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職業(yè)院校技能大賽賽項規(guī)程(中職)手工制茶_第1頁
全國職業(yè)院校技能大賽賽項規(guī)程(中職)手工制茶_第2頁
全國職業(yè)院校技能大賽賽項規(guī)程(中職)手工制茶_第3頁
全國職業(yè)院校技能大賽賽項規(guī)程(中職)手工制茶_第4頁
全國職業(yè)院校技能大賽賽項規(guī)程(中職)手工制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全國職業(yè)院校技能大賽

賽項規(guī)程

一、賽項名稱

賽項編號:ZZ-2021003

賽項名稱:手工制茶

英文名稱:CraftTeaskillsCompetition

賽項組別:中職組

賽項歸屬產業(yè):現(xiàn)代農業(yè)

二、競賽目的

擁抱“國際茶日”,助力“鄉(xiāng)村振興”。傳承手工制茶技藝,傳播

一帶一路精神。推進與落實茶葉職業(yè)教育過程中“專業(yè)與產業(yè)、職業(yè)

崗位對接”、“專業(yè)課程內容與職業(yè)標準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

對接”、“職業(yè)教育與終身學習對接”,引導中國傳統(tǒng)手工制茶技藝向

“綠色、健康、創(chuàng)新”的方向發(fā)展。通過技能競賽,深化職教改革,

建設高質量茶葉教學體系,將競賽引入教學,展示學生職業(yè)技能,強

化學生應變能力,提升學生綜合素質,提高茶職業(yè)教育競爭力,賦能

職業(yè)教育吸引力。促進產教深度融合,撬動職業(yè)院校與社會力量深入

合作,探索培養(yǎng)茶葉加工一線“工匠型”技能人才的新途徑和新方法。

三、競賽內容

本賽項為團體賽,主要考核選手傳統(tǒng)手工制茶技藝和制茶弊病診

斷技術,4位選手組成一個團隊,每位選手要參加某一類茶(扁平綠

茶、卷曲綠茶、條形紅茶、卷曲紅茶、顆粒青茶、條索青茶)三個競

技環(huán)節(jié),依次為茶鮮葉田間采摘競技、手工現(xiàn)場制茶競技和茶葉加工

技術缺陷診斷競技,一個團隊中的選手參賽單項均不同。

四、競賽方式

本競賽為團體賽,由省、自治區(qū)、直轄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以

下簡稱省)為單位組織報名參賽,每省參賽隊不超過1隊。參賽選手

須為全日制中職學校一至三年級(含三年級)的同校在籍學生,年齡不

超過21周歲(當年),年齡計算的截止時間以2021年的5月1日為準。

凡在往屆全國職業(yè)院校技能大賽中獲一等獎的選手,不得參加同一賽

項。每位參賽選手限報1項制茶賽項,團隊中的選手競賽項目均不同。

每個參賽隊由1名領隊、4名選手和1-2名指導教師組成,參賽選手

經確認后原則上不得變更。

五、競賽流程

2021年全國職業(yè)院校手工制茶競賽日程表

日期時間內容備注

08:00-14:00報到

第一天14:30-16:30選手熟悉場地、指導教師參觀場地分批次

16:00-17:30領隊會議抽簽

07:30-9:30茶鮮葉采摘競技指定茶園

扁平綠茶手工制作競技

10:00-18:00A場地

卷曲綠茶手工制作競技

第二天條形紅茶手工制作競技

B場地

卷曲紅茶手工制作競技

10:00-24:00

顆粒青茶手工制作競技

C場地

條索青茶手工制作競技

條形紅茶手工制作競技

B場地

卷曲紅茶手工制作競技

第三天00:00-10:00

顆粒青茶手工制作競技

C場地

條索青茶手工制作競技

扁平綠茶加工技術缺陷診斷競技

08:00-10:30D場地

卷曲綠茶加工技術缺陷診斷競技

條形紅茶加工技術缺陷診斷競技

10:30-12:30D場地

卷曲紅茶加工技術缺陷診斷競技

顆粒青茶加工技術缺陷診斷競技

13:30-15:30D場地

條索青茶加工技術缺陷診斷競技

18:30-19:30閉幕式報告廳

競賽流程如下:

