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專題12一、“焚書坑儒”批判1.背景:秦初,一些儒生和游士引用儒家經典,指責時政。2.經過:李斯提出焚書建議并得到秦始皇的接受。秦始皇坑儒,以警告天下的文化人。3.評價(1)是對先秦思想文化成就的粗暴否定,是中國文化史上的一場浩劫。(2)自漢代以來,“焚書坑儒”受到主流文化的批判,稱之為“滅學之禍”。(3)文化成為政治權力的附庸,儒學的發(fā)展也因此進入低潮。二、罷黜百家1.背景(1)政治上:高度集權的專制主義政治體制大體定型。(2)文化上:以漢民族為主體的文化共同體也基本形成。2.董仲舒的主見(1)提出天人感應和君權神授的理論。(2)主見確立儒學的獨尊地位。3.漢武帝的尊儒措施(1)思想上:確定董仲舒的新儒學思想。(2)政治上:重用儒生。(3)教化上:設立太學和地方郡國學校,確立儒家經典為必讀教科書。漢武帝之所以接受董仲舒的新儒學,根本緣由在于它適應了加強中心集權和國家大一統(tǒng)的須要,而不是因為它宣揚的仁政思想有利于緩和階級沖突。4.影響(1)消極:結束了各派學術思想同等競爭的局面,扼制了學術思想的自由發(fā)展。(2)主動:加強了對思想、文化和教化的重視,有利于民族歷史文化的進步。,太學和漢畫像石“講經圖”“講經圖”中“經”指《詩》《書》《禮》《易》《春秋》,“五經”屬于儒家經典。結合所學學問指出下列兩幅圖片之間的聯系。你如何相識?,提示:聯系:漢武帝正式規(guī)定“五經”為太學專用教材,并設立“經學博士”。相識:教化為儒家所壟斷。三、科舉制的文化影響1.選官制度的演化:世官制→察舉制→科舉制。2.科舉制(1)含義:隋唐時代起先,以考試成果為選官的標準,以儒學經典為考試內容的選官制度。(2)影響①儒生成為政治舞臺上的主角,儒學因此全面影響了社會政治和文化生活。②有益于中國專制主義政治體制的穩(wěn)固。③使整個學問階層成為官僚隊伍的后備力氣。④導致了古代中國用心從事科學技術探討的人才力氣相對薄弱。楊齊?!犊婆e制度與近代文化》:以科舉為核心的教化制度與精英選拔制度,既是維系社會精英與政治精英相互依存關系的紐帶,也是維系社會各階層對君主、儒家意識形態(tài)和國家權威效忠的基礎。結合所學學問,從文化影響角度談談你對材料觀點的理解。提示:科舉制的實行使整個學問階層成為官僚隊伍的后備力氣,在其導向下,中國人形成“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社會和文化觀念,崇尚“學而優(yōu)則仕”,文化學問主要用于維護皇權統(tǒng)治;科舉制度促進了傳統(tǒng)儒學文化的傳承與普及,帶動了民間社會崇尚人文、教化等。焚書坑儒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議,下令將非秦國歷史的史書,非博士官所掌管的《詩》《書》、諸子百家著作等,在30天內全部交給官府焚毀,只有醫(yī)藥、卜筮、“種樹之書”不在其列,先秦以來的很多寶貴文獻毀于一旦。秦始皇以“或為妖言以亂黔首”的罪名,將460余名儒生方士坑殺。這就是“焚書坑儒”。焚書坑儒在中國歷史上產生了惡劣的影響。1.“獨尊儒術”與“焚書坑儒”的比較秦代焚書禁學與漢代獨尊儒術的目的均是統(tǒng)一思想,但接受的手段卻大相徑庭。秦代重在“禁”,接受簡潔粗暴的行政手段強制解決意識形態(tài)問題,激起了劇烈的抗拒。漢代重在“尊”,將儒家經術作為國家培育和選拔人才的基本內容,將其貫穿于學校教化和入仕途徑之中,從而確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統(tǒng)地位?!獥顚幰恢骶帯稓v史學習新視野新學問》[思維激活]無論是“焚書坑儒”還是“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其目的都是維護政治上的統(tǒng)一。秦代重在“禁”,漢代重在“尊”,但兩者反映的本質問題是文化成為政治的附庸。2.漢代新儒學對先秦儒家思想的繼承漢武帝和他的近臣將所謂“儒術”擴展之后又延長,以至包括了有利于中心集權官僚政治所必需的種種理論與實踐的步驟。孔子所提倡的自身之約束,待人之寬厚,人本主義之精神,家人親族的團結和禮儀之周到等全部構成官僚集團行動上的規(guī)范,孟子所提倡的人民生計與國本攸關也毫無疑問地被敬重?!S仁宇《中國大歷史》[思維激活]漢武帝繼承了先秦儒家思想的民本思想。漢武帝重儒學對于當時加強中心集權、規(guī)范官僚集團、關注國計民生具有較大的現實意義。?