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幸福人生的方法的心得_第1頁
讀幸福人生的方法的心得_第2頁
讀幸福人生的方法的心得_第3頁
讀幸福人生的方法的心得_第4頁
讀幸福人生的方法的心得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第頁讀幸福人生的方法的心得學習幸福人生課程的心得體會

從古至今,人們都一直在思考。幸福是什么。但遺憾的是,時至今日,幸福仍然是一個“每人都知道其含義,但無人能精確定義”的概念。蕓蕓眾生,誰能準確地為幸福定義。似乎一千個人就有一千個獨特的理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幸福坐標。生活拮據(jù)時覺得豐衣足食是幸福;病魔纏身時覺得無病無災是幸福;失去時覺得擁有是幸福""一直以來,人們對于幸福有著各種各樣的定義。現(xiàn)在這學期我學習了幸福人生這門課程,從老師播放的視頻里我學習到了中國傳統(tǒng)哲學是側(cè)重于人生體悟的層面去追問幸福的根基與理論問題。在形式上,中國哲學在文化的主流方面把對幸福的探討與其自身主天人合一,重和諧;主人道,重人生;主求善,重修身;主心性,重內(nèi)省的方式結(jié)合起來,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概念和范疇,構(gòu)成了自己民族的思維方式,以其鮮明的民族特點形成了以儒、釋、道為核心的幸福觀。

一、儒家文化視域下的“幸福觀”

儒家思想是中國傳統(tǒng)哲學的核心,它在相當長的傳統(tǒng)社會中一直占據(jù)著主導地位,支撐著兩千多年的中華文明的傳承史。儒家站在人生之內(nèi)體證宇宙萬物之生命本原,并據(jù)此體證追尋人在宇宙中的地位,審視人生的意義、命運及對天地萬物的倫理義務和道德責任。儒家與蘇格拉底的幸福理論,有甚為相似的地方,即都把幸福與德性聯(lián)系在一起。然而,他們彼此考慮問題的基點是不同的,蘇格拉底主張德性即知識,即認為一個人如果從理性的層面上掌握了德性的概念,就懂得了什么

是德性,也就能作出有德性的事,從而成為一個幸福的人;儒家學說考慮的基點則是知行合一,所謂“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學與習是同一的,不能非此非彼,兩者并行而抵達一種德性的境界,這就達到了幸福??傊?,儒家幸福觀強調(diào)人如果沒有德性和美德,就不會有幸福。認為幸福就在于善行,就在于為社會整體利益而行動的同時,又強調(diào)為完善德行而“一簞食,一瓢飲“的苦行精神,注重個人德行的完善和人生不朽的“內(nèi)圣外王“的幸福思想。

二、道家學說中的“幸福觀”

道家的幸福觀,一言以蔽之,曰:自然無為、返樸歸真。老子主張致虛守靜,為而不爭,無為是首要的。老子說:圣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無為是一切順其自然,遵循自然規(guī)律,不違背事物的發(fā)展。無為展開來,具體表現(xiàn)為:是以圣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過上自然無為、返樸歸真的幸福生活。莊子講委運任化,全性葆真,養(yǎng)生盡年,安時處順。莊子認為“無為名尸,無為謀府;無為事任,無為知主。體盡無窮,而游無朕。盡其所受乎天,而無見得,亦虛而已。至人之用心若鏡,不得不迎,應而不藏,故能勝物而不傷?!奔匆磺惺挛锒加兴嬖诘目陀^性及其自然屬性,我們只要遵循它的自然屬性,不應該強求其他外在事物的無為思想。人要超脫名利之求,游心于無為之業(yè),也就是不為是非、名利等世俗之物所誘惑,人們保持自然天性并且充分自由地發(fā)展,這個時候就是最幸福的了。

總之,道家認為,萬物的本然狀態(tài)是最好的狀態(tài),能順其自然之

性就能得到最大的幸福?!肚f子·天道篇》說?!胺蛎靼子谔斓刂抡?,此之謂大本大宗,與天和者也;""與天和者,謂之天樂?!闭嬲男腋2辉谪敻弧⒌匚欢谟谧匀粺o為、返樸歸真,順從人和物的天性,就能擁有天樂,這樣才是真正的幸福。

三、佛家對“幸?!钡某撔躁U釋

佛家幸福觀的基本精神是“空”,即破除我執(zhí)?!缎慕?jīng)》曰:“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薄吧敝竿庠诘奈镔|(zhì)性,“空”指緣起性空。佛家認為,世間萬物的存在和敗壞,皆由因緣決定,所謂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否定有獨存、不變的事物存在,一切有條件決定。華嚴經(jīng)曰: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佛家的另一個理論旨趣是因果報應,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所以人應當積德行善,強調(diào)道德和幸福的統(tǒng)一性。所謂因果報應是對不見心性之人而言的,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而對明心見性之人而言,則一切為空。與儒家之內(nèi)圣外王之道相同,佛家有小乘和大乘之分,修小乘之法只屬自度,大志之人皆不以小乘為滿足,而樂修大乘。名之曰乘,形容佛法濟度眾生如舟車乘人以行也。修小乘要自己不受世間束縛,達到極樂世界;而修大乘則要求消除眾生苦惱,于此才能達到自己心性之清靜光明之極致。佛家幸福觀認識到一切煩惱、痛苦與罪惡的根源是對自我的執(zhí)著,擺脫現(xiàn)實社會的種種假象,超越自身的局限性,認識世界的無限,使有限回歸無限,便可從現(xiàn)實的煩惱之中解脫出來。

傳統(tǒng)文化的儒道釋三家,從不同的層面給當代人一種終極關(guān)懷的

幸福觀。儒家要求人們積極“立言、立德、立功”,實現(xiàn)人生的三不朽;道家要求人們平等、坦然地看待一切,不為功名利祿所束縛,回歸本真的世界和自由的狀態(tài),達到與天地萬物逍遙游的境界;佛家則為人們建立了一個清靜的彼岸世界,可以把人們從物欲紛爭中徹底解脫出來,實現(xiàn)人生的超凡脫俗。

總而言之,現(xiàn)代人常常專注于物質(zhì)的感性生活而忘懷了生命的層面,從而出現(xiàn)生活的意義與生命價值的危機。脫離傳統(tǒng),生存的空虛導致許多人對金錢、權(quán)力、美色瘋狂追求,甚至不惜犯罪。人們深感方寸之心、良知自我、人格修養(yǎng)、氣節(jié)操守等等,都找不到托付安定的終極之地,深受信仰危機、道德危機的極度創(chuàng)痛。認真總結(jié)并借鑒前人對幸福的認知,對于我們幸福觀的重塑、樹立科學的信念,不僅具有重大的理論意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