈴與A、B距離相等,時間相等;(2)由于A、B的距離是不變的,若增大聲音發(fā)生器到B的距離,但聲音傳到A、B的時間差是不變的;(3)設聲速為v,利用速度公式v=和題中的時間差列出一個方程,就可以求解出聲速;根據(jù)聲音在空氣中的速度小于液體中的傳播速度分析回答。【解答】解:(1)如果銅鈴在A、B中點,則銅鈴與A的距離和與B的距離是相等的,由于聲速相同,聲音從銅鈴到達A、B的時間相同,故液晶屏的示數(shù)為0;(2)因為銅鈴與A、B在一條直線上,若增大聲音發(fā)生器到B的距離,但聲音傳到A、B的時間差是不變的,故液晶顯示屏的數(shù)值不變;(3)0.200ms=0.2×10﹣3s,根據(jù)題意和速度公式v=有:﹣=t,即﹣=0.2×10﹣3s,解得v=1500m/s;將聲速測量儀從液體中取出,放置于空氣中,因聲音在空氣中的速度小于液體中的傳播速度,根據(jù)t=,故液晶顯示屏的數(shù)值變大。故答案為:(1)0;(2)不變;(3)1500;變大。7.同學將耳朵貼在一根20m裝滿水的鐵管的一端,乙同學在另一端用力敲一下鐵管,甲同學能聽到(已知空氣中的聲速為340m/s,水中聲速為1500m/s,鐵中聲速為5200m/s)()A.1次敲擊聲 B.2次敲擊聲 C.3次敲擊聲 D.多次敲擊聲【答案】A【分析】(1)聲音在不同介質中的傳播速度不同,一般來說,在固體中傳播最快,其次是液體,再次是氣體。(2)知道人耳朵能區(qū)分兩次聲音的時間間隔是0.1s,即利用速度公式分別計算出聲音通過空氣、水和鐵管的傳播時間來比較即可。【解答】解:由于聲音在不同介質中的傳播速度不同,在固體傳播最快,而在氣體中傳播最慢。當乙同學在一端用力敲一下鐵管。甲同學將耳朵貼在一根長鐵管的另一端時,聲音會傳播三次,即第一次是通過鐵管這一固體傳播過來的,另一次是通過水傳播過來的,還有一次通過鐵管周圍的空氣傳播。聲音在鐵、水、空氣中傳播20m所用的時間分別為:t1==≈0.004s;t2=≈0.0133s;t3==≈0.0588s。分析上述數(shù)據(jù),人耳能夠區(qū)分兩次聲音的時間間隔0.1s,故能聽到一次聲音。故選:A。8.百米賽跑時,如果站在終點的計時員在聽到發(fā)令槍聲后才開始計時,他記錄的成績準確嗎?為什么?應如何計時?【答案】見試題解答內容【分析】知道光的傳播速度是3×108m/s,聲音的速度是340m/s,光速比聲速大。據(jù)此分析回答?!窘獯稹拷猓航K點計時員看到發(fā)令槍冒煙開始計時,而不是聽到槍聲開始計時,是因為聲音傳播速度比光傳播速度慢,聽到槍聲再計時,記錄時間會偏小,導致運動員成績偏高,故站在終點的計時員在聽到發(fā)令槍聲后才開始計時,成績不準確,因此應看到發(fā)令槍冒煙開始計時較準確。答:不準確;因為聲音的傳播速度比光的速度慢;應該看到發(fā)令槍的冒煙就開始計時?!绢}型4回聲測距離的應用】 9.一輛汽車正對山崖勻速直線行駛,汽車在離山崖700m處鳴笛,當汽車行駛至離山崖660m處時剛好聽到山崖對鳴笛的回聲。已知聲音在空氣中的速度取340m/s,則汽車從鳴笛到聽到回聲所用的時間及汽車行駛的速度()A.2.1s15m/s B.4s15m/s C.2s10m/s D.4s10m/s【答案】D【分析】(1)聲音傳播的路程等于鳴笛時汽車距山崖距離加上聽到回聲時汽車距山崖的距離;(2)由公式v=變形可求出聲音傳播的時間,聲音傳播的時間(即車行駛的時間);(3)聲音傳播的時間與汽車行駛(700m﹣660m)所用時間相同,最后根據(jù)公式v=求出汽車行駛速度?!窘獯稹拷猓海?)聲音傳播的路程:s聲音=s1+s2=700m+660m=1360m,(2)由v=可得,聲音傳播的時間(即車行駛的時間):t車=t聲音===4s,(3)汽車行駛的距離:s車=s1﹣s2=700m﹣660m=40m,汽車行駛速度:v車===10m/s。故選:D。10.用超聲測位儀向海底垂直發(fā)射聲波,4s后收到回波。海水中聲的傳播速度為1500m/s,則此處海水的深度約為()A.6km B.6000km C.3km D.3000km【答案】C【分析】知道超聲波從海面到海底再返回海面的時間,可以求出超聲波從海面到海底用的時間,又知道海水中聲音的平均傳播速度,利用速度公式求海水的深度?!窘獯稹拷猓撼暡◤暮C娴胶5子玫臅r間:t=t1=×4s=2s,由v=得,該處海水的深度:h=s=vt=1500m/s×2s=3000m=3km。故選:C。11.利用聲吶系統(tǒng),人們可以探知海洋的深度。某海域海水深4500m,用超聲測位儀向海底垂直發(fā)射超聲波,則經(jīng)過6s后才收到回波。(聲音在海水中的傳播速度是1500m/s)【答案】6。【分析】超聲波傳播的路程為海面到海底距離的2倍,又知道聲音在海水中傳播速度,根據(jù)v=求出用超聲測位儀向海底垂直發(fā)射聲波到收到回波的時間。【解答】解:由題意可知,聲音傳播的路程:s=2×4500m=9000m,由v=可得,用超聲測位儀向海底垂直發(fā)射聲波到收到回波的時間:t===6s。故答案為:6。12.人對著山崖呼喊能聽到回聲,把回聲和原聲區(qū)分開與人到山崖的距離有關,人對前后兩個聲音的分辨時間差約為0.1s,如果聲音在空氣中以340m/s的速度傳播,估算人距離山崖至少需要17m才能把原聲和回聲區(qū)分開。在研究聲音傳播時,發(fā)現(xiàn)聲音在水中傳播的速度比空氣中快(選填“快”或“慢”)?!敬鸢浮?7;快?!痉治觥浚?)根據(jù)聲音傳播來回的時間,算出聲音從發(fā)出到山崖的時間t,用公式s=vt算出人到山崖多遠能把原聲和回聲區(qū)分開;(2)聲速,指聲波在媒質(介質)中傳播的速度。其大小因媒質的種類、溫度而異?!窘獯稹拷猓海?)一個人要想從聽覺上把回聲和原聲區(qū)分開,聲音來回傳播需用時間至少0.1s,則自己的叫聲從發(fā)出到障礙物需用時間t=×0.1s=0.05s,由v=得人至少要離障礙物距離:s=vt=340m/s×0.05s=17m;(2)聲音的傳播速度大小與介質的種類有關,而在水中的傳播速度比空氣中快。故答案為:17;快。13.