儋州2024年海南儋州市人民醫(yī)院(儋州市人民醫(yī)院醫(yī)療集團總院)招聘17人筆試歷年參考題庫解題思路附帶答案詳解_第1頁
儋州2024年海南儋州市人民醫(yī)院(儋州市人民醫(yī)院醫(yī)療集團總院)招聘17人筆試歷年參考題庫解題思路附帶答案詳解_第2頁
儋州2024年海南儋州市人民醫(yī)院(儋州市人民醫(yī)院醫(yī)療集團總院)招聘17人筆試歷年參考題庫解題思路附帶答案詳解_第3頁
儋州2024年海南儋州市人民醫(yī)院(儋州市人民醫(yī)院醫(yī)療集團總院)招聘17人筆試歷年參考題庫解題思路附帶答案詳解_第4頁
儋州2024年海南儋州市人民醫(yī)院(儋州市人民醫(yī)院醫(yī)療集團總院)招聘17人筆試歷年參考題庫解題思路附帶答案詳解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儋州]2024年海南儋州市人民醫(yī)院(儋州市人民醫(yī)院醫(yī)療集團總院)招聘17人筆試歷年參考題庫解題思路附帶答案詳解

一、數(shù)量關系。在這部分試題中,每道題呈現(xiàn)一段表述數(shù)字關系的文字,要求你迅速、準確地計算出答案。(共35題)

1、一個四位數(shù)能被9整除,去掉末位數(shù)字后所得的三位數(shù)恰是4的倍數(shù),則這樣的四位數(shù)中最大的一個末位數(shù)字是()。A:3

B:6

C:7D:9

正確答案選項:A

解析:要求滿足條件的四位數(shù)最大,即前三位盡可能大,該三位數(shù)能被4整除的最大值為996,根據(jù)一個數(shù)能被9整除,則各位數(shù)字之和能被9整除的整除特性,四位數(shù)996x的末位數(shù)字。

故本題選A。2、口袋里有6個白球和若干個黑球,它們除顏色外完全相同,從中摸出一球,若摸出白球的可能性是,則黑球比白球多幾個?

A:4

B:6C:8

D:10

正確答案選項:A

解析:本題考查基礎應用題,用方程法解題。

設黑球有x個,則=,解得x=10(個)。故黑球比白球多10-6=4(個)。故本題選A。3、一堆積木(如下圖所示),是由19塊棱長為1厘米的小正方體堆成,這個積木的表面積是()平方厘米。

A:54

B:56

C:58

D:60

正確答案選項:A

解析:分析題干每個小正方體的邊長是1厘米,所以一個面的面積是1平方厘米,直接數(shù)表面的小正方形數(shù)即可。

計算過程

直接考慮上、下、左、右、前、后,6個視圖面積相加即可,上面為9,同樣下面也為9,左右兩個面均為8,前后兩個面的面積為均為10,故總面積為8+8+9+9+10+10=54。

再次標注答案

故本題選A。

4、某本書有1000頁,請問在頁碼中含有3的頁碼有多少頁?

A:271B:284

C:292

D:305

正確答案選項:A

解析:解法一:

本題考查排列組合,屬于基礎排列組合。

頁碼中含有3可分為3種情況:情況一:只含有一個3。首先,確定3的位置,可以是在個位,可以是在十位,可以是在百位,共3種情況;然后確定另外兩個位置數(shù)字情況,其余兩個位置上的數(shù)字均可從(0,,,,,,,,9)九個數(shù)字中挑選,有×=81種;共有3×81=243種;

情況二:含有兩個3。首先,確定3的位置,情況數(shù)為=3種;然后再確定其余一個位置上數(shù)字情況,有=9種;共有3×9=27種;

情況三:含有三個3。只有333一種情況。頁碼中含有3的情況數(shù)一共有243+27+1=271頁。

故本題選A。

解法二:

本題考查排列組合,屬于基礎排列組合,用枚舉歸納法解題。

1~100頁中,含有3的頁碼有19頁;101~200頁中,含有3的頁碼有19頁;

201~300頁中,含有3的頁碼有20頁;

301~400頁中,含有3的頁碼有99頁;401~500頁、501~600頁、601~700頁、701~800頁、801~900頁、901~1000頁中,含有3的頁碼均為19頁;

所以,含有3的頁碼數(shù)為19×8+20+99+=271。

故本題選A。

5、3,10,40,93,169,()A:245

B:256C:268

D:274

正確答案選項:C

解析:觀察數(shù)列發(fā)現(xiàn)數(shù)字依次增大,故考慮作差,后項-前項得到的新數(shù)列為7,30,53,76,即新數(shù)列是公差為23的等差數(shù)列,,。

故本題選C。

6、,,,,()

A:B:

C:

D:

正確答案選項:C

解析:數(shù)列均為分數(shù),且后一項分數(shù)與前一項有聯(lián)系。假設該數(shù)列第n項為,觀察可得規(guī)律:,

故本題選C。

7、某人駕車從A地前往B地,他以60千米/小時行駛1小時后,在加油站休息了15分鐘。后以80千米/小時返回A地取其行李,再以100千米/小時趕往B地,則此人距離B地的距離S與時間T的關系示意圖是()。A:

B:

C:

D:

正確答案選項:B

解析:假設AB兩地的距離為。根據(jù)“從A地前往B地,他以60千米/小時行駛1小時后”可知,,斜率為負,排除C項;“在加油站休息了15分鐘”,,排除A項;對比B、D選項發(fā)現(xiàn),第三段差別不大,第四段“以100千米/小時趕往B地”存在較大差異。以60千米/小時行駛1小時,路程為60千米;再以80千米/小時的速度返回,用時小時,加上休息的15分鐘(小時),從出發(fā)到返回A地共用時小時。第四段,斜率約是第一段的1.7倍,B項較為符合。

故本題選B。8、一整瓶酒精,第二天揮發(fā)后變?yōu)樵瓉淼?,第三天變?yōu)榈诙斓?,第四天變?yōu)榈谌斓?,則第幾天時,酒精還剩下瓶?

A:100

B:50

C:30

D:12

正確答案選項:C

解析:解法一:本題考查溶液問題,屬于基礎溶液,用方程法解題。

設原來這一瓶酒精的量為x,則第二天揮發(fā)后變?yōu)閤,第三天揮發(fā)后變?yōu)閤×=x,第四天揮發(fā)后變?yōu)閤×=x,由此知第n天揮發(fā)后變?yōu)閤,列方程得:x=x,解得n=30(天),則第30天酒精揮發(fā)后還剩下瓶。

故本題選C。解法二:

本題考查溶液問題,屬于基礎溶液,用賦值法解題。

賦值原來這一瓶酒精的量為1,則第二天揮發(fā)后變?yōu)?,第三天揮發(fā)后變?yōu)椤粒?,第四天揮發(fā)后變?yōu)椤?,由此知第n天揮發(fā)后變?yōu)?,列方程得:=,解得n=30(天),則第30天酒精揮發(fā)后還剩下瓶。

故本題選C。9、如果在某月份里,星期五、星期六和星期日各有5天,那么該月的1日是星期幾?A:星期五

B:星期六

C:星期日

D:星期一

正確答案選項:A

解析:

本題考查星期日期問題。

每月至少28天,即每月至少4個完整周期,因此星期五、星期六和星期日至少各有4天。根據(jù)“星期五、星期六和星期日各有5天”可知,該月有31天,且這三天即為第五個周期的前三天。因此本月第一天應為周期的第一天,即星期五。故本題選A。

10、如右圖所示,在正六邊形ABCDEF的頂點處各寫一個數(shù),把這個正六邊形的每條邊兩個頂點處的數(shù)加起來,將和寫在這條邊上,則AF邊上的數(shù)為(

)。

A:9

B:13C:5

D:17

正確答案選項:D

解析:方法一:根據(jù)題意可知,,,,,,聯(lián)立可得。

方法二:根據(jù)題意可知,,,聯(lián)立可得,則。

故本題選D。

11、計算2.354+2-0.251的值是:A:11.65

B:9.65

C:11.75D:12.75

正確答案選項:C

解析:

本題考查基礎計算問題。

計算過程如下:故本題選C。12、七個人排成一豎排,他們的平均身高為172CM,已知前四人平均身高為170CM,后四人平均身高為173CM,則第四個人的身高為(

)CM。

A:168

B:170

C:172D:174

正確答案選項:A解析:根據(jù)題意可得,7人總身高;前4人總身高、后4人總身高。因此第4人身高前4人身高后4人身高7人總身高。

故本題選A。

13、某商店以每件800元的價格購進50件桌椅,并以每套1200元的價格銷售了40件,要想總的利潤率為45%,剩下的桌椅最多可以降價:

A:150元

B:160元

C:180元

D:200元正確答案選項:D

解析:本題考查經(jīng)濟利潤問題,屬于利潤率折扣類,用方程法解題。

設剩下的桌椅最多可以降價x元,根據(jù)總利潤列方程可得:400×40+(400-x)×10=45%×800×50,解得x=200(元)。

故本題選D。

14、甲、乙兩個工程隊合作完成某工程需36天,若甲工程隊先做10天,剩下的工程再由兩隊合作30天完成。問乙工程隊的工作效率是甲工程隊的:

A:B:

C:

D:

正確答案選項:A

解析:本題考查工程問題,屬于時間類。

設甲、乙工程隊的工作效率分別為x、y,根據(jù)題意可列出等式:36(x+y)=10x+30(x+y),化簡得y∶x=2∶3。

故本題選A。15、一條馬路,前半月修完了馬路的,后半個月完成了剩余部分的,結果還有600M沒有修完,這條馬路總長為()M。

A:1800

B:1500C:2400

D:2700

正確答案選項:D

解析:設這條馬路總長為米,根據(jù)題意可列方程:,解得

故本題選D。16、甲乙兩數(shù)和為428,甲除以乙的商為14余8,則甲乙兩數(shù)差為:A:360B:370

C:372

D:384

正確答案選項:C解析:本題考查基礎計算問題。

設甲數(shù)字為x,乙數(shù)字為(428-x)??闪蟹匠?4(428-x)=x-8,解得x=400。則甲=400,乙=28。故甲-乙=400-28=372。

