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學年湖北省孝感某中學高一(上)入學物理試卷(含解析)_第1頁
2024-2025學年湖北省孝感某中學高一(上)入學物理試卷(含解析)_第2頁
2024-2025學年湖北省孝感某中學高一(上)入學物理試卷(含解析)_第3頁
2024-2025學年湖北省孝感某中學高一(上)入學物理試卷(含解析)_第4頁
2024-2025學年湖北省孝感某中學高一(上)入學物理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2025學年湖北省孝感高級中學高一(上)入學物理試卷

一、單選題:本大題共13小題,共42分。

1.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A.詩句“不疑行船動,唯看遠樹來”中“遠樹來”所選擇的參考系是河岸

B.央視“焦點訪談”節(jié)目在每晚的19時38分開播,這里的“19時38分”指的是時刻

C.在花樣滑冰比賽中判斷運動員滑冰的技術難度時,是將運動員看作質點的

D.位移一般要比路程小,但在單向直線運動中,位移就是路程

2.對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理解,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速度保持不變B.速度隨時間均勻變化

C.位移隨時間均勻變化D.加速度隨時間均勻變化

3.如圖所示,汽車向右沿直線運動,原來的速度是巧,經(jīng)過一小段時間之后,速度變?yōu)橐裕骷氨硎舅俣?/p>

的變化量.由圖中所示信息可知()?r

A.汽車在做加速直線運動B.汽車的加速度方向與力的方向相同居忑

C.汽車的加速度方向與巧的方向相反D.汽車的加速度方向與的方向相反

4.物體由靜止開始做勻加速直線運動,1s末速度為3m/s,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第1s內的位移為3zn

B.任意一秒內的位移比它前一秒內位移大1.5機

C.任意一秒末的速度比它前一秒初的速度大3m/s

D.前2s內的平均速度大小為3m/s

5.商場自動感應門如圖所示,人走近時兩扇門從靜止開始同時向左右平移,經(jīng)4s恰好完全打開,兩扇門移

動距離均為2租,若門從靜止開始以相同加速度大小先勻加速運動后勻減速運動,完全打開時速度恰好為

0,則加速度的大小為()------------------------------------------------

A.1.25m/s27

B.lm/s2感應門感應門-

C.0.5m/s2

D.0.25m/s2I.?---------------------------1N

'2m2m

6.一個質點在x軸上運動,位置隨時間的變化規(guī)律是x=4t+2t2小,關于這個質點的運動,以下說法正確

的是()

A.質點做勻速直線運動

第1頁,共22頁

B.質點的加速度的大小為4m/s2,方向沿%軸正方向

C.t=2s時質點的位置在x=12nl處

D.t=2s時質點的速度大小為16m/s,方向沿x軸正方向

7.如圖所示為一質點作直線運動的速度一時間圖像,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整個過程中,段和DE段的加速度數(shù)值最大

B.整個過程中,BC段的加速度最大

C.整個過程中,C點所表示的狀態(tài),離出發(fā)點最遠

D.BE段所表示的運動通過的路程是34nl

8.一輛汽車以6血/s的速度沿平直公路勻速行駛,突然發(fā)現(xiàn)前方有障礙物,立即剎車,汽車以大小2m/s2的

加速度做勻減速直線運動,則下面說法正確的是()

A.第1s內與第3s內的位移之差4m

B.剎車的整個過程平均速度大小為3m/s

C.剎車后1s內與剎車后4s內汽車通過的位移之比為5:8

D.剎車的第1s內、第2s內、第3s內的位移之比為3:2:1

9.甲、乙兩車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同向運動,甲做勻加速直線運動,

久隨時間t的變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在方時刻兩車速度相等

B.從0到S時間內,兩車走過的路程相等

C.從ti到以時間內,兩車走過的路程相等

D.在以到以時間內的某時刻,兩車速度相等

10.一物體由靜止開始運動,其加速度a與位移x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物體的最大速度為依山而

B.當位移為久。時,物體的速度為2的功

C.當位移為2右時,物體正好速度為0

D.物體先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后做加速度逐漸減小的加速運動

11.如圖所示,一個半徑為R的半圓形凹槽固定在地面上,一個半徑為W?(k<l)

的圓柱體從凹槽的右端靜止釋放。假設凹槽內表面足夠粗糙,圓柱體在滾動時

不會打滑。剛釋放時,圓柱體表面的箭頭指向凹槽中心。,當k=《時,圓柱體

滾動到凹槽最低點時的箭頭指向為()

