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年河北省邢臺市高一下學期7月期末生物試題(解析版)_第1頁
2023-2024學年河北省邢臺市高一下學期7月期末生物試題(解析版)_第2頁
2023-2024學年河北省邢臺市高一下學期7月期末生物試題(解析版)_第3頁
2023-2024學年河北省邢臺市高一下學期7月期末生物試題(解析版)_第4頁
2023-2024學年河北省邢臺市高一下學期7月期末生物試題(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級中學名校試卷PAGEPAGE1邢臺市2023—2024學年高一(下)期末測試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生號、考場號、座位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4.本試卷主要考試內(nèi)容:人教版必修2。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13小題,每小題2分,共26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有些植物的花為兩性花(一朵花中既有雄蕊,也有雌蕊),有些植物的花為單性花(一朵花中只有雄蕊或雌蕊)。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自然狀態(tài)下開兩性花的植株的自交后代都是純種B.單性花植株的雜交流程是去雄→套袋→傳粉→套袋C.在自然狀態(tài)下,兩性花植株只能進行自花傳粉D.在自然狀態(tài)下,單性花植株一般進行異花傳粉〖答案〗D〖祥解〗(1)對于兩性花,人工異花授粉過程為:去雄(在花蕾期去掉雄蕊)→套上紙袋→人工異花授粉(待花成熟時,采集另一株植株的花粉涂在去雄花的柱頭上)→套上紙袋。(2)對于單性花,人工異花授粉過程為:套上紙袋→人工異花授粉(待花成熟時,采集另一株植株的花粉涂在去雄花的柱頭上)→套上紙袋?!驹斘觥緼、自然狀態(tài)下開兩性花的植株的自交后代有純合子和雜合子,A錯誤;B、單性花植株的雜交流程是套袋→傳粉→套袋,不需要進行去雄,B錯誤;C、在自然狀態(tài)下,兩性花植株既可以進行自花傳粉,也可以進行異花傳粉,C錯誤;D、單性花的一朵花中只有雄蕊或雌蕊,所以在自然狀態(tài)下,單性花植株一般進行異花傳粉,D正確。故選D。2.玉米是雌雄同株異花植物,玉米的育性受一對等位基因M/m控制,其中基因型為MM、Mm的個體可產(chǎn)生可育的雌雄配子,基因型為mm的個體表現(xiàn)為雄性不育,只能產(chǎn)生可育的雌配子。讓基因型為Mm的個體與基因型為mm的個體雜交,后代中雄性不育個體所占比例為()A.1/4 B.2/5 C.1/2 D.3/4〖答案〗C〖祥解〗在這道題中,涉及到基因的分離定律。基因的分離定律指在雜合子細胞中,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獨立性;當細胞進行減數(shù)分裂時,等位基因會隨著同源染色體的分開而分離,分別進入兩個配子中,獨立地隨配子遺傳給后代。對于玉米育性這一性狀,由等位基因M/m控制,MM、Mm可育,mm雄性不育?!驹斘觥炕蛐蜑镸m的個體產(chǎn)生兩種配子M和m,比例為1:1;基因型為mm的個體只能產(chǎn)生m配子。雜交后代基因型及比例為Mm:mm=1:1。雄性不育個體(mm)所占比例為1/2,C正確,ABD錯誤。故選C。3.某品種小鼠的毛色受常染色體上三個復等位基因A1、A2和A3控制,其中A1基因決定黃色,A2基因決定鼠色,A3基因決定黑色?,F(xiàn)用一對基因型為A1A2和A1A3的小鼠雜交,獲得F1,F(xiàn)1個體中黃色:鼠色=3:1。據(jù)此可推斷,A1、A2和A3的顯隱性關系是()A.A1>A2>A3 B.A2>A1>A3C.A1>A3>A2 D.A2>A3>A1〖答案〗A〖祥解〗基因分離定律的實質(zhì):在雜合子的細胞中,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獨立性;生物體在進行減數(shù)分裂形成配子時,等位基因會隨著同源染色體的分開而分離,分別進入到兩個配子中,獨立地隨配子遺傳給后代?!驹斘觥恳粚蛐蜑锳1A2和A1A3的小鼠雜交,得F1,F(xiàn)1中黃色:鼠色=3:1,A1基因決定黃色,A2基因決定鼠色,A3基因決定黑色,可推斷基因型為A2A3的個體表現(xiàn)為鼠色,且基因的顯隱性關系為A2>A3;基因型為A1A1、A1A2、A1A3的個體表現(xiàn)為黃色,且基因的顯隱性關系為A1>A2、A1>A3,因此A1、A2和A3的顯隱性關系是A1>A2>A3,A正確,BCD錯誤;故選A。4.某二倍體雌性動物體內(nèi)細胞正常分裂過程中不同時期細胞內(nèi)染色體、染色單體和核DNA數(shù)量的關系以及細胞分裂圖像如圖1、圖2所示。下列有關分析錯誤的是()A.圖1中a表示染色體數(shù)量B.該生物一個染色體組中含有2條染色體C.圖2中甲對應圖1中Ⅲ時期D.圖2中丙為初級卵母細胞〖答案〗C〖祥解〗在細胞分裂過程中,染色體、染色單體和核DNA數(shù)量會發(fā)生變化。染色體數(shù)等于著絲粒數(shù)。當沒有染色單體存在時,染色體數(shù)等于核DNA數(shù);當有染色單體存在時,染色單體數(shù)等于核DNA數(shù),是染色體數(shù)的2倍?!驹斘觥緼、圖1中a表示染色體數(shù)量,因為在細胞分裂過程中,染色體數(shù)相對穩(wěn)定,A正確;B、該生物一個染色體組中含有2條染色體,染色體組是指細胞中的一組非同源染色體,在二倍體生物中,染色體組的染色體條數(shù)等于配子中的染色體條數(shù),B正確;C、圖2中甲細胞處于有絲分裂中期,對應圖1中II時期,而不是Ⅲ時期,C錯誤;D、圖2中丙細胞處于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后期,為初級卵母細胞,D正確。故選C。5.果蠅的紅眼和白眼受一對等位基因(A和a)控制,長翅和殘翅受另一對等位基因(B和b)控制。某紅眼殘翅果蠅和白眼長翅果蠅作親本雜交產(chǎn)生F1,F(xiàn)1自由交配,所得F2中雌雄果蠅的表型和相應數(shù)量如表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項目紅眼長翅紅眼殘翅白眼長翅白眼殘翅雌果蠅802600雄果蠅38133912A.控制果蠅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且紅眼對白眼為顯性B.控制果蠅翅型的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且長翅對殘翅為顯性C.F2的雌雄果蠅共存在12種基因型D.F2雌果蠅中純合子占1/6〖答案〗D〖祥解〗(1)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zhì)是: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離或自由組合是互不干擾的;在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離的同時,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2)題意分析,F(xiàn)2中紅眼∶白眼=3∶1,且白眼性狀只要雄性,說明紅眼對白眼為顯性,且相關基因(A和a)位于X染色體上,F(xiàn)2中長翅∶殘翅=3∶1,且與性別無關,說明控制長翅和殘翅的基因(B和b)位于常染色體上,且長翅對殘翅為顯性。據(jù)此可推測,F(xiàn)1的基因型為BbXAXa、BbXAY,故親本紅眼殘翅果蠅和白眼長翅果蠅的基因型分別為bbXAXA、BBXaY.。【詳析】A、由雜交實驗結果分析,F(xiàn)2雌果蠅只出現(xiàn)紅眼、雄果蠅出現(xiàn)紅眼和白眼,可推斷基因A/a位于X染色體上,且紅眼對白眼為顯性,A正確;B、F2雌雄果蠅的翅型表現(xiàn)相同,長翅:殘翅=3:1,說明基因B/b位于常染色體上,且長翅對殘翅為顯性,B正確;C、親本的基因型為bbXAXA、BBXaY,F(xiàn)1的基因型為BbXAXa、BbXAY,F(xiàn)2的雌雄果蠅中存在3×4=12種基因型,C正確;D、F2的雌果蠅中純合子BBXAXA和bbXAXA共占1/4×1/2+1/4×1/2=1/4,D錯誤。故選D6.圖1為果蠅染色體組成及部分基因位置示意圖。圖2為X、Y染色體各區(qū)段示意圖。已知控制果蠅眼色的紅眼基因F和白眼基因f,可能位于圖2中區(qū)段(1)或區(qū)段(2)上。下列有關分析正確的是()A.圖1所示果蠅至少可以產(chǎn)生4種不同基因型的配子B.圖1所示B(b)基因位于圖2中的區(qū)段(1)上C.只考慮圖2中區(qū)段(1)上的一對基因,圖1所示果蠅可能有3種基因型D.雌性白眼果蠅與純合雄性紅眼果蠅雜交可確定F(f)基因的具體位置〖答案〗D〖祥解〗分析題圖,圖1為雄性果蠅染色體組成,基因型為AaDdXBY?!