故本題選C。17、學校安排學生住宿,每個房間住6人還有2個空房間,如果每個房間住5人,則有1個房間里住的是3人,則學校共有(

)個房間。

A:8

B:9

C:10

D:11

正確答案選項:C解析:設有個房間,根據(jù)題意可列方程:,解得。

故本題選C。

18、十年前父親的年齡是兒子的6倍,十年后父親的年齡是兒子的2倍,父親現(xiàn)在的年齡是:

A:50

B:48

C:45D:40

正確答案選項:D

解析:本題考查年齡問題。

設兒子十年前的年齡為x歲,如下表:

由十年后父親的年齡是兒子的2倍列方程:6x+20=2×(x+20),解得x=5,父親十年前5×6=30歲,現(xiàn)在30+10=40歲。

故本題選D。19、

A:16

B:18

C:20

D:22

正確答案選項:C

解析:本題為有心圓圈型圖形數(shù)陣,一般考慮用周圍數(shù)字湊中心數(shù)字。由于每個圓圈中心數(shù)字均為偶數(shù),可考慮將其拆成兩個數(shù)相乘或相加,然后再用周圍數(shù)字湊出相應數(shù)字,則有:6=(21-18)+(12÷4),10=(16-11)+(40÷8),14=(29-22)+(63÷9),由此可知,中心處的數(shù)字可拆成2個數(shù)字相加,即中心數(shù)字=(右上角-左上角)+(),且(右上角-左上角)=。根據(jù)前面三個圓圈中的規(guī)律,最后一個圓圈中的數(shù)字應滿足?=(25-15)+(30÷3)=20。故本題選C。20、以下是姐姐和妹妹兩人的對話,姐姐說:“當我是你今年歲數(shù)的那一年,你才6歲,妹妹說:“當我長到你今年的歲數(shù)時,你就18歲了?!备鶕?jù)兩人的對話可知姐姐明年()歲。

A:10

B:11

C:14

D:15正確答案選項:D

解析:本題考查年齡問題,用方程法解題。設姐姐今年為x歲,妹妹為y歲。由題可知:根據(jù)姐妹倆年齡差不變得:x-y=y-6,x-y=18-x,解得x=14,則明年姐姐是15歲。

故本題選D。

21、已知某三角形的三條邊長均為整數(shù),且長度最長的邊長為9。則這樣的三角形有多少個?()A:24

B:25

C:35D:36

正確答案選項:B

解析:由于最長邊為9,所以另兩邊長度均不超過9,而三角形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所以另兩邊之和大于9,可對三邊長度進行列舉:

(1)9,9,(9、8、7、6、5、4、3、2、1),9種;

(2)9,8,(8、7、6、5、4、3、2),7種;

(3)9,7,(7、6、5、4、3),5種;

(4)9,6,(6、5、4),3種;(5)9,5,5,1種

即滿足要求的三角形共有

故本題選B。

22、,,,,()

A:

B:

C:D:

正確答案選項:B

解析:本題考查非整數(shù)數(shù)列。將數(shù)列各項反約分得到:,,,,(),分子是公差為-1的等差數(shù)列,分母是公差為1的等差數(shù)列。故所求項為。

故本題選B。

23、從一瓶濃度為的濃鹽水中倒出1/5后,加滿純凈水,攪拌均勻后再從中倒出1/5,又加滿純凈水,連續(xù)操作4次后,此時鹽水的濃度為()。

A:B:

C:D:

正確答案選項:D

解析:設原溶液的質(zhì)量為100,根據(jù)題意,溶液稀釋過程如下表所示:

則第四次操作后,鹽水的濃度為=故本題選D。

24、45,54,62,71,38,47,23,(

)A:40

B:34

C:35

D:32

正確答案選項:D

解析:數(shù)列項數(shù)多,考慮多重數(shù)列,將數(shù)列兩兩分組:一、二項各位數(shù)字之和均9;三、四項各位數(shù)字之和均為8;五、六項各位數(shù)字之和均為11,即每組中兩項的各位數(shù)字之和相同,因此第八項各位數(shù)字之和等于第七項的各位數(shù)字之和,則第八項的各位數(shù)字之和等于2+3=5,只有D選項各位數(shù)字之和相加等于5。

故本題選D。25、1,7,25,61,121,(

A:186

B:211

C:220

D:226

正確答案選項:B

解析:數(shù)列呈遞增趨勢,都在冪次附近,原數(shù)列可寫為:、、、、、(

),所求項為故本題選B。

26、甲乙兩個燒杯中盛有硫酸,甲杯中的硫酸濃度是乙杯中的,但甲杯中硫酸溶液的質(zhì)量卻為乙杯中的3倍,則將兩個杯中的硫酸混合后得到的硫酸濃度是甲杯濃度的多少倍?

A:

B:

C:

D:

正確答案選項:B解析:

解法一:

本題考查溶液問題,屬于溶液混合,用方程法解題。

設乙杯硫酸濃度為4a,則甲杯硫酸濃度為a,甲杯硫酸溶液的質(zhì)量為3b,則乙杯硫酸溶液的質(zhì)量為b,兩杯混合后溶液濃度==,是甲杯濃度的倍。

故本題選B。

解法二:

本題考查溶液問題,屬于溶液混合,用賦值法解題。賦值乙杯硫酸濃度為40%,溶液為100,則甲杯硫酸濃度為10%,溶液為300;兩個杯中的硫酸混合后得到的硫酸濃度為(40+30)÷(100+300)=,則將兩個杯中的硫酸混合后得到的硫酸濃度是甲杯濃度的÷10%=。

故本題選B。27、2,3,4,9,16,45,(),315

A:90

B:96

C:102D:120

正確答案選項:B

解析:方法一:數(shù)列項數(shù)較多,考慮多重數(shù)列。交叉分組后,偶數(shù)項為:3、9、45、315,后項除以前項得到數(shù)列3、5、7,為公差是2的等差數(shù)列;奇數(shù)項為:2、4、16、(),后項除以前項得到數(shù)列2、4、(),考慮為公差是2的等差數(shù)列,則()。方法二:數(shù)列隔項作商:

得到二級數(shù)列:2、3、4、5、(6)、7,是公差為1的等差數(shù)列,所以原數(shù)列所求項應為

故本題選B。28、李明家在山上,爺爺家在山下,李明從家出發(fā)以每分鐘90米的速度走了10分鐘到了爺爺家?;貋頃r走了15分鐘到家,則李明往返的平均速度是:

A:72米/分B:80米/分C:84米/分

D:90米/分

正確答案選項:A

解析:本題考查行程問題,屬于基本行程類。

根據(jù)下山的速度和時間,可以求出S=90×10=900(米),則往返的平均速度=總路程÷總時間=(900×2)÷(10+15)=72(米/分)。

故本題選A。29、牧場上有一片牧草,可供27頭牛吃6天,或者供23頭牛吃9天。如果牧草每天勻速生長,可供21頭牛吃:

A:12天

B:15天

C:20天

D:25天

正確答案選項:A

解析:本題考查牛吃草問題。

根據(jù)牛吃草問題的公式:草地原有草量=(牛吃草量-每天長草量)×天數(shù),即Y=(N-x)×T。代入題目數(shù)值,即Y=(27-x)×6①;Y=(23-x)×9②,聯(lián)立①②,解得Y=72,x=15。因此,當牛的數(shù)量為21頭時,72=(21-15)×T,解得T=12。故本題選A。

30、5,3,7,6,11,10,13,15,()

A:16

B:17

C:19

D:20正確答案選項:B

解析:觀察數(shù)列發(fā)現(xiàn)數(shù)字變化沒有明顯規(guī)律,但是數(shù)列項數(shù)大于7項,因此可以考慮多重數(shù)列。優(yōu)先對數(shù)列進行奇偶分組,奇數(shù)項為5,7,11,13,發(fā)現(xiàn)奇數(shù)項為質(zhì)數(shù)數(shù)列;偶數(shù)項為3,6,10,15,沒有明顯規(guī)律,考慮做差,得到3,4,5,為等差數(shù)列,因此偶數(shù)項為二級等差數(shù)列。題中下一項為奇數(shù)項,那么按照奇數(shù)項規(guī)律,下一項應為13后的下一個質(zhì)數(shù),為17。

故本題選B31、運送一批貨物,已知第三天運送量為全部的20%,最后一天運了40噸,每天的運送量均比前一天多5噸,問這批貨物總共多少噸?(

A:100噸

B:150噸

C:200噸D:250噸

正確答案選項:B

解析:假設貨物總量為a,根據(jù)“第三天運送量為全部的20%”,可知第三天運量為0.2a;又根據(jù)“每天的運送量均比前一天多5噸”可得,第二天運量為0.2a-5,第一天為0.2a-10,同理第四天為0.2a+5,第五天為0.2a+10,則5天的總量為:0.2a-10+0.2a-5+0.2a+0.2a+5+0.2a+10=a,剛好運完,可知運輸?shù)目偺鞌?shù)為5天。又由于最后一天運40噸,則0.2a+10=40,可得a=150噸。故本題選B。

32、79

37

43

-5

49(

A:-53

B:-21C:11

D:44正確答案選項:A

解析:數(shù)列無明顯特征,作差無規(guī)律,則考慮遞推。觀察發(fā)現(xiàn):,,,即:,則所求項,故所求項。

故本題選A。

33、4個連續(xù)奇數(shù)的和是96,則最小的奇數(shù)是:

