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專題十二|近現代中國的先進思想及理論成果|宏觀把握歷史時空時序|〈時空坐標〉|微觀了解歷史階段線索|〈主旨概覽〉特征主線近代中國的思想解放潮流學造器物:鴉片斗爭后,林則徐、魏源等先進的中國人起先“開眼看世界”,并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的主見;19世紀60~90年頭,洋務派提出“中體西用”思想,并把“師夷長技”的思想付諸實踐。1840年以來,面對西方列強的侵略,中國的先進分子為救亡圖存,不斷探究獨立、富強之路。中國近現代思想文化史本質上是汲取、融合工業(yè)文明的發(fā)展史,體現出由淺入深、漸漸與中國國情相結合的特點。仿行制度:資產階級維新派主見變法圖強、實行君主立憲制度,掀起了戊戌變法。資產階級革命派提出三民主義,進行辛亥革命,成立了中華民國。思想解放:新文化運動以民主與科學為旗幟;五四運動后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廣泛傳播。20世紀以來中國重大思想理論成果三民主義:三民主義是辛亥革命的指導思想;《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部資產階級性質的民主憲法,體現了三民主義的思想原則;新三民主義發(fā)展了舊三民主義,反帝反封建思想成為國共兩黨第一次合作的政治基礎。毛澤東思想: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主義同中國革命詳細實踐相結合的產物,它指導中國革命一步步走向成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形成與發(fā)展: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fā)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第35講近代中國思想解放的潮流|學問體系||學法指導|(1)了解兩個基本緣由:列強侵略、民族危機。(2)緊跟一個主題:學習西方、抵擋外侮,謀求民族獨立、富強。(3)劃分三個層次:向西方學習經驗了器物→制度→思想三個層次。(4)留意兩種看法:在對待傳統(tǒng)文化的看法上,維新派與激進派呈現出兩種迥然不同的看法。[素養(yǎng)熱詞]強國御侮之道的最初呼喊;“師夷長技”主見的最初實踐;康梁維新思想理論的來源;由“器物”到“制度”的首次嬗變;深化思想理念層次的新文化運動。一、新思想萌發(fā)——地主階級反抗派的思想1.背景(1)清朝國力漸衰,社會沖突尖銳。(2)讀書人埋首經書,遠離社會現實。(3)讀書人與統(tǒng)治者沉醉在“eq\x(1)天朝上國”的迷夢中不能自拔。(4)鴉片斗爭中國戰(zhàn)敗,起先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民族危機日益加深。2.代表人物(1)林則徐①地位:中國近代睜眼看世界的第一人。②著作:《eq\x(2)四洲志》《華事夷言》。(2)魏源①著作:《海國圖志》。②思想:“eq\x(3)師夷長技以制夷”,成為近代中國人學習西方的口號。3.影響(1)主動影響:新思想的最主要功績在于開闊了人們的眼界,使人們起先關注世界形勢,探究救國之路。(2)為eq\x(4)洋務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礎。二、“中體西用”——地主階級洋務派的思想背景其次次鴉片斗爭結束后,中國面臨著內憂外患的形勢代表以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等為代表主見(1)“eq\x(5)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即以封建綱常倫理作為國家安家立命的根本,同時主見采納西方先進科學技術。(2)“師夷長技以自強”實踐(1)創(chuàng)辦了一批近代企業(yè),開設了一批新式學堂,籌劃建設eq\x(6)近代海軍,邁出了中國近代化歷程的第一步。(2)清末新政初期也以“中體西用”為主旨影響(1)沖擊了“夷夏之辨/華夷之辨”的保守觀念,為西學在中國的傳播創(chuàng)建了良好的輿論環(huán)境。(2)未消退“中學”與“西體”的沖突,在維新變法期間,影響了西學的傳播和實踐,成為了反對維新思想的武器(與維新思想相抵觸)。