驹斘觥緼、若不考慮突變,基因型為AaDdXBY的果蠅至少可以產(chǎn)生2×2×2=8種基因型的精子,A錯誤;B、圖1所示B(b)基因位于圖2中的區(qū)段2上,B錯誤;C、只考慮圖2中區(qū)段1上一對基因,圖1中果蠅可能有4種基因型,即XEYE、XeYe、XEYe、XeYE,C錯誤;D、雌性白眼果蠅(XfXf)與純合雄性紅眼果蠅(XFY或XFYF)雜交,根據(jù)子代是否出現(xiàn)白眼,可確定F(f)基因的具體位置,D正確。故選D。7.下圖為某生物細胞中的DNA片段模式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①②交替連接構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B.③④比例越高,DNA解旋需要的能量越多C.①②③構成了DNA的基本單位——脫氧核苷酸D.a鏈與b鏈反向平行并形成螺旋結構〖答案〗B〖祥解〗DNA的雙螺旋結構:①DNA分子是由兩條反向平行的脫氧核苷酸長鏈盤旋而成的。②DNA分子中的脫氧核糖和磷酸交替連接,排列在外側,構成基本骨架,堿基在內(nèi)側。③兩條鏈上的堿基通過氫鍵連接起來,形成堿基對且遵循堿基互補配對原則。【詳析】A、磷酸①與脫氧核糖②的交替連接構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A正確;B、③④為A和T形成的堿基對中有2個氫鍵,鳥嘌呤和胞嘧啶之間形成的堿基中有3個氫鍵,鳥嘌呤和胞嘧啶所占比例越高,DNA結構穩(wěn)定型越高,DNA解旋需要的能量越高,B錯誤;C、①是磷酸,②是脫氧核糖,③是含氮堿基,①②③構成了DNA的基本單位——脫氧核苷酸,C正確;D、圖中a鏈與b鏈為互補關系,二者反向平行形成螺旋結構,D正確。故選B。8.科學家研究發(fā)現(xiàn)基因的啟動子(與RNA聚合酶識別、結合和開始轉錄的一段DNA序列)發(fā)生高度甲基化會導致該基因沉默,并且這種現(xiàn)象可以遺傳給下一代。下列有關甲基化的敘述,錯誤的是()A.基因啟動子甲基化改變了基因的堿基排列順序B.基因的啟動子甲基化可能影響該基因的轉錄過程C.構成染色體的組蛋白發(fā)生甲基化也會影響基因的表達D.原癌基因的啟動子甲基化會使細胞更容易發(fā)生癌變〖答案〗AD〖祥解〗基因的堿基序列沒有變化,但部分堿基發(fā)生了甲基化修飾,抑制了基因的表達,進而對表型產(chǎn)生影響。這種DNA甲基化修飾可以遺傳給后代,使后代出現(xiàn)同樣的表型。像這樣,生物體基因的堿基序列保持不變,但基因表達和表型發(fā)生可遺傳變化的現(xiàn)象,叫作表觀遺傳?!驹斘觥緼、基因啟動子甲基化是一種表觀遺傳修飾,不改變基因內(nèi)部的堿基排列順序,A錯誤;B、基因的啟動子是RNA聚合酶識別和結合的部位,啟動子甲基化可能影響RNA聚合酶與之的結合,從而影響基因的轉錄過程,B正確;C、構成染色體的組蛋白發(fā)生甲基化會改變?nèi)旧|(zhì)的結構和狀態(tài),從而影響基因的表達,C正確;D、原癌基因控制細胞增殖,原癌基因的啟動子高度甲基化會導致原癌基因沉默,使得原癌基因不能正常表達,從而降低細胞癌變的可能性,而不是使細胞更易癌變,D錯誤。故選AD。9.基因中的堿基序列蘊含著遺傳信息,但需要“詞典”(氨基酸的密碼子表)和“搬運工”(tRNA)的參與,才能將遺傳信息正確翻譯并表達出來。某tRNA分子結構如圖所示,其中數(shù)字代表相應核苷酸在tRNA分子中的排列序號。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所有生物“詞典”中GTA決定的氨基酸均相同B.該tRNA分子由76個脫氧核苷酸構成C.該tRNA分子中存在氫鍵,屬于雙鏈結構D.該tRNA分子中有三個堿基能與“詞典”中的密碼子互補配對〖答案〗D〖祥解〗mRNA上3個相鄰的堿基決定1個氨基酸。每3個這樣的堿基叫作1個密碼子,科學家將64個密碼子編制成了密碼子表。從密碼子表可以看出,像苯丙氨酸、亮氨酸這樣,絕大多數(shù)氨基酸都有幾個密碼子,這一現(xiàn)象稱作密碼子的簡并。【詳析】A、題中的詞典是指翻譯過程中的密碼子表,由于密碼子位于mRNA上,而組成RNA的堿基為A、U、G、C,因此”詞典”中GTA一定不存在,更不可能決定氨基酸,A錯誤;B、RNA的基本單位是核糖核苷酸,所以該tRNA分子由76個核糖核苷酸構成,B錯誤;C、該tRNA分子中存在氫鍵,只是局部有部分堿基互補配對,該tRNA仍是單鏈結構,C錯誤;D、該tRNA分子中有三個堿基(反密碼子)能與“詞典”中的密碼子互補配對,D正確。故選D。10.豌豆種子的圓粒和皺粒分別由等位基因A、a控制,圓粒豌豆和皺粒豌豆產(chǎn)生的機理如圖所示。下列有關分析正確的是()A.基因A和基因a控制的是不同性狀B.過程②插入的一段DNA序列,導致基因發(fā)生了重組C.上圖說明基因可以通過控制酶的合成間接控制生物性狀D.上圖能說明基因與性狀并不是簡單的一一對應關系〖答案〗C〖祥解〗等位基因是指位于同源染色體相同位置,控制相對性狀的基因。基因可以通過控制酶的合成來控制代謝過程,進而間接控制生物的性狀?!驹斘觥緼、基因A和基因a控制的是同一性狀(豌豆種子的形狀)的不同表現(xiàn)類型,A錯誤;B、過程②插入一段DNA序列,導致基因發(fā)生了基因突變,而不是基因重組,B錯誤;C、圖中基因A控制合成淀粉分支酶,從而使淀粉含量升高,表現(xiàn)為圓粒豌豆;基因a不能合成淀粉分支酶,淀粉含量下降,表現(xiàn)為皺粒豌豆,說明基因可以通過控制酶的合成間接控制生物性狀,C正確;D、上圖中一個基因(A或a)控制一種性狀(圓?;虬櫫#f明了基因與性狀是簡單的一一對應關系,D錯誤。故選C。11.下列關于基因重組的敘述,錯誤的是()A.基因重組能為生物進化提供豐富的原材料B.基因重組可發(fā)生于減數(shù)分裂Ⅰ的后期C.基因重組導致雜合子Aa的自交后代的性狀分離比為3:1D.基因重組增加了配子種類的多樣性〖答案〗C〖祥解〗基因重組指在生物體進行有性生殖的過程中,控制不同性狀的基因重新組合。兩種類型:(1)同源染色體之間的非姐妹染色單體的交叉互換(2)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組合?!驹斘觥緼、突變和基因重組為生物進化提供豐富的原材料,A正確;B、同源染色體聯(lián)會時發(fā)生的交叉互換型的基因重組發(fā)生在減數(shù)分裂Ⅰ的前期,自由組合型的基因重組發(fā)生在減數(shù)分裂Ⅰ后期,B正確;C、基因重組主要是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的組合引起的,雜合子Aa自交后代性狀分離比3:1,是由于等位基因分離,雌雄配子隨機結合導致的,C錯誤;D、通過基因重組可以增加配子的種類,使生物具有多樣性,D正確。故選C。12.生物在遺傳中會受各種因素的影響而產(chǎn)生不同類型的變異,然后環(huán)境從中選擇與之相適應的變異類型。下列有關適應的描述,錯誤的是()A.適應是普遍存在的,生物都具有適應環(huán)境的特征B.在自然選擇的作用下,生物會產(chǎn)生適應環(huán)境的變異C.適應的相對性與環(huán)境條件的不斷變化有關D.生物的多樣性和適應性是生物進化的結果〖答案〗B〖祥解〗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認為:生物進化的單位是種群,生物進化的實質(zhì)是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引起生物進化的因素包括突變、自然選擇、遷入和遷出、非隨機交配、遺傳漂變等;可遺傳變異為生物進化提供原材料,可遺傳變異包括基因突變?nèi)旧w變異、基因重組,基因突變和染色體變異統(tǒng)稱為突變;自然選擇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隔離導致新物種的形成。【詳析】A、適應是普遍存在的,生物都具有適應環(huán)境的特征,A正確;B、突變在自發(fā)或誘導產(chǎn)生,在自然選擇作用下,有利的變異會保留,不利的變異會被淘汰,B錯誤;C、適應的相對性與環(huán)境條件的不斷變化有關,C正確;D、生物的多樣性和適應性是生物進化的結果,D正確。故選B。13.達爾文在對加拉帕戈斯群島上的13種地雀進行研究時,發(fā)現(xiàn)這些地雀與生活在南美洲大陸上的地雀在羽色、鳴叫、產(chǎn)卵和求偶等方面極為相似,但這13種地雀的喙的類型和主要食物等有很大差別,如表所示。下列有關分析錯誤的是()地雀喙的類型鸚鵡型喙抓捕型喙探人型喙碾壓型喙主要食物水果昆蟲昆蟲或仙人掌種子棲息地樹息多數(shù)地息A.13種地雀的DNA和蛋白質(zhì)等生物大分子有著某些共同點B.可遺傳的有利變異的出現(xiàn)是地雀不同類型喙形成的必要條件C.島上的食物和棲息條件會影響地雀進化的方向D.加拉帕戈斯群島上的13種地雀間一定存在地理隔離〖答案〗D〖祥解〗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認為:生物進化的單位是種群,生物進化的實質(zhì)是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引起生物進化的因素包括突變、自然選擇、遷入和遷出、非隨機交配、遺傳漂變等;可遺傳變異為生物進化提供原材料,可遺傳變異包括基因突變、染色體變異、基因重組,基因突變和染色體變異統(tǒng)稱為突變;自然選擇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隔離導致新物種的形成?!驹斘觥緼、13種地雀的DNA和蛋白質(zhì)等生物大分子有著某些共同點,A正確;B、可遺傳的有利變異的出現(xiàn)是地雀不同類型喙形成的必要條件,B正確;C、島上的食物和棲息條件會影響地雀進化的方向,C正確;D、加拉帕戈斯群島有眾多小島,某些小島地雀之間可能不存在地理隔離,D錯誤。故選D。二、多項選擇題:本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兩個或兩個以上選項符合題目要求,全部選對得3分,選對但不全的得1分,有選錯的得0分。14.科研人員人工誘導獲得了果蠅突變體個體,對比突變體個體與野生型個體的某基因片段,發(fā)現(xiàn)正常堿基序列中只有一個位點發(fā)生了改變,即圖中“↓”處的堿基對由G—C變成了A—T。已知UAG,UAA,UGA為終止密碼子。下列有關分析正確的是()

