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小說主題多維探究-環(huán)境描寫 學案(學生版+教師版)-【備考2025】高考語文小說主題多維探究_第1頁
4、小說主題多維探究-環(huán)境描寫 學案(學生版+教師版)-【備考2025】高考語文小說主題多維探究_第2頁
4、小說主題多維探究-環(huán)境描寫 學案(學生版+教師版)-【備考2025】高考語文小說主題多維探究_第3頁
4、小說主題多維探究-環(huán)境描寫 學案(學生版+教師版)-【備考2025】高考語文小說主題多維探究_第4頁
4、小說主題多維探究-環(huán)境描寫 學案(學生版+教師版)-【備考2025】高考語文小說主題多維探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4、小說主題多維探究-環(huán)境描寫學案(學生版+教師版)—【備考2025】高考語文小說主題多維探究

4、小說主題多維探究-環(huán)境描寫

思路引入

環(huán)境描寫主要是為展示人物行動和命運及刻畫人物性格創(chuàng)造必要的條件,提供生動的襯景,怎樣的環(huán)境生成怎樣的性格,怎樣的性格決定人物怎樣的命運,人物的命運蘊含作品的主題。我們可以從小說中人物所在的自然環(huán)境和社會背景等方面去探尋環(huán)境描寫對人物塑造、對情節(jié)發(fā)展的作用,進而破解作品的主題意蘊。環(huán)境描寫常常以間接的形式表現(xiàn)主題,有時可能還帶有象征或隱喻性質。

典例分析

典例一

環(huán)境,不僅僅是人物活動的場域,往往還帶有象征或隱喻的性質,以間接的形式表現(xiàn)主題。如《荷花淀》中的片段:

她們輕輕劃著船,船兩邊的水,嘩,嘩,嘩。順手從水里撈上一棵菱角來,菱角還很嫩很小,乳白色,順手又丟到水里去。那棵菱角就又安安穩(wěn)穩(wěn)浮在水面上生長去了。

小說的主題是戰(zhàn)爭,但是小說中的環(huán)境描寫并非硝煙彌漫、血肉橫飛,而是輕松愉快、詩意盎然,請問作者為何如此處理?

【賞析】

①采用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描寫,主要是為了正面表現(xiàn)善良、樸實、純真的人們在戰(zhàn)爭環(huán)境中閃耀出的人性的光輝。②采用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描寫,與隨后發(fā)生的戰(zhàn)爭場景形成對比,表達戰(zhàn)爭對美好環(huán)境、祥和生活的破壞,側面襯托了反戰(zhàn)主題。③采用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描寫,也表達了浪漫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典例二

《秦瓊賣馬》的故事背景被設置在民國時期的保定城,具體的時間是民國二十二年立秋。小說一共有兩處自然環(huán)境的描寫,開頭一處,“保定城淹沒在一片知了的鳴叫聲中”,作者充分借助“知了的鳴叫”這個具有季候性特征的景物,突出了“立秋"這個時間。結尾一處,“門外已經(jīng)是秋風一片”,這處環(huán)境描寫除了呼應小說開篇對立秋時分的景物描寫之外,還有著渲染氛圍的作用,“秋風一片"的廣袤渲染出了一種濃烈的悲涼氛圍,有著明顯的暗示性。

結尾部分楊成岳的唱詞是“一—輪明月照窗前,愁人心中似箭穿……”可見,楊成岳在借曲傳情,在表達一腔愁苦之情。他仗義疏財、濟人困苦,本來應該高興,怎么反倒是一片愁情呢?他的愁情因何而起?他既不是為了失去的三千大洋,也肯定不是為了毀壞的贗品。他唱詞中的“愁人"應該暗指王超杰,他在替王超杰而愁。他的愁情應該是源自對王超杰身世變遷的感懷,曾經(jīng)的他,一票難求,聽他“一出戲可真是不易,一張票要賣到十五塊大洋”;中風之后,不能登臺,而今的他生計艱難,只能賣出自己的心愛之物。

【賞析】

楊成岳的這種感懷具有一定的普遍意義,世事無常,人生無常,小說的主題含有悲涼的氣息。命題者恰怡在這里設置了考查點,以選擇題的形式考查了環(huán)境描寫暗示小說主題的作用——“以‘門外已經(jīng)是秋風一片’收尾,借秋意加深來傳達人世的蒼涼之感"。

典例三

《變色龍》反映的是亞歷山大三世統(tǒng)治時期俄國的社會現(xiàn)狀。在第一自然段中,作者便交代了當時俄國的社會環(huán)境,如“四下一片寂靜”“廣場上一個人都沒有”,以及“商店和飯館的門無精打采地敞著”,形象地呈現(xiàn)了俄國社會經(jīng)濟的蕭條,以至于飯館的門口“連一個乞丐也沒有"。但是,即使在經(jīng)濟如此蕭條的情況下,主人公奧楚蔑洛夫警官仍然“穿著新的軍大衣”,并“沒收"了一篩子“醋栗”。社會環(huán)境的細節(jié)描寫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國家統(tǒng)治階層對下層社會的欺壓和豪奪的“主題"。在第三自然段中,作者筆鋒一轉,從“一個人也沒有”到“木柴廠四周很快就聚了一群人”,在視覺上形成強烈的對比。大家仿佛是“從地底下鉆出來的”一般,把目光聚集到了一條咬人的“狗"和一個追狗的“人”身上。從靜態(tài)到動態(tài)的畫面轉變,從還“帶著睡意"到瞬間充滿精神,可知在當時社會環(huán)境下民眾在精神上的空虛和百無聊賴之態(tài)。從第一到第三自然段,作者通過對幾個細節(jié)的描寫及環(huán)境的前后對比,將低迷的社會狀況和慵懶的生存狀態(tài)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畫面感強烈。讀者在動靜結合的環(huán)境描述下如同置身其中,既拉近了與小說的距離,也深化了情感體驗。

技法總結

一、從環(huán)境對人物性格的形成、命運的影響的角度去分析主題意蘊;

二、探尋小說中的時代背景、社會特點,認識人物形象在思想性格上所打上的時代烙印,把握人物形象所折射的時代特征;

三、環(huán)境描寫可能帶有象征或隱喻的性質,也可從中揣摩主題。

針對練習

一、(2023·山東濰坊高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文本一:

牲畜林

[意大利]卡爾維諾

在那掃蕩的日子里,樹林里像集市一般熱鬧非凡。山間小路以外的灌木叢和樹林中,趕著母牛和小牛的人家,牽著山羊的老太婆和抱著大鵝的小姑娘比比皆是。更有甚者,有人連逃難的時候還帶著家兔。

膘肥體壯的公牛和大腹便便的母牛很多,它們走在陡峭的山坡上簡直不知道往哪里邁腳。山羊的處境則好多了。但最高興的還莫過于騾子,總算有這么一次可以不負重地走路,而且還能邊走邊啃樹皮。母雞棲息在樹上,可把松鼠嚇壞了。

那天早晨,農(nóng)民朱阿·德伊·菲奇正在樹林深處砍柴。他頭天晚上就離開了村子,睡在林子里,打算第二天一早采蘑菇。

朱阿·德伊·菲奇是個矮胖子,圓圓的臉膛黑里透紅。他頭戴一頂綠色圓錐形氈帽,上面插著根野雞毛,圓鼓鼓的肚子上,一條帶圓點的紅圍巾系住了打滿藍色補丁的褲子。

“朱阿,你在這里干什么?!睆拈L滿苔蘚的巖石后面,走出長著小胡子的農(nóng)民。是他的老鄉(xiāng),牽著頭白胡子大山羊?!暗聡碜舆M村了,正挨個搜查牲口棚呢!"

“天哪,糟糕了!他們肯定會找到我那頭奶?!ù蠼恪?,把它帶走?!敝彀⒋舐曊f。

朱阿丟下木柴、斧頭和蘑菇籃子,撒腿就跑。

朱阿用那兩條短腿飛快地跑著,下坡時就像一只滾動的球,上坡時氣喘吁吁。翻過一道山脊,村子便展現(xiàn)在眼前。處在群山之中的山村,早晨空氣清新柔和,不時傳來德國人的叫喊聲和用拳頭砸門的聲音。

他的家就在前面,門依然關著,門口的破鍋里種滿了羅勒。

就在這時,突然從一個拱門下傳來了腳步聲,朱阿趕緊躲進門洞,用力向后收縮圓鼓鼓的肚子。這是一個長得農(nóng)民模樣的德國兵,短短的制服遮不住那長胳膊、長脖子,他的腿也很長,拿著一桿像他一樣高的破槍。他離開了同伴,想獨自撈點什么。他邊走邊用鼻子嗅著。扁平的軍帽下,一張臉東張西望。“哞……"花大姐”叫了起來。聽到這聲音,德國兵的精神為之一振,迅速向牛棚走去。朱阿緊張得氣都喘不過來了。

他看到德國人在兇狠地踢著門,肯定很快會破門而入。于是就繞到房子后面,走進干草棚,在草堆下翻找起來。那里藏著一桿老式雙筒獵槍和子彈袋。他把兩顆打野豬的子彈推上膛,子彈袋系在腰上,平端著槍,悄悄地走到牛棚門口。

德國兵正牽著牛往外走。那是一頭漂亮的、帶黑點的紅色小母牛,因此綽號叫“花大姐"。它性情溫順,但又很固執(zhí)。站在那里不動。德國人不得不在后面推著讓它走。

躲在墻后面的朱阿開始瞄準了。要知道,他是村子里最蹩腳的獵手,從來瞄不準,不要說野兔子,就連一只松鼠也沒打到過。當他朝樹上的鳥兒開槍時,它們甚至動也不動。他想對準德國人的胸膛,可是準星正對著的卻是牛屁股。“天哪!如果我想打死德國兵,遇難的卻是‘花大姐’,怎么辦?”朱阿這樣想,不敢貿(mào)然開槍。