(3)維新運動之后,“中體西用”論仍流行eq\a\vs4\al(|巧學妙記|)地主階級向西方學習一個層面:學習西方技術。兩個派別:反抗派、洋務派。兩個口號:“師夷長技以制夷”“師夷長技以自強”。三點影響:沖擊了傳統(tǒng)觀念;起到了思想啟蒙作用;邁出了近代化的第一步。eq\a\vs4\al(|名師點津|)體用之爭“體用之爭”最初指的是清政府內部洋務派和頑固派之間的爭論,它出現在中國起先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過程中。爭論的實質是維護清朝統(tǒng)治秩序的手段之爭,二者之間沒有本質的區(qū)分,其根本目的都是為了維護清王朝的統(tǒng)治秩序。但是,洋務派的主見和實踐有利于中國的近代化,客觀上邁出了中國近代化的第一步。到了清末,擴展到維新派與洋務派的爭論,維新派認為“體”應為學習西方的政治制度,實行君主立憲制。體用之爭有了更新的內涵。三、維新思想1.背景(1)洋務運動的開展,民族資本主義的興起。(2)在學習西方的問題上突破了“eq\x(7)器物”的限制。(3)19世紀90年頭,民族危機日益加深。2.目的:挽救民族危機,實現民族獨立和國家富強。3.理論武器:進化論、西方社會政治學說。4.核心主見:抨擊封建專制制度和綱常倫理,主見變法,建立eq\x(8)君主立憲制,發(fā)展工商業(yè),走西方資本主義道路。5.主要人物及主見(1)康有為:發(fā)動“公車上書”,初步形成維新變法綱領。出版《eq\x(9)孔子改制考》,用孔教名義提出變法要求。在維新變法期間,全力策劃新政。(2)梁啟超:發(fā)表《eq\x(10)變法通議》等,宣揚民權;指出變法是歷史發(fā)展的必定,是中國的出路。(3)譚嗣同:是維新派中的激進派,對封建君主專制政體和綱常名教進行了大膽的批判,號召人們同封建束縛徹底決裂。(4)嚴復:1898年,翻譯出版《天演論》,提倡eq\x(11)進化論思想,成為人們要求變法圖強的理論武器。6.影響(1)干脆動員和指導了維新變法運動。(2)通過變法以挽救民族危機,充溢著愛國主義激情。(3)要求建立eq\x(12)君主立憲制度,發(fā)展資本主義,具有進步意義。(4)傳播了西方社會政治學說和自然科學學問,宣揚天賦人權、自由同等觀念,批判封建君權,具有啟蒙意義。eq\a\vs4\al(|易混易錯|)維新派與洋務派的異同(1)相同點:都主見向西方學習,引進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富國強兵;都留意創(chuàng)辦新式學堂、培育人才。(2)不同點:洋務派主見“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維護封建政治制度;維新派則主見實行君主立憲制,激勵發(fā)展民族工商業(yè)。(3)分歧的根源在于所代表的階級利益不同。eq\a\vs4\al(|名師點撥|)維新思想在近代中國社會發(fā)展進程中所起的作用(1)政治上:維新思想有力地推動了維新變法運動的開展。(2)經濟上:使資產階級大受鼓舞,推動了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的發(fā)展。(3)思想文化上:促使一部分學問分子起先擺脫封建思想的束縛,敢于放眼世界,追求新思想,特殊是進化論和資產階級民權等學說的進一步傳播,起到了巨大的啟蒙作用。四、民主共和思想興起1.背景(1)改良道路在中國受挫。(2)《eq\x(13)辛丑條約》簽訂后,民族危機空前加劇。(3)一些學問分子相識到推翻清朝統(tǒng)治的必要性。(4)資產階級民主共和思想興起。2.表現(1)1894年,興中會誓詞提出了“驅除韃虜,復原中華,創(chuàng)立合眾政府”的主見。(2)1903年,章太炎在《eq\x(14)駁康有為論革命書》中批判保皇立憲主見,鄒容在《革命軍》中宣揚反清革命思想。(3)1905年,同盟會的政治綱領將“建立民國”確立為奮斗目標。(4)1905~1907年,圍繞要不要革命、要不要建立eq\x(15)民主共和政體綻開論戰(zhàn),為民主革命做了輿論打算,使很多學問分子投身于革命事業(yè)。(5)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成立,民主共和方案得到初步實現。eq\a\vs4\al(|名師點津|)立憲派在不同歷史階段名稱各不相同:戊戌變法時為維新派,戊戌政變后為?;逝桑斩矶窢幒鬄榱椗?,無論如何變更,不變的是堅持改良主義道路。五、新文化運動1.背景(1)政治:反動的政治勢力妄圖復辟帝制。(2)思想:袁世凱掀起eq\x(16)尊孔復古逆流;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化人心。