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班級管理中實施戲劇美育的實踐_第1頁
在高中班級管理中實施戲劇美育的實踐_第2頁
在高中班級管理中實施戲劇美育的實踐_第3頁
在高中班級管理中實施戲劇美育的實踐_第4頁
在高中班級管理中實施戲劇美育的實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摘要:美育是“五育”的組成部分,是高中教育的重要內容。研究高效落實美育工作的途徑,是高中學校的教研任務之一。戲劇作為一種藝術形式,與學生美育具有天然聯(lián)系。教師可以借助教育戲劇,在清楚了解學生學情的基礎上,科學設計各教育階段的活動任務,秉持“五育”并舉的育人理念,堅持多學科融合育人,并有效利用信息技術實施教學,充分發(fā)揮教育戲劇在美育中的重要作用。關鍵詞:美育;教育戲劇;班級管理;高中2015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提出要通過課堂教學和課外活動相互結合的方式發(fā)展校園美育。201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頒布《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明確提出“五育”并舉的要求。近年來,隨著國家越來越重視學生美育工作,美育作為“五育”的重要內容,已成為高中學段的重要教育內容之一。實施美育是提高學生發(fā)現美、感受美、鑒賞美等能力的重要途徑,也是發(fā)展學生關鍵能力的有效路徑。因此,高中班主任要有效開展美育,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在此背景下,筆者結合國家關于實施美育的具體部署和要求,著力探索在班級管理中落實美育的有效方式。在進行實踐研究過程中,筆者發(fā)現通過教育戲劇能夠很好地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教育戲劇是一種集教師課堂指導與學生課外發(fā)現、研究活動于一體的教育方式,具有非功利性、體驗性等特征。借助教育戲劇進行教育,即在教育過程中讓學生通過合作探究,感受與欣賞人的美、事的美、作品的美,從而有效地提升高中生的審美能力,幫助學生在美的體驗中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健康的人格。一、教育戲劇的內涵狹義層面的教育戲劇即DIE(DramainEducation,戲劇教育),是一種學科教學方法。該教學方法將教師的教學過程視為一場表演,將學生當作劇場的觀眾,通過打破戲劇“第四堵墻”的方式,讓學生主動參與戲劇表演,從而有效達成學科教學的目標。在這一定義中,戲劇理論課與戲劇活動課都獨立于教育戲劇而存在。而廣義層面的教育戲劇,除了DIE的內容,還包括了TIE(TheatreinEducation,即劇院戲劇教育)與CD(CreativeDrama,即創(chuàng)造性戲?。┑膬热荩?]5。關于廣義層面的教育戲劇,郭香妹等在《教育戲劇跨學科教學課程設計與實踐》一書中這樣定義:在指導者有計劃與架構的引導下,以創(chuàng)作性戲劇、即興表演、角色扮演、模仿游戲等方式進行,使學習者獲得美感經驗,促進智能與生活技能發(fā)展的一種學校課程教學[2]10。教育戲劇育人與以培養(yǎng)舞臺表演人才為目的的專業(yè)戲劇教學不同,是一種以學科知識和社會性認知為主要內容、以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個體為主要目標的教育方式,既包括了運用戲劇理論完成學科教學目標的課程,又包括了以戲劇為載體發(fā)現、再現與傳遞人類經驗活動,最終促進個體全面發(fā)展的課程[1]37。教育戲劇的實施離不開程序化的結構策略與科學化的教學計劃。在具體的課程教學中,常用的、有效的教育戲劇教育模式主要有以下六種:一是把解決問題當成目標的“戲劇理解”模式,二是通過設置想象進行學習的“角色戲劇”模式,三是以扮演活動為載體的“程序戲劇”模式,四是以推究事實為目的的“百寶箱”模式,五是以故事內容為載體探索意義的“故事戲劇”模式,六是需要信以為真的人物參與的“專家的外衣”模式[2]78。高中班級管理是學校管理、班主任管理和學生個人管理的統(tǒng)一體[3]。在班級管理中開展教育戲劇育人,就是利用上述六種教育模式開展有趣的戲劇表演活動,讓學生主動參與較為復雜的學習項目;班主任則通過對項目的選定、觀察、指導等方式,建立起班級管理模式,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管理能力。