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化學》章節(jié)復習題_第1頁
《中藥化學》章節(jié)復習題_第2頁
《中藥化學》章節(jié)復習題_第3頁
《中藥化學》章節(jié)復習題_第4頁
《中藥化學》章節(jié)復習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藥化學》復習題第17頁共23頁第一章緒論1.中藥化學是一門(

),主要運用(

)及其它現代科學理論和技術等研究(

)的學科。2.中藥方劑各組成藥味的有效成分之間通過配伍最有可能出現的物理變化是(

)的改變,從而對(

)產生相應的影響。3.對中藥的化學成分與中藥味之間的相關性進行的研究也總結出一些初步規(guī)律。如以辛味藥為例,辛味藥含(

)成分者最多,其次是(

)。第二章一般研究方法一、指出下列各物質的成分類別1.纖維素2.酶3.淀粉4.維生素C5.乳香6.五倍子7.沒藥8.肉桂油9.蘇藿香10.蓖麻油11.阿拉伯膠12.明膠13.西黃芪膠14.棕櫚蠟15.蘆薈16.彈性橡膠17.松脂18.花生油19.安息香20.檸檬酸21.阿魏酸22.蟲白蠟23.葉綠素24.天花粉蛋白二、解釋下列概念1.中藥化學2.層析法3.有效成分與無效成分4.雙向展開5.單體、有效部位6.Rf值7.硅膠G、硅膠H、硅膠GF2548.相似相溶原理9.降活性氧化鋁、SephadexG2510.樹膠、樹脂11.UV、IR、NMR、MS、12.植物色素、鞣質13.酸價、碘價、皂化價、酯價14.脂肪酸與脂肪油、蠟15.滲漉法16.逆流連續(xù)萃取法17.萃取法18.結晶、重結晶、分步結晶19.液滴逆流分配法、逆流分配法20.鹽析、透析21.脫脂22.升華法、水蒸氣蒸餾法23.梯度洗脫24.mp、bp、[α]D25.干柱層析三、問答題1.將下列有機溶劑按親水性強弱順序排列:乙醇、環(huán)己烷、正丁醇、丙酮、氯仿、乙醚、乙酸乙酯、苯2.溶劑提取法選擇溶劑的依據是什么?水、乙醇、苯各屬于什么溶劑,優(yōu)缺點是什么?3.“水提醇沉法”和“醇提水沉淀法”各除去什么雜質?保留哪些成分?4.水蒸氣蒸餾法主要用于哪些成分的提取?5.如何消除萃取過程中的乳化現象?四、填空題1.層析法按其基本原理分為①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④__________。2.不經加熱進行的提取方法有_____和_____;利用加熱進行提取的方法有____和______,在用水作溶劑時常利用______,用乙醇等有機溶劑作提取溶劑時常利用_____。3.硅膠吸附層析適于分離____成分,極性大的化合物Rf____;極性小的化合物Rf______。4.利用萃取法或分配層析法進行分離的原理主要是利用____________。5.測定中草藥成分的結構常用的四大波譜是指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另外ORD譜主要用于_____,X衍射主要用于______。五、判斷正誤1.中草藥中某些化學成分毒性很大。()2.蠟是指高級脂肪酸與甘油以外的醇所形成的酯。()3.松材反應就是檢查木質素。()4.目前所有的有機化合物都可進行X-衍射測定結構。()5.蛋白質皆易溶于水而不溶于乙醇。()6.苦味質就是植物中一類味苦的成分的統(tǒng)稱。()7.在硝酸銀絡合薄層層析中,順式雙鍵化合物與硝酸銀絡合較反式的易于進行。8.化合物乙?;貌坏揭阴;镎f明結構中無羥基。()9.植物有效成分的含量不隨生長環(huán)境的變化而變化。()10.同一化合物用不同溶劑重結晶,其結晶的熔點可能有差距。()11.某結晶物質經硅膠薄層層析,用一種展開劑展開,呈單一斑點,所以該晶體為一單體。()12.植物油脂主要存在于種子中。()13.中草藥中的有效成分都很穩(wěn)定。()14.聚酰胺層析原理是范德華力作用。()15.硅膠含水量越高,則其活性越大,吸附能力越強。()六、選擇題1.高壓液相層析分離效果好的主要原因是:A.壓力高B.吸附劑的顆粒細C.流速快D.有自動記錄2.人體蛋白質的組成氨基酸都是:A.L-α-氨基酸B.δ-氨基酸C.必需氨基酸D.D-氨基酸3.活性炭在下列哪一種條件下吸附性最強?A.酸性水溶液B.堿性水溶液C.稀乙醇水溶液D.近中性水溶液E.稀丙酮水溶液4.蛋白質等高分子化合物在水中形式:A.真溶液B.膠體溶液C.懸濁液D.乳濁液5.紙層析屬于分配層析,固定相為:A.纖維素B.濾紙所含的水C.展開劑中極性較大的溶液D.水6.化合物在進行薄層層析時,常碰到兩邊斑點Rf值大,中間Rf值小,其原因是:A.點樣量不一B.層析板鋪得不均勻C.邊緣效應D.層析缸底部不平整7.葡聚糖凝膠層析法屬于排阻層析,在化合物分離過程中,先被洗脫下來的為:A.雜質B.小分子化合物C.大分子化合物D.兩者同時下來8.氧化鋁適于分離哪類成分:A.酸性成分B.苷類C.中性成分D.堿性成分9.由高分辨質譜測得某化合物的分子為C38H44O6N2,其不飽和度是:A.16B.17C.18D.1910.有效成分是指A.需要提取的成分B.含量高的化學成分C.具有某種生物活性或治療作用的成分D.主要成分11.與水不相混溶的極性有機溶劑是:A.EtOHB.MeOHC.Me2COD.n-BuOH12.比水重的親脂性有機溶劑有:A.CHCl3B.苯C.Et2OD.石油醚13.利用有機溶劑加熱提取中藥成分時,一般選用:A.煎煮法B.浸漬法C.回流提取法14.判斷一個化合物是否為新化合物,主要依據:A.《中藥大辭典》B.《中國藥學文摘》C.《美國化學文摘》15.從藥材中依次提取不同的極性成分,應采取的溶劑極性順序是:A.水→EtOH→EtOAc→Et2O→石油醚B.石油醚→Et2O→EtOAc→EtOH→水C.石油醚→水→EtOH→Et2O16.對于含揮發(fā)性成分的藥材進行水提取時,應采取的方法是:A.回流提取法B.先進行水蒸氣蒸餾再煎煮C.煎煮法第二章中藥化學成分的一般研究方法1.中藥化學成分大多屬于(