德國兵為了追趕逐漸遠去的伙伴,想抄近路,走入了樹林?,F(xiàn)在憑借樹干的遮擋,朱阿更容易跟隨他。這時候德國兵大概會距離牛遠一點,可能有機會開槍了。

德國兵在林子里轉悠,對自己看到的東西感到驚奇:小雞棲息在樹上,豚鼠從樹洞向外伸頭探腦。簡直像諾亞方舟一樣???,他看到小路上有只兔子,它圓鼓鼓的,聽到響聲不但不跑,反而趴在地上不動。德國人松開牽牛的繩子,一把抓住了它的耳朵。提著吱吱亂叫、左右扭動的兔子,為了不使兔子跑掉,他不得不高舉手臂,跳來跳去。

朱阿騎在一棵老橡樹高高的樹枝上,一直盯著提兔子的德國兵。雖然兔子不時地變換姿勢,但總是離不開準星。朱阿覺得有人在拉他背心的下擺,一看,是個梳著辮子、滿臉雀斑的小姑娘。她說:“朱阿,別打死我的兔子,反正德國人已經(jīng)把它拿走了。"

德國兵來到一個布滿灰?guī)r石、長滿綠苔蘚的地方,附近只有幾棵干枯的松樹,前面就是懸崖。一只母雞正在灑滿松枝的地上覓食。德國人急忙去追雞,兔子乘機溜走了。

這是一只光禿禿沒剩幾根毛的母雞,是全村最窮的老太婆吉魯米娜的。它很快被德國兵抓住了。

朱阿埋伏在巖石的高處,用石頭壘了個槍座。實際上,他修筑的是個掩體,只留下一個可以放槍筒的射擊孔。現(xiàn)在他可以毫無顧忌地開槍了,就算把那沒毛的母雞打死,也沒什么關系。

聽到槍聲,德國人看到手中的雞沒了尾巴。接著又一聲,翅膀丟了一只。又是一槍,母雞的毛全部剝光,心驚膽顫的德國兵抓住雞的脖子。朱阿的第四槍恰好打在他手下面一點的雞脖子上,他手中只剩下了一個雞頭。他飛快地把雞頭扔掉,撒腿就跑。但再也找不到路了,前面是個亂石崖。石崖邊上長著棵角豆樹,上面趴著一只大貓。

要知道,很久以來,這個林子里就有一只兇惡的野貓,專門捕食飛禽,有時甚至到村子里偷雞吃。原以為可以聽到貓呼嚕聲而聊以自慰的德國兵,看到那只兇狠的動物,豎起全身的毛向他撲來,他感到快要被野貓的利爪撕成碎片。人和野貓在廝打中一起滾下了石崖。

就這樣,朱阿這個劣等射手,受到了像全村最偉大的游擊隊員和獵手一樣的歡迎。人們用公積金給可憐的吉魯米娜買了一窩小雞仔。

(有刪改)

文本二:

輕是一種價值而非缺陷。文學是一種生存功能,是尋求輕松,是對生活重負的一種反作用力。我的寫作方法一直涉及減少沉重:人的沉重感,天體的沉重感,城市的沉重感;我一向致力于減少故事結構和語言的沉重感。關于輕,的確存在著一種包含著深思熟慮的輕,正如我們都知道也存在著輕舉妄動的那種輕一樣。

(摘自卡爾維諾《未來千年文學備忘錄》)

1.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寫朱阿雜亂的著裝和家門口的破鍋里種滿了芳香的羅勒,是為了突出戰(zhàn)亂中農(nóng)民生活的窮困和窘境。

B.兔子的一動不動既照應前文農(nóng)民逃難攜帶家兔,又似對德軍的嘲諷和蔑視,使小說真實中有荒誕。

C.結尾寫人們給吉魯米娜買了一窩小雞仔,為小說的大團圓結局又增添了一絲溫暖,余味悠長。

D.作者讓朱阿手中的槍一次次舉起,又一次次放下,故意制造障礙,反而增添了小說的結構張力。

2.關于文中朱阿人物形象的理解與分析,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對朱阿與德國兵的外貌行為描寫都詼諧可笑,但感情意味不同。

B.朱阿為保護自己的財產(chǎn)“花大姐”才拿起武器,符合小農(nóng)身份。

C.朱阿多次不開槍不僅是因為怕誤傷牲畜,還怕打不中反被還擊。

D.朱阿雖然槍法很差卻成了消滅法西斯的英雄,具有諷刺的意味。

3.文中關于牲畜林的描寫對表現(xiàn)主題有什么作用?請簡要分析。

4.如何理解卡爾維諾“化重為輕"的創(chuàng)作觀點?請結合文本一簡要分析。

【參考答案】

1.A

2.D

3.①樹林的熱鬧非凡,是人們的避難所,與村子德軍的掃蕩形成對比,彰顯了人們對和平、自由生活的向往,使主題更鮮明突出。②樹林里生機勃勃、和諧歡樂,給人以生活的希望,象征著戰(zhàn)勝法西斯的樂觀精神。③德軍最終在洋溢著生命與和諧的牲畜林跌落懸崖而死,深化了正義終將戰(zhàn)勝邪惡的主題。④營造歡快輕松的基調,一反戰(zhàn)爭題材的壓抑沉重的常態(tài),增強了反映主題的力度。

4.①情節(jié)輕巧,小說按時間順序安排故事,故事簡單、荒誕且相對集中于牲畜林,避開了殘酷緊張的斗爭。②語言輕逸,小說較多的運用了夸張、比喻等手法,形成了文章的喜劇風格特點。③人物詼諧,兩個人物都顯得可笑詼諧,反英雄形象消解了傳統(tǒng)英雄和敵人的形象,也消解了善與惡的價值直接撞擊的沉重感。④以輕松詼諧的方式展現(xiàn)沉重的戰(zhàn)爭話題,是對沉重現(xiàn)實的理性反思,并給人以新的閱讀體驗。

【解析】1.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及對文本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能力。

A.“為了突出戰(zhàn)亂中農(nóng)民生活的窮困和窘境”錯,寫朱阿雜亂的著裝和家門口的破鍋里種滿了芳香的羅勒是為了突出朱阿近乎小丑的形象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故選A。

2.本題考查學生鑒賞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

D.“具有諷刺的意味"錯?!爸彀⑦@個劣等射手,受到了像全村最偉大的游擊隊員和獵手一樣的歡迎”雖引人發(fā)笑。但作者這樣寫,嘲諷的對象不是朱阿,而是整個事件背后法西斯分子挑起的戰(zhàn)爭。朱阿是一位英雄。雖然文中的德國兵不是朱阿直接擊斃的,但間接上也是因他而死,在這一點上他是有功的。英雄未必要有驚天動地的事業(yè),只要是給人們帶來好處的都是英雄,他當然是一位英雄。

故選D。

3.本題考查學生分析作品結構,概括作品主題的能力。

①“牲畜林"是小說的主題要點。“牲畜林”是一個意象,一個象征,它和林子外的村子被掃蕩后的狼藉形成對比,林子內外是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林子就像諾亞方舟,林子內寧靜安詳,生機勃勃,沒有血腥,沒有恐懼,是戰(zhàn)爭的避難所。

②在殘酷的戰(zhàn)爭面前,牲畜林還是一個世外桃源,這里生機勃勃、和諧歡樂,充滿生命力,是受苦難的百姓逃難的地方。作者這樣寫,主要是帶給人們生活的希望,表現(xiàn)出對勝利的樂觀思想。作者正是借這一意象來表達深刻的主題的。

③參加反侵略戰(zhàn)斗的不僅僅是受害的人,連動物們也加入了這場斗爭。作家把最后的任務交給一只兇惡的野貓,它不是牲畜,反而算得上是牲畜的敵人(專門捕食飛禽,有時甚至到村子里偷雞吃),它和德國兵在廝打中一起掉下了石崖。讓邪惡與邪惡同歸于盡,善良的人連手都不要弄臟。德軍最終在洋溢著生命與和諧的牲畜林跌落懸崖而死,深化了正義終將戰(zhàn)勝邪惡的主題。

④小說以牲畜林為結構。在具體的結構安排上無論是場景布置、情節(jié)展開還是故事的結局都充滿輕松、幽默的筆調,充滿喜劇色彩。作品營造歡快輕松的基調,一反戰(zhàn)爭題材的壓抑沉重的常態(tài),增強了反映主題的力度。

4.本題考查學生對作品進行個性化閱讀和有創(chuàng)意的解讀的能力。

①情節(jié)輕巧,小說以牲畜林為結構,在具體的結構安排上無論是場景布置、情節(jié)展開還是故事的結局都充滿輕松、幽默的筆調,充滿喜劇色彩。戰(zhàn)爭往往意味著戰(zhàn)火紛飛、橫尸遍野、房屋毀壞??柧S諾卻把戰(zhàn)爭故事安排在一個生機勃勃的樹林里,有肥胖的公牛,還有大腹便便的母牛“花大姐”,不用負重走路的騾子邊走邊啃樹皮、母雞棲息在書上,兔子鉆進樹洞里……一片祥和安寧,生機勃勃,仿佛牲畜林是是動物們盛大狂歡節(jié)的舞臺、人和動物在戰(zhàn)爭中的“諾亞方舟”。為在里面上演的戰(zhàn)爭提供了一個歡樂的、充滿生機的舞臺,消解了戰(zhàn)爭的殘酷、死亡。

②語言輕逸,小說較多的運用了夸張、比喻等手法,形成了文章的喜劇風格特點。作者并不滿足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在小說語言上更極盡幽默、嘲諷之能事,不惜用大量幽默詼諧、輕松的語言消解戰(zhàn)爭的殘酷,一點點將牲畜林中上演的這場鬧劇撕破給人看。戲劇化的情節(jié),輕松詼諧的語言,我們不僅沒有感受到戰(zhàn)爭的沉重悲慘,反而輕松一笑。如“朱阿羞得滿臉通紅,手中的獵槍像烤肉的鐵叉一樣在眼前轉動起來”,把獵槍這個兇惡的戰(zhàn)爭工具比喻為烤肉的鐵叉,富有生活氣息,溫馨有生活味,感受不到獵槍帶來的死亡、流血?!爱斔瘶渖系镍B兒開槍時,它們甚至動也不動。他想對準德國人的胸膛,可是準星正對著的卻是牛屁股”運用夸張的手法把朱阿的尷尬寫得更鮮活,也使小說自始至終沉浸在歡樂的氛圍之中??柧S諾這種無拘無束的表現(xiàn),輕松自由、幽默詼諧的語言,讓我們暫時忘卻了戰(zhàn)爭的殘酷,生活的沉重。

