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吳川市吳陽中學(職中改制為普中) (高中部)高一語文文言文閱讀專項訓練(后附答案及解析)_第1頁
2018-2019年吳川市吳陽中學(職中改制為普中) (高中部)高一語文文言文閱讀專項訓練(后附答案及解析)_第2頁
2018-2019年吳川市吳陽中學(職中改制為普中) (高中部)高一語文文言文閱讀專項訓練(后附答案及解析)_第3頁
2018-2019年吳川市吳陽中學(職中改制為普中) (高中部)高一語文文言文閱讀專項訓練(后附答案及解析)_第4頁
2018-2019年吳川市吳陽中學(職中改制為普中) (高中部)高一語文文言文閱讀專項訓練(后附答案及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2018-2019年吳川市吳陽中學(職中改制為普中)(高中

部)高一語文文言文閱讀專項訓練(后附答案及解析)

抽選經(jīng)典試題,有針對性的考點中的難點、重點、考點進行強化訓練,力口強記憶。

第1題:

第2題:文言文閱讀(16分)

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晉軍函陵,秦軍氾南。

佚之狐言于鄭伯曰:“國危矣,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惫珡闹^o曰:“臣

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惫唬骸拔岵荒茉缬米樱窦倍笞?,

是寡人之過也。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許之。

夜繾而出,見秦伯曰:“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若亡鄭而有益于君,敢以煩

執(zhí)事。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鄭以為

東道主,行李之往,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

而夕設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

將焉取之?闕秦以利晉,惟君圖之?!鼻夭f,與鄭人盟。使杞子、逢孫、楊孫戍

之,乃還。

子犯請擊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

所與,不知;以亂易整,不武。吾其還也?!币嗳ブ?/p>

4、下列加點的詞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A.夜繾而出夜:在夜間

B.敢以煩執(zhí)事敢:敬詞,此處也可譯為“冒昧地”

C.夫晉,何厭之有厭:討厭

D.與鄭人盟盟:建立同盟

5、燭之武不去勸說晉侯,而去勸說秦伯的主要原因是()。2分

A.秦國遠晉國近,故用遠交近攻的策略

B.秦國強大,如被說服,晉國就無能為力了

C.晉文公侵略野心大,還是秦穆公寬宏大量

D.主要矛盾在晉、鄭之間,而不在秦、鄭之間

6、下列判斷錯誤的一項是()。2分

A.“夜繾而出”這一細節(jié)描寫,表現(xiàn)了燭之武不顧個人安危,夜見秦君,拯救于危

難之中的義勇精神。

B.“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闭f明不滅鄭對秦國有

利。

C.“朝濟而夕設版焉”,是說晉文公早上渡過黃河回國,晚上就設計好了防御工事。

D.“若不闕秦,將焉取之?”說明秦、晉之間存在著根本的利益沖突。

7、翻譯

(1)若亡鄭而有益于君,敢以煩執(zhí)事。(4分)

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以亂易整,不武。(6分)

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3題: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5?9題。(22分)

白居易傳

(元)辛文房

居易字樂天,太原下邦人。弱冠,名未振,觀光上國,謁顧況。況,吳人,恃才少所

推可,因謔之曰:“長安百物皆貴,居大不易?!奔坝[詩卷,至“離離原上草,一歲

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乃嘆曰:“有句如此,居天下亦不難。老夫前

言戲之耳?!必懺?,中書舍人高郢下進士、拔萃,皆中,補校書郎。元和元

年,作樂府及詩百余篇,規(guī)諷時事,流聞禁中。上悅之,召拜翰林學士,歷左拾遺。

時盜殺宰相,京師洶洶。居易首上疏,請亟捕賊。權(quán)貴有嫌其出位,怒。俄有言:

“居易母墮井死,而賦《新井篇》,言既浮華,行不可用?!辟H江州司馬。初以勛庸中

暴露不宜,實無他腸,怫怒奸黨,遂失志。亦能順適所遇,托浮屠死生說忘形骸者。

久之,轉(zhuǎn)中書舍人,知制誥。河朔亂,兵出無功,又言事,不見聽,乞外,除為杭州

刺史。文宗立,召遷刑部侍郎。會昌初致仕,卒。

居易累以忠鰻遭推,乃放縱詩酒。既復用,又皆幼君,仕情頓爾索寞。卜居履道里,

與香山僧如滿等結(jié)凈社。疏沼種樹,構(gòu)石樓,鑿八節(jié)灘,為游賞之樂,茶鐺酒杓不相

離。嘗科頭②箕踞,談禪詠古,晏如也。自號醉吟先生,作傳??岷梅?,亦經(jīng)月不葷,

稱香山居士。與胡杲、吉皎、鄭據(jù)、劉真、盧貞、張渾、如滿、李文爽燕集,皆高年

不仕,日相招致,時人慕之,繪《九老圖》。

公詩以六義為主,不尚艱難。每成篇,必令其家老嫗讀之,問解則錄。后人評白詩如

山東父老課農(nóng)桑,言言皆實者也。雞林國③行賈售于其國相,率篇百金,偽者即能辨

之。與元稹極善膠漆,音韻亦同,天下曰“元白”。元卒,與劉賓客齊名,曰“劉

白”云。公好神仙,自制飛云履,焚香振足,如拔煙霧,冉冉生云。初來九江,居廬

阜峰下,作草堂,燒丹。今尚存。(本文有刪節(jié))