),按其生物合成途徑可分為(

)和(

)。2.中藥二次代謝產物的主要生物合成途徑為()、(

)、()、(

)和復合途徑3.通過乙酸-丙二酸途徑能生成(

)、()、()等化合物。4.通過甲戊二羥酸途徑能生成(

)、(

)化合物。5.通過莽草酸途徑衍化生成()、()、()等化合物。6.中藥有效成分的提取分離方法應根據被提取成分的()和考慮各種提取分離技術的()和(

)進行選定,使所需要的(

)能充分地得到提取和分離。7.采用溶劑法提取中藥有效成分要注意(),溶劑按()可分為三類,即(),()和(

)。8.超臨界萃取法是一種集()和(

)于一體,又基本上不用(

)的新技術。9.中藥化學成分中常見基團極性最大的是(

),極性最小的是(

)。10.利用中藥成分混合物中各組成分在兩相溶劑中(),可采用()而達到分離。11.利用中藥化學成分能與某些試劑(

),或加入(

)后可降低某些成分在溶液中的()而自溶液中析出的特點,可采用()進行分離。12.凝膠過濾色譜又稱排阻色譜、(),其原理主要是(),根據凝膠的()和被分離化合物分子的()而達到分離目的。13.離子交換色譜主要基于混合物中各成分()差異進行分離。離子交換劑有()、()和()三種。14.大孔樹脂是一類沒有(

),具有(

),(

)的固體高分子物質,它可以通過(

)有選擇地吸附有機物質而達到分離的目的。15.中藥化學成分分子式的確定,目前最常用的是(

),()不僅可給出化合物的(),還可以直接給出化合物的(

)。16.正常1H-NMR譜技術,能提供的(),主要是質子的()、()及()。17.NOE為(),是在核磁共振中選擇地照射一種質子使其飽和,則與該質子在(

)位置上接近的另一個或數個質子的信號強度增高的現象。它不但可以找出()的兩個核的關系,還可以反映出不互相偶合,但()較近的兩個核間關系。18.常見的13C-NMR測定技術有(

)、(

)、()和(

)等。19.lH-1HCOSY也稱氫-氫化學位移相關譜,是同一個偶合體系中()的偶合相關譜,可以確定(

)以及質子之間的(

)和()。20.(

)特別是13C-lHCOSY譜,對于鑒定化合物的結構是十分重要的方法,常用的有()譜和()譜。21.HMQC譜是通過lH核檢測的(

),此譜能反映lH核和()的關聯關系,以確定()。22.HMBC譜是通過lH核檢測的(),它把lH核和()關聯起來,可以檢測()。23.用()進行糖苷結構的測定,可以獲得有關()分子量、()結構、()序列等信息。24.旋光譜和()用于測定()化合物的()和(

)、確定某些官能團在手性分子中的位置。第三章糖和苷一、寫出下列糖的Fisher式和Haworth式(寡糖只寫Haworth式)1.β-D-果呋喃糖2.α-D-葡萄吡喃糖3.D-甘露糖4.D-半乳糖5.L-鼠李糖6.D-核糖7.L-阿拉伯糖8.D-木糖9.D-毛地黃毒糖10.D-葡萄糖醛酸11.蔗糖(D-葡萄糖1α→2β-D-果糖)12.櫻草糖(D-木糖1β→6-D-葡萄糖13.蕓香糖(L-鼠李糖1α→6-D-葡萄糖)14.麥芽糖(D-葡萄糖1α→4-D-葡萄糖)15.棉子糖(D-半乳糖1α→6-D-葡萄糖1α→2β-D-果糖二、名詞解釋1.Molish反應2.glc的β構型、α構型三、填空1.從植物中提取苷類成分時,首先應注意的問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葡聚糖凝膠層析法屬于排阻層析,尤適于_____類成分的分離,先被洗脫下來的為___________化合物。3.苷類根據是生物體內原存的,還是次生的分為_____和_____;根據連接單糖基的個數分為______、_____等;根據苷鍵原子的不同分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其中__________為最常見。4.按苷鍵原子的不同,酸水解的易難順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___________和__________類化合物對Molish試劑呈正反應。6.在研究工作中,有的要利用酶的活性,有的則要抑制酶的活性,通常抑制酶的活性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等。7.苦杏仁酶只能水解_______葡萄糖苷,纖維素酶只能水解________葡萄糖苷;麥芽糖酶只能水解__________葡萄糖苷。8.苷的甲基化反應常用的兩種經典方法是______和______。半微量現代方法是______和______。9.總苷提取物可依次用極性由_______到______的溶劑提取分離。四、指出下列結構的名稱及類型五、選擇題1.糖類的紙層析常用展開劑:注:n-BuOH為正丁醇A.n-BuOH-HOAc-H2O(4:1:5;上層)B.CHCl3-MeOH(9:1)C.EtOAc-EtOH(6:4)D.苯-MeOH(9:1)2.糖及多羥基化合物與硼酸形成絡合物后:A.酸度增加B.脂溶性增加C.穩(wěn)定性增加D.水溶性增加3.能被堿催化水解的苷鍵是:A.酚苷鍵B.糖醛酸苷鍵C.醇苷鍵D.4-羥基香豆素葡萄糖苷鍵4.β-葡萄糖苷酶只能水解:A.α-葡萄糖苷B.C-葡萄糖苷C.β-葡萄糖苷D.所有苷鍵5.酸催化水解時,較難水解的苷鍵是:A.氨基糖苷鍵B.羥基糖苷鍵C.6-去氧糖苷鍵D.2,6-去氧糖苷鍵6.對水或其它溶劑溶解度都小,且苷鍵難于被酸所裂解的苷是:A.O-苷B.N-苷C.C-式D.S-苷7.關于酶的論述,正確的為:A.酶只能水解糖苷B.酶加熱不會凝固C.酶無生理活性D.酶只有較高專一性和催化效能8.天然存在的苷多數:A.α-苷B.β-苷C.去氧糖苷D.鼠李糖苷9.中草藥用乙醇加熱回流提取,醇提取液濃縮后,加水適量,有膠狀物析出,此析出物可能是:A.糖類B.鞣質C.樹脂D.蛋白質10.Klyne法是決定苷鍵構型的經典方法,所比較的是苷和苷元的:A.分子旋光差B.分子旋光和C.各自的分子旋光D.各自的旋光度11.在糖的紙層析中,固定相是:A.纖維素B.水C.纖維素和水D.展開劑中極性大的溶劑12.從單糖苷經Smith降解后得到的特征性多元醇可以獲知糖的類型,現得乙二醇,則該糖為:A.木糖B.葡萄糖C.半乳糖D.鼠李糖13.Molish試劑的組成是:A.α-萘酚-濃硫酸B.β-萘酚-濃流酸C.氧化銅-氫氧化鈉D.硝酸銀-氨水14.用活性炭柱層析分離糖類化合物,所選用的洗脫劑順序為:A.先用有機溶劑,再用乙醇或甲醇B.直接用一定比例的有機溶劑沖洗C.先用水洗脫單糖,再在水中增加EtOH濃度洗出二糖、三糖等D.先用乙醇,再用水沖洗15.欲從一中藥材中提取一種雙糖苷,一般可采用:A.冷水浸漬B.70%乙醇回流C.苯回流D.滲漉法水提六、問答題1.說出苷類水解的兩種常見方式及其注意事項。2.實際工作中確定糖端基碳構型(α、β)的方法有哪些?七、判斷正誤1.一般存在苷的植物中,也同時存在水解苷的酶。()2.氰苷是氧苷的一種。()3.苷、配糖體、苷元代表植物中常見的三類不同成分。()4.C-苷無論水溶性或其它溶劑中的溶解度都特別小。()5.Molish反應是糖和苷的共同反應。()6.淀粉、纖維素均是由葡萄糖通過1α→4結合的直鏈葡萄糖。()7.一對糖或苷端基差向異構體的分子旋光差取決于其余部分碳原子的構型,而旋光和則取決于端基碳原子。()8.蕓香糖(L-鼠李糖,1α-6-D-葡萄糖)有還原性,而海藻糖(D-葡萄糖,1α→1α-D-葡萄糖)卻不是還原糖。()八、提取分離題有一葉類生藥,經預試含有糖苷、生物堿等成分。已知生物堿為弱堿性生物堿,叔胺生物堿;不含酚性生物堿。在下面工藝流程中,你認為上述成分應在哪部分出現,并有哪些雜質出現相應的部分。第三章

