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歷史第七單元世界大戰(zhàn)十月革命與國際秩序的演變第17課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與戰(zhàn)后國際秩序的形成梯度作業(yè)練素能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_第1頁
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歷史第七單元世界大戰(zhàn)十月革命與國際秩序的演變第17課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與戰(zhàn)后國際秩序的形成梯度作業(yè)練素能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_第2頁
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歷史第七單元世界大戰(zhàn)十月革命與國際秩序的演變第17課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與戰(zhàn)后國際秩序的形成梯度作業(yè)練素能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_第3頁
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歷史第七單元世界大戰(zhàn)十月革命與國際秩序的演變第17課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與戰(zhàn)后國際秩序的形成梯度作業(yè)練素能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_第4頁
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歷史第七單元世界大戰(zhàn)十月革命與國際秩序的演變第17課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與戰(zhàn)后國際秩序的形成梯度作業(yè)練素能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第七單元第17課請同學們仔細完成[練案17]一、素養(yǎng)達標1.下表反映的是1937年各大國國民收入與國防開支的比例,可用于探討(C)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日本國民收入(億美元)6802201001706040國防開支所占比例(%)1.55.79.123.514.528.2A.三國同盟和三國協(xié)約的形成B.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建立C.其次次世界大戰(zhàn)斗爭策源地的形成D.歐美各國支持中國的全民族抗戰(zhàn)解析:依據(jù)材料信息“1937年”可知,表格反映的是其次次世界大戰(zhàn)前夕的世界狀況,由表格信息可知,德國、意大利、日本三國的國防開支占國民收入總值的比例遠遠大于美、英、法三國,結合所學學問可知,1936年日本建立法西斯專政,意大利和德國結成軸心國,亞洲和歐洲斗爭策源地形成,因此材料可用于探討其次次世界大戰(zhàn)斗爭策源地的形成,故C項正確。2.有人說:“把納粹的暴政加在自己身上的是德國人自己。”此語依據(jù)的事實是(A)A.納粹黨通過議會選舉成為國會第一大黨B.納粹黨的對外政策得到德國人普遍支持C.迫害猶太人迎合了大多數(shù)德國人的心理D.法西斯主義給德國人帶來了實際利益解析:由材料可知,德國人自己選擇了納粹的暴政,是因為納粹黨通過正常的議會選舉成為國會第一大黨,從而確立了統(tǒng)治,故選A項。3.1938年英、法、德、意四國召開慕尼黑會議,會議滿意德國在捷克斯洛伐克的全部要求,換取希特勒在“和平宣言”上簽字。這一結果受到了英法兩國民眾的歡迎,英國首相張伯倫被贊揚為“和平的使者”。這主要說明(D)A.德國意在沖破凡爾賽體系的束縛B.維護世界和平成為英法首要目標C.英法與法西斯勢力利益逐步趨同D.英法缺乏反抗法西斯侵略的信念解析:在慕尼黑會議上,英法為了換取希特勒在“和平宣言”上簽字,竟?jié)M意了“德國在捷克斯洛伐克的全部要求”,并且“這一結果受到了英法兩國民眾的歡迎”,這反映出英法兩國所推行的綏靖政策,即缺乏反抗法西斯侵略的信念,故選D項;題干主要反映英法兩國所推行的綏靖政策,而不是德國要沖破凡爾賽體系的束縛,故解除A項;通過所學學問可知,英法兩國之所以在慕尼黑會議上“滿意德國在捷克斯洛伐克的全部要求”,其真正目的在于維護自身利益,而非維護世界和平,故解除B項;通過所學學問可知,英法兩國與法西斯勢力的利益不一樣,故解除C項。4.1942年元旦,26國代表在華盛頓簽署《聯(lián)合國家宣言》。