注:①勛庸:這里指被刺殺的宰相武元衡。②科頭:不戴帽子,裸露發(fā)髻。③雞林

國:朝鮮半島古國名。

第2頁,共8頁

5.下列句子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會昌初致仕致仕:做官

B.居易累以忠鯉遭挨累:屢次

C.與胡杲……李文爽燕集燕:通“宴”,宴飲

D.不尚艱難艱難:艱澀

6.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3分)()

A.雞林國行賈售于其國相/今漂淪憔悴,轉(zhuǎn)徙于江湖間

B.久之,轉(zhuǎn)中書舍人/歌以贈之,凡六百一十六言

C.權(quán)貴有嫌其出位/必令其家老嫗讀之,問解則錄

D.與劉賓客齊名/與生彘肩

7.下列各句括號中補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及覽(其)詩卷B.流聞(于)禁中

C.(老嫗)問解則錄D.偽者(國相)即能辨之

8.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本文開篇以顧況對白居易的前“謔”后“嘆”,側(cè)面表現(xiàn)了白居易在詩歌創(chuàng)作上的

非凡才華。

B.白居易性格耿直,常上書直言論事,觸怒了權(quán)貴奸黨,這給他的仕途蒙上了陰影,

也是他“放縱詩酒”的重要原因之一。

C.白居易的詩歌內(nèi)容真實,辭句曉暢,風格平易,在當時流傳甚廣。內(nèi)至宮廷,外達

異邦,詩名遠播。

D.白居易居廟堂之上,則“兼濟天下”;處江湖之遠,則“獨善其身”。儒、釋兩家

思想的影響,并存于他人生的各個階段。

9、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9分)

(1)況,吳人,恃才少所推可。(3分)

(2)既復用,又皆幼君,仕情頓而索寞。(3分)

(3)雞林國行賈售于其國相,率篇百金,偽者即能辨之。(3分)

第3頁,共8頁

第4題:閱讀文言文,完成18-23題。(17分)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

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

后,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

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

而問焉;今之眾人,其下圣人也亦遠矣,而恥學于師。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

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愛其子,擇師而教之;于其身也,則恥

師焉,惑矣。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讀

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巫醫(yī)樂師百工之

人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則群聚而笑之。問之,則曰:“彼與彼

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眴韬簦煹乐粡涂芍?。巫醫(yī)

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

歟?。n愈《師說》)

18.對下列句中加點的虛詞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2分)

A.無貴無賤無:沒有

B.猶且從師而問焉猶且:尚且、還

C.其皆出于此乎其:通“豈”,難道。

D.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乃:是,就是

19.對下列兩組加點詞的含義的分析,正確的一組是()(2分)

①其為惑也終不解矣;②于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

③圣人之所以為圣;④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

A.①與②不相同,③與④也不相同

B.①與②相同,③與④也相同

C.①與②相同,③與④不同

D.①與②不相同,③與④相同

20.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不屬于古今異義的一項是()(2分)

A.古之學者必有師B.今之眾人,其下圣人也

亦遠矣

C.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D.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

21.下列對這兩段文字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A.第一段提出“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的擇師標準,打破了門

第觀念,很有積極意義。

B.作者認為那些童子之師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老師,只是“小學”而已。

C.第二段作者接連用了三個對比,層層深入,從不同側(cè)面批判當時士大夫恥于從師的

不良風氣。

D.作者對于士大夫看不起“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反而還比不上他們,給予了強烈的

責備和諷刺。

22.“其皆出于此乎”中“此”所指代的具體內(nèi)容是什么?(請用原文語句回答)(2

分)

23.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7分)

(1)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3分)

(2)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4分)