六、競賽賽卷

本賽項是公開賽題,團體參賽,4位選手參賽單項均不同。共分

茶鮮葉田間采摘競技、手工現(xiàn)場制茶競技和茶葉加工技術缺陷診斷競

技3個環(huán)節(jié)。

(一)茶鮮葉田間采摘競技環(huán)節(jié)(占總成績5%)

參賽選手按照報名參加的茶類如綠茶、紅茶及青茶,在規(guī)定時間

按照該類茶的采摘標準,在指定茶園區(qū)域中進行鮮葉采摘競技比賽。

其中綠茶鮮葉按照一芽一葉標準采摘100g,紅茶鮮葉按照一芽二葉

標準采摘200g,青茶鮮葉按照開面二、三葉標準采摘250g,競賽時

間1h;評委從茶鮮葉采摘規(guī)范、采摘鮮葉重量及采摘用時和茶鮮葉

質量三個方面進行評比。

(二)手工現(xiàn)場制茶競技環(huán)節(jié)(占總成績75%)

參賽選手按照報名參加的茶類如扁平綠茶、卷曲綠茶、條形紅茶、

卷曲紅茶、顆粒青茶及條索青茶,在規(guī)定時間按照該類茶典型手工制

作規(guī)范現(xiàn)場進行競技比賽。其中綠茶鮮葉500g,競賽時間8h;紅茶

和青茶鮮葉2500g,競賽時間24h;每項賽事,器具統(tǒng)一、鮮葉統(tǒng)一、

場地統(tǒng)一、時間統(tǒng)一;評委從制茶現(xiàn)場操作規(guī)范、制成品茶質量和茶

葉品質感官評審三個方面進行評比。其中制茶現(xiàn)場操作規(guī)范占分10%、

制成品茶質量占分5%(制茶率2%、茶含水量3%)及茶葉品質感官評

審占分60%。

鮮葉原料及競賽時間表

考核分項加工原料比賽時間設備條件

扁形綠茶竹編、攤青架、電

一芽一葉0.5kg8h

卷曲綠茶炒鍋

顆粒青茶開面二、三葉水篩、晾青架、電

24h

條索青茶或同等嫩度對夾葉2.5kg炒鍋、烘焙機

條形紅茶竹編、萎凋架、發(fā)

一芽二葉2.5kg24h

卷曲紅茶酵機、五斗烘干機

(三)茶葉加工技術缺陷診斷競技環(huán)節(jié)(占總成績20%)

參賽選手根據賽組委提供的一份同本人手工制茶同類的50g茶

葉,在規(guī)定時間內,統(tǒng)一茶葉評審場所,按照《茶葉感官審評方法》

(GB/T23776-2018)標準要求,對茶葉品質弊病進行評審診斷,寫

出茶葉外形和內質評語,并指出該茶葉加工技術主要缺陷,給出茶葉

加工技術改進建議要點。其中茶葉感官審評操作規(guī)范占分5%、茶葉

品質審評術語占分5%及茶葉加工技術缺陷診斷占分10%(診斷技術不

足5%、給出技術改進5%)。競賽時間1h,答題樣卷如下:

選手參賽編號:茶樣類別:

1.茶葉品質感官審評評語

茶葉外形評語:;

茶葉內質評語:湯色、滋味、

香氣、葉底。

2.茶葉加工技術缺陷診斷

主要加工技術不足是

;

