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年小兒垂釣教案
小兒垂釣教案1
設計理念
古詩語言凝練,意境悠遠,是我國古典文學的精華。怎樣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激起學生學習古
詩的興趣,進入古詩那優(yōu)美的意境呢?我確定了這樣的教學思路:"淡化詩意,品析詩句,反復
誦讀,領悟詩情。”著力體現(xiàn)三個方面;
一、淡化詩意,品析誦讀,領悟詩情
教學中,詩意的理解只要學生借助注釋、工具書理解即可,教師不應當把教參或自己的理解
強加于學生,應尊重學生獨特的感受。但是詩人寥寥數(shù)語要表達的情懷卻在字里行間,要讓他們
通過體會這些詞語,并且有感情地誦讀才會和作者產生共嗚。達到詩與情、情與境的交融,才能
使學生領略古詩詞獨特的魅力。
二、渲染意境,入情入境
詩中有畫,畫中有情。詩歌是藝術創(chuàng)作的結晶,它追求情景交融的意境美。要讓學生體會這
妙不可言的意境是個難點。教師深情并茂的范讀、生動的課件、誦讀時的古樂,都是為激發(fā)學生
學習古詩興趣、進入古詩意境所作的努力。
三、拓展學習,培養(yǎng)詩趣
古詩教學,最主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詩學素養(yǎng),通過古詩拓展,為他們的課外閱讀打開新的視
窗。讓學生了解我們今天所學的詩僅是古詩滄海中的一粟,作為炎黃子孫應當更廣泛地從民族文
化中汲取養(yǎng)料,從而開闊視野,體會我們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學目標
1、認識"蓬、側、苔、借"4個生字。
2、朗讀古詩,熟讀成誦。
3、通過看圖讀詩,了解古詩大意,感受小孩的聰明與機靈。
教學重點
正確認讀生字,并能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是教學的重點。
教學難點
通過看圖讀詩,了解古詩大意,感受小孩的聰明與機靈是教學的難點。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準備
生字卡、掛圖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新課
1、今天哪,老師想帶你們一起去漁光村看一看。
2、教師配樂動情地描述:這兒有一條消澈的小河,小河的周圍草木茂盛,石頭上長滿了青
苔。河里的小魚可多了.它們快活地游來游去。幾條小魚高興地蹦出了水面,正熱情地歡迎咱們
呢!
二、小組臺作、自主識字
1、瞧,它們還帶來了漢字朋友呢!
(出示生字“蓬、側、苔、惜”.)
2、你們認識嗎?自己借助拼音朋友讀一讀,看誰讀得準。學生自由讀生字,教師巡視。
3、讀完了,拿出字卡在小組里用你們暮歡的.方式認認吧。小組合作學習生字。
4、交流反饋:
(1)出示帶拼音的生字卡片,運用小老師教讀、搶讀、合作讀、小組間賽讀等方法引導學生
讀好,并隨機正音。重點指導讀好“蓬、側”兩個生字。
(2)離開了拼音朋友的幫助,你還能讀準這些字嗎?開火車認讀生字。
(3)游戲:送小魚回家。
如果能讀準小魚身上寫的生字,你就能幫它重新回到家。誰來幫幫它?指名讀、小組讀、全
班齊讀。
評:你們讀得真準!瞧,蹦跳的魚兒又回到了水里。
三、初讀古詩,讀通讀順
1、漁光村這兒不僅魚兒多、風景美,還有不少聰明的孩子呢!看看這個孩子,他在干什么
呀?(邊描述邊點擊古詩第一句情境圖)學生齊答。
2、對,他在釣魚。想知道他是怎樣學釣魚的嗎?那我們一起讀讀唐朝詩人胡令能的一首小
詩一〈小兒垂釣〉吧。(板書:小兒垂釣)指名讀詩題,齊讀詩題。
3、教師配樂范讀。
4、你們都被這首小詩吸引了。它呀就寫在書上,翻開書自己讀讀,比一比誰能把字讀準,
把詩讀流利!生自由讀詩。
5、你們都讀得這么帶勁呀!把這首詩也讀給小組的同學聽聽。讀得好,大家夸夸他:讀得不
夠好。大家?guī)蛶退W生在小組內互相讀詩。
6、反饋:
(1)指名讀詩并請其他同學評讀,糾正讀音.
(2)邀請自己的小伙伴讀詩。
(3)齊讀古詩。
四、憑借情境,品讀古詩
1、同學們讀得真好!那我?guī)銈冊偃タ纯茨莻€專心學釣魚的孩子吧。你們看!(出示第1句
詩的情境圖)
2、(教師用教鞭指著圖上小孩的蓬頭)仔細看小孩是什么樣子的?指名說。
問:你還看到了什么?指名說。
3、教師描述詩句意思:是呀,你們看小孩頭發(fā)亂糟糟的,他側著身子坐在長滿青苔的石頭
上,茂密的青草正好遮住了他的身體。(教師邊描述邊用教鞭指圖上相應的地方)
4、詩人看到這樣的情景不禁吟誦:"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出示詩的第1
句)教師范讀詩的第1句。
5、這個小孩多認真,一動不動學起了釣魚,誰來讀給我們聽一聽?指名讀。
師評讀:這兒草木茂盛,真是個釣魚的好地方。誰還想讀?指名讀。
師評讀:對呀。他在那兒專心學釣魚呢。讀得好!
6、你們都想讀呀?可要把孩學釣魚的認真勁讀出來。自由練讀。
7、多種形式讀詩的第1句。
(1)指名看圖表演讀。
(2)男女生賽讀。
⑶齊讀。
8、師生互動表演。
(1)創(chuàng)設情境。師(配樂動情地描述):小孩在河邊一動不動坐了很久,哎!
還沒釣到一條角.他透過清澈的河水看到一條小魚慢慢游過來了,眼看就要上鉤了,這時遠
處有個人路過這里,發(fā)現(xiàn)了這個釣魚的男孩,于是向他問路。如果你就是這個釣魚的孩子,會怎
么辦呢?這樣吧,咱們來演一演,現(xiàn)在你們都是這個專心學釣魚的孩子,把你們的釣竿都拿好了。
我就是那個問路的人。
⑵進人情境。
學生做出詩的第1句描繪的小孩釣魚的樣子。
(3)模擬表演。
(教師手放在嘴邊,大聲喊。)哎一小孩,請問漁光村怎么走?。?/p>
學生自由做動作。(教師打量一番)問:大家怎么都不出聲呀?指名說。
9、你們真是一群聰明的孩子,既使陶醉在釣魚的樂趣之中還不忘幫助別人。是不是你們想
的這樣呢?我們來讀讀詩吧.(出示詩的第2句)指名讀。
10、指導朗讀。
你剛才不是不理我嗎?生怕嚇跑了快上鉤的魚兒。(做出不出聲的手勢,并環(huán)視四周。)我們
再來聽他讀讀。我讀前T亍.你讀后一行。準備好了!師生接讀。
評:有進步,我們?yōu)樗墓恼疲?/p>
11、大家?guī)е约旱母惺芏紒碓囍x一讀吧!自由練讀。
12、反饋。指名讀,全班有感情地朗讀。
五、反復吟誦,誦出味道
1、同學們,讓我們看著圖,再把這首有趣的小詩自己讀一讀。
2、把這首有趣的小詩讀給同座聽聽吧!