A:19

B:21

C:23D:25

正確答案選項:B

解析:本題考查基礎計算問題。

設最小的奇數(shù)為x,則4個連續(xù)奇數(shù)依次為x、x+2、x+4、x+6,由和是96列方程:x+x+2+x+4+x+6=96,解得x=21。

故本題選B。

34、甲、乙兩瓶酒精溶液分別重300克:甲中含酒精120克,乙中含酒精90克,問從兩瓶中應各取出多少克才能兌成濃度為A:甲100克,乙40克

B:甲90克,乙50克

C:甲110克,乙30克

D:甲70克,乙70克

正確答案選項:C

解析:根據(jù)題干“問從兩瓶中應各取出多少克才能兌成濃度為的酒精溶液140克”可判斷為濃度問題。

根據(jù)題干,可知甲酒精濃度為,乙酒精濃度。設取甲瓶克,則取乙瓶克。根據(jù)混合后溶質(zhì)的量不變,依題意,解。則取甲瓶酒精100克,取乙瓶酒精140100故本題選C。

35、-1,0,A:

B:

C:

D:1

正確答案選項:A解析:觀察數(shù)列,大多數(shù)為分數(shù),故該數(shù)列為分數(shù)數(shù)列,分子分母分別尋找規(guī)律,無規(guī)律??紤]反約分去尋找規(guī)律,則原數(shù)列可變?yōu)榇藭r,分子分母分別去找規(guī)律。分子為-2,0,2,4,作差,后項減前項,得到的新數(shù)列為2,2,2,構成公差是0的等差數(shù)列,則新數(shù)列的下一項為2+0=2,故所求項的分子為4+2=6;分母為2,4,6,8,為公差為2的等差數(shù)列,故所求項的分母為8+2=10,,則所求項應為

故本題選A。二、言語理解與表達。本部分包括表達與理解兩方面的內(nèi)容。請根據(jù)題目要求,下列各題備選答案中只有一項符合題意,請將其選出一個最恰當?shù)拇鸢浮?共40題)

1、成長中經(jīng)歷的逆境________對我們有著深遠的影響,________不僅僅是負面的影響。一項新的研究就指出,不幸的經(jīng)歷并不總是破壞性的,它還會給人們帶來許多積極的影響。________,這些積極的影響,并不因個人特質(zhì)而有顯著差別,研究認為每個人都能從逆境中受益。

A:或許但并且

B:如果就因此

C:確實卻而且

D:必然且所以

正確答案選項:C解析:第一空,根據(jù)文段信息“不僅僅是負面影響”可知,成長中經(jīng)歷的逆境是會對我們產(chǎn)生影響的。A項“或許”表示不一定,不符合文意,排除;B項“如果”表示假設,文段已經(jīng)確切表明會產(chǎn)生影響,不符合文意,排除;C項“確實”、D項“必然”均符合文意,保留。

第三空,根據(jù)橫線前“會給人們帶來許多積極的影響”,與橫線后“這些積極的影響······每個人都能從逆境中受益”可知,前后為遞進關系,C項“而且”表示遞進關系,當選。D項“所以”表示因果關系,不符合文意,排除。

第二空代入驗證,根據(jù)文意可知,成長中經(jīng)歷的逆境是有影響的,與不僅是負面的影響構成轉折,“卻”表示轉折關系,符合文意。

故本題選C。

2、盡管大街小巷寫著“可回收”“不可回收”等標識的垃圾桶隨處可見,可現(xiàn)實生活中垃圾分類難、資源回收利用率低的問題卻依然存在。據(jù)統(tǒng)計,我國居民對生活垃圾分類的知曉度高達九成,但能夠參與并比較準確完成分類的人群卻占比不高,能長時間堅持的人則更少。一些地方的居民雖然自己細心完成了垃圾分類,可這些垃圾到了收運環(huán)節(jié)卻還是被“勺燴”,居民的積極性也因此“受傷”。這段文字主要講述的是()。

A:我國垃圾分類的必要性

B:我國垃圾分類遇到的問題C:應該如何落地實施垃圾分類

D:垃圾分類需要居民和政府配合

正確答案選項:B

解析:文段開篇指出“現(xiàn)實生活中依然存在垃圾分類難、資源回收利用率低的問題。接下來通過數(shù)據(jù)闡釋存在的具體問題,即垃圾收運環(huán)節(jié)出現(xiàn)差錯從而挫傷了居民分類的積極性。對應B項。

A項,“必要性”不符合文意,文段并非描述垃圾不分類所造成的嚴重危害,而是在描述問題,排除;

C項,“落地實施垃圾分類”屬于文段背景,非重點,排除;

D項,文段并未提及“政府和居民配合”,排除。

故本題選B。3、“駿馬行千里,犁田不如牛;堅車能載重,渡河不如舟?!?/p>

從認識自我的角度看,這句話形象地說明:

A:人是發(fā)展變化的,要全面客觀地評價自己

B:認識自我是很困難的,對自己難以形成正確評價

C:人都有優(yōu)點和缺點,要全面客觀地評價自己

D:人的優(yōu)點和不足是天生的,無須后天努力正確答案選項:C

解析:分析文段。文段意思是駿馬能日行千里,翻土比不上牛;堅硬的車能夠承載重物,渡河就比不上小舟。兩個分句是并列的結構,意思是“駿馬”和“堅車”有自身的優(yōu)勢的同時也有不足。從認識自我的角度看,文段主要講每個人都有優(yōu)點和缺點,要客觀地評價自己。

對比選項。C項是對文段的全面概括,符合文段意圖。

故本題選C。

【解析拓展】

A項、B項和D項:“人是發(fā)展變化的”“對自己難以形成正確評價”“優(yōu)點和不足是天生的,無須后天努力”文段均未涉及,無中生有。

4、土地征收是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法強制轉移相對人土地所有權并給予補償?shù)闹贫?。土地征收制度在城?zhèn)化和工業(yè)化過程中尤為突出,________。各國在現(xiàn)代化建設的過程當中,土地征收依然是行政機關較為普遍的行政行為,在畫橫線部分填入“即使在城鎮(zhèn)化和工業(yè)化完成之后”這話是恰當?shù)?。()A:√

B:X

正確答案選項:A解析:橫線出現(xiàn)在文段中間,需要承接上下文。文段開篇引出土地征收這一話題,指出其“在城鎮(zhèn)化和工業(yè)化過程中尤為突出”,后文又繼續(xù)說明“土地征收依然是行政機關較為普遍的行政行為”,通過“依然”可知無論任何時候都應該執(zhí)行土地征收,“即使在城鎮(zhèn)化和工業(yè)化完成之后”這一時期也依然要執(zhí)行土地征收。

故本題正確。

【文段出處】《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5、理想的學術狀態(tài)應該是這樣的:所有學者都________于自己的研究,一旦出現(xiàn)抄襲現(xiàn)象,就無可避免地________指責,最終付出相當?shù)拇鷥r。A:投身引發(fā)

B:潛心招致C:醉心遭受

D:專注承受

正確答案選項:B

解析:本題的突破口在第二空,根據(jù)文中“抄襲現(xiàn)象”可知,這是負面的、不好的現(xiàn)象,應該受到指責和批評。A項“引發(fā)”指引起、觸發(fā)。強調(diào)主動性,而文中的抄襲現(xiàn)象應該被指責,表被動,排除;B項“招致”指受到并致使,強調(diào)自身原因導致不好的結果。適合表達因抄襲現(xiàn)象遭到指責的意思,當選;C項“遭受”指受到不幸或損害。文中抄襲現(xiàn)象遭到指責是理所當然的,而不是不幸或損害,該詞語與文意矛盾,排除;D項,“承受”指承擔、經(jīng)受。與B項相比較,D項不能體現(xiàn)出“抄襲現(xiàn)象”和“受到指責”的因果關系,故排除。

第一空,代入驗證,“潛心”也體現(xiàn)文中理想學術中所有學者都集中精力搞研究意思,符合語境。

故本題選B。

【出處】:新華網(wǎng)《“審丑疲勞”比學術抄襲更可怕》6、一些大型社交平臺和信息平臺使用推薦算法,根據(jù)用戶的________向其推薦內(nèi)容,從而讓用戶陷入了“信息繭房”而不自知。一些報道甚至認為,很多謠言甚囂塵上,正是由于社交媒體的________所致。

填入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p>

A:興趣

煽風點火

B:偏好

推波助瀾

C:個性

別有用心

D:喜好

添油加醋

正確答案選項:B解析:突破口在第二空。根據(jù)“一些報道甚至認為,很多謠言甚囂塵上,正是由于社交媒體的________所致”可知,該空應體現(xiàn)社交媒體推動了謠言的產(chǎn)生這一含義。A項“煽風點火”比喻鼓動別人做某種事(多指壞的),不符合文意,排除A項。B項“推波助瀾”比喻促使或助長事物(多指壞的事物)的發(fā)展,使擴大影響,符合文意。C項“別有用心”形容言論或行動中另有不可告人的企圖,不符合文意,排除C項。D項“添油加醋”形容敘述事情或轉述別人的話時,為了夸張渲染,添上原來沒有的內(nèi)容,不符合文意,排除D項。答案鎖定B選項。

驗證第一空?!捌谩敝笇δ撤N事物特別愛好,符合文意。

故本題選B。

【解析拓展】

興趣:指興致,對事物喜好或關切的情緒。個性:指個人的精神面貌或心理面貌,后來引申為人物、角色及其內(nèi)心的特征或心理面貌。喜好:興趣;愛好。

7、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A:個別醫(yī)生不講醫(yī)德,索要紅包,醫(yī)院領導對此并非不無責任。

B:所有的熱詞都既是生活的產(chǎn)物,也是生活的因素。C:能否刻苦鉆研是提高學習成績的關鍵。

D:不但我信任他,而且信任他的朋友。

正確答案選項:B

解析:A項,否定詞使用有誤,“并非”“不”“無”三個否定詞表示否定,即醫(yī)院領導對此沒有責任,由前文“不講醫(yī)德,索要紅包”可知,表意不符,應去掉一個否定詞,可改為“醫(yī)院領導對此并非無責任”,即有責任,排除。

B項,無語病,當選。C項,“能否”是兩面詞,“是提高……”為一面,犯了“兩面對一面”的錯誤,排除。

D項,語序不當,應將“我”放在“不但”前,即“我不但信任他,而且信任他的朋友”,有語病,排除。

本題為選非題,故正確答案為B?!疚亩纬鎏帯空_答案出自《從網(wǎng)絡熱詞看生活熱度》

8、時令,其實是個古詞?!疤熳幽伺c卿大夫飭國典,論時令,以待來歲之宜”,所謂“時令”,原本是依季節(jié)氣候制定的有關農(nóng)事的政令。所以,“時令”是農(nóng)耕為主的時代留給我們的印記。但歷史與時間早把這種印記轉化為我們的生活方式、我們與自然相處的節(jié)奏。到今天,“時令”的本義已經(jīng)隱退,但它所引申出的時間與自然觀念,已成為我們文明傳統(tǒng)的一部分。如今,生活在其中,“時令”這個詞最常和食物、蔬菜、水果等搭檔使用。春天的“時令”是什么呢?