為了監(jiān)督司機遵守限速規(guī)定,交管部門在公路上設置了固定測速儀。如圖所示,汽車向放置在路中的測速儀勻速駛來,測速儀向汽車發(fā)出兩次短促的(超聲波)信號,第一次發(fā)出信號到測速儀接收到信號用時0.5s,第二次發(fā)出信號到測速儀接收到信號用時0.4s,若兩次發(fā)出信號的間隔是0.85s,汽車接收到第一次信號時距測速儀的距離是85m,汽車速度是21.25m/s。(超聲波速度340m/s)【答案】85;21.25?!痉治觥壳笃嚨乃俣缺仨氈佬旭偟木嚯x和相應的時間:(1)測速儀第一次發(fā)出超聲波時,經(jīng)過了0.25s到達了汽車處,而信號從汽車處返回測速儀,也行駛了0.25s的時間;在第二次發(fā)出的信號,在與汽車相遇返回到測速儀時,超聲波行駛了0.2s;這兩次汽車與測速儀的距離差就是汽車行駛的距離;(2)找出汽車在兩次接收到信號間隔過程中所用的時間(汽車運動的時間為從第一次與超聲波相遇開始,到第二次與超聲波相遇結束。求出這個時間,就是汽車運動的時間),利用速度公式求解汽車速度?!窘獯稹拷猓海?)第一次發(fā)出信號到測速儀接收到信號用時0.5s,所以第一次信號到達汽車的時間為0.25s,由v=得,汽車接收到第一次信號時,汽車距測速儀:s1=v聲t1=340m/s×0.25s=85m,第二次發(fā)出信號到測速儀接收到信號用時0.4s,所以第二次信號到達汽車的時間為0.2s,s2=v聲t2=340m/s×0.2s=68m汽車在兩次信號的間隔過程中,行駛了:s′=s1﹣s2=85m﹣68m=17m;(2)這17m共用時間:t′=Δt﹣t1+t2=0.85s﹣0.25s+0.2s=0.8s,所以汽車的車速為:v′===21.25m/s。故答案為:85;21.25。14.如圖所示一輛汽車以72km/h的速度勻速面向一座高山行駛,經(jīng)過一路碑時鳴笛一聲繼續(xù)行駛,6s后聽到了回聲(已知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為340m/s)(1)鳴笛后6s的時間內汽車向前行駛的路程是多少米?(2)汽車鳴笛時的路碑處距離高山多少米?(3)汽車聽到鳴笛回聲時距離高山還有多少米?【答案】(1)鳴笛后6s的時間內汽車向前行駛的路程是120m;(2)汽車鳴笛時的路碑處距離高山1080m;(3)汽車聽到鳴笛回聲時距離高山還有960m?!痉治觥浚?)知道汽車的行駛速度和時間,利用速度公式可以計算出鳴笛后6s的時間內汽車向前行駛的路程;(2)利用速度公式計算出聲音6s傳播的路程,汽車鳴笛時的路碑處與高山的距離等于聲音傳播的路程與汽車行駛路程之和的一半;(3)汽車聽到鳴笛回聲時與高山的距離等于汽車鳴笛時的路碑處與高山的距離減去汽車行駛的路程。【解答】解:(1)汽車的速度:v車=72km/h=20m/s,由v=可知,鳴笛后6s的時間內汽車向前行駛的路程:s車=v車t=20m/s×6s=120m;(2)由v=可知,聲音在6s時間內傳播的路程:s聲=v聲t=340m/s×6s=2040m;汽車鳴笛時的路碑處與高山的距離:s1=(s聲+s車)=(2040m+120m)=1080m;(3)汽車聽到鳴笛回聲時與高山的距離:s2=s1﹣s車=1080m﹣120m=960m。答:(1)鳴笛后6s的時間內汽車向前行駛的路程是120m;(2)汽車鳴笛時的路碑處距離高山1080m;(3)汽車聽到鳴笛回聲時距離高山還有960m。15.國慶期間爸爸帶小杜同學去秦嶺游玩,在一段平直的路面上,爸爸開車正勻速遠離一座高山,鳴笛5s后聽到回聲,若當時汽車行駛時的速度是20m/s。(聲音在空氣中的速度按340m/s算)求:(1)從鳴笛到聽到回聲,車行駛了多遠?(2)回聲經(jīng)過的路程是多少?(3)聽到回聲時,車離高山多遠?【答案】(1)從鳴笛到聽到回聲,車行駛的路程為100m;(2)回聲經(jīng)過的路程是1700m;(3)聽到回聲時,車離高山的距離為900m。【分析】(1)根據(jù)汽車的速度和時間計算從鳴笛到聽到回聲汽車行駛的路程;(2)根據(jù)聲速和時間計算回聲經(jīng)過的路程;(3)聽到回聲時,車離高山的距離是回聲經(jīng)過的路程與汽車行駛路程和的一半?!窘獯稹拷猓海?)由v=可得,從鳴笛到聽到回聲,車行駛的路程為:s車=v車t=20m/s×5s=100m;(2)由v=可得,回聲經(jīng)過的路程是:s聲=v聲t=340m/s×5s=1700m;(3)聽到回聲時,車離高山的距離為:s===900m。答:(1)從鳴笛到聽到回聲,車行駛的路程為100m;(2)回聲經(jīng)過的路程是1700m;(3)聽到回聲時,車離高山的距離為900m。16.如圖所示,魚兒能被它們喜歡的聲音誘入漁網(wǎng),請你根據(jù)圖中情景回答下列問題。(1)這種現(xiàn)象說明聲音可以在液體中傳播。(2)若漁船上的聲吶系統(tǒng)發(fā)出聲音0.9s后,接收到魚群反射回的回聲,那么魚群在水中的深度大約是多少?(聲音在水中的傳播速度是1500m/s)【答案】見試題解答內容【分析】解答此題從以下知識點入手:(1)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一切固體、液體、氣體都可以傳聲。(2)聲音的反射產生回聲,聲吶發(fā)出后0.9s收到信號,說明單程時間是0.45s,再根據(jù)速度公式S=vt來計算路程即可【解答】解:(1)魚被它們所喜歡的聲音誘入漁網(wǎng),從物理學角度分析,這表明魚聽到了聲音,從而說明液體可以傳播聲音或聲音可以在液體中傳播。(2)∵聲吶系統(tǒng)發(fā)出超聲波0.9s后,接收到魚群反射回來的回聲;∴聲音從海面到魚群所經(jīng)歷的時間為t==0.45s;由v=得:魚群在水中的深度S=vt=1500m/s×0.45s=675m。故答案為:(1)在液體中傳播。(2)答:魚群距船的深度大約是675m。17.為了監(jiān)督司機遵守限速規(guī)定,交管部門在公路上設置了固定測速儀。