A.人工誘導獲得果蠅突變體的原理是基因突變B.圖中模板鏈上每三個相連的堿基為一個密碼子C.突變之后該基因片段對應的mRNA序列發(fā)生改變D.突變之后該基因片段控制合成的蛋白質(zhì)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可能減小〖答案〗ACD〖祥解〗DNA分子中發(fā)生堿基對的增添、缺失和替換,引起的基因結構的改變叫基因突變。【詳析】A、人為誘導獲得果蠅突變體,堿基對由G-C變成了A-T,屬于基因突變,A正確;B、密碼子是mRNA上3個相鄰的堿基,這3個堿基決定1個氨基酸,圖中的模板鏈是DNA,B錯誤;C、DNA模板鏈由ACC變?yōu)榱薃CT,由DNA轉錄形成的mRNA堿基序列由UGG變成了UGA,mRNA序列發(fā)生改變,C正確;D、UGG能編碼氨基酸,UGA是終止密碼子,不編碼氨基酸,翻譯提前終止,氨基酸的數(shù)目變少,合成蛋白質(zhì)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減小,D正確。故選ACD。15.在細胞分裂時,同源染色體常常會出現(xiàn)異常,從而形成一些特殊結構,如倒位環(huán)(一對同源染色體中,一條是倒位染色體,另一條是正常染色體,兩條同源染色體不能以直線形式配對,而是有一條染色體形成一個圓圈才能完成同源部分的配對)等,下圖甲、乙分別表示倒位環(huán)和另一種類型的同源染色體異常,其中甲圖中的字母代表染色體的片段,乙圖中染色體顏色深淺代表染色體來源不同。下列有關分析錯誤的是()A.甲圖和乙圖所示的變異均屬于染色體結構變異B.甲圖和乙圖所示的變異均發(fā)生于減數(shù)分裂ⅡC.甲圖和乙圖所示的變異均屬于可遺傳的變異D.甲圖和乙圖所示的變異均會改變生物的性狀〖答案〗ABD〖祥解〗結合題意分析題圖甲可知,一對同源染色體中一條染色體內(nèi)有倒位環(huán),導致染色體結構倒位;分析圖乙可知同源染色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發(fā)生互換,屬于基因重組?!驹斘觥緼、圖甲有倒位環(huán),是染色體結構變異,圖乙是同源染色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發(fā)生互換,屬于基因重組,A錯誤;B、圖甲和圖乙都是發(fā)生在于同源染色體的時期,減數(shù)分裂Ⅱ無同源染色體,B錯誤;C、可遺傳變異包括染色體變異、基因重組和基因重組,C正確;D、甲圖和乙圖所示的變異不一定會改變生物的性狀,D錯誤。故選ABD。16.多數(shù)人能夠品嘗出PTC的苦澀味道,這些人被稱為嘗味者;少數(shù)人不能品嘗出PTC的苦澀味道,這些人被稱為味盲者。某人群中,PTC味盲者約占9%。人能否品嘗出PTC的苦澀味道是受味盲基因控制的,為研究該人群味盲基因的遺傳規(guī)律,研究人員調(diào)查某家族對PTC的嘗味能力并繪制出如下系譜圖。下列有關分析錯誤的是()A.味盲基因是位于常染色體上的隱性基因B.Ⅲ-10的味盲基因只來自Ⅱ-7C.Ⅰ-1、Ⅰ-3、1-4都是味言基因的攜帶者D.Ⅳ-1與該人群中的嘗味者婚配生出味盲者的概率是1/3〖答案〗BD〖祥解〗人類遺傳病分為單基因遺傳病、多基因遺傳病和染色體異常遺傳?。海?)單基因遺傳病包括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如并指)、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如白化?。閄染色體隱性遺傳?。ㄈ缪巡 ⑸ぃ?、伴X染色體顯性遺傳?。ㄈ缈咕S生素D佝僂?。#?)多基因遺傳病是由多對等位基因異常引起的,如青少年型糖尿病。(3)染色體異常遺傳病包括染色體結構異常遺傳?。ㄈ缲埥芯C合征)和染色體數(shù)目異常遺傳病(如21三體綜合征)。【詳析】A、根據(jù)系譜圖可知,Ⅱ?1、Ⅱ?2均為嘗味者,二者婚配后能生出味盲者的女性,說明味盲基因是位于常染色體上的隱性基因,A正確;B、Ⅲ?10是味盲者,含有兩個味盲基因,分別來自Ⅱ?7和Ⅱ?6,B錯誤;C、Ⅰ?1、Ⅰ?3、Ⅰ?4的后代中均出現(xiàn)味盲者,說明三人都是味盲基因的攜帶者,C正確;D、設相關基因是A/a,人群中,PTC味盲者約占9%,即aa=9%,則a=3%,A=97%,正常人群中AA=7/13,Aa=6/13,Ⅳ-1(aa)與嘗味者(6/13Aa)婚配,生出味盲者(aa)的概率=6/13×1/2=3/13,D錯誤。故選BD。17.R環(huán)(R-loop)是細胞內(nèi)一種特殊的三鏈核酸結構,由一條mRNA鏈、一條DNA模板鏈和一條DNA非模板鏈組成,其結構模式如圖所示。細胞內(nèi)存在某種酶X,酶X可以作用于R-loop,阻止它的積累和持久存在,有助于維持細胞中基因結構的穩(wěn)定。下列有關分析正確的是()A.R環(huán)可形成于基因表達的翻譯過程中B.R環(huán)的持久存在可能會導致細胞中某些蛋白質(zhì)的含量下降C.R環(huán)中存在堿基A與堿基U的配對D.酶X可能是一種DNA酶〖答案〗BC〖祥解〗基因表達包括轉錄和翻譯兩個過程,其中轉錄是以DNA的一條鏈為模板合成RNA的過程,翻譯是以mRNA為模板合成蛋白質(zhì)的過程。【詳析】A、R-loop是由一條mRNA和DNA模板鏈穩(wěn)定結合形成的DNA-RNA雙鏈,使另外一條DNA鏈單獨存在,說明該結構可能形成于轉錄過程中,R-loop不利于DNA結構保持穩(wěn)定,A錯誤;B、R-loop的形成會導致mRNA含量下降,不利于翻譯過程的進行,因此R-loop結構易導致某些蛋白質(zhì)含量下降,B正確;C、根據(jù)題意,R-loop結構是由一條mRNA鏈、一條DNA模板鏈和一條DNA非模板鏈組成,故堿基配對情況為A-U、T-A、C-G,C正確;D、酶X可以作用于R-loop,有助于維持細胞中基因結構的穩(wěn)定,故酶X水解R-1oop中的mRNA,使R-1oop中的基因恢復穩(wěn)定的雙螺旋結構,即酶X是RNA酶,D錯誤。故選BC。18.為研究捕食者在協(xié)同進化中的作用,生態(tài)學家通過實驗獲得了如表所示的數(shù)據(jù)。下列有關分析正確的是()項目引入捕食者之前適當引入捕食者10年之后生物有機物的量/()1510814829物種的種類數(shù)425451A.協(xié)同進化只發(fā)生在生物與生物之間B.實驗數(shù)據(jù)變化可以用“收割理論”來解釋C.實驗數(shù)據(jù)表明,適當引入捕食者對生物有機物的量影響不大D.實驗數(shù)據(jù)表明,適當引入捕食者有利于增加物種多樣性〖答案〗BCD〖祥解〗不同物種之間,生物與無機環(huán)境之間,在相互影響中不斷進化和發(fā)展,這就是協(xié)同進化。生物多樣性包括基因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和生態(tài)系統(tǒng)多樣性三個層次?!驹斘觥緼、協(xié)同進化可以發(fā)生在生物與生物之間,也可以生物與非生物之間,A錯誤;B、收割理論”由美國生態(tài)學家斯坦利提出,該理論指出,捕食者往往捕食個體數(shù)量多的物種,這樣就會避免出現(xiàn)一種或少數(shù)幾種生物在生態(tài)系統(tǒng)中占絕對優(yōu)勢的局面,為其他物種的形成騰出空間,因此可以用“收割理論”來解釋,B正確;C、實驗數(shù)據(jù)表明,適當引入捕食者對生物有機物的量影響不大,C正確;D、圖表數(shù)據(jù)引入捕食者后物種的種類數(shù)增加,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種多樣性,D正確。故選BCD。三、非選擇題:本題共5小題,共59分。19.赫爾希和蔡斯以T2噬菌體(一種專門寄生在大腸桿菌體內(nèi)的噬菌體)作為實驗材料,完成了著名的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該實驗的部分過程如圖所示?;卮鹣铝袉栴}:(1)根據(jù)實驗結果可知,該實驗中第一步的目的是______。