第2頁,共22頁

A.水平向右B.水平向左C.豎直向上D.豎直向下

12.兩支完全相同的光滑直角彎管(如圖所示),現(xiàn)有兩只相同小球a和優(yōu)同時從管口由

靜止滑下,則誰先從下端的出口掉出:(假設通過拐角處時無機械能損失)()

A.a'球先到

B.a球先到

C.兩球同時達到

D.無法確定

13./、B兩輛車以相同速度為同方向作勻速直線運動,4車在前,B車在后.在兩車上有甲、乙兩人分別用

皮球瞄準對方,同時以相對自身為2%的初速度水平射出,如不考慮皮球的豎直下落及空氣阻力,貝1()

A.甲先被擊中B.兩人同時被擊中

C.乙先被擊中D.皮球可以擊中乙而不能擊中甲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4小題,共16分。

14.打點計時器是一種使用(交流或直流)電源的計時儀器,電源頻率為50Hz,每打5個點取一個計數(shù)

點。如圖是探究小車勻加速時,速度隨時間變化規(guī)律實驗中得到的一條紙帶,有4B、C、。四個計數(shù)

點,請從刻度尺上讀出4點讀數(shù)X4=cm,紙帶的(4或D)端連著小車。計算出C點的瞬時速度

vc=_____m/s(結果保留2位小數(shù))。

,s,0.90.1.10

BCDTTTTJ

???

ITTpTTTTT1T”111

Ocm2345

15.初始狀態(tài)下,6只螞蟻分別位于邊長為L的正六邊形的六個頂點處。在某一時刻,它

們開始以不變的速率”相互追逐,速度方向始終指向前面的螞蟻,最后在正六邊形的中

心相遇。則六只螞蟻走過的總路程長度為

16.如圖所不,Rl=R3==…=R99=50,7?2=氏4=^6=…=氏98=10。,=5。,£=10匕則電阻/?2

上的電功率應等于

第3頁,共22頁

17.如圖所示,兩平面反射鏡4和B斜交,交點為。,兩鏡夾角為36。,兩反

射鏡的反射面相對。在兩反射鏡之間有一物點S,觀察者位于兩鏡之間,

觀察者在4鏡中最多可以看到個S點像;在B鏡中最多可以看到

個S點像。

三、綜合題:本大題共9小題,共42分。

18.某同學在“探究小車速度隨時間變化的規(guī)律”的實驗中,用打點計時器記錄了被小車拖動的紙帶的運

動情況,在紙帶上確定出4B、C、D、E、F、G共7個計數(shù)點,其相鄰點間的距離如圖所示,每兩個相鄰

的計數(shù)點之間還有4個點未畫出。

(_ABCDEFG

\??????

\3.62cnr4.38cm5.20cm5.99cm6.80cm7.62cm

①根據(jù)紙帶上各個計數(shù)點間的距離,計算出打下8、C、D、E、尸五個點時小車的瞬時速度,并將速度值

填入表格。

速度%%u尸

數(shù)值Qn/s)0.4000.4790.5600.6400.721

②如圖,以力點為計時起點,將B、C、D、E、F各個時刻的瞬時速度標在直角坐標系中,并畫出了小車的

瞬時速度隨時間變化的關系圖線。

③由所畫速度一時間圖像求出小車加速度為M/S2(結果保留2位小數(shù))。

④根據(jù)速度一時間圖像判斷,在打4計數(shù)點時,小車的速度以=m/s.(結果保留2位小數(shù))

第4頁,共22頁

19.一滑雪運動員從長度為L的山坡頂端由靜止開始沿直線勻加速滑至山腳,經(jīng)歷的時間為如求:

(1)運動員運動全過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

(2)運動員在刎刻的瞬時速度大小;

(3)運動員運動到山坡中點時的瞬時速度大小。

20.我國某國產(chǎn)飛機在某次試飛結束后著陸,著陸過程中做勻減速直線運動,加速度大小為a=6a/s2,飛

機著陸后的第5s內位移為48爪,方向向東。已知第5s內飛機未停下來,求:

(1)著陸后第8s末的速度;

(2)著陸后15s內的位移大小和平均速度的大?。?/p>

(3)飛機停止運動前最后3s內的位移大小。

21.青島地鐵1號線為跨海地鐵線路,線路全長60.11千米,共設置41座車站,全部為地下車站。如圖從S站

到T站是一段直線線路,全程3.3km,列車運行最大速度為72km/Q為了便于分析,我們用圖乙來描述這

個模型,列車在S站從靜止開始做勻加速直線運動,達到最大速度后立即做勻速直線運動,進站前從最大

速度開始做勻減速直線運動,直至到T站停車,且加速的加速度大小為減速加速度大小的二分之一?,F(xiàn)勻

加速運動過程中依次經(jīng)過力、B、C點,4-B用時3s,B-C用時5s,且力B長12.6m,BC長45.0小。求:

(1)S、2兩點之間的距離;

(2)列車勻速行駛的時間。

圖甲

SABCT

圖乙

第5頁,共22頁

22.某工廠每天早晨7:00準時派小汽車到總工程師家接他上班,某天,小汽車在路上因故障原因導致7:

10時車還未到達總工程師家,于是總工程師步行出家門,走了一段時間后,遇到了前來接他的小汽車,他

上車后,小汽車立即掉頭繼續(xù)前進,進入單位大門時,他發(fā)現(xiàn)比平時遲到了20小汾。已知汽車的速度是工

程師步行速度的6倍,則汽車在路上因故障耽誤的時間為多少?

23.兩無人機4B進行“空中停車”測試(即減速直至停在空中)。它們沿著同一直線同向飛行。t=0時

刻,4正以速度也=12m/s、加速度大小=2?n/s2做勻減速直線運動。此時在4的后方距離為s°處,B正

以速度"2=4M/S、加速度大小a2=3m/s2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為了避免與前方的2相撞,t=3s時,B開

始以大小為的(未知)的加速度做勻減速直線運動,進行“空中停車”。則:

(1)求前3s的時間內4、B各自的位移大小孫卜xB1-

(2)求力、B第一次速度相同所經(jīng)歷的時間以;

(3)若4B兩無人機同時停止且恰好不相撞,求初始間距so;

(4)為了避免相撞,當so取不同數(shù)值時,請確定加速度劭與so應該滿足的關系式。

24.小明為多普勒效應的理解問題而請教他的物理老師,老師就給他出了一道勻速直線運動的題目讓他思

考,他輕松做完了這道題目,從此不再困惑。請你也嘗試做一做這道題目:如圖(6)所示,聲源S在x軸上

運動,S相繼向右側觀察者力發(fā)出兩個脈沖信號(如圖(a)所示),兩脈沖信號間的時間間隔為7。已知空氣中

聲音傳播的速度大小為",不考慮空氣的流動,試計算如下兩種情況中2接收到的兩個脈沖信號間的時間間

隔T',并比較(與/=*的大小關系。(設T遠大于單個脈沖的持續(xù)時間,且遠小于信號在空間傳播的時

S

圖(b)

(1)聲源s靜止,觀察者a以大小為以的速度沿x正方向軸運動(見<v);

(2)聲源S、觀察者力分別以大小為。5、"4的速度沿X軸正方向運動。("S<。、VA<V)

25.如果公路上有一列汽車車隊以lOm/s的速度正在勻速行駛,相鄰車間距為25根,后面有一輛摩托車以

20m/s的速度同向行駛,當它距離車隊最后一輛車25nl時剎車,以0.5根/二次方s的加速度做勻減速運

動.摩托車在車隊旁邊行駛而過,設車隊車輛數(shù)足夠多,求:

第6頁,共22頁

(1)摩托車最多與幾輛車相遇?最多與車隊中汽車相遇幾次?

(2)摩托車從趕上車隊到離開車隊,共經(jīng)歷多長時間?

26.圓周運動轉過的角度。可以類比直線運動中的位移X,角速度3類比速度也角加速度£類比加速度%一

質點作勻角加速度圓周運動,B=Bo,已知t=0,3=90,3=3°,求任一時刻t的質點運動的角速度和

角位移(即角度。)的表達式。

第7頁,共22頁

答案解析

1.5

【解析】解:4以行船為參照物,行船處于相對靜止狀態(tài),遠處的樹和行船之間的位置不斷發(fā)生變化,

樹是運動的,所以會感到“遠樹來”,故/錯誤;

B、“焦點訪談”節(jié)目在每晚的19時38分開播,這里的“19時38分”是時間軸上的點,指的是時刻,故8

正確;

C、研究花樣滑冰的運動員在比賽中的姿態(tài)對應的技術難度時,其自身大小不可忽略,否則無法打分比

賽,所以運動員不能看做質點,故C錯誤;

。、路程與位移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位移一般要比路程小,但在單向直線運動中,位移大小等于路程,但

不能說位移就是路程,故。錯誤。

故選:B。

“遠樹來”說明樹處于相對運動狀態(tài),那么它與所選參照物之間的位置應該發(fā)生了變化;

能否看作質點與物體本身無關,要看所研究問題的性質,看物體的形狀和大小在所研究的問題中是否可以

忽略;

時間是指時間的長度,在時間軸上對應一段距離,時刻是指時間點,在時間軸上對應的是一個點;

位移是指從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線段,位移是矢量,有大小也有方向;路程是指物體所經(jīng)過的路徑的長

度,路程是標量,只有大小,沒有方向.