(3)文化:新式學堂建立和留學風氣盛行。(4)階級基礎:接受資產階級思想的學問分子隊伍日益壯大。2.興起(1)序幕:1915年,陳獨秀在上海創(chuàng)辦《eq\x(17)青年雜志》。(2)代表人物:陳獨秀、李大釗、胡適、蔡元培、魯迅等。(3)前期指導思想:西方的eq\x(18)民主與科學思想。(4)運動中心:北京高校。(5)學術方針:蔡元培的“兼容并包,思想自由”,其實質是讓新文化占據封建文化的陣地。3.內容(1)提倡科學與民主,反對愚昧與專制。①陳獨秀:科學與民主是當今人類社會進步不行或缺的兩大因素;從歷史進化的觀點看,民主制取代eq\x(19)君主制是不行抗拒的潮流。②李大釗:妄想復辟的人都是國家公敵;批判尊孔復古思潮就是反對復辟帝制。(2)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①陳獨秀指出,“三綱五?!蓖耆`反了自由、同等、獨立的原則。②魯迅在《eq\x(20)狂人日記》中指出了封建禮教吃人的本質。(3)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①胡適發(fā)表《文學改良芻議》,提出用白話文取代文言文。②陳獨秀發(fā)表《eq\x(21)文學革命論》,主見建設平易、簇新、通俗的新文學。4.影響(評價)(1)主動影響①新文化運動是一次思想解放運動(性質),動搖了專制思想的統(tǒng)治基礎(最大功績)。②民主和科學思想得到弘揚,促進了民眾的eq\x(22)覺醒。③是一場全面的文化轉型運動,對中國的政治、思想、倫理、文學、藝術等方面產生了深刻的影響。④新文化運動提倡eq\x(23)白話文,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旺盛。⑤為馬克思主義傳播創(chuàng)建了有利條件,推動了五四運動的發(fā)生。(2)局限性①對東西方文化存在確定否定和確定確定。②沒有同eq\x(24)群眾運動相結合。eq\a\vs4\al(|易混易錯|)新文化運動沒有全盤否定中國傳統(tǒng)文化古代文學藝術大部分都受到推崇……就以儒學來說,指出其價值觀念不適應現代社會生活的同時,也沒有全盤否定其在歷史上的作用。只是在當時的社會環(huán)境下,顯得激進、迫切了一些。eq\a\vs4\al(|圖解歷史|)新文化運動六、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1.馬克思主義進入中國(1)十月革命前①eq\x(25)梁啟超是中國較早介紹馬克思的人。②革命黨人朱執(zhí)信發(fā)表《德意志社會革命家小傳》,介紹了馬克思、恩格斯的生平和學說。(2)十月革命后①李大釗發(fā)表《eq\x(26)庶民的成功》和《布爾什維主義的成功》,號召中國人民向十月革命學習。②李大釗發(fā)表的《我的馬克思主義觀》系統(tǒng)介紹了馬克思的唯物史觀、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2.馬克思主義的廣泛傳播(1)背景①新文化運動動搖了封建正統(tǒng)思想的統(tǒng)治地位。②五四運動時期,各種“主義”蜂擁而入。③工讀互助團等社會實踐的失敗,使很多青年起先接受科學社會主義,謀求對社會的根本改造。(2)傳播方式①三次論戰(zhàn):eq\x(27)問題與主義的論戰(zhàn);早期馬克思主義者與資產階級改良主義者的論戰(zhàn);早期馬克思主義者與無政府主義者的論戰(zhàn)。通過論戰(zhàn),堅決了早期馬克思主義者的信念,擴大了馬克思主義的理論陣地,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影響進一步擴大。②組織學會:1920年,eq\x(28)李大釗在北京組織了“馬克思主義學說探討會”,陳獨秀等人在上海組織了“馬克思主義探討會”。他們通過翻譯馬克思主義的著作和實行演講宣揚馬克思主義。3.馬克思主義成為中國革命理論指南(1)趨勢:馬克思主義由學術思想向eq\x(29)社會改造指導思想轉變。(2)表現①李大釗把馬克思主義當做人類客觀地視察社會發(fā)展歷史的工具。②陳獨秀關注馬克思主義如何指導中國革命和中國社會主義如何實現等問題。(3)影響①各地共產黨早期組織進一步擴大馬克思主義的宣揚并推動馬克思主義與工人運動的結合。②馬克思主義的廣泛傳播,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礎。③中國革命有了新的理論指南。