由此可見,教育戲劇不是實現學科教學目標的載體,而是有效管理班級、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并落實學生美育的重要方式。也就是說,在美育視角下實施教育戲劇育人不是以引導學生學習某一知識為目標的教育實踐,而是一種以非功利目標為導向,以具有審美價值的故事內容為載體,通過探索、想象、扮演引導學生發(fā)現、研究、再現故事,并進行有效的活動評價、總結,最終達成提高學生審美能力、完善學生人格、提升班級管理水平等育人目標的教育嘗試。二、在高中班級管理中實施教育戲劇育人的意義(一)有利于完善“賦能共生”高中班級管理理念,發(fā)展學生的關鍵能力“賦能共生”高中班級管理理念是以尊重學生個性、促進合作學習為導向,通過優(yōu)化學習過程、豐富學習方式,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能力與人生發(fā)展規(guī)劃能力,培養(yǎng)學生終身學習的愿望和能力,使學生擁有融入社會的必備的共同價值觀、基礎知識、關鍵素養(yǎng)的一種班級管理理念。實施教育戲劇育人具有落實“賦能共生”高中班級管理理念的作用:一是因為教育戲劇育人的不同階段有不同的活動任務,這些任務能使學生獲得走向社會的關鍵素養(yǎng);二是因為戲劇內容與活動任務的多元化,可以滿足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需求,為學生發(fā)展提供更多的選擇。而且學生在完成審美的發(fā)現、研究、創(chuàng)造等各項任務的過程中,既要自主進行研究思考、規(guī)劃工作和審美判斷,又要進行小組合作、分享與交流,這能讓學生在合作過程中達成審美共識,發(fā)展獨立思考能力、合作意識等進入社會必備的關鍵能力。(二)有利于促進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全面提升中國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主要包含文化基礎、自主發(fā)展、社會參與等三個維度[4],在高中階段實施教育戲劇育人能有效促進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全面提升。這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實施教育戲劇育人能讓學生在研讀、再現古今中外具有審美價值的作品(事件)過程中了解人文領域的基本知識,在實踐過程中掌握研究方法,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厚植學生的人文情懷,實現“文化基礎”維度的培養(yǎng)目標。二是在實踐教育戲劇育人過程中,學生在不同任務驅動下有目標、有計劃地規(guī)劃學習生活,可以通過網絡搜索、閱讀書籍等方式進行自主學習,實現“自主發(fā)展”維度的培養(yǎng)目標。三是在實施教育戲劇育人過程中,大量需要團體合作才能完成探究的活動任務可以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服務意識、奉獻意識等,實現“社會參與”維度的培養(yǎng)目標。(三)有利于轉變班級管理模式,豐富高中階段班級管理的內涵過去,不少高中班主任是依據美國心理學家伯爾赫斯·弗雷德里克·斯金納(BurrhusFredericSkinner)提出的程序教學理論管理班級,即在開展工作前準備好相關材料,按相應的學習程序向學生輸出觀點,用較短時間高效率地實現班級發(fā)展與育人目標。然而,隨著發(fā)現式學習、探究性學習等方式的興起,不僅學科教學發(fā)生了較大改變,班級管理工作也有了新的變化,所以班主任進行班級管理、學生教育工作時,也要嘗試更行之有效、更加鮮活的方式。開展教育戲劇育人即通過活動任務對學生進行教育引導,可以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讓學生在探究、分析戲劇人物、故事的過程中,進行有效的合作探究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班級向心力、凝聚力,促使學生更主動地參與班級管理,從而轉變過去以班主任為主的班級管理方式,豐富高中階段班級管理的內涵。三、利用教育戲劇落實學生美育的策略(一)科學設計各階段活動任務在實施教育戲劇育人過程中,筆者主要采用教育戲劇育人六大模式中的“故事戲劇”模式?!肮适聭騽 蹦J郊磳W生與他們所了解的現實事件或藝術作品事件進行交互,通過表演將其對這些事件或藝術作品的理解以美的方式呈現出來。