如圖所示,汽車向放置在路中的測速儀勻速駛來,測速儀向汽車發(fā)出兩次短促的(超聲波)信號,第一次發(fā)出信號到測速儀接收到信號用時0.5s,第二次發(fā)出信號到測速儀接收到信號用時0.3s,若發(fā)出兩次信號的時間間隔是0.9s,超聲波的速度是340m/s。則()A.汽車接收到第一次信號時,距測速儀170m B.汽車接收到第二次信號時,距測速儀50m C.汽車的速度是26.2m/s D.汽車的速度是42.5m/s【答案】D【分析】信號在空中勻速傳播,根據(jù)發(fā)出信號到測速儀接收到信號的時間,由s=vt求出汽車距距測速儀的距離。根據(jù)發(fā)出兩次信號的時間內汽車通過的距離和時間,求出汽車的速度?!窘獯稹拷猓篈、汽車接收到第一次信號時,距測速儀的距離s1=v×=340m/s×=85m,故A錯誤。B、汽車接收到第二次信號時,距測速儀的距離s2=v×=340m/s×=51m,故B錯誤。CD、在兩次信號時間間隔內汽車通過的距離s=s1﹣s2=85m﹣51m=34m,34m內汽車用時t=Δt﹣=0.9s﹣0.25s+0.15s=0.8s,所以汽車的速度為v===42.5m/s,故C錯誤,D正確。故選:D。【題型5音調與頻率的關系】 18.如圖是博物館珍藏的古代青銅“魚洗”,注入半盆水后,用雙手搓把手,會發(fā)出嗡嗡聲,盆內水花四濺。傳說,眾多“魚洗”聲能匯集成千軍萬馬之勢,嚇退數(shù)十里外的敵軍。這反映了我國古代高超的科學制器技術。下列有關分析正確的是()A.“水花四濺”說明發(fā)聲的“魚洗”正在振動 B.“魚洗”發(fā)出的嗡嗡聲的大小是由頻率決定的 C.“魚洗”發(fā)出的聲音只能靠盆中水傳入人耳 D.眾多“魚洗”聲匯集改變了聲音的傳播速度【答案】A【分析】(1)正在發(fā)出聲音的物體(聲源)是在振動的;(2)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3)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4)響度的大小與振幅有關,振幅越大,響度越大?!窘獯稹拷猓篈、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發(fā)出的,“水花四濺”說明發(fā)聲的“魚洗”正在振動,故A正確;B、“魚洗”發(fā)出嗡嗡聲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故B錯誤;C、人能聽到“魚洗”發(fā)出的聲音是靠空氣傳入人耳的,故C錯誤;D、眾多“魚洗”聲匯集改變了聲音的響度,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一般是不變的,故D錯誤。故選:A。19.如圖所示是小鳥哨子,由一支帶有小孔的塑料管和“活塞”組成,將活塞從下端塞入。吹氣時,來回拉動“活塞”,就發(fā)出如小鳥婉轉的聲音。拉動“活塞”時,改變了哨音的()A.音色 B.音調 C.響度 D.傳播速度【答案】B【分析】(1)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管樂器是通過空氣柱振動發(fā)聲;(2)聲音的三個特性是:音調、響度、音色,音調是聲音的高低,由振動頻率決定,響度是聲音的大小,與振幅和距離有關,音色是由發(fā)聲體本身決定的?!窘獯稹拷猓捍禋鈺r,來回拉動“活塞”,改變空氣柱長度,可以改變空氣柱振動的頻率,從而改變哨音的音調。故選:B。20.如圖所示,將鋼尺的一端緊按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邊,撥動鋼尺改變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和撥動鋼尺的力度,將鍋尺發(fā)出的不同聲音信號輸入示波器,顯示的兩種不同波形如圖甲、乙所示。下列對各種情況的比較正確的是()A.甲波形圖的音調比乙低 B.甲波形圖的響度比乙大 C.用較小的力撥動鋼尺時,對應的是甲波形圖 D.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較長時,對應的是甲波形圖【答案】B【分析】(1)影響音調高低的因素是頻率,頻率越高,音調越高;(2)影響響度大小的因素是振幅,振幅越大,響度越大,響度還與距離發(fā)聲體的遠近有關?!窘獯稹拷猓篈、由波形圖可知,甲和乙比較,相同時間內甲振動的次數(shù)多,所以甲波形圖的振動頻率高,音調高,故A錯誤;B、甲和乙比較,甲的振幅大于乙的振幅,說明甲聲音的響度比乙大,故B正確;C、用較小的力撥動鋼尺時,鋼尺的振動幅度變小,則由圖可知,對應的是乙波形圖,故C錯誤;D、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較長時,鋼尺的振動變慢,即振動頻率變小,則由圖可知,對應的是乙波形圖,故D錯誤。故選:B。21.小號手用小號吹響《我和我的祖國》,小號內空氣柱振動產生了悠揚的號聲,吹號時用手按壓不同鍵位是為了改變聲音的音調(填“音色”、“響度”或“音調”)?!敬鸢浮空駝樱灰粽{。【分析】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聲音的三個特征分別是:音調、響度、音色,是從不同角度描述聲音的,音調指聲音的高低,由振動頻率決定;響度指聲音的強弱或大小,與振幅和距離有關;音色是由發(fā)聲體本身決定的一個特性?!窘獯稹拷猓郝曇羰怯晌矬w振動產生的,則小號內空氣柱振動產生了悠揚的號聲,吹奏過程中,演員不斷調整手指在小號上的按壓位置是通過改變振動的空氣柱長度來改變振動的頻率,從而改變聲音的音調。故答案為:振動;音調。22.如右圖,8個相同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仔細調節(jié)水的高度。往瓶中吹氣,就可以發(fā)出“1、2、3、4、5、6、7、i”的聲音來,這是因為瓶中空氣柱發(fā)生了振動,最右邊發(fā)出的是i音(選填“1、2、3、4、5、6、7、i”)?!