3、全班展示:指名配樂讀、同座合作讀、全班配樂齊讀。
六、激情總結,拓展升華
1、今天我們一起讀了一首這么有趣的詩,還認識了一個聰明的孩子.其實古代有不少詩人
把小朋友生活中的趣事寫入詩里,你知道這樣的詩嗎?
指名說。伎口:《所見》、《村居》、《村晚》……)
2、布置作業(yè):
你想做哪道題呢?請選擇自己喜歡的一項完成。
Q)訓:把這首古詩吟誦給爸爸媽媽聽。
(2)編:把詩歌編成小故事,講給好朋友聽。
(3)演:根據(jù)詩句內容同學合作表演。
板書設計
小兒垂釣
(唐)胡令能
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臺草映身。(天真可愛)
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認真專心)
小兒垂釣教案2
[教育背景]
俗話說:欲望是最好的教師。詩歌的講授,重在陶冶性情,擴展想像,如果抓住精要之處,
指導一、二句話,也許就夠了,不一定需要繁復冗長的講說。我在教學這首古詩時,先將學生引
入詩的意境,體驗詩人的思想感情,領悟詩情畫意,然后自己用唱、跳、演等方法,體味古詩的
情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教學過程]
遷移創(chuàng)新,延伸提高:
師:通過剛才的合作學習,大家理解了詩意,在你們的腦海中,都浮現(xiàn)一個初學釣魚的小男
孩那可愛的樣子.平時我們學古詩都是用讀的方法,今天大膽改革創(chuàng)新,用唱、跳、演等方式都
可以,表達詩意,詩情。(生自由組合,準備表演)
組1:我們用唱歌的方式學習,用《劉三姐》的曲子配上古詩演唱。(臺上唱得繪聲繪色,
臺下的躍躍欲試。)唱完后,生鼓掌。
組2:我們用朗讀配合動作的方式表演,(兩人讀詩一人演小兒,兩人扮魚,游來游去,
一人扮過路人。)演完后,生紛紛發(fā)言。
生:我給這個小組提個意見,范明智演的小孩子不像,詩里說他連路人的問話者環(huán)理聯(lián),但
范明智卻東張西望不專心。
生:我認為謝偉杰演的過路人很好,他彎腰做揖,態(tài)度很誠懇,很謙虛。
師:這兩位同學看得可認真了,還結合自己對古詩的理解,提出意見,真好。還有哪個小組
表演呀
組3:我們用講故事配上動作表演。(一個講故事,其余的扮小孩、葦草、路人、魚兒。)
演出時,生在下大笑,演完后生評:
生:這次的小孩演得非常好,蔣楚依同學不但動作做得好,神態(tài)也很逼真,把垂釣小孩那緊
張而又/如。'翼翼的神情生動地表達出來了。
生:我認為涂航輝同學的故事講得好,他不但把詩歌的內容表述出來,還加上了時間、地點、
天氣等內容,就像我們親身參與了小孩釣魚的故事一樣。
生:我認為這兩條小魚也演得好片巴魚兒想吃餌又小心試探的動作表演得十分形象生動?!?/p>
師小結:同學們通過各種形式的表演,把一個天真可愛的小孩學釣魚的'情景活生生地展現(xiàn)
在我們面前,讓我們仿佛也置身于詩中,與詩人一起看到那有趣的場面。特別是第3小組的表
演不僅把小孩緊張的心理與天真可爰的形象演得活靈活現(xiàn)而且還能根據(jù)古詩展開合理的想象,
真是棒極了。
[分析]:整合學習理論認為:學生唯有將他們所有的感覺、情緒、智慧投入學習的過程之中,
才能獲得最好的學習效果。我讓學生采用各種喜歡形式來重現(xiàn)古詩的方法比較新奇,學生的興趣
一下就上來了,有了興趣,學生動腦的積極性就高了,思維就活躍起來,變被動的聽講為主動的
參與,學生化物為我,入情入境,不僅將古詩的內容轉化為有聲有色的情景,讓人如身臨其境,
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
[反思]:
這首古詩是一首充滿兒童情趣的絕句,詩意匕儆通俗易懂,不需花費太多的時間,因而我在
備課時就把領會感情和培養(yǎng)想象能力做為教學的重點。詩歌的廣闊意境給學生留下了自由開掘的
空間,所以我設計了讓學生選擇自喜歡的方式重現(xiàn)詩歌。在輕松活潑的表演氛圍之中,學生入情
入境,不僅掌握了知識,體會了作者對小孩的喜愛之情,還培養(yǎng)了想象能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在主動
參與中體驗到成功的樂趣。
小兒垂釣
胡令能
蓬頭稚子學垂綸,
側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問遙招手,
怕得魚驚不應人。
一個蓬頭小孩學著大人釣魚,側身坐在莓苔上,身影掩映在野草叢中。聽到有過路的人問路
連忙遠遠地招了招手,害怕驚動了魚不敢大聲答話。
稚子:年齡小的孩子。
垂綸:釣魚.綸:釣魚用的絲線.
莓:一種小草。
苔:苔解植物。
借問:向人打聽。
應:理睬。
這是一首抒寫兒童題材的詩歌。全詩描寫樸實、自然,一個真實可愛的垂釣小兒的形象躍然
紙上,可謂情景交融、形神兼?zhèn)洹?/p>
小兒垂釣教案3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通順、流利、有感情地朗讀本詩,并試背本詩;
2.培養(yǎng)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義、自學古詩的能力;
3.了解詩句的大意,理解重點詞的意思,并通過想象,感受詩中字里行間流露出的童真童趣。
教學重點:
L指導學生通順、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并試背本詩;
教學難點:
1.了解詩句的大意,理解重點詞的意思,并通過想象,感受詩中字里行間流露出的童真童趣。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課前準備:齊背古詩.)(組織教學)
一、溫故知新,激趣導入。
L不久前我們才學了一首古詩《漁歌子》。(師引導學生背誦古詩《漁歌子》)
2詩中描寫的是什么情景?