(1)、文中劃線的“這種印記”指的是()。A:“時令”具有政治性

B:“時令”關乎農(nóng)事

C:“時令”和季節(jié)有關D:“時令”的自然性

正確答案選項:B

解析:定位原文第四句中的“這種印記”,可知指代的是前一句“我們的印記”,而文段提到“我們的印記”又是一種“時令”,并且是農(nóng)耕為主的時代留下的,可見“這種印記”就是“時令”,與農(nóng)事有關,B項符合文意。

A項,“政治性”體現(xiàn)的是特點,這里指的是概念,排除。

C項,“季節(jié)”是制定“時令”依據(jù),排除。

D項,“自然性”是“時令”在當下引申出來的觀念,排除。

故本題選B。9、如今,改革進入深水區(qū),無論簡政放權還是調(diào)節(jié)收入,仍有部門、地方的利益________,仍有保守、畏難的觀念________。方此之時,不能進一步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就難以看清各種利益固化的癥結,難以找準突破的方向和著力點。

依次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p>

A:阻撓

藩籬

B:訴求

限制

C:掣肘

樊籬

D:牽制

束縛

正確答案選項:C解析:分析第一空。由下文“難以看清各種利益固化的癥結”可知,部門、地方的利益的影響比較大。A項“阻撓”指阻礙、擾亂,使不能順利進行,置于此處形容“利益”不恰當,排除A項。B項“訴求”指制定某種道德、動機、認同,或是說服受眾應該去做某件事的理由,不符合語境,排除B項。C項“掣肘”指拽住胳膊;D項“牽制”指拖住對方,使其行動受到限制。二者均可體現(xiàn)出部門、地方利益對于深化改革的阻礙。

分析第二空。C項“樊籬”指籬笆,比喻束縛和限制人們思想、行為的東西,修飾對象多為抽象事物。D項“束縛”捆綁,指約束限制。兩者意思相近,但根據(jù)文段中“深水”“癥結”等可知,文段多用比喻,因而C項“樊籬”與文段表述風格更為匹配。

故本題選C。

10、社情不等同于民意,但社情包含著民意;民意不等同于社情,但民意是最重要的社情。了解和反映社情民意,最主要的是了解和反映民情民意。

這段話表達的主要觀點是:

A:社情包括民情B:民意不包括社情

C:一般說,社情就是民情

D:反映民情就是社情正確答案選項:D

解析:文段先講社情包含著民意,然后提到民意是最重要的社情,最后得出結論:了解和反映社情民意,最主要的是了解和反映民情民意。文段結構為“分—總”,主旨句為尾句,主要講的是了解和反映社情最主要的是了解和反映民情。

對比選項。D項是對文段主旨句的同義替換。

故本題選D。

【解析拓展】A項:對應論述的第一個分句,片面且偏離文段重點。B項:表述錯誤,文段強調(diào)社情包含民意。C項:表述錯誤,“社情”并非就是“民情”,是通過“民情”反映“社情”。

11、許多文人雅士通過為自己的書房命名來言志寄情。梁啟超的書房命名為“飲冰室”,語出《莊子·人間世》,形容內(nèi)心憂愁焦灼,欲飲冰鎮(zhèn)之。從“飲冰室”的齋名可以體現(xiàn)出:

A:室主對國家前途的關切和憂慮

B:室主過人的才華和機敏

C:室主失望和消極的人生態(tài)度D:室主對莊周的敬仰之情

正確答案選項:A

解析:定位原文,“飲冰室”出現(xiàn)在第二句。分析“飲冰室”的上下文語境。通過后文的“形容內(nèi)心憂愁焦灼,欲飲冰鎮(zhèn)之”,再聯(lián)系梁啟超所處的時代背景和我們對梁啟超的了解,容易想到他內(nèi)心憂愁焦灼的原因應該是出于憂國憂民,這就是“飲冰室”所體現(xiàn)出的含義。對比選項,A項符合上述語境。

故本題選A。

【解析拓展】

B項:“過人的才華和機敏”無中生有。C項:“失望和消極”程度過重,文段只是體現(xiàn)他的焦慮。D項:“對莊周的敬仰之情”只是表象,不能深刻表達出梁啟超的內(nèi)心情感。

12、個體的精神發(fā)育歷程是整個人類精神發(fā)育歷程的縮影。每一個個體在精神成長過程中,都要重復祖先經(jīng)歷的過程。人類的歷史有很多的精神豐碑,要達到或者超越那些精神高峰,閱讀和思考是唯一的途徑。只有通過閱讀,通過與孔子、孟子等先賢達人的對話,通過和文藝復興時期的大師們交流,才能達到他們的思想境界。

這段文字旨在說明()。

A:閱讀能夠傳承人類的精神經(jīng)歷,促使人類的精神成長B:個體要復制祖先的精神經(jīng)歷只能通過閱讀來實現(xiàn)

C:閱讀對個體的精神成長至關重要

D:要和先賢的精神共鳴,閱讀和思考是唯一途徑

正確答案選項:C

解析:文段主要圍繞“個體的精神成長”展開論述,文段首先表明“每一個個體在精神成長過程中,都要重復祖先經(jīng)歷的過程”,接下來對在個體精神成長過程中,要達到或者超越精神高峰這個問題,提出了閱讀和思考是唯一的途徑這一對策,最后通過“只有……才……”這一必要條件關系,將對策聚焦到“閱讀”,所以文段重點強調(diào)“閱讀”在“個體精神成長過程中”的重要性。C項是對文段主要內(nèi)容的同義替換,為正確答案。

A項,文段主要圍繞著個體的精神成長進行論述,并非是人類的精神成長,偏離中心,排除。

B、D兩項對應尾句之前的內(nèi)容,非文段論述的重點,排除。。故本題選C。

【文段出處】《一個人的精神發(fā)育史就是他的閱讀史》

13、飯吃得太少會造成營養(yǎng)不良,吃得太飽則會造成腸胃消化不良。由此可知()。

A:應少吃多餐

B:凡事要有“度”,“過”和“不及”都不好

C:吃飯應謹慎,不要隨心所欲

D:吃飯應引起人們的重視正確答案選項:B

解析:本題考查言語理解與表達。

A項錯誤,過度引申。

B項正確,“吃的太少”即為“不及”,“吃的太飽”即為“過”,“過”和“不及”都會帶來不良后果,凡事都要有“度”。

C項錯誤,范圍擴大。

D項錯誤,無關選項。

故本題選B。14、下列詞語中畫線的字,讀音不正確的一項是()。

A:呱呱落地(gū)B:擁躉(mài)

C:旌旗(jīng)

D:殺戮(lù)

正確答案選項:B

解析:A項:呱呱落地(gū),形容嬰兒出生或事物問世。讀音正確。B項:擁躉(dǔn)是廣東話粵語詞,意指擁護者、支持者。讀音錯誤。

C項:旌(jīng)旗,旌:羽毛指示物,基層部隊使用。讀音正確。

D項:殺戮(lù)指大量殺害,大規(guī)模屠殺。讀音正確。故本題選B。

15、下列各句中有語病的是(

)。

A:觀摩了這次關于農(nóng)村經(jīng)營承包合同法的庭審以后,對我們這些村官的法律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B:微笑是一曲動人的音樂,它讓我們的生活充滿了溫馨C:通過開展賽龍舟、包粽子活動,可以使屈原的愛國精神代代相傳

D:隨著電腦文字錄入技術的應用,人們逐漸不喜歡用筆寫字了

正確答案選項:A,C解析:A項,是病句,句式雜糅??筛臑椤坝^摩了這次關于農(nóng)村經(jīng)營承包合同法的庭審以后,我們這些村官的法律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蚋臑椤斑@次關于農(nóng)村經(jīng)營承包合同法的庭審,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我們這些村官的法律水平”;

B項,正確;

C項,是病句,成分殘缺,缺少主語。修改方法為刪掉“通過”或者刪掉“可以使”;

D項,正確。

故本題選AC。

16、就算我是根干枯的枝條,畢竟度過了所有的季節(jié),無論是翠綠還是枯黃的樹葉都會在我的枝頭裝點出一幅好的風景。不過,外面的世界有火有水有冰雹有雷電,可也有樹葉,我見過了這樹葉怎么從枝頭鉆出染出一片又一片碧綠。怎樣的災變才能讓樹葉________呢?沒有樹葉的世界就算是終會到來,那也在遙遠又遙遠的地方。今天正是栽綠的時候,活潑潑的________還在我的手心。依次填入畫橫線部分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ǎ?/p>