eq\a\vs4\al(|圖解歷史|)近代“西學東漸”的歷程eq\a\vs4\al(|素養(yǎng)感悟|)把握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大力弘揚民族精神面對文明的碰撞,如何愛護本國文化,旺盛世界文化是我們必需解決的時代課題。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fā)展中國家,要想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必需把文化建設作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戰(zhàn)略任務;牢牢地把握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大力弘揚民族精神;優(yōu)先發(fā)展教化和科技,為經濟建設供應正確的方向保證、不竭的精神動力和強大的智力支持。◆主題一|“師夷長技”思想(一)史料實證——對“中體西用”的評價[史料]“中體西用”后來就被指為包庇封建,其實,那個時候的中國,天下滔滔,多的是泥古而頑梗的士人,在封建主義充斥的天地里,欲破啟錮閉,引入若干資本主義文化,除了“中體西用”還不行能提出另一種更好的宗旨。假如沒有“中體”作為前提,“西用”無所依托,它在中國是進不了門,落不了戶的?!幾躁愋衤础督袊鐣男玛惔x》[探究]概括史料是如何評價“中體西用”的,指出這一評價遵循的原則是什么。[提示]評價:當時中國封建頑固勢力異樣強大,“中體西用”為西學的傳入創(chuàng)建了條件。原則:歷史評價應把評價對象放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進行。|歷史說明|★多角度評價洋務派的“中體西用”主見1.洋務派出于地主階級的本能,其目的在于維護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和綱常名教。2.它打出的“自強”和“求富”旗號,沖擊了“重農抑商”的陳腐觀念,對中國的工業(yè)、國防和軍隊、教化和外交現代化起了確定的推動作用。3.它反映了新型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和思想觀念對相對落后國家和地區(qū)舊制度、舊思想的沖擊,是西方工業(yè)文明在世界范圍內擴展的詳細表現。4.“中體西用”思想反映了封建傳統(tǒng)文化與西方文明的沖突,反映了當時中國人對西方文明既觀賞又排斥的沖突心態(tài),但它終歸承認了中學之不足、西學之所長,客觀上使中國人的價值觀由“傳統(tǒng)人”起先向“現代人”轉變。(二)家國情懷——近代中國對西方相識的變更[史料]“師夷長技以制夷”很重要,因為原來認為中國是天下第一,老是天下第一,天下就是中國,中國就是天下,那時候中國沒有世界的概念,中國也不知道自己有多大,認為自己是一個中心,周邊都是自己的屬國。但是魏源能夠看出中國已經不行了,要“師夷”,這個口號的提出就代表著一種叛逆性。——摘編自《復興之路》[探究]依據史料并結合所學學問,分析鴉片斗爭后中國思想界出現變更的緣由,并論證“要‘師夷’,這個口號的提出就代表著一種叛逆性”這一觀點。[提示]緣由:鴉片斗爭后民族危機出現;西學東漸,使中國思想界萌發(fā)了向西方學習的新思潮;晚清時期“經世致用”思想進一步發(fā)展。論證:中國封建統(tǒng)治者以“天朝上國”自居,奉行“閉關鎖國”政策;魏源等人相識到西方在軍事技術上的先進,編寫《海國圖志》,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思想,這無疑是對傳統(tǒng)觀念的極大沖擊,體現出一種叛逆性。|歷史說明|★近代中國對西方相識的變更近代以來,西方列強的侵略一方面加深了中國的民族危機,迫使一批先進的中國人為救亡圖存不斷努力抗爭;另一方面也在客觀上沖擊了中國落后的生產方式、政治制度和思想觀念,推動了中國的社會變遷和近代化。1.從被動到主動鴉片斗爭后,從“師夷長技以制夷”到“中體西用”,再到“民主”與“科學”,對西方的相識經驗了一個不斷深化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伴隨著古今、中西、新舊之爭。中國人對西方的相識經驗了一個由被動接受到主動選擇的過程。2.從“天朝上國”到同等交往在古代中國的傳統(tǒng)觀念中,認為自己是“天朝上國”,四周各國為“夷”,和外國有關的事務為“夷務”。而從19世紀60年頭起,“天朝”與“夷”的對稱漸漸變?yōu)椤爸袊迸c“西洋各國”“泰西各國”的對稱,“夷務”漸漸演化為“洋務”。