詩句描寫了一位老翁在斜風細雨中悠然自得的釣魚的情景。你見過別人釣魚嗎?你覺得釣魚
時應該注意些什么?釣魚是一件多么有趣的事情呀,它不僅吸引著白發(fā)的老人,更吸引著和你們
一樣大的頑皮可愛的孩子。
3.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一首古詩,題目就是——《小兒垂釣》。(板書課題)
"垂"是個翹舌音,語來讀準他?讀得真準,請你當〃老師帶大家讀。連起來讀,"小兒垂
釣"。
"垂",比較難寫,小手拿出來,跟老師一起寫。(提示需注意的地方。)(注:指導書寫時,
兼顧全體。)
二、知詩人,解題意。
1."垂釣"的意思是一釣魚,對,它是釣魚的書面語;那么"小兒垂釣"就是一小孩兒
釣魚。
2.它的作者是唐朝詩人胡令能。胡令能是唐朝中期一個并不出名的詩人,年輕時當過手工匠,
他一生中僅留了四首詩作,其中藝術成就最高的就是這首《小兒垂釣》。
三、初讀古詩、讀通詩句。
1.他會在詩文中寫些什么?學完了古詩以后就知道了。(注:如有猜對的,學文中要對這樣的
同學有所回應,給予表揚)先聽老師讀。注意,聽準字音。
師范讀。
2.小朋友想讀嗎?請大家按平時的讀書方法自己讀一讀,注意: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學生自由練讀.(提示:自己多讀幾遍)
3檢查:
(1)指名讀課文,"其他同學注意聽,當好小評委。"(兩人)
正音。重點指導的.讀音:"蓬"、"稚"、"側"、"映"、"綸".(如:除了""是后
鼻音的字,在這兩行詩句中還有哪個后鼻音的字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注:當提到"映"時,
"應"也提出正音。"‘應’是個多音字,既讀‘ying',又讀‘ying',在詩句里我們將它
讀成‘ying'")(注:可通過表揚優(yōu)生的方式再加深印象,由練讀字、詞到連句讀。)
(2)難讀的字都會讀了,讓我們再來讀一讀詩句吧。(齊讀詩句)
四.自學詩句。
1.好極了!詩句究竟寫了什么意思呢?下面就請大家默讀詩句,想一想詩句的意思。先回憶一
下,以前我們理解詩意都有哪些好的方法?(歸納:借助字典或注釋;聯(lián)系上下文;請教別人……)下
面就請大家用這些方法自學詩句。
學生自學詩句。(提示:自學完以后,可以和同位互相交流交流;有困難也可以請教老師、同
學,老師很樂意幫你的忙。)
2.交流匯報:"你是怎樣理解這兩行的?先來讀一讀(一、二兩行)”
五.學習前兩行詩句。
1.匯報第一、二兩行:
從哪個詞看出這個孩子頭發(fā)很亂?(蓬頭)注釋中告訴我們了,"蓬頭”的意思就是頭發(fā)很亂,
你真會學習,通過蓬頭能看出什么?(釣魚心切,顧不上梳頭,很喜歡釣魚。)又是從哪兒知道他
是在學釣魚?對,"垂綸”的意思是一釣魚,學垂綸就是——學釣魚)(板書:學)
一個頭發(fā)亂蓬蓬的小孩在學釣魚,“映”在這里指遮住,”草映身"就是用草草遮住自己的
身體。
2為什么他要躲在草叢里釣魚,還用草遮掩住自己的身體呢?(指導體會他的心機,怕魚兒看
見自己嚇跑了,好象在和魚兒捉迷藏。)
是的,從"草映身"讓我們體會到這孩子為了釣魚所花費的一番心思。其實,這兩行中還有
一個詞也能體現(xiàn)出他這種心理?("側坐")(板書:側坐)"側坐”是什么樣的?我們側坐著試一試。
為什么要側坐?(因為擔心自己被魚發(fā)現(xiàn),他沒有像一般的釣魚人力蹄大大咧咧地坐著,而是側身
42翼翼地隱藏在草堆里,好像在和魚兒捉迷藏。)
3.這是一幅什么樣的畫面呢?一起看。(出示課件,師朗讀前兩行詩句旁白,并指示圖幫助學
生形象理解蓬頭、稚子、草映身)
[!--]
4.有趣嗎?能不能看著圖展開想象描繪這兩行詩句?比如:這是在時間?這孩子來到河邊干什
么?他是怎樣想的?又是怎樣做的?
5.由于釣魚心切,這個頭發(fā)都顧不上梳的小孩,此時正模仿著大人的樣子專心、致志地學釣魚,
多可爰呀?誰能讀好?
6.指導朗讀:
個別讀;(通過表揚優(yōu)生或范讀的方式引導學生讀出重音、停頓。
(2)提示:"蓬頭"、"學垂綸"、"側坐"、"草映身”這幾個能表現(xiàn)出孩子可愛樣子的
詞可以讀重一些?!鍪蟹蹲x)
(3)男、女生分讀。
六.學習后兩句詩句。
1.正在這孩子專心致志地釣魚的時候出現(xiàn)了什么情況呢?接著看大屏幕。(出示課件)
誰來說說看?
2真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呀,那么詩中是怎樣寫的呢?接著讀。(學生自由讀)
指名讀.
⑴“路人借問","借問"這個詞我們曾在《清明》一詩中見過,"借問酒家,……”(齊
背《清明》)知道"借問"就是一(向別人打聽事情)
(2)這個給人指路的小牧童多熱情多有禮貌呀!而圖上的這個孩子(指圖)卻——遠遠地招手,
書上用的詞是一(板書遙招手)講解這個"遙"是"遙遠"的"遙",表示的是遠遠的意思。
他為什么遠遠地招手呢?所以最后兩行詩句是"路人……不應人"(板書:不應人)
⑶在這里,"應"是什么意思?{板書:應}(回答、答應)"不應"就是一不回答。(板書:
不應)所以"不應人"也就是不回答誰呀?(不回答問路的人)(板書:不應人)
(4)連起來說說這兩行的意思。
(5)創(chuàng)設情景:如果此時此刻你就是這個小孩,你會對路人做什么手勢?(請學生邊演示,邊
說說手勢的含義)多機靈的孩子呀!你體會得真好,相信你能讀得更好。指名讀。
(5)指導學生朗讀:"著急時語速怎樣?最后一句寫他都不敢答應了,讀時聲音應該怎樣?”)