第5題:馮唐者,其大父趙人。父徙代。漢興,徙安陵。唐以孝著,事文帝。文帝輦

過,問唐日:“父老何自為郎?家安在?”唐具以實對。文帝曰:“吾居代時,吾尚

食監(jiān)①高祛數(shù)為我言趙將李齊之賢,戰(zhàn)于巨鹿下。今吾每飯,意未嘗不在巨鹿也。父知

之乎?”唐對曰:“尚不如廉頗、李牧之為將也?!鄙显唬骸昂我裕俊碧圃唬骸俺即?/p>

父在趙時為官率將善李牧臣父故為代相善趙將李齊知其為人也。”上既聞廉頗、李牧

為人,良說,而搏髀曰:“嗟乎!吾獨不得廉頗、李牧時為吾將,吾豈憂匈奴哉!”唐

S:“陛下雖得廉頗、李牧,弗能用也?!鄙吓鹑虢?。良久,召唐讓日:“公

奈何眾辱我,獨無間處乎?"唐謝曰:“鄙人不知忌諱?!?/p>

當是之時,匈奴新大入朝舞②,殺北地都尉印。上以胡寇為意,乃卒復問唐日:“公何

以知吾不能用廉頗、李牧也?”唐對曰:“臣聞上古王者之遣將也,跪而推轂?,

曰:'閭?以內(nèi)者,寡人制之;鬧以外者,將軍制之。'軍功爵賞皆決于外,歸而奏

之。此非虛言也。臣大父言,李牧為趙將居邊,軍市之租皆自用饗士,賞賜決于外,

不從中擾也。委任而責成功,故李牧乃得盡其智能,北逐單于,破東胡,滅澹林,西

抑強秦,南支韓、魏。當是之時,趙幾霸。其后會趙王遷立,乃用郭開讒,卒誅李

牧,令顏聚代之。是以兵破士北,為秦所禽滅。今臣竊聞魏尚為云中守,其軍市租盡

以饗士卒,出私養(yǎng)錢,五日一推牛,饗賓客軍吏舍人,是以匈奴遠避,不近云中之

塞。虜曾一入,尚率車騎擊之,所殺甚眾。夫士卒盡家人子,起田中從軍,安知尺籍

伍符?.終日力戰(zhàn),斬首捕虜,上功幕府,一言不相應,文吏以法繩之。其賞不行而吏

奉法必用。臣愚,以為陛下法太明,賞太輕,罰太重。且云中守魏尚坐上功首虜差六

級,陛下下之吏,削其爵,罰作之。由此言之,陛下雖得廉頗、李牧,弗能用也?!?/p>

文帝說,是日令馮唐持節(jié)赦魏尚,復以為云中守。而拜唐為車騎都尉,主中尉及郡國

車士。

七年,景帝立,以唐為楚相,免。武帝立,求賢良,舉馮唐。唐時年九十余,不能復

為官,乃以唐子馮遂為郎。

【注】①尚食監(jiān):官名。②朝舞(sdn):地名。③轂:gu車輪的中心部分。④閘:kun

郭門的門坎。這里指國門。⑤尺籍伍符:軍中條例。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2)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臣大父在趙時為官/率將善李牧/臣父故/為代相善趙將/李齊知其為人也

B.臣大父在趙時/為官率將/善李牧/臣父故/為代相/善趙將/李齊知其為人也

C.臣大父在趙時/為官率將/善李牧/臣父故為代相/善趙將李齊/知其為人也

D.臣大父在趙時為官/率將善李牧/臣父故為代相/善趙將/李齊知其為人也

(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馮唐說文帝即使得到廉頗、李牧那樣的將領(lǐng),也不能任用,又說“陛下法太明,賞

太輕,罰太重”,可見馮唐有識見但性耿直,這讓他仕途多舛,所以唐代王勃有“馮

唐易老,李廣難封”之嘆。

B.魏尚把軍中交易市場獲得的稅金全拿來犒賞將士,并拿出私人的俸錢,每五天殺一

次牛,宴請賓客、軍吏,親近左右,這樣使匈奴人不敢靠近云中邊關(guān)要塞。但后因虛

報戰(zhàn)功被削去爵位。

C.馮唐告訴文帝,邊關(guān)士卒都是平民百姓的子弟,不知道“尺籍”“伍符”這些軍中

法令,他們奮力作戰(zhàn)得到軍功時應該賞賜,但他們在向衙門報功時,常常有些不符實

情,也必須繩之以法。

D.蘇軾在《密州出獵》詞中有“持節(jié)云中,何日遣馮唐”的詩句,其典故即來自本文,

蘇軾希望宋朝廷能像本文中所寫漢文帝赦免魏尚一樣對自己委以重任,以讓自己能赴

邊疆抗敵。

(4)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召唐讓曰:“公奈何眾辱我,獨無間處乎?”

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軍功爵賞皆決于外,歸而奏之。此非虛言也。

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6題:

第7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題。(9分)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踐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

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假輿馬者,非利足

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勸

學》)

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

而問焉;今之眾人,其下圣人也亦遠矣,而恥學于師。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

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愛其子,擇師而教之,于其身也,則恥

師焉,惑矣!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讀

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巫醫(yī)樂師百工之

人,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則群聚而笑之。問之,則曰:彼與彼

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嗚呼!師道之不復可知矣!巫醫(yī)樂

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師說》)

13.下列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彰:清楚

B.不恥相師恥:以……為恥

C.士大夫之族族:家族

D.于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惑:糊涂

14.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吾嘗踐而望矣

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

B.欲人之無惑也難矣

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

C.其皆出于此乎

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

D.于其身也,則恥師焉

或師焉,或不焉

15.下列對選文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勸學》選段以學習的作用論述“學不可以己”。認為人變得聰明的一個重要標志

是“善假于物”。

B.《勸學》選段連用四個生活中常有的經(jīng)歷設喻,闡明借助外部條件和注重積累的重

要作用,借此證明人通過學習,能彌補自身不足。

C.《師說》選段承接對師道的論述,用三組對比,寫不同的認識、不同的做法和不同

的結(jié)果,批判了當時恥于從師的不良風氣。

D.《師說》選段最后對士大夫之族評論批判的力度加深,“其可怪也歟!”這個結(jié)語

采用了感嘆的語氣,富有感情色彩,它不僅表露了作者的不滿情緒,而且顯示出對他

所批判的論敵的鄙夷和蔑視。

第8題:赤壁賦

蘇軾

①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

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白露橫

江,水光接天??v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憑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

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②于是飲酒樂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

懷,望美人兮天一方?!笨陀写刀春嵳撸懈瓒椭?。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

如訴;余音裊裊,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婺婦。

③蘇子愀然,正襟危坐而問客日:“何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烏鵲南飛,

此非曹孟德之詩乎?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郁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于周

郎者乎?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觸船千里,旌旗蔽空,醐酒臨江,橫槊

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駕

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寄蜉蜥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

之無窮。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于悲風?!?/p>

④蘇子曰:“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

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

盡也,而又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

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

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笨拖捕?,洗盞更酌。肴核既盡,杯盤狼

藉。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

(1)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古今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A.白露橫江