③傳統(tǒng)的戰(zhàn)爭英雄是正義凜然、英勇機智、奮不顧身、視死如歸的形象,是讓人崇拜、仰視的人物。然而《牲畜林》中的主人公朱阿卻是一個矮胖子,圓圓的臉膛黑里透紅;頭戴一頂綠色圓錐形的氈帽,上面插著根野雞毛,身上穿著一件帶有黃色大圓點的襯衣,外罩一件毛背心,圓鼓鼓的肚子上,一條帶圓點的紅圍巾系住了打滿藍色補丁的褲子。雖說能夠拿槍打鬼子,但卻是村里最蹩腳的獵手,不僅如此還有嗜酒、手顫的毛病。從外貌到衣著再到技術層面,朱阿不僅與傳統(tǒng)英雄形象大相徑庭,而且儼然一個馬戲團滑稽搞笑的小丑,將牲畜林里德國兵和各種動物上演的表演串聯(lián)起來。同樣,傳統(tǒng)印象中的法西斯分子是高大威武、殘忍狠毒、兇神惡煞,裝備精良的形象,而小說中的德國兵卻是一個長得像農(nóng)民模樣的人,“短短的制服遮不住那長胳膊、長脖子,拿著一桿和他一樣高的破槍。扁平的軍帽下面,一張豬一樣的黃臉東張西望”,顛覆了德國人高大威武的形象。小說為我們塑造了一個捉襟見肘的小丑。德國兵不斷放下一個動物去追趕另一個動物,上演了中國民間“猴子掰玉米”的故事,也展現(xiàn)了一個既愚蠢又貪婪的鬼子形象。戰(zhàn)爭的嚴肅與殘酷消解嬉笑之中,消解在滑稽、搞笑的人物形象中。

④在卡爾維諾的這篇寫意大利人民反抗德國法西斯入侵的小說中,我們卻聞不到戰(zhàn)爭的硝煙,感受不到戰(zhàn)爭的殘酷與血腥;與之相反,我們讀完之后,反倒覺得輕松、幽默,甚至會因為其喜劇性而會心一笑。文章以喜劇的形勢表現(xiàn)沉重的戰(zhàn)爭的主題,用幽默詼諧的語言消解戰(zhàn)爭的殘酷殘酷,用輕松的筆調對抗生活的沉重,卡爾維諾在讓讀者笑的同時、在放松之后亦能陷入沉思,思考戰(zhàn)爭與和平的宏大母題,并給人以新的閱讀體驗。

二、(2023·浙江杭州高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文本一:

敲銅鑼的孩子

袁省梅

初冬的太陽青白冷寂地走到頭頂時,銅鑼黃亮的聲音在羊凹嶺的巷里響了起來,咣,咣,咣。正在玩耍的孩子嚷嚷著,耍把戲的來了。

敲銅鑼的是個十二三歲的孩子,寬大的棉襖隨著胳膊的擺動,像罩了個罩子般硬撅撅地晃,褲子卻短,黑紅的腳腕露了半截。他看上去也不冷,額頭冒著汗,把一面銅鑼敲得嘹亮。戲臺子下蹲的、站的來了好多人。冬閑,人們都出來看個熱鬧。

開始演出了。都是十來歲的孩子,已經(jīng)脫了棉襖棉褲,光著脊背,只穿條灰白的單褲子,在一個黑臉大漢的指揮下,鉆火圈、騎單車、拋大缸……

表演頂尖刀的是敲銅鑼的孩子和黑臉大漢。一把亮閃閃的尖刀,一頭頂在那孩子的脖子上,另一頭頂在黑臉大漢的脖子上。一旁的銅鑼皮鼓噼里啪嚓,敲打得緊緊慢慢??礋狒[的人心也跟著緊緊慢慢地亂撲騰,就見那黑臉大漢和那孩子頂著尖刀,伸開著兩臂,一步一步轉著圈,走得緩慢、沉重。只見那孩子的臉漲得紫紅黑亮,眼睛瞪得溜圓,眼珠子快要蹦出來般,凸出了眼眶,亮的尖刀已經(jīng)深深戳進了他的喉里。細的棍子一點點彎曲,彎曲……終于,在一陣急促的鑼鼓聲中,在人們的唏噓中,棍子咔嚓折斷。那孩子和黑臉大漢慢慢收了氣息,微微笑著向一周的人鞠躬致意。

人們看著那孩子,順出一口氣,旋即就嗷嗷地叫起好來。人們是沒想到這小小的孩子,黑黑瘦瘦的,還有這般好的氣功。有膽大的娃娃悄悄走上去,想摸那孩子的肚子。那孩子故意將肚子鼓得老大,等娃娃們小心地剛碰到他的肚子,他忽地癟了下去,嚇得娃娃手一彈,倏地縮回。那孩子就嘿嘿笑,一旁的人都嘿嘿笑。

鑼聲又響在羊凹嶺的巷子時,敲銅鑼的孩子開始挨家挨戶地收糧食了。

那孩子見了門,不進去,站在門口把銅鑼敲得響亮。屋里的人聽見了,就會拿出兩個饅頭,或者一個南瓜三五個紅薯,或者是,一瓢麥子三四個玉米穗,反正是,家里有啥,就給點啥。那孩子見人拿了東西出來,就不敲了,鞠一下躬,翻過銅鑼,接了糧食。出了門,他把銅鑼里的糧食裝到一只灰的布袋子里。

走到二豁子家門口時,巷里閑坐的人使著眼色不讓那孩子在二豁子家門口敲銅鑼。

二豁子沒有男人,一個寡婦扯著七個淌鼻涕的娃娃,日子過得爛抹布樣皺巴。況且,憑著二豁子的性格,她除了能給你一口唾沫一頓斥罵,還能有什么?

那孩子看著人們給他擠眼扯嘴的,以為人家跟他開玩笑,他也朝人們擠眼扯嘴地逗鬧。笑鬧中,就站在二豁子家門口把銅鑼咣咣地敲響了。

篩晃著一頭枯草樣亂發(fā)的二豁子看見那孩子手上捧著鑼,站在當門口,臉上就黑下一層,噘著嘴,不耐煩地擺著手,走走走。

那孩子卻不走。

二豁子看那孩子的黑眼睛溜溜地瞪著她,短的頭發(fā)硬撅撅地直愣愣,就有點可笑。

你要給我當兒子,我把你這布袋子裝滿。

那孩子不說話,也不走。

門口看熱鬧的人哄地笑了,都說留下吧,給二豁子當兒子吧。

捧銅鑼的孩子還是不說話,笑笑,把銅鑼往二豁子臉前湊。二豁子看見銅鑼暗啞的光映出那孩子謙卑的倦容,抬眼就看見那孩子的眼神也清明,也倔強,好像是,還有點憂郁。

二豁子的心莫名地疼了一下。

這娃。二豁子拍了拍那孩子的頭,輕,而且柔。

有人說,做她娃多好,省得你跟個討飯的一樣可憐。

那孩子突然敲響了銅鑼,咣的一聲,響亮,突兀,也寒涼,冰塊般撞向每個人。人們一個哆嗦,還沒回過神來,那孩子緩緩地說,我不是討飯的。說著,一手提著銅鑼,一手把布袋子猛地摔到肩上,在人們的一片驚嘆中,走了。

那孩子走了好一會兒了,木槌撞在銅鑼上的聲音,當當當,還清涼涼地響在二豁子的耳邊,細碎,紛亂。

這娃,脾氣還挺大。

嗤,再大也是個耍把戲討飯的。

別說了。二豁子突然大吼一聲,白白黑黑的碎語刀切般沒了,人們瞪著二豁子,不明白她好好的,咋就生氣了。

二豁子從褲腰里摸出一個黑灰的手絹,抽出五角錢,把手絹包好,又塞到腰里,一手抓了三四個玉米棒子,踏踏地跑了出去。人們面面相覷,抬頭看天,訕訕地,天要變了,好像是。

人們攆著二豁子時,她已經(jīng)往回走了。敲銅鑼的孩子在她身后咣地敲了一下銅鑼,又敲了一下。人們看見那孩子的手上捏著一張皺巴巴的五角錢。過了一會兒,那孩子提著銅鑼還在那兒站著。

夕陽紅亮,將干黃灰白的羊凹嶺涂染得明亮,又溫暖。

(有刪改)

文本二:

景物描寫,是指對自然環(huán)境和社會環(huán)境中的風景、物體的描寫。景物描寫主要是為了顯示人物活動的環(huán)境,使讀者身臨其境。文學描寫的主要對象是人,包括人的生活情景、人的思想感情。世界上,除了人,就是物(人其實也是一種物)。物,包括景物、器物、建筑物等,這些統(tǒng)稱為景物。所以文學描寫的對象,其實就是兩個方面:人物與景物。至于細節(jié)描寫、細部描寫、場面描寫等,都是從不同角度展開的人物描寫與景物描寫。景物描寫通常具有渲染氣氛、烘托人物心情、展示人物性格、推動情節(jié)的發(fā)展等作用。

1.下列對文本一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敲銅鑼的孩子表演頂尖刀時極其緊張,演完后則微笑地向人們鞠躬致意,幽默地逗弄著娃娃們,前后對比鮮明,一位在艱難生活中樂觀抗爭的人物形象躍然紙上。

B.作者注重對出場人物進行外貌描寫。敲銅鑼孩子“褲子卻短,黑紅的腳腕露了半截”,二豁子“篩晃著一頭枯草樣亂發(fā)”等描寫,用筆精省,卻凸現(xiàn)人物的生活狀態(tài)。

C.“二豁子拍了拍那孩子的頭,輕,而且柔"這一細節(jié)描寫充分體現(xiàn)了二豁子的心理活動:她非常同情、喜歡敲銅鑼的孩子,但是否收養(yǎng)這個孩子,她內心還是猶豫。

D.周圍看熱鬧的人們聽見鑼聲就拿出家中糧食給敲銅鑼的孩子,并且勸孩子不要在二豁子門口敲鑼,以免自討沒趣等情節(jié),說明羊凹嶺地區(qū)鄉(xiāng)風淳樸,人們與人為善。

