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牛頓第一定律二力平衡(原卷版)_第1頁
15牛頓第一定律二力平衡(原卷版)_第2頁
15牛頓第一定律二力平衡(原卷版)_第3頁
15牛頓第一定律二力平衡(原卷版)_第4頁
15牛頓第一定律二力平衡(原卷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浙教版7年級下冊期中期末考點大串講15牛頓第一定律、二力平衡一、牛頓第一定律與慣性1.(2020七下·樂清期末)投籃時,籃球運動軌跡如圖,若該籃球運動到最高點時一切外力消失,則它將()A.保持空中靜止 B.勻速向下運動C.勻速斜下運動 D.勻速向右運動2.(2020七下·下城期末)如圖所示是擲出的實心球運動的情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實心球從a點運動到b點的過程中,慣性越來越大B.實心球從a點運動到b點的過程中,受推力和重力的作用C.實心球從b點到c點的過程中,速度由0逐漸變大D.實心球從b點到c點的過程中,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改變3.(2020七下·蕭山期末)如圖是科幻電影《流浪地球》的海報,故事設定在2075年,講述了太陽即將毀滅,整個太陽系都將被太陽吞沒。面對絕境,人類傾全球之力在地球表面建造上萬座轉向發(fā)動機,促使地球停止自轉,最后利用木星大氣燃燒時產生的沖擊波成功改變地球運動方向,逃離太陽系,開始“流浪”,將用2500年的時間到達4.2光年外的比鄰星。以下正確的是()A.地球自轉難以停止,是因為自轉速度大引起慣性太大B.光年是一種時間單位C.利用木星沖擊波助推地球轉向,逃離太陽系,說明物體的運動需要力維持D.太陽是發(fā)光發(fā)熱的氣體星球,我們平時所看到的是太陽的大氣層4.在學習“牛頓第一定律”時,小柯做了如下實驗。關于此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運動的小車會停下來,說明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B.由以上實驗可知,小車在水平面上受到的摩擦力越小,運動的距離越遠C.根據(jù)甲、乙、丙的實驗現(xiàn)象可以直接得出牛頓第一定律D.為了使結果更加可靠,每次實驗都要讓小車從斜面上的不同位置開始下滑5.如圖所示,水平公路上向前行駛的汽車中,有一豎直懸掛的拉手突然向后擺,以下說法正確的是()A.汽車突然加速運動 B.汽車突然減速運動C.汽車做勻速運動 D.汽車的運動不能確定6.(2019七下·嵊州期末)下列現(xiàn)象中,能用慣性知識解釋的是()A.載重汽車裝有許多個車輪B.手中的石頭釋放后,下落速度會越來越快C.拍打衣服,衣服上的灰塵掉落D.汽車在結冰的路面行駛時,車輪上纏繞鐵鏈7.(2019七下·椒江期末)人類對力與運動關系的認識經歷了漫長而曲折的過程,下而是三位不同時代科學家的主要觀點,這三種觀點形成的先后順序是()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②③① D.③②①8.如圖所示,用力擊打一摞棋子中間的一個,該棋子會飛出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飛出的棋子相對于其它棋子是靜止的B.打擊棋子時,打擊力對棋子做了功C.上面的棋子落到原來位置下方的過程中,它的運動狀態(tài)保持不變D.如果所有的力突然全部消失,在空中飛行的棋子將保持靜止狀態(tài)9.(2020七下·溫州期末)為了研究牛頓第一定律,小明用如圖所示的裝置進行實驗。(1)三次實驗中,都要讓同一輛小車從同一斜面的同一位置由靜止滑下目的是為了(2)實驗中,在阻力的作用下,小車最終都會靜止下來。這說明力的作用效果之一是。(3)“牛頓第一定律”的形成,經歷了伽利略,笛卡爾和牛頓等科學家不斷完善的過程,批判了“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的觀點,從而幫助人們建立起“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的正確認知。根據(jù)牛頓第一定律的研究方法并結合分析上述信息,下列說法正確的有。(可多選)A.人們對事物本質的認識常常需要經歷一個過程B.牛頓第一定律完全揭示了物體運動的本質,是一個事實C.在實驗的基礎上進行科學推理也是人們認識事物本質的一種方法D.科學的發(fā)展會讓人們不斷接近事物的本質10.如圖所示,讓小球從A點靜止釋放,運動到C點時,若一切外力全部消失,則小球會沿路線運動。