第二步中大腸桿菌______(填“有”或“沒有”)被放射性物質(zhì)標記。(2)第三步中攪拌的目的是______。若保溫時間過長,則第四步離心后的實驗結果是______。(3)要進一步說明DNA是遺傳物質(zhì),還需要增設一組實驗,另一組實驗設計思路是______。(4)某些科學家模仿赫爾希和蔡斯實驗思路,在培養(yǎng)大腸桿菌的培養(yǎng)基中添加含14C標記的尿嘧啶,用噬菌體侵染細菌一段時間后,將細菌裂解、離心并分離出與核糖體結合的RNA,發(fā)現(xiàn)分離得到的RNA含有14C。再把這些RNA分別與細菌的DNA和噬菌體的DNA雜交,發(fā)現(xiàn)RNA可與噬菌體的DNA形成DNA—RNA雜交雙鏈,而不能與細菌的DNA雜交。上述實驗結果說明,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時,______。〖答案〗(1)①.制備被35S標記的T2噬菌體②.沒有(2)①.使吸附在細菌上的噬菌體與細菌分離②.上清液的放射性很高,沉淀物的放射性很低(3)用被32P標記的T2噬菌體去侵染未被放射性物質(zhì)標記的大腸桿菌,經(jīng)攪拌離心后檢測沉淀物和上清液的放射性(4)能以自身DNA為模板轉錄形成自身mRNA并利用大腸桿菌核糖體合成自身所需的蛋白質(zhì)〖祥解〗T2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步驟:分別用35S或32P標記噬菌體→噬菌體與大腸桿菌混合培養(yǎng)→噬菌體侵染未被標記的細菌→在攪拌器中攪拌,然后離心,檢測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質(zhì)。該實驗的結論:DNA是遺傳物質(zhì)。(1)實驗結果表明,上清液的放射性很高,沉淀物的放射性很低,故該實驗中第一步的目的是制備被35S標記的T2噬菌體。第二步中大腸桿菌沒有被放射性物質(zhì)標記,因為只有T2噬菌體的DNA注入大腸桿菌,而帶有放射性標記的T2噬菌體的蛋白質(zhì)外殼留在外面。(2)攪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細菌上的噬菌體與細菌分離,而離心的目的是讓上清液中析出重量較輕的T2噬菌體顆粒,而離心管的沉淀物中留下被感染的大腸桿菌。若保溫時間過長,子代噬菌體會從大腸桿菌釋放出來到上清液中,但子代噬菌體沒有放射性,則第四步離心后的實驗結果是上清液的放射性很高,沉淀物的放射性很低。(3)要進一步說明DNA是遺傳物質(zhì),還需要增設一組實驗來單獨研究DNA的作用,另一組的實驗設計思路為:用被32P標記的T2噬菌體去侵染未被放射性物質(zhì)標記的大腸桿菌,經(jīng)攪拌離心后檢測沉淀物和上清液的放射性。(4)結果發(fā)現(xiàn)這些RNA可與噬菌體的DNA形成DNA—RNA雜交雙鏈,而不能與細菌的DNA雜交,即這些RNA可與噬菌體的DNA存在堿基互補關系,而與細菌的DNA不存在堿基互補關系,說明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時能以自身DNA為模板轉錄形成自身mRNA并利用大腸桿菌核糖體合成自身所需的蛋白質(zhì)。20.為確定DNA復制方式是半保留復制而不是全保留復制,科學家以大腸桿菌為實驗材料設計了下列相關實驗,實驗按照“1組→2組→3組”的順序進行。實驗內(nèi)容及結果如表所示,表中“重帶”表示15N/15N/14N—DNA,“中帶”表示15N/14N—DNA,“輕帶”表示14N/14N—DNA。回答下列問題:組別1組2組3組大腸桿菌含14N的大腸桿菌大腸桿菌AA的子Ⅰ代培養(yǎng)液中唯一氮源①②繁殖代數(shù)多代一代一代培養(yǎng)產(chǎn)物大腸桿菌AA的子Ⅰ代A的子Ⅱ代操作提取DNA并離心提取DNA并離心提取DNA并離心離心結果都是重帶③④(1)上述實驗主要運用了______(答出2點)等技術。設置1組實驗的目的是______。(2)表格中的①是______,②是______。若2組、3組的離心結果(③④)分別是______,則說明DNA復制方式為半保留復制。(3)科學家進一步研究發(fā)現(xiàn),真核細胞的DNA分子復制時可觀察到多個復制泡,其結構如圖所示。復制泡的存在不能為DNA復制方式為半保留復制而不是全保留復制提供理論依據(jù),你的理由是______。圖中復制泡的存在說明DNA復制具有______的特點。〖答案〗(1)①.同位素標記和離心②.獲得大量只含15N的大腸桿菌(2)①.15NH4Cl②.14NH4Cl③.③都是中帶,④一半中帶和一半輕帶(3)①.復制泡的存在能說明DNA復制時以親代DNA的兩條鏈為模板鏈合成子鏈,但不能確定是子代DNA分子保留了原來親代DNA分子中一條鏈還是子代DNA的雙鏈都是新合成的②.邊解旋邊復制(或多起點復制)〖祥解〗DNA在復制時,以親代DNA的每一條鏈作模板,合成完全相同的兩個雙鏈子代DNA,每個子代DNA中都含有一條親代DNA鏈,這種現(xiàn)象稱為DNA的半保留復制。(1)由題干和表格可知,上述實驗主要運用了同位素標記和離心等技術,設置第1組實驗的目的是將大腸桿菌中的DNA全部標記上15N,即獲得大量只含15N的大腸桿菌。(2)因為DNA復制是半保留復制,要想得到全部被15N標記的大腸桿菌A,必須在以15N為唯一氮源的培養(yǎng)液中經(jīng)過多代培養(yǎng),因此①是15NH4Cl,要探究DNA復制的方式,需要將大腸桿菌A(含15N)放在14N的培養(yǎng)液中培養(yǎng),根據(jù)子代DNA的分布位置,進行判斷DNA復制方式,因此②是14NH4Cl。若DNA的復制為半保留復制,則后代DNA的兩條鏈,一條鏈是母鏈,另一條鏈是新合成的子鏈,大腸桿菌A(含15N)在14N的培養(yǎng)液中培養(yǎng),子一代的兩個DNA都是一條鏈含有15N,一條鏈含有14N,即15N/14N-DNA,是中帶,因此③都是中帶。A的子一代在14N的培養(yǎng)液中培養(yǎng),因此后代有兩種DNA,一種是一條鏈含有15N,一條鏈含有14N,即15N/14N-DNA,是中帶,另一種是一條鏈含有14N,一條鏈含有14N,即14N/14N-DNA,是輕帶,因此3組的離心結果④是一半中帶和一半輕帶。(3)復制泡的存在能說明DNA復制時以親代DNA的兩條鏈為模板鏈合成子鏈,但不能確定是子代DNA分子保留了原來親代DNA分子中一條鏈還是子代DNA的雙鏈都是新合成的,故復制泡的存在不能為DNA復制方式為半保留復制而不是全保留復制提供理論依據(jù)。圖中多個復制泡的存在說明DNA復制具有邊解旋邊復制(多起點復制)特點。21.MIR-15a基因控制合成的miRNA是真核細胞中一類不編碼蛋白質(zhì)的短序列RNA,其主要具有調(diào)控其他基因表達的功能。miRNA調(diào)控Bcl2基因(其編碼的蛋白質(zhì)Bcl2有抑制細胞凋亡的作用)表達的機理如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1)核糖體在①上的移動方向是______(填“從左向右”或“從右向左”)。圖中①可與多個核糖體結合形成多聚核糖體,意義是______。翻譯結束后,圖中形成的②完全相同,原因是______。(2)真核細胞中的miRNA前體是通過______過程形成的,該過程需要______酶的參與。成熟miRNA的形成需要在某種酶的作用下對miRNA前體進行剪切,使其序列變短,則該酶發(fā)揮作用時能形成成熟miRNA,同時還可能形成游離的______分子。(3)科學研究發(fā)現(xiàn),細胞凋亡過程中MIR-15a基因的表達會明顯增強,請據(jù)圖分析其中原因:______?!即鸢浮剑?)①.從右向左②.能顯著提高翻譯的效率③.合成多肽鏈的模板相同(2)①.轉錄②.RNA聚合③.核糖核苷酸(3)MIR-15a基因轉錄形成的成熟miRNA能與Bcl2基因轉錄成的mRNA結合,從而使Bcl2基因的翻譯過程無法正常進行,導致細胞中的Bcl2減少,不能抑制細胞凋亡〖祥解〗據(jù)圖分析,A過程表示轉錄,B過程表示翻譯,①表示轉錄形成的信使RNA,②表示翻譯形成的多肽,MIR-15a基因控制合成的miRNA,可與BC12形成基因轉錄生成的mRNA發(fā)生堿基互補配對,形成雙鏈,阻斷翻譯過程。(1)觀察圖中核糖體與①的結合位置,核糖體從起始密碼子開始讀取并翻譯,根據(jù)所給圖形,核糖體在①上的移動方向是從左向右。圖中①可與多個核糖體結合形成多聚核糖體,意義是可以在短時間內(nèi)合成大量相同的多肽鏈,提高翻譯的效率。翻譯結束后,圖中形成的②完全相同,原因是這些核糖體均以同一條①為模板進行翻譯,遵循堿基互補配對原則,所以合成的②完全相同。(2)真核細胞中的miRNA前體是通過轉錄過程形成的,該過程需要RNA聚合酶的參與。成熟mRNA的形成需要在某種酶的作用下對miRNA前體進行剪切,使其序列變短,該酶發(fā)揮作用時能形成成熟mRNA,同時還可能形成游離的核糖核苷酸分子。(3)細胞凋亡過程中MIR-15a基因的表達會明顯增強,原因是MIR-15a基因轉錄形成的成熟miRNA能與Bcl2基因轉錄成的mRNA結合,從而使Bcl2基因的翻譯過程無法正常進行,導致細胞中的Bcl2減少,不能抑制細胞凋亡22.