B.凌萬頃之茫然

C.望美人兮天一方

D.挾飛仙以遨游

(2)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七月既望(農(nóng)歷小月十五日,大月十六日)

B.羽化而登仙(像長了翅膀一樣)

C.正襟危坐(高高的)

D.舉匏樽以相屬(舉起)

(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本文通過主客問答,議論風生,表現(xiàn)了作者豁達樂觀的胸懷。

B.第③段文字寫曹操擊走劉備,攻破荊州,又率領(lǐng)浩浩蕩蕩的軍隊沿江而下,戰(zhàn)艦千

里相連,戰(zhàn)旗遮天蔽日,目的是贊揚曹操。

C.作者以江水、明月為喻,闡述了這樣一個哲理:從事物變化的角度看,天地的存在

不過是轉(zhuǎn)瞬之間;從不變的角度看,則事物和人類都是無窮盡的。

D.本文情、景、理融為一體。議論使景物具有精妙的哲理內(nèi)涵,寫景使哲理呈現(xiàn)生動

可感的形象,而抒情又成了文章的內(nèi)在脈絡,三者融為一體相得益彰。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凝婦。

②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

第9題:文言文閱讀(22分.其中,選擇題12分,每小題3分,翻譯題10分)

漢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諸侯至霸上。秦王子嬰素車白馬,系頸以組,封皇帝璽

符節(jié),降軌道旁。諸將或言誅秦王。沛公曰:“始懷王遣我,固以能寬容;且人已服

降,又殺之,不祥?!蹦艘郧赝鯇倮簦煳魅胂剃?。欲止宮休舍,樊噲、張良諫,乃

封秦重寶財物府庫,還軍霸上。召諸縣父老豪桀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誹謗者族偶

語者棄市吾與諸侯約先入關(guān)者王之吾當王關(guān)中。與父老約法三章耳:殺人者死,傷人

及盜抵罪。馀悉除去秦法。諸吏人皆案堵如故。凡吾所以來,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

暴,無恐!且吾所以還軍霸上,待諸侯至而定約束耳。”乃使人與秦吏行縣鄉(xiāng)邑,告

諭之。秦人大喜,爭持牛羊酒食獻饗軍士。沛公又讓不受,日:“倉粟多,非乏,不

欲費人。”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為秦王。

或說沛公曰:“秦富十倍天下,地形強。今聞章邯降項羽,項羽乃號為雍王,王

關(guān)中。今則來,沛公恐不得有此??杉笔贡睾汝P(guān),無內(nèi)諸侯軍,征關(guān)中兵以自

益,距之。”沛公然其計,從之。十一月中,項羽果率諸侯兵西,欲入關(guān),關(guān)門閉。

聞沛公已定關(guān)中,大怒,使鯨布等攻破函谷關(guān)。十二月中,遂至戲。沛公左司馬曹無

傷聞項王怒,欲攻沛公,使人言項羽曰:“沛公欲王關(guān)中,令子嬰為相,珍寶盡有

之。”欲以求封。亞父勸項羽擊沛公。方饗士,旦日合戰(zhàn)。是時項羽兵四十萬,號百

萬。沛公兵十萬,號二十萬,力不敵。會項伯欲活張良,夜往見良,因以文諭項羽,

項羽乃止。沛公從百馀騎,驅(qū)之鴻門,見謝項羽。項羽曰:“此沛公左司馬曹無傷言

之。不然,籍何以至此!”沛公以樊噲、張良故,得解歸。歸,立誅曹無傷。

節(jié)選自《史記?高祖本紀》

6.下列加點詞語解釋錯誤的是

A.沛公又讓不受讓:命令

B.乃以秦王屬吏,遂西入咸陽屬:交付、委托

C.父老苦秦苛法苦:以…“

為痛苦

D.沛公然其計然:同意

7.下列加點詞語意義與用法都相同的是

A.且人己服降,又殺之,不祥年且九十

B.與父老約法三章耳失其所與,不知

C.沛公從百馀騎,驅(qū)之鴻門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

D.沛公以樊噲、張良故,得解歸引以為流觴曲水

8.下列表述與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項是(3分)

A.秦王子嬰投降后,將領(lǐng)們主張殺死他,沛公反對,認為子嬰已經(jīng)投降,再殺他

就太不吉祥了。

B.沛公與關(guān)中父老約法三章,不同于秦朝的暴政苛法,宣傳開后,秦人歡欣鼓舞,

爭相犒勞沛公的將士。沛公沒有接受,秦人更加希望沛公稱王

C.項王接到曹無傷的報告后,十分惱怒,打算派腕布等攻破函谷關(guān),范增也勸項

王攻打沛公。

D.當時項王的兵力有四十萬人,號稱百萬。沛公的兵力有十萬人,號稱二十萬,

實力抵不過項羽。

9.下列選項中對劃橫線的句子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誹謗者族偶語者棄市吾與諸侯約先入關(guān)者王之吾當王關(guān)中

A.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誹謗者族/偶語者棄市/吾與諸侯約先入關(guān)者王之/吾當王關(guān)中

B.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誹謗者族/偶語者棄/市吾與諸侯約/先入關(guān)者王之/吾當王關(guān)中

C.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誹謗者族/偶語者棄市/吾與諸侯約/先入關(guān)者王之/吾當王關(guān)中

