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商事仲裁中的自裁管轄權探究(論文)9300字】_第1頁
【國際商事仲裁中的自裁管轄權探究(論文)9300字】_第2頁
【國際商事仲裁中的自裁管轄權探究(論文)9300字】_第3頁
【國際商事仲裁中的自裁管轄權探究(論文)9300字】_第4頁
【國際商事仲裁中的自裁管轄權探究(論文)9300字】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國際商事仲裁中的自裁管轄權研究【摘要】國際商事仲裁中的自裁管轄權,實際是指仲裁庭的自裁管轄權原則,是現(xiàn)代商事仲裁的重要原則之一。自裁管轄權的最早淵源是自裁管轄理論,其理論依據(jù)包括當事人授權說、法律授權說和完成使命說。自裁管轄權起源于歐洲大陸,發(fā)展至今已被大部分國家承認,由仲裁庭決定案件的管轄權的方式逐漸被世界各國默認,并成為現(xiàn)代國家商事仲裁立法的趨勢。目前,我國的自裁管轄權在立法方面尚不完善,在實踐中存在諸多不足,折損了仲裁程序的價值,使得其優(yōu)越性難以體現(xiàn),應該通過立法和改革明確仲裁庭的自裁管轄權,從而優(yōu)化我國的仲裁制度,使其發(fā)揮應有的的作用?!娟P鍵詞】國際商事仲裁;自裁管轄權;司法審查權;管轄權異議;仲裁協(xié)議目錄摘要…………………………一、自裁管轄權的含義及基礎理論………2(一)自裁管轄權原則的含義………………2(二)自裁管轄權的理論基礎……………2二、自裁管轄權的起源和效力……………3(一)起源……………………3(二)自裁管轄權之積極效力…………………3(三)自裁管轄權之消極效力…………………4三、我國有關自裁管轄權的立法規(guī)定及不足…………………5(一)我國自裁管轄權方面的立法狀況…………………5(二)我國自裁管轄權方面的不足…………6四、對于我國在自裁管轄權方面的改進建議………………7五、結語………………………8參考文獻………………………8國際商事仲裁,又名“對外經濟貿易及海事仲裁”,是解決對外經濟、貿易、運輸和海事中爭議的方式之一。在現(xiàn)代國際商事領域中,國際商事仲裁制度由于其高效性、保密性、尊重當事人意思自治等種種優(yōu)先,成為國際商事糾紛的最主要解決手段。其通常程序大致為:當商事爭議發(fā)生時,爭議雙方當事人根據(jù)其之前簽訂的仲裁協(xié)議(或者雙方并未簽訂仲裁協(xié)議但達成了采取仲裁方式來解決爭議的統(tǒng)一意見),將該爭議交由上述仲裁協(xié)議中約定的仲裁機構(或者雙方當事人共同選定的仲裁機構)進行仲裁。國際上約定俗稱的慣例是:一旦雙方當事人已經簽訂了同意通過仲裁的方式來解決商事爭議的協(xié)議或合同,則發(fā)生商事爭議后,該爭議必須通過仲裁的方式解決,任何一方當事人都不得向法院起訴。一般來說,經仲裁程序作出的裁決應當被視作終局仲裁,當事人無權再就該爭議向法院進行起訴,但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以法律規(guī)定為準。國際商事仲裁中最主要的問題就是仲裁庭的管轄權問題,它作為仲裁程序的起點貫穿了仲裁程序的始終,而且緊密聯(lián)系著仲裁裁決的效力和執(zhí)行問題。一般意義上講,國際商事仲裁的管轄權又稱職權、國家管轄權,是國家對人和物進行管轄的權力。管轄權主要涉及立法和執(zhí)行法律,包括行政管轄權和司法管轄權。在一些國家,管轄權的行使往往通過司法機關(法院),在某種情形下管轄權和司法管轄權是等同的。國際商事仲裁管轄權是指國際商事仲裁機構或仲裁庭的,仲裁員有權對特定的國際商事爭議進行審理并作出有約束力的裁決的權力。自裁管轄權,一般意義上是指仲裁庭的自裁管轄權原則,是現(xiàn)代國際商事仲裁的重要原則之一。