敬鸢浮空駝?;i?!痉治觥拷鉀Q此題要知道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音調與振動頻率的關系,頻率越快,音調就越高?!窘獯稹拷猓河米煸谄靠诖禋鈺r,振動的物體是瓶內的空氣,瓶中盛水越多,瓶中水的質量越大,空氣質量越小,越容易振動,音調越高,因此最右邊發(fā)出的是高音i。故答案為:振動;i。23.小東利用鋼尺探究音調與振動快慢的關系。(1)實驗步驟如下:①把鋼尺緊按在桌面上如圖所示,撥動其伸出桌面的一端,聽鋼尺振動發(fā)出聲音的高低(選填“高低”或“大小”),同時觀察鋼尺振動的快慢;②改變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并保持其振動幅度相同,仿照步驟①進行多次實驗;(2)實驗中鋼尺振動的快慢是通過改變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來實現(xiàn)的。(3)實驗發(fā)現(xiàn):鋼尺振動得越快,音調越高?!敬鸢浮浚?)高低;(2)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3)音調越高?!痉治觥浚?)音調指聲音的高低,與發(fā)聲體振動的頻率有關;(2)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越長,越難振動,振動越慢;(3)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總結結論?!窘獯稹拷猓海?)把鋼尺緊按在桌面上,撥動其伸出桌面一端,聽鋼尺振動發(fā)出的聲音的高低,同時觀察鋼尺振動的快慢;改變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再做幾次實驗,幾次實驗中應使鋼尺每次的振動幅度大致相同;(2)實驗時,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越長,越難振動,振動越慢,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越短,越容易振動,振動越快,所以鋼尺振動的快慢是通過改變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來實現(xiàn)的。(3)實驗發(fā)現(xiàn):鋼尺振動得越快,音調越高,鋼尺振動得越慢,音調越低。故答案為:(1)高低;(2)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3)音調越高。24.在學習吉他演奏的過程中,小華發(fā)現(xiàn)琴弦發(fā)出聲音的音調高低是受多種因素影響的。他決定對此進行研究,經(jīng)過和同學們討論,提出了以下猜想:猜想一:琴弦發(fā)出聲音的音調高低,可能與琴弦的橫截面積有關;猜想二:琴弦發(fā)出聲音的音調高低,可能與琴弦的長短有關;猜想三:琴弦發(fā)出聲音的音調高低,可能與琴弦的材料有關。為了驗證上述猜想是否正確,他們找到了9種不同規(guī)格的琴弦進行實驗。編號材料長度/cm橫截面積/mm2編號材料長度/cm橫截面積/mm2A銅600.76F銅1200.76B銅600.89G鋼901.05C銅601.05H尼龍901.05D銅900.76I尼龍1201.05E銅①②(1)為了驗證猜想一,應選用編號為A、B、C的三根琴弦進行實驗;為了驗證猜想二,應選用編號為A、D、F的三根琴弦進行實驗;(2)為了驗證猜想三,請你將表中所缺數(shù)據(jù)補全①90,②1.05;(3)隨著實驗的進行,小華又覺得琴弦音調的高低可能還與琴弦的松緊程度有關。為了驗證這一猜想,必須進行的操作是:使用同一根琴弦(選填“同一根琴弦”或“不同的琴弦”),只改變琴弦的松緊程度,用同樣的力撥動,判斷音調與松緊程度的關系?!敬鸢浮浚?)A、B、C;(2)A、D、F;(3)90;1.05;(4)同一根琴弦?!痉治觥坎孪肭傧野l(fā)出聲音的音調高低,可能與琴弦的材料、琴弦的橫截面積、琴弦的長短有關,在探究過程中,應用控制變量法:(1)探究琴弦發(fā)出聲音的音調高低與琴弦的橫截面積的關系時,控制材料、長度不變;(2)探究琴弦發(fā)出聲音的音調高低與琴弦的長短的關系時,控制橫截面積和材料不變;(3)探究琴弦發(fā)出聲音的音調高低與材料的關系時,控制橫截面積和長度不變;(4)猜想琴弦發(fā)出聲音的音調高低,可能與松緊有關,應控制琴弦的長度、橫截面積、材料都不變?!窘獯稹拷猓海?)當研究琴弦發(fā)出聲音的音調高低與琴弦的橫截面積關系時,控制材料、長度不變,應選用A、B、C的琴弦進行實驗;(2)要研究究琴弦發(fā)出聲音的音調高低可能與琴弦的長短有關,控制材料和橫截面積相同,應選用A、D、F的琴弦進行實驗;(3)探究琴弦發(fā)出聲音的音調高低與材料的關系時,控制橫截面積和長度不變,應選用E、G、H的琴弦進行實驗,補充表中E中數(shù)據(jù)①為90cm,②1.05mm2。(4)探究琴弦音調的高低與琴弦的松緊程度的關系時,需要使用同一根琴弦,且控制撥弦的力相同,只改變弦的松緊程度不同,來研究音調高低和琴弦的松緊程度的關系。故答案為:(1)A、B、C;(2)A、D、F;(3)90;1.05;(4)同一根琴弦。25.如圖是小巖自制的小樂器,他將寬窄不同的橡皮筋纏到一個小盒上,又在小盒的兩端各放一支筆,用來拉緊橡皮筋,彈撥橡皮筋,橡皮筋就會振動發(fā)出聲音,如果用相同的力撥動這些寬窄不同的橡皮筋,由于橡皮筋的振動頻率不同,所發(fā)出聲音的音調也不同。【答案】見試題解答內容【分析】要解答本題需掌握: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音調的高低和振動的頻率有關,振動的頻率越高,音調越高。【解答】解:彈撥橡皮筋,橡皮筋受到力的作用振動發(fā)聲;用相同的力撥動寬窄不同的橡皮筋時,橡皮筋發(fā)出的音調不同,是由于此時橡皮筋振動的頻率不同。