加工技術改進要點是

。

七、競賽規(guī)則

(一)選手參賽守則

1.本競賽為團體賽。參賽選手須為全日制中職學校一至三年級

(含三年級)的同校在籍學生,年齡不超過21周歲(當年),年齡計算的

截止時間以2021年5月1日為準。凡在往屆全國職業(yè)院校技能大賽

中獲一等獎的選手,不再參加同一項目的比賽。每位參賽選手應確定

參賽項目6個單項中限報1項,團隊中的4位選手參賽單項均不同。

指導教師須為本校專兼職教師,每個參賽團隊限報1-2名指導教師。

2.賽前一天,各領隊和選手在工作人員組織下,有序參觀賽場及

競賽設備。領隊會議上組織領隊抽取“參賽編號”,確定比賽各比賽

環(huán)節(jié)的批次,參賽選手必須帶身份證和學生證,并佩帶參賽證件,提

前30分鐘到候考室檢錄,在引導員帶領下至相應賽場,并抽取賽位

號到指定的位置就位,完成相應競賽任務。等比賽正式開始后,方可

進行操作;比賽終止后,不得再進行任何與比賽有關的操作。

3.比賽期間,參賽選手必須嚴格遵守賽場紀律,除攜帶競賽所需

自備用具外,其它物品一律不得帶入競賽現(xiàn)場,不得在賽場內大聲喧

嘩;愛護競賽場地的設備和器材,嚴格遵守操作規(guī)程,確保設備和人

身安全,并接受裁判員的監(jiān)督和警示。若因選手因素造成設備故障或

損壞,無法進行比賽,裁判長有權終止該名選手比賽;若因非選手個

人因素造成設備故障的,由裁判長視具體情況做出裁決。

(二)賽場組織規(guī)則

1.各類賽務人員必須統(tǒng)一佩戴相應證件,著裝整齊;各賽場除裁

判、仲裁、監(jiān)督及賽場配備的工作人員以外,其他人員未經允許不得

進入賽場;新聞媒體等進入賽場必須經過賽項執(zhí)委會允許,并且聽從

現(xiàn)場工作人員的安排和管理,不能影響競賽進行。

2.本賽項根據比賽場地情況要求,嘉賓、觀摩團隊、參賽隊參賽

選手和指導教師等均可到指定觀摩區(qū)域觀摩比賽;觀摩比賽時各觀摩

人員應嚴格遵守各項觀摩紀律,觀摩人員須按指定路線進入指定區(qū)域

就座,就座后不得隨意走動、大聲喧嘩,比賽過程中不允許攝像,并

服從現(xiàn)場工作人員安排。

(三)裁判人員守則

1.堅持原則、公正評判、不徇私情,遵守賽事保密規(guī)則;按大賽

規(guī)定的時間到達賽場,不遲到早退;執(zhí)裁全過程堅守崗位,恪盡職守;

裁判長全面負責裁判組的工作并裁決有爭議的技術問題。

2.裁判組全體成員應堅持公平、公正的原則,認真執(zhí)行裁判工作,

嚴格遵照技術比賽要求、規(guī)則及評分標準對其所評判的內容給予正確

檢驗、評分,每項內容應經仔細核對,由參加評判的裁判組成員在有

關記錄表上簽字,再交裁判長審核后簽字確認并依規(guī)公布。

3.裁判人員負責核對選手身份,檢查場次和工位號等;比賽過程

中,監(jiān)督選手按大賽安全操作規(guī)程進行;在比賽過程中,如遇特殊情

況,裁判人員應及時向裁判長或聯(lián)絡員反應,以便及時做出處理。

4.裁判組全體成員要嚴格遵守保密制度。不得互相串通檢驗、評

分情況,在競技評比成績未正式向外公布之前,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

由泄露評判情況。

(四)領隊(技術指導)守則

1.負責本隊的管理,包括賽事、生活和賽場外的安全等事宜。

2.代表本隊參加領隊和技術指導會議,及時與賽項執(zhí)委會保持聯(lián)