這項原則賦予和承認了仲裁庭擁有的裁決管轄權異議問題的權力,對代表司法權力的法院干涉和介入仲裁程序的時間和條件進行了限制,從而保證了仲裁程序不受司法的非必要干涉,使得仲裁程序的高效性得以最大程度地發(fā)揮。覃雪玲.論自裁管轄權原則在我國與越南國際商事仲裁中的適用情況[J].法制與經濟,2019(02):98-101.仲裁庭的自裁管轄權,在強調減少和限制法院介入和干涉的同時,也強調了法院對于仲裁程序的司法監(jiān)督,這就體現(xiàn)了自裁管轄權的目的:確立和維持仲裁自治和司法監(jiān)督這兩者之間的平衡。一般情形下,在仲裁庭的管轄權異議問題的裁決機構方面,法院、仲裁機構、仲裁庭是國際通行做法中最主要的三種模式。在這三種模式中,由仲裁庭作為裁決主體來決定管轄權異議是最普遍的做法,這種做法在經過不斷的發(fā)展和鞏固,最終演化成為仲裁庭的自裁管轄權原則,目前在國際上已得到普遍承認并被廣泛運用于實踐中。這項原則賦予和保護了仲裁庭對仲裁中出現(xiàn)的管轄權異議問題覃雪玲.論自裁管轄權原則在我國與越南國際商事仲裁中的適用情況[J].法制與經濟,2019(02):98-101.自裁管轄權原則使得國際商事仲裁得以充分發(fā)揮其應有的作用。在實際應用中,爭議雙方當事人常?;诟鞣N理由對仲裁管轄權提出異議,要使得國際商事仲裁程序得以順利開啟和進行,解決這種異議并確定管轄權就成為了重要的關鍵步驟。仲裁庭自裁管轄權原則是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逐漸發(fā)展起來的一種關于仲裁管轄權的理論學說,目前已經得到國際上的廣泛認可和采納,是現(xiàn)代國際商事仲裁法的重要理論組成部分。一、自裁管轄權的含義及基礎理論(一)自裁管轄權原則的含義自裁管轄權原則,是仲裁法律制度的基本原則之一,它指的是在國際商事仲裁中,仲裁庭有權對自己的管轄權作出決定。仲裁制度與訴訟制度的基本結構大體相同,仲裁雙方當事人與仲裁庭三方構成了一個三角形的仲裁結構,三方通過行使權利及權力來履行義務,最終促成國際商事糾紛的解決。其中,仲裁庭所擁有的自裁管轄權,是國際商事仲裁制度的核心,也是國際商事仲裁這種制度運作的充分體現(xiàn),其范圍包括仲裁協(xié)議成立與否問題、仲裁協(xié)議實際效力問題、仲裁協(xié)議可執(zhí)行性問題等。自裁管轄權是管轄權的管轄權,它使仲裁庭在仲裁程序中得以有效行使其仲裁管轄權,并確保了仲裁庭能夠自行決定管轄權。承認和保護自裁管轄權,不僅是一種對仲裁雙方當事人的意思自治的尊重,而且減少和限制了法院不正當干涉當事人意志的行為,如此就保障了仲裁條款的獨立性,使得仲裁的作用得以真正發(fā)揮。自裁管轄權原則能夠減少法院的介入機會,避免仲裁當事人拖延仲裁SUSLERO.Thejurisdictionofthearbitraltribunal:atransnationalanalysisofthenegativeeffectofcompetence[J].MacquarieJournalofBusinessLaw,2009,6:119.,保障仲裁程序沒有中止地完整進行、順利結案,從而提高仲裁庭的仲裁效率,減少法院介入而浪費司法資源,對當事人來說也減少了不必要的時間和金錢花費,能夠促使當事人誠實地SUSLERO.Thejurisdictionofthearbitraltribunal:atransnationalanalysisofthenegativeeffectofcompetence[J].MacquarieJournalofBusinessLaw,2009,6:119.(二)自裁管轄權的理論基礎在仲裁程序中,仲裁當事人通過仲裁協(xié)議賦予了仲裁員以裁決有關當事人對仲裁管轄權提出的異議問題的權力,和仲裁庭所擁有的裁決爭議糾紛的權力相似,它是一種仲裁員為了裁決爭議糾紛而被特別賦予的基本權力。