故答案為:振動;頻率;音調。26.如圖所示,有4支相同材料、相同厚度的玻璃量筒,其中a.b.c等高,a,b粗細相同,c,d粗細相同。各量筒內裝的水如圖所示,某同學根據(jù)所聽聲音音調的高低猜想氣柱發(fā)聲的頻率可能與:1.氣柱的長短有關,2.量筒的粗細有關,3.水柱的長度有關。(1)若探究”氣柱越長,發(fā)聲的音調越高”應選量筒a、b(填字母代號),其中所用到的科學研究方法是控制變量法。(2)若選擇的是量筒b,c,則探究的是氣柱發(fā)聲頻率跟橫截面積的關系。(3)小明用同樣大小的力在c和d的口上吹氣,使它們發(fā)聲,則所發(fā)出的聲音音調一樣高(選填“C高”,“d高”或“一樣高”)。(4)如果用同樣大小的力敲擊c和d使它們發(fā)聲,c所發(fā)出的聲音音調較高?!敬鸢浮恳娫囶}解答內容【分析】(1)解答該題需要對每一次實驗的對比量筒認真觀察,從中找出相同的量和不同的量,當一個物理量受到多個因素影響時,需用控制變量法進行探究;若探究”氣柱越長,發(fā)聲的音調越高”應選粗細相同的量筒;(2)量筒b,c等高,粗細不同;(3)發(fā)聲的音調高低與空氣柱的長度、粗細有關;量筒b,c中空氣柱的長度、粗細都相同;(4)盛水越多,量筒和水的質量越大,越難振動,音調越低?!窘獯稹拷猓海?)當探究“發(fā)聲的音調高低與氣柱長度的關系”時,要控制量筒的粗細相同,氣柱長短不同,觀察圖中可知a、b符合條件;一個量與多個量有關,要控制其它量不變,研究與其中一個量的關系,這種研究問題的方法叫控制變量法,因此所用到的科學研究方法是控制變量法;(2)對比b、c可以發(fā)現(xiàn):氣柱長短相同,但量筒的粗細不同,所以這兩個探究的是“氣柱發(fā)聲頻率跟橫截面積的關系”,且氣柱愈細,發(fā)聲的音調愈高;(3)發(fā)聲的音調高低與空氣柱的長度、粗細有關,而c、d中空氣柱的長度、粗細都相同,因此吹c、d時,發(fā)出聲音的音調一樣高。(4)用敲擊的辦法也能使量筒發(fā)聲,聲音主要是量筒和水柱振動發(fā)出的,量筒中盛水越多,量筒和水的質量越大,越難振動,音調越低,故d的音調比c低。故答案為:(1)a、b;控制變量;(2)氣柱發(fā)聲頻率跟橫截面積的關系;(3)一樣高;(4)c?!绢}型6響度】 27.公共場合不要大聲喧嘩,養(yǎng)成良好的文明習慣,“不要大聲喧嘩”這是要求調整聲音的響度(填樂音特性)?!敬鸢浮宽懚?。【分析】聲音的三個特征分別是:音調、響度、音色,是從不同角度描述聲音的,音調指聲音的高低,由振動頻率決定;響度指聲音的強弱或大小,與振幅和距離有關;音色是由發(fā)聲體本身決定的一個特性?!窘獯稹拷猓喉懚戎嘎曇舻膹娙趸虼笮?,這里的“不要大聲喧嘩”是指要求聲音的響度不要太大。故答案為:響度。28.勤洗手是降低新冠病毒感染的有效措施。洗手后,將手放在干下,干吹出熱風,通過提高溫度和加快空氣流速來加快水蒸發(fā),使手迅速變干。在進行核酸檢測時,志愿者手拿擴音器組織大家排隊,使用擴音器的目的是改變聲音響度的。【答案】響度?!痉治觥宽懚戎嘎曇舻膹娙趸虼笮?,與振幅和距離發(fā)聲體遠近有關?!窘獯稹拷猓簲U音器主要是為了使聲音變大,即改變聲音的響度。故答案為:響度。【題型7響度與振幅的關系】 29.如圖所示,在揚聲器的紙盆上撒些紙屑,當揚聲器播放音樂時,原來靜止在紙盆上的紙屑會跳動起來,而且聲音越大,紙屑跳動得越劇烈。根據(jù)紙屑跳動的幅度可以說明()A.聲速與頻率的關系 B.發(fā)聲的物體在振動 C.樂音與噪聲的區(qū)別,聲音大的都屬于噪聲 D.聲音的響度與振幅的關系【答案】D【分析】(1)一切正在發(fā)聲的物體都在振動,有的振動很微小,看不見,可以通過轉換法體現(xiàn)出來。(2)響度是指聲音的大小,響度跟物體的振幅和距發(fā)聲體的遠近有關,振幅越大、距發(fā)聲體越近,響度越大?!窘獯稹拷猓篈C、在揚聲器的紙盆上撒些紙屑,當揚聲器播放音樂時,原來靜止在紙盆上的紙屑會跳動起來,而且聲音越大,紙屑跳動得越劇烈,可以說明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但不能根據(jù)紙屑跳動的幅度說明聲速與頻率的關系、樂音與噪聲的區(qū)別,故AC錯誤。BD、當揚聲器播放音樂時,原來靜止在紙盆上的紙屑會跳動起來,可以說明發(fā)聲的物體在振動;但根據(jù)紙屑跳動的幅度是為了說明聲音的響度與振幅的關系,即紙屑跳動的幅度越大,聲音的響度越大,故B錯誤,D正確。故選:D。30.如圖所示,塤是漢族特有的閉口吹奏樂器,小斌同學觀察發(fā)現(xiàn),按住不同的孔然后吹,改變了聲音的音調,按住同樣的孔用不同的力度吹氣,改變了聲音的響度。(選填“響度”“音調”“音色”)【答案】音調;響度?!痉治觥课锢韺W中把人耳能感覺到的聲音的強弱稱為響度,把聲音的高低稱為音調,音色反映了聲音的品質與特色。聲音的三個特征是:音調、響度、音色,是從不同角度描述聲音的,音調指聲音的高低,由振動頻率決定;響度指聲音的強弱或大小,與振幅和距離有關;音色是由發(fā)聲體本身決定的一個特性?!窘獯稹拷猓喊醋〔煌目兹缓蟠担瑑炔靠諝庹駝拥念l率(快慢)改變,聲音的音調改變;按住同樣的孔用不同的力度吹氣,力度決定聲音的振動幅度,即振幅,振幅不同,響度不相同,從而改變了聲音的響度。故答案為:音調;響度?!绢}型8音色】 31.《我和我的祖國》創(chuàng)作和發(fā)行于1985年,原唱為李谷一,去年國慶期間我們都演唱了這首歌曲。當兩個同學同時演唱這首歌曲時,我們能分辨出她們的聲音,這主要是因為她們的歌聲有不同的()A.音調 B.響度 C.音速 D.音色【答案】D【分析】音色是指聲音的感覺特性,不同的發(fā)聲體由于材料、結構不同,發(fā)出聲音的音色也就不同,這樣我們就可以通過音色的不同去分辨不同的發(fā)聲體?!窘獯稹拷猓阂驗槊總€人的發(fā)聲聲帶結構都不相同,因此會發(fā)出不同音色的聲音,所以我們可以通過音色分辨出兩個同學發(fā)出的聲音。故D符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故選:D。