糖和苷類化合物1.多糖是一類由(

)以上的單糖通過(

)鍵聚合而成的化合物,通常是由幾百甚至幾千個單糖組成的高分子化合物。2.糖的絕對構型,在哈沃斯(Haworth)式中,只要看六碳吡喃糖的C5(五碳呋喃糖的C4)上取代基的取向,向上的為(

)型,向下的為(

)型。3.端基碳原子的相對構型α或β是指C1羥基與六碳糖C5(五碳糖C4)取代基的相對關系,當C1羥基與六碳糖C5(五碳糖C4)上取代基在環(huán)的(

)為β構型,在環(huán)的(

)為α構型。4.苷類是(

)與另一非糖物質通過(

)連接而成的一類化合物,苷中的非糖部分稱為(

)。5.苷中的苷元與糖之間的化學鍵稱為(

),苷元上形成苷鍵以連接糖的原子,稱為(

)。6.苷元通過氧原子和糖相連接而成的苷稱為(

),根據形成苷鍵的苷元羥基類型不同,又分為(

)、(

)、(

)和(

)等。7.苷類的溶解性與苷元和糖的結構均有關系。一般而言,苷元是(

)物質而糖是(

)物質,所以,苷類分子的極性、親水性隨糖基數目的增加而(

)。8.由于一般的苷鍵屬縮醛結構,對稀堿較穩(wěn)定,不易被堿催化水解。但(

)、(

)、(

)和(

)的苷類易為堿催化水解。9.麥芽糖酶只能使(

)水解;苦杏仁酶主要水解(

)。10.(

)及(

)兩種質譜法是目前測定苷類分子量的常用方法,其中(

)還能夠直接測定苷類化合物的分子式。11.13C-NMR譜是確定苷元和糖之間連接位置的有效方法。醇類羥基的苷化,可引起苷元α-碳向低場位移(

)ppm,β-碳向高場位移(

)ppm;而酚羥基的苷化,可引起苷元α-碳向(

)位移,β-碳向(

)位移。12.確定苷鍵構型的方法主要有三種:(

)、(

)和(

)。

第四章醌類化合物一、寫出下列結構的名稱及類型

二、解釋概念1.蒽酚、蒽酮2.蒽醌母核3.二蒽酮4.大黃素三、填空1.醌類按其化學結構可分為下列四類:①________②_______③_______④________。2.萘醌化合物從結構上考慮可以有α(1,4)、β(1,2)及amphi(2,6)三種類型,但迄今為止從天然界得到的幾乎均為______。3.游離蒽醌類衍生物酸性強弱排列順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故可從有機溶劑中依次用_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水溶液進行梯度萃取,以達到彼此分離的目的。4.游離的蒽醌衍生物,常壓下加熱即能___,此性質可用于蒽醌衍生物的___和___。5.羥基蒽醌能發(fā)生Borntrager's反應顯____色,而_____、_____、_____、_____類化合物需經氧化形成蒽醌后才能呈色。6.結構類型及化學環(huán)境不同的羥基甲基化反應按難易順序排列,依次為____、____、____、____等。即羥基____性越強,則甲基化反應越易進行。7.蒽醌類是指具有___基本結構的化合物的總稱,其中__位稱為α位,__位稱為β位。8.下列化合物與醋酸鎂的甲醇溶液反應:鄰位酚羥基的蒽醌顯____色;對位二酚羥基的蒽醌顯____色;每個苯環(huán)上各有一個α-酚羥基或有間位羥基者顯____色;母核上只有一個α或β酚羥基或不在同一個環(huán)上的兩個β酚羥基顯____色。9.Kesting-Craven以應(與活性次甲基試劑的反應)僅適用于醌環(huán)上有未被取代位置的_____及____類化合物,____類化合物則無此反應。10.某中藥用10%H2SO4水溶液加熱水解后,其乙醚萃取液加入5%NaOH水溶液振搖,則乙醚層由黃色褪為無色,而水層顯紅色,表示可能含有____成分。四、選擇題1.蒽醌類化合物在何種條件下最不穩(wěn)定:A.溶于有機溶劑中露光放置B.溶于堿液中避光保存C.溶于堿液中露光放置D.溶于有機溶劑中避光保存2.具有升華性的化合物是:A.蒽醌苷B.蒽酚苷C.游離蒽醌D.香豆精苷3.以下化合物,何者酸性最弱:

4.下列化合物中,何者遇堿液立即產生紅色:5.下列化合物,其IRνC=O為1674,1620cm-1。該化合物為:6.空氣中最穩(wěn)定的化合物是:

7.某中草藥水煎劑經內服后有顯著致瀉作用,可能含有的成分是:A.蒽醌苷B.游離蒽醌C.游離蒽酚D.游離蒽酮8.在總游離蒽醌的乙醚液中,用5%Na2CO3水溶液可萃取到:A.帶一個α-酚羥基的B.帶一個β-酚羥基的C.帶兩個α-酚羥基的D.不帶酚羥基的9.硬毛中華獼猴桃中含有下列幾種成分,其酸性大小順序為:

A.④>③>②>①B.③>④>①>②C.①>②>④>③D.④>③>①>②10.下列物質在吸附硅膠薄層上完全被分離開后的Rf值大小順序為:

A.II>IV>III>IB.II>III>IV>IC.I>IV>III>IID.III>II>IV>I五、比較下列各組化合物酸性強弱六、判斷正誤()1.二蒽酮類化合物的C10-C10'鍵與一般C-C鍵不同,易于斷裂,生成穩(wěn)定的蒽酮類化合物。()2.大黃經貯藏一段時間后,其中的蒽酚類成分含量增高,而蒽醌類成分則含量下降。()3.應用葡聚糖凝膠層析法分離蒽苷類成分,用70%MeOH液洗脫,先洗脫下來的是極性低的苷元,后洗脫下來的是極性高的苷。()4.在蒽醌的乙?;磻?,醇羥基最容易被乙?;?,而α-酚羥基則較難。()5.醌類衍生物多為有色結晶體,其顏色的深淺與分子中是否含有酚羥基等有關。七、提取分離1.某中草藥含有下列蒽醌類成分和它們的葡萄糖苷,如果成分乙是有效成分,試設計一個適合于生產的提取分離工藝。2.止血藥血當歸的根莖中含有大黃酚、大黃素、大黃素甲醚、蘆薈大黃素等蒽醌類成分及其苷,另含有糖類、丹寧、蛋白質等成分,試設計一個提取分離蒽醌類成分的流程。3.虎杖根中主要含有下列成分:4.萱草根中含有下列幾種蒽醌類成分,根據下面分離流程,各成分應在哪個部位獲得,請?zhí)钊肟崭瘛?/p>