上述理論被稱為自裁管轄理論(JurisdictionconcerningtheJurisdiction),也被稱為管轄權理論(Jurisdiction&Jurisdictiontheory),該理論構成了仲裁庭對仲裁協(xié)議有效性認定的理論基礎。自裁管轄權的最早淵源,被認為是英國P.Devlin法官于20世紀70年代發(fā)表的觀點:“任何一方當事人都有在任何一個仲裁開始時對仲裁員的管轄權提出異議的可能,由于法律并沒有必須由法院作出裁決的規(guī)定,因此仲裁員有權進行對于自己對該案件是否具有管轄權的問題的調查,解決他們是否應該把仲裁繼續(xù)下去的先決問題,但并不得出對雙方當事人有約束力的任何結論?!弊圆霉茌牂嗟睦碚撘罁?jù),包括當事人授權說、法律授權說和完成使命說。當事人授權也稱合同授權說認為自裁管轄權由雙方當事人通過基于合意而訂立的協(xié)議授予;法律授權說認為自裁管轄權由法律明文授予,即由仲裁案件所提交的仲裁地的國家相關立法規(guī)定或賦予;完成使命說認為仲裁庭能否完成其被賦予的裁決使命由仲裁庭是否享有自裁管轄權決定,因此,自裁管轄權是仲裁管轄權基于其完成使命的職責而獲得的。目前,學界較為主流的觀點是當事人授權說,認為自裁管轄權的主要來源是當事人的授權,特別是在當事人已經明確一致同意由仲裁庭決定其管轄權時,仲裁庭的這一權限更應當被承認。此外,仲裁庭的管轄權還可以來自于法院的授權。二、自裁管轄權的起源和效力(一)起源仲裁庭的自裁管轄權原則,最早起源于歐洲大陸,隨后被歐洲大陸公約及各大世界性組織所追認,各國也隨之紛紛采納了仲裁庭的自裁管轄權原則。在這個過程中,由仲裁庭決定案件的管轄權的方式逐漸被世界各國默認,并成為現(xiàn)代國家商事仲裁立法的趨勢。周清華.自裁管轄權原則的勃興與我國自裁管轄權制度的反思[A].中國仲裁法學研究會2015年年會暨第八屆中國仲裁與司法論壇論文集[C].中國仲裁法學研究會,2015:119-137.1955年的《國際商會仲裁規(guī)則》最早對仲裁庭的自裁管轄權作出了規(guī)定,該規(guī)則的第6條規(guī)定:“仲裁庭有權就當事人對仲裁管轄權提出的異議作出決定?!敝芮迦A.自裁管轄權原則的勃興與我國自裁管轄權制度的反思[A].中國仲裁法學研究會2015年年會暨第八屆中國仲裁與司法論壇論文集[C].中國仲裁法學研究會,2015:119-137.(二)自裁管轄權之積極效力自裁管轄權的積極效力的含義是在仲裁程序中仲裁庭有權自主決定自身的管轄權。自裁管轄權原則成為國際商事仲裁中的一項重要原則,在其發(fā)展的過程中又逐步分化,表現(xiàn)為不同的國家及不同的條約對于自裁管轄權的規(guī)定各不相同。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條文和規(guī)則有《國際商會仲裁規(guī)則》、《國際商事仲裁示范法》?!秶H商事仲裁示范法》制定于1985年,其第16條內容為:“仲裁庭對于自己的管轄權有權作出裁定?!边@一條款承認并授予了仲裁庭在國際商事仲裁程序中的自裁管轄權,并在時間上對仲裁當事人在仲裁程序中提出管轄的異議作出了明確限制,還為當事人提供了相應的抗辯理由?!秶H商事仲裁示范法》為國際商事仲裁中的自裁管轄權規(guī)則提供了示范意義。國際商會于1955年制定了《國際商會仲裁規(guī)則》,這是自裁管轄權理論在國際商事仲裁的仲裁實踐中的首次應用,其第6條內容規(guī)定:“仲裁庭的管轄權裁決應該由該仲裁庭自行作出?!贝藯l規(guī)定體現(xiàn)并承認了存在于國際商事仲裁中的仲裁條款的獨立性原則、自裁管轄權原則和司法監(jiān)督原則。與上述《國際商事仲裁示范法》不同的是,《國際商會仲裁規(guī)則》對于仲裁機構(包括仲裁院和仲裁庭)的權限范圍作出了更為細致的劃分,具體體現(xiàn)在以下三點:(1)仲裁庭擁有對于仲裁標的協(xié)議的實質審查權;(2)仲裁庭否認仲裁協(xié)議的存在時,該仲裁程序即告終止,當事人有向法院請求司法監(jiān)督的救濟權,法院則有權最終裁定該仲裁協(xié)議存在與否;(3)任何一方當事人的缺席均不影響仲裁程序的進行。