(6)兩名學生比賽讀,評一次;
加上動作齊讀。
(7)能展開想象生動有趣地描繪一下整首詩的意思嗎?先自己說一說。
指名。
七、小結。
1.通過學習(指示板書),你覺得這是個怎樣的孩子?從哪看出?(板書:專心致志、機靈可爰)
2.能通過有感情地朗讀表現(xiàn)出來嗎?指名讀。(注:激勵話語)
你想邀請誰和你一起讀?
加動作齊讀。
3.老師發(fā)現(xiàn)有的同學已經會背了,誰來試試看?
指名背;
配樂試背。(”會背的同學閉上眼睛,一邊背一邊想象詩中所描繪的畫面,不會背的同學可
以一邊看畫面、看板書一邊跟著小聲背。)
七、課內拓展:
1.把釣魚當成一件娛樂活動的時候自然是充滿了情趣,可如果是為了維持生活就沒那么輕松
了,課堂上,劉老師再推薦給大家一首跟捕魚有關的古詩,自己讀一讀,注意把字音讀準。
一起讀一讀。
2.通過剛才的學習,劉老師覺得我們班的小朋友特別會學習,敢接受下面的挑戰(zhàn)嗎?請你用
我們今天所用的學習方法,自學這首詩,理解它的意思,比比誰學得又快又好!(自學完畢快速舉
手。)
3.交流匯報:重點提示的詞語:"漁者"、"但"、"君"、"出沒"
4.師總結:從詩中我們可以看出這位捕魚人捕魚時的艱險,從而體會出古代勞動人民生活的
艱辛。
八、布置作業(yè):
這節(jié)課,小朋友認真嚀講,積極動腦,度過了愉快而有意義的一節(jié)課,課后,劉老師請大家
走進"作業(yè)超市",自由選擇課后作業(yè)。(……)希望你有更大收獲。
小兒垂釣教案4
一、教學目標
1、理解詩句,并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的意思。
2、引導學生根據(jù)詩句想象小男孩釣魚是的專心致志的可愛形象。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正確流fij,有感情的朗讀背誦課文的能力。
二、教學重點及難點
指導學生理解詩意,領會感情,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同學們,你們誰跟父母去釣過魚呀?怎樣釣魚?(指名學生說一說)
2、板書并齊讀課題。
(二)釋題:
讀題思考:"小兒"指什么?.....小兒垂釣"是什么意思?
(三)學習課文
1、看詩,聽錄音。
2、學生自學,不理解的詞查字典。
3、理解前兩句詩的意思。
4、學習后兩句詩的意思。
①指名讀后兩句。
②問:小男孩正在專心釣魚的時候,誰來了?
③他來干什么?
④看,小孩是怎么做的?
⑤他為什么擺手?"遙"是什么意思?
⑥從哪看出他怕把魚嚇跑?怕什么聲音嚇跑魚?
⑦"應"是什么意思?(回答)
師小結:小孩既怕老爺爺?shù)哪_步聲、問話聲嚇跑魚,又怕自己的回答聲把魚嚇跑,他一門心
思用在了釣魚上,你覺得他釣魚的態(tài)度怎么樣?(很專心;很認真)
⑧指名學生表演。一人扮路人,一人扮小孩(體會小孩緊張的心情)
⑨指導學生看圖朗讀,讀出小男孩緊張的心情"
⑩指名說說后兩句詩的意思。
5、指名用自己的話說說全詩的意思。
(四)總結全文:詩人抓住了小孩釣魚時所表現(xiàn)出的某些特點,用通俗易懂得詩句,活靈活現(xiàn)
地勾畫出了一個天真爛漫的小孩的形象,詩中有動有靜,情景交融,使人倍感親切,讓我們帶著
這樣的感情大聲朗誦這首詩好嗎?
《小兒垂釣》教學反思
《小兒垂釣》是一首充滿兒童情趣的絕句。作者是唐代詩人胡令能。詩描寫了一個小孩兒初
學釣魚時的情景,孩子認真專注,天真浪漫的神態(tài)躍然紙上。詩句通俗易懂,活靈活現(xiàn)的勾畫出
一個天真浪漫的小孩兒的形象,讓讀者感到逼真,親切。
一、教學效果
圍繞教學目標,我取得了以下效果:
1、為切實突破難點,我主要采用"讀一讀、想一想、說一說、吟一吟"的
方式貫穿全詩的學習,理解相關字詞,想象畫面,吟誦感悟,進入古詩描繪的意境。在教學
中我注意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啟發(fā)誘導學生自己通過看圖、結合偏旁、做做動作、想象畫面
等掌握學習古詩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自學古詩的能力。
2、《語文課程標準》以全新的理念提出:"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
點。在學習《小兒垂釣》一詩時,我從一個不引人注目的小動作"遙招手”出發(fā),引導他們思考:
為什么用“遙招手"而不用"遙搖手"?從"招手"中你郵'到什么?學生的思維異?;钴S,紛紛
舉手發(fā)言。"因為害怕驚動快要上鉤的魚兒,所以沒有馬上回答路人的?問話。""噓,別出聲。
不然我就釣不到魚了。"“請你再靠近一點,我會輕聲告訴你的。"……從他們精彩的發(fā)言中不
難看出,他們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感悟具體的語言文字,知道詩人抓住了孩童瞬間的變化,惟
妙惟肖地刻畫出了孩童的神情意志,令大家不得不愛上這個可愛的孩子.通過思維和想象,學生
不僅體會到了古詩準確生動的描寫,也培養(yǎng)了禮貌待人、樂于助人的好習慣,從細微之處塑造學
生健康向上的美好心靈。學生在課堂上不僅學習語言文字,也在學習做人。
二、成功之處
培養(yǎng)了學生的質疑習慣。有人說過“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十個問題還
重要"。在檢查預習過程中,我這樣問:”在預習中有不懂的嗎?”在學習完后我又問:"現(xiàn)
在再想想自己還有哪些不明白的?”用這樣的提問引導學生學會質疑,養(yǎng)成質疑的習慣。
三、不足之處
在教學本詩時,我還是沒有放手讓學生說,在說說孩子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時,沒有能積極
引導學生把學習古詩和自己的生活經驗聯(lián)系在一起來感知,想象詩句中描寫的景象,也忽視了插
圖的功效。
四、改進措施
如果再次教學本文,我將留有充足的時間讓學生自由朗讀。通過文中插圖,讓學生充分發(fā)表
個人的見解,彰顯學生的個性。
小兒垂釣教案5
師:小孩正在專心致志地釣魚,行人匆匆走來向他大聲提問,他心里會怎么想?