系。

3.以身作則,顧全大局,共同維護比賽秩序。

4.競賽期間,在指定休息室休息,不得進入比賽區(qū)域。

(五)大賽工作人員守則

1.嚴守大賽崗位職責,聽從賽區(qū)組委會指揮調度。

2.必須佩帶大賽工作證上崗,舉止文明熱情,工作主動。

3.驗收競賽保密要求,不得相互打聽、傳遞比賽情況。

八、競賽環(huán)境

本次競賽在指定比賽賽場進行,比賽地點按三個環(huán)節(jié)(茶鮮葉采

摘、茶葉手工制作、茶葉感官審評)分別設置,其中茶鮮葉采摘又分

設三個綠茶采摘園區(qū)、紅茶采摘園區(qū)、青茶采摘園區(qū);茶葉現(xiàn)場制作

又分三個區(qū)域,扁平和卷曲綠茶制作區(qū)、條索和卷曲紅茶制作區(qū)、青

茶制作區(qū);茶葉感官審評分兩個區(qū)域,一是裁判評判手工制茶品質區(qū),

一是選手診斷茶葉加工技術缺陷區(qū)。

室外田間茶園按照采茶標準要求,提前預留,確保每位選手有一

個獨立可以采摘規(guī)定茶葉量的茶鮮葉采摘區(qū)域;室內賽場環(huán)境照明、

控溫良好,能提供穩(wěn)定水、電,備有供電應急設備和消防設備;每個

分項賽場面積為200-350m2,設有相對獨立的操作臺/凳,每個操作臺

按照每個賽項每批次參賽人數不同分為不同展示區(qū),每個展示區(qū)標明

編號。比賽時每位選手占用一個展示區(qū)作為比賽臺,面積為10-15m2,

比賽場地設有制茶設備(評審茶器具)、電插座,供選手使用。

九、技術規(guī)范

賽項命題結合茶葉手工制茶職業(yè)崗位的技能需求,并參照《茶葉

感官審評方法》(GB/T23776-2018)和《茶葉加工國家職業(yè)標準》(高

級工)相關標準制定。

綠茶手工操作規(guī)范:鮮葉攤放→殺青→造形→干燥;

紅茶手工操作規(guī)范:鮮葉萎凋→揉捻→發(fā)酵→(做形)干燥;

青茶手工操作規(guī)范:鮮葉萎凋→做青→殺青→揉捻(做形)→干燥。

十、技術平臺

競賽項目所用主要大型設備清單

序號設備名稱規(guī)格單套數量

1龍井茶電炒鍋64CM口徑,3500W功率40

2紅茶發(fā)酵機6CFX-8(雙門)10

3KX-8AS(旋轉式)10

茶葉烘干機

4獨立控溫控風(圓斗式)10

5發(fā)酵箱20×35cm40

6晾青架標配20

7萎凋架標配20

8攤青架標配30

綠茶制作器材

序號材料與工具規(guī)格說明數量

一芽一、二葉

1茶鮮葉500克/人

(一芽一葉不低于80%)

2竹編常規(guī)1只/人

3棕帚常規(guī)1把/人

4大簸箕常規(guī)1只/人

5小簸箕常規(guī)1只/人

6毛巾白色1條/人

7茶油標配1份/人

8礦泉水500ml2瓶/人

紅茶制作器材

序號材料與工具規(guī)格說明數量

一芽一、二葉

1茶鮮葉2500克/人

(一芽二葉不低于80%)

