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歷史下冊第五單元國防建設與外交成就第16課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案新人教版_第1頁
八年級歷史下冊第五單元國防建設與外交成就第16課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案新人教版_第2頁
八年級歷史下冊第五單元國防建設與外交成就第16課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案新人教版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1第16課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課標要求:知道中國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教學目標:學問與實力了解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新中國成立后,美國、蘇聯(lián)對中國的外交看法,和平共處五項原則,萬隆會議上提出“求同存異”方針,周恩來在新中國成立初期的外交活動。過程與方法通過對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形成過程的學習,使學生了解新中國外交走向成熟的過程和新中國對世界外交所作的貢獻。情感看法與價值觀了解新中國外交的成就,激發(fā)愛國熱忱;通過感受周恩來等老一輩革命家的外交風范,領悟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和“求同存異”方針的含義,及其對處理國與國、人與人之間關系的重要價值。重難點:重點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和萬隆會議。難點對把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作為處理國與國之間關系基本準則的正確理解。教學過程新課導入老師:你知道新中國成立后的第一任外交部長是誰嗎?學生:周恩來。老師:周恩來是享譽海內外的聞名外交家,他以精彩的外交才能為新中國贏得了很高的國際聲譽,那么他對我國的外交事業(yè)有哪些貢獻呢?讓我們來了解第16課《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新課探究一、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提出1.外交政策史料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政策的原則,為保障本國獨立、自由和領土主權的完整,擁護國際的長久和平和各國人民間的友好合作,反對帝國主義的侵略政策和斗爭政策?!吨袊嗣裾螀f(xié)商會議共同綱領》2.和平共處五項原則老師(過渡):作為一個新興的獨立國家,新中國在主動主動綻開外交活動的時候,我們特殊重視搞好與鄰國的關系,并在此過程中提出了一個聞名的外交原則,這就是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展示下面表格,讓學生了解有關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本學問。提出時間1953年提出者周恩來內容相互敬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擾、互不干涉內政、同等互利、和平共處首次確認1954年,周恩來訪問印度和緬甸時影響被多數國家認同,成為處理國與國之間關系的基本準則探究1如何理解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探究2為什么和平共處五項原則能夠贏得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同?學生廣泛探討后老師點撥:(1)五個原則相互聯(lián)系,以“相互敬重主權和領土完整”為動身點,引申出各項原則;又以“和平共處”原則作為總目標,以其他原則為保障。作為一個整體,五項原則又全面概括了國家間關系及交往的基本原則。(2)和平共處五項原則體現了敬重、同等、和平的核心理念,這些理念代表了世界大多數國家的心聲,在那個充溢了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的時代里,以敬重、同等、和平為核心理念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如同一股春風,暖和了世界各國的心靈,因此能夠贏得各國的支持和認同。二、加強與亞非國家的團結合作史料1周恩來出席亞非會議到達萬隆機場受到熱情歡迎。史料2亞非絕大多數國家和人民,自近代起都曾經受過,并且現在仍舊受著殖民主義所造成的災難和苦痛,這是我們大家都承認的。從解除殖民主義苦痛和災難中找共同的基礎,我們就很簡單相互了解和敬重,相互憐憫和支持,而不是相互疑慮和恐驚,相互排斥和對立。我們的會議應當“求同存異”。會議應當將這些共同愿望和要求確定下來。這是我們中間的主要問題?!芏鱽碓趤喎菚h上的講話老師:亞非會議是何時召開的?這次會議有何特點?學生:1955年,這是第一次沒有西方殖民主義國家參與的亞非會議。老師:在亞非會議上,中國做出了什么貢獻?學生:由于帝國主義國家的挑撥,一些國家的代表當著中國代表的面攻擊共產主義,甚至懷疑中國對鄰國搞“顛覆”活動。針對帝國主義破壞會議的陰謀和各國間的沖突、分歧,周恩來提出“求同存異”的方針,促進了會議的圓滿勝利,也促進了中國同亞非各國的團結與合作。老師:萬隆會議上,周總理提出“求同存異”方針,你知道中國與亞非國家的同與異有哪些嗎?學生:同:遭受相同;愿望相同。異:社會制度、意識形態(tài)、建設道路不同。老師:周恩來總理在萬隆會議上充分呈現了他超群的外交才智與杰出的外交才能,為會議圓滿勝利做出了貢獻。萬隆會議后,人們把萬隆會議反映的精神稱為“萬隆精神”。那么,原委什么是“萬隆精神”?學生:亞非人民團結一樣,保衛(wèi)世界和平,增進各國人民間友情的精神,稱為“萬隆精神”。課堂小結中國外交有政策,獨立自主為原則,領土主權不侵擾,別國內政不干涉。同等互利搞建設,和平共處五原則,萬隆會議在印尼,共產主義遭攻擊。周總理,把話講,“求同存異”定大局,國際地位在提高,日內瓦會議顯實力。板書設計第16課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eq\a\vs4\al(外交成就)eq\b\lc\{\rc\}(\a\vs4\al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