在實施這一模式時,教師要以培養(yǎng)學生的健全人格為目標,選取具有一定美感的故事作品為載體,引導學生進行合作探究學習,從而讓學生創(chuàng)造性地再現故事。整個育人過程包括作品(事件)的選擇確定、合作研究、再現事件、評價總結等四個階段,每個階段都圍繞美育目標、教育戲劇活動等設定針對學生、班主任不同角色的具體任務。在此過程中,班主任要以學生的審美任務為主體,以班主任的引導任務為輔助。從班主任角度來看,科學設計各階段的活動任務能讓教育戲劇育人更具可操作性,方便班主任為完成各階段任務而做好準備。從學生角度來看,科學設計各階段的活動任務有利于學生對戲劇活動進行整體規(guī)劃,清楚了解各階段的聯(lián)系和活動任務的設計目的,從而進行更具創(chuàng)造性的合作探究學習和創(chuàng)新?;谶@樣的認識,筆者對各階段任務進行了以下設計。第一階段,學生任務是發(fā)現身邊美的作品(事件);班主任任務是從學生收集的作品(事件)中選取一件最具美學價值、學生最感興趣的作品(事件),將之確定為實施教育戲劇育人的基礎作品(事件)。第二階段,學生任務是通過合作探究、實地考察、拓展資料研讀等方式,解讀基礎作品(事件)的成因、發(fā)展、結果,以及重要參與人物的個性等相關內容;班主任任務是教給學生研究作品(事件)的方法,參與學生召開的階段性研討會議,及時了解學生研究作品(事件)的進度與困難,并為學生解決困難提供輔助資料。第三階段,學生任務是學習相關的戲劇知識,在實踐中通過發(fā)揮想象力創(chuàng)造性地表演、再現基礎作品(事件);班主任任務是關注學生的組織安排情況。事件的再現表演涉及統(tǒng)籌、分工安排、溝通交流等多個環(huán)節(jié),但由于學生存在個性差異,而且生活和工作經驗不足,在處理相關工作時容易出現矛盾沖突,因此班主任要重點關注學生實踐工作的開展,找準契機教給學生溝通技巧,同時適當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和矛盾。第四階段,學生任務是結合個人實踐和欣賞感受,做好活動任務的評價、總結;班主任任務是為學生營造一個平等、和諧的評價環(huán)境,讓學生勇于表達真實感受和意見,并幫助學生做好記錄。(二)以美育為主導實現“五育”并舉2018年的全國教育大會強調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yǎng)的教育體系,可見我國提倡的“五育”并舉育人模式并非將“五育”簡單并列的育人模式,而是將“五育”有機融合的育人方式[5]。筆者認為,“五育”融合并不是德、智、體、美、勞分量均等的融合,而是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內容確定不同的側重點,以某一“育”為主導統(tǒng)領其他方面的融合,這樣才能真正實現“五育”并舉。如,在實施教育戲劇育人過程中,考慮到戲劇作為一種藝術形式與美育的結合更為緊密,筆者就以美育為主導,在教學中適時進行德、智、體、勞的滲透,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成效。具體而言,以美育為主導即在教育戲劇育人的各個階段都體現美育的特征,達成具體的美育目標。在第一階段,班主任要引導學生選取具備人性美、畫面美、主題美、藝術美其中一美或多美的作品(事件)。在第二階段,班主任應引導學生對作品(事件)的外顯美和內涵美進行探索和研究,目的是發(fā)展學生發(fā)現美與體驗美的能力。在第三階段,班主任要幫助學生在再現作品過程中創(chuàng)造性地將內在美、外在美統(tǒng)一起來,實現從體驗美到創(chuàng)造美的發(fā)展目標。第四階段,班主任可以引導學生圍繞對美的認識、體驗美的過程及感受進行評價和總結。如,筆者設計了“科學鉆研的美德”這一主題,選取了《袁隆平傳》《屠呦呦——諾貝爾醫(yī)學獎獲得者》等作品為教學載體,然后根據每一階段的教學任務、教學目標設定具有梯度性的美育目標(如表1所示)。在美育主導下滲透德、智、體、勞等方面的教育,就是在教育戲劇育人的各個階段以美育為主導,然后適當滲透德、智、體、勞育的相關內容。其中,德育可以在作品(事件)的選擇和研讀階段進行滲透。如,筆者讓學生研讀《記念劉和珍君》等包含優(yōu)秀思想品德的作品,讓學生在發(fā)現、研讀和再現作品美的過程中,體會劉和珍等青年以國事為己任、不畏犧牲的偉大精神。智育可以在作品(事件)的美的探索和研究階段進行滲透。如,筆者讓學生深入研讀《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等美文,引導學生學習經典語文篇目,讓學生在感受文字美的同時,習得學科知識、溝通技巧、說話藝術,實現智力的發(fā)展。也可以在再現和評價總結階段滲透智育,即讓學生用不同形式表達自己的閱讀見解,運用相關理論知識解決現實問題,從而形成理性認知,促進自身創(chuàng)造能力、思辨能力的發(fā)展。