這意味著,這種仲裁庭被賦予的實質審查權與裁定權能夠初步篩選過濾那些明顯不存在仲裁協(xié)議的案件,以此維持仲裁程序的高效性和程序性。國際商事仲裁沿襲發(fā)展至今,在現(xiàn)代社會中,國際上的主流做法是仲裁庭在仲裁中扮演獨立自裁管轄權決定者的角色,遵循這一方法的有英國、瑞典、法國等國家。其中,英國立法明文規(guī)定仲裁庭默認享有自裁管轄權(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其仲裁程序沿用了《國際商事仲裁示范法》的做法,使得仲裁庭擁有了對管轄權異議問題進行初步裁決或者在實體裁決中對于該問題一并作出裁決的權力。與此不同的是,美國的仲裁程序由當事人授權仲裁庭是否有自裁管轄權。此外,法國、德國則直接立法明文規(guī)定了仲裁庭的自裁管轄權。(三)自裁管轄權之消極效力在自裁管轄權的消極效力方面,國際上各國的規(guī)定各不相同。主流的觀點有兩種:一是這種消極效力指應當限制法院的司法審查權,二是仲裁庭應被賦予審查仲裁協(xié)議效力的排他管轄權。前者僅僅限制了法院的司法審查權,后者則認為仲裁庭的管轄權具有排他性。這兩種觀點下,不同國家分化出了不同的立法模式,以英國、德國為代表的國家屬于上述觀點中的前者,法院在這種模式下對于仲裁庭有一定的審查權和干涉的權力;以法國為代表的國家屬于上述觀點中的后者,明確規(guī)定了在仲裁庭受理案件后,法院即無權對于仲裁程序進行任何審查或干涉。三、我國有關自裁管轄權的立法規(guī)定及不足(一)我國有關自裁管轄權的立法規(guī)定我國于1992年簽訂和加入了《華盛頓公約》,該公約在第41條明文規(guī)定:“一、仲裁庭應該是其自身權限的決定者。二、爭端一方提出反對意見,認為該爭端不屬于中心的管轄范圍,或因為其他原因而不屬于仲裁庭的權限范圍的,仲裁庭應該加以考慮并決定是否將這一問題作為先決問題處理,或與該爭端的實際是否問題一并處理?!边@項條款使得仲裁庭在法律層面被明確賦予了最大限度的自裁管轄權。這意味著我國作為該條約簽署國,認可和支持了仲裁庭的自裁管轄權原則,這是我國在自裁管轄權領域邁出的第一步。在國內立法層面,我國在《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下稱《仲裁法》)第20條銘文規(guī)定:“當事人對仲裁協(xié)議的效力有異議的,可以請求仲裁委員會作出決定或者請求人民法院作出裁定。一方請求仲裁委員會作出決定,另一方請求人民法院作出裁定的,由人民法院裁定。當事人對仲裁協(xié)議的效力有異議,應當在仲裁庭首次開庭前提出?!薄蹲罡呷嗣穹ㄔ宏P于確認仲裁協(xié)議效力幾個問題的批復》第3條規(guī)定:“當事人對仲裁協(xié)議的效力有異議,一方當事人申請仲裁機構確認仲裁協(xié)議效力,另一方當事人請求人民法院確認仲裁協(xié)議無效,如果仲裁機構先于人民法院接受申請并已作出決定,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如果仲裁機構接受申請后尚未作出決定,人民法院應予受理,同時通知仲裁機構終止仲裁?!笔紫?,這意味我國承認仲裁機構享有對于仲裁協(xié)議效力的認定的權力,但是,享有這種權力的仲裁機構是仲裁委員會而非仲裁庭,這種做法與自裁管轄的精神相背離,也使得仲裁委員會與其自身作為仲裁輔助機構的功能定位不相符:第一,這與當事人希望通過仲裁庭解決爭議的意志相違背,是對當事人意思自治的不尊重;第二,這違反了國際一般做法中的仲裁權配置原理,仲裁庭作為最主要的裁決主體,其功能是對仲裁案件進行審理和對爭議作出裁決,仲裁委員會作為輔助機構的功能是提供對仲裁活動的輔助性服務,將協(xié)議效力爭議交由仲裁委員會裁決,無疑是一種權力配置的錯位,這導致了仲裁庭所擁有的自裁管轄權被削弱;第三,現(xiàn)行的《仲裁法》同時賦予了仲裁機構和法院裁決權力,允許了仲裁當事人不受限制地引入司法程序,在實踐中這常常淪為仲裁當事人拖延仲裁程序的工具,不僅會損害另一方仲裁當事人的權益,而且會給仲裁本身增加不必要的程序,使得仲裁程序變得繁瑣,而丟失了仲裁程序本身應當具備的高效率性。