D.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誹謗者族/偶語者棄市/吾與諸侯約/先入關(guān)者王之/吾當王關(guān)中

10.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且吾所以還軍霸上,待諸侯至而定約束耳。(3分)

(2)可急使兵守函谷關(guān),無內(nèi)諸侯軍,征關(guān)中兵以自益,距之。(4分)

(3)會項伯欲活張良,夜往見良。(3分)

第10題:閱讀下面文言語段,完成6—10題。

范增論蘇軾

漢用陳平計,間疏楚君臣。項羽疑范增與漢有私,稍奪其權(quán)。增大怒,曰:“天下事

大定矣,君王自為之。愿賜骸骨歸卒伍!”歸未至彭城,疽發(fā)背死。

蘇子曰:增之去善矣。不去,羽必殺增,獨恨其不早耳。然則當以何事去?增勸羽殺

沛公,羽不聽,終以此失天下,當于是去耶?日:否。增之欲殺沛公,人臣之分也;

羽之不殺,猶有君人之度也。增曷為以此去哉?《易》曰:“知幾①其神乎!”《詩》

曰:“相彼雨雪,先集維霰?!痹鲋?,當于羽殺卿子冠軍②時也。

陳涉之得民也,以項燕、扶蘇。項氏之興也,以立楚懷王孫心③。而諸侯叛之也,以

弒義帝。且義帝之立,增為謀主矣;義帝之存亡,豈獨為楚之盛衰,亦增之所與同禍

福也。未有義帝亡而增獨能久存者也。羽之殺卿子冠軍也,是弒義帝之兆也。其弒義

帝,則疑增之本也,豈必待陳平哉?物必先腐也而后蟲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讒入之陳

平雖智安能間無疑之主哉?

吾嘗論義帝,天下之賢主也。獨遣沛公入關(guān),而不遣項羽;識卿子冠軍于稠人之中,

而擢以為上將,不賢而能如是乎?羽既矯殺卿子冠軍,義帝必不能堪。非羽弒帝,則

帝殺羽,不待智者而后知也。增始勸項梁立義帝,諸侯以此服從;中道而弒之,非增

之意也。夫豈獨非其意,將必力爭而不聽也。不用其言而殺其所立,羽之疑增必自是

始矣。

方羽殺卿子冠軍,增與羽比肩而事義帝,君臣之分未定也。為增計者,力能誅羽則誅

之,不能則去之,豈不毅然大丈夫也哉?增年已七十,合則留,不合別去,不以此時

明去就之分,而欲依羽以成功名,陋矣!

雖然,增,高帝之所畏也;增不去,項羽不亡。嗚呼,增亦人杰也哉!

注:①幾:事物發(fā)生變化的細微征兆。②卿子冠軍:即宋義。公元前207年,秦圍趙,

楚懷王封宋義為上將軍,項羽為次將,范增為末將,救趙,途中,宋義畏縮不前,羽

殺之。③楚懷王孫心:楚懷王孫子熊心,項梁擁立他為王,仍稱懷王。項羽稱霸后尊

熊心為義帝。

6.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漢用陳平計,間疏楚君王悄悄地

B.項羽疑范增與漢有私,稍奪其權(quán)漸漸

C.方羽殺卿子冠軍當……時

D.而欲依羽以成功名,陋矣!淺陋,沒有見識

7.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蘇子曰:增之去善矣/羽之疑增必自是始矣

B.不以此時明去就之分/而諸侯叛之也,以弒義帝

C.不用其言而殺其所立/增與羽比肩而事義帝

D.當于是去耶?/于是余有嘆焉

8.下面句子斷句正確的是()

A.物必先腐也/而后蟲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讒入之/陳平雖智/安能間/

無疑之主哉

B.物必先腐也/而后/蟲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讒入之/陳平雖智/安能間

無疑之主哉

C.物必先腐也/而后蟲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讒入之/陳平雖智/安能間無

疑之主哉

D.物必先腐也/而后/蟲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讒入之/陳平雖智/安能間

無疑之主哉

9.下面各項對文章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作者以《周易》中的話為論據(jù),暗示范增如果能見微知著的話,他早就該離

項羽而去了。

B.文中引《詩經(jīng)》中的話意在證明事物是發(fā)展變化的,項羽的性格也是變化著

的。

C.作者將范增的命運與義帝的存亡聯(lián)系起來,認為項羽懷疑范增與此相關(guān),

而與陳平的離間并沒有必然和根本的聯(lián)系。

D.本文結(jié)構(gòu)上很有特色。從“增之去”這一點鋪開,反復設想推測,多方推

理證明,層層深入,邏輯性強。

10.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6分)

(1)不去,羽必殺增,獨恨其不早耳。

(2)其弒義帝,則疑增之本也。

(3)陳平雖智安能間無疑之主哉。

第11題:

第12題:

第13題:閱讀下面文段,完成12—15題。(13分)