體育是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的教育,如筆者選取重要體育賽事、我國體育名將介紹視頻,讓學生在欣賞體育運動之美的同時了解運動知識,然后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開展小型體育運動游戲,增強學生的體質。勞動教育可以在作品(事件)再現階段進行滲透,如筆者通過讓學生自制表演道具的方式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勞動意識。(三)注重多學科的融合與支持美育天然具備與多學科交融的優(yōu)勢。如在實施教育戲劇育人過程中,需要音樂學科的支持,引導學生選用合適的音樂作為作品(事件)再現的背景音樂,讓學生感受音樂美的同時,能夠更深入地理解作品(事件)的內涵;需要語文學科的支持,學生在研讀作品(事件)的過程中,需要調用相關的語文學科知識,才能深刻理解作品(事件)中的人物、環(huán)境、故事情節(jié)、主題,還需要調用寫作知識創(chuàng)作出好劇本;需要美術學科的支持,如在進行舞美設計、人物形象設計、服裝設計、道具設計時,學生都需要擁有一定的美術學科知識,并能夠利用美術學科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需要表演學科的支持,尤其是在作品(事件)再現階段,學生主要是通過劇本表演的形式再現作品(事件),所以學生必須具備一定的表演知識和能力?;谶@樣的認識,筆者在開展教育戲劇育人的各個階段,都注重多學科的融合與支持。以“科學鉆研的美德”這一主題的教學為例,在第一階段,筆者開展《袁隆平傳》整本書閱讀、《屠呦呦——諾貝爾醫(yī)學獎獲得者》影視評析兩個活動。在進行相關互動前,筆者給學生講解文學作品閱讀、評析的技巧,講解影視作品的構思模式、拍攝技巧等,讓學生能夠較好地掌握語文學科、影視表演專業(yè)的知識。在第二階段,對人物科學鉆研精神進行解讀與探究,學生需要掌握分析事件、人物、環(huán)境、故事情節(jié)等要素的知識,這就需要語文學科的支持。在第三階段,筆者要求學生根據閱讀的作品、觀看的影片改編劇本,學生要較好地掌握劇本寫作技巧,這就需要語文學科、戲劇學科的支持。而在再現作品(事件)的過程中,筆者要求學生根據創(chuàng)作的劇本,自主進行舞臺、服裝、背景音樂等設計,這就需要音樂學科和美術學科的支持。當然,班主任并非全能,不可能具備所有學科的知識。因此,在實施教育戲劇育人的過程中,班主任要根據教學需求做好教學規(guī)劃,并及時與相關學科教師進行溝通,與相關學科教師進行集體備課,科學處理好各學科知識的比重、教學時長等,確定各學科相互融合、相互滲透的方式,才能真正發(fā)揮跨學科融合在教育戲劇育人中的應有作用。(四)合理利用信息化設備實施教學近年來,我國經濟、科學技術等各領域都實現了快速發(fā)展,各學校均配備了相應的信息化教育教學設備,實現了校園寬帶全覆蓋,“互聯(lián)網+教育”已成為教育發(fā)展的常態(tài)。尤其是2018年教育部印發(fā)《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后,各個學校的信息化基礎設施更加完善,各類教育多媒體設備被廣泛運用到各學科教學中,這為美育的深入實施開辟了新的路徑。教育戲劇育人是一種較為新穎的育人模式,而且涉及許多戲劇影視方面的專業(yè)知識,還需要進行劇本演繹,借助信息化設備實施教學,能夠讓學生更直觀、更快速地掌握相關知識和技巧,能夠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探究興趣和熱情,從而真正發(fā)揮教育戲劇的育人功能。借助信息化設備實施教育戲劇育人,班主任可以在活動前通過網絡搜索相關資料,如通過網絡下載相關影視作品等。然后,在學生觀影后,班主任可以引導學生通過網絡搜索相關學習資源。如,在讓學生改編劇本時,班主任雖然不一定具備相關知識儲備,但是可以引導學生借助網絡進行學習,這樣就有效解決了因教師缺乏相關知識素養(yǎng)而導致某些教學內容無法有效實施的問題。在實施教育戲劇育人過程中,學生是發(fā)現作品(事件)的主體,但由于日常學習任務較重,學生沒有足夠的時間進行生活體驗、生活實踐,沒有很好的途徑發(fā)現作品(事件),這會對教育戲劇育人效果產生不良影響。借助信息化設備實施教學,能有效解決這一問題。如“發(fā)現悲劇美”這一主題教學的時候,由于學生在日常閱讀中很少涉獵這類作品,在日常觀影中也較少觀看悲劇類影片,學生不知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