第四章

醌類化合物1.醌類化合物在中藥中主要分為(

)、(

)、(

)、(

)四種類型。2.中藥中苯醌類化合物主要分為(

)和(

)兩大類。3.萘醌類化合物分為(

)、(

)及(

)三種類型。4.中藥中具抗菌、抗癌及中樞神經鎮(zhèn)靜作用的胡桃醌屬于(

)結構類型。5.中藥紫草中的紫草素屬于(

)結構類型。6.中藥丹參根中的丹參醌ⅡA屬于(

)化合物。7.中藥丹參根中的丹參新醌甲屬于(

)化合物。8.大黃中游離蒽醌類成分主要為(

)、(

)、(

)、(

)和(

)。9.新鮮大黃含有(

)和(

)較多,這些成分對粘膜有刺激作用,存放二年以上,使其氧化成為(

)就可入藥。10.根據羥基在蒽醌母核上位置不同,羥基蒽醌可分為(

)和(

)兩種,前者羥基分布在(

)上,后者羥基分布(

)上。11.Borntr?ger反應主要用于檢查中藥中是否含(

)及(

)化合物。12.對亞硝基-二甲苯胺反應常用于檢查植物中是否含(

)的專屬性反應。13.游離蒽醌的分離常用(

)和(

)兩種方法。14.用色譜法分離游離羥基蒽醌衍生物時常用的吸附劑為(

)。15.常用的甲基化試劑有(

)、(

)及(

)等。16.CH2N2/Et2O甲基化試劑主要反應功能基是(

),(

)和(

)。17.乙?;噭┐佐?硼酸在冷置條件下主要作用的位置是(

)和(

)。18.羥基蒽醌在UV吸收光譜中主要有(

)個吸收峰。19.蒽醌母核上具有β-酚羥基則第三峰吸收強度logε值在(

)以上。20.在IR光譜中,α-羥基蒽醌的吸收頻率在(

)以下。第五章苯丙素類化合物第五章苯丙素類化合物1.苯丙素類化合物在生物合成上均來源于(

),生物合成的關鍵前體是(

)。2.香豆素因具有內酯結構,可溶于堿液中,因此可以用()法提取,小分子香豆素因具有(),可用水蒸氣蒸餾法提取。3.廣義的苯丙素類成分包含()、(

)、(

)、(

)、(

)。4.天然香豆素類化合物一般在()具有羥基,因此,()可以認為是天然香豆素化合物的母體。5.天然香豆素可分為(

)類、(

)類、(

)類、(

)類。6.香豆素類具有()結構,可以發(fā)生異羥肟酸鐵反應而顯()色。7.香豆素類化合物結構中α-吡喃酮在紅外光譜上的吸收信號主要有()、(

)、(

)。8.桂皮的主要成分之一是(),當歸的主要成分之一是(

)。9.茵陳的主要成分是(),具有()的作用。10.秦皮的主要化學成分是(),具有()的作用。11.木脂素是一類由兩分子(

)衍生物聚合而成的天然化合物。12.組成木脂素的單體有四種,分別為(

),(

),(

)和(

)。13.聯苯環(huán)辛烯型木脂素的主要來源是(

)屬植物。14.在木脂素提取分離過程中應注意盡量避免與酸、堿接觸,因為其生理活性常與(

)的構型有關。15.木脂素在用溶劑提取分離過程中容易(

)化。16.可用Labat反應來檢查木脂素類化合物中(

)的存在與否。17.采用(

)提取分離五味子中的木脂素成分,具有無有機溶劑殘留,簡化工藝的優(yōu)點。18.五味子中的木脂素對肝有保護作用,它能明顯降低肝炎患者血清(

)水平。第六章黃酮類化合物一、名詞解釋1.黃酮類化合物2.鹽酸-鎂粉反應3.鋯-枸椽酸反應4.交叉共軛體系二、填空1.黃酮類化合物結構中有一個帶_____性的氧原子,能與_____形成yang鹽。yang鹽極不穩(wěn)定,_____即可分解。2.黃酮類化合物就整個分子而言,由于具有多個_____基,故呈___性,能溶于____性水液中。3.黃酮類化合物用柱層析分離時,用_____為吸附劑效果最好,該吸附劑與黃酮類化合物主要是通過_____進行吸附的。4.用聚酰胺柱層析分離黃酮類成分時,用醇由稀到濃洗脫時,查耳酮往往比相應的二氫黃酮____被洗脫;苷元比其相應的苷____被洗脫;單糖苷比相應的三糖苷___被洗脫。5.有一黃色針晶,FeCl3反應為綠褐色,HCl-Mg粉反應紅色,Molish反應陽性,氯氧化鋯試驗呈黃色,加檸檬酸后,黃色______,此針晶為______類化合物。6.黃酮類化合物的酸性來源于_____,其酸性強弱順序依次為____>____>____。7.黃酮類化合物的基本骨架為___,其主要結構類型是依據___、___及___某特點而分類。8.黃酮類化合物的顏色與分子中是否存在__________及__________有關。9.30%乙醇、95%乙醇、NaOH水溶液、尿素水溶液、水,五種溶劑有聚酰胺柱上對黃酮類化合物的洗脫能力由強到弱的順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黃酮類化合物在紫外光下一般顯______熒光。______位羥基熒光最強;蒽醌類化合物在紫外光下多顯______色。11.具有鄰二酚羥基的黃酮類化合物,常用的化學分離方法和①____;②_____;③_____。12.花色素類化合物的顏色隨著____不同而改變,___呈紅色,___呈紫色,__呈藍色。13.黃酮類化合物分子結構中,凡有______或______時,都可與多種金屬試劑生成有色絡合物或有色沉淀,有的還產生熒光。14.凡有______結構的黃酮類化合物,在酸性條件下能與硼酸反應,生成亮黃色。故只有________黃酮及________查耳酮有此反應。15.黃酮類化合物在240-400nm區(qū)域有兩個主要吸收帶,帶Ⅰ在______區(qū)間,由______所引起;帶Ⅱ在______之間,起因于_____引起的吸收。三、問答1.試用電子理論解釋為什么黃酮類多顯黃色,而二氫黃酮(醇)多無色。2.黃芩在貯存過程中為什么會變綠?化學成分有何變化?(用化學式表達)3.就不同的黃酮類化合物的立體結構解釋其在水中溶解度規(guī)律。4.應用堿溶酸沉法提取黃酮類化合物時,應注意哪些問題?5.為什么紅花在開花中期為黃色,開花后期或采收干燥過程中顏色漸變?yōu)榧t色或深紅色(寫出可能的化學反應)?四、選擇題1.某中藥的甲醇提取液,HCl-Mg粉反應時,溶液顯醬紅色,而加HCl后升起的泡沫呈紅色,則該提取液中可能含有:A.異黃酮B.查耳酮C.橙酮D.黃酮醇2.母核上取代基相同的以下各類化合物的親水性由大到小的順序為:①二氫黃酮類②黃酮類③花色苷元A.①②③B.③②①C.①③②D.③①②3.黃酮類化合物按其基本母核分成許多類型,在這些類型中,有一類的三碳鏈部分結構為全不飽和狀的氧雜環(huán),這類化合物為:A.黃烷醇類B.查耳酮類C.花青素類D.高異黃酮類4.判斷黃酮類化合物結構中取代基數目及位置常用:A.UVB.IRC.'H-NMRD.化學法5.四氫硼鈉是一種專屬性較高的還原劑,只作用于:A.黃酮B.二氫黃酮C.二氫黃酮醇D.查耳酮6.與醋酸鎂顯天藍色熒光的化合物為:A.二氫黃酮B.黃酮C.黃酮醇D.異黃酮7.下列化合物在聚酰胺TLC上,以氯仿-甲醇-丁酮-丙酮(40:20:5:1)展開時,Rf值的大小應為:A.①②③B.③②①C.②①③D.②③①8.某中藥水提取液中,在進行HCl-Mg粉反應時,加入Mg粉無顏色變化,加入濃HCl則有顏色變化,只加濃HCl不加Mg粉也有紅色出現,加水稀釋后紅色也不褪去,則該提取液中可確定含有:A.異黃酮B.黃酮醇C.花色素D.黃酮類9.下列化合物在聚酰胺柱上,用醇作溶劑洗脫時,其先后順序應為:A.①②③④B.③①②④C.①②④③D.②①③④10.某化合物有:①四氫硼鈉反應呈紫紅色;②氯化鍶反應陽性;③鋯-枸椽酸反應黃色褪去等性質,則該化合物應為:11.下列化合物,何者酸性最強:12.下列化合物用pH梯度法進行分離時,從EtOAc中,用5%NaHCO3、0.2%NaOH、4%NaOH的水溶液依次萃取,先后萃取出的順序應為:A.①②③B.③②①C.①③②D.③①②13.在黃酮、黃酮醇的UV光譜中,若“樣品+AlCl3/HCl”的光譜等于“樣品+MeOH”的光譜,則表明結構中:A.有3-OH或5-OHB.有3-OH,無5-OHC.無3-OH或5-OH(或均被取代)D.有5-OH,無3-OH14.在某一化合物的UV光譜中,加入NaOAC時帶Ⅱ出現5-20nm紅移,加入AlCl3光譜等于AlCl3的光譜,則該化合物結構為:15.某植物的提取物含有相同苷元的三糖苷、雙糖苷、單糖苷及它們的苷元,欲用聚酰胺進行分離,以含水甲醇(含醇量遞增)洗脫,最后出來的化合物是:A.苷元B.三糖苷C.雙糖苷D.單糖苷四、判斷正誤1.能與鹽酸-鎂粉產生橙紅色反應的化合物一定是黃酮類化合物。()2.與鋯-枸椽酸反應產生陽性結果的化合物是5-羥基黃酮。()3.黃酮類化合物在7,4'位連有-OH后,酸性增強,因它們中的H+易于解離。()4.因二氫黃酮類化合物較黃酮類化合物極性大,故水溶性也大。()5.黃酮類化合物多為有色物質,因其色原酮部分具有顏色。()6.與FeCl3顯色的反應為黃酮類化合物的專屬反應。()7.黃酮類化合物在過去稱之為黃堿素。()8.黃酮類化合物5-OH較一般酚-OH酸性弱。()9.棉黃素3-O葡萄糖苷的水溶性大于7-O葡萄糖苷。()10.川陳皮素因分子中含有較多的OCH3基團,故甚至可溶于石油醚中。()五、提取分離寫出蘆丁及槲皮素的提取精制過程,并說明各步工藝的理由。第六章