馬伶?zhèn)?/p>

[清]侯方域

馬伶者,金陵梨園部也。金陵為明之留都,社稷百官皆在,而又當太平盛時,人易為

樂,其士女之間桃葉渡、游雨花臺者,趾相錯也。梨園以技鳴者,無論數(shù)十輩,而其

最著者二:曰興化部,曰華林部。

一日,新安賈合兩部為大會,遍征金陵之貴客文人,與夫妖姬靜女,莫不畢集。列興

化于東肆,華林于西肆,兩肆皆奏《鳴鳳》,所謂椒山先生者。迨半奏,引商刻羽,抗

墜疾徐,并稱善也。當兩相國論河套,而西肆之為嚴嵩相國者曰李伶,東肆則馬伶。

坐客乃西顧而嘆,或大呼命酒,或移座更近之,首不復東。未幾更進則東肆不復能終

曲詢其故蓋馬伶恥出李伶下己易衣遁矣。馬伶者,金陵之善歌者也。既去,而興化部

又不肯輒以易之,乃竟輟其技不奏,而華林部獨著。

去后且三年,而馬伶歸,遍告其故侶,請于新安賈曰:“今日幸為開宴,招前日賓

客,愿與華林部更奏《鳴鳳》,奉一日歡?!奔茸?,已而論河套,馬伶復為嚴嵩相國以

出。李伶忽失聲,匍匐前稱弟子。興化部是日遂凌出華林部遠甚。

其夜,華林部過馬伶曰:“子,天下之善技也,然無以易李伶。李伶之為嚴相國至

矣,子又安從授之而掩其上哉?"馬伶日:“固然,天下無以易李伶;李伶即又不肯

授我。我聞今相國昆山顧秉謙者,嚴相國僖也。我走京師,求為其門卒三年,日侍昆

山相國于朝房,察其舉止,聆其語言,久乃得之。此吾之所為師也?!比A林部相與羅

拜而去。

馬伶名錦,字云將,其先西域人,當時猶稱馬回回云。

侯方域曰:異哉!馬伶之自得師也。夫其以李伶為絕技,無所于求,乃走事昆山,見

昆山猶之見分宜也;以分宜教分宜,安得不工哉!嗚乎!恥其技之不若,而去數(shù)千

里,為卒三年,倘三年猶不得,即猶不歸耳。其志如此,技之工又須問耶?

12.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今日幸為開宴幸:希望

B.奉一日歡奉:敬獻

C.華林部過馬伶曰過:責備

D.子又安從授之而掩其上哉掩:蓋過

13.下列各組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3分)

A.①梨園以技鳴者②且以一璧之故逆強秦之歡

B.①而華林部獨著②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

C.①日侍昆山相國于朝房②而君幸于趙王

D.①乃走事昆山②無傷也,是乃仁術(shù)也

14.下列對原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當時金陵戲班技藝有名的大略有幾十個,名氣最大的是興化班和華林班。有

一次新安商人會合這兩個戲班舉行大會演,同時演出《鳴鳳記》。

B.兩個戲班的演唱都受到稱贊。后來華林班的李伶由于飾演嚴嵩技藝高妙而吸

引了大量觀眾,而興化班的馬伶為此感到羞愧,演出完畢化裝逃走。

C.將近三年后馬伶歸來,他請新安商人再與華林班會演《鳴鳳記》。這次演出

馬伶飾演嚴嵩技高李伶,興化班的演出也超過了華林班。

D.馬錦為演好“奸相”嚴嵩,遂入當朝宰相顧秉謙府為仆三年,技藝大進,充

分表現(xiàn)了他不甘失敗、不怕吃苦、對藝術(shù)精益求精的精神。

15.用斜線(/)給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斷句。(4分)

未幾更進則東肆不復能終曲詢其故蓋馬伶恥出李伶下已易

衣遁矣。

第14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題。(7-9題)(13分)

項王軍壁垓下,兵少食盡,漢軍及諸侯兵圍之數(shù)重。夜聞漢軍四面皆楚歌,項王乃大

驚曰:“漢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項王則夜起,飲帳中。有美人名虞,常

幸從;駿馬名雁,常騎之。于是項王乃悲歌慷慨,自為詩曰:”力拔山兮氣蓋世,時

不利兮雅不逝。雎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數(shù)闋,美人和之。項王泣數(shù)

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視。

于是項王乃上馬騎,麾下壯士騎從者八百余人,直夜?jié)铣?,馳走。平明,

漢軍乃覺之,令騎將灌嬰以五千騎追之。項王渡淮,騎能屬者百余人耳。項王至陰

陵,迷失道,陷大澤中,以故漢追及之。項王乃復引兵而東,至東城,乃有二十八

騎。漢騎追者數(shù)千人。項王自度不得脫。謂其騎曰:“吾起兵至今八歲矣,身七十余

戰(zhàn),所當者破,所擊者服,未嘗敗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

戰(zhàn)之罪也?!蹦朔制潋T以為四隊,四向。

于是項王乃欲東渡烏江。烏江亭長橫工船待,謂項王曰:“江東雖小,地方千

里,眾數(shù)十萬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獨臣有船,漢軍至,無以渡?!表椡跣?/p>

日:“天之亡我,我何渡為!且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

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縱彼不言,籍獨不愧于心乎?”乃謂亭長曰:“吾知

公長者。吾騎此馬五歲,所當無敵,嘗一日行千里,不忍殺之,以賜公?!蹦肆铗T皆

下馬步行,持短兵接戰(zhàn)。獨籍所殺漢軍數(shù)百人。項王身亦遺十余創(chuàng)。顧見漢騎司馬呂

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馬童面之,指王翳②曰:“此項王也。”項王乃日:

“吾聞漢購我頭千金,邑萬戶,吾為若德?!蹦俗载囟?/p>

死。(節(jié)選自《史記?項羽本紀》)