遠緣雜交是指兩個物種之間的雜交,它可以把不同物種的基因組合在一起,使得雜交后代在表型和基因型方面發(fā)生顯著變化,但遠緣雜交難以形成可育品系,因此育種工作者建立了如圖所示的一步法育種技術和多步法育種技術,并用這兩種技術培育了一批優(yōu)良魚類?;卮鹣铝袉栴}:(1)遠緣雜交難以形成可育品系的原因是雜交的雙親存在______。(2)據(jù)圖可知,F(xiàn)1染色體組數(shù)及其組成可表示為______,這樣的F1通常不可育,主要原因是______。(3)圖中多步法育種技術中,獲得的可育優(yōu)質(zhì)后代是______品系,獲得該品系依據(jù)的遺傳學原理是______。育種工作者欲利用上述材料培育一批A物種的三倍體魚,其育種思路是______。〖答案〗(1)生殖隔離(2)①.2nAB②.異源二倍體無同源染色體,無法進行聯(lián)會(3)①.異源四倍體②.染色體數(shù)目變異③.讓圖中同源四倍體品系與同源二倍體品系雜交,其后代即為三倍體魚〖祥解〗(1)遠緣雜交是指兩個物種之間的雜交,難以形成可育品系的原因是雜交的雙親存在生殖隔離。(2)A物種的配子中含一個染色體組A,染色體數(shù)目為n,B物種的配子中含一個染色體組B,染色體數(shù)目為n,二者雜交得到的F1染色體數(shù)目及組成分別為2n、AB。F1中含有2個染色體組,一個來自A物種,一個來自B物種,通常不可育,原因是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聯(lián)會紊亂,導致不能產(chǎn)生正常配子。(3)圖中多步法育種技術中,獲得的可育優(yōu)質(zhì)后代是異源四倍體品系,獲得該品系依據(jù)的遺傳學原理是染色體數(shù)目變異,培育一批A物種的三倍體魚,其育種思路是讓圖中同源四倍體品系與同源二倍體品系雜交,其后代即為三倍體魚。23.某XY型性別決定的雌雄異株植物的葉形受三對等位基因D/d,E/e,F(xiàn)/f控制。當顯性基因D、E、F同時存在時表型為心形葉,其余情況均為卵形葉。一株純合的心形葉雄株與隱性純合卵形葉雌株雜交得F1,F(xiàn)1雌雄株隨機傳粉得到F2,不考慮染色體互換和基因突變。回答下列問題:(1)若三對等位基因均位于常染色體上且獨立遺傳,則F2的表型及比例為______。若三對等位基因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則F2的表型及比例為______。(2)若三對等位基因均位于常染色體上,F(xiàn)1雌株和雄株產(chǎn)生的配子種類及比例為DEF:dcF:DEf:def=1:1:1:1,則說明基因______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F(xiàn)2中心形葉植株所占的比例為______。(3)若三對等位基因獨立遺傳且F/f基因僅位于X染色體上,則F1表型為______。(4)該植物常開紅色花,其花色主要是由花瓣中所含色素種類決定的,受A、B兩對常染色體上獨立遺傳的基因控制,其代謝途徑如圖所示,現(xiàn)有甲(雌株)、乙(雄株)兩白花單基因突變純合株,現(xiàn)欲探究是否為同一基因突變的結果,請寫出實驗思路和預期實驗結果及結論。實驗思路:______。預期實驗結果及結論:______?!即鸢浮剑?)①.心形葉:卵形葉=27:37②.心形葉:卵形葉=3:1(2)①.DE、de②.9/16(3)雌株全表現(xiàn)為心形葉,雄株全表現(xiàn)為卵形葉(4)①.將甲、乙兩白花突變株進行雜交,觀察子代植株的表型②.若子代全開白花,則甲、乙兩白花突變株是同一基因突變的結果;若子代出現(xiàn)紅花植株,則甲、乙兩白花突變株不是同一基因突變的結果〖祥解〗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zhì)是: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離或自由組合是互不干擾的;在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離的同時,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1)純合的心形葉雌株的基因型為DDEEFF,與隱性純合卵形葉雄株的基因型為ddeeff,雜交得F1的基因型為DdEeFf,若三對等位基因均位于常染色體上且獨立遺傳,則F1可產(chǎn)生配子DEF、DEf、DeF、Def、dEF、dEf、deF和def,F(xiàn)1雌雄株隨機傳粉得到F2,當顯性基因D、E、F同時存在時表型為心形葉,其余情況均為卵形葉,即心形葉D-E-F-:卵形葉=(3/4×3/4×3/4):(1-3/4×3/4×3/4)=27:37。若三對等位基因位于一對常染色體上,則F1可產(chǎn)生配子DEF和def,F(xiàn)1雌雄株隨機傳粉得到F2,F(xiàn)2為DDEEFF:DdEeFf:ddeeff=1:2:1,即心形葉D-E-F-:卵形葉ddeeff=3:1。(2)F1的基因型為DdEeFf,F(xiàn)1雌株和雄株產(chǎn)生的配子為DEF:dcF:DEf:def=1:1:1:1,該比例相當于兩對等位基因自由組合產(chǎn)生的配子類型,觀察發(fā)現(xiàn)DE連鎖,de連鎖,即DE、de位于一對常染色體上。F2中心形葉植株所占的比例為心形葉D-E-F-:卵形葉(D-E-ff:ddeeF-:ddeeff)=9:3:3:1,即心形葉:卵形葉=9:7,則F2中心形葉植株所占的比例為9/16。(3)若F/f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另兩對基因均位于常染色體上且獨立遺傳,則F1的基因型可表示為DdEeXfY、DdEeXFXf,表型為雌株全表現(xiàn)為心形葉,雄株全表現(xiàn)為卵形葉。(4)由題意可知,該植物常開紅色花,說明其基因型為A-B-,兩突變植株基因型可能為aaBB或AAbb,欲探究是否為同一基因突變的結果,可讓將甲、乙兩白花突變株進行雜交,觀察子代植株的表型。若為同一基因突變的結果,則設均為aaBB,雜交后子代均為aaBB,全為白色;若不是同一基因突變的結果,則兩株植株分別為aaBB和AAbb,雜交后自交均為AaBb,全為紅色。邢臺市2023—2024學年高一(下)期末測試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生號、考場號、座位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4.本試卷主要考試內(nèi)容:人教版必修2。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13小題,每小題2分,共26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有些植物的花為兩性花(一朵花中既有雄蕊,也有雌蕊),有些植物的花為單性花(一朵花中只有雄蕊或雌蕊)。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自然狀態(tài)下開兩性花的植株的自交后代都是純種B.單性花植株的雜交流程是去雄→套袋→傳粉→套袋C.在自然狀態(tài)下,兩性花植株只能進行自花傳粉D.在自然狀態(tài)下,單性花植株一般進行異花傳粉〖答案〗D〖祥解〗(1)對于兩性花,人工異花授粉過程為:去雄(在花蕾期去掉雄蕊)→套上紙袋→人工異花授粉(待花成熟時,采集另一株植株的花粉涂在去雄花的柱頭上)→套上紙袋。(2)對于單性花,人工異花授粉過程為:套上紙袋→人工異花授粉(待花成熟時,采集另一株植株的花粉涂在去雄花的柱頭上)→套上紙袋?!驹斘觥緼、自然狀態(tài)下開兩性花的植株的自交后代有純合子和雜合子,A錯誤;B、單性花植株的雜交流程是套袋→傳粉→套袋,不需要進行去雄,B錯誤;C、在自然狀態(tài)下,兩性花植株既可以進行自花傳粉,也可以進行異花傳粉,C錯誤;D、單性花的一朵花中只有雄蕊或雌蕊,所以在自然狀態(tài)下,單性花植株一般進行異花傳粉,D正確。故選D。2.玉米是雌雄同株異花植物,玉米的育性受一對等位基因M/m控制,其中基因型為MM、Mm的個體可產(chǎn)生可育的雌雄配子,基因型為mm的個體表現(xiàn)為雄性不育,只能產(chǎn)生可育的雌配子。讓基因型為Mm的個體與基因型為mm的個體雜交,后代中雄性不育個體所占比例為()A.1/4 B.2/5 C.1/2 D.3/4〖答案〗C〖祥解〗在這道題中,涉及到基因的分離定律?;虻姆蛛x定律指在雜合子細胞中,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獨立性;當細胞進行減數(shù)分裂時,等位基因會隨著同源染色體的分開而分離,分別進入兩個配子中,獨立地隨配子遺傳給后代。對于玉米育性這一性狀,由等位基因M/m控制,MM、Mm可育,mm雄性不育。【詳析】基因型為Mm的個體產(chǎn)生兩種配子M和m,比例為1:1;基因型為mm的個體只能產(chǎn)生m配子。雜交后代基因型及比例為Mm:mm=1:1。雄性不育個體(mm)所占比例為1/2,C正確,ABD錯誤。故選C。3.某品種小鼠的毛色受常染色體上三個復等位基因A1、A2和A3控制,其中A1基因決定黃色,A2基因決定鼠色,A3基因決定黑色?,F(xiàn)用一對基因型為A1A2和A1A3的小鼠雜交,獲得F1,F(xiàn)1個體中黃色:鼠色=3:1。