黃酮類化合物1.黃酮類化合物是泛指(

)的一系列化合物,其基本母核為(

)。2.黃酮的結構特征是B環(huán)連接在C環(huán)的2位上,若連接在C環(huán)的3位者是(

);C環(huán)的2,3位為單鍵的是(

);C環(huán)為五元環(huán)的是(

);C環(huán)開環(huán)的是(

);C環(huán)上無羰基的是()或()。3.中藥紅花在開花初期,由于主要含有()及微量(

),故花冠呈(

);開花中期主要含的是(

),故花冠顯(

);開花后期則氧化變成(

),故花冠呈()。4.酮類化合物的顏色與分子中是否存在()和()有關,如色原酮本身無色,但當2位引入(

),即形成()而顯現出顏色。5.一般黃酮、黃酮醇及其苷類顯(

);查耳酮為(

);而二氫黃酮為(

),其原因是(

);()缺少完整的交叉共軛體系,僅顯微黃色。6.黃酮、黃酮醇分子中,如果在()位或(

)位引入(

)或(

)等供電子基團,能促使電子移位和重排而使化合物顏色()。7.花色素及其苷的顏色特點是(

),pH﹤7時顯(

),pH為8.5時顯(

),pH﹥8.5時顯()。8.游離黃酮類化合物一般難溶或不溶于水,易溶于(

)、()、(

)、()等有機溶劑,分子中羥基數目多則()增加,羥基甲基化則(

)增加,羥基糖苷化則()增加。9.不同類型黃酮苷元中水溶性最大的是(),原因是(

);二氫黃酮的水溶性比黃酮(

),原因是(

)。10.黃酮類化合物結構中大多具有(

),故顯一定的酸性,不同羥基取代的黃酮其酸性由強至弱的順序為(

)、(

)、(

)、(

)。11.黃酮類化合物γ-吡喃酮環(huán)上的(

)因有未共享電子對,故表現出微弱的堿性,可與強無機酸生成(

)。12.具有(

)、(

)或(

)結構的黃酮類化合物,可與多種金屬鹽試劑反應生成絡合物。13.鋯鹽-枸櫞酸反應常用于區(qū)別(

)和(

)黃酮,加入2%二氯氧鋯甲醇溶液,兩者均可生成黃色鋯絡合物,再加入2%枸櫞酸甲醇溶液后,如果黃色不減褪,示有(

)或(

)黃酮;如果黃色減褪,示有(

)黃酮。14.黃酮類化合物常用的提取方法有(

)、(

)、(

)等。15.用堿液提取黃酮時,常用的堿液有()、()、()、()等。16.用pH梯度萃取法分離游離黃酮時,先將樣品溶于乙醚,依次用堿性由()至()的堿液萃取,5%NaHCO3可萃取出(),5%Na2CO3可萃取出(),0.2%NaOH可萃取出(),4%NaOH可萃取出()。17.聚酰胺的吸附作用是通過聚酰胺分子上的()和黃酮類化合物分子上的()形成()而產生的。18.不同類型黃酮類化合物與聚酰胺的吸附力由強至弱的順序為()、()、()、()。19.聚酰胺柱色譜分離黃酮苷和苷元,當用含水溶劑(如乙醇-水)洗脫時,()先被洗脫;當用有機溶劑(如氯仿-甲醇)洗脫時,()先被洗脫。20.葡聚糖凝膠柱色譜分離黃酮苷時的原理是(),分子量大的物質()洗脫;分離黃酮苷元時的原理是(),酚羥基數目多的的物質()洗脫。21.用雙向紙色譜檢識黃酮苷和苷元混合物時,第一向通常用()性展開劑,如(),此時苷元Rf值()于苷;第二向通常用()性展開劑,如(),此時苷元Rf值()于苷。22.黃芩根中的主要有效成分是(),具有()作用。其水解后生成的苷元是(),分子中具有()的結構,性質不穩(wěn)定,易被氧化成()衍生物而顯(