在宣言簽字前,確定了美、英、蘇、中在前,其他國家按字母依次排列的原則。這一原則意味著(A)A.承認四大國在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中的特別作用B.這個同盟事實上被四大國所限制C.四大國在全部問題上均達成了共識D.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解析:美、英、蘇、中在宣言中簽字排序的特別性,反映了其他各國承認四大國在反法西斯同盟中的作用比較突出,所以簽字時四大國排在前四位,故選A項。5.1941年6月,英國首相丘吉爾在得知納粹德國進攻蘇聯(lián)后說:“假如希特勒入侵地獄,我也會在下院為惡魔說幾句好話?!边@反映出丘吉爾(C)A.情愿擔當綏靖政策失敗的責任B.希望盡快開拓其次戰(zhàn)場C.認為支持蘇聯(lián)符合英國利益D.力主建立反法西斯聯(lián)盟解析:材料中的“地獄”“惡魔”指蘇聯(lián)這一社會主義國家,情愿在下院為其說好話,說明丘吉爾表示支持蘇聯(lián),他是站在與希特勒相敵對的立場,這樣做是為了維護英國的利益,故選C項;A、B、D三項在題干材料中無法體現(xiàn),故解除。6.斯塔夫里阿諾斯認為,聯(lián)合國成立以來,制止了不涉及美蘇等大國重大利益的印度尼西亞和克什米爾這些地區(qū)的斗爭,卻未能阻擋朝鮮、阿爾及利亞和越南的一系列局部斗爭??梢娝J為聯(lián)合國的設立(D)A.未阻擋大國沖突的升級B.旨在維持戰(zhàn)后美蘇均勢C.有效地解決了國際爭端D.難以制約大國間的博弈解析:由材料可知,聯(lián)合國制止了不涉及美蘇等大國利益的地區(qū)斗爭,卻不能阻擋美蘇兩個超級大國主導進行的斗爭,故選D項。7.其次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美、蘇、英等國召開了一系列國際會議,達成了若干協(xié)議,由此形成了雅爾塔體系,這一體系的實質是(B)A.維護戰(zhàn)勝國利益,保證世界和平B.以實力為依據(jù),美蘇劃分勢力范圍C.維護反法西斯同盟,共同主宰世界D.兩大陣營對立,形成爭霸局面解析:其次次世界大戰(zhàn)后期,在雅爾塔等國際會議上,美、英、蘇等國探討了結束斗爭、處理斗爭遺留問題和戰(zhàn)后和同等問題,達成了若干協(xié)議。這樣,以美蘇為主導的國際關系新體系——雅爾塔體系確立,它奠定了戰(zhàn)后世界兩極格局的框架,故B項與題意相符。8.“其次次世界大戰(zhàn)變更了世界,使世界從動蕩斗爭時期轉向和平與發(fā)展時期……它把和平還給了世界?!鄙鲜鲇^點說明(D)A.其次次世界大戰(zhàn)后斗爭的威逼已經消退B.其次次世界大戰(zhàn)使世界從今走向安定旺盛C.沒有其次次世界大戰(zhàn)就沒有世界的和平與發(fā)展D.斗爭的殘酷深化了世界的和平意識解析:其次次世界大戰(zhàn)給眾多的參戰(zhàn)國帶來沉重災難,使人們相識到和平的寶貴,為此戰(zhàn)后出現(xiàn)要求和平的浪潮。A、B、C三項說法不符合史實,D項正確。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納粹黨歷次選舉結果日期百萬票席位1928年5月20日0.812.6%1930年9月14日6.4118.3%1932年7月31日13.737.3%1933年3月5日17.2843.9%希特勒被認為是江湖騙子,他的追隨者被認為是精神錯亂的偏激分子?!欢?929年,大蕭條到來了。希特勒在歷史上原來可能是湮沒無聞的,卻被伴隨著德國的蕭條而來的形勢造成為拿破侖式的人物。——[美]帕爾默《兩次世界大戰(zhàn)——西方的沒落》材料二其次次世界大戰(zhàn)是“一場并非必定的斗爭,從來沒有一次斗爭比這次斗爭更簡單制止的了。”——丘吉爾《其次次世界大戰(zhàn)回憶錄》材料三胡錦濤在一次會談中曾指出:“……歷史表明,社會制度與意識形態(tài)不相同的國家能夠聯(lián)合起來,共同應付人類生存與發(fā)展面臨的挑戰(zhàn)?!?1)依據(jù)材料一,概括德國法西斯上臺的特點。結合所學學問,分析希特勒成為拿破侖式人物的緣由。(2)依據(jù)材料二并結合所學學問,概述20世紀30年頭的反法西斯斗爭未能阻擋其次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的緣由。(3)二戰(zhàn)中世界人民是怎樣共同應付人類面臨的挑戰(zhàn)的?它對于世界反法西斯斗爭的成功有什么重大意義?答案:(1)特點:通過民主選舉上臺。緣由:經濟危機中遭遇沉重打擊,國內沖突空前尖銳。德國政府對消退危機手足無措,壟斷資產階級傾向建立獨裁政府。受本國軍國主義、封建主義歷史傳統(tǒng)影響。希特勒利用德國社會對《凡爾賽條約》的不滿,煽動極端民族主義心情。(2)緣由:法西斯國家蓄意侵略,力氣強大;中國、埃塞俄比亞等國國力衰弱,無法單獨取得反法西斯斗爭的成功;一些大國推行綏靖政策和中立自保政策,未能剛好形成國際反法西斯統(tǒng)一戰(zhàn)線。(3)方式:1942年初,中、蘇、美、英等26國簽署《聯(lián)合國家宣言》,建立國際反法西斯同盟。