若當小球滾至右側最高點時,撤去外力它將。??????11.如圖(a)所示,木塊與小車一起做勻速直線運動,當小車的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變化時,木塊的狀態(tài)如圖(b)所示。把木塊換成盛有水的燒杯,重復上述過程,燒杯中水面的狀態(tài)分別如(c)和(d)所示。由圖(a)、(b)或圖(c)、(d)可知:小車運動狀態(tài)變化的可能情況是(請將兩種可能的情況填寫完整)。得到上述結論是利用了木塊和水都具有的性質。12.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做如下實驗:小球從左側斜面上的O點由靜止釋放后沿斜面向下運動,并沿右側斜面上升.在斜面上先后鋪墊三種粗糙程度逐漸降低的材料后,小球沿右側上升的最高位置依次為A、B、C.根據(jù)三次實驗結果的對比,可以得到的結論是:右側斜面越,小球.13.圖中,小明乘坐開往知春里方向的地鐵列車時,站在離車門較近的位置而且雙手沒有扶任何物體,為了避免開車時摔倒,他應將身體.(選填“繃緊且保持直立”、“向列車運動方向傾斜”或“向列車運動的反方向傾斜”)14.(1)在如圖所示的一些與科學相關的生活現(xiàn)象中:圖(a)主要表示力能;圖(b)主要表示物體;圖(c)主要表示力能。(2)如圖所示,有一條平直的軌道ABC,其中AB段表面粗糙,BC段表面光滑,一輛電動小車在A位置由靜止向右運動。小車靜止時受到的支持力和是一對平衡力。小車經過B點后將做運動(不計空氣阻力)。15.(2017七上·浙江期中)小敏、小穎和小青在玩蕩秋千時,感到秋千往返擺動時間有規(guī)律。于是對“哪些因素決定秋千往返擺動的時間”提出下列猜想,小敏猜想:可能由秋千的繩長決定;小穎猜想:可能由人與秋千坐墊的總質量決定;小青猜想:可能由秋千擺動幅度(擺動中人離開中心的最大距離)決定。于是進行了如圖實驗,細繩一端拴一小球,一端固定,讓小球自由往返擺動,并記錄相關數(shù)據(jù)如下表:實驗序號小球到固定點的距離(繩長)/米小球質量/克擺動幅度S/米小球往返擺動20次的時間/秒小球往返擺動一次的時間/秒10.7200.O533.21.721.0200.0839.72.O31.0300.O539.82.O41.0300.O839.72.051.3200.O545.32.3(1)要完成上述實驗,還必需的實驗器材是:天平、秒表和(2)從本次實驗可以得到的結論是:小球往返擺動一次的時間與小球質量和無關,由決定。(3)擺鐘是利用本實驗的原理制成的。某一擺鐘變慢了,要調準它,應將擺鐘的擺長調(選填“長”或“短”)16.(2017七下·湖州月考)“牛頓第一定律”的形成,經歷了伽利略、笛卡爾和牛頓等科學家不斷完善的過程。伽利略曾經過下圖所示的實驗和推理得出結論:如果沒有摩擦阻力和空氣阻力的影響,在水平面上運動的物體將會一直運動下去。結合伽利略的結論寫出圖中各實驗和推理的先后順序:。(用字母表示)二、二力平衡的判斷與探究17.(2021七下·仙居期末)如圖是利用每秒閃光30次的照相機裝置拍攝到的4個物體運動的頻閃照片,圖中箭頭表示物體運動方向,其中可能受平衡力作用的物體是()A.B.C.D.18.(2021七下·長興期末)如圖所示,無人機與貨物一起水平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空氣阻力忽略不計),下列關于貨物的受力分析正確的是()A.B.C.D.19.(2021七下·麗水期末)2020年11月20日,我市舉行了第四屆美麗鄉(xiāng)村騎游大會,倡導“低碳出行、健康騎行、享受生活”的理念。下列有關自行車的說法中,屬于一對平衡力的是()A.自行車的重力和自行車對地面的壓力B.自行車的重力和地面對自行車的支持力C.自行車對地面的壓力和地面對自行車的支持力D.自行車對地面的壓力和地面對自行車的摩擦力20.如圖,A、B兩物塊疊放在水平桌面上保持靜止。圖中分別給出了A、B的受力示意圖,其中F1是B對A的壓力,F(xiàn)2是地面對A的支持力,F(xiàn)3是A對B的支持力。下列判斷合理的是()A.F2小于GA+F1 B.F1與F2是一對平衡力C.F1與F3是一對平衡力 D.F3等于GB21.(2019七下·天臺期末)將一本書靜止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各對力中屬于一對平衡力的是()A.書對桌面的壓力和書受到的重力B.桌面對書的支持力和桌面受到的重力C.桌面對書的支持力和書受到的重力D.書對桌面的壓力和桌面對書的支持力22.(2019七下·臺州期末)大千世界,無奇不有。