此題中“不疑行船動”和“唯看遠樹來”兩句研究的對象不同,所選的參照物也不相同,應注意區(qū)分,這

樣才能正確理解和掌握參照物的選擇和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辨別之間的關系。

2.B

【解析】解:4B,加速度恒定的直線運動叫勻變速直線運動,所以對于勻變速直線運動,速度隨時間均勻

變化,故/錯誤,3正確;

C根據(jù)勻變速直線運動中的位移一時間公式可知,對于勻變速直線運動,位移隨時間的平方均勻變化,故

C錯誤;

D對于勻變速直線運動,加速度保持恒定,故。錯誤。

故選:So

根據(jù)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定義分析;根據(jù)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一時間公式分析。

熟練掌握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定義和位移一時間公式是解題的基礎。

第8頁,共22頁

3.C

【解析】解:速度是矢量,速度的變化量△"="2-%,根據(jù)圖象可知,的方向與初速度方向相反,

而加速度的方向與速度變化量的方向相同,所以加速度方向與初速度方向相反,物體做減速運動,故C正

確,ABD錯誤。

故選:Co

速度是矢量,速度的變化量=也-也,用從矢量也的箭頭到矢量u2的箭頭的有向線段表示,加速度的

方向與速度變化量的方向相同.

矢量相加和矢量相減都符合平行四邊形定則或者三角形定則,=也-%=也+(-%),即矢量相減可

以轉化為矢量相加.

4.0

1?Q

【解析】解:2、第1s內的位移是x=/1=5乂lm=1.5m,故/錯誤;

B、物體的加速度為a=W=|TH/S2=3zn/s2,所以任意一秒內的位移比它前一秒內位移大dx=aB=3x

l2m=3m,故8錯誤;

C、任意一秒末的速度比它前一秒初的速度大回=a-At=3x2m/s=6m/s,故C錯誤;

D、前2s內的位移為亞=之渴='x3x22/TI=6m,所以前2s內的平均速度大小為u=看=?

m/s=3m/s,故。正確。

故選:Do

根據(jù)平均速度計算位移,判斷A先計算出加速度,然后根據(jù)/X=a2判斷星根據(jù)at判斷C;先計算

出前2s內的位移,然后計算平均速度判斷D。

要理解任意一秒末的速度比它前一秒初的速度時,要知道之間的時間間隔是2s,不是1s.

5.C

【解析】解:設門的最大速度為,根據(jù)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規(guī)律可知加速過程和減速過程的平均速度均為

奈且時間相等,均為2s,根據(jù)

v

x--X4

解得

v=lm/s

則加速度

第9頁,共22頁

a————m/s2=0.5m/s2

故48。錯誤,C正確。

故選:C?

根據(jù)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規(guī)律列式求解。

本題考查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求解,學生要熟練掌握,屬于簡單題。

6.B

【解析】解;45根據(jù)題意,根據(jù)勻變速直線運動中的位移一時間公式x+*1嚴,結合位置隨時間的

變化規(guī)律%=4t+2t2m,可得。o=4m/s,a=4m/s2

可知,質點在工軸上做初速度為4m/s,加速度為4rn/s2的勻加速直線運動,故/錯誤,3正確;

C根據(jù)提給條件x=4t+2t2nl可得,t=2s時質點的位置為久=(4x2+2X22)m=16m,故C錯誤;

。.由公式u=v0+at可得,t=2s時質點的速度大小為v=(4+4x2)m/s=12m/s,方向沿x軸正方向,

故。錯誤。

故選:B。

根據(jù)位移一時間公式分析即可;把時間代入計算;根據(jù)速度一時間公式計算。

熟練掌握勻變速直線運動中速度一時間公式和位移一時間公式是解題的基礎。

7.4

【解析】解:4B.根據(jù)直線運動的"T圖像的斜率代表加速度,所以整個過程中CD和DE段斜率絕對值最

大,加速度大小最大,故/正確,2錯誤;

C根據(jù)圖線和t軸所圍成的面積大小表示位移,。點表示的狀態(tài)對應物體離出發(fā)點最遠,故C錯誤;

。.根據(jù)圖線面積之和表示路程,則BE段的路程為s=二二x(18-14)澳+2x12*("8)

m=34m+24=58m,故。錯誤。

故選:Ao

AB.根據(jù)圖像的斜率的物理意義進行分析判斷;

C根據(jù)圖像的面積的物理意義分析解答最遠距離的位置;