意義:增加了反法西斯國家的力氣,鼓舞了世界人民反對法西斯的斗志,加速了其次次世界大戰(zhàn)的成功進程。解析:第(1)問第一小問,依據(jù)表格可知,隨著時間推移,納粹黨獲得的選票越來越多,席位不斷增加,由此可知,德國法西斯是通過民主選舉上臺的。其次小問,依據(jù)材料時間可知,1930年以后納粹黨的席位上升越來越快并結合所學學問回答即可。第(2)問,20世紀30年頭反法西斯斗爭之所以未能阻擋二戰(zhàn)爆發(fā),從法西斯勢力和反法西斯勢力分析。第(3)問,方式:依據(jù)題干設問“世界人民是怎樣共同應付人類面臨的挑戰(zhàn)”,再結合所學學問回答;意義:依據(jù)所學學問回答即可。二、實力提升10.德國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簡稱納粹黨),在1928年的德國國會中的席位只有12人,但到了1930年則有107人,1932年更是達到230人,并一躍成為國會第一大黨,其黨魁希特勒也因此在1933年被任命為總理。納粹黨在國會席位的變更說明(C)A.納粹黨的上臺有深厚群眾基礎B.大危機激化德國民族主義心情C.大危機為納粹黨上臺供應契機D.德國是民主化程度很高的國家解析:從材料中可以看出,納粹黨“在1928年的德國國會中的席位只有12人”,而1929年經濟危機后在議會中席位快速上升,“到了1930年則有107人,1932年更是達到230人,并一躍成為國會第一大黨,其黨魁希特勒也因此在1933年被任命為總理”。這表明,經濟大危機為納粹黨上臺供應契機,故C項正確。材料中表現(xiàn)不出納粹黨的上臺有深厚群眾基礎,看不出德國民族主義心情,也不能表現(xiàn)德國的民主化程度,故解除A、B、D三項。11.20世紀30年頭德、日法西斯勢力上臺,其次次世界大戰(zhàn)的歐亞斗爭策源地形成,德、日法西斯專政建立過程的相同點是(B)A.依靠軍部法西斯勢力B.利用經濟危機引發(fā)的政治危機C.依靠法西斯政黨奪取政權D.取締納粹黨以外的一切政黨,建立獨裁統(tǒng)治解析:德國希特勒領導的法西斯組織納粹黨,借助經濟危機造成的混亂形勢煽動極端民族主義心情,乘機上臺執(zhí)政;日本在經濟危機打擊下,軍部法西斯勢力乘機而起,1931年發(fā)動九一八事變,1936年初步建立起軍事法西斯專政。兩國法西斯專政建立過程的相同點是利用經濟危機引發(fā)的政治危機駕馭政權,故答案為B項。日本依靠軍部法西斯勢力,解除A項;德國依靠法西斯政黨奪取政權后取締納粹黨以外的一切政黨,建立獨裁統(tǒng)治,解除C、D項。12.1939年德國吞并捷克斯洛伐克后,英國首相張伯倫對希特勒的行動提出疑問:“這是舊的冒險行動的終結呢,還是新的冒險行動的開端?……這是武力折服世界安排中的一個步驟嗎?”這段材料(D)A.表明張伯倫的思想發(fā)生了根本性的轉變B.說明英國放棄了綏靖政策C.反映出英德沖突趨于激化D.表明張伯倫仍舊頑固地堅持綏靖政策解析:結合材料信息可以看出,德國吞并捷克斯洛伐克后,張伯倫發(fā)生了一些動搖,但根本上仍推行綏靖政策。A項敘述錯誤;B、C兩項不符合題干要求,D項正確。13.其次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開羅會議、德黑蘭會議和雅爾塔會議的簽約各國都保證用自己的軍事和經濟力氣共同反對法西斯侵略。這揭示出世界反法西斯斗爭取得成功的主要緣由是(B)A.法西斯侵略斗爭的非正義性B.世界反法西斯國家團結協(xié)同作戰(zhàn)C.美、蘇等世界大國主動參戰(zhàn)D.美、蘇、中、英四國的共同努力解析:材料表明世界反法西斯國家團結協(xié)同作戰(zhàn),世界反法西斯斗爭的成功就是在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共同努力、相互協(xié)作下取得的,故答案為B項。14.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歐洲方面,德意帝國主義集團和英法帝國主義集團之間,為了爭奪對殖民地人民統(tǒng)治權的帝國主義大戰(zhàn),是燃眉之急了。在斗爭中,為了欺瞞人民,為了動員輿論,斗爭的雙方都將不顧羞愧地宣稱自己是正義的,而稱對方是非正義的?!珴蓶|《關于國際新形勢對新華日報記者的談話》(1939年9月)材料二這一太平洋斗爭,是日本法西斯為了侵略美國英國及其他各國而發(fā)動的非正義的掠奪的斗爭,而在美國英國及其他各國起而反抗的一方面,則是為了保衛(wèi)獨立自由與民主的正義的解放的斗爭……全世界一切國家一切民族劃分為實行侵略斗爭的法西斯陣線與實行解放斗爭的反法西斯陣線,已經最終地明朗化了。——摘自《中國共產黨為太平洋斗爭的宣言》(1941年12月)(1)依據(jù)材料一、材料二,說明中國共產黨對其次次世界大戰(zhàn)性質的不同相識。(2)依據(jù)材料一、材料二并結合所學學問,分別說明中國共產黨產生上述兩種相識的國際背景。答案:(1)帝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