32.2022年元宵晚會我國航天員王亞平在中國空間站用古箏彈奏《茉莉花》,為全國人民送上太空音樂祝福,“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琴弦的長短不同,發(fā)出聲音的音色不同 B.古箏發(fā)出的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 C.用同樣的力撥動琴弦,粗弦比細弦發(fā)聲的音調高 D.撥動同一琴弦的力越大,發(fā)聲的音調越高【答案】B【分析】(1)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當振動停止,發(fā)聲也停止。(2)音調與發(fā)聲體的振動頻率有關;音色跟發(fā)聲體的材料和結構有關;響度指聲音的大小,聲音越大,響度越大;聲音越小,響度越小;(3)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在不同的介質中的傳播速度不同;固體、液體、氣體都可以傳聲,真空不能傳聲?!窘獯稹拷猓篈、琴弦的長短不同,振動快慢不同,發(fā)聲的振動頻率不同,音調不同,故A錯誤;B、古箏發(fā)出的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故B正確;C、琴弦響度大小與振幅有關,與琴弦的粗細無關,故C錯誤;D、撥動琴弦的力越大,琴弦的振動幅度越大,發(fā)聲的響度越大,故D錯誤。故選:B。33.教室里物理老師講課的聲音,是由老師聲帶的振動產生的,并通過空氣傳到學生的耳朵。聲音在15℃的空氣中傳播速度是340m/s,同學們知道這個聲音是物理老師的是因為每個人發(fā)出聲音的音色不同。后排的同學聽到的聲音比前排同學聽到的聲音要小,這是因為后排的同學離發(fā)聲體的距離遠?!敬鸢浮空駝?;空氣;340;每個人發(fā)出聲音的音色不同;因為后排的同學離發(fā)聲體的距離遠?!痉治觥浚?)解決此題的關鍵是要知道: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聲音的傳播是需要介質的,它既可以在氣體中傳播,也可以在固體和液體中傳播,但不能在真空中傳播;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最慢,速度大小為340m/s;(2)音色是聲音的特色,與發(fā)聲體的結構和材料有關,不同發(fā)聲體的音色一般不同;(3)聲音的強弱叫響度,響度與發(fā)聲體的振幅有關,振幅越大,響度越大;響度還與距離發(fā)聲體的遠近有關,距離發(fā)聲體越遠,響度越小?!窘獯稹拷猓豪蠋熤v課的聲音是由老師的聲帶振動產生的,并通過空氣傳播到學生的耳朵,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340m/s;同學們知道這個聲音是物理老師的,是因為每個人發(fā)出聲音的音色不同;響度還與距離發(fā)聲體的遠近有關,教室中后排的同學聽到老師的講課聲音比前排的同學聽到的聲音小,是因為人離發(fā)聲體越遠,聲音的能量越分散,聲音就越小。故答案為:振動;空氣;340;每個人發(fā)出聲音的音色不同;因為后排的同學離發(fā)聲體的距離遠。34.小韜聽到教室外有人在說話,他一聽便知道說話的是物理老師,正所謂“聞其聲而知其人”,這是依據(jù)聲音的音色不同來判斷的;小韜聽到老師的說話聲是通過空氣傳播的。【答案】音色;空氣?!痉治觥恳羯侨Q于物體本身的一種特性,可以用于區(qū)分發(fā)聲體;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傳播介質包括固體、液體、氣體?!窘獯稹拷猓骸奥勂渎暥淙恕?,這是依據(jù)聲音的音色不同來判斷的;小韜聽到老師的說話聲是靠空氣傳播過來的。故答案為:音色;空氣?!绢}型9音調、響度、與音色的區(qū)分】35.音樂會上男低音獨唱時由女高音輕聲伴唱,下面說法正確的是()A.“男聲”音調高,響度大;“女聲”音調低,響度小 B.“男聲”音調低,響度大;“女聲”音調高,響度小 C.“男聲”音調低,響度?。弧芭暋币粽{高,響度大 D.“男聲”音調高,響度??;“女聲”音調低,響度大【答案】B【分析】解答此題的關鍵是要知道聲音的響度與聲源振動的幅度有關,振動幅度越大,響度越大;音調的高低與發(fā)聲體振動快慢有關,物體振動越快,音調就越高?!窘獯稹拷猓耗械鸵舄毘獣r,他的音調低,但以他的聲音為主,故他的響度大;女高音輕聲伴唱,她的音調高,但是在輕聲伴唱,故她的響度小。故選:B。36.如圖所示聲波的波形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響度相同的有圖甲、圖乙與圖丙 B.音調相同的只有圖甲與圖乙 C.圖甲與圖丁可能是同一樂器發(fā)出的聲音 D.圖甲與圖丁的音色相同【答案】B【分析】音調跟物體的振動頻率有關,振動頻率越大,音調越高。響度跟物體的振幅有關,振幅越大,響度越大。音色跟發(fā)聲體的材料、品質有關。相同時間內,振動的次數(shù)越多,頻率越大;偏離原位置越遠,振幅越大?!窘獯稹拷猓篈、由圖知,甲、乙、丙的振幅相同,所以響度相同,故A正確;B、由圖知,相同時間內甲、乙、丁振動的次數(shù)相同(都有2個波峰和2個波谷),即它們振動的頻率相同,所以音調相同的是甲、乙、丁,故B錯誤;CD、由圖知,甲和丁波形的形狀相同,因此它們的音色相同,可能是同一樂器發(fā)出的聲音,故CD正確。故選:B。37.“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詩句中的“高”是指聲音的響度;如圖是1978年在湖北省發(fā)掘出土的曾侯乙編鐘。用大小相同的力敲擊不同的編鐘時,會發(fā)出不同的聲音。這“不同的聲音”主要指聲音的音調不同?!