A:枯萎生命

B:消失希望

C:褪色綠色

D:絕跡欲望

正確答案選項:D

解析:第一空,文段中“災變”指災難和變故,根據(jù)文段“怎樣的災變才能讓樹葉······”、“沒有樹葉的世界就算是終會到來”可知,災變的出現(xiàn)會讓世界沒有樹葉,D項“絕跡”指斷絕蹤跡、完全不出現(xiàn),符合文段語境,當選。A項“枯萎”指干枯萎縮、C項“褪色”指顏色逐漸變淡,均體現(xiàn)不出“沒有”的意思,排除;B項“消失”指(事物)逐漸減少以至沒有,程度較輕,排除。

第二空,代入D項驗證,“欲望”指要得到某種東西或目的的意念、愿望,根據(jù)文段可知,“樹葉”代表的是生命,表示即使將來災變到來,仍要抓好當下?!盎顫姖姟钡囊馑际浅錆M生機,與“欲望”搭配恰當,符合語境,當選。故本題選D。

【文段出處】《樹葉》

17、貝多芬曾多次________地對小卡爾進行批評勸誡,但他的仁慈和寬容沒有喚回毫無人性的小卡爾。

填入橫線部分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p>

A:殫精竭慮

B:好心好意C:仁至義盡D:苦口婆心

正確答案選項:D解析:分析語境。根據(jù)“仁慈和寬容”可知貝多芬對小卡爾的勸誡是出于好心,故該空應體現(xiàn)“好心”這一含義。

辨析選項。A項“殫精竭慮”指用盡精力,費盡心思,常搭配事業(yè),與“勸誡”不搭配,排除A項。B項“好心好意”指懷著善意,是口語表述,不符合題干書面語風格,排除B項。C項“仁至義盡”形容對人的善意和幫助已經(jīng)做到最大的限度,不能作狀語,一般用法是“對……已經(jīng)仁至義盡”,排除C項。D項“苦口婆心”比喻善意而又耐心的勸導,符合語境。

故本題選D。

18、從管理角度上來講,主管應該是強勢的,“一只獅子帶領的一群羊”會輕易擊敗“一只羊帶領的一群獅子”。經(jīng)營管理如同帶兵打仗,作為團隊領袖的主管,絕對需要穩(wěn)定軍心,給團隊提起無論是精神上還是物質(zhì)上的“主心骨”。缺乏強勢,團隊就缺乏士氣和斗志,一個團隊的強勢是由這個團隊的主管是否強勢所決定的——虎嘯震山崗,獅吼百獸驚!這段話主要支持了這樣一個觀點,即:

A:團隊主管的管理能力決定了這個團隊的戰(zhàn)斗力

B:一個團隊的強弱和團隊主管的強弱有直接關系C:“獅子”和“羊”的最大差距在于不同的首領

D:只有團隊強大了,其中的首領才能建立起威信

正確答案選項:B

解析:本題屬于中心理解題。

文段強調(diào)的是團隊領袖對于整個團隊的重要作用,“一個團隊的強勢是由這個團隊的主管是否強勢所決定的”,只有團隊的主管強勢,整個團隊才能強勢。B項符合文段主旨,當選。

A項,原文說的是“團隊主管的強勢決定團隊的強勢”,而不是“團隊主管的管理能力”,不符合文意,故排除。

C項,是對文段字面意思的理解,未能把握文段中心,故排除。

D項,該項的觀點是團隊對首領的重要作用,與原文表述的中心意思相反,故排除。故本題選B。

【文段出處】

《員工心目中的主管什么樣》

19、花瓣凋零還能“化作春泥更護花”。不過,自然界也不盡是這種良性循環(huán)。日本一項新研究發(fā)現(xiàn),動物的黏膜細胞在凋亡后,可能刺激免疫系統(tǒng)“過度反應”,誘發(fā)自身免疫性疾病和過敏性疾病。

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A:動物的黏膜細胞凋亡后可能傷及身體B:動物的黏膜細胞是一種免疫細胞

C:花瓣凋零“化作春泥更護花”的說法不科學

D:身體淘汰的細胞都會對機體產(chǎn)生影響

正確答案選項:A

解析:文段首句先強調(diào)花瓣凋零是有好處的,接著通過轉折關聯(lián)詞“不過”,引出重點:自然界也不盡是這種良性循環(huán),接著開始說明動物黏膜細胞在凋亡后,可能刺激免疫系統(tǒng)“過度反應”。故重點在最后,答案選擇A項。

B項,“是一種免疫細胞”表述錯誤,原文只是強調(diào)動物的黏膜細胞在凋亡后,可能刺激免疫系統(tǒng)“過度反應”。故應排除。

C項,花瓣凋零“化作春泥更護花”本身沒有問題,只不過到動物身上的時候就不適用了,故應排除。

D項,“都會”表述太絕對,花瓣凋零就不會影響,故應排除。故本題選A。

【出處】《黏膜細胞凋亡后可能“傷及自身”》

20、虎鯨是當之無愧的頂級獵手,它們的獵物是所有鯨豚中最________的,包括各種魚類、頭足類、鰭腳類、鯨豚類、海龜甚至還包括海鳥,它們幾乎能夠獵殺一切。但它們的食譜會因種群和生活海域不同而有差異,每個種群都有著自己________的食物結構,而且會遺傳給下一代。

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ǎ?/p>

A:廣泛穩(wěn)固

B:多樣固定C:全面獨特

D:豐富穩(wěn)定

正確答案選項:B解析:第一空,根據(jù)“包括各種魚類、頭足類、鰭腳類、鯨豚類、海龜甚至還包括海鳥,它們幾乎能夠獵殺一切”可知,橫線部分表達“種類多”的意思。B項“多樣”指種類豐富,D項“豐富”指種類多、數(shù)量大,均符合文意,保留。A項“廣泛”指涉及的方面廣、范圍大,而文段強調(diào)的是種類多,不符合文段語境,排除。C項“全面”指所有方面、全方位,而文中的說法是“幾乎”,該項表述絕對,排除。

第二空,橫線部分搭配“食物結構”,并對應“傳給后代”,因此可知,每個種群都有不變的食物結構。B項“固定”指不變動,且與“食物結構”搭配恰當,符合文意,當選。D項“穩(wěn)定”指穩(wěn)固安定,但是“穩(wěn)定”與“食物結構”搭配不當,排除。

故本題選B。

【文段出處】《在被囚禁的34年間,它殺死了三個人》21、精準醫(yī)學的提出,意味著人類醫(yī)學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首先,實施精準醫(yī)療用于檢測臨床藥物治療效果的病例數(shù)將會大幅下降,治療效果也會大幅提高?;驕y序可以“一對一”有效預防心臟病突發(fā)。其次,實施精準醫(yī)療還會為癌癥等頑固性疾病的治療找到新的突破口,為實現(xiàn)多種疾病的個性化治療提供有價值的信息。精準醫(yī)療為全世界疾病患者帶來了福音,但也面臨重重難題。

下列說法不符合文意的是()。

A:基因測序是精準醫(yī)療的一種治療方式B:精準醫(yī)療為全世界疾病患者帶來福音

C:精準醫(yī)療可有效攻克癌癥等頑固性疾病

D:精準醫(yī)療便于實現(xiàn)多種疾病的個性化治療

正確答案選項:C

解析:A項,根據(jù)原文“實施精準醫(yī)療用于檢測臨床藥物治療效果的病例數(shù)將會大幅下降,治療效果也會大幅提高。基因測序可以‘一對一’有效預防心臟病突發(fā)”可知,基因測序屬于精準醫(yī)療的一種治療方式,表述正確,排除;

B項,根據(jù)原文“精準醫(yī)療為全世界疾病患者帶來了福音”可知,選項表述正確,排除;

C項,根據(jù)原文“實施精準醫(yī)療還會為癌癥等頑固性疾病的治療找到新的突破口”可知,“找到新的突破口”并不等于“有效攻克”,故選項表述過于絕對,表述錯誤,當選;

D項,根據(jù)原文“實施精準醫(yī)療還會為癌癥等頑固性疾病的治療找到新的突破口,為實現(xiàn)多種疾病的個性化治療提供有價值的信息”可知,精準醫(yī)療能夠實現(xiàn)個性化治療,表述正確,排除。故本題選C。

22、大國興衰構成了世界歷史的重要篇章,許多學者和政治家________探尋其中的邏輯線索,產(chǎn)生了許多著述宏論。然而,對大國興衰的原因難有最終答案,這不僅在于問題本身的________,更是因為世界在變化,不同國家興衰的軌跡不可能簡單重復。因此,對這一問題的探討永遠不會________。

依次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p>

A:嘔心瀝血復雜性過時

B:兢兢業(yè)業(yè)模糊性停止

C:殫精竭慮階段性終結D:廢寢忘食多樣性沉寂

正確答案選項:A

解析:突破口在第二空。根據(jù)橫線前“大國興衰的原因難有最終答案”以及橫線后“更是因為世界在變化”可知,所填詞語說明問題本身比較復雜。A項“復雜性”體現(xiàn)了復雜,符合語境。B項“模糊性”強調(diào)不清楚,不分明,不能體現(xiàn)復雜,排除B項。C項“階段性”指事物發(fā)展過程中的段落,不能體現(xiàn)復雜,排除C項。D項“多樣性”指多種樣式,且文中僅強調(diào)“大國興衰的原因”這一個問題,不符合語境,排除D項。答案鎖定A選項。

驗證第一空和第三空?!皣I心瀝血”形容費盡心思和精力,代入橫線,體現(xiàn)了許多學者和政治家費盡心思和精力探尋大國興衰的邏輯線索,語義明確。第三空所填的詞語搭配“探討”?!斑^時”指陳舊不合時宜,可以與“探討”搭配,說明這一問題的探討沒有過時,語義明確。

故本題選A。

【解析拓展】

兢兢業(yè)業(yè):形容做事謹慎、勤懇。殫精竭慮:使盡了精力,費盡了心思。廢寢忘食:顧不得睡覺,忘記了吃飯。形容非常勤奮專心。停止:不再進行。終結:最后結束。沉寂:①指十分寂靜;②信息全無。23、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A:對這批貨物保管沒問題,我們的水平絕對是一流的。