)色。23.槐米中用于治療毛細血管脆性引起的出血癥并用作高血壓輔助治療劑的成分是(

),分子中具有較多(

),顯弱酸性,故可用(

)法提取,提取時加硼砂的目的是(

)。24.葛根中主要含有(

)類化合物,其中屬于C-苷的是(

)。當用氧化鋁柱色譜分離葛根素、大豆素、大豆苷,以水飽和的正丁醇洗脫時,最先被洗下的是(

)。25.銀杏葉中主要化學成分為(

)類和(

)類化合物,其中用于治療心腦血管疾病的有效成分為(

)類化合物,根據其結構可分為:①(

)類,如(

);②()類,如()等;③()類,如(

)。第七章

萜類和揮發(fā)油1.由(

)衍生而成的化合物均為萜類化合物,此類化合物結構種類雖然非常復雜,但其基本碳架多具有(

)結構特征,且其基本碳架中常有甲基、(

)、(

)、(

)及(

)類型的取代基。

2.實驗異戊二烯法則及生源異戊二烯法則對萜類化學研究相同的貢獻之處在于均可以用其進行萜類結構式的(

)。不同之處在于,實驗異戊二烯法則至今仍可用于萜類化合物的(

),并且簡單明了,而生源異戊二烯法則為萜類化合物的(

)研究,奠定了重要的理論基礎,并且可將基本碳架結構不符合(

)的萜類化合物,合理的涵蓋歸屬于萜。3.從甲戊二羥酸出發(fā),經IPP及DMAPP,由GPP、(

)、(

)及(

)這些簡單的前體組成了萜類生物合成的主要途徑,這些簡單的前體再經環(huán)化、Wagner-Meerwein重排、(

)及(

)的1,2—移位等異構化反應,可衍生出各種碳架類型的萜類化合物。4.按基本碳架的碳原子數目,即(

)的多少,可將萜類化合物分成單萜、倍半萜、二萜、二倍半萜、三萜及四萜等。亦可按萜類化合物所連功能基的不同,將萜分成(

)、(

)、(

)、(

)、(

)、(

)、(

)及(

)等。室溫下,單萜及倍半萜多為(

)體,二萜、二倍半萜、三萜及四萜等常為(

)體,萜苷因連糖故一般為(

)體。

5.GPP衍生而成的臭蟻二醛縮醛衍生物為(

),此類化合物多以苷的形式存在,且其苷元多不穩(wěn)定,由于多具(

)及(

)結構特點,故C1—OH與(

)成(

)的形式存在植物體內,并可分為(

)和(

)二大類。6.環(huán)烯醚萜苷元結構中C3與C4多以(

),除C1連羥基外,(

)、(

)、(

)也常連有羥基,C8常連有(

)、(

)及(

),C6或C7可以形成(

),C7和C8之間可形成(

)。根據C4取代基的有無,可將環(huán)烯醚萜苷再分為(

)兩小類。裂環(huán)環(huán)烯醚萜苷C7—C8處(

),且其C7還可與C11形成(

)。7.具有環(huán)庚三烯酮醇結構的變形單萜類化合物為(

),環(huán)上的羥基具有(

)的通性,其酸性強于(

)弱于羧酸。由于羥基的鄰位有羰基,故能與(

)形成有色的絡合物結晶,而不能與一般羰基試劑反應,且在(

)及(

)區(qū)間分別有羥基及羰基的紅外光譜吸收。8.薁為(

)芳烴類化合物,由于具有(

)負離子駢(

)正離子樣結構,故不溶于水而溶于有機溶劑,可溶于60%~65%的硫酸或磷酸,能于苦味酸或三硝基苯形成π-絡合物,中藥中所含薁類化合物多為(

)。9.揮發(fā)油由(

)、(

)、(

)及(

)四類成分組成,其中(

)所占比例最大。揮發(fā)油與脂肪油在物理性狀上的相同之處為,室溫下都是(

)體,與水均(

),不同之處為,揮發(fā)油具(

),可與(

)共蒸餾。揮發(fā)油低溫冷藏析出的結晶稱為(

),濾除析出結晶的揮發(fā)油稱(

)或(

)。10.常溫下揮發(fā)油多為(

)色或(

)色的(

),具較強的(

)氣味,提取或貯存揮發(fā)油應避(

),(

),防(

),否則揮發(fā)油會產生(

)、(

)、(

)、(

)及(

)等變化,這主要是由揮發(fā)油的(

)引起變質所致。第八章

三萜類化合物1.多數三萜類化合物是一類基本母核由(

)個碳原子組成的萜類化合物,其結構根據異戊二烯定則可視為(

)個異戊二烯單位聚合而成。2.三萜皂苷結構中多具有羧基,所以又常被稱為(

)皂苷。3.羊毛脂甾烷型四環(huán)三萜的結構特點是A/B環(huán)、B/C環(huán)和C/D環(huán)都是(

)式,C20為(

)構型。4.齊墩果烷型五環(huán)三萜的基本碳架是多氫蒎的五環(huán)母核,環(huán)的構型為A/B環(huán)、B/C環(huán)、C/D環(huán)均為(

)式,而D/E環(huán)為(

)式。5.皂苷水溶液經強烈振搖能產生持久性的泡沫,且不因加熱而消失,這是由于(

)的緣故。6.各類皂苷的溶血作用強弱可用(

)表示。7.有些三萜皂苷在酸水解時,易引起皂苷元發(fā)生脫水、環(huán)合、雙鍵轉位、取代基移位、構型轉化等而生成人工產物,得不到原始皂苷元,如欲獲得真正皂苷元,則應采用(