探究一董仲舒與新儒學史料一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與天同者,大治;與天異者,大亂。——董仲舒《春秋繁露》史料二天為君而覆露之,地為臣而持載之;陽為夫而生之,陰為婦而助之;春為父而生之,夏為子而養(yǎng)之……王道之三綱,可求于天。——《春秋繁露·基義》(1)史料一反映了董仲舒提出“君權神授”“天人感應”的主見。史料一中“天”是指有意念的天,不是自然界中的天。(2)史料二體現了“三綱”的處世標準,維護了社會秩序,但也充溢了封建等級與保守意識。省略號前部分語句中留意兩個分號分為三層意思。“王道之三綱”指的是“三綱五?!敝械摹叭V”:君為臣綱、夫為妻綱、父為子綱。(1)史料一中董仲舒的主見如何背離了原始儒學的民本思想?(2)依據上述史料中董仲舒的論述,指出其思想特征。[提示](1)原始儒學中的“民貴君輕”體現了民本思想,而董仲舒提出“屈民以伸君”的主見使君貴民輕,因而背離了原始儒學的民本思想。(2)糅合各家思想,形成新儒學體系。董仲舒新儒學的特點及評價1.特點(1)從思想內涵看,融儒家、陰陽五行家、黃老之學和法家思想為一體。(2)主見在政治思想方面實行“大一統(tǒng)”,強調君主權威,給予君權以神權色調。(3)在宣揚“君權神授”的同時,又繼承和發(fā)揚了儒家的民本思想和“仁政”思想。(4)以維護皇權的確定性為目的,受到統(tǒng)治者重視,快速成為封建社會正統(tǒng)思想。(5)具有神學色調,其哲學思想的本質是唯心主義。(6)承認現實政治秩序的合理性(如皇權專制),即維護現實統(tǒng)治。2.評價(1)“春秋大一統(tǒng)”思想充溢唯心色調,但統(tǒng)一是中國發(fā)展的主流。(2)“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禁錮了人們的思想,不利于學術文化的自由發(fā)展,應當激勵各種學術思想的爭鳴。(3)“天人感應”學說既宣揚了“君權神授”,又繼承和發(fā)揚了儒家的民本思想和“仁政”思想,有利于專制統(tǒng)治的長治久安,要一分為二地加以評價。(4)“三綱”思想充溢專制等級色調,應當揚棄;“五常”思想推崇仁、義、禮、智、信,拋棄其專制等級成分,可以改造成為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的重要組成部分,應當弘揚。?探究二儒學獨尊地位的確立史料一公元前195年,漢高祖經過魯國,以太牢祭祀孔子,這是帝王祭孔的起先。漢元帝(公元前48-前33年在位)征召孔子第十三代孫為帝師,封關內侯,號褒成君,賜食邑八百戶,以稅收按時祭祀孔子。這是封孔子子孫為侯,以奉祀孔子的起先。公元59年(漢明帝永平二年),于太學及郡縣學祭祀周公、孔子。從今,中心政府所在地及各地方政府也都在學校中祭孔,祭孔成為全國性的重要活動。——《祭孔的由來》史料二董仲舒的教化思想適應了當時社會發(fā)展的要求,是當時客觀形勢的正確反映。雖然,從本質上說,這一主見是為鞏固漢政權的封建統(tǒng)治服務的,但從客觀效果來看,它不僅對當時,而且對以后中國封建社會的統(tǒng)一、鞏固和發(fā)展起了主動的進步作用?!叽壕铡抖偈娼袒枷胩接憽?1)史料一中漢朝皇帝祭孔的禮儀越來越重,說明白孔子及儒學地位的漸漸提高。(2)史料二從主觀目的和客觀效果兩方面闡述了董仲舒新儒學思想的影響。(1)史料一反映了什么現象?并結合所學學問說明其緣由。(2)依據史料二并結合所學學問,說明如何正確理解董仲舒教化思想的歷史影響。[提示](1)現象:孔子及儒學地位在漢朝漸漸提高。緣由:董仲舒更新儒學體系,提出“新儒學”。漢武帝接受董仲舒主見,“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在中心設立太學,傳播儒學。(2)一方面,有利于鞏固封建思想統(tǒng)治(或有利于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形成與發(fā)展);另一方面,使儒家思想的主流地位更加鞏固(或社會影響擴大),客觀上對社會發(fā)展具有確定的束縛和阻礙作用。儒學獨尊地位的確立對中國歷史發(fā)展的深遠影響對漢朝政治有利于鞏固中心集權的“大一統(tǒng)”局面,減弱和打擊了地方割據勢力,穩(wěn)定了封建統(tǒng)治秩序對民族精神思想統(tǒng)一于儒學,儒學漸漸成為中華民族的獨特精神。這種民族精神是維護統(tǒng)一、阻擋分裂的強大思想武器。