2.下列與文本一有關的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第一段“銅鑼黃亮的聲音在羊凹嶺的巷里響了起來,咣,咣,咣。正在玩耍的孩子嚷嚷著,耍把戲的來了”,對于耍把戲的歡迎說明羊凹嶺的人們精神生活富足。

B.倒數(shù)第②段,“敲銅鑼的孩子在她身后咣地敲了一下銅鑼,又敲了一下”,以動作描寫表現(xiàn)敲銅鑼的孩子對二豁子的反轉行為有點驚訝,下意識地用敲鑼表示感謝。

C.文中“你要給我當兒子,我把你這布袋子裝滿”,這是二豁子喜歡孩子的表現(xiàn)。

D.演出結束后,敲銅鑼的孩子挨家挨戶收糧食時,“屋里的人聽見了,就會拿出兩個饅頭,或者一個南瓜三五個紅薯”,這說明羊凹嶺的人們把他當作討飯子。

3.小說中敲銅鑼的孩子有哪些形象特點?請簡要分析。

4.小說中的景物描寫著墨不多,卻達到了獨到的藝術效果。請結合文本二簡要賞析。

【參考答案】

1.C

2.B

3.①勇敢有擔當。敲鑼召集觀眾的是他,表演最驚險節(jié)目的是他,挨家挨戶收取糧食的也是他。②活潑頑皮,不失稚氣天性。表演結束后和村子里的娃娃開玩笑,誤會村人的意思朝他們擠眼扯嘴逗鬧。③不卑不亢。挨家收糧食時不進門,接糧食前鞠躬。④自尊和倔強。村人輕慢他跟討飯的一樣,他以鑼聲表達抗議并轉身離開。

4.①開篇描寫初冬青白冷寂的太陽,渲染了一種凄清冷寂的氣氛,為后文寫敲銅鑼的孩子艱難的生活作好了鋪墊。②結尾寫“夕陽紅亮,將干黃灰白的羊凹嶺涂染得明亮,又溫暖”營造了一種明亮、柔和的氣氛,烘托了二豁子善良的品性。③與開篇“青白冷寂"的太陽遙相呼應并形成對比,暗示了文章的主題:正是善良的羊凹嶺人把貧窮、陰冷的羊凹嶺點燃得溫暖、明亮。

【解析】1.本題考查學生對文章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能力。

C.“但是否收養(yǎng)這個孩子,她內心還是猶豫”錯。結合上下文分析,敲銅鑼的孩子并未承諾做她家孩子,二豁子讓敲銅鑼的孩子當她兒子也只是句玩笑話。

故選C。

2.本題考查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A.“對于耍把戲的歡迎說明羊凹嶺的人們精神生活富足"錯。這一描寫應是說明了“羊凹嶺的人們精神生活的貧乏”。

C.“這是二豁子喜歡孩子的表現(xiàn)"錯。二豁子對敲鑼的孩子說要收養(yǎng)他做兒子,是戲弄孩子,所以這一情節(jié)應是表現(xiàn)二豁子“故意為難孩子”。

D.“這說明羊凹嶺的人們把他當作討飯子"錯。拿出兩個饅頭,羊凹嶺的人們或者拿出一個南瓜三五個紅薯的行動,表現(xiàn)的應是物質生活的艱苦,沒有把他當作討飯子。

故選B。

3.本題考查學生把握小說人物形象的能力。

“敲銅鑼的是個十二三歲的孩子”“表演頂尖刀的是敲銅鑼的孩子和黑臉大漢"敲銅鑼的孩子開始挨家挨戶地收糧食了”,從任務的分派來看,敲銅鑼的孩子分擔的最多,這表現(xiàn)出孩子的少年勇敢和能擔當?shù)奶攸c。

“那孩子故意將肚子鼓得老大,等娃娃們小心地剛碰到他的肚子,他忽地癟了下去,嚇得娃娃手一彈,倏地縮回。那孩子就嘿嘿笑"那孩子看著人們給他擠眼扯嘴的,以為人家跟他開玩笑,他也朝人們擠眼扯嘴地逗鬧。笑鬧中,就站在二豁子門口把銅鑼咣咣地敲響了”,誤會村人的意思朝他們擠眼扯嘴逗鬧,表現(xiàn)出孩子的活潑頑皮,不失稚氣天性。

“那孩子見人拿了東西出來,就不敲了,鞠一下躬,翻過銅鑼,接了糧食”,接糧食前鞠躬,表現(xiàn)出孩子處事的不卑不亢。

如當別人說他是乞丐的時候,“那孩子突然敲響了銅鑼,咣的一聲,響亮,突兀,也寒涼,冰塊般撞向每個人。人們一個哆嗦,還沒回過神來,那孩子緩緩地說,我不是討飯的。說著,一手提著銅鑼,一手把布袋子猛地摔到肩上,在人們的一片驚嘆中,走了”,他以鑼聲表達村人輕慢他時的抗議,并轉身離開,表現(xiàn)出孩子的自尊和倔強。

4.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文中環(huán)境描寫的作用的能力。

在小說的開篇,作者就對環(huán)境進行了一番描寫,“初冬的太陽青白冷寂地走到頭頂時”,點明了小說發(fā)生的時間;“太陽青白冷寂”的描寫,渲染了一種凄清冷寂的氣氛,給讀者在心理上形成一種壓抑之感。從材料二“至于細節(jié)描寫、細部描寫、場面描寫等,都是從不同角度展開的人物描寫與景物描寫"可知,這樣的氣氛營造,為后文寫敲銅鑼的孩子艱難的生活作好了鋪墊,也從側面烘托了敲銅鑼孩子的堅強性格。

而作者在小說的結尾也以一段環(huán)境描寫做結,“夕陽紅亮,將干黃灰白的羊凹嶺涂染得明亮,又溫暖”,夕陽的溫暖、明亮,從國內文本二“景物描寫主要是為了顯示人物活動的環(huán)境,使讀者身臨其境"可知,這一描寫營造了一種明亮、柔和的氣氛。

開篇“青白冷寂”的太陽與結尾“溫暖、明亮"太陽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但又互相呼應。小說描寫的羊凹嶺生活貧困,賣藝人也是生活窮困,但從村民們尤其是二豁子表現(xiàn)出的善良可以感受到人性的溫暖。所以小說的結尾烘托了二豁子善良品性的偉大,也表現(xiàn)了小說的主題——人性的善良所帶來的溫暖。

三、(2024·廣東二模)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鱒魚游蕩的小溪

[蘇]康·帕烏斯托夫斯基

文本一:

這個元帥還很年輕。戰(zhàn)斗中的損傷和行軍使他的那張臉失去了光澤。除了疲憊不堪的行軍和戰(zhàn)斗,他幾乎什么也看不到,什么也不知曉。他從來就未曾想過從馬鞍上俯身簡單問一問農(nóng)民,他的馬匹所踩踏的草叫什么名字。無休止的戰(zhàn)爭教會了他保持沉默,教會了他忘卻自己的生活。

那是在冬天,元帥的騎兵團在一個小城里過夜。白雪覆蓋的山巒在夜里銀光閃閃。①小城周圍綿延著山毛櫸森林,只有天上的星星在不停地閃爍,周圍的一切仿佛都凝滯不動了。

元帥住進了一家旅館,獨自一人坐在小客廳里的壁爐旁。他累壞了,只想一個人待著。整座小城都被白雪覆蓋著,寂靜無聲。他現(xiàn)在很需要這種已經(jīng)讓他不太習慣的安靜。

元帥緊盯著壁爐里燃燒的木塊,并沒有發(fā)現(xiàn)一位臉龐消瘦的老人已經(jīng)走進客廳。這位陌生人穿著一身藍色的帶補丁的燕尾服。陌生人走到壁爐旁,伸出凍僵的雙手去取暖。元帥抬起頭,不滿地問道:

“先生,您是誰?為什么會不聲不響地出現(xiàn)在這里?”

“我是音樂家鮑姆維斯,"陌生人答道,“我之所以輕手輕腳地進來,是因為在這樣一個冬天的夜晚,人會情不自禁地不發(fā)出任何聲響?!?/p>

這位音樂家的臉龐和說話聲讓人產(chǎn)生了一絲好感,于是元帥思忖了片刻,說道:

“請坐到壁爐邊吧,先生。我承認,我在生活里很少能夠遇上這樣安靜的夜晚,所以我很高興能和您說說話。"

“謝謝您,”音樂家回答道,“不過,假如您允許的話,我想坐到鋼琴邊彈會兒鋼琴。一個音樂主題已經(jīng)折磨了我兩個小時了。我必須把它演奏出來,可是在樓上,在我的房間里,根本就沒有鋼琴。"

“好吧……”元帥答應了,“雖然對我來說,這個夜晚的寧靜毫無疑問比最神圣的音響都愜意得多。"

鮑姆維斯坐到鋼琴前,非常輕地演奏起來。元帥覺得,小城周圍那厚厚的然而很輕盈的雪仿佛發(fā)出了聲音;冬天仿佛在歌唱,被厚厚的白雪壓彎了的山毛櫸樹枝仿佛在歌唱;甚至壁爐里的火苗也在歌唱。

“您恐怕是一個了不起的鋼琴家吧?”元帥說道。

“不,"鮑姆維斯停了下來,說,“我只是在別人的婚禮和節(jié)日晚會上演奏而已。”

臺階旁傳來馬匹的嘶鳴聲。

“好啦,"鮑姆維斯站起來,“他們來叫我啦。我得向您道別啦?!?/p>

“您這是上哪兒去?"元帥問道。

“兩里地之外的山里,住著一個護林員,”鮑姆維斯答道,“女歌唱家瑪麗婭·采爾尼現(xiàn)在就在護林員家里做客。今天是她二十三歲的生日,她舉辦了一個小小的生日晚會。②可是有哪一個晚會能夠缺了老演奏員鮑姆維斯呢?"

元帥一下子從椅子上站了起來。

“先生,”他說道,“如果我加入你們的行列,跟你們一起在護林員的房子里度過這個夜晚,您會不會覺得這樣太唐突?"