D根據(jù)圖像面積的物理意義結合路程概念進行計算求解。

考查圖像的認識和理解,會根據(jù)題意進行準確分析和計算。

8.AB

第10頁,共22頁

【解析】解:4利用逆向思維,汽車停止運動時間

v6

,一°=寸=。

to=a23S

第Is內的位移

11

2

x1=Vgt1——at^=6xIm——x2xlm=5m

利用逆向思維,第3s內的位移

11

2

x3=]口詔=—x2xlm=1m

則第1s內與第3s內的位移之差

4久=%1—%3=5m—Im=4m

故/正確;

。利用逆向思維,第2s內的位移

11

到=]a,-2a及

解得

久2=3m

可知,剎車的第1s內、第2s內、第3s內的位移之比為5:3:1,故。錯誤;

民剎車的整個過程平均速度大小為

-VQ6

v=—=—m/s=3m/s

故8正確;

C.結合上述可知,汽車3s停止運動,則剎車后1s內與剎車后4s內汽車通過的位移之比為

%1_5_5

%o~45+3+19

故C錯誤。

故選:ABO

根據(jù)初速度和加速度可以求出汽車速度減為0的時間,根據(jù)位移公式即可求解位移的大小;根據(jù)平均速度

的推論求解減速行駛全過程中的平均速度。

解決本題的關鍵掌握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一時間公式和平均速度的推論公式,以及知道汽車剎車停止后

不再運動,所以4s內的位移等于在3s內的位移。

9.CD

【解析】/、乂-匕圖象的斜率表示速度,在切時刻乙圖象的斜率大于甲圖象的斜率,所以乙車的速度大于甲

車速度,故/錯誤;

第11頁,共22頁

B、從0到ti時間內,兩車走過的路程是乙車大于甲車,故2錯誤;

C、從以到以時間內,兩車走過的路程均為功-巧,路程相等,故C正確;

。、根據(jù)圖象可知,在ti時刻乙圖象的斜率大于甲圖象的斜率,在與時刻乙圖象的斜率小于甲圖象的斜

率,在亢到t2時間內的某時刻二者的斜率相同,此時兩車速度相等,故。正確。

故選:CD。

1Q.AD

【解析】解:CD,物體由靜止開始運動,根據(jù)a-x圖像可知,物體的加速度先不變,后隨位移均勻減小,

所以物體先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后做加速度逐漸減小的加速運動,則當物體的加速度減為0時,即位移為2

*0時,速度最大,故C錯誤,。正確;

/、根據(jù)初速度為0的運動學規(guī)律有:y=a%

可知加速度。與位移工的圖線與坐標軸所圍面積為三,設最大速度為也故有

V21

—=a0,%o+2ao,

解得:v=43aoXo,故/正確;

B、當位移為孫時,根據(jù)初速度為0的運動學規(guī)律知

Vi=2aoxo

解得物體的速度為:巧=網(wǎng)而,故8錯誤。

故選:AD.

根據(jù)加速度的變化情況,分析物體的運動情況,確定在什么位置物體速度最大。根據(jù)a-x關系圖線與尤軸所

圍的面積表示苧,求解物體的最大速度。結合運動學公式求解當位移為無。和2曲時物體的速度。

解決本題的關鍵是根據(jù)速度一位移公式得到出加速度a與位移久的關系,知道圖線與久軸所圍的面積表示的

物理意義,并能熟練運用。

11.交流1.00A0.10

【解析】解:打點計時器是一種使用交流電源的計時儀器;由圖可知該刻度尺的最小刻度為Inwi,根據(jù)刻

度尺的讀數(shù)規(guī)則,4點讀數(shù)X4=10.0rmn=:L00c7n;小車做勻加速直線運動,打點的間距會越來越大,所

以應該是紙帶的2端連著小車;電源頻率為50Hz,每打5個點取一個計數(shù)點。即每兩點之間的時間間隔為

T=0.02X5s=0.10s,根據(jù)紙帶上某點瞬時速度的計算方法可得C點的瞬時速度旌=翳=

2

1(—3.70-荻1.70點)x1一0-帥,=?0..1?0m/,s

故答案為:交流,1.00,A,O.lOo

第12頁,共22頁

根據(jù)打點計時器的使用要求、刻度尺的讀數(shù)規(guī)則,小車的加速運動以及利用紙帶計算瞬時速度方法進行分

析解答。

考查打點計時器的實驗,會根據(jù)紙帶處理相關數(shù)據(jù)并進行相關物理量的計算。

12.0.800.32

【解析】解:③根據(jù)圖像傾斜直線的斜率代表物體運動的加速度,則a=。黎二;,%/

=0.8025m/s2?0.80m/s2

④根據(jù)勻變速直線運動規(guī)律"B=勿+",代入"B=0-400m/s,T=0.1s,得以=0.32m/s

故答案為:③0.80;④0.32。

③根據(jù)"T圖像傾斜直線的斜率的物理意義列式代入數(shù)據(jù)求解;