2竹編常規(guī)3只/人

3斜面烘盤常規(guī)1只/人

4棕帚常規(guī)1把/人

5大簸箕常規(guī)2只/人

6小簸箕常規(guī)1只/人

7毛巾白色1條/人

8礦泉水500ml2瓶/人

青茶制作器材

序號材料與工具規(guī)格說明數量

開面二、三葉

1茶鮮葉2500克/人

或同等嫩度對夾葉

2包揉布1.2m×1.2m1張/人

3揉捻臺(揉捻盤)常規(guī)1個/人

4棕帚常規(guī)1把/人

5水篩常規(guī)3只/人

6小簸箕常規(guī)1只/人

7毛巾白色1條/人

8礦泉水500ml2瓶/人

茶鮮葉采摘每位選手提供1個(常規(guī))竹簍,茶葉加工技術缺陷

診斷按照《茶葉感官審評方法》(GB/T23776-2018)要求配備審評用

具,每個工位提供3套。

十一、成績評定

(一)評分標準

手工制茶競賽成績評定依據茶葉加工國家職業(yè)標準和相關茶鮮

葉采摘標準及茶葉感官審評方法(GB/T23776-2018)相關規(guī)定,本著

“公平、公正、公開、科學、規(guī)范”原則,充分展現(xiàn)參賽者手工制茶

綜合技能,為選拔與培養(yǎng)傳統(tǒng)手工技藝工匠人才,制定評價體系。

(二)評分方式

茶鮮葉采摘主要考核選手采摘規(guī)范、鮮葉質量及鮮葉重量與時間

三個方面,占比賽總分5%;茶葉手工制作主要考核選手制茶規(guī)范、

制茶品質及成茶質量等三個方面,占比賽總分75%,其中制茶規(guī)范占

10%、制茶品質占60%及成茶質量占5%;茶葉加工技術缺陷診斷主要

考核選手茶葉審評規(guī)范、茶葉品質審評及茶品弊病診斷等三個方面,

占比賽總分20%,其中審評規(guī)范占5%、品質審評占5%及弊病診斷占

10%。賽項最終得分按百分制計分:選手比賽成績=鮮葉采摘成績×5%+

手工制茶成績×5%+茶葉加工技術缺陷診斷成績×20%;團隊競賽成績

=Σ(選手1+選手2+選手3+選手4)/4,出現(xiàn)成績相同團隊排名順序依

照茶葉手工制作成績、茶葉加工技術缺陷診斷成績再進行排名。

(三)評分方法

綠茶鮮葉采摘操作規(guī)范和質量評分表

類別占比考核項目考核要點分值得分

鮮葉采摘過程中,出現(xiàn)違反比賽

采摘規(guī)范要求,采摘手法不規(guī)范,采用掐20

采或捋采扣2-5分;扣完為止。

M≥100g,不扣分;

40

采摘鮮葉<100g,判分依據:M*40/100

重量(M)與T≤30min,不扣分;30min<T≤

時間(T)45min,判分依據:10-(T-30)10

鮮葉采

÷15×10;T>45min,0分。

摘質量5%勻齊度越高分值越高,鮮葉一芽

與規(guī)范一葉高于90%,不扣分;一芽一

葉低于90%,高于80%,扣2-3

20

分;一芽一葉低于80%高于70%,

鮮葉質量扣5-8分;一芽一葉低于70%高

于50%,扣10-15分;扣完為止。

鮮葉中夾帶鱗片、魚葉扣1-3分,

夾帶老枝葉扣1-3分,夾帶其它10

非茶類雜物扣1-4分,扣完為止。

紅茶鮮葉采摘操作規(guī)范和質量評分表

類別占比考核項目考核要點分值得分

鮮葉采摘過程中,出現(xiàn)違反比賽

采摘規(guī)范要求,采摘手法不規(guī)范,采用掐20

鮮葉采采或捋采扣2-5分;扣完為止。

≥200g,不扣分;

摘質量5%40

采摘鮮葉<200g,判分依據:M*40/200

與規(guī)范重量(M)與T≤30min,不扣分;30min<T≤

時間(T)45min,判分依據:10-(T-30)10

÷15×10;T>45min,0分。

勻齊度越高分值越高,鮮葉一芽

二葉高于80%,不扣分;一芽二

葉低于80%,高于70%,扣2-3

20

分;一芽二葉低于70%高于60%,

鮮葉質量扣5-8分;一芽二葉低于60%高

于50%,扣10-15分;扣完為止。

鮮葉中夾帶鱗片、魚葉扣1-3分,

夾帶老枝葉扣1-3分,夾帶其它10

非茶類雜物扣1-4分,扣完為止。

青茶鮮葉采摘操作規(guī)范和質量評分表

類別占比考核項目考核要點分值得分

鮮葉采摘過程中,出現(xiàn)違反比賽

采摘規(guī)范要求,采摘手法不規(guī)范,采用掐20

采或捋采扣2-5分;扣完為止。

≥250g,不扣分;

40

采摘鮮葉<250g,得分=鮮葉重量*40/250

重量(M)與T≤30min,不扣分;30min<T≤

時間(T)45min,判分依據:10-(T-30)10

鮮葉采

÷15×10;T>45min,0分。

摘質量5%勻齊度越高分值越高,鮮葉開面

二、三葉高于80%,不扣分;開

與規(guī)范

面二、三葉低于80%,高于70%,

扣2-3分;開面二、三葉低于70%20

鮮葉質量高于60%,扣5-8分;開面二、

三葉低于60%高于50%,扣10-15

分;扣完為止。

鮮葉中夾帶鱗片、魚葉扣1-3分,

10

夾帶老枝葉扣1-3分,夾帶其它

非茶類雜物扣1-4分,扣完為止。

綠茶手工制茶現(xiàn)場操作規(guī)范評分表

類別占比考核項目考核要點分值得分

1.比賽開始前沒有進行必要的

設備檢查,扣3分;