這反映出統(tǒng)治者漸漸形成國家同等(近代國家)的世界意識和同等交往的理念。對應訓練1(2025屆北京東城區(qū)模擬)洋務派以“西學中源”來反對頑固派,認為“彼機器一事,亦以算術為主,而西術之借根方,本于中術之天元,彼西土目為東來法……中國亦務求好用,焉往不學?”這表明洋務派()A.否定魏源“師夷長技”的主見B.忽視中西思想文化的差異C.論證學習西方科技的合理性D.主見學習西方的政治制度解析:選C材料中“彼機器一事,亦以算術為主,而西術之借根方,本于中術之天元,彼西土目為東來法……中國亦務求好用,焉往不學”表明西學源自中學,這是論證學習西方科技的合理性,故選C項;洋務派是持續(xù)了魏源“師夷長技”的主見,不是否定,解除A項;“彼西土目為東來法……中國亦務求好用,焉往不學”表明洋務派相識到了中西思想文化的差異,解除B項;洋務派主見學習西方的技術,不是學習西方的政治制度,解除D項?!糁黝}二|維新變法思想史料實證——康梁維新思想的特點及成因[史料一]他宣稱古文經都是偽經,今文經才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正宗。這種說法過于武斷,缺乏歷史依據。他竟把孔子美化為“民主圣人”,非?;奶??!蛇@兩部書所引起的今古文經之爭幾乎沉沒了變法的主題,干擾和阻礙了變法運動?!幾脏崕熐吨袊贰穂史料二]邑聚千數百童生,擢十數人為生員;省聚萬數千生員,而拔百數十人為舉人;天下聚數千舉人,而拔百數人為進士;復于百數進士,而拔數十人入翰林,此其選之精也。然內政外交,治兵理財,無一能舉者,則以科舉之試以詩文楷法取士,學非所用、用非所學故也。——摘編自梁啟超《公車上書請變通科舉折》[探究](1)依據史料一并結合所學學問,說明康有為宣揚變法思想的特點,并指出其存在的問題。(2)依據史料二,概括梁啟超對科舉選才的基本看法,并分析梁啟超上述爭論的目的。[提示](1)特點:康有為利用孔子宣揚變法思想。問題:康有為的變法理論過于武斷,反而使變法陷于被動,阻礙了變法。(2)看法:科舉制層層精選人才;學非所用,用非所學;所選人才缺乏實際治國實力。目的:改革科舉制,培育好用人才;挽救民族危機。|歷史說明|一、康梁維新思想的特點及成因1.特點(1)中西融合:把西方資產階級的政治學說同傳統(tǒng)的儒家思想相結合。如康有為的《新學偽經考》和《孔子改制考》,都是借助儒家思想宣揚西方資產階級學說。(2)由理論到實踐:把維新思想轉變?yōu)榫S新變法運動,最終推動了戊戌變法運動的實現。(3)救亡圖存:體現中國社會面臨崩潰和民族危機嚴峻的現實,蘊含了救亡圖存、發(fā)展資本主義的猛烈愿望,但也反映出其懦弱性、妥協性的特點。2.成因(1)主觀緣由:康梁作為民族資產階級上層學問分子的代表,與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有著親密聯系,其思想相識有局限性,幻想“中西結合”。(2)客觀緣由:當時中國資本主義薄弱,資產階級力氣非常弱小,而封建頑固勢力非常強大,不敢與封建勢力徹底決裂;西方資本主義政治學說在中國影響有限。二、康梁維新思想與早期維新思想的關系1.聯系:康梁維新思想是對早期維新思想的繼承和發(fā)展,都是代表民族資產階級的利益和要求,都是愛國和進步的。2.區(qū)分:早期維新思想沒有形成完整的理論和付諸行動,而康梁維新思想不僅供應了詳細的改革方案,使變法思想形成較為完整的理論,且與挽救民族危亡結合,發(fā)展為救亡圖存的政治運動。三、對康梁維新思想的評價1.進步性(1)變法圖存和發(fā)展資本主義的主見深刻地觸及反帝反封建、追求民族獨立富強的社會問題,反映了正在發(fā)展中的民族資產階級的利益和政治要求,也代表了當時一些愛國者的心聲,極大地沖擊了傳統(tǒng)的封建主義思想,也動搖了封建頑固勢力反對維新變法的理論基礎。(2)在社會上引起了猛烈的反響,有力地推動了維新變法運動的開展,為戊戌變法奠定了思想基礎。2.局限性:反對封建制度又從維護封建制度的傳統(tǒng)思想找依據,沒有完全拋棄傳統(tǒng)的儒家理論,體現了民族資產階級的懦弱性,而這就必定導致維新變法運動走向失敗。對應訓練2(2025屆廣東惠州4月模擬,29)19世紀末,梁啟超認為“由科舉出身者,于西學輒無所聞知,由學堂出身者,于中學亦茫然不解。夫中學體也,西學用也。無體不立,無用不行,二者相需,缺一不行……泯中西之界限,化新舊之門戶,庶體用并舉,人多通才”。其意在()A.批判傳統(tǒng)的封建禮教 B.打破傳統(tǒng)體用文化偏見C.借西學推動制度革新 D.