生:這么大的聲響會把魚兒嚇跑的。
生:千萬別再叫喊了,不然俺就捉不到魚了。
生:俺應該做個手勢讓行人不要再叫喊了。
師:假如你是那個小孩,你會對行人做什么手勢?
(請同學邊演示,邊說說手勢的含義)
生:(做擺手的動作)讓行人不要叫喊了,免得驚嚇了魚兒。
生:(做手指向外甩的動作)讓行人走開,不要打擾俺釣魚.
生:(做手指向外甩的動作)讓行人走近說話,這樣就不會影響俺釣魚了。
師:你認為課文中的那個小孩做的.是什么手勢?
生那個小孩做讓行人走近的手勢行人走近后輕輕地回答他的問題這樣就不會嚇跑魚兒。
生:俺也認為這樣。小小朋友愿意回答行人的問題,只不過不想驚嚇魚兒,所以讓行人走近
說話。
生:俺想那個小孩應該先擺手讓行人不要大聲叫喊,再招手讓他過來輕聲說話。這樣既協(xié)助
了他人,又不會把魚兒嚇跑。
師:大家說得非常對。這位鄉(xiāng)村小男孩十分機靈,他陶醉在垂釣樂趣之中的時候,還不忘協(xié)
助他人,真是十分可愛。老師想,同學們也愿意像這位小男孩一樣處處樂于助人吧。
[評析]
小朋友的靈魂嫩如面粉團,不當心碰它一下,你的指紋就印在他的靈魂深處。隨著他的年齡
增加,那指紋就發(fā)展成腦組織紋路,發(fā)展成一種人生方式。因此教師在教書育人的過程中,應從
細微之處塑造兒童健康向上的美好心靈。這位教師正是從一個不引人注目的小動作動身,讓同學
進行發(fā)散思維,同時結合行為規(guī)范的準則,引導同學養(yǎng)成禮貌待人、樂于助人的好習慣、好品質。
小兒垂釣教案6
教材分析
《小兒垂釣》生動地描寫了小孩初學釣魚的認真和天真可愛?!兑箷姟穼懽髡咭估锟吹?/p>
了燈火,不禁想起自己的童年思念家鄉(xiāng)之情。
教學要求
1.會認10個生字,會寫7個字,了解詩句的主要意思。
2.正確、流利地讀課文,背誦課文。
3.感受詩中描寫夜晚所見和小兒垂釣的情景,激發(fā)學習古詩的興趣.
教學重點
1?學習生字詞。
2.誦讀詩歌,體會、想像詩歌描寫的畫面和意境。
教學難點
1.學習生字詞。
2.誦讀詩歌,體會、想像詩歌描寫的畫面和意境。
教學方法:情景教學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學法
課前準備
1.生字卡片。
2.教學掛圖。
教學課時
二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學習生字詞。
2.理解詩歌《小兒垂釣》的意思。
3.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詩歌。
教學重點
1.學習生字詞。
2.誦讀詩歌,體會、想像詩歌描寫的畫面和意境。
教學難點
1.學習生字詞。
2.誦讀詩歌,體會、想像詩歌描寫的畫面和意境。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學過哪些古詩?(自由發(fā)言)今天我們學習一首反映
兒童生活的古詩。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讀課文,畫出不認識的字。
2.出示生字卡片認讀,
蓬稚綸側莓苔
(1)讀準字音,認清字形。
(2)小組合作認讀生字。
(3)交流認字方法。
(4)自由讀,開火車讀。
(5)讀課文測讀。
3.出示會寫的生字卡片。
(1)指導寫字。
(2)認真讀,觀察字形。
重點指導:
垂:中間橫最長,最后一橫最短。
招:右邊是刀+口。
(3)學生書寫,師巡視指導.
三、學習《小兒垂釣》
1.聽課文錄音朗讀后自讀課文。
從題目知道這首詩寫什么。"小兒"指什么人?"垂釣"就是做什么?詩中的"垂綸",
"綸"是垂釣的線,釣魚時需要把線垂在水中。"學垂綸",也就是學釣魚的意思。
2."小兒"是指小孩子,也就是詩中所說的“稚子",幼稚的孩子。這首詩就是描寫小孩
子學釣魚的情景。
3.讀第1、2兩句。
小孩在河邊釣魚,河邊長著莓苔和青草。
誰能說說小孩釣魚坐在河邊的樣子?
(一個頭發(fā)亂蓬蓬的小孩,側著身子坐在長著莓苔的河邊,青草映著他的身影。)
齊讀第1、2句。
4.讀第3、4句。
(1)當路人向小孩問路時,小孩有沒有回答?你是從哪里知道的?("遙招手",遠遠地
招手。教學"遙",遠遠地。)
(2)小孩為什么不作聲光招手?
(擔心說話的'聲音驚動了魚J杯上鉤,所以不應答路人的問話,"應",應答的意取,)
指點:生動地描寫了小孩初學釣魚的認真和天真可爰。
齊讀第3、4句。
5.朗讀全詩。
小結:短短的四句詩,將一個天真、專注的學釣魚小孩的形象生動、真實地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
希望同學們朗讀時,將這種感情讀出來。
6.有感情朗讀全詩.
四、作業(yè)
1,背誦古詩。
2.說說詩句大意。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學習生字詞。
2.理解詩歌《夜書所見》的意思。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詩歌。
教學重點
1.學習生字詞。
2.誦讀詩歌,體會、想像詩歌描寫的畫面和意境。
教學難點
1.學習生字詞。
2.誦讀詩歌,體會、想像詩歌描寫的畫面和意境。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小兒垂釣》
1.出示生字卡片抽讀,
2.讀古詩《小兒垂釣》。
二、學習《夜書所見》,認識生字
1.初讀課文。
(1)出示生字卡片認讀。
蕭促籬
(2)交流學習生字的方法。
(3)自由讀,開火車讀。
(4)指導書寫。
重點指導:
客:與容的區(qū)別。
落:是上下結構,不要寫成左右結構。
(5)學生書寫,師指導。
三、學習《夜書所見》
1.自由朗讀:放聲朗讀古詩,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2.把這首古詩讀給學習小組內的同學聽,互相評議
3.小組合作,自學交流,互相交流。
4.詞語教學。
蕭蕭:風聲。挑:捉。
促織:蟋蟀或蚣她。
高落:離笆。
5.題目《夜書所見》的意思。(將夜里看到的寫下來)
6.讀第1、2句。
(1)指名說大意。
(蕭蕭秋風吹動梧桐樹葉,送來陣陣寒意,客游在外的詩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鄉(xiāng)。)
(2)這時的作者心情是怎樣的?(孤獨、郁悶)
7.讀第3、4句。
(1)由此,詩人想起了什么呢?(想起家鄉(xiāng)和童年)
(2)說說詩句大意。
(3)可以想象詩人的童年是怎樣的?