B:改變獎金分配方式的問題,對廣大員工并不是一下子就能接受的,這需要公司做好宣傳解釋工作。

C:正如本書開始所指出的,沒有一個理論能夠單獨說明我們對行為動機所知道的一切。

D:強化和懲罰過程決定著我們在特定的條件下受到驅動,做出反應。

正確答案選項:C

解析:A項成分殘缺,沒有主語,應該為“保管這批貨物沒問題,我們的水平絕對是一流的”,排除。

B項句式雜糅,應把“對”去掉,或者改成“廣大員工對改變獎金分配方式的問題并不是一下子……”排除。

C項表述明確,沒有語病。D項成分殘缺,應該在“我們”后面加上“如何”,排除。

故本題選C。

24、選好領導干部,能夠科學合理________各方利益,動員各方資源,激發(fā)各方參與改革發(fā)展的積極性、主動性,從而________達到促進生產(chǎn)、釋放活力的目的。依次填入畫橫線部分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p>

A:和諧

順利

B:調(diào)整

確保C:協(xié)調(diào)

有效

D:滿足

落實

正確答案選項:C

解析:分析第一空。所填入詞語要搭配“各方利益”,且和“動員”“激發(fā)”表并列?!皡f(xié)調(diào)利益”是固定搭配。C項正確。B項“調(diào)整”指改變原有的情況,使適應客觀環(huán)境和要求。如調(diào)整物價,調(diào)整作息時間。C項“協(xié)調(diào)”有調(diào)整的意思,還有“使其配合適當”的意思。相較于B項“調(diào)整”,C項“協(xié)調(diào)”更符合文意。故排除B項。A項“和諧”不能搭配利益,排除。D項“滿足”為中性詞,不能和橫線后“動員”“激發(fā)”感情色彩保持一致,排除D項。

驗證第二空?!坝行А敝改軐崿F(xiàn)預期目的,有效果。代入語境意為對達到促進生產(chǎn)、釋放活力的目的確實有效果,符合文意,正確。故本題選C。25、政府每出臺一項經(jīng)濟政策,都會改變某些利益集團的收益預期。出于自利,這些利益集團總會試圖通過各種行為選擇,來抵消政策對他們造成的損失。此時,如果政府果真因此而改變原有的政策,其結果不僅使政府出臺的政策失效,而且更嚴重的是政府因為喪失公信力而使得調(diào)控經(jīng)濟的能力不斷下降。

這段文字主要論述了:

A:政府制定經(jīng)濟政策遇到的阻力

B:制定經(jīng)濟政策時必須考慮到的因素

C:政府要對其制定的政策持續(xù)貫徹

D:政府對宏觀經(jīng)濟的調(diào)控能力

正確答案選項:C解析:分析文段。文段開篇指出“政府每出臺一項經(jīng)濟政策,都會改變某些利益集團的收益預期”,所以利益集團為維護自己的利益,往往通過各種手段阻止政策施行。尾句進行反面論證:政府因利益集團的阻礙而不能堅持實施原有的政策將帶來諸多負面影響。通過反面論證能夠得出文段主旨:政府要堅持貫徹原定政策。

對比選項。C項是對文段主旨的同義替換。

故本題選C。

【解析拓展】

A項:屬于對現(xiàn)象的描述,非重點。B項:“制定經(jīng)濟政策時必須考慮到的因素”在原文中未提及,無中生有。D項:“政府對宏觀經(jīng)濟的調(diào)控能力”對應反面論證中的后果部分,非重點。

26、蘇州脫掉了羅衫長褂,蘇州現(xiàn)代得多了。有人說,周莊的崛起是以蘇州的毀滅為代價的,眼前即刻閃現(xiàn)出古蘇州的模樣。盡管蘇州人手里還拿著似繡的閉扇,已遠不是躲在深閨的舊模樣。這樣,周莊這位江南的古典秀女便名播四海了。然而,霓虹閃爍的舞廳和酒樓正在周莊四周崛起,周莊的操守能持久嗎?

下列選項中,解釋錯誤的一項是:A:蘇州的現(xiàn)代特征:脫掉了羅衫長褂,但手里還拿著絲繡的團扇,穩(wěn)居深閨

B:蘇州的毀滅:原是江南古建筑典范的蘇州,由于自然、人文景觀遭受破壞,使其失去了原味

C:周莊崛起以蘇州毀滅為代價:蘇州失去了古典的原味,凸顯出周莊的古典特征。

D:周莊的操守:周莊的古典特征

正確答案選項:A

解析:

分析文段,將選項與文段一一對應。辨析選項。A項“穩(wěn)居深閨”與原文“已遠不是躲在深閨的舊模樣”表述不符。B項和C項對應“有人說,周莊的崛起是以蘇州的毀滅為代價的,眼前即刻閃現(xiàn)出古蘇州的模樣。盡管蘇州人手里還拿著似繡的閉扇,已遠不是躲在深閨的舊模樣。這樣,周莊這位江南的古典秀女便名播四海了”可知,符合原文。D項對應“霓虹閃爍的舞廳和酒樓正在周莊四周崛起,周莊的操守能持久嗎?”可知,符合原文。

故本題選A。27、跟紙質(zhì)出版界相比,網(wǎng)絡文章發(fā)表之前無須經(jīng)過身份驗證、資格審查和學術評議等程序,這樣就難免造成________、________的局面。

依次填入畫橫線部分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ǎ?/p>

A:魚目混珠雜亂無章

B:魚龍混雜雜亂無章C:魚龍混雜泥沙俱下

D:魚目混珠泥沙俱下

正確答案選項:C解析:根據(jù)“頓號”可知,第一空與第二空構成并列關系,所填詞語語意相近,共同表示“無須經(jīng)過身份驗證、資格審查和學術評議等程序”可能造成的局面?!棒~目混珠”指用假的冒充真的;“魚龍混雜”指好的壞的混在一起;“雜亂無章”指亂七八糟,沒有條理;“泥沙俱下”強調(diào)好的壞的混雜在一起。經(jīng)對比,只有“魚龍混雜”和“泥沙俱下”語意相近,均能形容好的壞的摻雜在一起,鎖定C項,而其余三項均不能構成并列關系,排除。

故本題選C。

28、在我國,核工業(yè)為國民經(jīng)濟的發(fā)展做出了重要貢獻,我們不能因為日本發(fā)生福島核電事故而______,停止對和平利用核能的探索。

填入畫橫線部分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ǎ?。A:聽天由命

B:因噎廢食C:患得患失

D:杞人憂天

正確答案選項:B

解析:根據(jù)文意,在核工業(yè)的發(fā)展中,不能因為日本福島核電事故,就停止對

和平利用核能的探索。B項“因噎廢食”意思是食物塞住喉嚨就停止吃飯,比喻要做

的事情由于出了點小毛病或怕出問題就索性不去干。符合文段中因為核電這一事故,

產(chǎn)生害怕或恐懼心理,而停止對核能利用探索的意思。

A項:“聽天由命”指聽任事態(tài)自然發(fā)展變化,不做主觀努力。文段中是說不要因為日本福島核電事故而不敢繼續(xù)進行核能探索工作,強調(diào)不要由于擔憂和害怕而不

做,而不是放任自流而不做,所以不符合文意,排除。

C項:“患得患失”指擔心得不到,或者擔心失去得到的東西。文段中對日本核

電事故是避之不及的,不存在得不到,擔心失去的問題,前后矛盾,排除。

D項:“杞人憂天”指老是怕天塌下來,以至于吃不下飯睡不好覺,比喻不必要

或無根據(jù)的憂慮。日本福島核電事故是事實,不存在無根據(jù)的憂慮,并且文中強調(diào)的

是不要因為核電事故而不敢繼續(xù)進行核能的探索工作,而不是強調(diào)擔憂核電事故是否

有必要,排除。故本題選B。

【文段出處】《慎對核電雙刃劍》

29、設計問卷調(diào)查題時,“你喜歡教師這一受人尊敬的職業(yè)嗎?”“醫(yī)生認為吸煙對人體有害,你同意嗎?”這類問題,或帶有傾向性,或帶有誘導性,因此容易使被調(diào)查者在趨同心理的支配下,做出與本人真實想法相反的回答。

作者想表達的觀點是:

A:設計問卷調(diào)查題時,要有傾向性

B:設計問卷調(diào)查題時,要會誘導C:設計問卷調(diào)查題時,要避免趨同心理

D:設計問卷調(diào)查題時,提問方式要中性

正確答案選項:D解析:

分析文段。文段一開始拋出兩個設計問卷調(diào)查題,這類問題帶有傾向性,或帶有誘導性。隨后通過“因此”引出結論,即被調(diào)查者在趨同心理的支配下,會做出與本人真實想法相反的回答,這個結果自然是不好的。

對比選項。D項“提問方式要中性”是針對文段問題的解決對策,符合文段意圖。

故本題選D。

【解析拓展】A項、B項和C項:均非解決問題的正確對策。

30、我們不得不承認,今天是一個影像主導傳播的時代。人們獲取信息的渠道主要是四塊屏幕——電腦、電視、電影和手機,它們主導了我們這個時代的感知系統(tǒng),甚至決定著我們對這個世界的認知。如果我們不能利用視覺媒介有效地傳播文化,還只停留在文字的地界內(nèi),也許就會被這個由視覺符號覆蓋的時代所淘汰。

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A:新媒體時代是由視覺符號覆蓋的時代

B:影像內(nèi)容比文字更容易為人們所接受C:當代應更多的利用影像媒介傳播文化

D:當今人們獲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多元化

正確答案選項:C解析:這是一道中心理解題。文段開頭引出“今天是一個影像主導傳播的時代”,接著論述“影像主導傳播”對我們的影響,后又通過“如果不······,就······”的反面論證句式,提出當今時代文化傳播的對策,即應重視“利用視覺媒介進行有效地傳播文化”,C項為同義替換,當選。