供應反清革命理論依據解析:選B通過題干中“無體不立,無用不行,二者相需,缺一不行”,說明梁啟超認為中西方文化有共通之處;“泯中西之界限,化新舊之門戶,庶體用并舉,人多通才”,說明梁啟超主見人才應當精通中學和西學,這樣就為變法制定了確定的人才標準。通過以上兩個方面,可以得知,梁啟超的言論打破了傳統(tǒng)的中學與西學對立的看法,故選B項;梁啟超主要論述中學與西學的共通之處,并沒有批判封建禮教,解除A項;梁啟超用中學與西學有共通之處來打破傳統(tǒng)的觀點和看法,并非單單借助西學來推動制度的革新,解除C項;梁啟超作為資產階級維新派的代表,不會推翻清政府的統(tǒng)治,解除D項?!糁黝}三|新文化運動(一)史料實證——打倒“孔家店”[史料][解讀]漫畫中的女人孤獨地靠著刻有“三從四德”的石柱,上方的文字是“靠不住的”。同時漫畫中的“德先生”和“賽先生”分別指的是民主與科學兩面旗幟。該漫畫深刻地揭示了在民主與科學的思想沖擊下,“三從四德”的石柱正搖搖欲墜,這反映了封建正統(tǒng)思想已經被動搖。(二)時空觀念——新文化運動對待傳統(tǒng)文化的看法[史料]陳獨秀認為中國經驗了幾千年的封建統(tǒng)治,從來沒有民主與科學,所以應當提倡民主,反對專制,提倡科學,反對愚昧和迷信。他指出,“要擁護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對孔教、禮法、貞潔、舊倫理、舊政治。要擁護那賽先生,便不得不反對舊藝術、舊宗教。要擁護德先生又要擁護賽先生,便不得不反對國粹和舊文學”?!幾栽鴺飞健段逅臅r期陳獨秀思想探討》[探究]依據史料,指出陳獨秀有關儒家學說的觀點。[提示]反對儒家傳統(tǒng)道德、思想;提倡以民主、科學代替?zhèn)鹘y(tǒng)道德。|歷史說明|★儒家思想在維新變法運動和新文化運動中的不同命運維新變法運動新文化運動命運把西方資產階級政治學說同傳統(tǒng)儒家思想相結合全面否定以儒家封建思想為代表的傳統(tǒng)文化緣由封建頑固勢力比較強大,為了削減變法的阻力;民族資產階級上層具有兩面性;與康有為等人的家世、教化和經驗有關袁世凱企圖復辟帝制;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的思想日益深化人心;與陳獨秀等人的思想和經驗有關目的利用孔子的權威來論證資產階級維新變法的合理性為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國掃清思想上、道德上的障礙不足之處體現了資產階級的懦弱性對東西方文化存在著確定化的傾向實質宣揚資產階級思想文化和發(fā)展資本主義對應訓練3(2025屆河南洛陽三模,28)太平天國運動初期搗毀孔子牌位,焚燒古書;洋務運動提出“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戊戌變法時維新派打著儒家旗號宣揚維新變法的思想;新文化運動中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號。出現這些現象主要是由于()A.西方文化在中國的傳播和沖擊B.近代中國社會的猛烈變動C.儒家文化自身在不斷與時俱進D.民族資產階級的發(fā)展壯大解析:選B中國近代不同時期對待孔子的看法反映了近代中國思想解放的歷程,主要緣由是近代中國社會的猛烈變動,故選B項;西方文化在中國的傳播和沖擊是由于近代中國社會的猛烈變動,解除A項;新文化運動中提出“打倒孔家店”說明儒家思想沒有與時俱進,不適應時代發(fā)展,解除C項;太平天國運動時期還沒有產生民族資產階級,解除D項。|A組|1.(2024年全國卷Ⅲ,29)1916年1月,陳獨秀在《青年雜志》撰文稱:“個人之人格高,斯國家之人格亦高。個人之權鞏固,斯國家之權亦鞏固。而吾國自古相傳之道德政治胥(皆)反乎是?!标惇毿阋庠?)A.主見國家至上 B.批判封建倫理C.反對西方民主 D.傳播馬克思主義解析:選B材料中“個人之權鞏固,斯國家之權亦鞏固。而吾國自古相傳之道德政治胥(皆)反乎是”重點不是強調個人之自由,而是強調從思想上打倒封建倫理,故選B項;“個人之人格高,斯國家之人格亦高”強調個人權利的重要性,而非國家至上,解除A項;“個人之人格高,斯國家之人格亦高。個人之權鞏固,斯國家之權亦鞏固”體現了西方的民主思想,解除C項;“個人之人格高,斯國家之人格亦高。個人之權鞏固,斯國家之權亦鞏固”還停留在西方民主的范疇,沒有上升為馬克思主義,解除D項。2.(2024年全國卷Ⅰ,29)1915~1918年,《新青年》中“革命”“科學”“同等”“民主”等詞出現頻次大體相當;1919~1922年,“民主”出現次數不到“科學”的1/10,不及“革命”的1/20。這種變更可說明()A.