2.出現(xiàn)故障未經裁判允許,私

職業(yè)素養(yǎng)自拆卸設備、電源線,扣5分;15

3.比賽中,出現(xiàn)違反現(xiàn)場用電

安全行為,視情節(jié)嚴重程度扣

1-10分。

制茶流程規(guī)1.設備操作不規(guī)范扣1-10分;

范與關鍵技2.制茶流程不正確,每錯1個25

術熟練程度流程扣3-5分,扣完為止。

1.標準掌握有偏差,視情節(jié)嚴

現(xiàn)場重程度扣1-5分;

2.攤青技能技術不嫻熟,視不

手工熟練程度扣1-5分;

制茶技術嫻3.殺青技能技術不嫻熟,視不

40

制茶10%熟與掌控度熟練程度扣1-5分;

4.做形技能技術不嫻熟,視不

操作熟練程度扣1-5分;

5.干燥技能技術不嫻熟,視不

規(guī)范熟練程度扣1-5分。

1.使用的場地雜亂無章,視情

節(jié)嚴重程度扣1-2分

保持場地干凈2.使用未經賽項執(zhí)批準的器

整潔、注意衛(wèi)具、材料等,視情節(jié)嚴重程度

20

生防護、工具扣1-5分;

復原擺放正確3.使用設備后沒有清潔設備及

加工現(xiàn)場,扣1-5分

4.工具擺放雜亂,扣1-5分。

超過比賽規(guī)定時間每5分鐘扣1

比賽時間5

分,扣完為止。

紅茶手工制茶現(xiàn)場操作規(guī)范評分表

類別占比考核項目考核要點分值得分

1.比賽開始前沒有進行必要的

設備檢查,扣3分;

2.出現(xiàn)故障未經裁判允許,私

職業(yè)素養(yǎng)自拆卸設備、電源線,扣5分;15

3.比賽中,出現(xiàn)違反現(xiàn)場用電

安全行為,視情節(jié)嚴重程度扣

1-10分。

制茶流程規(guī)1.設備操作不規(guī)范扣1-10分;

范與關鍵技2.制茶流程不正確,每錯1個25

術熟練程度流程扣3-5分,扣完為止。

1.標準掌握有偏差,視情節(jié)嚴

重程度扣1-5分

現(xiàn)場

2.萎凋技能技術不嫻熟,視不

熟練程度扣1-5分;

手工

3.揉捻技能技術不嫻熟,視不

制茶技術嫻熟練程度扣1-5分;

制茶10%40

熟與掌控度4.發(fā)酵技能技術不嫻熟,視不

熟練程度扣1-5分;

操作

5.毛火(做形)技能技術不嫻

熟,視不熟練程度扣1-5分;

規(guī)范

6.足火技能技術不嫻熟,視不

熟練程度扣1-5分;

1.使用的場地雜亂無章,視情

節(jié)嚴重程度扣1-2分

保持場地干凈2.使用未經賽項執(zhí)委會批準的

整潔、注意衛(wèi)器具、材料等,視情節(jié)嚴重程

20

生防護、工具度扣1-5分;

復原擺放正確3.使用設備后沒有清潔設備及

加工現(xiàn)場,扣1-5分

4.工具擺放雜亂,扣1-5分。

超過比賽規(guī)定時間每5分鐘扣1

比賽時間5

分,扣完為止。

青茶手工制茶現(xiàn)場操作規(guī)范評分表

類別占比考核項目考核要點分值得分

1.比賽開始前沒有進行必要的設

備檢查,扣3分;

2.出現(xiàn)故障未經裁判允許,私自

職業(yè)素養(yǎng)拆卸設備、電源線,扣5分;15

3.比賽中,出現(xiàn)違反現(xiàn)場用電安

全行為,視情節(jié)嚴重程度扣1-10

分。

制茶流程規(guī)1.設備操作不規(guī)范扣1-10分;