A、B、D項均不是對策表述,排除。

故本題選C。

【文段出處】

人民日報:《跨越文化傳播的時代落差》

31、下列各句中,沒有歧義的一項是(

)。

A:小張的姐姐說他不來了B:他才來,很多人都不認識

C:文言文保存了我國很多文化遺產(chǎn)

D:喜歡孩子的老師能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正確答案選項:C

解析:A項,可以理解為“小張的姐姐說她自己不來了”,也可以理解為“姐姐說小張不來了”,存在歧義,排除。

B項,可以理解為“他不認識很多人”,也可以理解為“人們不認識他”,存在歧義,排除。

C項,不存在歧義,當選。

D項,“孩子”可以理解為“學生”,也可以理解為“老師自己的子女”,存在歧義,排除。本題為選非題,故正確答案為C。

32、悲劇是一回事,可怕的兇險災害是另一回事。悲劇中有人生,人生中不必有悲劇。我們的世界中有不少兇險災害,但是說這種兇險災害是悲劇,只是在用比喻。悲劇所描寫的固然也不外乎兇險災害,但是悲劇的兇險災害是在藝術鍋爐中蒸餾出來的。

這段文字的中心意思是()。

A:人世間有不少兇險災害

B:悲劇與兇險災害不相同

C:兇險災害是悲劇乃比喻D:悲劇是藝術的兇險災害

正確答案選項:B

解析:文段首句先提出觀點,說明悲劇和兇險災害不是一回事兒。后文開始具體解釋說明,提到悲劇中有人生,人生中不必有悲劇,我們世界中的兇險災害是被比喻成悲劇。最后再次通過轉折關系分析悲劇和兇險災害的關系,來說明兩者是不一樣的,強調(diào)悲劇所描寫的也不外乎兇險災害,但是悲劇的兇險災害是經(jīng)過藝術加工的。故文段屬于總分結構,這段文字的中心意思需要圍繞“總”來描述,其他選項均是圍繞后半部分的“分”來描述的,本身不重要,應排除。

故本題選B。

【出處】《所謂生命,就是一升露水一升花》

33、“木桶理論,短板效應”的意思是一個由很多木板箍成的木桶,如果一塊木板很長,并不能多盛水,而有一塊木板很短的話,它的最大盛水量就只能達到最短木板的上沿。著名教授陳運鵬把制約游泳成績的八個因素比做木板,________。

填入畫橫線部分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ǎ?。A:只有八個因素都突出,才能迅速提高運動員的整體成績

B:如果有一個因素欠缺,那將影響運動員的整體成績

C:只有一個因素很突出,并不能迅速提高運動員的整體成績D:如果八個因素都欠缺,必將影響運動員的整體成績

正確答案選項:B

解析:橫線在文段末尾,是對前文的總結。文段介紹了一個“木桶理論,短板效應”,即:只要一個因素(一塊木板)欠缺,就影響整體成績(盛水量只能到最短),其余木板有多長也無效,對應B項。

A、C兩項,均圍繞“突出”論述,偏離文段中心,均排除;D項,“如果八個因素都欠缺”與前文的理論不一致,排除。

故本題選B。34、拒絕現(xiàn)在歡樂時刻,或是因為對過去和未來不安。而未能珍惜目前的美好時光,就是極大的()。但對于現(xiàn)在,讓我們記住塞納加的話“把每一天都當作獨特的一生看待?!蔽覀円M可能地把每一天過得(),它是我們實際上擁有的唯一時間。

依次填入括號部分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ǎ?/p>

A:笨拙心滿意足

B:愚笨興高采烈

C:愚癡不遺余力

D:愚蠢稱心如意

正確答案選項:D

解析:第一空,形容“未能珍惜美好時光”這種行為。D項“愚蠢”指愚笨不聰明,可用于形容“未珍惜美好時光”這種行為,保留;A項“笨拙”指不聰明,不靈巧;B項“愚笨”指頭腦遲鈍不靈活;C項“愚癡”指愚昧癡呆,A、B、C三項均多用于形容人,不能用于形容一種行為,排除A、B、C三項。驗證第二空,根據(jù)文意作者的態(tài)度是珍惜美好時光,把每天都過得美好。D項“稱心如意”指適合心意,愿望能得到滿足,符合文意,當選。

故本題選D。

【文段出處】叔本華《一個悲觀者的積極思考》

35、對于那些互聯(lián)網(wǎng)原住民來說,他們選擇讀屏,擁抱更________的閱讀方式,實則屬于閱讀本能。而一些人愛讀紙質(zhì)書報刊,也多與閱讀習慣有關。雙方不妨少一些“潔癖”,多一些________。兩種閱讀方式并存,相得益彰,共同構成了多元化的閱讀時代。

依次填入畫橫線部分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ǎ?/p>

A:時尚支持B:高效寬容

C:簡捷接納

D:快速忍讓

正確答案選項:C

解析:第一空,根據(jù)首句“對于那些互聯(lián)網(wǎng)原住民來說”,說明橫線處搭配的是互聯(lián)網(wǎng)原住民的閱讀方式,A項“時尚”意指流行、時髦,對于“原住民”來說讀屏方式并非是追趕時尚,搭配不當,排除;

第二空,根據(jù)句式“少一些······多一些······”,可知橫線所填詞語和“潔癖”相反,“潔癖”表達一種對事物過于嚴格要求,且后文“兩種閱讀方式并存,相得益彰,共同構成······”提示這兩種方式是并存且相互配合的,對應C項“接納”,符合文意,當選;B項“寬容”指寬宏有氣量,不計較或不追究,體現(xiàn)不出兩者相互配合的語義,排除;D項“忍讓”強調(diào)忍耐,與文段感情色彩不符,排除。

故本題選C。

【文段出處】人民日報《從“讀書好”走向“讀好書”》36、海發(fā)光強的海區(qū)能映出黑夜的海景,因此在沒有月光的夜晚,當船舶遇到海發(fā)光時,能使船長產(chǎn)生錯覺,導致海損事故,影響船舶的安全航行。正確掌握海發(fā)光可以預報天氣,我國遼寧、河北一帶的漁民經(jīng)多年觀察總結出?;鹨?、風雨現(xiàn)的民諺。魚游動時所發(fā)生的海光,暴露了魚群的藏身之地,因此,經(jīng)驗豐富的漁民在夜間利用它來捕魚。

這段文字意在說明()。A:海發(fā)光與生產(chǎn)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B:海發(fā)光的優(yōu)點和缺點

C:海發(fā)光的利用方法

D:任何事物都有矛盾的兩個方面

正確答案選項:A解析:文段首句先提到了海發(fā)光強可能會使船長產(chǎn)生錯覺,導致海損事故。接著提到海發(fā)光的好處:可以預報天氣。最后一句又提及漁民可以利用海發(fā)光來捕魚。故文段整體屬于并列關系,概括歸納這三者的共同之處,都是在強調(diào)海發(fā)光和生產(chǎn)生活的關系,故本題答案選擇A項。

B項,文段強調(diào)的是對于海發(fā)光的影響分析,不是優(yōu)缺點,故應排除。

C項,表述片面,文段首句還提及了海發(fā)光的危害,應排除。D項,主體錯誤,沒有出現(xiàn)“海發(fā)光”,應排除。

故本題選A。

【出處】《海發(fā)光》37、命運、機遇、選擇,是決定我們?nèi)松较虻娜齻€因素。其中命運是必然,機遇是偶然,而唯有選擇,給予我們自控制的權利,允許我們積極地掌控自己的人生,選擇為我們提供充分利用命運和機遇的機會。當現(xiàn)實與計劃有所出入時,選擇使我們得以恢復、生存,甚至繁榮發(fā)展。

這段話主要說明:

A:選擇對人生的積極作用B:命運是必然的

C:機遇是偶然的

D:選擇是可以控制的

正確答案選項:A

解析:分析文段。文段首先談到?jīng)Q定人生的三個因素,然后通過“而”引出重點,強調(diào)選擇可以給予我們自控權,并列舉了選擇帶給我們的積極作用。因此,文段的主旨為選擇帶給我們的積極作用。

對比選項。A項是對文段主旨的同義替換。

故本題選A。

【解析拓展】B項和C項:“命運”和“機遇”非文段重點。D項:表述錯誤,文段談到的是選擇給予我們自我控制的權利。

38、現(xiàn)在,不夸張地說,從幼兒園開始,孩子的時間就被各種班占據(jù)了,學藝術、學語言、學運動……從早上起床到晚上睡覺,每一分鐘都被安排得________。他們哪有時間________地“瞎玩”?即使是玩,也是有目的地玩,比如玩樂高,是鍛煉動手能力和空間思維;看繪本,是學習語音,也是鍛煉表達能力。

依次填入畫橫線部分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ǎ?/p>

A:精益求精肆無忌憚

B:明明白白隨心所欲

C:不可抗拒不遺余力D:絲毫不差觸手可及

正確答案選項:B

解析:第一空,想表達的意思是孩子們的每一分鐘都被各類課外班安排的很滿或者很清楚,B項“明明白白”表示清清楚楚、準確無誤,符合文意,保留;A項精益求精指比喻已經(jīng)很好了,還要求更好,題中并沒有出現(xiàn)在好的基礎上更好的意思,排除;C項“不可抗拒”表示指沒有可能,沒辦法拒絕,本文中不可抗拒的應是“各種班”,而本句主語是“每一分鐘”搭配不當;D項“絲毫不差”形容一點也不欠缺,側重兩者對比一致程度高,而本文并不是強調(diào)每一分鐘的安排都一致,排除;

驗證第二空,根據(jù)后文“即使是玩,也是有目的地玩”可知,前文的“瞎玩”應是沒有目的,B項“隨心所欲”指隨著自己的意思,想要干什么就干什么,符合文意。

故本題選B。

【文段出處】《讓孩子愉快的跳個繩,不該這么難》

39、央視《是真的嗎》節(jié)目調(diào)查小組分別選擇塑料、硅膠及皮革這三種常見材質(zhì)的手機套,按手機正常使用時的平均溫度,將實驗艙內(nèi)溫度加熱到四十五度,一個小時后手機套被加熱后釋放出的氣體收集完畢,經(jīng)分析發(fā)現(xiàn),手機套釋放量最大的有毒物質(zhì)是甲醛。下列最適合為以上這段文字的標題的是:

A:央視實驗:手機套含致癌物

B:手機套含超強致癌物,千萬別用

C:手機套也藏致癌物

D:手機套被查出致癌物?