其次,這意味了人民法院擁有優(yōu)先裁定權,這導致了仲裁庭的權力被架空,與前文所述的自裁管轄權的目的“維持仲裁自治和司法監(jiān)督之間的平衡”相背離。這不僅是一種對于當事人基于個人意愿對仲裁庭的授權的不尊重,而且削弱了當事人的自治性仲裁庭的權力,損害了仲裁程序的高效率性。在實際的仲裁程序的管轄抗辯中,仲裁管轄權異議問題不僅只有對于仲裁協(xié)議效力的異議問題,還包含了仲裁的范圍、仲裁協(xié)議存在與否和仲裁爭議事項的可仲裁性等問題,但目前我國的《仲裁法》并未涉及這些問題。在實踐中,我國各個仲裁機構出臺了仲裁規(guī)則對上述問題予以補充,例如《北京仲裁委員會仲裁規(guī)則(2015版)》第6條第(一)項規(guī)定:“當事人對仲裁協(xié)議的存在、效力或者仲裁案件的管轄權有異議,可以向本會提出管轄權異議?!薄渡钲趪H仲裁院仲裁規(guī)則(2016)》第9條第(一)項:“當事人就仲裁協(xié)議的存在、效力或者其他問題對仲裁案件的管轄權有異議的,可以向仲裁院提出?!钡冢ㄈ╉棧骸爸俨迷夯蛘咧俨迷菏跈嗟闹俨猛ビ袡嗑椭俨冒讣墓茌牂嘧鞒鰶Q定。仲裁庭的決定可以在仲裁程序進行中作出,也可以在裁決書中作出。”這些仲裁規(guī)則都對《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對于上述問題的立法欠缺作了一定的彌補,然而,在這些仲裁協(xié)議效力以外的管轄權異議問題上,即使這些仲裁規(guī)則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仲裁當事人意思自治的權利,也仍然難以補全立法的缺失,仲裁機構和人民法院依然沒有被法律授予裁決的權力。總結來看,目前,我國在自裁管轄權方面的立法狀態(tài)并不理想。在立法層面,我國并未明文確立和承認仲裁庭的自裁管轄權,也沒有完全接納仲裁庭的自裁管轄權原則;在實踐層面,我國的具體仲裁實踐雖然沿用了國際主流的商事仲裁模式,適用了國際普遍使用的自裁管轄權內容,但仍然沒有確立和完全賦予仲裁庭本身應當具備的自裁管轄權。(二)我國自裁管轄權方面的不足第一,仲裁庭所擁有的權力不足。使仲裁庭擁有對仲裁管轄權的自主決定權是自裁管轄權的目的,“從仲裁本身運行的機理而言,當事人選擇仲裁并愿意受裁決約束的意圖應由仲裁庭而非仲裁機構來實現(xiàn)”楊玲.仲裁機構法律功能批判———楊玲.仲裁機構法律功能批判———以國際商事仲裁為分析視角[J].法律科學,2016(2):177.第二,當事人的司法救濟制度不完善。1998年,我國最高人民法院發(fā)布了《關于確認仲裁協(xié)議效力幾個問題的批復》,明文規(guī)定了在當事人選擇仲裁委員會進行仲裁后,仲裁委員會所出具的審理結果則不得再由法院進行審查和審理,這明確了仲裁委員會具有最終裁決權,也意味著在這種情況下缺少的司法監(jiān)督,同時也使得當事人缺少了司法救濟的機會,這種做法違背了國際上主流的仲裁庭自裁管轄權原則。第三,仲裁機構制度繁瑣、職能混亂。我國的仲裁機構有仲裁委員會和仲裁庭,作為最重要角色的仲裁庭本應當享有的權力被仲裁委員會和法院瓜分,這導致了這幾個機構之間的職能的混亂和權力的失衡,使仲裁程序應當具有的的高效性得不到發(fā)揮。其次,我國此前發(fā)布的《關于人民法院處理與涉外仲裁及外國仲裁事項有關問題的通知》中明文規(guī)定了法院內部層報制度,該制度繁文縟節(jié),在具體實踐中手續(xù)繁多、程序復雜,進一步拉低了仲裁程序的效率,使得仲裁程序的價值被折損。四、對于我國在自裁管轄權方面的改進建議在立法層面,我國應當立法明文規(guī)定和承認仲裁庭的自裁管轄權,從制度層面賦予仲裁庭以自治的權力。