④根據(jù)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規(guī)律列式解答。

考查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規(guī)律和圖像的認識和理解,會根據(jù)題意進行準確分析和計算。

13.解:(1)根據(jù)平均速度的公式有,運動員運動全過程的平均速度大小為京=,;

(2)根據(jù)勻加速直線運動規(guī)律,某段時間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等于這段時間內的平均速度,所以電=京=

2

L

7;

(3)根據(jù)勻加速直線運動規(guī)律,某段時間中間位置的瞬時速度滿足

—2ax'

2

v2—v1=2ax

2

而u=唱3,聯(lián)立解得也=J空。

答:(1)運動員運動全過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為,;

(2)運動員在割寸刻的瞬時速度大小為。;

(3)運動員運動到山坡中點時的瞬時速度大小為滑。

【解析】根據(jù)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平均速度、中間時刻瞬時速度和中間位置的瞬時速度的關系列式代入數(shù)據(jù)

解答。

考查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規(guī)律,熟練掌握各速度的關系式并解決實際問題。

第13頁,共22頁

14.解:(1)飛機著陸后的第5s內位移為48根,則

17

%5=v4t-

kjj4日%5+4at248+^-x6x12.-.

角牛得:~--=-------------m/s=514m/s

t1

則著陸后第8s末的速度方向向東,大小為:

VQ=v^—aAt=(51—6x4)m/s=27m/s

(2)飛機降落時初速度為

v0=%+或=(51+6x4)m/s=75m/s

則飛機剎停所需時間為

F=型=%=12.5s

a6

總位移為

[1

x=5at'2=-x6x(12.5)2m=468.75m

著陸后15s內的位移大小為468.75,著陸后15s內的平均速度的大小為:

-x468.75,.

VrnMJI

t9151f

(3)飛機停止運動前最后3s內,反著看就是初速度為的勻加速直線運動,則位移為

-11

x'=jat"'2=1x6x32=27m

答:(1)著陸后第8s末的速度為27M/S;

(2)著陸后15s內的位移大小為468.75和平均速度的大小為31.25M/S;

(3)飛機停止運動前最后3s內的位移大小為27小。

【解析】(1)根據(jù)位移一時間公式計算;

(2)根據(jù)速度一時間公式和平均速度公式計算;

(3)根據(jù)逆向思維法,把飛機的運動看作反向的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根據(jù)位移一時間公式計

算。

熟練掌握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一時間公式和位移一時間公式是解題的基礎。

15.解:(1)設加速時加速度大小為a,列車過4點的速度為叨4,根據(jù)位移一時間關系有

1

at9

AB—vAt1+2i

AB+BC=以(打+「2)+5a+12)2

代入數(shù)據(jù)解得以=2.4m/s,a=1.2m/s2

第14頁,共22頁

貝!JSZ=—=—m=2.4m

2a2xl.z

(2)最大速度%?=72km/h=20m/s

列車的加速距離為久i=里=止異7機=^m

乙a乙XLZ5

由題可知列車的減速時的加速度大小為優(yōu)=0.6m/s12,*4列車的減速距離為久2=尊=離=竽M

Za乙xu.oD

列車勻速運動的時間為

X—X1—%2

t=~^

把久=3.3km=3300m代入得t=140s

答:(1)S、A兩點之間的距離為2.4m;

(2)列車勻速行駛的時間為140s。

【解析】(1)根據(jù)位移一時間公式計算出4點的速度,然后根據(jù)速度一位移公式得到S、4之間的距離;