據(jù)此可推斷,A1、A2和A3的顯隱性關系是()A.A1>A2>A3 B.A2>A1>A3C.A1>A3>A2 D.A2>A3>A1〖答案〗A〖祥解〗基因分離定律的實質(zhì):在雜合子的細胞中,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獨立性;生物體在進行減數(shù)分裂形成配子時,等位基因會隨著同源染色體的分開而分離,分別進入到兩個配子中,獨立地隨配子遺傳給后代?!驹斘觥恳粚蛐蜑锳1A2和A1A3的小鼠雜交,得F1,F(xiàn)1中黃色:鼠色=3:1,A1基因決定黃色,A2基因決定鼠色,A3基因決定黑色,可推斷基因型為A2A3的個體表現(xiàn)為鼠色,且基因的顯隱性關系為A2>A3;基因型為A1A1、A1A2、A1A3的個體表現(xiàn)為黃色,且基因的顯隱性關系為A1>A2、A1>A3,因此A1、A2和A3的顯隱性關系是A1>A2>A3,A正確,BCD錯誤;故選A。4.某二倍體雌性動物體內(nèi)細胞正常分裂過程中不同時期細胞內(nèi)染色體、染色單體和核DNA數(shù)量的關系以及細胞分裂圖像如圖1、圖2所示。下列有關分析錯誤的是()A.圖1中a表示染色體數(shù)量B.該生物一個染色體組中含有2條染色體C.圖2中甲對應圖1中Ⅲ時期D.圖2中丙為初級卵母細胞〖答案〗C〖祥解〗在細胞分裂過程中,染色體、染色單體和核DNA數(shù)量會發(fā)生變化。染色體數(shù)等于著絲粒數(shù)。當沒有染色單體存在時,染色體數(shù)等于核DNA數(shù);當有染色單體存在時,染色單體數(shù)等于核DNA數(shù),是染色體數(shù)的2倍。【詳析】A、圖1中a表示染色體數(shù)量,因為在細胞分裂過程中,染色體數(shù)相對穩(wěn)定,A正確;B、該生物一個染色體組中含有2條染色體,染色體組是指細胞中的一組非同源染色體,在二倍體生物中,染色體組的染色體條數(shù)等于配子中的染色體條數(shù),B正確;C、圖2中甲細胞處于有絲分裂中期,對應圖1中II時期,而不是Ⅲ時期,C錯誤;D、圖2中丙細胞處于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后期,為初級卵母細胞,D正確。故選C。5.果蠅的紅眼和白眼受一對等位基因(A和a)控制,長翅和殘翅受另一對等位基因(B和b)控制。某紅眼殘翅果蠅和白眼長翅果蠅作親本雜交產(chǎn)生F1,F(xiàn)1自由交配,所得F2中雌雄果蠅的表型和相應數(shù)量如表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項目紅眼長翅紅眼殘翅白眼長翅白眼殘翅雌果蠅802600雄果蠅38133912A.控制果蠅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且紅眼對白眼為顯性B.控制果蠅翅型的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且長翅對殘翅為顯性C.F2的雌雄果蠅共存在12種基因型D.F2雌果蠅中純合子占1/6〖答案〗D〖祥解〗(1)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zhì)是: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離或自由組合是互不干擾的;在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離的同時,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2)題意分析,F(xiàn)2中紅眼∶白眼=3∶1,且白眼性狀只要雄性,說明紅眼對白眼為顯性,且相關基因(A和a)位于X染色體上,F(xiàn)2中長翅∶殘翅=3∶1,且與性別無關,說明控制長翅和殘翅的基因(B和b)位于常染色體上,且長翅對殘翅為顯性。據(jù)此可推測,F(xiàn)1的基因型為BbXAXa、BbXAY,故親本紅眼殘翅果蠅和白眼長翅果蠅的基因型分別為bbXAXA、BBXaY.?!驹斘觥緼、由雜交實驗結果分析,F(xiàn)2雌果蠅只出現(xiàn)紅眼、雄果蠅出現(xiàn)紅眼和白眼,可推斷基因A/a位于X染色體上,且紅眼對白眼為顯性,A正確;B、F2雌雄果蠅的翅型表現(xiàn)相同,長翅:殘翅=3:1,說明基因B/b位于常染色體上,且長翅對殘翅為顯性,B正確;C、親本的基因型為bbXAXA、BBXaY,F(xiàn)1的基因型為BbXAXa、BbXAY,F(xiàn)2的雌雄果蠅中存在3×4=12種基因型,C正確;D、F2的雌果蠅中純合子BBXAXA和bbXAXA共占1/4×1/2+1/4×1/2=1/4,D錯誤。故選D6.圖1為果蠅染色體組成及部分基因位置示意圖。圖2為X、Y染色體各區(qū)段示意圖。已知控制果蠅眼色的紅眼基因F和白眼基因f,可能位于圖2中區(qū)段(1)或區(qū)段(2)上。下列有關分析正確的是()A.圖1所示果蠅至少可以產(chǎn)生4種不同基因型的配子B.圖1所示B(b)基因位于圖2中的區(qū)段(1)上C.只考慮圖2中區(qū)段(1)上的一對基因,圖1所示果蠅可能有3種基因型D.雌性白眼果蠅與純合雄性紅眼果蠅雜交可確定F(f)基因的具體位置〖答案〗D〖祥解〗分析題圖,圖1為雄性果蠅染色體組成,基因型為AaDdXBY。【詳析】A、若不考慮突變,基因型為AaDdXBY的果蠅至少可以產(chǎn)生2×2×2=8種基因型的精子,A錯誤;B、圖1所示B(b)基因位于圖2中的區(qū)段2上,B錯誤;C、只考慮圖2中區(qū)段1上一對基因,圖1中果蠅可能有4種基因型,即XEYE、XeYe、XEYe、XeYE,C錯誤;D、雌性白眼果蠅(XfXf)與純合雄性紅眼果蠅(XFY或XFYF)雜交,根據(jù)子代是否出現(xiàn)白眼,可確定F(f)基因的具體位置,D正確。故選D。7.下圖為某生物細胞中的DNA片段模式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①②交替連接構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B.③④比例越高,DNA解旋需要的能量越多C.①②③構成了DNA的基本單位——脫氧核苷酸D.a鏈與b鏈反向平行并形成螺旋結構〖答案〗B〖祥解〗DNA的雙螺旋結構:①DNA分子是由兩條反向平行的脫氧核苷酸長鏈盤旋而成的。②DNA分子中的脫氧核糖和磷酸交替連接,排列在外側,構成基本骨架,堿基在內(nèi)側。③兩條鏈上的堿基通過氫鍵連接起來,形成堿基對且遵循堿基互補配對原則?!驹斘觥緼、磷酸①與脫氧核糖②的交替連接構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A正確;B、③④為A和T形成的堿基對中有2個氫鍵,鳥嘌呤和胞嘧啶之間形成的堿基中有3個氫鍵,鳥嘌呤和胞嘧啶所占比例越高,DNA結構穩(wěn)定型越高,DNA解旋需要的能量越高,B錯誤;C、①是磷酸,②是脫氧核糖,③是含氮堿基,①②③構成了DNA的基本單位——脫氧核苷酸,C正確;D、圖中a鏈與b鏈為互補關系,二者反向平行形成螺旋結構,D正確。故選B。8.科學家研究發(fā)現(xiàn)基因的啟動子(與RNA聚合酶識別、結合和開始轉錄的一段DNA序列)發(fā)生高度甲基化會導致該基因沉默,并且這種現(xiàn)象可以遺傳給下一代。下列有關甲基化的敘述,錯誤的是()A.基因啟動子甲基化改變了基因的堿基排列順序B.基因的啟動子甲基化可能影響該基因的轉錄過程C.構成染色體的組蛋白發(fā)生甲基化也會影響基因的表達D.原癌基因的啟動子甲基化會使細胞更容易發(fā)生癌變〖答案〗AD〖祥解〗基因的堿基序列沒有變化,但部分堿基發(fā)生了甲基化修飾,抑制了基因的表達,進而對表型產(chǎn)生影響。這種DNA甲基化修飾可以遺傳給后代,使后代出現(xiàn)同樣的表型。像這樣,生物體基因的堿基序列保持不變,但基因表達和表型發(fā)生可遺傳變化的現(xiàn)象,叫作表觀遺傳?!驹斘觥緼、基因啟動子甲基化是一種表觀遺傳修飾,不改變基因內(nèi)部的堿基排列順序,A錯誤;B、基因的啟動子是RNA聚合酶識別和結合的部位,啟動子甲基化可能影響RNA聚合酶與之的結合,從而影響基因的轉錄過程,B正確;C、構成染色體的組蛋白發(fā)生甲基化會改變?nèi)旧|(zhì)的結構和狀態(tài),從而影響基因的表達,C正確;D、原癌基因控制細胞增殖,原癌基因的啟動子高度甲基化會導致原癌基因沉默,使得原癌基因不能正常表達,從而降低細胞癌變的可能性,而不是使細胞更易癌變,D錯誤。故選AD。9.基因中的堿基序列蘊含著遺傳信息,但需要“詞典”(氨基酸的密碼子表)和“搬運工”(tRNA)的參與,才能將遺傳信息正確翻譯并表達出來。某tRNA分子結構如圖所示,其中數(shù)字代表相應核苷酸在tRNA分子中的排列序號。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所有生物“詞典”中GTA決定的氨基酸均相同B.該tRNA分子由76個脫氧核苷酸構成C.該tRNA分子中存在氫鍵,屬于雙鏈結構D.