新文化運動主流思想發(fā)生轉變B.國民革命運動受到民眾普遍擁護C.資本主義政體模式被學問界否定D.中國社會主要沖突發(fā)生變更解析:選A據材料“1915~1918年,《新青年》中‘革命’‘科學’‘同等’‘民主’等詞出現頻次大體相當;1919~1922年,‘民主’出現次數不到‘科學’的1/10,不及‘革命’的1/20”,結合所學可知新文化運動前期的主流思想是民主和科學,而后期起先傳播馬克思主義,因而“革命”一詞較多,故選A項;國民革命運動是在1924~1927年,與材料時間不符,解除B項;材料“‘民主’出現次數不到‘科學’的1/10”說明認同資產階級民主政體雖然削減但不是全盤否定,解除C項;材料涉及的是新文化運動前后期主流思想的變更,與中國社會主要沖突無關,解除D項。3.(2024年全國卷Ⅲ,30)20世紀30年頭中期,《新中華》載文:“現在你隨意拉住一個稍稍留心中國經濟問題的人,問他中國經濟性質如何,他就堅決果斷地答復你:中國經濟是半殖民地性半封建性經濟。”這可以用來說明當時()A.學問界對中國社會性質的相識相同B.官僚資本主義在中國快速膨脹C.經濟理論問題引起民眾的普遍關注D.馬克思主義思想方法得到傳播解析:選D材料中“半殖民地性半封建性經濟”是用馬克思主義探討中國近代社會性質的專用稱謂,由“隨意拉住一個稍稍留心中國經濟問題的人”可見具有普遍性,故選D項;由“你隨意拉住一個稍稍留心中國經濟問題的人”可見不確定特指學問界,解除A項;“中國經濟是半殖民地性半封建性經濟”與官僚資本主義的發(fā)展沒有必定聯系,解除B項;以偏概全,材料并不代表中國民眾普遍關注經濟理論問題,解除C項。4.(2024年全國卷Ⅲ,28)英國科學家赫胥黎的《進化論與倫理學及其他》認為不能將自然的進化論與人類社會的倫理學混為一談。但嚴復將該書翻譯成《天演論》時,“挖空心事”地將二者聯系起來,提出自然界進化規(guī)律同樣適用于人類社會。嚴復意在()A.訂正生物進化論的錯誤B.為反清革命供應理論依據C.傳播“中體西用”思想D.促進國人救亡意識的覺醒解析:選D嚴復“挖空心事”的目的是,宣揚社會進化論思想,以“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思想促進國人救亡意識的覺醒,故D項正確。5.(2024年全國卷Ⅲ,29)1920年,一些人撰文指責工讀互助等社會改良活動,認為“零零碎碎的救濟”“無補大局”,主見對社會進行“根本改造”,走進工廠,深化工人群眾。這表明當時()A.民主與科學觀念廣泛傳播B.實業(yè)救國運動如火如荼C.馬克思主義影響日益增加D.批判傳統(tǒng)禮教成為共識解析:選C材料指責社會改良活動,并不主見用民主與科學觀念改良中國,故A項錯誤;材料主見依靠工人群眾,“對社會進行‘根本改造’”,與實業(yè)救國運動無關,故B項錯誤;馬克思主義主見依靠工人階級改造社會,因此材料主見反映出馬克思主義影響日益增加,故C項正確;材料反映出馬克思主義影響日益增加,與新文化運動批判傳統(tǒng)禮教無關,故D項錯誤。6.(2024年全國卷Ⅰ,29)1904年,湖南、四川、江蘇、廣東、福建等長江流域與東南沿海9個省份留日學生共計1883人,占全國留日學生總數的78%,直隸亦有172人,山西、陜西等其他十幾個省區(qū)僅有351人,影響留日學生區(qū)域分布不平衡的主要因素是()A.地區(qū)經濟文化水平與開放程度有別B.革命運動在各地高漲程度存在差異C.清政府激勵留學的政策發(fā)生變更D.西方列強在中國的勢力范圍不同解析:選A題干材料反映出長江流域與東南沿海地區(qū)的留日學生人數明顯多于內地省份,這是因為這些地區(qū)正是近代開放較早、經濟文化較發(fā)達的地區(qū),故A項正確;當時清政府正在進行改革,革命運動并不高漲,B項錯誤;清政府的留學政策并沒有變更,C項錯誤;當時,日本在華勢力范圍在福建,但長江流域與東南沿海其他省份留日學生也多,故D項錯誤。7.(2024年全國卷Ⅱ,29)1913年,《申報》登載的“艾羅補腦汁”廣告稱:“欲圖一國之進步,當先使一國之人民精神日旺,思想日新,舍補腦之外另無精神思想也。故善國者必先得衛(wèi)生,善謀衛(wèi)生者必先得謀補腦?!庇捎趶V告成功,產品一上市就非常暢銷。這反映出當時()A.新文化運動的影響日益廣泛B.追求新思想成為社會時尚C.改良社會風俗成為國民共識D.廣告成為推動文明的工具解析:選B材料中產品廣告與“國之進步”“人民精神”等新思想相聯系,取得巨大成功,體現當時民眾對新思想的推崇與追求,故B項正確;新文化運動起先于1915年,A項與材料時間“1913年”不符;C項表述過于確定,解除;材料僅提及廣告對產品銷售的影響,無法得出D項。8.