范與關鍵技2.制茶流程不正確,每錯1個流25

術熟練程度程扣3-5分,扣完為止。

1.標準掌握有偏差,視情節(jié)嚴重

程度扣1-5分

現(xiàn)場

2.曬青與萎凋技能技術不嫻熟,

視不熟練程度扣1-5分;

手工

3.做青技能技術不嫻熟,視不熟

制茶技術嫻練程度扣1-5分;

制茶10%40

熟與掌控度4.殺青技能技術不嫻熟,視不熟

練程度扣1-5分;

操作

5.做形技能技術不嫻熟,視不熟

練程度扣1-5分;

規(guī)范

6.干燥技能技術不嫻熟,視不熟

練程度扣1-5分;

1.使用的場地雜亂無章,視情節(jié)

嚴重程度扣1-2分

保持場地干凈2.使用未經賽項執(zhí)委會批準的器

整潔、注意衛(wèi)具、材料等,視情節(jié)嚴重程度扣

20

生防護、工具1-5分;

復原擺放正確3.使用設備后沒有清潔設備及加

工現(xiàn)場,扣1-5分

4.工具擺放雜亂,扣1-5分。

超過比賽規(guī)定時間每5分鐘扣1

比賽時間5

分,扣完為止。

手工制茶成品茶質量評分表

類別占比考核項目考核要點分值得分

茶含水量≤7%,不扣分60

7%<茶含水量≤9%,

成品茶含

判分依據:60-(茶含水量40

水量

-7%)÷2%×40

9%<水分含量0

手工制綠茶制率≥19%

40

紅(青)茶制率≥20%

茶成品

5%18%≤綠茶制率<19%

茶質量

判分依據:40-(19%-茶制

檢測成品茶制率)÷1%×20

20

率19%≤紅(青)茶制率<20%

判分依據:40-(20%-茶制

率)÷1%×20

綠茶制率<18%

0

紅(青)茶制率<19%

裁判感官審評手工制茶品質各因子評分權重表

茶類外形湯色香氣滋味葉底

綠茶3510202510

紅茶3010252510

青茶305253010

備注:具體評分參照GB/T23776-2018茶葉感官審評方法的規(guī)定,根據比賽

實際情況,對各項因子權重進行了合理調整。

茶葉加工技術缺陷診斷評分表

類別占比考核項目考核要點分值得分

服裝不規(guī)范扣2分;指甲

5

油,香水扣5分;扣完為止。

開罐動作錯誤扣1分;把盤

動作生疏酌情扣1-2分;取

樣動作不規(guī)范扣1-2分,收

樣不規(guī)范扣1分;稱樣錯誤10

茶葉審評扣1分;沖泡動作不規(guī)范扣

操作規(guī)范1分;瀝湯動作不規(guī)范扣

1-2分;扣完為止。

濕評內質操作順序錯誤扣

3-5分,看湯色、聞香氣動

茶加工

作錯誤扣2分,嘗滋味動作10

技術缺20%

錯誤扣1分,評葉底動作錯

陷診斷誤扣1分;扣完為止。

采用五項因子評審茶樣,

茶樣品質正確書寫茶葉品質評語,

25

評審術語外形、湯色、滋味、香氣、

葉底,每項1-5分

依據茶樣評審品質,指出

茶葉加工操作過程中主要25

制茶技術

技術不足

缺陷診斷

根據技術診斷結果給出技

與改進

術修正和茶樣處理的合理25

化建議

手工制茶競賽裁判人員具體需求如下

執(zhí)裁、教專業(yè)技術職稱

專業(yè)技

序號知識能力要求學、工作(職業(yè)資格等人數

術方向

經歷級)

(1)掌握茶葉分類與茶葉品

質特征;(2)掌握茶葉感官審

評基礎知識與技術要求;(3)

能評比六大茶類的內質各因

茶學、子,并熟練分析香氣、滋味中副教授或高級

118

評茶員的陳、異、煙、焦、酸、餿等評茶員及以上

品質弊?。唬?)掌握不同茶樹三年以

品種、產區(qū)的茶葉特征知識,上制茶

能準確運用評茶術語,描述六競賽執(zhí)