8.指導朗讀。
(1)假如你就是這個離鄉(xiāng)背井、獨自在外的詩人,看到眼前的情景,你會產生怎樣的心情?
(孤獨、寂寞,思念故鄉(xiāng)的親人,想起童年的生活)
(2)帶著這樣的心情讀古詩。
(3)齊讀古詩。
9.背誦古詩。
四、作業(yè)
1.繼續(xù)背誦古詩。
2.用自己的語言說說詩句大意。
小兒垂釣教案7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正確誦讀古詩,學會認讀古詩中的五個生字。
2基本懂得古詩的意思,能想象出詩句所描繪的情境。
3有感情地誦讀古詩,體會詩句中蘊涵的童趣。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誦讀古詩,基本懂得古詩的意思。
教學難點:
想象出詩句所描繪的情境,體會詩句中蘊涵的童趣。
教學時數(shù):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在唐朝的眾多詩人當中,有一位叫胡令能的詩人特別富有傳奇色彩。胡令能原本是個加工鏡
子和鐵器的工匠。有一天,在睡覺的時候,他夢見一個神仙把他的肚子剖開,放了本書在里面,
醒來以后,他就變得很會作詩了。而在他的詩中,咱們今天要學的這首《小兒垂釣》是最為有名
的。板書課題。
二、初讀古詩,自主識字。
1聽老師讀這首詩,注意聽清字音。
2請大家各自試著讀一讀,在拼音的幫助下把字音讀準。
3和同桌相互檢查生字讀音,一起想辦法記住這五個生字。
4集體認讀生字,給大家說說你的識記好方法。
5各自練讀古詩,練好了就讀給大家聽一聽。
三、自主學習,讀中感悟。
1熟讀詩句,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就做上記號。提出問題。
2聯(lián)系解釋理解詩句的意思。
稚子:年齡小的孩子。綸:釣魚用的絲線。
垂綸:釣魚。莓:一種小草。
苔:苔辭植物。映:遮住
借問:向人打聽。應:理睬。
3探究與爭論:
招手一詞歷來有兩種理解,一種意見認為,招手指擺手,意思是:呀,別過來,別嚇跑了我
的小魚兒!另一種意見認為,招手就是招手,意思是:噓,別出聲,湊過來,我指給你看!數(shù)百年
來,許多專家、學者爭論不休,至今沒有定論。你贊同哪一種意見呢?
4朗讀背誦古詩
作者只用了短短四句話二十八個字把一位垂釣孩子的外貌、姿勢、環(huán)境、神情勾勒得生動傳
神,躍然紙上。讓我們把自己當作這個垂釣的孩子,帶上動作來朗誦這首詩吧!
四、拓展積累
小兒垂釣教案8
古詩語言凝練,意境悠遠,是我國古典文學的精華。小學語文《課標》對中年段的學生提出
了學習詩文的要求:”誦讀優(yōu)秀詩文,注意在誦讀過程中體驗情感,領悟內容。""把握詩意,
想象詩歌描述的情境,體會詩人的情感。受到作品的感染和激勵,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如
何把字理析詞巧妙地融入古詩,使字理之花為古詩教學錦上添花呢?
當課題確定下來后,我想了許久,查閱了大量的資料,決定采用"字理析解""創(chuàng)設情境"
等方法,讓學生重在感受‘遙招手"的細節(jié)內涵與韻味,體會詩歌的意境美。在教學"路人借問
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J時,我通過找準滲透字理教學的點,引導學生品味了"遙""招手"
激起孩子們學習古詩的興趣,進入古詩那優(yōu)美的意境。最后,解決本課的教學難點一詩中為
什么用的是"招手"而不是"搖手"也就水到渠成了。
本課堂教學,我覺得自己做得較好的有如下幾個方面
一、字理識字一遙
生動的情境能為兒童識字提供強大的動力支持和背景支持。當我說到:”小兒,因為專心致
志釣魚而‘不應人’的場面多么有意思??!那我們就來演一演當時的情景,讓這幅畫活起來,你
們就是那個小兒,我是問路人。”通過師生合作表演,為學生創(chuàng)設識字情境。準備好,開始表演
了,我一臉疑惑地問孩子們:"我該站在哪里呢?詩中哪個字提醒了我們?"學生異口同聲回答
—遙。我出示了"遙”的字理課件,按照字理識字"先分解,再組合"的原則,通過有效地
板書孩子1門理解了"遙"的本意是遠,讓我這個問路人應該站得離他們遠遠的。以此相機教學,
給"遙"換個偏旁學習形聲字"理‘"搖""謠""徭""窯"。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識字的能力,
"遙"的字理教學使得"學一個字,帶一串""通過字形理解字義”的識字規(guī)律和方法在學生的
腦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字理析詞一招手
我從一個不引人注目的小動作"招手"出發(fā),與學生合作表演,創(chuàng)設了詩歌的情境,引導他
們思考:為什么用"遙招手"而不用"遙搖手"?請孩不門邊演示,邊說"遙招手”的含義,
從"招手"中你能想到什么?學生的思維異常活躍,紛紛送手發(fā)言和我打手勢一
生:(做擺手的動作)讓問路人不要叫喊了,免得驚嚇了魚兒。
生:(做手指向外甩的動作)讓問路人走開,不要打擾我釣魚。
生:(做招手走進的動作)叫問路人走進的手勢,然后輕輕地回答他的問題,這樣財嚇跑
魚兒了。
從他們精彩的發(fā)言和充滿情趣的表演中不難看出,他們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感悟具體的語
言文字,正當大家討論不休時,我適時引導他們探究了"招"的字理:本義是打手勢叫人。以古
字入手,引導學生們思考,理解字義,教育的本質在于激勵和呼喚,所以小兒"遙招手"不是拒
絕回答,而是怕說話聲驚動魚兒,急忙招手示意,叫問路人走近些再回答。學生不僅體會到了古
詩準確生動的描寫,也培養(yǎng)了禮貌待人、樂于助人的好習慣,從細微之處塑造學生健康向上的美
好心靈。學生在課堂上不僅學習語言文字,也在學習做人。我想,這就是語文教學中工具性與人
文性的統(tǒng)一。在學生心海里掀起美麗波瀾的同時,字理析詞的教法了也無痕跡的解決了本課的教
學重難點.