(2)先分別計算出列車的加速距離和減速距離,進而得到勻速運動的距離,進而得到勻速運動的時間。

熟練掌握運動學公式是解題的基礎,分析清楚列車的運動過程是解題的關鍵。

16.C

【解析】解:k=[時,圓柱體的周長為

O

1nR

s=2TI?不R=—j—

84

半圓形凹槽最高點到最低點的長度為

17lR

Z=—,2.TCR=

42

I=2s

說明圓柱體滾動到凹槽最低點時恰好轉兩周,與軌道接觸點在軌道最低點,所以箭頭指向豎直向上。

故45。錯誤,C正確。

故選:Co

根據(jù)k=:時計算出圓柱體的周長,然后求得半圓形的凹槽的周長,再求得半圓形的凹槽與圓柱體之比,

可知圓柱體滾動到凹槽左端最高點時的狀態(tài),然后即可做出選擇。

此題考查利用運動的關系,解答此題的關鍵是分別求得圓柱體的周長,和半圓形的凹槽的周長,同時要求

學生應具備一定的空間想象能力。

17.B

第15頁,共22頁

【解析】解:由題意可知兩小球到達出口時的速率"相等,又因為兩球經(jīng)歷的總路程S相等。由牛頓第二定

律,小球的加速度大小gsina(為管道與水平面的夾角),小球第一階段的加速度跟小球優(yōu)第二階段的加速度

大小相同(設為aD;小球a第二階段的加速度跟小球優(yōu)第一階段的加速度大小相同(設為a2),根據(jù)圖中管的

傾斜程度,顯然有的>。2。根據(jù)這些物理量大小的分析,在同一個"T圖象中兩球速度曲線下所圍的面積

應該相同,且末狀態(tài)速度大小也相同(縱坐標相同)。開始時a球曲線的斜率大,由于兩球兩階段加速度對

應相等,如果同時到達(經(jīng)歷時間為")則必然有Si>$2,顯然不合理,所以要使兩圖象的面積(位移)相

等,則要求他的圖象必須落在a的右側,因此有ti<t2,即a球先到。故NCD錯誤,8正確。

0~t

故選:Bo

本題中兩球的運動狀態(tài)不是非常明確,無法直接用公式求解,故可以采用圖象法進行分析判斷。

非勻變速運動的重要特征是在整個運動過程中的加速度不是恒定的。往往不能用公式來表示其變化規(guī)律,

憑大腦很難想象出變化的過程,而UT圖象不僅能直接表示出速度的變化情況,也能直觀的表示出速度圖

線的斜率——加速度的變化情況。巧用速度圖線的斜率,能使復雜的非勻變速運動問題得以順利解決。因

此利用圖象解題可以使解題過程簡化,思路更清晰,此解析法更巧妙、更靈活.在有些情況下運用解析法可

能無能為力,用圖象法卻能使你豁然開朗。

18.B

【解析】解:兩車速度相同、同向行駛,兩車相對靜止,若以車為參照物,兩人相對靜止.兩人以相對自

身為2%的初速度水平射出,兩人同時被擊中.

故選:B

選擇兩車作為參照系,這時兩車相對靜止,兩人也相對靜止,兩人拋球速度相同,就像在地面上兩人分別

用皮球(相同的速度)瞄準對方,故應同時擊中.

本題考查了學生對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的了解與掌握,分析得出兩車相對靜止、兩人相對靜止是本題的關

鍵.

19.12L

【解析】解:依照題意分析,每只螞蟻的速度方向始終指向前面的螞蟻,且在正六邊形的中心相遇,則任

意時刻六只螞蟻所在位置均為正六邊形的頂點,這個正六邊形逐漸縮小,直至最后相遇時縮小為一點,幾

何關系

第16頁,共22頁

11

〃在指向正六邊形中心方向的分量大小為〃i=asiri30°=5

每只螞蟻的運動時間為tl=t=彳

六只螞蟻走過的總路程長度為s=611tl=12L

故答案為:12L

本題根據(jù)路程的定義,結合題意,即可解答。

解決本題的關鍵是分析出每只螞蟻的速度方向始終指向前面的螞蟻,且在正六邊形的中心相遇,則任意時

刻六只螞蟻所在位置均為正六邊形的頂點,這個正六邊形逐漸縮小,直至最后相遇時縮小為一點。

20.2.5W

【解析】解:從電路的右端開始,/?99和R100串聯(lián)后電阻為10。,與R98并聯(lián)后電阻為50,5。與R97串聯(lián)后

電阻為10。,與/?96并聯(lián)后電阻為5。,…一直到最后一個并聯(lián)電阻為5。與的串聯(lián),所以總電阻為10。。

從左往右看,與七串聯(lián)的電阻電壓為力=+石=,*10=5匕即夫2兩端的電壓為5匕

則電阻&上的電功率P=警=磊=2.5/

K.21U

故答案為:2.5W

從電路的右端開始,R99和%00串聯(lián)后與氏98并聯(lián),并聯(lián)后的電阻與氏97串聯(lián)后與氏96并聯(lián)…一直到最后一個

并聯(lián)電阻與%串聯(lián),即可求總電阻;

從左往右看,求出/?2兩端的電壓,根據(jù)P=案即可求解。

本題考查了串并聯(lián)電路的特點和歐姆定律的計算,關鍵是搞清楚電路的結構,難度適中。

21.55

【解析】解:若S恰好在角N40B的平分線上,根據(jù)對稱性可知相鄰的兩個像所對的圓心角均為36。,因此

可成像的個數(shù)為:踐=鬻—1=9個。

其中h5與重合,如圖所示:

第17頁,共22頁

在兩個平面鏡中都會看到這個像,若S不在角平分線上,靠經(jīng)那個平面鏡在那個平面鏡中就會出現(xiàn)5個像,

因此在兩個平面鏡中最多都會看到5個像。

故答案為:5;5o

S點在兩反射鏡之間,根據(jù)成像的對稱性,可知兩個像所對的圓心角與平面鏡的夾角關系,從而計算成像

個數(shù)。

在利用兩個像所對的圓心角計算時,注意有重合的像,使得像的個數(shù)不同于計算結果。

22.解:如圖,設4點為工廠所在地,C點為總工程師所在地,8點為遇到了前來接他的汽車之處。

I----------------------------1---------------1

ABC

在比平時遲到20分鐘,一方面是由于排除故障耽誤了t分鐘,但另一方面由于少跑了B到C之間的一個來回

而省下了一些時間,設那天工程師走路BC段用時為ti,AB段車行駛用時為頻,平時汽車7:00從總工程師

家回工廠所用時間為T,設總工程師行走速度為。,則汽車速度為6〃,汽車在路.上因故障原因導致7:10時

車還未到達總工程師家,于是總工程師步行出了家門,最后比平時遲到20分鐘,根據(jù)7:00從總工程家計

時為準,可得:

lOmin+t-1+t2=T+20min

即:t1+t2—T+lOmin?

兩種情況下從總工程師家到工廠的路程相同,根據(jù)s=m,可知

vt1+6vt2=6vT

即ti+6t2=6T@

根據(jù)②一①有

t2=T—2min

由于小汽車到總工程師家是早晨7:00,則根據(jù)汽車從出發(fā)到返回工廠所用時間可得,因故障耽誤的時間

第18頁,共22頁

t=2T+20mm—2t2=2T+20min—2(T—2min)=24min

答:汽車在路上因故障耽誤的時間為24小譏。

【解析】設平時汽車7:00從總工程師家回工廠所用時間為T,根據(jù)他發(fā)現(xiàn)比平時遲到20分鐘,一方面是由

于排除故障耽誤了t分鐘,但另一方面由于汽車少跑了總工程師步行出了家門的路程,總工程師走了一段

時間ti后,剩下的路程是汽車一個來回行駛的,單趟時間為與。

根據(jù)汽車在路上因故障原因導致7:10時車還未到達總工程師家,于是總工程師步行出了家門,最后比平

時遲到20分鐘,可得時間關系,再利用汽車速度是步行速度的6倍,得出路程關系,進而得出汽車在途中

排除故障花費時間的代數(shù)式,根據(jù)實際上班的時間分析判斷符合實際的情況。

此題主要考查速度公式的應用,依據(jù)題意得出晚到工廠的時間具體原因以及汽車所晚的20分鐘具體原因得

出等量關系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23廨:(1)前3s的時間內4、B各自的位移大小分別為

1Q1Q

xA1=也方一5ale2=12x3m--x2x327n=27m

11

XBI=u2t+2a2t2=4x3m+-x3x32m=25.5m

(2)二者速度相等時

巧一=v2+a2tl

ti=1.6s

(3)t=3s時,/、8的間距為

Ax=xA1+s0—xB1=So+1,5m

此時A、B的速度分別為

vA=v1—a1t=12m/s—2x3m/s=6m/s,vB=v2+a2t=4mls+3x3m/s=13m/s

3s后/的運動時間為

頻=五=聲=3s

3s后,二者都做勻減速直線運動至零,且恰好相遇。以4為參考系,有

V-V

4久=―B2—A4

聯(lián)立得

s0=9m

(4)當so29m,則4先停止,B后停止,都停止時二者間距最小,為力避免相撞,二者相對位移小于so

第19頁,共22頁

+1.5m,貝1J

黑金2<s(j+1.5m

2ao2/u

的>房為S/s2)

當so<9/n,二者不相撞,則3s后至4停止前,二者共速時有最小間距,則共速時相對位移應小于so

+l-5m?設3s后共速需時間為心,貝!J

v=VA-a-^t-i=vB-a0t3

7

[3=或,”=6—2%

V+VV+V

—B2—h-—A—七<So+1.5m

49

a。>2(s。+1.5)+2g/s2)

答:(1)前3s的時間內A、B各自的位移大小Ml、分別為27機,25.5m;

(2)4、B第一次速度相同所經(jīng)歷的時間以為1.6s;

(3)若2、B兩無人機同時停止且恰好不相撞,初始間為距so為9爪;

16g

(4)為了避免相撞,當so取不同數(shù)值時,加速度劭與so應該滿足的關系式為so29小時,的>后萬式m/s2

49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