大茶類的品質情況及優(yōu)缺點。裁經歷,

(1)具有紅綠烏三大茶類的或五年

加工技法,要熟練掌握三大茶以上涉

類制作關鍵工序參數和操作茶教學

手法;(2)具有一定的現(xiàn)場組經歷,或

織監(jiān)控、語言表達能力與溝通十年以

交流能力;(3)具有一定的茶上茶科

茶學、葉審評能力和,能夠從外形、技推廣副教授或高級

2茶葉加湯色、香氣、滋味、葉底等方及研究茶葉加工工及16

工面對茶葉品質進行審評,準確經歷以上

地鑒別茶葉的種類、等級及優(yōu)

劣程度;(4)具有一定的茶葉

理化指標檢測分析能力,可以

熟練判斷茶葉品質與理化成

分及加工工藝間關系等方面

技能。

裁判總人數35(含1名裁判長)

十二、獎項設定

本賽項設團體獎。以實際手工制茶參賽團隊數為基數,一、二、

三等獎獲獎比例分別為10%、20%、30%(小數點后四舍五入);同時,

頒發(fā)榮譽證書和獎杯。獲得一等獎的參賽團隊的指導教師獲得“優(yōu)秀

指導教師獎”。

十三、賽場預案

(一)在競賽不被干擾的前提下賽場全面開放,歡迎各界人員沿

指定路線、在指定區(qū)域內到現(xiàn)場觀賽。為了使大賽安全順利地進行,

保障參賽及工作人員的人身安全,按照比賽技術規(guī)范制訂安全操作規(guī)

程,參賽選手和工作人員必須按規(guī)程操作,同時制定突發(fā)安全事故應

急預案,及時處理大賽期間突發(fā)安全事故。

(二)賽場的布置,賽場內的器材、設備,應符合國家有關安全

規(guī)定。承辦單位賽前按照賽項執(zhí)委會要求排除安全隱患。比賽現(xiàn)場內

參照相關職業(yè)崗位的要求為選手提供必要的勞動保護。在具有危險性

的操作環(huán)節(jié),裁判員要嚴防選手出現(xiàn)錯誤操作。

十四、賽項安全

(一)成立競賽安全工作組,分設安全用電、用氣、防火等安保

人員,對賽場內所有設施設備進行安全檢查,排除各種安全隱患。大

賽期間,在賽場管理的關鍵崗位,增加力量,建立安全管理日志。

(二)對競賽中可能出現(xiàn)的傷害事故,做好相應的應急準備,備

好急救藥品及車輛,確保及時實施救助。

(三)制定賽場指示圖,競賽期間遇有突發(fā)或緊急情況,有關人

員按賽場疏散圖指標指示,有指定專人指引、帶領及時做好疏散。

十五、競賽須知

(一)參賽隊須知

1.參賽隊名稱統(tǒng)一使用規(guī)定地區(qū)的院校名稱;同一院校只能組一

個參賽隊參加比賽,指導教師須為本校專兼職教師。

2.參賽隊對大賽執(zhí)委會發(fā)布的所有文件都要仔細閱讀,確切了解

大賽時間安排、評判細節(jié)等,以保證順利參加比賽。

3.參賽隊伍負責本參賽隊的參賽組織和大賽的聯(lián)絡,并按時參加

領隊會議;參賽選手應自覺遵守賽場紀律,服從裁判、聽從指揮。

4.參賽隊按照賽項賽程安排,憑賽項執(zhí)委會頒發(fā)的參賽證和有效

身份證件參加競賽及相關活動;通過抽簽決定比賽場地和比賽順序。

5.對于本規(guī)定沒有規(guī)定的行為,裁判組有權作出裁決。在有爭議

的情況下,裁判的裁決是最終裁決,任何媒體資料都不做參考。

6.參賽隊選手必須購買在競賽期間的意外傷害保險。

(二)指導教師須知

1.做好賽前抽簽工作,確認比賽出場順序及場地,協(xié)助大賽承辦

方組織好本單位比賽選手的各項賽事相關事宜。

2.做好本單位比賽選手的業(yè)務輔導、心理疏導和思想引導工作,

對參賽選手及比賽過程報以平和、包容的心態(tài);共同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