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所公布的立法規(guī)劃中,對《仲裁法》的修改規(guī)劃被歸為第二類項目(需要抓緊工作、條件成熟時提請審議的法律草案)侯登華,趙瑩雪.仲裁庭自裁管轄理論及其在我國的實踐路徑[J].河北法學,2014,32(07):185-190.侯登華,趙瑩雪.仲裁庭自裁管轄理論及其在我國的實踐路徑[J].河北法學,2014,32(07):185-190.首先,要擴大仲裁庭的權力,保障和尊重仲裁當事人的意思自治。仲裁的核心價值即是當事人的意思自治,前文提及的自裁管轄理論正是來源于當事人意思自治原則,該原則的含義是將仲裁協(xié)議中的包括協(xié)議本身有效性等問題的爭議在內的所有爭議,都由仲裁來解決。我國的現(xiàn)行仲裁制度下,法院享有對于仲裁管轄權的認定的優(yōu)先權,這就與當事人希望將爭議交由仲裁庭解決的意愿相背離,是對當事人意思自治的不尊重,因此,應該立法賦予仲裁庭以裁決管轄權異議的優(yōu)先權,從而使得仲裁庭有充分的權力來處理仲裁案件,發(fā)揮仲裁制度的優(yōu)越性。其次,要完善當事人的司法救濟制度,在仲裁與司法之間確定一種平衡。仲裁制度從市民社會中產生和發(fā)展,從權力制衡的角度來看,應該與代表國家公權力的法院的司法權彼此支撐和平衡。一方面,應當對管轄權裁決制度進行立法規(guī)定,使其由仲裁庭主導,并為仲裁庭排除司法權力的干預,使得仲裁庭獲得其應有的獨立性,從而將仲裁的高效性發(fā)揮出來;另一方面,這種管轄權裁決機制應當被置于司法監(jiān)督之下,從而保障當事人請求司法救濟的權利。應該通過法律條款的修改,明文規(guī)定法院的司法審查權,明確法院在司法監(jiān)督層面的權力,值得注意的是,這種司法審查權與仲裁庭的優(yōu)先決定權并不相互抵觸,反而相互制約,從而維持權力之間的平衡。這樣,在仲裁庭認為應當引入司法程序時,法院即可介入仲裁以裁決管轄權異議問題,并且在仲裁裁決作出后,法院仍然擁有根據(jù)仲裁當事人的意愿介入仲裁的權力,憑借這種權力法院能夠對仲裁管轄權進行司法監(jiān)督和審查并作出終局裁決,從而發(fā)揮司法權力作為仲裁當事人最后一道救濟的作用,使得仲裁庭的仲裁自治與法院的司法監(jiān)督之間能夠確立一種能夠維持仲裁程序的公平穩(wěn)定運行的平衡。最后,要明確和優(yōu)化仲裁機構的職能分工,簡化仲裁程序和制度,從而保障仲裁效率,發(fā)揮仲裁制度優(yōu)越性。應該借鑒國際通行做法,通過立法,取消法院層報制度,簡化仲裁程序,限制法院對于仲裁程序的介入,減少法院對于仲裁程序的干涉,明確仲裁庭優(yōu)先的原則,從而保障和擴大仲裁庭的權力,明確仲裁庭在仲裁制度中的主體地位。賦予仲裁庭以除仲裁協(xié)議效力外的其他管轄權異議的管轄權能夠使得仲裁庭的自裁管轄權更加完整,也能夠避免法院的隨意司法干預。同時,由于仲裁程序并非一個完全封閉的系統(tǒng),其存在著一定的對于外部的依賴性趙秀舉.訴訟視角下的仲裁管轄權限的擴張及問題[J].當代法學,2015(6):18-25.趙秀舉.訴訟視角下的仲裁管轄權限的擴張及問題[J].當代法學,2015(6):18-25.五、結語自裁管轄權原則作為在國際上普遍得到承認及適用的原則,保障了仲裁庭優(yōu)先處理管轄權問題的權力,維持了仲裁庭的仲裁自治和法院的司法監(jiān)督之間的平衡,推動了仲裁程序的高效運轉。本文希望通過分析國際和我國自裁管轄權方面的現(xiàn)狀,為我國在完善自裁管轄權制度方面提供一點思路和方向。參考文獻:[1]覃雪玲.論自裁管轄權原則在我國與越南國際商事仲裁中的適用情況[J].法制與經濟,2019(02).[2]金曦.論國際商事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