敬鸢浮宽懚?;音調【分析】聲音的三個特征包括音調、響度和音色;音調的高低與發(fā)聲體的振動頻率有關,頻率越大,音調越高;響度的大小與振幅和距離聲源的遠近有關,在距離一定時,振幅越大,響度越大;音色反映了聲音的品質與特色,與發(fā)聲體的材料和結構有關,是辨別不同聲音的依據(jù)?!窘獯稹拷猓翰桓腋呗曊Z,恐驚天上人”,詩句中的“高”是指聲音的響度大;用相同大小的力敲擊大小不同的編鐘,編鐘的振幅相同,則發(fā)出聲音的響度相同;編鐘的質量不同(體積不同),振動的快慢不同,即振動頻率不同,所以發(fā)出聲音的音調不同。故答案為:響度;音調。38.夏天的傍晚,一些中老年人喜歡跳廣場舞,優(yōu)美的舞曲是由于揚聲器的紙盆振動發(fā)出的,一臺好的音響設備,不僅要起到“擴音”的作用,而且應有較高的“保真度”。從聲學上講,“擴音”是使聲音的響度(選填“音調”、“響度”或“音色”)變大,較高的“保真度”是要求能較好地保持原聲的音色(選填“音調”、“響度”或“音色”)。【答案】振動;響度;音色?!痉治觥浚?)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2)聲音的三個特征分別是:音調、響度、音色,是從不同角度描述聲音的,音調指聲音的高低,由振動頻率決定;響度指聲音的強弱或大小,與振幅和距離有關;音色是由發(fā)聲體本身決定的一個特性?!窘獯稹拷猓簝?yōu)美的舞曲聲是由于揚聲器紙盆的振動產生的;擴音是改變了聲音的響度的大小;音色是由發(fā)聲體本身決定的一個特性。從聲學上講,較高的“保真度”是要求較好地保持原聲的音色。故答案為:振動;響度;音色。39.口技是民間的一種聲音藝術,高超的口技藝人,可以模仿各種聲音,如圖。從聲音的特性來看,他主要模仿聲音的音色??诩妓嚾送ㄟ^重拍醒木結束表演,醒木拍得越重,聲音的響度越大。(選填“音調”、“響度”或“音色”)【答案】見試題解答內容【分析】(1)音色是指聲音的品質與特色,不同的發(fā)聲體由于材料、結構不同,發(fā)出聲音的音色也就不同,要模仿某人的聲音,需要模仿者的聲帶發(fā)聲特點盡可能接近被模仿者;(2)響度指聲音的大小,響度跟振幅、距聲源的遠近、分散程度有關,振幅越大、距聲源越近、聲音越集中,響度越大?!窘獯稹拷猓嚎诩佳輪T可以發(fā)出各種各樣的聲音,從聲音的特性來看,他主要模仿聲音的音色;醒木拍得越重,桌面的振幅越大,響度越大。故答案為:音色;響度?!绢}型10噪聲及其來源】 40.如圖編鐘是我國春秋戰(zhàn)國時代的樂器,大小不同的鐘按照一定次序排列起來,懸掛在一個巨大的鐘架上,用木錘敲擊這些鐘就能演奏樂曲。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編鐘聲是木錘振動發(fā)出的聲音 B.用大小不同的力敲擊同一只鐘,是為了改變音調 C.演奏時敲擊大小不同的鐘,是為了改變響度 D.敲擊編鐘時發(fā)出的聲音可能屬于噪聲【答案】D【分析】(1)聲音是物體振動產生的;(2)人耳能感覺到的聲音的強弱稱為響度,響度與聲音的振幅有關,振幅越大,響度越大,振幅越小,響度越小;(3)物理學中把聲音的高低稱為音調,音調的高低與發(fā)聲體的振動快慢有關,物體振動越快,音調就越高;(4)從環(huán)境保護的角度講,凡是妨礙人們正常休息、學習和工作的聲音,以及對人們要聽的聲音產生干擾的聲音,都屬于噪聲;【解答】解:A、聲音是物體振動產生的,編鐘聲是鐘振動發(fā)出的聲音。故A錯誤;B、用大小不同的力敲擊同一個編鐘,編鐘在不同力的作用下其振動的幅度是不同的,發(fā)出不同響度的聲音,故B錯誤;C、敲擊大小不同的鐘能發(fā)出聲音的高低不同,即音調不同。故C錯誤;D、美妙的音樂如果影響了人們正常的休息、工作或學習就屬于噪聲,敲擊編鐘時發(fā)出的聲音可能屬于噪聲。故D正確;故選:D。41.閱讀短文,回答下列問題:雪花落水也有聲生活常識告訴我們,雪花落水靜悄悄,毫無聲響,雪花落水真的能發(fā)出聲波。首先要說明的是,雪花落水發(fā)出的聲波頻率在50000Hz到2×105Hz之間,高于人們能聽見的聲波頻率。但是,海里的鯨魚就能聽到雪花落水所產生的聲響。冷戰(zhàn)時期,當時美國海軍要監(jiān)視蘇聯(lián)潛艇的活動,他們發(fā)現(xiàn),水下聲吶工作效果不好,常有噪聲干擾,著名的約翰?霍甫金斯大學機械工程系的普羅斯佩勒提教授斷定,這些聲音不是雨滴撞擊水面發(fā)出的,而是含在雨滴中的氣泡振動發(fā)出的,下雨時水中確實產生氣泡,這些氣泡還在不斷地收縮、膨脹、振動。經(jīng)過理論分析和數(shù)學計算,下雨時產生的噪聲的頻率和衰減情況確實與氣泡的振動情況一致,而且大氣泡振動產生低頻聲波漁民也常抱怨,在下雪時他們的聲吶也常常偵聽不到魚群,經(jīng)過實驗驗證,同樣,這些氣泡也振動,無論是人們打水漂時所聽到的細微聲響,還是瀑布的隆隆震響(或主要不是)來自石塊及巖石與水的碰撞,而是由于氣泡。(1)雪花落水發(fā)出的聲波屬于超聲波(選填“超聲波”或“次聲波”)。(2)聲吶裝置是利用仿生學原理制成的,它模仿的是下列哪種生物A。A.蝙蝠B(yǎng).貓C.狗D.大象(3)雪花落水發(fā)出的聲音對人來講不是噪聲,站在鯨魚的角度看是(選填“是”或“不是”)噪聲。(4)科學家發(fā)現(xiàn),不論是雪花落水發(fā)聲,還是雨滴落水發(fā)聲,這個聲音能被鯨魚聽到,說明液體能傳播聲音。(5)在探究“雨滴落水產生聲音”的過程中,科學家進行了下列過程,請你把它們按正確的順序排列起來cbad(填序號)。a.歸納分析b.進行實驗c.提出假設d.得出結論【答案】(1)超聲波;(2)A;(3)是;(4)水;(5)cbad?!痉治觥浚?)人耳朵的聽覺頻率范圍是20Hz到20000Hz之間,即高于20000Hz的屬于超聲波,低于20Hz的是次聲波,這兩種聲波都是人耳朵無法聽到的。(2)聲吶裝置是利用蝙蝠的回聲定位的原理發(fā)明的。(3)據(jù)原文中:海里的鯨魚就能聽到雪花落水所產生的聲響,并且這些聲響令鯨魚異常煩躁,據(jù)此即可判斷該題的答案。(4)聲音都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且液體能傳遞聲音。