【注】①橇(yi):通“航”,使船靠岸。②指王翳:(把項羽)指(給)王翳(看)。

王翳,漢將。

7、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A.項王軍壁垓下壁:安營扎寨

B.騎能屬者百余人耳屬:歸屬

C.項王自度不得脫度:估計

D.項王身亦被十余創(chuàng)被:遭受

8、下列對原文內(nèi)容的概括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A.《鴻門宴》是把項羽放到錯綜復雜的人物關(guān)系之中和緊張的局勢之中,通過對比的

手法塑造項羽剛愎自用和多情善感的形象。而本文是連續(xù)集中地寫一人,通過幾個連

續(xù)的事件集中筆墨塑造項羽優(yōu)柔寡斷、勇猛剛強和知恥重義的形象。

B.項羽悲歌泣下時,“左右皆泣,莫能仰視”表現(xiàn)了左右隨從對項羽的憐憫,不忍心

看項羽哭泣,寫出了項羽處于絕境時的凄慘狀況。

C.項羽面臨敗亡時,強調(diào)“此天之亡我,非戰(zhàn)之罪也”,表現(xiàn)了項羽對自己的戰(zhàn)斗能

力充滿了自信,可是又無法面對楚軍即將徹底覆亡的現(xiàn)實,說明了他自負、自尊而不

知自省、自責。

D.虞姬悲歌,烏江拒渡,贈馬賜頭,一波三折,作者憑借生動傳神的細節(jié)描寫,使全

篇文字達到雄奇悲壯的美學境界,讀之令人蕩氣回腸。

9、請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9分)

(1)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3分)

(2)然則將軍之仇報,而燕國見陵之恥除矣。(《荊軻刺秦王》)(3分)

(3)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燭之武退秦師》)(3分)

第15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題。

天祥至潮陽,見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禮見之,與俱入崖山,使為書

招張世杰。天祥日:“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書所作《零

丁洋詩》與之。其末有云:“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焙敕缎Χ弥Q?/p>

山破,遣使護送天祥至京師。天祥在道,不食八日,不死,即復食。至燕,館人供張

甚盛,天祥不寢,處坐達旦,速移兵馬司,設卒以守之。時世祖皇帝多求才南官,王

積翁言:“南人無如天祥者?!彼烨卜e翁諭旨,天祥曰:“國亡,吾分一死矣。”積

翁欲合宋官謝昌元等十人請釋天祥為道士,留夢炎不可,曰:“天祥出,復號召江

南,置吾十人于何地!”事遂已。天祥在燕凡三年,上知天祥終不屈也,與宰相議釋

之,有以天祥起兵江西事為言者,不果釋。至元十九年,有閩僧言土星犯帝坐,疑有

變。未幾,中山狂人自稱“宋主”,有兵千人,欲取文丞相。召入諭之曰:“汝何

愿?"天祥曰:“天祥受宋恩,為宰相,安事二姓?愿賜之一死足矣?!比华q不忍,

遽麾之退。言者力贊從天祥之請,從之。俄有詔使止之,天祥死矣。天祥臨刑殊從

容,謂吏卒曰:“吾事畢矣?!蹦舷蚨?。數(shù)日,其妻歐陽氏收尸,面如生,年四十

七。其衣帶中有贊曰:“孔子曰成仁,孟曰取義,惟其義盡,所以仁至。讀圣賢書,

所學何事?而今而后,庶幾無愧?!?/p>

1.對下列句子中加線的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國亡,吾分一死矣分:按照本分、甘愿

B.留夢炎不亙可:贊成

C.遽度之退麾:指揮

D.天祥臨刑穌從容殊:非常

2.下列句子分別編為四組,全都直接表現(xiàn)文天祥舍生取義、寧死不降的一組是()

①左右命之拜,不拜

②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

③國亡,吾分一死矣

④天祥出,復號召江南

⑤言者力贊從天祥之請

⑥安事二姓?愿賜之一死足矣

吉林省汪清縣第六中學2014-2015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題A.①③④

B.①⑤⑥

C.②③⑥D(zhuǎn).②④⑤

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天祥被捕之后,弘范讓文天祥寫信招降張世杰,文天祥拒絕了。弘范還是堅決要

求他就范。文天祥于是寫下自己所作的《零丁洋詩》給他,以此表明心志。

B.弘范派人護送文天祥到京師的途中,文天祥絕食八天求死,但沒有死。當時世祖在

南宋官員中大量尋求人才,王積翁推薦文天祥,說他是難得的人才。

C.元世祖本打算釋放他,但是留夢炎不贊成這樣做。元世祖把文天祥召入宮中,問他

有何心愿,文天祥表明自己的態(tài)度,元世祖仍不忍心賜他一死,就讓他退下了。

D.文天祥被捕之后,在元營多次表明心志,舍生取義,殺身成仁。他視死如歸,死前

從容坦蕩,死后仍面不改色,在文天祥的身上充分體現(xiàn)了志士仁人的浩然正氣。

4.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上知天祥終不屈也,與宰相議釋之,有以天祥起兵江西事為言者,不果釋。(5分)

譯文:

(2)天祥受宋恩,為宰相,安事二姓?愿賜之一死足矣。(5分)

譯文:

第16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8題。

夜繾而出,見秦伯,曰:“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若亡鄭而有益于君,敢以

煩執(zhí)事。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鄭

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

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

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鼻夭f,與鄭人盟。使杞

子、逢孫、楊孫戍之,乃還。

4.下列句中加點詞的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A.夜繾(用繩子拴著從城墻上下來)而出B.越國以鄙(邊邑)遠

C.行李(出使的人)之往來,共其乏困D.闕(使……缺,損害)

秦以利晉,唯君圖之

5.“以為”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項是()

A.若舍鄭以為東道主…君亦無所害B.或以為死,或以

為亡

C.老臣竊以為媼之愛燕后賢于長安君D.以為得之矣

6.下面是對燭之武這個人物性格的分析評價,其中正確的幾項是()

A.能言善辯,智能過人B.深明大義,顧全大局

C.巧舌如簧,挑撥離間D.不卑不亢,善于激將

E.無中生有,撥弄是非

7.翻譯下列句子(10分)

①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之所知也。

②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

8.給下列文言斷句。(3分)

沛公曰孰與君少長良曰長于臣沛公日君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第17題:

第18題:

第19題:閱讀課外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題目(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19分)

馬周字賓王,博州在平人。少孤,家簍狹。嗜學,善《詩》、《春秋》。資曠邁,鄉(xiāng)人

以無細謹,薄之。武德中,補州助教,不治事。刺史達奚恕數(shù)咎讓,周乃去,客密

州。趙仁本高其才,厚以裝,使入關(guān)。留客汴,為浚義令崔賢所辱,遂感激而西,舍

新豐,逆旅主人不之顧,周命酒一斗八升,悠然獨酌,眾異之。至長安,舍中郎將常

何家。

貞觀五年,詔百官言得失。何,武人,不涉學,周為條二十余事,皆當世所切,太宗

怪問何,何曰:“此非臣所能,家客馬周教臣言之。客,忠孝人也?!钡奂凑僦?,間

未至,遣使者四輩敦趣。乃謁見,與語,帝大悅,詔直門下省。明年,拜監(jiān)察御史,

奉命稱職。帝以何得人,賜帛三百匹。

周善敷奏,機辯明銳,動中事會,裁處周密,時譽歸之。帝每日:“我暫不見周即思

之。”岑文本謂所親曰:“馬君論事,會文切理,無一言損益,聽之,令人忘倦。

蘇、張、終、賈正應比耳。然鶯肩火色,騰上必速,恐不能久。”俄遷治書侍御史,

并知諫議大夫,檢校晉王府長史。十八年,遷中書令。時置太子司議郎,帝高其除。

周嘆日:“恨吾資品妄高,不得歷此官?!钡壅鬟|,留輔太子定州。及還,攝吏部尚

書,進銀青光祿大夫。帝嘗以飛白書賜周曰:“鸞鳳沖霄,必假羽翼;股肱之寄,要

在忠力。”

周病消渴連年,帝幸翠微宮,求勝地為構(gòu)第,每詔尚食具膳,上醫(yī)使者視護,躬為調(diào)

藥,太子問疾。疾甚,周取所上奏章悉焚之。曰:“管、晏暴君之過,取身后名,吾

不為也!”二十二年卒,年四十八,贈幽州都督,陪葬昭陵。

【注】①尚食:官名、官署名,掌供奉皇帝膳食;此處指御廚。②上醫(yī)使者:御醫(yī)。

4.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的意義,解釋不正確的一項的是(3分)()

A.鄉(xiāng)人以無細謹,薄之?。狠p

B.刺史達奚恕數(shù)咎讓,周乃去,客密州讓:責怪

C.時置太子司議郎,帝高其除除:任命,授官

D.及還,攝吏部尚書攝:代理,兼

5.以下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都正面說明馬周有才能的一組是(3分)()

①悠然獨酌,眾異之②周為條二十余

事,皆當世所切

③周善敷奏,機辯明銳④馬君論事,會文切

理,無一言損益

⑤動中事會,裁處周密,時譽歸之⑥管、晏暴君之過,取身后名,

吾不為也

A.①④⑥B.③④⑤C.①②⑥D(zhuǎn).②③⑤

6.下列敘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3分)()

A.馬周年輕時曾任州助教,雖不善處理人際關(guān)系,但得到趙仁本的賞識,于是被舉

薦到長安去任職。

B.馬周善于陳述奏章,且能切中要害,處理問題周密,當時有很高的聲譽。岑文本

認為他論事切合情理,文采洋溢,使之聽之忘卻疲倦,并把他比作蘇秦、張儀、張

車、覓詛。

C.馬周替中郎將常何寫了一篇切中時務的奏章,深得太宗贊賞,太宗于是下詔馬周

入值門下省,并賞賜他三百匹絲帛。

D.馬周患病多年,太宗經(jīng)常派御醫(yī)前往看護,并讓太子親自為他調(diào)藥。馬周感激涕

零,臨終反把所有奏章焚毀,不愿以此博取身后的名聲。

7.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為浚義令崔賢所辱,遂感激而西,舍新豐,逆旅主人不之顧(5分)

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周病消渴連年,帝幸翠微宮,求勝地為構(gòu)第(5分)

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0題:斷句

用斜線(/)給下面短文中畫線部分斷句。(3分)

所貴乎朝廷清明而天下治平者,何也?天下不訴而無冤不謁

而得其所欲此堯舜之盛也其次不能無訴訴而必見察不能無

謁謁而必見省使遠方之賤吏不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