“隨您的意愿吧。”鮑姆維斯有節(jié)制地鞠了一躬,回答道,不過顯然,元帥的話還是讓他有點驚訝。

“不過,"元帥開口道,“這件事對誰也別說。我摸黑走下臺階,悄悄地坐上停在那口井旁的馬車?!?/p>

“可以,隨您的便吧。"鮑姆維斯重復了一遍,再次鞠了一躬,走出門去。

元帥笑了起來。這天晚上他沒喝一口酒,可是一絲不經(jīng)意間泛起的陶醉感忽然以一股罕見的力量控制了他的全身。

③“到真正的冬天里去!”他自言自語道,“到森林里去,到黑乎乎的大山里去!這該多么愜意?。?

他披上披風,悄無聲息地走出旅館,穿過花園,跨上井邊停著的馬車。

馬兒在裹上一層銀裝的原野上飛奔。雪花飛到馬兒熱乎乎的臉上,融化了。嚴寒使森林變得更有魔力。深色的常春藤牢牢地纏住山毛櫸樹的樹干,仿佛要盡力把樹干里那些生機盎然的樹汁捂暖和些。

突然,馬兒在一條溪流旁停了下來。這條小溪沒有封凍。它湍急地泛著水花,嘩嘩地淌過石塊,從山洞里,從滿是倒下的樹木和凍硬了的落葉的密林里流出。

馬兒走到小溪邊飲水。不知是什么東西在馬蹄下的水里閃現(xiàn)了一下,劃出一道耀眼的水流。馬兒受到驚嚇,猛地一躥,在狹窄的道路上跑開了。

“是一條鱒魚,”車夫說道,④“一條快樂的魚兒!"

元帥微微笑了一下。陶醉之感還沒有過去。當馬車來到一片山林中的空地上,停在一座有高高屋頂?shù)睦戏孔忧懊鏁r,元帥仍然沒有從陶醉中清醒過來。

房子的窗戶里燈光明亮。門開了,元帥抖落身上的披風,拉著鮑姆維斯的手,一間走進燈火通明的低矮的房間,在門檻旁停了下來。房間里有一些穿著考究的男男女女。

一個女人站了起來。元帥望了她一眼,便立刻猜出,這就是瑪麗婭·采爾尼……

(有刪改)

文本二:

高爾基曾說過,“每一個人就其天性而言,都是藝術家”。然而,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往往又不得不自行熄滅掉藝術和詩意的激情。而帕鳥斯托夫斯基以其抒情的文字迫使我們重新去發(fā)現(xiàn)人身上的這一美好的天性。在帕烏斯托夫斯基的作品里,心靈的豐富與單純完好地融合在一起,構筑成一個美妙的藝術世界。

“大自然之戀"也是帕烏斯托夫斯基藝術創(chuàng)作中的一個重要方面。無論是就帕鳥斯托夫斯基作品那質樸清新的藝術風格而言,還是就作家執(zhí)著于對人的心靈的鑄造而言,他對俄羅斯大自然的眷戀都是一股強大的內在精神力量。在帕烏斯托夫斯基構建的人的生存狀態(tài)之高度藝術情感化這一理想精神家園里,對大自然的生命體驗是人的心靈世界實現(xiàn)藝術情感化所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在帕烏斯托夫斯基看來,自然與我們人的心靈情感息息相通,自然具有獨立的、需要我們以整個心靈的力量去充分感受的生命意義。

(摘編自董曉《白色的虹:帕烏斯托夫斯基短篇集·譯者序》)

1.下列對文本一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年輕元帥長年征戰(zhàn),戰(zhàn)爭給他留下傷病和疲憊,讓他忘卻自己的生活,很少關注其他方面,習慣了冷漠和獨處。

B.音樂家鮑姆維斯癡迷音樂,鋼琴演奏技藝高超,經(jīng)常在別人的晚會上演奏,他的偶然出現(xiàn)打破了元帥沉悶的軍旅生活。

C.鮑姆維斯的鋼琴演奏喚醒了元帥被戰(zhàn)爭侵蝕的麻木心靈,元帥陶醉在美妙的音樂和自然之景中,內心開始蘇醒。

D.元帥對于參加生日晚會表現(xiàn)得非常積極主動,但鮑姆維斯覺得元帥的請求比較唐突,既不敢拒絕又感到無可奈何。

2.下列對文本一中畫橫線句子的分析與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句子①描寫小城周圍的景色,既表現(xiàn)了戰(zhàn)爭的壓抑,也透露出希望,暗示下文情節(jié)的發(fā)展。

B.句子②表現(xiàn)出鮑姆維斯對自己演奏水平的自信,也表現(xiàn)出他與他人之間關系的和諧友善。

C.句子③反映出元帥的內心渴望,他想要去感受真正的生活,在寒冷的冬天去冷靜地反思戰(zhàn)爭。

D.句子④一語雙關,既是描寫自然之景,照應標題,也暗示了元帥此時歡快自由的心境。

3.簡要說明文本一中音樂家提出告別前,元帥對音樂家態(tài)度的變化過程。

4.文本二評論帕烏斯托夫斯基的藝術創(chuàng)作是“大自然之戀”,談談文本一是如何體現(xiàn)的。

【參考答案】

1.D

2.C

3.①音樂家突然出現(xiàn),打擾了元帥的安靜,讓他不滿;

②音樂家的臉龐和說話聲讓元帥產(chǎn)生了一絲好感,元帥高興地邀請他交談;

③音樂家請求彈奏鋼琴,元帥覺得琴聲會破壞這個夜晚的寧靜,猶豫后還是勉強答應;

④音樂家彈奏鋼琴,元帥沉醉其中,表達贊美之情。

4.①著力描寫自然景物:用較多筆墨描寫冬雪之夜的森林,寧靜而充滿生機;

②質樸清新的藝術風格:講述平凡事件(元帥和音樂家偶遇,一起參加生日會)、描寫自然景物(雪、星空、山毛櫸樹等),手法自然不雕琢,表現(xiàn)出質樸清新的自然之風;

③以自然之景鑄造人的心靈:自然之景的描寫反映人(元帥、音樂家)對大自然的生命體驗,表現(xiàn)他們的生存狀態(tài)和心靈世界,表達他們對生命意義的追尋。

【解析】1.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的能力

D.“但鮑姆維斯覺得元帥的請求比較唐突,既不敢拒絕又感到無可奈何"錯誤。小說中是元帥詢問鮑姆維斯“您會不會覺得這樣太唐突?”,并非鮑姆維斯覺得唐突,他只是覺得“有點驚訝";同時鮑姆維斯對于元帥的請求也并不是“不敢拒絕又感到無可奈何”,而是說“隨您的意愿吧"可以,隨您的便吧”。

故選D。

2.本題考查學生體會重要語句的豐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語言表達藝術的能力。

C.“在寒冷的冬天去冷靜地反思戰(zhàn)爭"錯誤,于文無據(jù)?!暗秸嬲亩炖锶?!”反映了元帥開始關注并想要去感受大自然之美,認為這“該多么愜意??!”,而非要去“冷靜地反思戰(zhàn)爭”。

故選C。

3.本題考查學生賞析人物態(tài)度變化的能力。

由小說“元帥抬起頭,不滿地問道:‘先生,您是誰?為什么會不聲不響地出現(xiàn)在這里’"可知,一開始元帥對突如其來的音樂家不滿,因為他的到來打擾了元帥難得的片刻寧靜。

由小說“一位臉龐消瘦的老人已經(jīng)走進客廳。這位陌生人穿著一身藍色的帶補丁的燕尾服。陌生人走到壁爐旁,伸出凍僵的雙手去取暖”“‘我是音樂家鮑姆維斯,’陌生人答道,‘我之所以輕手輕腳地進來,是因為在這樣一個冬天的夜晚,人會情不自禁地不發(fā)出任何聲響。’這位音樂家的臉龐和說話聲讓人產(chǎn)生了一絲好感"所以我很高興能和您說說話”可知,音樂家動作輕緩,也感受到冬夜雪天的寂靜是不應該被打破的,說明他與元帥的感受相同;并且他穿著雖然破舊但是正式,動作得體,取得了元帥的信任和好感,高興地邀請他交談。

由小說“‘不過,假如您允許的話,我想坐到鋼琴邊彈會兒鋼琴。一個音樂主題已經(jīng)折磨了我兩個小時了。我必須把它演奏出來,可是在樓上,在我的房間里,根本就沒有鋼琴?!冒伞獛洿饝耍m然對我來說,這個夜晚的寧靜毫無疑問比最神圣的音響都愜意得多’"可知,對音樂家想要彈奏鋼琴的請求,元帥開始覺得會破壞雪夜靜謐的美好氛圍,對音樂家的請求猶豫再三,最后說“好吧”可謂勉強答應。

由小說“鮑姆維斯坐到鋼琴前,非常輕地演奏起來。元帥覺得,小城周圍那厚厚的然而很輕盈的雪仿佛發(fā)出了聲音;冬天仿佛在歌唱,被厚厚的白雪壓彎了的山毛櫸樹枝仿佛在歌唱;甚至壁爐里的火苗也在歌唱?!峙率且粋€了不起的鋼琴家吧?’元帥說道"可知,當音樂家彈奏的時候,結合對周圍景色的描寫,描寫時特別是修辭手段的運用,讓元帥陶醉在優(yōu)美的音樂聲中,最后表達了對音樂家的贊美之情。

4.本題考查學生分析作品的體裁特征和表現(xiàn)手法的能力。

由小說“白雪覆蓋的山巒在夜里銀光閃閃。小城周圍綿延著山毛櫸森林,只有天上的星星在不停地閃爍,周圍的一切仿佛都凝滯不動了”“小城周圍那厚厚的然而很輕盈的雪仿佛發(fā)出了聲音;冬天仿佛在歌唱,被厚厚的白雪壓彎了的山毛櫸樹枝仿佛在歌唱"深色的常春藤牢牢地纏住山毛櫸樹的樹干”“它湍急地泛著水花,嘩嘩地淌過石塊,從山洞里,從滿是倒下的樹木和凍硬了的落葉的密林里流出"可知,小說中對自然描寫較多,對冬夜的雪、毛櫸森林、天上的星星和地上的小溪,著力描寫其靜謐,讓人感受到冬夜雪天使人感受到生機和平靜;