該tRNA分子中有三個堿基能與“詞典”中的密碼子互補配對〖答案〗D〖祥解〗mRNA上3個相鄰的堿基決定1個氨基酸。每3個這樣的堿基叫作1個密碼子,科學家將64個密碼子編制成了密碼子表。從密碼子表可以看出,像苯丙氨酸、亮氨酸這樣,絕大多數(shù)氨基酸都有幾個密碼子,這一現(xiàn)象稱作密碼子的簡并?!驹斘觥緼、題中的詞典是指翻譯過程中的密碼子表,由于密碼子位于mRNA上,而組成RNA的堿基為A、U、G、C,因此”詞典”中GTA一定不存在,更不可能決定氨基酸,A錯誤;B、RNA的基本單位是核糖核苷酸,所以該tRNA分子由76個核糖核苷酸構成,B錯誤;C、該tRNA分子中存在氫鍵,只是局部有部分堿基互補配對,該tRNA仍是單鏈結構,C錯誤;D、該tRNA分子中有三個堿基(反密碼子)能與“詞典”中的密碼子互補配對,D正確。故選D。10.豌豆種子的圓粒和皺粒分別由等位基因A、a控制,圓粒豌豆和皺粒豌豆產(chǎn)生的機理如圖所示。下列有關分析正確的是()A.基因A和基因a控制的是不同性狀B.過程②插入的一段DNA序列,導致基因發(fā)生了重組C.上圖說明基因可以通過控制酶的合成間接控制生物性狀D.上圖能說明基因與性狀并不是簡單的一一對應關系〖答案〗C〖祥解〗等位基因是指位于同源染色體相同位置,控制相對性狀的基因?;蚩梢酝ㄟ^控制酶的合成來控制代謝過程,進而間接控制生物的性狀?!驹斘觥緼、基因A和基因a控制的是同一性狀(豌豆種子的形狀)的不同表現(xiàn)類型,A錯誤;B、過程②插入一段DNA序列,導致基因發(fā)生了基因突變,而不是基因重組,B錯誤;C、圖中基因A控制合成淀粉分支酶,從而使淀粉含量升高,表現(xiàn)為圓粒豌豆;基因a不能合成淀粉分支酶,淀粉含量下降,表現(xiàn)為皺粒豌豆,說明基因可以通過控制酶的合成間接控制生物性狀,C正確;D、上圖中一個基因(A或a)控制一種性狀(圓?;虬櫫#f明了基因與性狀是簡單的一一對應關系,D錯誤。故選C。11.下列關于基因重組的敘述,錯誤的是()A.基因重組能為生物進化提供豐富的原材料B.基因重組可發(fā)生于減數(shù)分裂Ⅰ的后期C.基因重組導致雜合子Aa的自交后代的性狀分離比為3:1D.基因重組增加了配子種類的多樣性〖答案〗C〖祥解〗基因重組指在生物體進行有性生殖的過程中,控制不同性狀的基因重新組合。兩種類型:(1)同源染色體之間的非姐妹染色單體的交叉互換(2)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組合?!驹斘觥緼、突變和基因重組為生物進化提供豐富的原材料,A正確;B、同源染色體聯(lián)會時發(fā)生的交叉互換型的基因重組發(fā)生在減數(shù)分裂Ⅰ的前期,自由組合型的基因重組發(fā)生在減數(shù)分裂Ⅰ后期,B正確;C、基因重組主要是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的組合引起的,雜合子Aa自交后代性狀分離比3:1,是由于等位基因分離,雌雄配子隨機結合導致的,C錯誤;D、通過基因重組可以增加配子的種類,使生物具有多樣性,D正確。故選C。12.生物在遺傳中會受各種因素的影響而產(chǎn)生不同類型的變異,然后環(huán)境從中選擇與之相適應的變異類型。下列有關適應的描述,錯誤的是()A.適應是普遍存在的,生物都具有適應環(huán)境的特征B.在自然選擇的作用下,生物會產(chǎn)生適應環(huán)境的變異C.適應的相對性與環(huán)境條件的不斷變化有關D.生物的多樣性和適應性是生物進化的結果〖答案〗B〖祥解〗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認為:生物進化的單位是種群,生物進化的實質(zhì)是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引起生物進化的因素包括突變、自然選擇、遷入和遷出、非隨機交配、遺傳漂變等;可遺傳變異為生物進化提供原材料,可遺傳變異包括基因突變?nèi)旧w變異、基因重組,基因突變和染色體變異統(tǒng)稱為突變;自然選擇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隔離導致新物種的形成。【詳析】A、適應是普遍存在的,生物都具有適應環(huán)境的特征,A正確;B、突變在自發(fā)或誘導產(chǎn)生,在自然選擇作用下,有利的變異會保留,不利的變異會被淘汰,B錯誤;C、適應的相對性與環(huán)境條件的不斷變化有關,C正確;D、生物的多樣性和適應性是生物進化的結果,D正確。故選B。13.達爾文在對加拉帕戈斯群島上的13種地雀進行研究時,發(fā)現(xiàn)這些地雀與生活在南美洲大陸上的地雀在羽色、鳴叫、產(chǎn)卵和求偶等方面極為相似,但這13種地雀的喙的類型和主要食物等有很大差別,如表所示。下列有關分析錯誤的是()地雀喙的類型鸚鵡型喙抓捕型喙探人型喙碾壓型喙主要食物水果昆蟲昆蟲或仙人掌種子棲息地樹息多數(shù)地息A.13種地雀的DNA和蛋白質(zhì)等生物大分子有著某些共同點B.可遺傳的有利變異的出現(xiàn)是地雀不同類型喙形成的必要條件C.島上的食物和棲息條件會影響地雀進化的方向D.加拉帕戈斯群島上的13種地雀間一定存在地理隔離〖答案〗D〖祥解〗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認為:生物進化的單位是種群,生物進化的實質(zhì)是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引起生物進化的因素包括突變、自然選擇、遷入和遷出、非隨機交配、遺傳漂變等;可遺傳變異為生物進化提供原材料,可遺傳變異包括基因突變、染色體變異、基因重組,基因突變和染色體變異統(tǒng)稱為突變;自然選擇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隔離導致新物種的形成?!驹斘觥緼、13種地雀的DNA和蛋白質(zhì)等生物大分子有著某些共同點,A正確;B、可遺傳的有利變異的出現(xiàn)是地雀不同類型喙形成的必要條件,B正確;C、島上的食物和棲息條件會影響地雀進化的方向,C正確;D、加拉帕戈斯群島有眾多小島,某些小島地雀之間可能不存在地理隔離,D錯誤。故選D。二、多項選擇題:本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兩個或兩個以上選項符合題目要求,全部選對得3分,選對但不全的得1分,有選錯的得0分。14.科研人員人工誘導獲得了果蠅突變體個體,對比突變體個體與野生型個體的某基因片段,發(fā)現(xiàn)正常堿基序列中只有一個位點發(fā)生了改變,即圖中“↓”處的堿基對由G—C變成了A—T。已知UAG,UAA,UGA為終止密碼子。下列有關分析正確的是()

A.人工誘導獲得果蠅突變體的原理是基因突變B.圖中模板鏈上每三個相連的堿基為一個密碼子C.突變之后該基因片段對應的mRNA序列發(fā)生改變D.突變之后該基因片段控制合成的蛋白質(zhì)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可能減小〖答案〗ACD〖祥解〗DNA分子中發(fā)生堿基對的增添、缺失和替換,引起的基因結構的改變叫基因突變?!驹斘觥緼、人為誘導獲得果蠅突變體,堿基對由G-C變成了A-T,屬于基因突變,A正確;B、密碼子是mRNA上3個相鄰的堿基,這3個堿基決定1個氨基酸,圖中的模板鏈是DNA,B錯誤;C、DNA模板鏈由ACC變?yōu)榱薃CT,由DNA轉錄形成的mRNA堿基序列由UGG變成了UGA,mRNA序列發(fā)生改變,C正確;D、UGG能編碼氨基酸,UGA是終止密碼子,不編碼氨基酸,翻譯提前終止,氨基酸的數(shù)目變少,合成蛋白質(zhì)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減小,D正確。故選ACD。15.在細胞分裂時,同源染色體常常會出現(xiàn)異常,從而形成一些特殊結構,如倒位環(huán)(一對同源染色體中,一條是倒位染色體,另一條是正常染色體,兩條同源染色體不能以直線形式配對,而是有一條染色體形成一個圓圈才能完成同源部分的配對)等,下圖甲、乙分別表示倒位環(huán)和另一種類型的同源染色體異常,其中甲圖中的字母代表染色體的片段,乙圖中染色體顏色深淺代表染色體來源不同。下列有關分析錯誤的是()A.甲圖和乙圖所示的變異均屬于染色體結構變異B.甲圖和乙圖所示的變異均發(fā)生于減數(shù)分裂ⅡC.甲圖和乙圖所示的變異均屬于可遺傳的變異D.甲圖和乙圖所示的變異均會改變生物的性狀〖答案〗ABD〖祥解〗結合題意分析題圖甲可知,一對同源染色體中一條染色體內(nèi)有倒位環(huán),導致染色體結構倒位;分析圖乙可知同源染色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發(fā)生互換,屬于基因重組。【詳析】A、圖甲有倒位環(huán),是染色體結構變異,圖乙是同源染色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發(fā)生互換,屬于基因重組,A錯誤;B、圖甲和圖乙都是發(fā)生在于同源染色體的時期,減數(shù)分裂Ⅱ無同源染色體,B錯誤;C、可遺傳變異包括染色體變異、基因重組和基因重組,C正確;D、甲圖和乙圖所示的變異不一定會改變生物的性狀,D錯誤。