)、(

)、(

)等方法。8.皂苷可與膽甾醇生成難溶性的分子復合物,但三萜皂苷與膽甾醇形成的復合物的穩(wěn)定性(

)甾體皂苷與膽甾醇形成的復合物的穩(wěn)定性。9.(

)是近年來常用于分離極性較大的化合物的一種方法,尤其適用于皂苷的精制和初步分離。10.在三萜類化合物的1H-NMR譜中,一般在高場區(qū)的δ(

)區(qū)域內,常出現堆積成山形的歸屬于基本母核上的CH和CH2峰。11.根據皂苷元的結構人參皂苷可分為(

)、(

)、(

)三種類型。12.甘草皂苷又稱(

),由于有甜味,又稱為(

)。13.在皂苷的提取通法中,總皂苷與其他親水性雜質分離是用(

)方法。14.酸性皂苷及其苷元可用(

)提取。15.皂苷的分子量較(

),大多為無色或白色的(

)粉末,僅少數為晶體,又因皂苷(

)較大,常具有吸濕性。第九章

甾體類化合物1.甾體類化合物種類繁多,包括(

)、(

)、(

)、(

)、(

)、(

)、(

)、(

)等。2.強心苷是指生物界中存在的一類對人的(

)具有顯著生理活性的(

)苷類。從結構上看,強心苷是由(

)與(

)縮合而成。根據苷元(

)上連接的(

)的差異,將強心苷分為(

)和(

)。3.強心甾烯類屬于(

)型強心苷元,C17側鏈是(

);蟾蜍甾二烯屬于(

)型強心苷元,C17側鏈是(

),后者在自然界存在數量較少。4.根據強心苷(

)和(

)的連接方式不同,可將強心苷分為Ⅰ、Ⅱ、Ⅲ型,其中Ⅰ型表示為(

);Ⅱ型表示為(

);Ⅲ型表示為(

)。5.甲型強心苷具有三類呈色反應。第一類為甾核呈色反應,如(

)、(

)等;第二類為五元不飽和內酯環(huán)呈色反應,如(

)、(

)等;第三類為α-去氧糖呈色反應,如(

)、(

)等。6.強心苷的強心作用主要取決于(

)部分,但(

)部分對其生理活性亦有影響。一般來說甲型強心苷及苷元的毒性規(guī)律為(

),苷元相同的單糖苷規(guī)律為(

);乙型強心苷及苷元的毒性規(guī)律為(

)。甲型、乙型強心苷元毒性比較為(

)。7.強心苷一般可溶于(

)、(

)、(

)等極性溶劑,微溶于(

)、(

),幾乎不溶于(

)、(

)、(

)等極性較小的溶劑。它們的溶解度隨分子中所含(

)的數目、種類及苷元上的(

)數目和位置的不同而異。8.堿水解強心苷時,碳酸氫鉀、碳酸氫鈉可水解(

)上酰基,氫氧化鈣、氫氧化鋇,可以水解(

)、(

)上的?;?。氫氧化鈉或氫氧化鉀水液堿性太強,不但能使全部?;?,也可使(

)開裂,酸化后又環(huán)合。

9.強心苷元中具有△αβ-五元內酯環(huán)時,UV在(

)處呈現最大吸收;具有△αβ,γδ-六元內酯環(huán)時,UV在(

)處有特征吸收。IR光譜上內酯環(huán)羰基在(

)處有兩個強吸收峰,乙型較甲型波數(

)。10.甲型強心苷在(

)溶液中,雙鍵由20(22)移位到(

),(

)位生成活性亞甲基,與(

)等試劑反應顯色。11.甾體皂苷元是由(

)碳原子組成,其基本碳架為(

),按結構中(

)和(

)分為(

)、(

)、(

)、(

)四種結構類型。12.甾體皂苷元分子中常含有(

),且大多數在(

)上,糖基多與苷元的(

)成苷。13.甾體皂苷分子結構中不含(

),呈(

),故又稱(

)。14.甾體皂苷的分子量(

),且含有較多的(

),不易(

),多為無色或白色(

)粉末,而皂苷元大多有較好的(

)。甾體皂苷和苷元均具有旋光性,且多為(

)。15.甾體皂苷可與C-3位具有(

)的甾醇形成(

)而沉淀,用乙醚回流提取時,膽甾醇可溶于醚,而皂苷不溶,故可利用此性質進行(

)和(

)。16.可用于區(qū)別甾體皂苷和三萜皂苷的顯色反應是(

)和(

);可用于區(qū)別螺甾烷型和F環(huán)開環(huán)的呋甾烷型甾體皂苷的顯色反應是(

)和(

)。17.提取皂苷多利用皂苷的(

),采用(

)提取。主要使用(

)或(

)作溶劑,提取液回收溶劑后,用(

)萃取或用(

)、(

)沉淀,或用(

)處理,即可得到粗皂苷。提取皂苷元可根據其(

)溶于水,而(

)溶于有機溶劑的性質,自原料中先提取粗皂苷,將粗皂苷(

)后,用(

)等有機溶劑自水解液中提取皂苷元,或將植物原料直接(

),再用有機溶劑提取。18.甾體皂苷元多數無(

),因此在近紫外區(qū)無明顯吸收峰。如果結構中引入(

)、(

)等,則可產生吸收。若與濃硫酸作用后,則在(

)出現吸收峰。19.甾體皂苷具有螺縮酮結構,故紅外光譜中均能出現(

)、(

)、(

)、(

)四個特征吸收帶。其中當(

)的吸收峰強度大于(

)吸收峰強度時,則C25為(

),相反則為(

),因此可借以區(qū)別C25位二種立體異構體。20.C21甾類成分是以(

)為基本骨架的羥基衍生物。C21甾苷中除含有一般的羥基糖外,尚有(

),因此還能顯(

)反應。第十章生物堿1.大多數叔胺堿和仲胺堿為(

)性,一般能溶于(

),尤其易溶于(

)。2.具內酯或內酰胺結構的生物堿在正常情況下,在(

)中其內酯或內酰胺結構可開環(huán)形成(

)而溶于水中,繼之加(

)復又還原。3.生物堿分子堿性強弱隨雜化程度的升高而(

),即(

)。4.季銨堿的堿性強,是因為(

)。5.一般來說雙鍵和羥基的吸電誘導效應使生物堿的堿性(

)。6.醇胺型小檗堿的堿性強是因為其具有(

),其氮原子上的孤電子對與α-羥基的C—O單鍵的б電子發(fā)生轉位,形成(

)。7.莨菪堿的堿性強于東莨菪堿主要是因為東莨菪堿(

),其次是因為(

)。8.生物堿沉淀反應要在(

)中進行。水溶液中如有(

)、(

)、(

)亦可與此類試劑產生陽性反應,故應在被檢液中除掉這些成分。9.生物堿的提取最常用的方法以(

)進行(

)或(

)。10.將總生物堿溶于氯仿等親脂性有機溶劑,以不同酸性緩沖液依pH(

)依次萃取,生物堿可按堿性(

)先后成鹽依次被萃取出而分離,此法稱為(

)。11.用吸附柱色譜分離生物堿,常以(

)或(

)為吸附劑,此時生物堿極性大的(

),極性小的(

)。12.Hofmann降解反應的必要條件是(

),其次是(

)。而vonBraun反應可直接使(

),不要求(

)。13.不同類型N上質子的δ值大小,酰胺(

),脂肪胺(

),芳香胺(

)。14.在生物堿的13C-NMR譜中,生物堿結構中氮原子(

)產生的吸電誘導效應使鄰近碳原子向(

)位移。15.麻黃堿和偽麻黃堿因其為(

)不能與大數生物堿沉淀試劑發(fā)生沉淀反應,故常用(

)和(

)鑒別之。16.元胡中主要含(

)型和(

)型異喹啉類生物堿。17.小檗堿一般以(

)的狀態(tài)存在,但在其水溶液中加入過量堿,則部分轉變?yōu)椋?/p>

)或(

)。18.阿托品為莨菪堿的(

)。19.莨菪烷類生物堿都是(

),易水解,尤其在堿性水溶液中更易進行。如莨菪堿水解生成(

)和(

),而東莨菪堿水解生成的(

)不穩(wěn)定,立即異構化成(

)。20.區(qū)別莨菪堿和東莨菪堿可用(

),此時莨菪堿反應生成(

),而東莨菪堿反應生成(

)。21.苦參總堿中含量最多的生物堿是(

)。22.漢防己的鎮(zhèn)痛作用(

)作用最強,其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