由小說“先生,您是誰?為什么會不聲不響地出現(xiàn)在這里?”“我是音樂家鮑姆維斯"先生,他說道,‘如果我加入你們的行列,跟你們一起在護林員的房子里度過這個夜晚,您會不會覺得這樣太唐突?’‘隨您的意愿吧。’鮑姆維斯有節(jié)制地鞠了一躬”“白雪覆蓋的山巒在夜里銀光閃閃"周圍綿延著山毛櫸森林”可知,小說敘寫了元帥與音樂家的相遇,從開始雙方的陌生到彼此交流中體現(xiàn)的溫情,最后相約一起去參加生日會,感受到兩人萍水相逢的情況下對生活和藝術的熱愛之情;描寫自然景物質樸清新,“山巒在夜里銀光閃閃"閃爍的天上的星星”“山毛櫸樹覆蓋著白雪"一切都自然而然,不雕琢,呈現(xiàn)出自然本身的樣貌,清新的氣氛,令人耳目一新,感到心情舒暢;

由小說“白雪覆蓋的山巒在夜里銀光閃閃。小城周圍綿延著山毛櫸森林,只有天上的星星在不停地閃爍,周圍的一切仿佛都凝滯不動了”“整座小城都被白雪覆蓋著,寂靜無聲。他現(xiàn)在很需要這種已經(jīng)讓他不太習慣的安靜"雖然對我來說,這個夜晚的寧靜毫無疑問比最神圣的音響都愜意得多”“到森林里去,到黑乎乎的大山里去!這該多么愜意??!"可知,自然環(huán)境渲染清新寧靜的氛圍,人物在其中能凈化和升華。小說中元帥和音樂家對生命的思考和體驗正是在這樣的自然中發(fā)生的。自然啟迪人們的思想,塑造人的性格和品質,對人的心靈有深遠的影響,表現(xiàn)元帥和音樂家的生存狀態(tài)和心靈世界,表達他們對生命意義的追尋。

四、(2024·吉林三模)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林家鋪子(節(jié)選)

茅盾

天又索索地下起凍雨來了。一條街上冷清清地簡直沒有人行。自有這條街以來,從沒見過這樣蕭索的臘尾歲盡。朔風吹著那些招牌,嚓嚓地響。漸漸地凍雨又變成雪花的模樣。沿街店鋪里的伙計們靠在柜臺上仰起了臉發(fā)怔。

林先生和那位收賬客人有一句沒一句地閑談著。林小姐忽然走出蝴蝶門來站在街邊看那索索的凍雨,從蝴蝶門后送來的林大娘的呃呃的聲音又漸漸兒加勤。林先生嘴里應酬著,一邊看看女兒,又聽聽老婆的打呃,心里一陣一陣酸上來,想起他的一生簡直毫沒幸福,然而又不知道坑害他到這地步的,究竟是誰。那位上海客人似乎氣平了一些了,忽然很懇切地說:“林老板,你是個好人。一點嗜好都沒有,做生意很巴結認真。放在二十年前,你怕不發(fā)財么?可是現(xiàn)今時勢不同,捐稅重,開銷大,生意又清?;斓眠^也還是你的本事。”

林先生嘆一口氣苦笑著,算是謙遜。

上??腿祟D了一頓,又接著說下去:

“貴鎮(zhèn)上的市面今年又比上年差些,是不是?內地全靠鄉(xiāng)莊生意,鄉(xiāng)下人太窮,真是沒有法子——呀,九點鐘了!怎么你們的收賬伙計還沒來呢?這個人靠得住么?"

林先生心里一跳,暫時回答不出來。雖然是七八年的老伙計,一向沒有出過岔子。但誰能保到底呢!而況又是過期不見回來。上海客人看著林先生那遲疑的神氣,就笑:那笑聲有幾分異樣。忽然那邊林小姐轉臉對林先生急促地叫道:

“爸爸,壽生回來了!一身泥!”

顯然林小姐的叫聲也是異樣的。林先生跳起來,又驚又喜,著急地想跑到柜臺前去看,可是心慌了,兩腿發(fā)軟。這時壽生已經(jīng)跑了進來,當真是一身泥,氣喘喘地坐下了,說不出話來。林先生估量情形不對,嚇得沒有主意,也不開口。上??腿嗽谂赃叞櫭碱^。過了一會兒,壽生方才喘著氣說:

“好險呀!差一些兒被他們抓住了。"

“到底是強盜搶了快班船么?”

林先生驚極,心一橫,倒逼出話來了。

“不是強盜。是兵隊拉夫呀!昨天下午趕不上趁快班。今天一早趁航船,哪里知道航船聽得這里要捉船,就停在東柵外了。我上岸走不到半里路,就碰到拉夫。西面寶祥衣莊的被他們拉去了。我跑得快,抄小路逃了回來。他媽的,性命交關!"

壽生一面說,一面撩起衣服,從肚兜里掏出一個手巾包來遞給了林先生,又說道:

“都在這里了。聚市的那家黃茂記很可惡,這種戶頭,我們明年要留心!——我去洗一個臉,換件衣服再來。”

林先生接了那手巾包,捏一把,臉上有些笑容了。他到賬臺里打開那手巾包來。先看一看那張“清單”,打了一會兒算盤,然后點檢銀錢數(shù)目:是大洋十一元,小洋二百角,鈔票四百二十元,這全部付給上海客人,照賬算也還差一百多元。林先生凝神想了半晌。斜眼偷看了坐在那里吸煙的上??腿藥状?,方才嘆一口氣,割肉似的捧到上海客人跟前。又說了許多好話,方才得到上??腿它c一下頭,嘆口氣:“再加一點吧,我也熬不過這個年關呀?!?/p>

林先生幾乎想哭出來,沒有話回答,只是嘆氣。除了央求那上??腿嗽偻ㄈ?,還有什么別的辦法?林先生忍痛又把這幾天內賣得的現(xiàn)款湊成了五十元,這才把那位叫人頭痛的上海收賬客人送走了。

此時已有十一點了,天還是飄飄揚揚落著雪。買客沒有半個。林先生納悶了一會兒,和壽生商量本街的賬頭怎樣去收討。兩個人的眉頭都皺緊了。都覺得本鎮(zhèn)的六百多元賬頭收起來真沒有把握。壽生挨著林先生的耳朵悄悄地說道:

“聽說南柵的聚隆,西柵的和源,都不穩(wěn)呢!這兩處欠我們的,就有三百光景,這兩筆倒賬要預先防著,吃下了,可不是玩的!"

林先生臉色變了,嘴唇有點抖。

“不過,師傅,隨他們去造謠罷,你不要發(fā)急?;哪陚鱽y話,聽說是鎮(zhèn)上的店鋪十家有九家沒法過年關。時勢不好,市面清得不成話。素來硬朗的鋪子今年都打饑荒,也不是我們一家困難!天塌壓大家,商會里總得議個辦法出來;總不能大家一齊拖倒,得市面更加不像市面?!?/p>

看見林先生急苦了,壽生姑且安慰著,忍不住也嘆了一口氣。

雪是愈下愈密了,街上已經(jīng)見白。偶爾有一條狗垂著尾巴走過,抖一抖身體。搖落了厚積在毛上的那些雪,就又悄悄地夾著尾巴走了。自從有這條街以來,從沒見過這樣冷落凄涼的年關!此時,遠在上海,日本軍的重炮正在發(fā)狂地轟毀那邊繁盛的市廛。

(有刪改)

1.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小說中的故事發(fā)生在年關將至之時,講述了上海來的客人向林老板討債的經(jīng)過,勾勒出一幅舊社會的末世景象。

B.上海客人先是“很懇切地"稱林先生是好人,后來面對林先生的哀求卻無動于衷;要求,“再加一點吧”,足見其世故、偽善。

C.林先生是個安分守己、規(guī)矩老實的生意人。作者用林先生想方設法還賬,毫不隱瞞收入等情節(jié),刻畫出其誠信、忠厚的形象特點。

D.與魯迅《孔乙己》中的“咸亨酒店"相比,作者都是將社會投影在一間小店鋪中,但“林家鋪子”展示了更為宏大的政治經(jīng)濟圖景。

2.下列對本文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小說首段“索索"冷清清”“嚓嚓"等疊詞的使用,生動形象地表現(xiàn)了環(huán)境特點,渲染了蕭條陰郁的氣氛,為下文奠定了感情基調。

B.小說情節(jié)集中緊湊,又曲折有致。如林小姐“轉臉對林先生急促地叫道”這處描寫使敘事突起波潮,此后情節(jié)的發(fā)展也一波三折。

C.小說結尾寫到日本軍重炮轟毀上海市廛,與第二段中“然而又不知道坑害他到這地步的,究竟是誰"形成呼應,情節(jié)嚴謹,構思縝密。

D.節(jié)選部分主要是以人物為線索,多條線索平行展開,矛盾沖突復雜,其中壽生到鄉(xiāng)鎮(zhèn)收賬,途中遭遇兵隊拉夫的過程是小說的明線。

3.小說中結尾處對雪的描寫有什么作用?請結合全文簡要分析。

4.讀書小組要為此文寫文學短評。經(jīng)討論,甲組提出一組關鍵詞:個人·時代·苦難;乙組提出一個關鍵詞:嘆息。請任選一個小組加入,圍繞關鍵詞寫出你的短評思路。

【參考答案】

1.B

2.D

3.參考答案一:

①渲染了凄涼陰冷的氛圍。通過描寫越下越密的雪和冷寂的街道,突出了自然環(huán)境的惡劣。

②暗示兵荒馬亂的社會背景。肅殺的景象暗指緊張動蕩的時局。

③烘托出人物的悲苦心境,暗示林先生等人的悲慘命運,林家鋪子走向倒閉的必然結局。

④結構上呼應全文。雪的描寫貫穿始末,行文更加緊湊,情節(jié)更牽動人心,作品更具完整性。

參考答案二:

①環(huán)境方面:描寫了惡劣的天氣,渲染了陰郁的氛圍,同時也襯托出時局的動蕩不安,暗喻民不聊生的社會現(xiàn)實。

②情節(jié)結構方面:交代了街上冷寂的原因,同時也照應了林掌柜被催債,壽生險被拉夫等緊張的故事情節(jié)。

③人物方面:展現(xiàn)了林先生等人艱難的生活,烘托了愁苦悲凄的心情,暗示了戰(zhàn)火之中百姓的悲慘命運。

④主題方面:表達出對黑暗社會現(xiàn)實的憤恨不滿,對苦難民眾的深切同情。

4.參考答案一:

我選擇“個人·時代·苦難”

①個人:林先生誠實、認真。謹慎小心地經(jīng)營鋪子,卻舉步維艱,這是個人的苦難

②時代:“捐稅重"、“兵隊拉夫”、侵略者炮轟上海,民不聊生,這是時代的苦難

③小說以小鋪子、小人物的角度切入,聚焦個人的苦難,反應了一個時代的苦難,努力掙扎的人無法擺脫時代重壓下的生存困境,反應了作者對黑暗社會中人民的同情,對苦難根源的探究。

參考答案二:

我選擇“嘆息"

①小說中每個人物都在嘆息,林先生兩次嘆氣分別是因為內心酸楚和無計可施,上??腿藝@氣是因為無奈,壽生嘆氣是因為疲憊和同情。“嘆息”加劇了作品的悲劇氣氛,傳達了各種小人物在風雨飄搖的時局中苦苦掙扎的無力感。(人物角度)

②小說情節(jié)環(huán)節(jié)相扣,彼此關聯(lián),但大都以“嘆息"作為事件的結尾。前后照應,層層推進,展示了人物間息息相關的命運,結構嚴謹。(情節(jié)結構角度)

③小說揭示了人民群眾的苦難生活和命運,以及城鄉(xiāng)經(jīng)濟破產(chǎn)的趨勢,是作者對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國的凄風慘雨的一聲長嘆,體現(xiàn)了他對人民和社會的關注和關切,傳達了強烈的時代使命感和歷史責任感。(主題角度作者創(chuàng)作角度)

④小說是以描寫城市小商人的處境為中心,但展現(xiàn)的是廣大人民群眾承受的深重災難和帝國主義侵略下的社會現(xiàn)實。讀者可以從中認識并嘆息于過去的黑暗時代,也將為祖國美的未來而努力奮斗。(社會價值角度,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1.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篩選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B.“面對林先生的哀求卻無動于衷”錯,根據(jù)“方才得到上海客人點一下頭"可知,上海客人并非無動于衷,而是答應將還欠的一百元貨款先收五十;“足見其世故、偽善”錯,根據(jù)“方才得到上??腿它c一下頭,嘆口氣"再加一點吧,我也熬不過這個年關呀”可知,上海客人之所以讓林老板“再加一點”,是完全出于一種無奈。

故選B。

2.本題考查學生對小說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能力。

D.“途中遭遇兵隊拉夫的過程是小說的明線”錯,“壽生到鄉(xiāng)鎮(zhèn)收賬,途中遇險"是小說的暗線。

故選D。

3.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文中環(huán)境描寫的作用的能力。

參考答案一:

①“雪是愈下愈密了,街上已經(jīng)見白”描寫的是雪越下越密,“偶爾有一條狗垂著尾巴走過,抖一抖身體。搖落了厚積在毛上的那些雪,就又悄悄地夾著尾巴走了"是用以動襯靜的方法來描寫街道的冷寂,兩種境物的疊加突出了自然環(huán)境的惡劣,渲染了凄涼陰冷的氛圍。

②凄涼陰冷的“雪景”結合前文“不是強盜。是兵隊拉夫呀!"與后文“遠在上海,日本軍的重炮正在發(fā)狂地轟毀那邊繁盛的市廛”,表明這凄涼陰冷的“雪景"是在暗指緊張動蕩的時局,暗示兵荒馬亂的社會背景。

③用凄涼陰冷的“雪景”烘托人物悲苦的心境;雪愈下愈密越下越多,暗示林先生等人的一步步走向如凄冷的雪一樣的悲慘命運,林家鋪子也一點點走向倒閉的必然結局。

④文章開篇寫“雪”,文中寫“雪”,在結尾也寫“雪”,從結構上來看是呼應全文。雪的描寫貫穿始末,行文更加緊湊,情節(jié)更牽動人心,作品更具完整性。

參考答案二:

在環(huán)境描寫方面,小說巧妙地營造了凄涼陰冷的“雪景”,這種冷寂的氛圍不僅增強了故事的緊張感,還象征著時局的動蕩不安。這種惡劣天氣與民不聊生的社會現(xiàn)實相互呼應,使讀者能夠深刻感受到那個特殊歷史時期人們的無奈與痛苦。

在情節(jié)結構方面,小說通過描述雪中街上冷寂的場景,巧妙地交代了社會動蕩對人們日常生活的影響。這種冷寂不僅反映了林掌柜等普通民眾生活的艱辛,還預示著一系列緊張故事情節(jié)的展開,如林掌柜被催債、壽生險被拉夫等。這些情節(jié)緊密相連,使得故事更具吸引力。

在人物塑造方面,小說通過結尾的雪景引出“自從有這條街以來,從沒見過這樣冷落凄涼的年關!"的感嘆,表現(xiàn)出了林先生等人在艱難生活中的掙扎與抗爭,生動地展示了他們的愁苦悲凄心情。這些人物形象不僅具有鮮明的個性特征,還反映了戰(zhàn)火之中百姓的悲慘命運。通過凄涼陰冷的“雪景”,小說更加深入地揭示了戰(zhàn)爭對普通民眾生活的影響。

在主題表達方面,小說描寫凄涼陰冷的“雪景”,強烈地傳達了對黑暗社會現(xiàn)實的憤恨不滿以及對苦難民眾的深切同情。在文末極力寫“雪景”的凄涼冷寂,使讀者在閱讀過程中能夠深刻感受到那個時代社會的殘酷。

4.本題考查學生寫作文學短評、進行個性化解讀的能力。

參考答案一:

選擇“個人·時代·苦難"

林先生,一位看似普通的鋪子老板,他誠實、認真,一心只想將自己的小鋪子經(jīng)營得有聲有色。然而,現(xiàn)實卻像一座無形的大山,壓得他喘不過氣來。他謹慎小心地經(jīng)營著每一寸土地,每一份貨物,但生活的艱難仍然讓他感到步步維艱。這是林先生個人的苦難,一個看似平凡卻充滿挑戰(zhàn)的生活縮影。

而林先生的苦難,并非孤立存在。他所處的時代,是一個充滿動蕩與不安的時代。“捐稅重”,像一把無形的鎖鏈,束縛著每一個勤勞的人民;“兵隊拉夫”,像一只兇猛的野獸,隨時準備吞噬那些無力反抗的生命。更有侵略者炮轟上海,讓這座繁華的城市瞬間淪為一片廢墟,民不聊生,苦不堪言。這是時代的苦難,一個充滿壓迫與絕望的時代背景。

小說以小鋪子、小人物為切入點,通過林先生的視角,讓我們看到了個人在時代苦難中的掙扎與無奈。它不僅僅反映了林先生個人的苦難,更是一個時代的縮影。在這個黑暗的社會中,那些努力掙扎的人們無法擺脫時代重壓下的生存困境,他們的命運仿佛被一只看不見的大手牢牢掌控。小說表達了作者對黑暗社會中人民的深切同情,以及對苦難根源的深刻探究。它讓我們看到,個體的苦難背后,往往隱藏著更為深重的時代之痛。

參考答案二:

選擇“嘆息”

在小說中,每個人物的嘆息都如同冰冷的雨滴,無聲地落在讀者心頭。林先生的第一次嘆氣,如同深夜的寒風,透露著他內心的酸楚和無奈。第二次嘆氣,則像是秋日的落葉,沉重地落下,彰顯出他的無計可施和深深的絕望。而上??腿说膰@氣,則像是一聲悠長的嘆息,充滿了對生活的無力和對命運的無奈。壽生的嘆氣,更像是疲憊的旅人在漫漫長路上的一聲哀鳴,帶著深深的疲憊和對他人遭遇的同情。

這部小說的情節(jié)如同一個精妙的鏈條,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緊密相連,彼此呼應。而“嘆息"則成為了這個鏈條上最顯眼的環(huán)節(jié),它既是故事的結尾,也是新故事的開始。這種前后照應,層層推進的敘事方式,不僅展示了人物間息息相關的命運,更使得整個作品的結構顯得嚴謹而富有張力。

小說所揭示的,不僅僅是人民群眾的苦難生活和命運,更是對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國社會的深刻反思。作者通過這部作品,對那個凄風慘雨的時代發(fā)出了長長的一聲嘆息,表達了他對人民和社會的深深關切,同時也傳達了強烈的時代使命感和歷史責任感。

雖然這部小說以城市小商人的處境為中心,但它所展現(xiàn)的,卻是廣大人民群眾在帝國主義侵略下的深重災難和社會現(xiàn)實。讀者在閱讀這部作品時,不僅能夠認識并嘆息于過去的黑暗時代,更能從中汲取力量,為祖國的美好未來而努力奮斗。這部小說,就像一面歷史的鏡子,讓我們在反思過去的同時,也看到了未來的希望。

五、(2024·廣東潮州高三)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雜色(節(jié)選)

王蒙

①這大概是這個公社的革命委員會的馬廄里最寒傖的一匹馬了。

②瞧它這個樣兒吧:灰中央雜著白、甚至還有一點褐黑的雜色,無人修剪、因而過長而且蓬草般的雜亂的鬃毛。磨爛了的、顯出污黑的、令人厭惡的血跡和傷斑的脊梁。肚皮上的一道道丑陋的血管。臀部上的深重、粗笨因而顯得格外殘酷的烙印……尤其是掛在柱子上的、屬于它的那副骯臟、破爛、沾滿了泥巴和枯草的鞍子——胡大呀,這難道能夠叫作鞍子嗎?即使你肯于拿出五塊錢做報酬,你也難得找到一個男孩子愿意為你把它拿走,拋到古爾格朗山谷里去的。鞍子已經(jīng)拿不成個兒了,說不定誰的手指一碰,它就會變成一洼水、一攤泥或者一縷灰煙的呢。