儒學以仁義為主,強調人倫關系,對于抵制宗教有確定的作用對學術文化一方面結束了各派學術思想同等競爭的局面,對學術、思想的發(fā)展有鉗制作用;另一方面,尊儒又提倡文化教化,提高了學問分子在社會上的地位和作用對主流思想儒家思想成為歷代統(tǒng)治者推崇的正統(tǒng)思想,漸漸成為兩千多年來古代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主流從家國情懷的角度,感悟董仲舒新儒學的現實借鑒意義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董仲舒……開啟了儒學神學化,儒家宗教化,孔子教主化的進程,為封建統(tǒng)治找到較為志向的意識形態(tài)。他的學說對穩(wěn)定和鞏固大一統(tǒng)的專制主義中心集權的統(tǒng)治起了重要作用,對于形成以漢族為主體的中華民族的心理特征,產生了不行估量的主動影響。——摘編自田昌五、安作璋主編《秦漢史》依據材料分析董仲舒新儒學的影響。[答案]將儒學神學化、宗教化,適應了君主專制和加強中心集權的須要,成為封建社會的正統(tǒng)思想;董仲舒新儒學有利于鞏固國家統(tǒng)一及促進中華民族精神的形成。董仲舒新儒學的現實借鑒意義大一統(tǒng)反映了中國歷史發(fā)展的主流,對今日祖國統(tǒng)一大業(yè)的完成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傲T黜百家,獨尊儒術”有利于思想的統(tǒng)一和鞏固大一統(tǒng)局面;另一方面,它對形成中華民族尊師重教、勤奮好學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也有主動作用?!拔宄!蓖瞥缛?、義、禮、智、信,拋棄其中的封建成分,就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的“信”是今日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迫切須要。[新高考·選擇性考試示范]命題點:漢代儒學成為正統(tǒng)思想(2024·山東高三一模)下表是依據《漢書》中對西漢各種學術流派的著作數量所做的統(tǒng)計。該表反映出()學術流派漢初著作數漢武帝之后著作數陰陽家2種21篇無法家1種31篇無縱橫家3種40篇3種5篇雜家2種54篇28篇A.西漢政府建立了完整的教化體系B.儒家官學地位漸漸確立C.各派思想已與儒家思想相互糅合D.漢武帝僅重視儒學發(fā)展B[依據表格可知,漢初陰陽家、法家、縱橫家、雜家的著作數較多,漢武帝之后快速削減,這事實上反映了漢武帝時期“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后確立儒學的正統(tǒng)地位,故B項正確;題干未體現漢代教化體系的發(fā)展,解除A項;表格不能反映儒家與其他學派思想的融合,解除C項;縱橫家及雜家著作的存在說明漢武帝并非僅重視儒學發(fā)展,解除D項。][全國卷·新情境考法借鑒]【考法示例】運用學術情境,隱性考查漢代儒學(2024·全國卷Ⅱ)西漢初期,道家學說兼采陰陽、儒、墨、名、法各家學說的精髓;后來董仲舒的儒家學說也汲取陰陽五行、法、道等各種思想。促成當時學術思想上呈現這種特征的主要因素是()A.王國力力強大 B.百家爭鳴局面的持續(xù)C.現實統(tǒng)治的須要 D.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知情境:本題以漢代諸子百家思想的相互汲取為學術情境,要求運用學術情境分析推斷促成當時學術思想上呈現這種特征的主要因素。明立意:本題以西漢道家學說和董仲舒的儒家思想為切入點,主要考查歷史說明等核心素養(yǎng)。抓關鍵:“道家學說兼采……董仲舒的儒家學說也汲取”是解答本題的抓手。理思路:解答本題可以這樣想:無論漢初道家還是董仲舒的思想汲取了什么,最終都為皇帝所接納,緣由是什么?確定是這種思想適合皇帝的心愿,滿意了其維護統(tǒng)治的須要,這才是最重要的。按這種思路分析很快就會找到答案——C項?!菊骖}體驗】命題點:儒家思想的發(fā)展歷程(2024·全國卷Ⅰ)孔子是儒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漢代崇尚儒學,尊《尚書》等五部書為經典,記錄孔子言論的《論語》卻不在“五經”之中。對此合理的說明是()A.“五經”為闡發(fā)孔子儒學思想而作B.漢代儒學背離了孔子的儒學思想C.儒學思想植根于久遠的歷史傳統(tǒng)D.