(2024年全國卷Ⅲ,28)甲午戰(zhàn)后,梁啟超提出“詩界革命”,曾賦詩“泱泱哉我中華……物產腴沃甲大地,天府雄國言非夸。君不見英日區(qū)區(qū)三島尚崛起,況乃堂矞吾中華!”這反映出“詩界革命”()A.提倡民主革命的思想B.推動了白話文運動C.適應了救亡圖存的須要D.成為改良思潮的開端解析:選C甲午斗爭后,為挽救民族危機,梁啟超提倡維新變法,即政治改良,而不是民主革命,故A項錯誤;白話文運動發(fā)生在新文化運動時期,與材料時間“甲午戰(zhàn)后”不符,故B項錯誤;甲午戰(zhàn)后,中國面臨嚴峻的民族危機,從“英日區(qū)區(qū)三島尚崛起,況乃堂矞吾中華”可以看出梁啟超的“詩界革命”意在振興中華、挽救民族危亡,故C項正確;改良思潮形成于19世紀六七十年頭的早期維新思想,而不是甲午戰(zhàn)后,故D項錯誤。9.(2024年全國卷Ⅲ,29)1903年,張之洞等擬《奏定學堂章程》,其中規(guī)定禁止運用“團體”“膨脹”“舞臺”“影響”“組織”“運動”“報告”“觀念”等新名詞,其根本目的在于()A.抵制維新思想的傳播B.保證民族語言的純凈性C.反對向西方學習D.維護傳統(tǒng)的意識形態(tài)解析:選D1898年維新變法已經失敗,1903年不會抵制維新思想的傳播,故A項錯誤;《奏定學堂章程》禁止運用的只是“團體”等部分新名詞,并非全部新名詞,與民族語言的純凈性無關,故B項錯誤;張之洞是洋務派的代表人物,主見中體西用,并不反對向西方學習技術,故C項錯誤;“‘團體’……‘觀念’”等新名詞涉及意識形態(tài),而洋務派反對學習西方的制度和思想,根本目的在于維護傳統(tǒng)意識形態(tài),維護封建統(tǒng)治,故D項正確。10.(2015年全國卷Ⅱ,29)康有為在《新學偽經考》中認為,被奉為儒家經典的古文經實系偽造。1891年該書刊印后風行國內,但很快遭到清政府禁毀。這主要是因為該書旨在()A.揭露歷史真相 B.引介西方理論C.提倡變法維新 D.顛覆孔孟學說解析:選C《新學偽經考》中認為,被奉為儒家經典的古文經實系偽造,動搖了頑固派反對變法改革的根基,為維新變法削減阻力,因而不能被頑固派占主體的清政府所容忍,故C項正確。11.(2014年全國卷Ⅱ,28)1892年,維新思想家宋恕提出“欲更官制、設議院、改試令,必自易西服始”??涤袨樵谧嘧h中也不止一次提及“易服”。維新派如此重視易服的主要緣由是()A.改制中易服更易推行B.意在營造改制的社會氛圍C.中國需變更對外形象D.長袍馬褂代表了守舊勢力解析:選B結合史實可知A項表述正確,但易服不是維新派的主要目的,故錯誤;“易西服”即服飾的變更確定程度上會影響思想的變更,有利于推行維新變法,故B項正確;當時中國需變更形象,但結合史實可知維新派的目的是為推行變法改制,故C項錯誤;長袍馬褂代表了守舊勢力的表述沒有體現出易服的意義,故D項錯誤。|B組|1.(2025屆湖南長郡中學考前保溫卷)19世紀七八十年頭,鄭觀應的《盛世危言》是鼓吹學習西方最負盛名的著作,但其開頭一篇卻是《道器》,大講中學為道,西學為器。鄭觀應此舉()A.順應了民族文化防衛(wèi)心理的須要B.希望中國起先汲取和接受西學C.體現了獨尊中華鄙夷外邦的觀念D.試圖回避以夷變夏的攻擊鋒芒解析:選D鄭觀應是早期維新派的代表,主見向西方學習政治、經濟和科學,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水上夜市魚塘施工合同范本
- 網吧污水排放系統(tǒng)安裝合同
- 證券交易變更索賠處理規(guī)范
- 學校教室刷新油漆施工協議
- 旅游公路土石方施工合同
- 地下電纜爆破施工合同
- 礦區(qū)生活用水打井施工合同
- 汽車維修教師招聘合同模板
- 馬術比賽場地租賃協議
- 靠近賽車場商住兩用租賃合同
- 2024秋八年級英語上冊 Unit 10 If you go to the partyyoull have a great time Section B(3a-Self Check)教案 (新版)人教新目標版
- 2024年山東省濟南市中區(qū)六年級數學第一學期期末統(tǒng)考試題含解析
- 人行道開挖施工方案
- 小學奧數-幾何模型分類總結(鳥頭、燕尾、風箏、一般模型等)
- 2024-2030年中國黃酒行業(yè)供需分析及發(fā)展前景研究報告
- 鐵路交通安全主題班會課件
- 做賬實操-冷庫企業(yè)的賬務處理實例
- 氣候可行性論證技術規(guī)范第4部分:城市軌道交通工程
- 體育聽課記錄文本
- 2024年專技人員公需科目考試答
- 書店合作加盟合同協議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