故選ABD。16.多數(shù)人能夠品嘗出PTC的苦澀味道,這些人被稱為嘗味者;少數(shù)人不能品嘗出PTC的苦澀味道,這些人被稱為味盲者。某人群中,PTC味盲者約占9%。人能否品嘗出PTC的苦澀味道是受味盲基因控制的,為研究該人群味盲基因的遺傳規(guī)律,研究人員調(diào)查某家族對PTC的嘗味能力并繪制出如下系譜圖。下列有關分析錯誤的是()A.味盲基因是位于常染色體上的隱性基因B.Ⅲ-10的味盲基因只來自Ⅱ-7C.Ⅰ-1、Ⅰ-3、1-4都是味言基因的攜帶者D.Ⅳ-1與該人群中的嘗味者婚配生出味盲者的概率是1/3〖答案〗BD〖祥解〗人類遺傳病分為單基因遺傳病、多基因遺傳病和染色體異常遺傳?。海?)單基因遺傳病包括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如并指)、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如白化?。閄染色體隱性遺傳?。ㄈ缪巡 ⑸ぃ?、伴X染色體顯性遺傳病(如抗維生素D佝僂?。?。(2)多基因遺傳病是由多對等位基因異常引起的,如青少年型糖尿病。(3)染色體異常遺傳病包括染色體結構異常遺傳病(如貓叫綜合征)和染色體數(shù)目異常遺傳?。ㄈ?1三體綜合征)?!驹斘觥緼、根據(jù)系譜圖可知,Ⅱ?1、Ⅱ?2均為嘗味者,二者婚配后能生出味盲者的女性,說明味盲基因是位于常染色體上的隱性基因,A正確;B、Ⅲ?10是味盲者,含有兩個味盲基因,分別來自Ⅱ?7和Ⅱ?6,B錯誤;C、Ⅰ?1、Ⅰ?3、Ⅰ?4的后代中均出現(xiàn)味盲者,說明三人都是味盲基因的攜帶者,C正確;D、設相關基因是A/a,人群中,PTC味盲者約占9%,即aa=9%,則a=3%,A=97%,正常人群中AA=7/13,Aa=6/13,Ⅳ-1(aa)與嘗味者(6/13Aa)婚配,生出味盲者(aa)的概率=6/13×1/2=3/13,D錯誤。故選BD。17.R環(huán)(R-loop)是細胞內(nèi)一種特殊的三鏈核酸結構,由一條mRNA鏈、一條DNA模板鏈和一條DNA非模板鏈組成,其結構模式如圖所示。細胞內(nèi)存在某種酶X,酶X可以作用于R-loop,阻止它的積累和持久存在,有助于維持細胞中基因結構的穩(wěn)定。下列有關分析正確的是()A.R環(huán)可形成于基因表達的翻譯過程中B.R環(huán)的持久存在可能會導致細胞中某些蛋白質(zhì)的含量下降C.R環(huán)中存在堿基A與堿基U的配對D.酶X可能是一種DNA酶〖答案〗BC〖祥解〗基因表達包括轉錄和翻譯兩個過程,其中轉錄是以DNA的一條鏈為模板合成RNA的過程,翻譯是以mRNA為模板合成蛋白質(zhì)的過程?!驹斘觥緼、R-loop是由一條mRNA和DNA模板鏈穩(wěn)定結合形成的DNA-RNA雙鏈,使另外一條DNA鏈單獨存在,說明該結構可能形成于轉錄過程中,R-loop不利于DNA結構保持穩(wěn)定,A錯誤;B、R-loop的形成會導致mRNA含量下降,不利于翻譯過程的進行,因此R-loop結構易導致某些蛋白質(zhì)含量下降,B正確;C、根據(jù)題意,R-loop結構是由一條mRNA鏈、一條DNA模板鏈和一條DNA非模板鏈組成,故堿基配對情況為A-U、T-A、C-G,C正確;D、酶X可以作用于R-loop,有助于維持細胞中基因結構的穩(wěn)定,故酶X水解R-1oop中的mRNA,使R-1oop中的基因恢復穩(wěn)定的雙螺旋結構,即酶X是RNA酶,D錯誤。故選BC。18.為研究捕食者在協(xié)同進化中的作用,生態(tài)學家通過實驗獲得了如表所示的數(shù)據(jù)。下列有關分析正確的是()項目引入捕食者之前適當引入捕食者10年之后生物有機物的量/()1510814829物種的種類數(shù)425451A.協(xié)同進化只發(fā)生在生物與生物之間B.實驗數(shù)據(jù)變化可以用“收割理論”來解釋C.實驗數(shù)據(jù)表明,適當引入捕食者對生物有機物的量影響不大D.實驗數(shù)據(jù)表明,適當引入捕食者有利于增加物種多樣性〖答案〗BCD〖祥解〗不同物種之間,生物與無機環(huán)境之間,在相互影響中不斷進化和發(fā)展,這就是協(xié)同進化。生物多樣性包括基因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和生態(tài)系統(tǒng)多樣性三個層次?!驹斘觥緼、協(xié)同進化可以發(fā)生在生物與生物之間,也可以生物與非生物之間,A錯誤;B、收割理論”由美國生態(tài)學家斯坦利提出,該理論指出,捕食者往往捕食個體數(shù)量多的物種,這樣就會避免出現(xiàn)一種或少數(shù)幾種生物在生態(tài)系統(tǒng)中占絕對優(yōu)勢的局面,為其他物種的形成騰出空間,因此可以用“收割理論”來解釋,B正確;C、實驗數(shù)據(jù)表明,適當引入捕食者對生物有機物的量影響不大,C正確;D、圖表數(shù)據(jù)引入捕食者后物種的種類數(shù)增加,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種多樣性,D正確。故選BCD。三、非選擇題:本題共5小題,共59分。19.赫爾希和蔡斯以T2噬菌體(一種專門寄生在大腸桿菌體內(nèi)的噬菌體)作為實驗材料,完成了著名的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該實驗的部分過程如圖所示?;卮鹣铝袉栴}:(1)根據(jù)實驗結果可知,該實驗中第一步的目的是______。第二步中大腸桿菌______(填“有”或“沒有”)被放射性物質(zhì)標記。(2)第三步中攪拌的目的是______。若保溫時間過長,則第四步離心后的實驗結果是______。(3)要進一步說明DNA是遺傳物質(zhì),還需要增設一組實驗,另一組實驗設計思路是______。(4)某些科學家模仿赫爾希和蔡斯實驗思路,在培養(yǎng)大腸桿菌的培養(yǎng)基中添加含14C標記的尿嘧啶,用噬菌體侵染細菌一段時間后,將細菌裂解、離心并分離出與核糖體結合的RNA,發(fā)現(xiàn)分離得到的RNA含有14C。再把這些RNA分別與細菌的DNA和噬菌體的DNA雜交,發(fā)現(xiàn)RNA可與噬菌體的DNA形成DNA—RNA雜交雙鏈,而不能與細菌的DNA雜交。上述實驗結果說明,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時,______。〖答案〗(1)①.制備被35S標記的T2噬菌體②.沒有(2)①.使吸附在細菌上的噬菌體與細菌分離②.上清液的放射性很高,沉淀物的放射性很低(3)用被32P標記的T2噬菌體去侵染未被放射性物質(zhì)標記的大腸桿菌,經(jīng)攪拌離心后檢測沉淀物和上清液的放射性(4)能以自身DNA為模板轉錄形成自身mRNA并利用大腸桿菌核糖體合成自身所需的蛋白質(zhì)〖祥解〗T2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步驟:分別用35S或32P標記噬菌體→噬菌體與大腸桿菌混合培養(yǎng)→噬菌體侵染未被標記的細菌→在攪拌器中攪拌,然后離心,檢測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質(zhì)。該實驗的結論:DNA是遺傳物質(zhì)。(1)實驗結果表明,上清液的放射性很高,沉淀物的放射性很低,故該實驗中第一步的目的是制備被35S標記的T2噬菌體。第二步中大腸桿菌沒有被放射性物質(zhì)標記,因為只有T2噬菌體的DNA注入大腸桿菌,而帶有放射性標記的T2噬菌體的蛋白質(zhì)外殼留在外面。(2)攪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細菌上的噬菌體與細菌分離,而離心的目的是讓上清液中析出重量較輕的T2噬菌體顆粒,而離心管的沉淀物中留下被感染的大腸桿菌。若保溫時間過長,子代噬菌體會從大腸桿菌釋放出來到上清液中,但子代噬菌體沒有放射性,則第四步離心后的實驗結果是上清液的放射性很高,沉淀物的放射性很低。(3)要進一步說明DNA是遺傳物質(zhì),還需要增設一組實驗來單獨研究DNA的作用,另一組的實驗設計思路為:用被32P標記的T2噬菌體去侵染未被放射性物質(zhì)標記的大腸桿菌,經(jīng)攪拌離心后檢測沉淀物和上清液的放射性。(4)結果發(fā)現(xiàn)這些RNA可與噬菌體的DNA形成DNA—RNA雜交雙鏈,而不能與細菌的DNA雜交,即這些RNA可與噬菌體的DNA存在堿基互補關系,而與細菌的DNA不存在堿基互補關系,說明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時能以自身DNA為模板轉錄形成自身mRNA并利用大腸桿菌核糖體合成自身所需的蛋白質(zhì)。20.為確定DNA復制方式是半保留復制而不是全保留復制,科學家以大腸桿菌為實驗材料設計了下列相關實驗,實驗按照“1組→2組→3組”的順序進行。實驗內(nèi)容及結果如表所示,表中“重帶”表示15N/15N/14N—DNA,“中帶”表示15N/14N—DNA,“輕帶”表示14N/14N—D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