三、品讀與積累
河邊垂釣的‘小兒鮮活的形象已深植學生的心中,這時,引導他們有感而發(fā),讀出詩歌的音
韻美和節(jié)奏美,也就水到渠成。在這30分鐘的課堂上,學生通過各式各樣的讀,對這首七絕已
然是非常熟悉,再給他們練習幾遍,有感情地背誦已不難。在我國瑰麗的詩文化中,描寫兒童情、
趣的詩不少,我出示了《村晚》、《夜書所見》等童趣詩與學生一起品讀,在學習《小兒垂釣》
的基礎上,仿之,學之,悟之。這樣不僅鞏固了學習之法,還豐富了學生的詩歌積累。
當然,不足也是明顯的:本次教學,首先在字理識字上我過多的進行了"講解",學生缺乏
個人安靜思考的時間,我想在個人思考的基礎上再交流會更利于師生交流。由于在"遙""招"
的字理上我沒有做到有的放矢的進行指導,鼓勵學生說說自己對漢字的理解和發(fā)現(xiàn),讓他們失去
了體驗成功和發(fā)現(xiàn)樂趣的機會。其次,我的字理課件制作有欠合理生動,不能有效地引導學生直
觀地觀察到古今漢字結構演變的差異。最后,詩句大意的理解,教得比較粗糙,還應再細致些。
教學雖是一門遺憾的藝術,但有效、樸實、扎實、清新、靈動、詩意的語文課堂,是我作為語文
教師一生永恒的追求。
小兒垂釣教案9
一、看圖導入
1.師出示插圖說:請小朋友看圖說說有些什么人?在干什么?"引出課題:小兒垂釣.
2.學生齊讀課題,
3J借助插圖學習生字"垂","釣"
4.簡介作者:胡令能
二、初讀詩歌。讀正確,讀流利。
師:古人常說"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是啊,詩人胡令能也把這副美麗的圖畫變成了一
首優(yōu)美好聽的詩呢,小朋友快來讀讀吧!
1.學生自由讀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2.檢查:(1)指名讀生字,隨機糾正讀音。
(2)指名讀課文,指導讀通順,流^。
3.聽老師范讀:生劃節(jié)奏,標重音
4.學生根據(jù)節(jié)奏齊讀詩歌。
三、熟讀詩歌,通過多種方法了解詩意
1.學生自由輕聲讀課文,一邊讀,一邊畫出不懂的洞句。
2.引導學生質疑,在質疑的過程中引導學生通過多種方式理解詩意。
(1)學生反復讀句子理解。
(2)同桌互相討論理解。
(3)看插圖理解。
(4)一邊表演一邊讀理解。
3自由讀,同桌互相背誦。
四、讀,聽,畫結合,體會詩的意境
(1)輕聲美讀詩歌。
(2)閉眼聽錄音,想畫面理解
(3)給詩歌配上美麗的圖畫。
五、指導寫字:
1.學生認讀生字,觀察找出難寫的字。
2.指導學生寫難字,擴詞。
3.學生自己寫簡單字。
六、作業(yè):
1.寫生字
2.背詩歌
小兒垂釣教案10
教材分析:
《小兒垂釣》是蘇教版第八冊第六單元第20課《古詩兩首》中的一首充滿兒童情趣的七絕,
作者是唐代詩人胡令能。這首詩描畫了一個小孩兒初學釣魚時的情景。孩子認真專注、天真爛漫
的神態(tài)躍然紙上。詩句通俗易懂,活靈活現(xiàn)地勾畫出了一個天真爛漫的小孩兒形象,使人感到逼
真、親切,是一篇情景交融、形神兼?zhèn)涞拿鑼憙和募炎鳌?/p>
教學目標:
1.學習生字"稚、根!I",認識■綸-、■莓?,理解"蓬頭、稚子、垂綸、側坐、遙招手、魚驚、應”
等詞的意思。
2.能用自己的話話說出《小兒垂釣》的意思,體會釣魚孩子的天真、可愛。
3.掌握.讀一讀、猜一猜、品一品、寫一寫"的學詩方法。
4.有感情地朗讀、背誦本詩,默寫全詩。
5.品味鄉(xiāng)村生活,感受童年快樂,生成素樸情趣。
教學重點:
1、理解詩句的含義,感悟詩文的意境,體會童真和童趣。
2、有感情地朗讀,積蓄童年情愫,豐富古詩積累。
教學難點:
品味古詩語言,抓住"蓬頭""遙招手”等詞語結合詩句展開想象,體會童年的純真與快樂,與
古詩意境產生共鳴。
教學準備:1、讓爸爸媽媽幫助回憶自己的童年生活中的樂事.
2、魚竿、小凳、補充材料
教學過程:
課刖1灸活:
聽說,咱們四年級1班的學生個個都是好樣兒地,這不今天我就自告奮勇地要來給大家上
一節(jié)課,大家歡迎我嗎?掌聲。
這么熱情,那老師送給你們一組有趣的圖片作為感謝吧!想看嗎?
看,鞋子進水了,卻依然玩得一好玩嗎?玩過嗎?這是一有趣嗎?
同學們有過哪些快樂的童年回憶呢?來,告訴大家,il我們一起分享你童年的快樂!
同學們,你們喜歡釣魚嗎?
你和家人朋友去釣過魚嗎?老師調查一下,釣過魚的小朋友舉一下手。
(問沒舉手的學生):你們沒釣過魚怎么說喜歡釣魚呢?
看來同學們確實都喜歡釣魚?,F(xiàn)在我來考考大家有關釣魚的知識。
第一個問題:在什么地方釣魚?
第二個問題:你們是選擇人不常去的地方釣魚呢,還是選擇人經常去的地方釣魚?為什么?
再問一個問題:人不常去的地方草長得茂盛,還是長得稀少?為什么?(你很聰明。你善于觀察。
呵呵,大家真是釣魚的高手!)
一。揭題生趣
1.釣魚確是童年生活中的一件樂事,小孩學釣魚就更有趣了,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學習唐
代詩人胡令能的一首詩《小兒垂釣》(師板書)。請大家拿出筆來,跟老師一起認認真真地在作業(yè)
本上寫好課題。
"垂"的橫畫匕暇多,第二橫最長,寫的時候還要注意筆順?!贬灐龅挠疫吺且稽c。
2.齊讀課題.這個題目很好懂.同學們能通過這個題目猜出這首詩的內容嗎?