正確答案選項:A

解析:文段講述央視《是真的嗎》節(jié)目調(diào)查小組分別選擇塑料、硅膠及皮革這三種常見材質(zhì)的手機套,進行實驗發(fā)現(xiàn)手機套釋放量最大的有毒物質(zhì)是甲醛。因此,文段主要表述通過實驗證實手機套含致癌物。

對比選項。A項符合文段主旨,適合作為文段的標題。故本題選A。

【拓展】B項:無中生有,“千萬別用”過于絕對。C項:缺少關鍵詞“實驗”。D項:問號使用不當,文段表述的是事實。

40、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

A:電子工業(yè)要迅速發(fā)展,并廣泛滲透到各行各業(yè)中去,關鍵在于加速訓練并造就一批專門人才是十分重要的

B:文章對環(huán)境污染問題作了具體分析,同時也概括地介紹了關于環(huán)境科學的基本認識,引起人們對環(huán)境科學的重視。C:其實,看現(xiàn)在已經(jīng)成名的童星們,家庭的影響不是沒有不決定的因素的

D:大會以后,很多企業(yè)領導端正了認識,圍繞提高產(chǎn)品質(zhì)量和提高經(jīng)濟效益為中心,加大了整改的力度

正確答案選項:B解析:B項表意明確,沒有語病,當選。

A項“關鍵在于······是十分重要的”句式雜糅,應去掉“關鍵在于”或者去掉“是十分重要的”,排除;

C項肯否矛盾,三個否定詞表達否定含義,與文意矛盾,應改為“家庭的影響是決定的因素”,排除;

D項“圍繞······為中心”句式雜糅,排除。

本題為選非題,故正確答案為B。三、判斷推理。本部分包括圖形推理、定義判斷、類比推理與邏輯判斷四種類型的試題。(共50題)

1、一個人只有找到自己感興趣的工作,才會認真地去鉆研自己的工作。而只有真正了解自己,才能找到自己感興趣的工作,試想,一個人如果根本不了解自己,又怎能真正找到自己感興趣的工作呢?由此可以推出:

A:一個人找到自己感興趣的工作,就會對工作認真鉆研

B:一個人如果認真地鉆研自己的工作,那么這個人了解自已

C:一個人如果對自己的工作不感興趣,那么他就不了解自已

D:一個人如果不了解自己,他也會認真鉆研自已的工作

正確答案選項:B

解析:根據(jù)題干關聯(lián)詞“只有……才……”等,確定為翻譯推理。翻譯題干。

①鉆研工作→找到感興趣的工作

②找到感興趣的工作→了解自己

將①②遞推可得:③鉆研工作→找到感興趣的工作→了解自己

進行推理。

A項:“找到感興趣的工作”是對①的“肯后”,肯后推不出必然結論,無法推出,排除;

B項:“鉆研工作”是對③的“肯前”,根據(jù)“肯前必肯后”,可得到:“這個人了解自己”,可以推出;

C項:“對自己的工作不感興趣”是對②的“否前”,否前推不出必然結論,無法推出,排除;D項:“不了解自己”是對③的“否后”,根據(jù)“否后必否前”,可得到:“不會認真鉆研工作”,故“會認真鉆研自已的工作”無法推出,排除。

故本題選B。

2、發(fā)散式思維:是指根據(jù)已有的信息,從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思考,從多方面尋求多樣性答案的一種展開式思維活動。下列屬于發(fā)散式思維的是(

)。

A:人類失去聯(lián)想,世界將會怎樣

B:在多種解決方案中,確定一種方案

C:從多個前提推出一個結論D:根據(jù)題目給定的條件,解答文字應用題

正確答案選項:D解析:判斷題干中的關鍵詞。

客體:已有的信息;方式:從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思考,從多方面尋求多樣性答案。

逐一分析選項。

A項,“人類失去聯(lián)想”只是一種假設,不是已有的信息,不符合定義。

B項,從“多種解決方案”這一已有信息中確定一種方案的過程沒有體現(xiàn)不同的思維角度和方向,不符合定義。C項,從“多個前提”這一已有信息推出一個結論的過程屬于推理和歸納,沒有體現(xiàn)從多方面尋求答案的特點,不符合定義。

D項,“題目給定的條件”是已有信息,文字應用題沒有固定答案,可以通過多種角度多種思維去考慮,從而得到不同的答案,符合定義。

再次標注答案故本題選D。

3、小麥∶玉米∶酒精

A:書桌∶紅木∶松樹

B:石油∶棉花∶面料C:農(nóng)技∶犁耙∶耕牛

D:小米∶大米∶稻米

正確答案選項:B解析:“小麥”與“玉米”都可以經(jīng)過發(fā)酵制作成“酒精”,前兩詞與第三詞分別屬于原材料對應關系。

辨析選項。

A項:“紅木”可以制作成“書桌”,二者屬于原材料對應關系,但詞語順序與題干不一致,排除;

B項:“石油”與“棉花”都可以制作成“面料”,前兩詞與第三詞分別屬于原材料對應關系,與題干邏輯關系一致,符合;

C項:“農(nóng)技”指作物的栽培、選種等技術,“犁耙”是農(nóng)具,“耕?!笔歉镉玫呐?,三者均與農(nóng)業(yè)相關,屬于對應關系,但與題干對應方式不一致,排除;

D項:“小米”與“大米”都是米,二者屬于并列關系中的反對關系,“稻米”脫殼后為“大米”,二者屬于對應關系,排除。

故本題選B?!窘馕鐾卣埂?/p>

從石油中提取的纖維可以加工成面料,如尼龍、滌綸和維綸等。

4、從所給的四個選項中,選擇最合適的一個填入問號處,使之呈現(xiàn)一定的規(guī)律性:

A:A

B:B

C:CD:D

正確答案選項:D解析:圖形元素組成不同,無明顯屬性規(guī)律,優(yōu)先考慮數(shù)量規(guī)律。題干中均為漢字和字母,且出現(xiàn)明顯白色窟窿,可考慮面數(shù)量規(guī)律。九宮格優(yōu)先橫行看,觀察發(fā)現(xiàn),每行均有3個面,故?處所選圖形應該含有2個面。只有D項符合。

故本題選D。

5、進步:變化:倒退

A:恒星:星體:行星B:多云:天氣:下雨

C:打針:治療:吃藥

D:真理:認識:謬誤正確答案選項:D

解析:判斷題干詞語間邏輯關系。

本題考查反義關系和種屬關系?!斑M步”和“倒退”是反義詞,并且都是一種“變化”。

判斷選項詞語間邏輯關系。

A項:“恒星”和“行星”是并列關系中的反對關系,不是反義詞,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B項:“多云”和“下雨”是并列關系中的反對關系,不是反義詞,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

C項:“打針”和“吃藥”是并列關系中的反對關系,不是反義詞,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

D項:“真理”和“謬誤”是反義詞,并且都是一種“認識”,與題干邏輯關系一致,當選。故本題選D。

6、白駒過隙:秒表()

A:恩重如山:天平

B:一線希望:皮尺

C:一言九鼎:彈簧秤

D:風馳電掣:測速儀

正確答案選項:D解析:分析題干

本題考查對應關系?!鞍遵x過隙”形容時間過得很快,而“秒表”可以測量時間,即后者可以測量前者形容的主體。

逐一分析選項

A項,“恩重如山”形容恩德重大,而“天平”不能稱量恩德,即后者不能夠測量前者形容的主體,與題干不符。

B項,“一線希望”形容還有一點微弱的希望,而“皮尺”不能測量希望,即后者不能夠測量前者形容的主體,與題干不符。

C項,“一言九鼎”形容言語極有分量,而“彈簧秤”不能測量言語的分量,即后者不能夠測量前者形容的主體,與題干不符。

D項,“風馳電掣”形容速度非???,而“測速儀”可以測量速度,即后者可以測量前者形容的主體,符合題意。再次標注答案

故本題選D。

7、某社區(qū)為了豐富老年人的業(yè)余生活,開設了音樂類課程和運動類課程。經(jīng)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有的老年人報了全部音樂類課程,也有的老年人報了全部運動類課程。

那么,下列一定為真的是(

)。

A:有的老年人只報了運動類課程

B:每類課程都有老年人報名

C:有的老年人報了音樂類和運動類的全部課程D:不可能有人只報了一類課程

正確答案選項:B

解析:日常結論題,根據(jù)題干信息逐一分析選項。

A項:題干已知“有的老年人報了全部音樂類課程,也有的老年人報了全部運動類課程”,推不出有的老年人只報了運動類課程,有可能所有老年人都既報了音樂類課程,又報了運動類課程,無中生有,排除;

B項:題干已知“有的老年人報了全部音樂類課程,也有的老年人報了全部運動類課程”,可知每類課程都有老年人報名,當選;

C項:題干已知“有的老年人報了全部音樂類課程,也有的老年人報了全部運動類課程”,但并不確定報全部音樂類課程的老年人和報全部運動類課程的老年人是否有交集,無法推出,排除;

D項:題干已知“有的老年人報了全部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