③“又有什么辦法呢?跛驢配瞎磨,對糟爛貨噢。什么人騎什么馬,什么馬配什么鞍子,這不也是理所應該嗎?”曹千里含笑自言自語著,又像是與這匹可憐的老馬搭訕著,立在灰雜色馬的近旁,拍一拍它的脖頸,又親昵而且友好地在它的顴骨和腮上為它搔搔癢、順順毛。這是何等的恩典喲,換一匹別的馬,一準會因為舒服和感激而搖起尾巴、晃起腦袋來的,有的馬還會主動地把臉湊近你,在你的手掌上蹭過來,蹭過去,這樣的馬可真會拍馬——不,應該叫作拍人了吧?這是討人歡喜的啊。然而老馬一動也不動,包括眼神。老馬的眼珠子叫人想起年久污濁的兩塊表蒙子。

④難道對于它來說,撫摸和鞭打就沒有什么兩樣吧?它可不像那匹棗紅馬,棗紅馬只有三歲,當你騎上的時候,哪怕無意中你的皮靴后跟碰到了它的肚子,它就會馬上一個機靈,一個飛躍。如果你竟敢用鞭桿戳一下它的屁股呢,它會一蹦一躥,一沖就是一百米,把你甩到山坡上。而如果你愛撫它,親熱它,摩挲它呢,它就會得意洋洋,昂首闊步,引頸長嘶的……那么,再設想一下,如果你干脆給它一鞭子呢?當然,誰也不會有這個膽量,可是假使你硬是把它打了呢?它會抖撒紅鬃,騰空而起,化作神龍嗎?它會疼痛憤怒、狼奔豕突,復歸山林嗎?它會橫沖直撞、歇斯底里,最后跌一個粉身碎骨嗎?如果,它既沒有化作神龍,也沒有復歸山林,又沒有粉身碎骨,那么鞭打一次它就會遲鈍一次的吧?那么,皮鞭再乘上歲月,總有一天棗紅馬也會像這一匹灰雜色的老馬一樣,蕭蕭然,噩噩然,吉兇不避,寵辱無驚的吧?所以,大家都說騎這一匹灰雜色的老馬最安全。是啊,當它失去了一切的時候,它卻得到了安全。而有了安全就會有一切,沒有了安全一切就變成了零。這可真是顛撲不破的金玉良言噢!

⑤曹千里睒一睒眼,微微一笑,搖一搖頭,深深地吐了一口氣,用力地又吸了一口氣。經(jīng)過這么一番自創(chuàng)的“氣功"動作之后,他的自我感覺似乎頗有改善,覺得清爽了許多。而周圍的一切,包括這匹老馬和它的鞍子,也變得可以過得去,可以“湊合”,也還“不賴"的了。空氣清涼,干草味兒和馬糞味兒再加上炊煙味兒,令人依依。

⑥天已經(jīng)大亮了,那個曾經(jīng)帶來自己的遙遠的慰藉的殘月正在失去自己的形體。月光是溫順的,昨夜,在月光下一切都變得模糊、含混因而接近起來;但是此刻,藍晶晶的天空和紅彤彤的太陽又把這個世界的所有的成就和缺陷清理出來、雕刻出來、凸現(xiàn)出來了。

⑦從馬廄向外望去,千打壘的土墻東倒西歪,接頭處裂出了愈來愈寬的縫子,有的縫子里已經(jīng)長出了耐旱的、多刺的植物了——多可惜,扎根扎錯了地方,生命力再強也難以成材!到處是牲畜的,甚至還有人的糞便以及由于飼養(yǎng)人員管理不善而散落的草料,還有丟棄不用了的廢木輪、繩子頭、皮條、古老而又笨拙的馬食槽子……至于把地上的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融合起來,統(tǒng)一起來的則是“五行”中最偉大的一“行"——土。在這個終年少雨的地方,到處是飛揚的塵土。

⑧就是這樣一個地方,它美么?很難說它美。然而現(xiàn)在是清晨,是一天的最好的時光。清晨,從馬廄的破屋頂邊斜著望上去,可以看到幾簇抖顫著的樹葉,厚重的塵土遮蓋不住它的綠色的生機。

(有刪改)

【注】小說《雜色》寫于1980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不久,敘寫了從北京下放到邊疆牧區(qū)當統(tǒng)計員的曹千里騎馬去夏季牧場時一路上起伏的思潮。

1.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第②段花大量筆墨對馬的外貌進行細致描寫,突出了一匹因飽經(jīng)風霜而傷痕累累、因不再健壯而無人在意的老馬。

B.曹千里拍老馬的脖頸,又為它搔癢、順毛,并自言自語,話里話外都流露出自己的處境與這匹寒傖的馬有“同是天涯淪落人”之感。

C.曹千里因一套自創(chuàng)的“氣功"動作而變得神清氣爽,從而改變了對這匹老馬、破敗的馬鞍子,乃至周遭一切的看法。

D.天已經(jīng)大亮,殘月失去形體,天空和太陽清理、雕刻、凸現(xiàn)了世界的所有成就和缺陷,既點明了時間節(jié)點,也加深了文章的內蘊。

2.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的分析與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第②段以夸張的筆法寫鞍子的破敗,從側面進一步寫出灰雜色老馬的艱難處境。

B.本文寫兩種馬對待人的行為的不同反應,一個主動迎接一個無動于衷,借馬喻人,借馬諷人,引人深思。

C.文章第④段寫意氣風發(fā)、精神抖擻的棗紅馬與“蕭蕭然,噩噩然,古兇不避,寵辱無驚”的老馬形成鮮明對比,愛憎立見。

D.文章運用別致、幽默的語言,以高明的自嘲,展現(xiàn)曹千里豐富的內心世界。

3.文中兩個畫線句子雖是寫景,但內涵深刻,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

4.“意識流"手法注重展現(xiàn)人物內心世界,表現(xiàn)人物內心意識的動態(tài)變化。文章第④段運用了這種“意識流”手法,細致寫出曹千里對老馬的認識,請加以梳理概括。

【參考答案】

1.B

2.C

3.(1)借景物描寫表明缺少好的生活境況,生命力再強也難以有所作為,會留存遺憾,用以突出艱難困苦的生活給人的影響,增強了文章內蘊和深度。

(2)借景物描寫表明雖處境艱難,但生機尚在,用象征手法預示著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后,社會孕育著新的生機。語言具有哲理性,發(fā)人深省。

4.①老馬是一匹遲鈍麻木的馬,撫摸和鞭打對它沒有什么兩樣,甘于忍耐。②老馬是一匹安分守己、不會表示反抗的馬。③老馬是一匹受盡磨難、失去一切后寵辱不驚的馬,給人最安全的感覺。④老馬是一個精神落難者形象,也是曹千里自己,在當時的社會環(huán)境中經(jīng)歷著價值迷失和自我的失落,內心又不乏希望。

【解析】1.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B.“流露出自己的處境與這匹寒傖的馬有‘同是天涯淪落人’之感"錯誤。同是天涯淪落人,是對淪落天涯的感嘆,也是對同為失意人的鼓勵和嘆息。聯(lián)系原文“‘又有什么辦法呢?跛驢配瞎磨,對糟爛貨噢。什么人騎什么馬,什么馬配什么鞍子,這不也是理所應該嗎?’曹千里含笑自言自語著”,看曹千里對自己的處境以及與老馬的相伴,心理上有一定的平衡,這里的敘述主要是通過對比寫老馬的與眾不同,看起來有些遲鈍麻木,并沒有表現(xiàn)淪落的悲哀。

故選B。

2.本題考查學生文本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能力。

C.“愛憎立見"錯誤。文中將棗紅馬與灰雜色的老馬進行對比,指出騎老馬最安全的結論。結合“皮鞭再乘上歲月,總有一天棗紅馬也會像這一匹灰雜色的老馬一樣,蕭蕭然,噩噩然,吉兇不避,寵辱無驚的吧”看,曹千里對老馬有可憐,有認同,和棗紅馬并沒有愛憎的對比。

故選C。

3.本題考查學生體會重要語句的豐富含義的能力。

(1)聯(lián)系語境可知,“扎錯了地方"是寫所處環(huán)境不好,可聯(lián)想起老馬和像老馬一樣的人的處境,“生命力再強也難以成材”是對價值的思考。這句話借景物描寫委婉含蓄地揭示了生活境況對人的影響,增強了文章內蘊和深度。

(2)結合“就是這樣一個地方,它美么?很難說它美。然而現(xiàn)在是清晨,是一天的最好的時光"和文后注釋“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不久”這一背景,可看出“厚重的塵土遮蓋不住它的綠色的生機”,表明雖處境艱難,但生機尚在,全文看,并不僅僅只是想寫馬,而是想以此委婉地表達自己對當時的社會和人生的看法,極具象征性,預示著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后,社會孕育著新的生機。語言具有哲理性,發(fā)人深省。

4.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重要語段的作用,分析體裁特征和表現(xiàn)手法的能力。

意識流寫作手法可以使讀者更加直觀地感受到人物的內心體驗。閱讀文段可知,曹千里對老馬的認識,主要是由設問抒發(fā),且通過假設方式逐層深入。

由“難道對于它來說,撫摸和鞭打就沒有什么兩樣吧?”引出“它可不像那匹棗紅馬,棗紅馬只有三歲,當你騎上的時候,哪怕無意中你的皮靴后跟碰到了它的肚子,它就會馬上一個機靈,一個飛躍。如果你竟敢用鞭桿戳一下它的屁股呢,它會一蹦一躥,一沖就是一百米,把你甩到山坡上。而如果你愛撫它,親熱它,摩挲它呢,它就會得意洋洋,昂首闊步,引頸長嘶的……”,說明這是一匹遲鈍麻木的馬,撫摸和鞭打對它沒有什么兩樣,甘于忍耐。

由“那么,再設想一下,如果你干脆給它一鞭子呢?”引出“當然,誰也不會有這個膽量,可是假使你硬是把它打了呢?它會抖撒紅鬃,騰空而起,化作神龍嗎?它會疼痛憤怒、狼奔豕突,復歸山林嗎?它會橫沖直撞、歇斯底里,最后跌一個粉身碎骨嗎?"突出老馬可能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