儒學傳統(tǒng)由于秦始皇焚書而斷絕C[“五經”指《詩》《書》《禮》《易》《春秋》,是由孔子整理并用作教學的儒家經典,不是為“闡發(fā)孔子儒學思想而作”,故解除A項;漢代儒學繼承和發(fā)展了孔子的儒學思想,故B項錯誤;“五經”是孔子整理的典籍,而《論語》是孔子的弟子整理的記錄孔子言論的著作,不是孔子編訂的,因此《論語》不在“五經”之中,這表明儒學思想植根于久遠的歷史傳統(tǒng),故選C項;秦始皇焚書使儒學受到沉重打擊,但儒學傳統(tǒng)并沒有因此斷絕,故D項錯誤。][模擬題·培素養(yǎng)仿真演練]1.(2024·鄭州一模)夏曾佑在《中國古代史》中曾指出:“蓋漢儒之與方士,不行分矣。其所以然之故,因儒家尊君,君者,王者之所喜也;方士長生,生者,亦王者之所喜也。二者既同為王者之所喜,則其勢必相妒,于是,各盜敵之長技,以謀獨擅,而二家之糅和成焉?!庇纱丝芍瑑蓾h時期方士神學家群體地位不斷提升的主要緣由是()A.儒家學說實現了宗教化B.漢朝強化神權政治C.道教建立影響漸漸增加D.與漢代儒學相適應D[由材料可知,兩漢時期方士神學與儒學一樣受到推崇,并且儒家與方士神學相互融合,取長補短,與漢代相適應,故選D項;材料中方士神學家群體地位的提升主要是自身的調整,A項不是主要緣由,解除;漢朝強化君主專制,先秦時期強調神權政治,解除B項;材料未反映道教的建立及影響,解除C項。]2.漢武帝即位次年,接受丞相衛(wèi)綰建議,對所舉賢良中治法家、縱橫家言者,一律罷去。隨即又任命好儒術的竇嬰為丞相,田蚡為太尉。漢武帝的做法()A.放棄了法家的治國理念B.確立了儒學獨尊的局面C.回來了周朝的典章制度D.提升了儒學的政治地位D[由材料“對所舉賢良中治法家、縱橫家言者,一律罷去。隨即又任命好儒術的竇嬰為丞相,田蚡為太尉”可知,漢武帝重用儒士,打擊其他流派的思想,提升了儒學的政治地位,故選D項;漢武帝的治國理念為“外儒內法”,并未放棄法家思想,解除A項;漢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使儒學處于獨尊局面,解除B項;典章制度是國家在確定時期內行為規(guī)范的基本準則,漢武帝確立了漢朝的典章制度,解除C項。]3.下表是漢代董仲舒的部分言論。據此可以認定的歷史事實是,董仲舒()言論出處為人主者,以無為為道,以不私為寶《春秋繁露·離合根》陽者,天之德也,陰者,天之刑也《春秋繁露·陽尊陰卑》仁者,所以愛人類也《春秋繁露·必仁且智》A.排斥了法家學說 B.創(chuàng)立了全新儒學體系C.恪守了儒家傳統(tǒng) D.汲取了其他學派思想D[材料中“言論”部分自上而下體現董仲舒分別汲取了道家思想、陰陽五行家思想以及先秦儒家思想,故選D項,解除C項;董仲舒思想中汲取了法家學說,解除A項;材料只體現了董仲舒汲取了其他學派的思想,并未體現其對這些思想的整合、升華,據此無法得出其創(chuàng)立了全新儒學體系的結論,解除B項。]4.孔子開創(chuàng)的儒學是一個集政治、文化、社會倫理等諸多方面為一體的浩大的思想體系,具有極大的開放性……然而董仲舒的新儒學將思想統(tǒng)一于儒家,不能綻開自由同等的爭鳴。由此可見()A.儒家思想的志向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水泵保養(yǎng)施工方案
- 工程造價咨詢服務范例二零二五年
- 人力資源招聘合同書范例二零二五年
- 美團打車服務協(xié)議書二零二五年
- 重慶房屋抵押合同二零二五年
- 中央2025年國網物資有限公司招聘高校畢業(yè)生(第一批)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海洋貨物運輸保險合同書1
- Module 8 Unit 2 Sam is going to ride a horse.(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外研版(三起)英語四年級上冊
- Module 2 Unit 2 It's very old. 說課(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外研版(三起)英語四年級下冊
- 【中學】【育人故事】三把“心”鑰匙
- 磷酸鐵鋰生產配方及工藝
- 高處作業(yè)吊籃進場驗收表
- 電工電子技術及應用全套課件
- 護理管理學練習題題庫
- DB33T 1233-2021 基坑工程地下連續(xù)墻技術規(guī)程
- 8.生發(fā)項目ppt課件(66頁PPT)
- 手榴彈使用教案
- 《新農技推廣法解讀》ppt課件
- 車載式輪椅升降裝置的結構設計-畢業(yè)設計說明書
- 社區(qū)家庭病床護理記錄文本匯總
- 劍橋BEC中級真題第四輯TEST1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