有位攝影師用相機記下了一只黃鼠狼騎在一只啄木鳥背上飛行的場景,如圖所示,關于圖片中涉及的科學知識描述正確的是()A.黃鼠狼受到的支持力和啄木鳥受到的重力是一對平衡力B.飛行過程中,黃鼠狼相對于啄木鳥是運動的C.黃鼠狼對啄木鳥的壓力和啄木鳥對黃鼠狼的支持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D.啄木鳥帶著黃鼠狼向下加速俯沖時,運動狀態(tài)沒有發(fā)生改變23.(2019七下·余杭月考)北京時間2019年3月21日,在日本埼玉舉行的2019年花樣滑冰世界錦標賽雙人滑比賽中,中國選手隋文靜/韓聰以234.84分的總成績獲得冠軍。如圖是他們比賽的圖片。請判斷下列的幾對力,哪一對是平衡力()A.隋文靜對韓聰?shù)膲毫εc韓聰對隋文靜的支持力B.隋文靜的重力與韓聰對隋文靜的支持力C.韓聰?shù)闹亓εc韓聰對隋文靜的支持力D.韓聰?shù)闹亓εc隋文靜對地球的吸引力24.(2019七下·衢州月考)端午節(jié)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的節(jié)日,很多地方都會舉行劃龍舟比賽。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A.使龍舟前進的力的施力物體是槳B.以龍舟上的鼓為參照物龍舟是運動的C.龍舟漂浮靜止時沒有受到平衡力的作用D.停止劃槳后龍舟還會繼續(xù)前進是因為龍舟具有慣性25.(2019七下·嘉興月考)如圖所示,拴在細線下的小球在豎直平面內來回擺動,A、C是小球能擺到的最高點,B點是小球的最低點,忽略空氣的阻力,下列分析正確的是()A.如在C點所受各力全部消失,小球將保持靜止,此時小球將不具有慣性B.如在A點繩子突然斷了,小球將豎直下落C.小球在B點受到的拉力和重力是一對平衡力D.如在B點繩子突然斷了,小球保持勻速直線運動26.(2019七下·上虞期中)如圖所示,運動員利用跳板起跳過程中涉及到的科學知識,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運動員能被彈起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B.跳板被壓彎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C.運動員對跳板的壓力和跳板對運動員的支持力始終是一對相互作用力D.運動員受到的重力和跳板對運動員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27.(2019七下·麗水月考)以下是小柯同學探究二力平衡條件時的實驗情景。(1)小柯將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計)兩對角的線分別跨過左右支架上的滑輪,在線的兩端分別掛上鉤碼,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兩個拉力方向相反,并通過調整來改變拉力的大小;(2)為了驗證只有作用在同一物體上的兩個力才能平衡,在圖所示情況下,小柯下一步的操作是將小卡片(填“向下移動”、“扭轉一個角度”或“從中間剪開”)。28.如圖是小華同學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條件”實驗中,他用兩個彈簧測力計A、B拉一個輕質木板C,如圖所示,這是為了探究當物體只受兩個力作用處于靜止狀態(tài)時(選填“A”、“B”或“C”),這兩個力的大小、方向和的關系(選填“作用點”或“作用線”),由圖得到的結論是:一個物體受兩個力平衡時,.29.用力推放在水平地面上的木箱,沒有推動(圖1),則推力(大于/小于/等于)木箱受到的摩擦力;用手握起瓶子時(圖2),瓶子受到的重力與力是一對平衡力.30.如圖所示的各物體中,所受的兩個力彼此平衡的是選擇理由:.31.如圖有一條平直的軌道ABC,其中AB段表面粗糙,BC段表面光滑,一輛電動小車在A位置由靜止向右運動。小車靜止時受到的支持力和是一對平衡力。小車經過B點后將作運動(不計空氣阻力)。32.(2020七下·越城期末)為了探究二力平衡的條件,張三同學設計了如圖甲的實驗(1)實驗中發(fā)現(xiàn)兩邊的鉤碼質量不相等時,木塊運動,質量相等時,木塊靜止,說明二力平衡的一個條件是力的。(2)張三同學將木塊扭轉一個角度,松手后觀察到小木塊不能平衡,說明二力平衡的兩個力必須作用在。(3)在另一小組實驗中,李四同學用小車代替木塊,如圖乙所示,同學們認為李四的實驗裝置優(yōu)于張三的實驗裝置,其主要原因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