3.看來同學們不僅是釣魚的高手,還是猜謎的高手。
二。初讀覓趣。
1.下面請大家打開課本,讀一讀這首詩,自由讀,反復讀,一直讀到順口了、朗朗上口為
止。
2.讀得很專心、很投入,很好!讀書要的就是這種狀態(tài)!誰來讀一讀這首詩?很順口地讀。
3.讀得不錯!比如「稚子"的"稚"是翹舌,"垂綸"的"綸.是邊音,真是讀得非常準確!誰再來
讀讀看,不但順口地讀,而且字正腔圓、有板有眼地讀!
4.有味道!不用我說,夫家一定聽出了這首詩的節(jié)奏和韻律。來!我們一起讀!怎么讀呢?每句
詩的前四個字你們讀,后三個字我來讀。(師生合作朗讀全詩。)
5.好!味道出來了。我們再讀一次,現(xiàn)在,前后I順序調換一下,我讀前四字,你們讀后三字。
6.味道更濃了!我們連起來讀,我讀題目和作者,你們讀詩歌,注意詩的那個節(jié)奏,那個味
道!
7.讀詩就是要這樣,讀出節(jié)奏、讀出味道,現(xiàn)在同學們一個個儼然已經成為了詩人。
剛才同學們通過題目猜了這首詩的內容,猜得不錯!現(xiàn)在課文又讀得這么棒,讓你們聯(lián)系詩
句再來猜這首詩的主要內容,我想一定能猜得更好,說得更具體。大家可以請插圖幫忙。
指名回答。(這首詩說的是:一個小孩坐在草叢里學釣魚,一個過路人向他問路,他怕魚驚
跑了,沒有回答他。)看看,大家又進了一大步!
三、細讀品趣。
1.理解前兩句
其實,這首詩的字里行間藏著許多有趣的畫面呢!下面我和大家一起繼續(xù)來細品其中的趣味,
我們先猜這首詩的意思吧,爭取猜得更準確。
Q)先猜第一句"蓬頭稚子學垂綸",你們先把"蓬頭"、-稚子"、"垂綸"這三個詞的意思猜出來.
("蓬頭"的意思是頭發(fā)亂蓬蓬的;■稚子”的意思是小孩子「垂綸”的意思是釣魚。)
猜得好!連起來怎么說?(一個頭發(fā)亂蓬蓬的小孩子學釣魚。)
(2)下面我們來猜第二句"側坐莓苔草映身
"莓苔”的意思其實前面大家已經猜出來了,是什么?(人不經常去的草叢)"側坐"也好猜?為什
么要側著身子坐著呀?(師示范,側身觀察,表現(xiàn)認真期盼的心情)
"側坐莓苔"我們猜出來了,意思是?
那"草映身"呢?(野草掩映著身子。)
也就是說,我們猜"映"的意思是掩映、遮掩?遮掩住整個身體嗎?怎樣的野草才能遮掩住小孩
子的身子呢?
(3)前兩句我們都猜好了,現(xiàn)在請大家合起來說一說。提醒一下,想好了再說,盡量說清楚、
說完整。
(一個頭發(fā)亂蓬蓬的小孩子學釣魚,他側著身子坐在草叢里,茂盛的野草遮掩著他的身子。)
(4)圍繞著這句話,你覺得這個孩子哪兒讓你覺得他特別有趣,特別惹人喜愛?
"蓬頭”這個小孩子為什么會頭發(fā)亂蓬蓬的?我們現(xiàn)在就來猜這個問題。你從"蓬頭”中品出了
趣,淘氣,體會到孩子的天真可愛。
■側坐",認真專注的細微的動作,把小兒垂釣刻畫得惟妙惟肖,生動傳神。
■草映身"(可見小孩子身子?。┦前?,如果是大人哪會有"草映身"的趣味呢
■稚子",稚嫩,可爰,天真。
■學"非"玩",似II非懂,專注認真,趣味無窮。
(5)我們現(xiàn)在通過前兩句來看看這是個什么樣的小孩。
力口上表情讀出小孩的淘氣、認真(這是個淘氣、頑皮的小孩。他喜歡釣魚;蓬著頭,他側著身
子坐在草叢里.)讀出對小孩的喜歡.
(這是個聰明的小孩。他雖然是在學釣魚,可已經知道要找個偏僻的地方。)我們現(xiàn)在再來讀
這兩句,來夸夸他。
2、理解后兩句
剛才我們是用先猜詞意,再把詞意連起來猜出句意的辦法,弄清楚了前兩句的意思,感受到
小兒釣魚的‘一番情趣。下面請大家用上面的方法先讀讀后兩句,再獨立去猜后兩句的意思。猜
好了請悄悄告訴我或者說給你的同桌聽。
(1)學生自由猜,告訴同桌,集體交流:一個過路人向小孩問路,小孩遠遠地向他招手,因
為他怕把魚驚跑了,所以不答應人。一個過路人干什么?小孩怎么做的?
(2)說得很好。能把這組有趣的鏡頭表演出來嗎?誰來演?蓬頭稚子”?
會釣魚嗎?(那你是真正"學垂倫"哪!別緊張,老師教你,一手拿住魚竿,給魚鉤裝上魚餌,再
把魚鉤甩到河里,隨時關注水面上浮漂的動靜,一下子就學會了!)快看,一條魚兒游過來了……側
過去看看哪!
(3)我就是那個路人了,我就站這亍嗎?那我還得遠遠的,到哪邊呀?(抓住"遙?)
師自言自語:我跟老朋友已多年不曾見面了,這次應邀,特來拜訪??墒菐啄瓴灰?,這道路
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廣州科技職業(yè)技術大學《建筑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溫州肯恩大學《中學物理專題訓練與研究》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5河北省安全員考試題庫及答案
- 德宏職業(yè)學院《新媒體概論》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4-2025學年湖南省五市十校教研教改共同體高一上學期12月月考歷史試卷
- 山東石油化工學院《工程結構反分析理論》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德宏職業(yè)學院《國際法與當代中國》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廣東茂名農林科技職業(yè)學院《互聯(lián)網+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設計與實踐》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5年山西省建筑安全員《A證》考試題庫
- 桂林山水職業(yè)學院《幼兒教師職業(yè)道德與專業(yè)發(fā)展》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課件)-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新年里的開心事》
- 2025海南省交通投資控股限公司招聘30人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宋代美學研究
- 行政管理學知識點全套
- 船舶安全管理培訓課件
- 《工業(yè)機器人現(xiàn)場編程》課件-任務3.涂膠機器人工作站
- 供應鏈管理(第2版)課件:常用的供應鏈管理方法
- 腰椎手術的疑難討論
- 中英文對照版 ASTM B594 2019 鋁合金形變產品超聲波檢測標準慣例
- 五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教學計劃
- 2025屆高考數(shù)學專項復習:阿基米德三角形【六大題型】含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