(5)科學探究的七個環(huán)節(jié):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制定計劃與設計實驗、進行實驗與搜集數(shù)據(jù)、分析與論證、評估、交流與合作?!窘獯稹拷猓海?)由于雪花落水發(fā)出的聲波頻率在50000Hz到2×105Hz之間,高于人們能聽見的聲波頻率,故其所發(fā)出的聲波是超聲波。(2)聲吶裝置是利用仿生學原理制成的,它模仿蝙蝠的回聲定位的原理制成的,故選A。(3)“海里的鯨魚就能聽到雪花落水所產生的聲響,并且這些聲響令鯨魚異常煩躁”,故這些聲音對于鯨魚來說是噪音。(4)不論是雪花落水,還是雨滴落水,都會引起氣泡的振動而產生聲音,這個聲音能被鯨魚聽到,說明液體能傳播聲音。(5)在探究雨滴落水產生聲音的過程中,科學家先提出問題,然后進行實驗搜集證據(jù),后分析歸納,最后得出結論解釋,故正確的順序是cbad。故答案為:(1)超聲波;(2)A;(3)是;(4)水;(5)cbad?!绢}型11防治噪聲的途徑】 42.噪聲污染已經(jīng)成為繼大氣污染、水污染后的第三大公害,以下措施中屬于從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污染的是()A.工人帶上防噪聲耳罩 B.鬧市區(qū)安裝噪聲監(jiān)測裝置 C.城區(qū)內禁止車輛鳴笛 D.臥室窗戶使用雙層玻璃【答案】D【分析】噪聲的減弱辦法有三個:在聲源處減弱;在人耳處減弱;在傳播過程中減弱?!窘獯稹拷猓篈、工人帶上防噪聲耳罩,屬于在人耳處減弱噪聲,故A不符合題意;B、鬧市區(qū)安裝噪聲監(jiān)測裝置,只能檢測出聲音響度的大小,不能減弱噪聲,故B不符合題意;C、城區(qū)內禁止車輛鳴笛,屬于在聲源處減弱噪聲,故C不符合題意;D、臥室窗戶使用雙層玻璃,是從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故D符合題意。故選:D。43.下列有關聲的現(xiàn)象,說法正確的是()A.飛機場周圍進行植樹造林可以減弱噪聲的傳播 B.“公共場所不要大聲說話”是要求人們說話時音調要低一些 C.聲音在空氣中傳播速度一定是340m/s D.“聞其聲而知其人”是根據(jù)聲音的響度來判斷的【答案】A【分析】(1)減弱噪聲有三種:①在聲源處減弱;②在傳播過程中減弱;③在人耳處減弱;(2)響度與振幅有關,振幅越大,響度越大;(3)聲音的傳播速度與介質的種類和溫度有關;(4)音色指聲音的品質,根據(jù)音色可以辨別物體。【解答】解:A、飛機場周圍進行植樹造林可以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的傳播,故A正確;B、“公共場所不要大聲說話”是要求人們說話的聲音響度低一些,故B錯誤;C、聲音的傳播速度與介質的種類和溫度有關,不同的環(huán)境溫度,聲音在空氣中傳播速度不同,故C錯誤;D、“聞其聲而知其人”是根據(jù)聲音的音色來判斷的,故D錯誤。故選:A。44.某?!拔逅摹鼻嗄旯?jié)舉行合唱比賽,在樂隊的伴奏下,同學們滿懷深情地放聲高歌,下列有關這次合唱的說法正確的是()A.大合唱的聲音是由空氣振動產生的 B.合唱聲比領唱聲大,是因為合唱時的音調高 C.臺下的同學能聽出是誰在領唱,是因為領唱的聲音響度小 D.在教室上課的同學關上窗戶是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答案】D【分析】(1)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2)聲音的特征是響度、音調和音色;響度是指聲音的強弱,它與振幅有關;音調是指聲音的高低,它與頻率有關;音色是指聲音的品質與特色,不同物體發(fā)出的聲音音色是不同的;(3)控制噪聲的途徑有:在聲源處、在傳播過程中、在人耳處?!窘獯稹拷猓篈、大合唱的聲音是由合唱人聲帶振動產生的,故A錯誤;B、合唱聲比領唱聲大,是因為合唱時的聲音大,即響度大,故B錯誤;C、臺下的同學能聽出是誰在領唱,是根據(jù)音色來區(qū)分的,故C錯誤;D、在教室上課的同學關上窗戶是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故D正確。故選:D。45.2022年6月5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噪聲污染防治法》正式實施。下列關于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GB/T 45211.3-2025小麥抗病蟲性評價技術規(guī)程第3部分:稈銹病
- 工程采購合同(31篇)
- 項目執(zhí)行過程中遇到問題的解析與應對方案
- 電信行業(yè)網(wǎng)絡優(yōu)化與數(shù)據(jù)安全保障方案
- 塑料產品買賣合同書
- 股份制企業(yè)合同審查與管理文書
- 物流運輸承包合同
- 房地產合作銷售開發(fā)協(xié)議書
- 管樁施工勞務合同
- 能源行業(yè)資源整合合作協(xié)議
- 《不一樣的物體作業(yè)設計方案-2023-2024學年科學大象版》
- (2024年)發(fā)生輸液反應時應急預案及處理流程
- 能源經(jīng)濟學導論
- 《社區(qū)康復》課件-第七章 腦癱患兒的社區(qū)康復實踐
- 白酒包裝盒工藝
- 水痘預防課件
- 《管理統(tǒng)計學》教學課件
- 新人教版小學二年級下冊美術電子教案(全)
- 公司人事招聘面試技巧培訓完整版課件兩篇
- 第1課《立足時代+志存高遠》第1框《時代為我搭舞臺》【中職專用】《心理健康與職業(yè)生涯》(高教版2023基礎模塊)
- 出國勞務派遣合同(專業(yè)版)電子版正規(guī)范本(通用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